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岁末市场”十分火爆,民生·时评主编:洪巧俊

找工作 2
责任编辑:陈福洋电话:2275188邮箱:czms110@ 2010年1月25日星期
http押//www.chaozhoudaily.com 饶平修复S222及S334两条贯通南北的交通主干道 山区群众告别行路难 公路工作人员在路面上画出标识。
本报讯(记者陈福洋实习生王伟楠特约通讯员陈惠永)“以前这段路面由于崎岖不平,车辆通过时经常会产生剧烈颠簸,导致货车上的陶瓷相互碰撞,破损十分严重。
现在路修好了,不仅减少了货物的损失,而且还缩短了运输的时间,真感谢党和政府又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好事。
”日前,在饶平县三饶镇从事货运工作的黄先生向记者说出了“告别行路难”的喜悦心情。
据了解,黄先生的货运公司刚好位于省道S334线三饶路段,而三饶、新丰一带是我市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
长期以来,S334线是当地陶瓷企业运载货物的必经之路。
在公路修复之前,S334线新塘至上 善路段经常让货运司机苦不堪言。
据黄先生介绍,由于路面残破,一车装载完好的陶瓷产品从企业运出去后,往往都会出现20%以上的破损。
而这些被撞破的陶瓷只能是当场扔掉或者运回当垃圾处理。
据饶平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调查,“行路难”给饶北山区带来的损失远远不只是撞破几车陶瓷这么简单。
有关资料显示,饶北山区有70%的人口从事陶瓷制造业,“行路难”直接导致了货物运输时间延长。
再加上路面崎岖狭小,一些地方大型货车根本无法直接进入,货物的发送需要用小型货车中转,大大地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一旦遇上风雨季节,道路更是无法通行,延误了交货时间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无法估算。
另外,由于道路难行,很多外商不敢轻易在当地进行投资,从而制约了饶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修复残破不堪的两条省道一直是沿线企业及群众的最大心愿。
对此,饶平县党政急群众之所急,千方百计组织对两条省道进行大修。
其中S222线三饶至黄冈段路面大修工程全长20.6公里,于2008年破土动工,完成总投资3423万元;S334线上善至新塘段路面大修工程全长33.02公里,按计划完成总投资6251万元。
目前,S222线已全面竣工,而S334线正在做路面标识等最后的工作。
饶平县公路局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两条主干道修复工程的顺利完成,将从根本上改善该县中北部的交通环境,方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对促进该县中北部经济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电话欠费是假实施诈骗是真 本报讯(记者刘晓娟)近日,市民杨先生接到一个自称电信公司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称其电话捆绑的另一帐户欠费高达1900多元,如不及时汇款缴付电话费将予以停机处理。
后经证实,杨先生遭遇的是一场费话诈骗,所幸的是他当时没有急于汇款,才不至于上当受骗。
杨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他接到电话后首先听到的是一段“电信公司”关于欠费通知的电话录音,还可转“人工服务”的提示。
日前刚缴完电话费的杨先生接到电话后有点莫名其妙,就按提示把电话转为人工服务想问个清楚。
“电信”工作人员首先跟他核对了电话机主姓名等信息,并告诉他查到在深圳有一部电话是与其电话捆绑在一起的。
之前深圳的电话一直是通过招商银行划帐付款,但上个月到现在还有1900多元话费没付。
当杨先生表示自己前两天才刚缴完电话费时,对方称杨先生的电话是没欠费,但与之捆绑的另一部电话则欠费,理应由他缴费。
“当时听到的电话录音模式 与电信公司的很相似,服务过程也一样。
所以就相信对方说的是真的,还以为自己的电话被别人偷偷捆绑了,心里很是着急。
”杨先生说,对方之后一直催说如不及时划款把欠费付清就立即停掉他的电话。
冷静下来的杨先生开始觉得有点不对劲,便留多一个心眼,告诉对方自己没有银行帐号,如果电话真有问题的话会到电信营业厅办理有关手续的。
对方听后一时语塞,随便说了两句便把电话挂了。
半信半疑的杨先生看了之前的来电显示,发现该来电号码为“01901213”,并不像是电信公司的服务电话。
在朋友的提醒下,杨先生打电话到电信公司查询,结果发现他的电话根本就没有欠费,而电信公司的服务热线除了10000号也并没有别的号码,这时杨先生方知自己差点上当受骗。
杨先生致电本报,希望通过本报的报道引起广大市民的注意,以免被不法分子所欺骗。
(报料人:杨先生奖励30元) 有奖报料 奖金:30—200元 固定电话:2275188(或114转) 24小时手机: 邮箱: czms110@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凤城“岁末市场”十分火爆 双休日市民忙于美容购新衣 本报讯(记者卓丽荣)新春的脚步正在逼近,凤城的消费市场又迎来了一个高峰,有的市民开始置办年货,有的提前做美容美发、购买新衣。
同时,各路商家使出各式各样的促销手段,争抢“岁末”市场这块“大蛋糕”。
部分市民提前扎堆美发美容 新年一切从“头”开始。
记者走访发现,连日来,到美发店洗发、剪发、烫发、染发的市民越来越多,稍有名气的理发店生意都十分火爆,不少美发店还出现了顾客排队 等候的现象。
昨天是周日,记者在市区城新路一美 发店看到,十多张椅子已经全部坐满客人,连休息处的沙发也被利用起来。
该店的老板高兴地说,自元旦起,该店大搞宣传促销活动,生意相当火爆。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的春节前夕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也是赚钱最多的时候。
近段时间前来做头发的顾客一天比一天多,尤其是女顾客,做染发、烫发的特别多,我们每天晚上都要安排加班,有时忙得饭都顾不上吃。
记者了解到,除了美发行业迎来生意 “小高峰”外,我市其他的“美丽行业”也已逐渐“红火”起来。
记者从市区几所美容店了解到,做美容的市民日渐增多。
在市区一美容店里,正在做面部护理的陈小姐开心地说,快过年了,做一个脸部护理,以靓丽的面容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提前购置新衣迎接新春 “不好意思,已经没有您要的号码了。
”“真抱歉!这种款式的上衣卖完了。
”……近日,记者走进市区一些服装店时,不时听到售货员的解释。
眼下已进入春节前服饰消 费的高峰期,凤城大街小巷,购衣人群一拨接一拨,店员忙得不亦乐乎,特别是到了周末,服装市场更是火爆,“断码”、“缺货”、“卖完”情况时有发生。
“现在来买衣服的顾客多数是备新年新衣的。
”新桥路一服装店店主告诉记者,近一周来,很多家长都提前为小孩购置过年新衣,所以店里的人气很旺,营业额是平时的
四、五倍。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由于逼近春节,不少商家开始推出促销活动,打折、返券、送赠品等广告贴满凤城的大街小巷。
我市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增至2000多人 队员献血量最多达万余毫升 本报讯(记者江马铎实习生王伟楠)记者近日从有关方面获悉,我市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自2007年成立以来,至目前已发展成员2000多人,其中无偿献血量最多的达到12600毫升。
前天,市中心血站组织部分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成员进行座谈,交流体会。
来自潮安县铁铺镇的陈先生,如今是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中有名的积极分子,但在加入这支队伍之前,他对无偿献血工作还存在误解。
陈先生坦言,以前他一直排斥献血,认为献血对身体有害。
后来,身边不少朋友参加了无偿献血,并不时向他 宣传,使他的认识有所转变。
有一次,在朋友的鼓励下,他走上了血站的采血车,进行了第一次无偿献血。
之后他发现,无偿献血不但对身体没有伤害,而且能够救人于危难之中,很有意义。
现在,他已加入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除了自己献血外,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向群众宣传无偿献血知识。
目前,他的志愿服务时间在整支服务队中名列前茅,受到市中心血站的表彰。
与陈先生一样,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们,总是利用业余时间深入街头巷尾,开展各式各样的无偿献血宣传服 务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队员虽然由于年龄、身体条件等客观原因,不能直接进行无偿献血,但他们依然活跃在宣传服务战线上,为推广无偿献血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市中心血站负责人说,这些志愿者的热情服务和积极宣传,一次又一次地缓解了我市血库库存紧缺的燃眉之急,同时也促使更多的群众加入无偿献血行列,他们是我市无偿献血工作重要的推动者。
市中心血站希望新年有更多热心人士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行列,共同促进我市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机动车道上行乞 近日,在市区枫春路与城新路十字路口处,经常有一老年乞讨人员,闯到机动车道上敲打等待绿灯的过往小车车窗,向车主乞讨,严重影响交通秩序。
有司机建议,广大车主应共同拒绝这类乞讨人员,同时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维护城市良好形象。
图为正在机动车道上乞讨的老年人。
本报记者黄春生摄 医院院长代签手术同意书 性命垂危的宫外孕患者获救 本报讯本月16日,韩江医院成功抢救一名因宫外孕导致大出血的患者,使其脱离生命危险。
16日早晨8时30分左右,韩江医院收治了一名因腹痛难忍,处于重度休克状态的女青年。
经医生诊断,该患者为宫外 孕导致大出血,需要立即手术才能挽救其生命。
但此时患者身边没有亲人可以为其签手术同意书。
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患者血压测不清,没有脉搏,院长获悉情况后当机立断,立即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指示马上手术。
9点正,患者被推进手术室,大夫在打开患者腹部后,发现患者输卵管破裂,出血多达2000多毫升,需要输血才能挽救其生命。
在患者未缴纳一分钱住院费的情况下,医院又垫付了3000元钱及时进行输血。
经过一个小时的抢救,这位女青年重获新生并于本月21日康复出院。
出院时,女患者对韩江医院医护人员这种救死扶伤的精神深表感谢,并称是韩江医院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韩依) 网络兼职“日赚百元”? 骗人! 本报讯(记者罗锐)“原本以为每天能赚一百块钱,结果忙活了几天,却一分钱也赚不到!”近日,市民小黄向记者反映称,日前他在网上寻找兼职时受骗上当,希望借本报提醒广大网友,切勿轻易相信各种宣称可以轻松赚钱的网络兼职广告。
小黄告诉记者,日前他在网上某论坛看到一则招聘网络兼职的广告,广告标题上写着诱人的字眼“每天工作3小时就能赚100元的工资。
”该广告称招聘若干名负责该公司所要求的信息回复工作的兼职者,工作地点不限,工资日付。
对应聘者的要求包括上网熟练、平均每天投入约3小时,学历不限、在职人员或学生皆可。
广告中还特别强调:入职不需交任何押金和手续费,更不会拖欠工资。
小黄说,由于那时自己手头比较紧,急于找兼职赚钱,在网上看到这则兼职广告时没有多想就到该公司的网站进行了注册,将个人真实姓名、银行卡等资料提交后,小黄就成为了该公司的“新员工”,公司分配给“新员工”的任务是:在全国各大网站、论坛、高校论坛等转发该则招聘广告至少20次,要求两天内完成,每成功转发一条信息,可获得2元的报酬。
小黄于是在网上忙活起来,可是当任务完成且过了好几天,小黄的银行卡里却没有收到一分钱。
花了不少时间,结果却成了“杨白劳”,小黄这才意识到受骗上当了。
小黄还担心因为自己多次转发该信息,还可能使更多的网友受骗。
根据小黄提供的网址,记者登陆了这个“Coien网络兼职联盟”网站,该网站同其它的商务公司网站类似。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这个网站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网站下方标出了网站的备案号,但记者在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网站却查询不到;记者发邮件给该公司的电子邮箱,却收到系统退信称该电子邮箱不存在等等。
从事互联网工作的王先生说,网络兼职常见的骗术除了类似小黄碰到的这种情况外,还包括输入手机号码,通过注册邮箱、下载相关软件等,扣除手机信息费,以及要求兼职者在网站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以此窃取兼职者卡里的钱等。
“在找兼职时,要选择比较可靠的正规招聘网站。
而那些所谓‘工作轻松、收入可观’的兼职工作,大多是骗人的。
”王先生说。
时评邮箱:chaozhoudlxp@ 撤销“驻京办”能遏制“跑部热”吗? 多年来,被诟病的“驻京办”终于迎来了一个生死去留的消息。
据1月24日新华网报道,有关主管部门刚出台一份红头文件,数千家“驻京办”将在6个月内撤销完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北京的各种“驻京”机构超过1万家,每年需要的全部经费就在100亿元以上。
” “驻京办”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功能也在不断的演变,不同级别的“驻京办”有着不同的功能。
一般来说,驻京办主要承担收集信息、接待服务、招商引资三大主要职能。
但县一级的驻京办除了这三大主要职能,还有一项“截访”职能:劝回去京上访人员。
其实驻京办还有一项重要职能,那就是只干不好说的“公关”,实际上,“公关”已成为各驻京办的首要任务。
报道说,“驻京办”人员“神通广大”,关系网纵横交错。
能办领导想办的事,能让领导见想见的人,是对“驻京办”主任的最低要求。
四川某市一位“驻京办”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坦言:“我的工作就是将礼物不露痕迹地送到领导的手中。
”(2005年第30期《望》)有报道称“驻京办”是“蛀京办”、“腐败办”,因为近年来驻京办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不少逐步异化为“跑部钱进”的阵地,成为某些地方官员来京拉关系、搞腐败、跑官要官的隐秘场所。
“驻京办”每年的经费在100亿元以上,这只是办公用费,而更大的费用应是“隐秘场所的交易”。
这种费用显然不会 在帐目中显示出来,它可能巧立名目变成了一项正当的支出,其发票可能是餐票、汽油票等等。
为什么全国各地都热衷于“驻京办”的工作?湖南省某市一位驻京办主任的一席话是最好的注释:他说,对资源配置权力过于集中的有关部委来说,“有些项目资金, 漫画:撤销“驻京办”陶小莫作 在条件相当的情况下,给谁都可以。
这个时候,就看哪个驻京办的能量大了。
跑得勤和会暗箱运作的,就能获得蛋糕中最大的那块,其背后难免有权与钱的干预与运作。
”(2009年6月1日《望》)一语道出了“跑部钱进”的根源。
中央部委除了预算资金外,还有一笔中央转移支付款项。
这些 “大钱”各部委的自由裁量大,给谁不给谁,往往是少数人说了算。
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把拿到资金和项目与“驻京办”的政绩、奖励挂钩,获得大项目的“驻京办”主任往往得到高升,还能获重奖,有的还明文规定,按资金的比例予以重奖,这就助长了“跑部热”。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尹韵公研究员所说的:“驻京办问题非常复杂,背后利益纠葛涉及到中央部委、各地方政府以及北京市等方方面面。
” 《小康》杂志刊出贵州毕节地区“驻京办”,几年来共争取重要项目16个,资金总额20亿元;河南信阳市“驻京办”十年来争取项目50个,涉及资金50多亿元……这些都是当作成绩来公布的。
“驻京办”是“跑部钱进”的大本营,其生存的深层土壤太肥沃。
既然有如此肥沃的土壤生存,恐怕撤销阻力就会很大。
如果要强力撤销“驻京办”,地方政府也不会“顶风作案”,他们就很有可能转为“地下组织”,或者转换成一种可以生存而不被查的新的驻京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张鸣教授也认为,“目前这种权力和资源过分集中的体制不改变,驻京办就没办法真正消失。
只有把这些不合理的体制因素改变了,驻京办才能从人们的视线里逐步消失。
” 春节临近,正是“跑部钱进”的大好时机,撤销“驻京办”能遏制“跑部热”吗? 白塔河 在线 MINSHENGZAIXIAN 自主招生不考语文 将导致三重恶果 23日、24日两天,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海财大、上外和东华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其中一个动向值得注意,即六所高校中,有4所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存在严重的“学科歧视”现象。
(1月24日《长江日报》) 既然是自主招生,高校当然有“自主”确定考试科目的权利,但如上海这6所高校那样一律只考英语不考语文的“自主法”则难以让人接受。
虽然,一位高校招办老师对此做出了解释,说什么“之所以考英语,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搞学术离不开查阅国外资料,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云云,但实在经不起一驳,不辩也罢。
在此,我只想指出此举将导致的三重恶果: 一是进一步加剧高校重英语轻语文的倾向。
用“鸡肋”来形容目前大学语文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十分确切,嚼之无味,丢之不忍,故勉强在大一开出语文课(相当于“高四”语文),到了大
二,就彻底让位于英语了。
学生不重视语文,就连教大学语文课程的老师也自觉没出息。
与此相反,英语的地位则如日中天,学生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花在学习英语上面。
此种学习语言呈现一边倒的现象虽广受质疑, 但丝毫没改变。
二是将会把初高中语文教学逼入更 加尴尬的死角。
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不 比大学强多少,重英语轻语文的现象一样 突出,但好在高考考语文,在课时安排上 尚能保证,至于学生的重视程度和在课外 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则根本不能与英语相 比。

自主招生虽不是高考,但随着自主招 生学校的逐年增加,大学自主招生正变身 为“小高考”,报考的人数日益增多。
这样, 自主招生也将如高考那样成为风向标,如 果各地多数高校在自主招生中效法上海, 中学语文教学将何以堪! 三是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用那 位招办老师的话说是,“自主招生考试并 非高考,功能侧重于选拔专业人才”,言下 之意是专业人才即使语文差一点关系也 不大,只要能用英语查阅国外资料就行。
此言差矣。
自主招生当然要侧重于对考生 的专业素质的考查,但语文是工具课,考 生如不具备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今后就 难以写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和考察报告。
不仅如此,学好语文有助于人的文化素 养、道德品质、审美能力等的提高,促使专 业人才成长为文理兼修的综合人才。
在这点上,上海要向北京学习,清华、 北大自主招生是考语文的,希望此次只是 特例,下不为例。
王学进

标签: #有意义 #吉他谱 #错了 #硬盘 #凯迪拉克 #把你 #程序 #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