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elopmentSuggestionsofMarine,php开发培训怎么样

php 7
HansJournalofAgriculturalSciences农业科学,2019,9
(5),358-362PublishedOnlineMay2019inHans./journal/hjas/10.12677/hjas.2019.95053 CurrentSituation,ExistingProblemsandDevelopmentSuggestionsofMarineFisheriesinGuangdongandASEANCountriesundertheBackgroundoftheBeltandRoadInitiative ShuishengChen SouthChinaSeaFisheriesResearchInstitute,ChineseAcademyofFisherySciences,GuangzhouGuangdong Received:May2nd,2019;epted:May13th,2019;published:May20th,2019 Abstract ASEANcountriesandGuangdonghaveplementarityinfisheryresources,technologyandproducts,andfisherycooperationbetweenGuangdongandASEANcountrieshasgreatpotentialfordevelopment.UnderthebackgroundofthebeltandroadInitiative,weanalyzedthecurrentsituationandexistingproblemsofmarinefisheriescooperationbetweenGuangdongProvinceandASEANcountries,andputforwarddevelopmentsuggestionsforreference. Keywords ASEAN,TheBeltandRoadInitiative,MarineFisheriesCooperation,GuangdongProvince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省与东盟国家海洋渔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陈水胜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 收稿日期:2019年5月2日;录用日期:2019年5月13日;发布日期:2019年5月20日 文章引用:陈水胜.“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省与东盟国家海洋渔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J].农业科学,2019,9
(5):358-362.DOI:10.12677/hjas.2019.95053 陈水胜 摘要 东盟国家与广东的渔业在资源、技术、产品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广东与东盟国家的渔业合作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分析广东省与东盟国家海洋渔业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东盟,一带一路,海洋渔业合作,广东省 Copyright©2019byauthor(s)andHansPublishersInc.Thisworkislicensedunderthe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InternationalLicense(CCBY)./licenses/by/4.0/ Openess 1.21世纪新的“一带一路”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9月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1];之后一个月,他首次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2];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3]。
自此,“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指引着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渔业合作向广泛、广阔发展。
“一带一路”在标准、门槛不设前置条件,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否在“带或路”上,只要想参与,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一种适合的合作与发展机会。
“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中国在新秩序形成过程中的话语权。
“一带一路”的核心体现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五通”,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开展对接。
具有开放包容性,无排他性。

2.广东省与东盟国家海洋渔业合作现状 广东与东盟国家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既要战略方向和工作框架,还须找准可开展合作的相关领域和切入点。
当前,加强广东与东盟国家开展海洋渔业合作,是广东推动一带一路的一个切实可行领域和切入点。
广东与东盟国家,在海洋渔业资源提给与需求、海洋渔业经济互补性、地缘所具有先天的地理和交通条件、良好的制度保障、多边与双边相关合作日益深入等相关背景下,广东与东盟国家在海洋渔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2.1.搭平台,建机制 建立与东盟国家建立机制,往往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先行牵线搭桥。
为此,广东省通过出访考察、接待来访、举办经贸洽谈会、签订合作备忘录等形式,建立平台,与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文莱等东盟国家开展经贸交流和技术合作。
2.2.以项目为抓手,开展务实合作 根据广东省与东盟等在资源基础、渔业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场等方面具有较强互补性,广东省 DOI:10.12677/hjas.2019.95053 359 农业科学 陈水胜 实施渔业“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水产养殖技术、市场贸易等方面的优势,与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在从苗种、养成、饲料、加工、渔业投入品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目前,汕尾国泰公司在文莱投资建设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已投放深水网箱260多口[4]。
广东海大集团在马来西亚、越南、印度等国家投资建设饲料生产、鱼虾苗养殖、饲料贸易基地[5]。
广东省渔业种质保护中心与菲律宾JTL集团公司合作,在菲律宾的民都洛岛建设罗非鱼、宝石斑及对虾养殖基地[6]。
2.3.强化远洋渔业合作,推进纵深发展 远洋渔业是与东盟国家开展合作的重要纽带,推进渔业合作向纵深发展,利用广东省渔船的捕捞能力,合作开发渔业资源。
积极推进发展远洋渔业,建造了一批现代化的远洋渔船,带动了一大批国内渔船走出去,减轻了国内渔业资源的捕捞压力。
2016年,广东省共有189艘远洋渔船在国外或公海生产,年产量5.5万吨,产值9.6亿元,其中开展大洋性金枪捕捞96艘、开展过洋性捕捞93艘[7]。
2.4.推动海洋生态保护及防灾减灾国际合作 针对南海周边东盟国家保护与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的技术需求,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联合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斯里兰卡等东盟及南亚国家,建设中国–东盟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保护联合研究中心项目,在国外建设多个海洋生态系统观测与研究站,开展陆源污染物监测与控制、海洋生物多样性、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联合研究,建立南海典型生态系统监测网。
广东省气象局与斯里兰卡等国家合作建设海洋灾害综合观测与评估基地,并计划在2020年以前在沿线国家港口或区域建设8个海洋气象观测站点,开展港口气象专项服务。
2.5.输出引进二手抓,推进交流合作 近年来,广东省积极与东盟国家开展海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海洋资源保护开发等方面的合作。
广东省组织申报的2015年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中国–东盟现代海洋渔业技术合作与产业化开发示范项目”已获得正式批准并开始组织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接待和培训了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南太平洋岛国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政府主管部门、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养殖户代表团体20次以上,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技术交流。
仅缅甸一国,其国家渔业协会主席吴天明先生就亲自2次带队访问广东渔业,养殖业大户代表团来粤培训考察6次以上,人员超过200人次,带动了该国凡纳滨对虾和石斑鱼、鲈鱼、罗非鱼等类品种的养殖。
2.6.举办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推动海洋经济对外合作 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览会、国际性经贸会展活动,已经成功举办六届。
中国海博会的规模、档次、影响力、经贸实效等逐年提升,成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平台,被誉为“中国海洋第一展”,得到国家海洋局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树立了中国海洋展会的良好品牌形象。
2018中国海博会11月24日在湛江市举办,参展参会国家72个、企业机构2400多家,专业观众超过5万人次、普通观众达50万人次,达成交易和合作意向1100多亿元[8]。

3.广东海洋渔业参与“一路一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3.1.对外合作方式单
一、层次不高 目前,我省海洋渔业对外合作主要是以一般贸易为主,合作区域主要集中在东盟和南太等国家和地 DOI:10.12677/hjas.2019.95053 360 农业科学 陈水胜 区,主要是以渔业养殖捕捞和加工等合作为主,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管部门、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经贸交流和技术合作有待提升。
3.2.对外向型渔业扶持力度有待加大 远洋渔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三高”产业,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符合国家利益的产业。
远洋渔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财政和政策的扶持。
深圳市在短短几年集聚了全省超过50%的远洋企业和远洋渔船,主要得益于其出台的扶持远洋渔业发展政策。
目前,国家对远洋渔业发展扶持政策主要是柴油补贴,对远洋渔业基地建设等的补贴尚未落实。
3.3.海洋渔业外向型专业人才缺乏 随着我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海洋渔业对外合作上迫切需要一批专业型、复合型的外事外经人才。
但由于缺乏渔业外向型专业人才,对国际通行贸易规则、国外相关政策、市场行情变化、国外先进技术等缺乏准确的把握和了解,我们的企业往往比较被动,缺乏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和合理利用国际规则来保护自己的能力和意识,成为制约我省渔业外向型发展的瓶颈。

4.“一带一路”背景下,与东盟国家开展渔业合作的发展建议 为加快推进广东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与东盟国家的渔业合作,将继续坚持“渔业技术走出去”和“渔业产品引进来”相结合,在以下几方面开展。
4.1.加强渔业全产业链的合作 继续发挥我省在渔业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推动广东省优势企业到东盟国家进行产业投资,建设多边的现代渔业合作示范区。
在深远海网箱养殖、陆基工厂化养殖、新品种繁育、饲料与加工、渔业投入品生产及疫病检测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扶持远洋渔业综合补给基地建设,完善远洋渔业在捕捞、运输、补给、仓储、加工、营销等方面的产业链。
4.2.加强海洋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交流与合作 加大与东盟国家在海龟、珊瑚等濒危物种保护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开展联合海域渔业资源养护,保护和开发利用海洋与渔业资源。
4.3.推动开展海洋观测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合作 密切与东盟国家相关防灾减灾机构的信息共享,完善海洋预报减灾救灾联动与合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共用,实现海上搜救联动。
4.4.推进建设海洋渔业产业示范区 依托自身技术优势、资金优势、产业互补,建设好海洋渔业产业园区,实现分区域,各有侧重,大力发展海洋渔业科技和海洋渔业经济。
4.5.加强科技交流人才培养的合作 依托广东省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广东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开展国际办学,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技术人才。

5.结语 中国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起国及核心国,广东作为中国改革的桥头堡,同时濒临南海,邻近 DOI:10.12677/hjas.2019.95053 361 农业科学 陈水胜 东盟,切实推进广东与东盟国家开展海洋渔业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先天地理条件、雄厚的经济基础、独特的历史人文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应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沿阵地、先行区和示范领域,充分发挥广东的龙头和示范带动作用,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明确要求,大力推进广东与东盟国家海洋渔业合作。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习近平: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EB/OL].,2013-09-07. [2]中新网.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EB/OL].,2013-10-03. [3]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5. [4]吕华当.国泰,“走出去”的典范[J].海洋与渔业,2013
(9):34-35.[5]新浪财经.海大集团:2017年年度报告[EB/OL]. /corp/view/vCB_AllBulletinDetail.php?
stockid=002311&id=4264951,2018-04-20.[6]食品商务网资讯.广东发挥水产苗种和技术优势[EB/OL]., 2010-12-21.[7]黄嘉荣,吕华当.发展远洋渔业,任重道远——访广东广远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邓家焯[J].海洋与渔业, 2016(10):36-37.[8]人民网.2018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落下帷幕[EB/OL]. ,2018-11-26.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打开知网页面/kns/brief/result.aspx?
dbPrefix=WWJD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4-5507,即可查询
2.打开知网首页/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Submission.aspx期刊邮箱:hjas@ DOI:10.12677/hjas.2019.95053 362 农业科学

标签: #网页制作 #后台程序 #应用程序 #苹果 #文件 #方舟 #电脑 #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