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有哪些

关系 5
关系数据库
一、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 •关系:现实世界的实体以及实体间的各种联系均用关系来表示。
–逻辑结构----二维表–从用户角度,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关系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集合,关系模型建立在集合代数的基础上。

1 一、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域 •域(Domain):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也称为值域,用D表示。
•域中所包含的值的个数称为域的基数,用m表示。
•关系中用域表示属性的取值范围。
例如: –D1={李力,王平,刘伟}m1=
3 –D2={男,女} m2=
2 –D3={47,28,30} m3=
3 –域的取值无排列次序,如D2={男,女}={女,男}
1 一、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笛卡尔积 •给定一组域D1,D2,...Dn(域可相同),它们的笛卡儿积为:D1xD2x...xDn={(d1,d2,...,dn)|di∈Di,i=1,2,..,n} –所有域的所有取值组成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元素(d1,d2,...,dn)叫做一个n元组,简称元组。
–元组中的每个值di叫做一个分量。
元组的每个分量(di)是按序排列的。
如:(1,2,3)≠(2,3,1)≠(1,3,2); –元组不能重复,元组之间是无序的。

1 一、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笛卡尔积 •例1:D1={a1,a2};D2={b1,b2,b3}•则:D1XD2={(a1,b1),(a1,b2),(a1,b3),(a2,b1),(a2,b2),(a2,b3)} –其中a1、b1、b2等是分量;–(a1,b1),(a1,b2)等是元组;–该笛卡尔积的基数为2x3=6;–元组的个数为
6。

1 一、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笛卡尔积 •笛卡尔积也可以用二维表表示,其中表的框架由域构成,表的任意一行就是一个元组,每一列数据来自同一域。
•例1:D1=学生的集合{甲,乙,丙} • D2=性别的集合{男,女} • D3=班级的集合{01,02} • 共2×2×3=12个元组,用二维表可表示为:
1 一、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
—笛卡尔积 D1 D2 D3 甲 男 01 甲 男 02 甲 女 01 甲 女 02 乙 男 01 乙 男 02 乙 女 01 乙 女 02 丙 男 01 丙 男 02 丙 女 01 丙 女 02
1 一、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
—关系 •D1×D2×…×Dn的子集叫作在域D1,D2,…,Dn上的关系。
•表示为R(D1,D2,…,Dn) –R:关系名–n:关系的目或度(Degree)–关系是笛卡尔积的有限子集,关系对应的二维表中,每一行对 应一个元组,每一列对应一个域,每一列的名称叫做属性。
–n目关系必有n个属性。

1 一、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 •单元关系与二元关系 –n:关系的目或度(Degree)–当n=1时,称该关系为单元关系(Unaryrelation)或一元关系。
–当n=2时,称该关系为二元关系(Binaryrelation)–…–当n=n时,称为n元关系。

1 一、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 •码(Key)
(1)候选码(Candidatekey)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
–最简单的情况:候选码只包含一个属性
1 一、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
(2)全码(All-key) –最极端的情况:关系模式的所有属性组是关系模式的候选码,称为全码。

(3)主码(Primarykey) –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

(4)主属性(Primeattribute) –候选码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

(5)非主属性(Non-keyattribute) –不包含在任何侯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或非码属性。

1 一、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 基本关系的6条性质:
1.列是同质的。
每一列中分量是同一类型的数据,来自同一个域;
2.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
3.列的顺序无所谓,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4.任意两个元组的候选码不能相同;
5.行的顺序无所谓,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6.分量必须取原子值。

1 一、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模式 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
关系模式是型,关系是值;关系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是动态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关系模式和关系往往统称为关系,通过上下文加以区别。

1 一、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模式 •关系模式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R(
U,D,DOM,F) –R:关系名–U: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DOM:属性向域的映象集合–F:属性间的数据依赖关系集合 •注:域名及属性向域的映象常常直接说明为属性的类型、长度
1 一、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模式 •关系模式通常可以简记为R(U)或R(A1,A2,…,An) –R:关系名–A1,A2,…,An:属性名
1 二、关系操作—基本的关系操作 •常用的关系操作 –查询:查询是关系操作中最主要的部分,包括选择、投影、连接、除、并、交、差、笛卡尔积,其中选择、投影、并、差、笛卡尔积是5种基本操作。
–更新:插入、删除、修改。
•关系操作的特点 –集合操作方式: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集合,一次一集合的方式。

1 二、关系操作—关系数据语言 •关系代数语言 –用对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要求,代表:ISBL •关系演算语言:用谓词来表达查询要求 –元组关系演算语言,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是元组变量,代表:APLHA,QUEL –域关系演算语言,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是域变量,代表:QBE •具有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双重特点的语言 –代表:SQL,集查询、DDL、DML、DCL于一体的关系数据语言,它充分体现了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和优点,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1 三、关系的完整性 为了维护数据库中数据与现实世界的一致性,对关系数据库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必须有一定的约束条件,这就是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称为关系的两个不变性,应该由关系系统自动支持。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应用领域需要遵循的约束条件,体现了具体领域中的语义约束。

1 三、关系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规则: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
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号,年龄)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其中主码学号,课程号不可取空值。

1 三、关系的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外码(ForeignKey) –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
如果F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
–基本关系R称为参照关系–基本关系S称为被参照关系或目标关系
1 三、关系的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1 三、关系的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学生实体、专业实体: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号,年龄)–专业(专业号,专业名) •学生、课程、选课: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号,年龄)–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
1 三、关系的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关系模型应提供定义和检验这类完整性的机制,以便用统一的系统的方法处理它们,而不要由应用程序承担这一功能。
•例:1)选修关系中成绩的取值范围为0~100之间 • 2)某个属性(如:课程名)必须取唯一值
1 四、关系代数 •关系代数是一种抽象的查询语言,通过对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操作; •运算的对象及结果均为关系;•运算:集合运算、关系运算、比较运算、逻辑运算。

1 四、关系代数
1 四、关系代数—传统的集合运算 并(Union)•R和
S,具有相同的目n(即两个关系都有n个属性),相应的属性 取自同一个域。
•则R∪
S,仍为n目关系,由属于R或属于S的元组组成。
•可表示为:R∪S={t|t∈R∨t∈S}
R S R∪
S 1
四、关系代数—传统的集合运算
1 四、关系代数—传统的集合运算 差(except)•R和
S,具有相同的目n,相应的属性取自同一个域。
•则R-
S,仍为n目关系,由属于R而不属于S的所有元组组成。
•可表示为:R-S={t|t∈R∧t∉S} R-SS
1 四、关系代数—传统的集合运算
1 四、关系代数—传统的集合运算 交(Intersect)•R和
S,具有相同的目n,相应的属性取自同一个域。
•则R∩
S,仍为n目关系,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组成。
•可表示为:R∩S={t|t∈R∧t∈S}•R∩S=R–(R-S)=? RS R∩
S 四、关系代数—传统的集合运算
1 四、关系代数—传统的集合运算 笛卡尔积•关系
R、S的笛卡尔积是两个关系的元组的集合所组成的新关系。
•R×S: –属性是R和S的组合(n+m个列,有重复)–元组是R和S所有元组的可能组合(K1×k2个元组)–是
R、S的无条件连接,使任意两个关系的信息能组合在一起。

四、关系代数—传统的集合运算
四、关系代数—专门的关系运算 •选择•投影•连接•除法
四、关系代数—专门的关系运算 R,t∈R,t[Ai]•设关系模式为R(A1,A2,…,An)•它的一个关系设为R•t∈R表示t是R的一个元组•t[Ai]则表示元组t中相应于属性Ai的一个分量
四、关系代数—专门的关系运算 A,t[A],A•若A={Ai1,Ai2,…,Aik},其中Ai1,Ai2,…,Aik是A1,A2,…, An中的一部分,则A称为属性列或属性组。
•t[A]=(t[Ai1],t[Ai2],…,t[Aik])表示元组t在属性列A上诸分量 的集合。
•A则表示{A1,A2,…,An}中去掉{Ai1,Ai2,…,Aik}后剩余的 属性组。

四、关系代数—专门的关系运算 trts•R为n目关系,S为m目关系。
•tr∈R,ts∈S,trts称为元组的连接。
•trts是一个n+m列的元组,前n个分量为R中的一个n元组,后 m个分量为S中的一个m元组。

四、关系代数—专门的关系运算 象集Zx•给定一个关系R(
X,Z),X和Z为属性组。
•当t[X]=x时,x在R中的象集为:Zx={t[Z]|t∈R,t[X]=x}•它表示R中属性组X上值为x的诸元组在Z上分量的集合。

四、关系代数—专门的关系运算 •x1在R中的象集:Zx1={Z1,Z2,Z3}•x2在R中的象集:Zx2={Z2,Z3}•x3在R中的象集:Zx3={Z1,Z3}
四、关系代数—选择 •从关系R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元组构成新的关系。
•σF(R)={t|t∈R∧F(t)='真'}•σ为选取运算符;•σF(R),表示从R中选择满足条件(F表示选择条件)的元组;•选择运算实际上是从关系R中选取使逻辑表达式为真的元组,是 从行的角度进行的运算,即对行的运算。

四、关系代数—选择
R A
B C
3 6
7 2
5 7
7 2
3 4
4 3 A<5(R)ABC367257443 A<5C=7(R)ABC367257
四、关系代数—选择 •例1:查询计算机系的全体学生(P52)σSdept='IS'(Student)或σ5='IS'(Student) •例2:查询年龄小于20岁的男同学σ(Sage<20)∧(SSex=’男’)(Student)或σ(4<20)∧(3=’男’)(Student) •注意: –对于σ5=‘IS‘,其中5为DEPT的属性序号,表示从Student中挑选第5个分量值等于IS的元组所构成的关系。
–字符型数据的值应该使用单引号括起来。

四、关系代数—投影 •对R的垂直分割,从关系R中选择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πA1,A2,…,An(R),表示从R中选择属性集A1,A2,…,An组成新的关系;•对列的运算;•投影运算的结果中,也要去除可能的重复元组。

四、关系代数—投影 •例1:查询学生关系中有哪些系πSdept(Student)或π5(Student) •例2:查询学生关系中学生的姓名和所在系πSname,Sdept(Student) •例3:查询男同学所在的系πSdept(σSEX=’男’(Student)) •例4:查询学号为95001的学生的课程号及成绩πCno,Grade(σSno=’95001’(SC))
四、关系代数—连接 •从R×S的笛卡尔积结果集中选取在指定的属性集上满足θ条件的元组,组成新的关系。

R S={trts|tr∈R∧ts∈S∧tr[A]θts[B]} Aθ
B •A和B:分别为R和S上度数相等且可比的属性组; •θ是比较运算符。
•RAθBS是在R和S的笛卡尔积中挑选第a个分量和S中第b个分量满足θ运算的元组。

四、关系代数—连接 两类常用连接运算•等值连接(θ为“=”的连接运算)•自然连接(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
四、关系代数—连接(不等连接) 则 结果为:
四、关系代数—连接(等值连接) 则 结果为:
四、关系代数—连接(自然连接) 则R⋈S结果为:
四、关系代数—连接 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的区别:•等值连接中不要求相等属性值的属性名相同,而自然连接要求 相等属性值的属性名必须相同。
即两关系只有在同名属性才能进行自然连接;•等值连接不将重复属性去掉,而自然连接去掉重复属性。
也可以说,自然连接是去掉重复列的等值连接。

四、关系代数—外连接 •外连接(OUTERJOIN)把舍弃的元组也保存在结果关系中,而在其他属性上填空值(Null);•左外连接(LEFTOUTERJOIN或LEFTJOIN)只把左边关系R中要舍弃的元组保留;•右外连接(RIGHTOUTERJOIN或RIGHTJOIN)只把右边关系S中要舍弃的元组保留。

四、关系代数—外连接
四、关系代数—外连接
四、关系代数—课后作业 例:数据库中有学生、课程、选课三个关系:S(S#,SNAME,AGE,SEX),C(C#,CNAME,TEACHER),SC(S#,C#,GRADE)•查询讲授数据库课程的教师;•查询选修了C2课程的学生的学号与姓名;•查询选修课程名为Maths的学生学号与姓名;•查询所有女生选修的课程名和成绩;•查询选修了C2或C4课程的学生学号;•查询选修了C1和C2课程的学生学号;•查询不选C2课程的学生姓名与年龄。

四、关系代数—除运算 •除运算同时从行和列的角度进行运算,在表达某些查询时有用,适合于包含“全部”之类的短语的查询,例如“查询已注册选修了所有课程的学生名字”。
•定义:给定关系R(
X,Y),S(
Y,Z),
X,Y,Z为属性列,关系R和关系S中的Y出自相同域集,则:R÷S={tr[X]|tr∈R∧πy(S)Yx}其中,Yx为x在R中的象集,x=tr[X]。

四、关系代数—除运算 计算R÷
S (R÷S={tr[X]|tr∈R∧πy(S)Yx})•在关系R中,A可以取四个值{a1 ,a2,a3,a4}•a1的象集为{(b1,c2),(b2,c3) ,(b2,c1)}•a2的象集为{(b3,c7),(b2,c3)}•a3的象集为{(b4,c6)}•a4的象集为{(b6,c6)}
四、关系代数—除运算 计算R÷
S (R÷S={tr[X]|tr∈R∧πy(S)Yx})•S在(
B,C)上的投影为: {(b1,c2),(b2,c1),(b2,c3)}•只有a1的象集包含了S在(
B,C) 属性组上的投影;•所以R÷S={a1}
四、关系代数—除运算 RABCDa1246a3823a1235a4778
S CD
3 5
4 6 计算R÷S(R÷S={tr[X]|tr∈R∧πy(S)Yx}) R÷
S A
B a1
2 四、关系代数—除运算 例:查询至少选修1号课程和3号课程的学生号码。
(P52) 解题思路:首先建立一个临时关系
K,然后求πSno,Cno(SC)÷K; Sno Cno 200215121
1 200215121
2 200215121
3 Cno 200215121象集{1,2,3}
1 3
200215122象集{2,3} K={1,3} 200215122
2 200215122
3 可得:πSno,Cno(SC)÷K={200215121}
四、关系代数—课后作业 作业:
1、已知关系
R、S、W如图所示,计算T=((R∪S)÷W)⋈
S RABC1b22a21b13a3 SABC2b13b13b23a2 WBCa2b1
四、关系代数—课后作业 作业:
2、按照课本P52的图2.4学生-课程数据库,用关系代数语言完成下列查询要求。
•查询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学号;•查询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学号和姓名;•查询所选修课程包含学生201215121选修课程的学生学号。
3、完成课本本单元课后习题(P70)第6题,只需用关系代数完成。

五、本章小结 •关系数据结构 –关系(域,笛卡尔积,关系)–关系,属性,元组,候选码,主码,主属性,基本关系的性质–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 •关系操作 –查询(选择、投影、连接、除、并、交、差)–数据更新(插入、删除、修改)
五、本章小结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外码)–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关系数据语言 –关系代数语言

标签: #cpu #网页制作 #好玩 #通配符 #主要功能 #网页 #西安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