201,cctv有多少个频道

有多少个 7
育周刊 特别 报道 2017年2月4日星期六主编:冯尧编辑:刘礼全秦巴教育网: 达州科教:dzkejiao
4 记者新春走基层 — —陪留守学生过年 陪王彤姐妹选购学习资料。
请王彤姐妹俩团年 王彤、王梦家住宣汉县双河镇,姐姐王彤今年13岁,在宣汉县双河中学初一
(5)班上学;妹妹王梦今年10岁,在宣汉县双河镇中心校五
(2)班上学。
多年来,姐妹俩的父母一直在浙江宁波务工,留下姐妹俩与年近70高龄的爷爷相依为命。
1月26日下午,记者回老家与父母团年,见到姐妹俩时,她俩正与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在一起玩。
得知她俩的父母春节不回来过年,记者邀请他们祖孙到我父母家团年,大家在一起热闹一些,也让姐妹俩共同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给王彤的爷爷说了此想法后,他们再三推辞,经我做工作,最后他们高兴地答应了。
来到王彤、王梦家,只见屋里打扫得很干净。
爷爷王华太告诉记者,孩子的父母早就把钱寄回来了,家里也置办了年货,腊肉、瓜子、水果都买了,还给孩子买了新衣服。
随后,记者了解王彤、王梦俩的学习情况,她们告诉记者,为了春节里能够安心走亲戚,学校刚放寒假,她俩就抓紧时间做作业,寒假作业早已做完。
妹妹王梦 告诉记者,班上80多人,自己的成绩一般排在20余名,姐姐的成绩在班上算中等。
说着,王彤拿出寒假作业给记者看。
记者翻开一看,发现她们的作业写得工工整整,随机抽了几道题考她们,都答对了。
记者提出带她们到街上选购文具,姐妹俩十分高兴。
面对琳琅满目的玩具和文具,她们这个看看那个瞧瞧。
记者告诉姐妹俩尽情选,只要自己喜欢就买,由叔叔付账。
最后,姐姐选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一本《中国风分类作文》、一个笔袋、一盒笔芯,妹妹选了一个卡通笔袋、一本《成语故事书》、一盒水彩笔。
当记者让她俩再选点玩具时,姐妹异口同声地说已经够了。
算账时听说要花200多元,姐妹俩看了看记者,说“:这么多哟,我们少选两样。
”店老板听说她俩是留守学生,说道“:小妹妹全部拿去吧,叔叔给你们优惠点。
”最后少收了50元钱。
大年三
十,祖孙三人应约来到我父母家里,姐姐懂事地帮择菜、端菜,妹妹则和小伙伴一起一边看春节少儿特别节目,一边给记者讲学校里的趣事。
中 午,大家热闹地围坐在一起,姐姐端起水杯,向大家一一致以新年祝福,并用电话告诉爸爸妈妈,说与记者一大家人团年,十分热闹,并在电话中祝贺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大家都夸赞姐妹俩懂事。
大年正月初
三,记者再次来到王彤、王梦家看望姐妹俩。
听说记者要来看望她们,姐妹俩特意把头洗了,把水果、糖果等早早地摆在桌子上。
她们告诉记者,这两天,她们按照父母的安排到外婆家拜年了。
当记者给她们压岁钱时,她俩再三推迟。
记者告诉她们,这是记者的一点心意,是记者对她们的一种美好祝福,最后她俩终于收下了,并不停地对记者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希望记者以后常到家作客,还给记者留下了父母的电话。
记者告诉姐妹俩,以后一定会常来看望她们。
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用优异成绩回报父母,长大后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文/本报记者王万礼图/万增辉 陪肖杰在宣汉县城民歌广场游玩。
陪肖杰购课外书籍 1月27日,大年三
十,我利用在宣汉县城过年的机会,专程看望并陪伴了留守儿童肖杰。
今年10岁的肖杰,在宣汉县东乡镇周桥村小学读四年级。
肖杰的老家在华景镇一个偏僻小山村,2007年举家搬迁至东乡镇周桥村三组,目前家里有四口人,除肖杰外,还有年迈的奶奶、常年在外打工的爸爸以及在宣汉二中上高二的姐姐,妈妈离家出走多年至今杳无音讯。
大年三十早上,我与肖杰的父亲联系后,驱车前往看望肖杰并接他进城过年。
得知此事,肖杰的班主任孙秀兰老师买了许多水果一同前往。
一路上,孙老师主动介绍肖杰的一些情况。
在孙老师眼里,肖杰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课堂上发言 积极,完成作业十分认真。
肖杰不仅学习成绩优良,还热心班集体工作。
同时,他还是个助人为乐的孩子,每当同学有困难,他都会热情、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经常与同学交朋友,给后进生讲解习题。
来到肖杰家里,肖杰的父亲十分感动,热情招呼我们坐下。
据了解,每天放学回家,肖杰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
同时,还帮家里煮饭、洗碗、扫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交谈中,孙老师提醒肖杰上课时要注意坐姿,说话声音宏亮一点。
临走时,我给了肖杰两百元压岁钱,祝他春节愉快。
中午,我把肖杰带到家里团年,一家人对肖杰十分热情。
席间,我给他倒上满满一杯饮料,大家共同 举杯,祝他新年快乐,希望他努力学习,将来用知识改变命运。
吃饭时,大家纷纷给他夹菜,鼓励他不要拘束,要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肖杰的确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吃完饭,他居然还主动收拾起了碗筷。
吃完团年饭,我带着肖杰来到宣汉县城新知书店选购图书。
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肖杰异常兴奋,东瞧瞧西看看,看得出他一是怕多花我的钱,二是不知从何下手。
我告诉他,只要是需要的尽管选,工具书、作文辅导书、经典名著或自然科学类书籍都可以。
在我的建议下,他最后挑选了五本书一一《新华字典》、《成语接龙》、《唐诗三百首》、《水浒传》和《昆虫记》。
从新知书店出来,我们一起去东门广场游玩,去街心花园观赏喷泉以及五颜六色的鲜花,去民歌广场驻足拍照,去滨河路散步谈心。
在新宣汉中学旁边,我鼓励他要树立远大目标,立志成才。
分别时,肖杰依依不舍,不住地挥手致谢。
本报记者桂爽 与蒲晓燕在莲花湖湿地公园留影。
带蒲晓燕逛达城 正月初
六,我带着渠县“最美孝心少年”蒲晓燕一起逛新建的莲花湖湿地公园,看达城春节夜景,陪伴她过春节。
蒲晓燕是渠县蔡和乡锅滩村人,2015年末,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少儿频道共同播出“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上,她和来自甘肃的李依桐李易轩姐弟、来自山东的王荠悦、来自河南的王帅康等12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受邀登台,接受全社会的致敬和礼赞。
晓燕生时,妈妈就因难产离开人世,爸爸也因悲伤过度患上间歇性精神病,在爷爷奶奶拉扯下,晓燕从小就学会独立、坚强,自觉帮助家里做事,孝顺家人。
2012年,晓燕的爷爷在田里干活时又因中风半身瘫痪,小小年纪的她早早地学会了砍柴、伺弄庄稼。
蒲晓燕的事迹经包括本报在内的媒体报道后,引 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先后荣获达州市十佳美德少年和四川省美德少年荣誉称号。
央视新闻频道也曾以《蒲晓燕:爷爷奶奶我来管》为题,播出了这个苦命小女孩的事迹,感动了亿万观众。
莲花湖湿地公园到处风景如画。
一路上,蒲晓燕拿着手机一直照个不停。
蒲晓燕告诉我,现在她在渠县一所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就读,全班40多个女孩子,大家相处特别愉快。
“哇,好多泡泡,真好看!”在莲花湖新建的飞龙桥上,看到一个小朋友正挥舞着手中的吹泡泡玩具,蒲晓燕格外兴奋,开心地边追逐着泡泡边拍。
我也赶紧拍下了这欢乐的瞬间。
“过年有没有走亲戚?三十初一谁做的饭?”一路上,我和蒲晓燕拉家常“。
过年这些天都是我做饭。
婆婆79岁了,我就帮忙做饭。
爸爸几个月前从医院回 来,现在精神还可以,但还不能做什么事。
”蒲晓燕告诉我,上学期,每周五放学她会立即赶 一个多小时车回乡下家里,抓紧时间帮婆婆、爸爸做家务。
“我多做一点,他们就可以少做一点。
”周日一早起来,蒲晓燕做完家务又会依依不舍赶往学校。
“过年这几天来看婆婆和爸爸的亲戚比较多,每天我都会忙到所有人吃完饭后。
”蒲晓燕说起这些,一点不感到辛苦,反而觉得很自豪。
我不由夸赞她勤快能干,想当年我们像她这个年纪时,根本没有能力做饭做菜招待客人。
蒲晓燕却说她已经习惯了,只要能帮助婆婆和爸爸,她做什么都愿意。
从莲花湖湿地公园出来,我带蒲晓燕去西外的特色餐饮“60年代”吃饭,饭后我们一起逛达城,欣赏夜景。
一路上,蒲晓燕用手机不停地拍照。
“达城的夜景真的太美了,谢谢徐阿姨陪我过年!这是我今年春节过得最轻松最开心的一天。
”分别时,懂事的蒲晓燕高兴地对我说道。
本报记者徐春红 陪刘欢到田野散心 刘欢介绍咸菜的制作过程。
今年春节,我回大竹县金鸡乡刘家沟老家探亲,专程前往看望了留守儿童刘欢,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陪她玩耍。
见到刘欢,她正在家里做寒假作业。
我对她说:“刘欢,把《通知书》给我,看看你考得怎样啊!” “伯伯,我考得不怎么样。
”刘欢扭捏着,经我再三要求,才把《通知书》给我。
接过《通知书》,只见成绩栏里写着:语文90,数学83,英语80,思品85,科学78,音乐84,美术86,体育87,综合实践79。
成绩应该不错啊,刘欢为何不开心呢?我有些不解。
经过一番交流,得知了事情的缘由。
刘欢目前上六年级,爸爸和哥哥在外省打工,平时只有妈妈和奶奶在家。
妈妈偶尔也会到附近打点 短工,很多时候,家里只有刘欢和奶奶,没人陪伴,很孤独。
不仅如此,刘欢还时常陪婆婆做家务,照管婆婆的起居生活。
这不,快过春节了,别人家都是欢欢喜喜,自己家还是冷冷清清的。
想到这里,刘欢便感到很沮丧。
“春节,爸爸和哥哥会回来吗?”我问。
“说的要回来,但不知道好久才会回来。
”刘欢说这些时,眼睛里透出一份惊喜。
“还有半年,你就要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了,你要调整好心理,要有一份乐观的心情!”我说。
刘欢懂事地点了点头。
随后,我带着刘欢,到屋子外面的田野散心。
来到她婆婆家的菜地,里面栽种了很多青菜,绿油油的,十分惹人喜爱。
刘欢说,他们家的菜从来不撒农药,也不用化肥,全部用的是农家肥料,是纯绿 色食物。
说这些时,刘欢开朗了许多。
“种这么多菜干啥呢?”我问。
刘欢告诉我,这些菜主要用来做咸菜。
听到这里, 我决定考一考刘欢,问她“:你知道怎么做咸菜吗?” 刘欢一听,笑着对我说,首先把青菜从地里收回 来,把黄叶除掉,用水洗干净,用菜刀切成片,用凉席 晒干,最后把盐巴、辣椒粉等佐料按一定比例配好, 就可以制成咸菜了。
“婆婆做的咸菜,最好吃了!”刘欢得意地告诉 我,“不咸不辣,吃起来很香。
特别是煮面条,那是别 有一番风味的!” 经过一番闲聊,刘欢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从菜地里回来,我翻阅刘欢的寒假作业,发现有 一些地方做错了,便一一给她指出,并耐心讲解。
刘 欢一边听一边思考,不时发出“喔”的声音,有恍然大 悟之感。
临别时,我告诉刘欢,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很多不 如意的地方,只要我们乐观面对,就一定会渡过难 关,收获希望。
本报记者
刘礼全 给唐丽发压岁钱。
为唐丽改寒假作业 唐丽是达川区福善镇牌坊村小学三年级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和家住福善镇圣学村的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
前几年,福善镇撤销了圣学村村小,保留了离圣学村较近的牌坊村小,供两个村的儿童就近入学。
于是,唐丽便回到牌坊村小学读书。
今年春节,我回福善镇圣学村老家过年,专程去唐丽的外公外婆家看望唐丽,了解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见到我,唐丽有些腼腆,藏在外公外婆身后不肯露面。
“表叔最喜欢小孩子了,有好多像你这样大小的好朋友。
“”你外公小时候背过我,还和我一起摸过鱼呢!”我不断地活跃气氛,很快,唐丽就和我聊开了。
“学习成绩好不好?”我问唐丽。
“不好。
”唐丽告诉我,外公外婆文化不高,辅导 作业有困难,对自己的学习帮助不是很大。
听到这里,我叫唐丽拿出寒假作业,手把手地帮 她改错,并告知她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错,唐丽十分感动。
“来年有没有信心取得进步?”合上作业本,我问唐丽。
唐丽面带笑容,信心十足地说,“上课我要认真听讲,做不来的作业多问老师和同学。
我跟表叔保证,这学期,我每天要在学校把作业完成好再回外公外婆家,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听了唐丽的话,我开心地笑了。
接下来,我和唐丽的外公外婆聊天,给他们拜年;拨通电话,让唐丽听爸爸妈妈给她的新年祝福;给唐丽发压岁钱……临近中午,离开唐丽外公外婆家时,唐丽目送我离开,并希望我有机会还来。
回家途中,我对自己说,关爱一个孩子不是一天 两天的事情,贵在持久。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经常给她打电话,听她讲她的故事,为她解决各种学习问题或心理问题。
我会经常回来看她,并找时间带她进城玩耍、长见识,助她快乐成长。
本报记者陈鲸印 社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邮政编码:635099广告许可证:川达地工商广字(95)第2号周六刊定价:每期0.8元公开发行电话号码:总编室2377897办公室2377020记者热线2380088广告中心2377273发行部23766562382208印刷厂2377081达州日报社印刷厂印刷

标签: #多少钱 #肺部 #多少钱 #驾照 #多少钱 #科目 #多少钱 #本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