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五年制),美工课程培训怎么样

美工 0
学前教育(五年制) 目录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1二、入学要求……………………………………………………………1三、修业年限……………………………………………………………1四、职业面向……………………………………………………………1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1六、课程设置及要求……………………………………………………3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6八、实施保障……………………………………………………………8九、毕业要求……………………………………………………………14十、附录与说明…………………………………………………………14 附件1《三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描述》……………16附件2《三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80附件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更申请审批表》……………………84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1版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学前教育(570102K)
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基本修业年限5年,最多可延长至8年(包含休学、留级、结业换发学历时间,但不包括服兵役时间)。

四、职业面向通过对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确定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如下: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行业(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教育与体育大类(57) 教育类(5701) 学前教育(8310) 幼儿教育教师(2-08-04-00) 幼儿园教师 学前教育其他相关工作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湘西北,面向湖南省县域乡镇普惠性幼儿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职业理想信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全面的人文科学素养以及扎实的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需要、胜任相应学前教育机构幼儿教育与指导的智慧型应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优秀的幼儿园教师所具备的政治立场坚定、人文科学及艺术素养符合该层次职业要求,教育理念科学、学前教育情怀浓厚、身心健康等。
具体包括:
(1)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1-
(2)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
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
自觉遵循师德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乐观向上,意志坚韧不拔,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4)具有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较强的审美能力;
(5)富有仁爱之心。
尊重儿童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引导并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6)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2.知识优秀的幼儿园教师所具备的宽阔的视野和较全面的文化科学知识,能为学前儿童优秀学习品质与能力的形成提供基本保障,以及扎实的幼儿园保教专业知识,包括学前儿童发展的知识、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的知识。
具体包括:
(1)熟悉学前儿童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2)理解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和基本原则;
(3)掌握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4)掌握学前儿童在发展水平、速度与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及对应的策略与方法;
(5)掌握学前儿童发展中容易出现的身心各方面问题的表现与适宜的对策;
(6)掌握有特殊需要的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与方法;
(7)掌握学前儿童教育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班级管理的知识与方法;
(8)掌握托幼机构的安全应急预案,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学前儿童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
(9)掌握观察、谈话、记录等研究和支持学前儿童的基本知识与方法;(10)掌握幼儿园、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知识与方法。

3.能力优秀的幼儿园教师所具备的能对班级工作全面负责、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专业能力,包括《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所涵盖的八方面的能力,具体来说:
(1)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
初步掌握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能通过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关的教育措施和补救方法。

(2)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
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创设有利于学前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

(3)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能力。
能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将教育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

(4)游戏活动支持与引导能力。
即对幼儿自主发起、自由进行的游戏给予积极支持和鼓励,担当好支持者的角色,同时,还能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主动创设游戏条件,引发幼儿开展各种游戏。
-2-
(5)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
初步掌握幼儿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领域教育的
基本知识,具有根据教育目标、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活动目标、设计教育活动方案,以及运用较合适的活动组织形式和教育方式基本达到预设的教学活动目标的能力。

(6)激励与评价能力。
具有评价幼儿发展和保教工作的初步能力,并能运用评价结果改进保教工作。

(7)沟通与合作能力。
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善于倾听幼儿的声音,与之进行有效交流;能与同事、幼儿家长及相关人员有效沟通合作,共同引导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8)反思与发展能力。
了解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和途径,有较强的专业发展动机和终身学习意识,爱学习、善反思,初步具有专业发展自我规划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一)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矩阵表 典型工作任务 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 知识 能力 素质 主要支撑课程
1.熟悉和理解幼
1.能根据学前儿
1.树立安全第一、
1.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 儿园安全、卫生童身心发展特点预防为主的学前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及保健管理的基进行科学的一日儿童安全意识;
3.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 本法规; 生活安排与保
2.尊重学前儿童政策法规
2.知道不同年龄育; 人格、关爱学前儿
4.幼儿心理健康指导 段学前儿童身心
2.能针对学前儿童;
5.学前儿童观察与分析 发展的一般特点童常见疾病进行
3.尊重科学,规范 与规律; 基础护理; 有序、以身作则。

3.熟悉学前儿童
3.能正确引导学 常见身体疾病的前儿童的心理行 症状及护理措为问题并指导家 施; 长进行合理干
4.熟知学前儿童预; 学前儿童安全卫 工作 生与保育 常见心理行为问
4.掌握学前儿童 岗位 题的表现及预防常见意外伤害的 矫治措施; 急救技术;
5.知道学前儿童
5.能组织实施幼 对营养的需求及儿园安全教育主 膳食配置的基本题活动。
原则;
6.熟知幼儿园
日生活制度和卫 生保健制度;
7.知道学前儿童 常见意外伤害的 诱因及预防、急 救手段。

1.掌握学前儿童
1.能综合组织健
1.尊重学前儿童
1.学前教育原理 教育基本内容及康、语言、社会、在教育活动中的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教育与不同年龄段儿童科学、艺术各领主体地位;
3.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 活动组织 学习与发展目域的教育内容,
2.树立正确的儿
4.学前儿童观察与分析 标、要求; 进行教育活动的童发展观、教育观
5.幼儿游戏与指导
2.熟知教育活动设计、组织与评和教育质量观。

6.学前教育评价 -3- 学前儿童游戏组织与实施 教育环境创设与利用 家园共育与指导 幼儿园班级管理 组织的形式、策略及实施途径和原则要求;
3.知道活动评价的内容、原则、步骤和方法及结果的运用。

1.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掌握幼儿游戏的含义、分类和特点;
2.掌握幼儿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明确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
3.掌握各年龄段各类幼儿游戏的特点,明确各年龄段各类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指导要点。

1.理解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
2.能较合理地利用资源,并熟知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和作用及其对幼儿园教育的影响;
2.掌握家园共育的内容、途径及策略;
3.学前儿童家庭及社区教育指导的基本知识。

1.熟悉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含义、目标与内容;
2.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特点、方法与原则。
价;
2.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1.能结合不同类型游戏的特点和幼儿年龄特点,对幼儿游戏进行有效观察;
2.能结合不同类型游戏的特点和幼儿年龄特点,对幼儿游戏进行有效支持与指导。

1.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环境创设;
2.能营造适宜、安全、温暖、快乐的班级教育氛围;
3.能充分调动学前儿童参与教育环境创设的积极性。

1.能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
2.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3.能策划与组织相应的家园共育活动。

1.掌握幼儿园班级空间与环境管理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2.明确幼儿园班级生活与教育活动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3.掌握幼儿园班级财产和资源、公共关系管理的常用方法。
-4-
1.对幼儿游戏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有职业信念和热情;
2.树立“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有仁爱之心;
3.增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信心;
4.增强团队协作的意识。

7.幼儿教师领域教学核心经验
8.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
9.幼儿园班级管理10.幼儿园课程11.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12.学前儿童文学13.手工制作
1.幼儿游戏与指导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3.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
4.学前教育原理
5.学前儿童观察与分析
6.学前儿童评价
1.树立环境育人的正确观念;
2.尊重学前儿童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地位。

1.幼儿教育环境创设与利用
2.学前教育原理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4.幼儿教师领域教学核心经验
5.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
6.学前儿童观察与分析
1.尊重学前儿童成长背景,尊重学前儿童家长;
2.树立正确的家园共育观;
3、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1.学前教育原理
2.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4.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5.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
1.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
2.尊重、关爱学前儿童、热爱学前儿童教育事业。

1.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
2.学前教育原理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4.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5.幼儿教师领域教学核心经验
6.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
7.幼儿园班级管理
8.学前教育评价 (二)课程设置本专业开设有预科课程、公共基础必修课、公共基础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方向)课、实践教学课等七类课程,总计4548学时,248学分。

1.预科课程本专业开设思想政治、体育与健康、基础语文、基础数学等16门预科课程,共分为德育、体育健康、文化基础、艺术素养、教师技能五大类,共计106学分。

2.公共基础必修课本专业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14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共计36学分。

3.公共基础选修课本专业开设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体育健康类等4类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学生需修满7.5学分。

4.专业基础课本专业开设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等11门专业基础课程,共计22.5学分。

5.专业核心课本专业开设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学前教育原理等9门专业核心课程,共计28.5学分。

6.专业拓展(方向)课本专业拓展(方向)课程包括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共计18.5学分。

(1)本专业拓展(方向)课程设置有16门,共设置4个方向,每个方向由4门课程组成一个课程包,每个课程包均为7.5学分。
学生可根据其专业发展及个人志趣可任选某一个或多个方向,此类课程学生需修满7.5学分。
鼓励学生选修不同方向的课程,但原则上不同课程包中的学分不予互认。
课程包括:音舞方向——幼儿舞蹈创编与赏析、儿童民族民间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儿童戏剧表演;美术方向——美术欣赏、幼儿绘本创作、POP海报设计、幼儿美术作品分析与创作;体能方向——幼儿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体操、幼儿球类活动、体育舞蹈;早期教育方向——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婴幼儿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婴幼儿家庭与社区教育指导;
(2)专业选修课程共设置10门。
学生需在第六学期选2学分,第七学期选2学分,第八学期选4学分,第九学期选3分,共计11学分。
课程包括: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指导、 -5- 学前教育评价、比较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思想史、教育写作、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教育心理学、 学前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音乐感统、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与实践。

7.实践教学课 本专业开设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与研习、顶岗实习等
8门实践教学课,共计29学分。
此类课程 按学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办法》文件规定具体实施。
(三)课程描述 附件1——《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描述》。
(四)课证融通与学分转换 本专业实行“课证融通与学分转换”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获取职业资 格证书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可参照学校《学分认 定与置换管理办法》折算成相应学分,同时可置换相关课程,具体规定如下: 序号 职业资格(技能等级)
证书类型 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及可转换的学分 等级 可折算学分 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可置换的课程
1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 合格
4 教师教育课程任选1门 一级甲等
4 2 普通话等级证书 一级乙等
2 普通话训练与测试 二级甲等
1 六级及以上
6 3 大学英语等级证书 四级
4 英语类课程 A级
2 4 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NCRE) 二级及以上
2 信息技术
6 育婴师证书 中级及以上
2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
7 SIYB
创业培训合格证书 合格
2 创新创业教育
8 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及以上
2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 说明:
1.具体置换方式为:由学生在获得证书的学期末或下一学期初向学院提出申请,由学院 集中审批。

2.可根据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等级所转换的学分,对等置换该学期或上学期考核未 通过的课程学分;或者在毕业学期集中提出申请置换在校期间考核未通过的课程学分。


3.如若出现 所获得的一个证书学分多于该门课程的实际学分,则多于学分置换某一门课程的学分后自动清零, 不能累加。

4.所有证书在置换学分后不能再次置换。

5.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学分置换累计不能 超过
10分。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6- (一)教学周数分配表 入学教育 假日与毕业复习与教育见实习与顶岗 课内 学年学期总周数军事理论与 机动 设计 考试 习 研习 实习 教学 训练
1 20
2 1
0 1
0 0
0 16
2 20
0 1
0 1
0 0
0 18
3 20
0 1
0 1
0 0
0 18
4 20
0 1
0 1
0 0
0 18
5 20
0 1
0 1
0 0
0 18
6 20
0 1
0 1
0 0
0 18
7 20
0 1
0 1
1 0
0 17
8 20
0 1
0 1
0 0
0 18
9 20
0 1
0 1
0 5
0 13
10 20
0 1
1 0
0 0 18
0 合计 200
2 10
1 9
1 5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附件
2——《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三)学分与学时分配表 18 154 课程类别 课程学分 性质 学分占比(%) 学时占比理论占总学实践占总学 学时 (%) 学时时比例学时时比例 必预科课程(前两年) 修 42.74106 % 40.740.7 26.9 13.7 1852 1226 626 % % 6% 6% 必149. 14.5260.28 16.119.09 8.49 7.70 公共必修课修536% 736 %(五386 350 %8%年)%% 公共基础课 选 32.2% 1.41 1.50 公共选修课修 7.53.02% 1322.9%(后三64%68% 年) 必专业基础课 修 22.59.07% 3998.77 % 4.09 4.68 186 213 % % 专业(技能)专业核心课必69.528.511.4928.0250311.027%2715.962325.10 课 修 % % 6% % % 专业拓展选(方向)课修 必实践教学课 修 18.57.46% 29 11.70% 3267.17 % 2.64 4.53 120 206 % % 13.113.1 0.00 13.3 60090%90%
0 600 % 0% 49.5 50.4 合计248100.00%4548100.00%22534%22956% 说明:课内教学原则上以18学时为基准折算为1学分(个别课程可根据其开课性质、开课方式、 开课学期做适量微调),集中实践教学每周计25学时、1学分。
-7- 本专业总学时为4548学时,总学分为248学分,其中前两年预科课程(含思想政治、体育与健康、基础语文、基础数学、基础英语等课程)学时1852,占比40.7%,公共基础课程(后三年按国家标准开设)学时868,占五年总学时比例19.09%,占后三年总课时比例32.2%;专业课程学时1228,占比27%;实践性总学时2295,占比50.46%,选修课总学时458,占比10.07%。

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专业教师数量结构能够适应本专业教学和发展的需要,师生比不低于1:18,拥有本专业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带头人1名,拥有10名以上专任专业核心课教师;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不低于30%;教师年龄结构合理,50岁以上教师占比不超过30%,35岁以下教师占比不超过30%;“双师型”教师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幼儿园一线兼职教师素质良好、队伍稳定,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不低于20%。

2.专任教师
(1)学历条件:一般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素质能力: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及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学习指导等教育教学能力;勤于思考,严谨治学,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具有职前养成和职后发展一体化指导能力,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发展与职业规划。

(3)实践经历:专业教师熟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至少有一年幼儿园教育服务经历,具有指导、分析、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教学研究成果。

3.专业带头人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具有副高及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任教师;
(2)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带领本专业教学团队做好教研、科研、教改和专业建设工作的能力;
(3)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专业视野,能站在专业发展的前沿并掌握本专业的最近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熟悉本专业学科的特点及要求,具有组织制定本专业各类教学文件的能力;
(4)具有相关企业工作经历或到相关企业进行技术服务的经历,具有一定的科研服务能力和过硬的实践技能。

4.兼职教师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2)具有5年以上行业及相关岗位工作经历,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8-
(3)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
(二)教学设施校内实训教学基地与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都是本专业实践教学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内”与“外”的结合,从一定层面上体现了本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与办学途径,同时也是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依托。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根据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必须要有完备的教学设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专业教室中的作用,提升教育质量。
信息化技术应覆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教室,学生日常上课应使用多媒体教室,教室均配备网络覆盖的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和智慧黑板等现代技术设备,实现数字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
具体要求如下: 专业教学场地、设施配置及功能 教学场地 设施设备 功能 理论教学教室 黑板、电脑、投影设备、音响设备、桌椅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程等理论教学任务 电钢琴教室 电钢琴、琴凳 钢琴基础课程实操教学任务 美术教室舞蹈教室 多媒体教学设备、置物柜、操作台面 美术基础课程实操教学任务 多媒体教学设备、把杆、玻璃镜面、木地板、地胶、灯光、幼儿舞蹈基本功练习、舞蹈基础课程 音响设备 实操教学任务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1)建立一到两间智慧实训室,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高度融合;
(2)仪器设备配置合理、符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并能满足职业资格培训与考核的要求;
(3)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更新的经费有稳定的来源和可靠的保证;
(4)建立学院-专业-实训室三级管理机构,设专人负责,各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应该有明确的岗位职责;
(5)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质量检查、监督、调控、保障体系及运行机制;
(6)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7)建立健全规范且能严格执行的实践教学标准,各种资料、设备运行记录、操作规程等文件齐全;
(8)建立规范的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
(9)建立严格的实训室评估考核制度并严格执行。
-9- 根据本专业课程设置及实训要求,结合招生规模,配备数量充足的实训室,校内各实训室基本 配置如下: 校内实训基地(室)配置一览表 序号
实训基地(室)名称功能(实训实习项目) 设备名称及相关要求 容量(一次性容纳人数) 幼儿一日生活流程组织与实 施实训、幼儿园环境创设与 多媒体教学设备、幼儿园虚拟仿真实训平
1 智慧实训室 实施实训、幼儿园区角活动 50 台、笔记本 的组织与实施实训、幼儿园 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实训 婴幼儿生活照料、婴幼儿日
多媒体教学设备、实训台、人体模型、50cm 常生活保健与护理、婴幼儿仿真娃娃、澡盆、浴巾、急救护理箱、消
2 婴幼儿实训室 50 疾病预防与护理、婴幼儿膳毒用具、婴幼儿身高体重量床、胸外按压 食管理、婴幼儿健康检查 和人工护理人体模型
3 蒙台梭利实训室
4 奥尔夫音乐实训室 蒙台梭利实训奥尔夫音乐实训 多媒体教学设备、蒙氏教具、矮柜、工作50 毯、蒙台梭利教育光碟及书籍 多媒体教学设备、奥尔夫教具及光碟、矮50 柜、桌椅
5 感觉统合实训室 感觉统合实训 多媒体教学设备、感统教具、桌椅 50
6 幼儿游戏实训室 游戏课程实训 多媒体教学设备、幼儿各类玩具、矮柜、50 桌椅
7 幼儿科学教育实训室幼儿教师科学领域教学实训多媒体教学设备、幼儿科学类教具、桌椅 50
8 幼儿语言教育实训室幼儿教师语言领域教学实训多媒体教学设备、幼儿语言类教具、桌椅 50
9 幼儿美术教育实训室幼儿教师美术领域教学实训多媒体教学设备、幼儿美术类教具、桌椅 50 10幼儿健康教育实训室幼儿教师健康领域教学实训多媒体教学设备、幼儿健康类教具、桌椅 50 幼儿教师健康教育领域教学 11幼儿社会教育实训室 多媒体教学设备、幼儿社会类教具、桌椅 50 实训 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 实训、幼儿园游戏课程实训、 幼儿园模拟仿真实训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实物展示柜、陈列 12 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实施实 50 室 柜、桌椅 训、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组织 与实施实训 -
10- 钢琴弹奏技法实训、儿歌弹钢琴、琴凳。
设独立钢琴房,每间钢琴房 13 钢琴实训室 50 唱活动实训 可单独容纳1人练琴 学前美术技法练习、美术作 14 美术实训室 多媒体教学设备、置物柜、操作台面 50 品陈列与展示 幼儿舞蹈基本功练习、歌表把杆、玻璃镜面、木地板、地胶以及多媒 15 舞蹈实训室 50 演实训 体、灯光、音响设备
3.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要求
(1)实训/实习基地的领导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并给与积极支持。

(2)实训/实习基地单位必须具有科学的教育观、教师观、儿童观,办学理念符合国家对于学前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在本地区或本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社会形象良好,发展前景好,能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实训条件和业务指导,能满足实习教学的要求。

(3)实训/实习基地具有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领导和工作人员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

(4)每20个实习生不少于1个教育实习基地,每个基地具有一次性接受实习学生20人以上的能力。

(5)有较强的实训/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制定并严格贯彻教育实习生管理条例。

(6)能达到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对实训/实习基地的评估检查要求。

4.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1)软件环境建设一方面,学校要立足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积极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营造出良好的政策环境,从而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进程。
另一方面,学校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的建设,不断吸收高素质网络技术人才以及网络管理人才,从而为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硬件环境建设①加强公用服务平台建设。
在推进校园网络运用中教学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是重要基础,是营造出数字化、信息化以及网络化运行环境的关键;②丰富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师生专业发展提供资源支持;③有效利用精品网络课程并大力支持本校教师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工作;④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方便师生随时随地借阅,减少时间、空间限制;⑤充分利用各类网络教学软件,切实落实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本专业发展现状,大力支持自主研发教学资源;⑦加强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双赢。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11- 教材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严格执行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教材编写、出版、选用、认定的有关文件规定,每3年修订1次教材,优先选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省级重点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
首先,根据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职业院校教材管理暂行办法》,遵循《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材征订管理办法》、《专业建设管理办法》,鼓励优先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要求其教材内容、编排等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适用性、实时性。
其次,选用本专业最前沿的教材,教材的选用应与技能竞赛、教师资格证考试相结合,注重教材的实用性;最后,鼓励教师结合专业发展编写校本教材,保证教师所编写教材及讲义能够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1)建设包括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在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对资源进行科学加工整序和管理维护;
(2)做好流通阅览、资源传送和参考咨询工作,积极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开展文献信息服务;
(3)保证图书馆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经费和物质条件。
每年的文献经费的投入应保障文献资源建设水平达到两个标准:第
一,要保证文献资源当年生均年进书达到规定标准,即3~4册;第
二,要保证文献资源累计建设规模,使生均图书达到70~100册,其中生均教育类纸质图书不少于30册;
(4)保证图书馆藏文献类型多样,其中专业类图书文献应包括:教育政策法规类、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职业标准类、教育管理类、优秀传统文化类、科学文化类、信息技术类、文化艺术类等图书、期刊。

(5)建设图书文献资源体系。
建设一个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图书文献资源建设保障体系,实现全校范围内的资源共建、共知、共享;
(6)设立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文献信息工作的咨询和协调机构;
(7)从实际出发,以方便读者和有利于科学管理为原则,确定本馆、室的设置,并明确各机构的相应职责;
(8)应根据学校教学、科学研究的需要,根据馆藏特色及地区或系统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的分工,开展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和网络虚拟资源建设,整合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形成网上统一的馆藏体系;
(9)建立完善的文献信息检索系统,满足用户多途径检索的需求。
应加强对书目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保证数据与资源的一致性。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1)内容要求:教学内容设计应该覆盖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职业性和先进性,体现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产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内容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12-
(2)技术要求:课程导航设计清晰、简单,界面整体风格统
一,布局合理,符合学生视觉心理和认知心理需求。
根据各类课程素材如文本素材、视频素材、音频素材、动画素材、图形/图像素材、教学录像、FLASH课件等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符合相应的技术指标。
(四)教学方法
1.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全实践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打造优质课堂。

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推动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广泛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注重职业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3.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
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交融并进,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五)学习评价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积极实施“成果导向”的过程性考核。
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采用现场考核、考试、职业技能比赛、职业资格等级证书鉴定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1.现场考核实训为主类课程主要采取现场考核的评价方式。
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结合起来,不仅评定学生的个人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评定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具体考核方式及考核比例详见实训实习指导手册;
2.考试理论为主类课程主要采取考试的评价方式。
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对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进行综合考核。
其中,理论知识和个人训练项目由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综合考核的程序记录分值。
分组进行的实训由各小组成员自评,教师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根据小组成员完成任务的进度和质量进行复核,确定考核成绩;
3.职业技能比赛学前教育学院针对幼儿园岗位需求,结合学生学习兴趣,设置一系列职业技能比赛,如幼儿故事大赛、幼儿舞蹈大赛、幼儿保健知识竞赛等,较大程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真正学有所用,将专业技能的学习落到实处。
另外,积极鼓励和组织专业水平较高的学生参加相关职业技能比赛,如师范生技能竞赛、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能力竞赛等,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学生还将获得免试推荐专升本的机会,充分实现专业学习与发展的有机统
一,真正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4.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学前教育学院鼓励学生在修学期间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积极组织相关动员与辅导、报考等工作帮助学生获得如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二乙及 -13- 以上)、计算机等级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A级证书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将来从业提供更多保障。
(六)质量管理构建全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
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 理,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效果。
具体包括:
1.教学管理制度保障为了保障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与运行,学校制定了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关于教学日常管理的《教师工作规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方法》等;关于实践教学管理的《实习实训工作管理规定》等,关于教师管理的《专任教师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关于学生管理的《学生管理规定》、《学生考试违纪和作弊认定处理办法》等。

2.督导评价制度保障在校级督导的基础上建立学前教育学院的教学督导制度、教师公开课制度、学生综合评价制度等,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成效的检测,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学校与用人单位、教育行政部门等建立人才培养社会评价机制。
通过持续召开教育实践基地、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生的意见反馈与交流会等举措,全面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与成效和岗位需求的多主体调研,定期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据此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不断深化人才培养关键环节改革,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持续改进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与具体课程设置。

九、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达到下列要求方可毕业:
1.思想政治:在籍期间学生政治思想行为表现合格。

2.修业年限: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规定课程学习且成绩合格。

3.实习实践:按要求完成相应的见习和实习任务,且成绩合格。

4.学分标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修完本专业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修满248学分。

5.必备技能:学生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合格。

6.毕业设计:按要求完成毕业设计且成绩合格。

十、附录与说明(一)动态调整机制 -14- 本方案根据社会发展、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和年度诊改结论,会适时对课程及相关安排进行适度调整,以确保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二)编制流程及主要成员本方案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起草编制,经本专业建设委员会、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研讨论证后,报学校党委会审定通过。
主笔人:莫群、程茜、李婷、贾蓉、鹿赛飞主审人:周咏波、朱小伟专业建设委员会:周咏波(行业专家)、莫群(专业带头人)、程茜(教研室主任)、刘映含(教研室主任)、黄洪卫(教研室主任)、梁英(教研室主任)、张艳(教研室主任)、郑琴(幼儿园园长)、彭丽琴(幼儿园园长)、王慧芝(在校生)、侯雯婧(毕业生)(三)附件
1.《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描述》
2.《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更申请审批表》 -15- 附件
1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1版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描述 本专业开设有预科课程、公共基础必修课、公共基础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 拓展(方向)课、实践教学课等七类课程,总计4548学时,248学分。

1.预科课程 本专业开设思想政治、体育与健康、基础语文、基础数学等15门预科课程,共分为德育、体育 健康、文化基础、艺术素养、教师技能五大类,共计106学分。
课程描述如下: 课程代码 YK00001、YK00002、YK00003、YK00004 课程名称 思想政治(一)、(二)、(三)、(四) 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140 理论学时124 实践学时16 课程学分
8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目标 课程描述 思想政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大专学生预科必修课程,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本课程主要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具体内容如下:
1.具有政治认同素养的学生,应能够: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现象,对社会现实和人生问题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拥护党的领导,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坚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伟大祖国,自觉弘扬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人生。

2.具有职业精神素养的学生,应能够:正确认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正确的职业理想对国家以及人生发展的作用,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懂得职业道德对职业发展和人生成长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强化无论从事什么劳动和职业,都要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意识,增强职业道德意识,确立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信念;学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处理人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自觉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16-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
3.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应能够:了解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理解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形成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学会从法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社会,养成依法行使权利、履行法定义务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4.具有健全人格素养的学生,应能够:具有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积极生活目标,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能够适应环境、应对挫折、把握机遇、勇于创新,正确处理在生活、成长、学习和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增强调控情绪、自主自助和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5.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应能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热心公益事业,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具有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实践,提高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守社会规则和公共道德,有序参与公共事务;乐于为人民服务,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本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帮助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法治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五年制大专学生初中起点的实际以及尽可能减少五年制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知识点的重复性,主要设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吸引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强化价值引领教学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要求,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年龄特征、所学专业特点及相关行业和产业发展情况,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引领,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问题辨析、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学会理性面对不同观点并做出正确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准确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准确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表现,理解五个核心素养要素之间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特定教学任务,思考相应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孕育点、生长点;要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在教学中的落实,研究其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具体方式及载体。
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使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有效达成学业要求。

3.围绕议题设计活动,注重探讨式和体验性学习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围绕议题设计活动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 -17-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式的转变。
要创设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其在活动体验、合作探讨中学习。
议题的确定应 既包含学科课程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既 要了解学生对议题相关问题的认识状况及原有经验,又要了解议题的实践价值,引 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职场中的各种现实问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议题活动设计 应有明确目标和清晰思路,统筹议题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给学生自主探讨、 感悟内化、实践体验的机会。

4.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打造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社会大课堂 学科内容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思想政治课程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 显著特点。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实习实 训以及各种职业体验等。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从学生的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出 发,注重通过乡土资源、校企合作企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 生通过亲历某种情境或事件,获得直接的认知和情感经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 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社会、职业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 神。

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实效。
利用信息技术,形成有 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有效投入学习活动;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 学,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环境中主动学习;探索 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利用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引导学生体验开放式学 习,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探索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移动学 习等信息化教学形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YK00005
、YK00006、YK00007、YK00008 课程名称 体育与健康(一)、(二)、(三)、(四) 必修 总学时140 16 实践学时124
8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1.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至少熟练掌握二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战术,全面发展体能素质。

2.养成自觉参与锻炼的行为习惯,提高终身体育锻炼能力。

3.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态度。
本课程主要包括两个模块的内容:模块一:体育理论知识模块;包含科学锻炼方法、运动安全知识及各项体育项目的理论部分;模块二:运动技能项目模块;
1.体操:包含体操的组织教法及创编、队列队形的口令指挥技能、花球啦啦操与韵律操;
2.大球类运动:包含篮球、排球、足球。

3.小球类运动:羽毛球与乒乓球;
4.田径:短距离跑、途中跑;
5.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五步拳、舞龙与毽球;
6.体育游戏。

1.加强对教法、学法的研究,切实加强对学生自学自练的指导,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果;
2.因材施教,教学中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来进行合理教学; -18-
3.教学内容切合实际,融入社会、融入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YK00009、YK00010、YK00011、YK00012必修 课程名称总学时 基础语文(一)、(二)、(三)、(四)280 258 实践学时22 16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1.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合理的分析判断。
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
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2.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
能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
进一步学习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提高表达能力。

3.积累一定汉语知识,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强的母语驾驭能力,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注重在专业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言获得、传递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本课程分为七个主要部分:散文、古代诗歌、新闻、文言文、戏剧、现代诗歌、写作。
七个部分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
课程实施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拓展视野,进行多元化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能力。

2.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生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的语文实践,利用各种渠道,开展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注重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使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YK00013 课程名称基础数学(一) 必修 总学时64 60 实践学时
4 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1.知识目标:了解数学相关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理解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2.能力目标: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依据文字、语言 -19-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课程目标 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

3.素质目标: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养成理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逐步提高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空间想象和数学建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观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表达世界。

1.《集合》
2.《不等式》
3.《函数》
4.《指数函数》
1.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相关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获得进一步学习和专业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数学思维和活动经验。

2.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结合现代教学手段,教会学生学习。

(1)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分组教学、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
(2)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探究法、讲练结合法、实践操作法等;
(3)教学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查阅资料等。

3.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继续学习和未来工作中运用数学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的意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的治学精神,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数学素养。

5.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创新意识,成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YK00014 课程名称基础数学(二) 必修 总学时72 66 实践学时
6 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1.知识目标:了解数学相关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理解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2.能力目标: -20-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课程目标 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

3.素质目标: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养成理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逐步提高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空间想象和数学建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观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表达世界。

1.《对数函数》
2.《平面向量》
3.《三角函数》
4.《数列》
1.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相关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获得进一步学习和专业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数学思维和活动经验。

2.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结合现代教学手段,教会学生学习。

(1)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分组教学、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
(2)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探究法、讲练结合法、实践操作法等;
(3)教学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查阅资料等。

3.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形成继续学习和未来工作中运用数学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的意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的治学精神,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数学素养。

5.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创新意识,成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YK00015 课程名称基础数学(三) 必修 总学时72 66 实践学时
6 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1.知识目标:了解数学相关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理解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 -21-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2.能力目标: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

3.素质目标:增强学好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养成理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逐步提高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空间想象和数学建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观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表达世界。

1.《排列与组合》
2.《概率论初步》
3.《统计初步》
4.《直线的方程》
1.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相关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获得进一步学习和专业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数学思维和活动经验。

2.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结合现代教学手段,教会学生学习。

(1)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分组教学、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
(2)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探究法、讲练结合法、实践操作法等;
(3)教学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查阅资料等。

3.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形成继续学习和未来工作中运用数学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的意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的治学精神,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数学素养。

5.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创新意识,成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YK00016 课程名称基础数学(四) 必修 总学时72 66 实践学时
6 4 考核方式考试 -22-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教学要求课程代码 课程描述
1.知识目标:了解数学相关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理解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2.能力目标: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

3.素质目标:增强学好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养成理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空间想象和数学建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观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表达世界。

1.《圆的方程》
2.《圆锥曲线》
3.《点、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4.《空间几何体》
1.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相关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获得进一步学习和专业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数学思维和活动经验。

2.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结合现代教学手段,教会学生学习。

(1)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分组教学、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
(2)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探究法、讲练结合法、实践操作法等;
(3)教学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查阅资料等。

3.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形成继续学习和未来工作中运用数学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的意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的治学精神,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数学素养。

5.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创新意识,成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YK00017 课程名称基础英语(一) -23- 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必修 总学时64 60 实践学时
4 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1.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明确英语学习的目标,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初步掌握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
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能够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本课程主要包括五个教学主题,每个主题涵盖listening,speaking,reading,writing,grammar等内容。
1.people2.places3.Shopping4.Relationships5.Entertainment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产出导向为教学理论,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在英语教学中要求有多媒体教学设备。
YK00018 课程名称基础英语(二) 必修 总学时72 66 实践学时
6 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1.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掌握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课程主要包括七个教学主题,每个主题涵盖listening,speaking,reading,writing,grammar等内容。

1.Hobbies2.Health3.Holidays4.Company5.Theoffice6.Manufacturing7.Environment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产出导向为教学理论,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在英语教学中要求有多媒体教学设备。
YK00019 课程名称基础英语(三) 必修 总学时72 66 实践学时
6 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24-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1.具备比较高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具备一定的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3.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包括六个教学主题,每个主题涵盖listening,speaking,reading,writing,grammar等内容。

1.Businessmeal2.Meetings3.Troubleshooting4.Careers5.Projects6.Marketing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产出导向为教学理论,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在英语教学中要求有多媒体教学设备。
YK00020 课程名称基础英语(四) 必修 总学时72 66 实践学时
6 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1.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2.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3.提高综合文化素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本课程主要包括六个教学主题,每个主题涵盖listening,speaking,reading,writing,grammar等内容。

1.Businesstravel2.Travelfairs3.Trade4.Delivery5.Complainsandclaims6.Globalization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产出导向为教学理论,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在英语教学中要求有多媒体教学设备。
YK00021、YK00022 课程名称物理(一)、(二) 必修 总学时68 38 实践学时30
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1.知识目标:认识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了解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关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了解自然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认识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关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2.能力目标: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图表等描述 -25-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观察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能力,学习物理学家在科学探索中的研究方法,并能在解决问题中尝试应用科学研究方法。

3.素质目标:有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对科学的求知欲,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乐于探索自然,能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及和谐相处的情感;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产品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有团队精神。
本课程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1.匀变速直线运动;
2.力;
3.牛顿运动定律;
4.曲线运动;
5.机械能守恒;
6.电和磁。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采用传统的传授法为主,也适当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在教学设备方面,要求配备有专业的物理实验室。
YK00023、YK00024 课程名称化学(一)、(二) 必修 总学时72 38 实践学时34
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1.知识目标: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了解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2.能力目标:提高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充分挖掘潜能,形成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3.素质目标: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本课程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
1.认识化学学科(形成和发展历程、研究的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2.化学物质与化学反应(分散系、电解质、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3.碱金属及卤族元素;
4.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5.铝、铁及其化合物;
6.碳、氮、硫及其化合物;
7.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乙烯、乙醇、苯)的结构及其性质。

1.在教学方法方面,课程的理论部分以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讨论等教学方法为辅。
实践部分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辅助,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2.在教学设备方面,多媒体教室,网络通畅,系统预装有Powerpoint、Flash、pdf阅读器以及相应的图像、音、视频处理等软件;基础化学实验室以及相关的仪 -26- 器药品。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YK00025、YK00026 课程名称生物(一)、(二) 必修 总学时68 38 实践学时30
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1.知识目标: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2.能力目标:正确使用显微镜的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科学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及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索能力。

3.素质目标: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本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模块:
1.分子与细胞模块,包括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细胞的生命历程等内容;
2.遗传与进化模块:包括遗传因子的发现、遗传因子的分子基础、遗传物质变异与生物进化等内容;
3.稳态与环境:包括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等内容。

1.通过观察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一定的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对于基本的生物学实验操作,力求规范、准确、熟练。

2.帮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
YK00027、YK00028 课程名称地理(一)、(二) 必修 总学时72 48 实践学时24 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1.知识目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认识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地球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大气、水)和人文环境(人口、城市、产业活动),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理解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具备一定的运用实验、考察、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形成从空间和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 -27-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 的空间格局有较强的观察力;能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关联等方法认识区域,形成简要评价区域现状和发展的能力。

3.素质目标:能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认同人地协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特点,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能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并具备一定的活动策划和行动能力。
本课程包括八个模块:1.行星地球;2.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地表形态;3.地球上的大气;4.地球上的水;5.城市与城市化;6.人口和人口问题;7.产业活动与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8.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除了讲授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多用地图、地理图表等图像媒体教学、根据教学要求采用演示法,用模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现象,并让学生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相关的影视资料、flash动画、网络精品课程等,丰富课堂内容,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

3.配备课程实验所需要的各种实验器材。
YK00029、YK00030 课程名称历史(一)、(二) 必修 总学时68 58 实践学时10
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该门课程是面向我校五年制大专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预科课程。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提高学生通过阅读等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基础教育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本课程包括三大模块:
1.经济篇,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4个专题;
2.政治篇,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7个专题;
3.文化篇,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3个专题。

1.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落实历史课程目标,尤其应发挥历史课程独到的教育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科学历史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在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注意历史 -28-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注重学习过程与方 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学习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

3.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改进教学手段、教 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 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YK00031、YK00032 课程名称 幼儿教师音乐技能——歌曲演
唱 必修 总学时50 22 实践学时28
3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在课程结合思想的引导下,整合单一分散的相关课程,依托唱、跳、声势学习,培养其综合能力。

1.知识目标:掌握歌曲歌唱基本理论知识、嗓音保护知识,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掌握基本乐理知识,并懂得常用调
C、D、
G、F、bB、bE的识谱方法。

2.能力目标:具有运用首调唱名法或固定唱名法进行单声部音乐作品的视谱即唱能力,能流畅地识谱演唱
C、D、
G、F、bB、bE调歌曲,演唱时节拍、节奏、音准准确,速度稳定;掌握基本的歌曲演唱技巧,能用正确的方法演唱艺术歌曲,具备歌曲边唱边声势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学习,认识音乐基础重要性,了解多声音乐相关知识,培养多声音乐的感知力;理解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感。
本课程分为五个模块:
1.乐理、视唱
2.声乐基础知识
3.艺术歌曲
4.声势律动
5.二声部合唱 教学要求 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乐理知识、视唱实践、声乐基础、声势律动等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1.利用多媒体、乐器等教学辅助设备,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的韵律感。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课程学习网络平台;提供课程的网络资源,课后作业评价实时互动平台。
3利用网络资源,倡导自主学习;重视课堂教学,提高效掌握技能;强调课外实践,检验学习成效;组建合作小组,提倡协作学习。
课程代码YK00033、YK00034课程性质必修理论学时18 课程名称总学时实践学时 幼儿教师音乐技能——钢琴基础54 36 -29- 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课程目标主要内容
3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1.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钢琴基础知识和基本弹奏技巧,提高识谱能力,熟悉钢琴键盘,掌握常用调的音阶与琶音;掌握基本乐理知识,熟悉五线谱。
引导学生将音乐理论知识与钢琴弹奏技巧紧密结合,使学生的音乐素质与专业技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扩大其艺术视野,丰富知识结构;提高理解力、欣赏力及表现力。

2.能力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

(2)通过实践训练,注重音乐听觉的培养,提高学生音乐表达能力。

3.素质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钢琴弹奏技巧,在学习与实践练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本课程包括两大模块:
1.钢琴基础与弹奏方法模块,包括钢琴弹奏的基本姿势与手型、钢琴的基本弹奏方法。

2.音阶、琶音弹奏模块,包括常用调音阶与琶音的弹奏等内容。

1.采用集体大课和小组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增加教学时效,注重学生键盘认知、弹奏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校内电钢琴教室、钢琴房资源。
电钢教室视频互动,示范、监听、呼叫、录音等功能齐全,能及时发现学生课堂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效地督促学生学习。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课程学习网络平台;提供课程的网络资源,课后作业评价实时互动平台。
YK00035、YK00036 课程名称舞蹈基础(一)、(二) 必修 总学时72 12 实践学时60
4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1.了解舞蹈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舞蹈教学常用术语与记录、幼儿舞蹈与幼儿舞蹈教育、幼儿舞蹈教学基础理论。

2.提高舞蹈基本素质,掌握舞蹈素质训练和技能训练的基本方法,了解幼儿舞蹈训练的多种练习手段和基本方法,并指导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

3.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和自觉自律性,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逐步加深对幼儿教育职业的热爱,具备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分为三大模块:
1.舞蹈基础理论包括舞蹈起源与发展、特点与种类、舞蹈教学常用术语与记录、幼儿舞蹈与幼儿舞蹈教育、幼儿舞蹈教学基础理论。

2.舞 -30- 教学要求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蹈基本训练包括舞蹈入门训练、地面素质训练、扶把基本训练、中国古典舞训练。

3.舞蹈教学与训练包括幼儿舞蹈基本训练、幼儿舞蹈基本动作训练、幼儿常用舞步 训练、幼儿模仿游戏与训练、幼儿亲子舞蹈、幼儿舞蹈。

1.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元立体式舞蹈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下分组自 学和课上教学相结合,以测促训练的方式,提高学生舞蹈素质和舞蹈技能。

2.在教学设备方面,要求专门的舞蹈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高质量的音响。
YK00037
、YK000378、YK00039、YK00040 课程名称 美术基础(一)、(二)、(三)、(四) 必修 总学时140 24 实践学时116 16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1.具有一定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艺术创意,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2.能胜任未来幼儿园教师的美术技能教学,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本功,能运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具有深厚的职业导向与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
分为五大模块:美术欣赏;素描;装饰画(黑白);色彩;版画、图案、设计;五大模块的知识有机渗透,体现专业性与整体性导向。

1.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以师范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基于在线开放课程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美术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技能性与实践性,要提供学生相应的画室,指导学生深入练习与实践,同时给学生提供大量机会例如各类美术活动让他们进行审美体验与造型表达,并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学以致用。
YK00041 课程名称普通话训练与测试 必修 总学时32
4 实践学时28
2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1.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理论以及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

2.具备较强的方音辨别能力和自我语言辨正能力,能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与人进行交流。

3.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4.能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
本课程主要包括普通话语音训练和普通话水平测试两大模块。
具体内容包含:普通话训练与测试概述、声调、声母、韵母、音变、朗读短文、命题说话、应试指导、机辅测试辅导、模拟测试十个方面。
-31- 教学要求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1.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普通话训练与考核的要求出发,抓重点、难点,教学时深入浅出、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现状开展针对性教学与辅导,精讲多练;
2.采用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训练相结合,平时与期末测验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普通话正确的发音和表达,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
YK00042 课程名称教师书写技能(一) 必修 总学时18
6 实践学时12
1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1.了解汉字的演变、特点、构造、规范化等基本知识,熟悉并掌握汉字的形体结构、字形、字音与字义的规范与标准。

2.培养和提高理解、分析和运用汉字的能力,正确、规范地书写和运用现行汉字。

3.树立规范意识、标杆意识,提升人文素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本课程内容包含:
1.介绍汉字的演变、特点、构造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教授与汉字规范化、标准化相关的基本理论。

2.对规范书写和运用汉字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训练,重点解决“读对、写对、用对”的问题。
本课程以培养能力、提升素养为导向,将能力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在汉字方面识、读、写、用的基本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YK00043 课程名称教师书写技能(二) 必修 总学时18
6 实践学时12
1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悠久历史,继承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书法、书写基本知识。

2.学会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笔顺规范正确,笔画形态完整,字形规范,美观”,掌握毛笔字的基本笔画运笔方法,汉字结构规律与原则,具有一定的书法审美知识。

3.培养学生做事认真、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精神,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能力。

1.毛笔书法基本知识概述。
-32- 教学要求
2.毛笔楷书基本书写方法。

3.毛笔楷书基本笔划书写与训练,临帖方法学习。

4.毛笔楷书笔画变化形态书写训练,临帖方法学习。

5.毛笔楷书常用偏旁部首书写训练,临帖方法学习。

6.毛笔楷书结构原则学习与训练。

7.书法作品创作与欣赏。

1.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以师范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既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有关书写或书法的理论知识,又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书写方法与技能。

2.同时还需明确,本课程不是纯艺术的书法课,是教师书写技能课,所以本课程的开设必须与学生的规范汉字书写技能考核和学生今后毕业以后的职业要求挂钩。

3.本课程以教师边讲解边在投影展示台下示范为教学形式,以学生在教师指导练习为主,教师示范与练习密切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讲评与训练相结合,先讲后练,讲练结合,以评促练。

2.公共基础必修课 本专业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等14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共计36学分。
课程描述如下: 课程代码GB00001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 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54 理论学时48 实践学时
6 课程学分
3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 课程描述 该门课程是面向我校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之
一。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主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当前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状况和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理解人生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掌握公民道德准则和道德践行的基本途径,了解法学基本原理,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养成法治思维,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2.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3.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志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恪守基本道德规范,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提高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素质,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终身发展。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取向,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律 -33- 教学要求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课程代码 修养。
本课程主要围绕“人”的问题进行探讨,包括两大部分:做怎样的人、怎样 做人。
其中,第
一,做怎样的人。
要求当代大学生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 代新人,因此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怎样做人。
该部分, 主要包括了方向目标——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中国精神、价值指南——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准则——道德与法律。

1.用贴近学生、贴近专业、贴近社会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分析, 最终得出结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2.课前通过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 理,最后再通过课堂由教师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3.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线上+线下,课外+课中等形式,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师生有效沟通,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教学水平。
GB00002、GB00003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一)、(二) 必修 总学时72 64 实践学时
8 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理论成果之间的关 系。

2.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3.在学理上按照定位、定标、定法三定原则学懂弄通悟透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目标要求及实现目标的路 线方针政策和实践要求,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两个重要内容毛泽东思想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
24个专题,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 五个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9个专题,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形成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各一个专题,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本课程的重点,按照定位、定标、定法三定原则分十五专 题进行系统讲解。
另外通过观看影视片、阅读经典文献及理论研修等实践教学,加 深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

1.从学理上按照定位、定标、定法三定原则学懂弄通悟透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目标要求及实现目标的路 线方针政策和实践要求,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2.通过观看影视片、阅读经典文献及理论研修行等实践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 教学中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

3.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及时了解学生课外对本课程相关内容的学习动 态,及时解答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GB00004
、GB00005、GB00006、GB00007、GB00008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一)、(二)、(三)、(四)、(五) -34- 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必修 总学时40 35 实践学时
5 1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该门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是为每个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是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国际形势,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促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该门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抓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
1.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等各领域。

2.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3.当前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1.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为辅,通过专题讲授、多媒体音频和视频等教学方式和手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立德树人”目标,强化价值引领功能,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2.坚持内容为王,形式为金。
将理论讲深讲透,坚持以理服人,同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多采用视频、数据、案例等形式将抽象理论直观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GB00009 课程名称军事理论 必修 总学时36 36 实践学时
0 2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该课程是面向普通高校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防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军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了解我国国防体制、国防战略、国防政策以及国防成就;正确把握和认识国家安全的内涵,理解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了解信息化装备的内涵、分类及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35-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2.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看待问题的视角,深刻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关心国家国防建设,增强国防意识。

3.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本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教学为重点,内容按照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19)设计而成,分为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现在战争、信息化装备五大部分。

1.本课程以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着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服务。

2.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聚焦学生国防观念的培养。
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坚持课堂教学和教师面授在军事课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重视信息技术和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和管理。
GB00010 课程名称军事技能 必修 总学时112
0 实践学时112
2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让学生了解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的国防素质与能力。
本门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的内容:
1.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
(1)共同条令教育;
(2)分队的队列动作;
(3)现地教学。

2.射击与战术训练:
(1)轻武器射击;
(2)战术。

3.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训练:
(1)格斗基础;
(2)战场医疗救护;
(3)核生化防护读。

4.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
(1)战备规定;
(2)紧急集合;
(3)行军拉练;
(4)野外生存;
(5)识图用图;
(6)电磁频谱监测。
本课程采用集中训练、集中实践的形式教学。
学校成立学生军训教导大队,从学生军训教导大队成员中选拔队员担任教练员,在校内外集中组织施训。
学校成立军训团,按营、连、排、编成,训练中因人施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先分后合、分步细训,精讲多练、军政并重、循序渐进、劳逸结合、科学施训。
GB00011 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必修 总学时32 16 实践学时16
2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36-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
1.学生知道心理健康基本知识,领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2.学生能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对自己的心理现状进行评估,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能据此进行有效调节,提高学生的系我认知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心理调适能力。

3.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耐挫性,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不足,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自信心,在积极心态下创造性地生活。
本门课程主要包括以下8部分的内容:
1.心理健康概述
2.大学生活适应解读
3.学习与生涯规划心理解读
4.大学生学习心理解读
5.人际交往解读
6.爱情心理解读
7.挫折心理解读
8.情绪管理与人格塑造解读
9.网络心理解读
1.本课程倡导活动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获得成长。

2.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各种线上教学资源,以及学校的团体活动室,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GB00012、GB00013、GB00014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一)、(二)、(三) 必修 总学时108 12 实践学时96
6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1.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质、健康与体育的关系,为体育锻炼提供有效的指导;了解运动项目竞赛规则,提高竞技体育欣赏水平。

2.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两项以上运动项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和终身体育意识。

3.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本课程主要分为两大模块:体育理论知识模块;运动技能与体适能模块。

1.体育理论知识模块主要为:了解体育的概念和正确的认识体育;以及排球、足球、篮球、羽毛球、田径项目的竞赛规则。

2.运动技能与体适能模块主要为: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正面双手传球、发球)、武术(少年拳)、花样跳绳(一级)、篮球(高、低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羽毛球(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正手后场击高远球)、田径(蹲踞式起跑、接力跑、耐久跑)、足球(颠球、脚背运球、脚内侧传接球)、体操(队列队形、前滚翻)、健美操(大众一级)、体适能(速度、力量、耐力)。

1.坚持“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原则;教师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37-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终身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恰当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刻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其他领域知识的渗透。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过程性评价,突出激励、发展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GB00015 课程名称信息技术 必修 总学时36
8 实践学时28
2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1.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

2.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上网操作技能。

3.提升良好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呈现的能力,提高计算机文化素质,为利用计算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1.信息技术基础。

2.计算机基础知识。

3.计算机系统知识。

4.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
5.Word文字处理。

6.Excel表格处理。

7.PowerPoint演示文稿。

8.因特网基础与应用。

1.加强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教学。
理论课采用大屏幕投影,结合电子讲稿或教学课件进行理论讲授与操作演示,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重点难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动手实践能力为目的。
教师严格课堂管理,严格平时成绩测试管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前做好学习任务样张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一目了然。

2.加强理论教学内容改革。
对计算机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内容进行实时更新,进一步拓展加深了计算机网络方面内容,新增贴近实际生活案例。

3.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改革。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强化实训,强化实验课程教学,重视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动手操作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新知识能力。
GB00016、GB00017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一)、(二) 必修 总学时68 60 实践学时
8 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38-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教学要求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课程代码
1.通过学生感受、领悟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引领学生追问生存的意义和存在的真相,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倡导学生的独立精神与合作意识,培育和滋养其健全的人格、社会关怀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灿烂的文化。
本课程包括十个单元,分别是:仁者爱人、和而不同、以史为鉴、胸怀天下、故园情深、礼赞爱情、洞明世事、亲和自然、关爱生命、浩然正气、冰雪肝胆,诗意人生。

1.本课程内容的职业针对性很强,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师资格证考证、学前教师岗位需求的对接,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能力,努力达成“一践行三学会”的毕业要求。

2.采用为线下教学模式,通过强调祖国语文文学的重要性,改变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让学习过程变得积极愉快。
GB000018、GB000019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一)、(二) 必修 总学时 68 60 实践学时
8 4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1.掌握大学阶段基本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等英语基础知识,并掌握有效的语言 学习方法和策略,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2.培养学生在职场中用英语进行必要交流的听、说、读、写、译的英语语用能 力,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3.提升学生在职场环境下,处理一般涉外事务的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创
新能力及抗压能力,并增强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助于成为具备入职竞争力的优势人才。
本课程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
1.大学英语基本词汇及常用词组及运用;
2.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及运用;
3.日常交际中听力材料的学习,听力技巧及运用;
4.日常交际中口语材料的学习,口语表达技巧及运用;
5.阅读材料的学习,阅读技巧及运用;
6.翻译标准及方法,翻译基础技能;
7.常见应用文写作。

1.教师在教学中灵活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交互式英语教学 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在学法上主要运用合作、探究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 与课堂活动,并树立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在教学设备方面,要求多媒体教室,可以正常播放课件,运行学习通等教学 软件。
GB00020
、GB00021、GB00022、GB00023、GB00024 课程名称 劳动教育(一)、(二)、(三)、(四)、(五) -39- 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必修 总学时20
5 实践学时15
1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该课程是面向我校所有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2.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
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的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3.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
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4.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
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
其中,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结合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树立自立自强意识。
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
服务性劳动教育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服务性岗位上见习实习,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服务技能;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

1.要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设计教学内容,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并经历必要的实践体验。

2.要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劳动法规教育。
专业课在进行职业劳动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3.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4.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
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人,配齐劳动教育必修课教师,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保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5.要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导师的作用,利用共青团、党组织以及学生社团等各方面的力量,合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40-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GB00025 课程名称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一) 必修 总学时20 10 实践学时10
1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方法,把握职业选择的原则和方向;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掌握基本的职场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能力,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树立信心,掌握信息获取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技能。
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等。

3.素质目标: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练习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自信心,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职业观。

1.大学生活与职业发展;
2.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3.自我探索;
4.工作世界探索;
5.职业发展决策;
6.职业素养拓展;
7.综合实践。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与职业生涯课课程相结合,在教学中根据所教的内容,灵活地将视听讲说结合起来,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生动性。

2.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开发事业有成的毕业生等德育资源,让学生以此为榜样,汲取成功的职业生涯经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生涯规划。

3.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开展生涯规划等比赛,将教学场所移至赛场,通过层层预赛选拔,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GB00026 课程名称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二) 必修 总学时18 10 实践学时
8 1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求职信息、就业技巧等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能力,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树立信心,掌握信息获取以及就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等。

3.素质目标: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练习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自信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职业观,提高学生主动求职意识和竞争能力。

1.就业政策与形势;
2.毕业去向的分析与选择;
3.求职准备;
4.应聘实务;
5.求职心理调适;
6.就业权益保护;
7.职业适应与发展。
-41- 教学要求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综合就业能力为目标,突出对学生在校期间全过程就业指导。

2.加强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3.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就业指导教学与训练,动员学生全身心的参与。
GB00027、GB00028 课程名称创新创业教育(一)、(二) 必修 总学时36 14 实践学时22
2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2.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
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素质目标: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
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1.初出茅庐探蹊径——创业概述
2.慧眼识珠寻机遇——创业机会
3.天生我材必有用——创业者
4.同舟共济海让路——创业团队
5.事半功倍找点子——创业项目选择
6.运筹帷幄巧部署——商业模式
7.精打细算筹资金——创业融资
8.胸有成竹纸上兵——创业计划
9.练兵秣马踏新程—新企业开办与管理10.跃跃欲试我先行-大学生创业实践
1.课堂教学倡导模块化、项目化、参与式和混合式教学,采取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课程教学要求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校内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如:创业讲座、创业训练、创业大赛等;鼓励并支持学生创办并参加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活动。
校外依托校企联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和创业基地等,开展学习参观、市场调查、项目设计、成果转化等创业实践活动。

3.配合教务处建立学校的《创新创业与技能竞赛学分加分管理》等制度,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创业类竞赛、培训与实践活动。

(1)学生参加市人社局组织的SYB创业班学习并合格者,可免修本课程学分;
(2)学生参加湖南省创业类竞赛获得三等奖以上的,本课程评定为“优秀”等级;
(3)学生在校创业者,学校优先提供创客街门面进行项目孵化,并积极向上级负责部门争取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支持。
-42-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4.鼓励任课教师参与相关培训,取得“SYB创业培训讲师”、“IYB创业培训讲师”、“网络创业培训讲师”、“模拟实训创业培训讲师”等证书。
GB00029、GB00030 课程名称安全教育(一)、(二) 必修 总学时 16
8 实践学时
8 1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1.让大学生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2.让大学生了解安全基本常识,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安全问题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安全问题的社会、校园环境;了解安全信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分类知识以及安全保障的基本知识。
本门课程主要包括以下7部分的内容:
1.法律法规、校纪校规
2.应急知识、公共安全
3.珍惜生命、人生安全
4.物品保管、财产安全
5.防火知识、消防安全
6.出行平安、交通安全
7.校园环境、周边安全
1.教学内容应力求实践性、科学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

2.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讲究内容更新与方法创新相融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创设教育引导与行为实践的学习形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升教学实效,学以致用,知行合
一。

3.公共基础选修课 本专业开设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体育健康类等4类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学生需修满7.5 学分。

4.专业基础课 本专业开设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等11门专业基础课程,共 计22.5学分。
课程描述如下: 课程代码ZJ00001 课程名称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 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17 理论学时16 实践学时
1 课程学分
1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43-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课程目标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是面向我校所有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该课程是根据师范类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特点以及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要求而设立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主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信念与责任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和相应的教育情怀、法治精神和行为;强化职业认同、从教信念和大爱情怀的师德师魂的培育;逐步认同师德规范要求,理解并确立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理念,做到道德自律和法律自觉;引导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在不断加强道德修养中,形成对学生对教育教学对教师职业正确的态度和行为。

2.知识能力具有理解学生、教育学生和发展自我的师德与法规知识和技能;了解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的基本原理;掌握理解师德规范与教育政策法规的基础知识;能够发展以生为本、以德为先、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教书育人的综合能力;能够对教师职场中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问题及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学会法治思维,具备依法治理教育的能力,懂得防范校园法律风险。

3.实践与体验具有观摩、参与和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和体验;学会反思,具有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道德法治问题;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助精神,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坚持团队协助精神,具有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情感体验;坚持情景浸润,践行师德,情能兼修,实践取向;走进幼儿园,学习教书育人楷模、教育名家的先进事迹,通过了解名师成长的故事,体验立德树人、成为“四有”好教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形成教师的专业情怀。
本课程基于师生学校职场生活,以各种现实案例为载体,依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专业认定标准、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要求和师德培训管理规定而设计教学内容。
主要分为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政策法规两篇。
教师职业道德篇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概述、立德树人与好教师标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准则、教师的仪表与交往行为规范、教师教学中的道德、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工作中的道德。
教育政策法规篇主要包括教育政策法规概述、教师职场中的政策法规、学生教育中的政策法规、学校治理中的政策法规、主要政策法规解读、幼儿园主要的政策法规等内容。

1.该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为满足师生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将组建教学团队建立学习资源库。

2.学习评价成绩注重过程考核,采取闭卷考试为主。
采用百分制,平时成绩占比30%,理论闭卷考试占比70%。
ZJ00002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 必修 总学时34 10 实践学时24
2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1.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基础等;了解师范生需要具 -44-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课程代码 备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2.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符合道德规范的教学设 计、应用与评价;掌握PPT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为有效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做准备。

3.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开拓创新等意识;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1.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2.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3.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应用与评价
4.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5.认识PowerPoint6.制作PPT基础案例《静夜思》
7.课件放映与发布
8.制作PPT学科课件实例
1.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以师范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基于在线开放课程辅助教学,实践部分采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场景模拟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在多媒体网络机房授课,要求计算机安装Office2016、PhotoshopCS6等软件。
ZJ00003 课程名称教师口语 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36 理论学时18 实践学时18 课程学分
2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 课程描述
1.了解科学发声的相关知识;掌握口语交际和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和形式;熟悉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能针对不同环境、不同对象,运用声音技巧表情达意。

2.能流利使用口语进行表达,掌握朗读、演讲、交谈、辩论的基本技巧;熟悉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环境,能熟练使用教学、教育语言;能在校内外各种语言类活动中自信展现口语表达能力。

3.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热爱幼儿教师职业,具备幼儿教师自然大方的体态和亲切动听的语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幼儿教师。
本课程包括三大模块:语言基础训练、一般口语、幼儿教师职业口语。
主要教学内容有:
1.一般口语交际概述;
2.一般口语交际基础(科学发声、态势语训练等)
3.一般口语交际技能训练(朗读、演讲、复述等)
4.讲故事技能训练
5.认识幼儿教师职业口语 -45- 教学要求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6.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
7.幼儿教师教育口语训练
8.幼儿教师交际口语训练
1.教师教学应以培养学生从事教学和教育能力为核心,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以测促训,精讲多练,促使学生在不断积累中提升口语表达水平。

2.掌握并熟练运用儿歌表演和讲故事技巧。

3.采用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训练相结合、平时与期末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顺利通过未来职业要求的普通话等级,切实提高幼儿教育和教学口语的能力,具备从业的语言能力。
ZJ50201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文学 必修 总学时36 22 实践学时14
2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描述
1.掌握学前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文学各主要体裁的文体特点,熟悉儿童文学中代表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2.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与鉴赏、朗读与讲述、改编与创作,能够指导幼儿感知、阅读、表达作品。

3.培养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鉴赏能力以及创编能力,具备一定的幼儿园文学活动组织能力,提升基本的文学素养。

1.学习学前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各文学体裁的文体知识。

2.实践训练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与改编创作。
本课程融合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与校外实训,采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促使学生夯实文学理论基础,培养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与创编能力。
ZJ50202 课程名称幼儿园课程 必修 总学时17 11 实践学时
6 1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1.掌握幼儿园课程方面的基础知识,认识和理解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能比较系统地全面了解和掌握开发与实施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原理、原则、步骤与方法。

2.掌握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步骤等,提高制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实施与评价课程活动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课程观,用课程与学前课程理论引领学前课程实践,形成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工作的情感及投身学前教育事业的职业品质。

1.幼儿园课程概述
2.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
3.幼儿园课程的开发设计 -46- 教学要求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学时课程学分课程目标
4.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5.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6.经典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1.以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充实教学过程,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包括多媒体课件、各种音像资源,如投影、录像、电视资料等以及网络资源,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形象、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

3.以教育见、实习巩固理论学习,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机会到幼儿园观察和实践,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实施等方面的情况,提升自身能力。
ZJ50203 课程名称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必修 总学时18
8 实践学时10
1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描述
1.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掌握托

标签: #摩托车 #机器猫 #达内 #一体机 #python #香港 #马自达 #85度c加盟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