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不知道,长安cs75质量到底怎么样好不好

长安 1
现代金报点赞好老师A09 2021年9月14日星期二责编:万建刚葛淑雅美编:雷林燕审读:邱立波 今年六月小学毕业的一批孩子合影。
受访者供图 她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毕业后对她念念不忘 “以后不知道还会不会遇到 这样的老师” 独来独往的孩子,在她面前打开心扉,毕业后仍 念念不忘:“以后不知道还会不会遇到这样的老师!” 她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家长非常感激:“谢谢老 师,让我们看到孩子闪光的一面。
” 方双燕,余姚市陆埠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老 师。
从教九年来,她一直兢兢业业工作在语文老师兼 班主任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打动学生、赢得家长信 任。
□现代金报|甬上教育记者樊莹 ●人物简介 方双燕31岁 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心理教研组长余姚市优秀教师余姚市新秀班主任 ●推荐理由 方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巧妙运用心理学专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蹲下身子和孩子深入交流,用实际行动打动学生,呵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她用“绘画疗法”帮助孩子摆脱封闭情绪 陆埠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全校36个班级中,几乎每个班都有一定数量的留守儿童。
他们的父母为了赚钱养家,每天奔波劳碌,把子女独自留在家里,或者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
由于亲情缺失、教养不当,有些孩子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
“方老师,真的很感谢你,对我们孙子如此有耐心!”见到方双燕老师,六旬奶奶感谢之情难以言表。
她的孙子涛涛(化名)是方老师班上的学生,一度有严重心理问题,幸好有老师及时介入,才能顺利走出来。
原来,由于爸爸妈妈长期不在家,涛涛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老人家对其只管吃饱、穿暖。
父母偶尔回家,对他的教育也是简单而粗暴,不是骂便是打。
渐渐 地,孩子对生活环境有了恐惧心理,经常整晚睡不好觉。
“方老师,你快去教室看看吧,涛涛(化名)情绪很激动,一直拿校徽戳自己的头!”一天,快到放学时间,有同学急匆匆跑进办公室来报告。
方双燕老师听完一惊,起身小跑到教室。
涛涛最近的表现确实反常,总是沉默寡言、独来独往。
“孩子藏着心事,身为班主任一定要帮助他。
”方双燕到教室收走了涛涛的校徽,并把他带回办公室。
她没有斥责孩子,而是选择送孩子回家,并进行了深入家访。
了解情况后,她一面联系专业心理老师,一面开导孩子以及联系孩子父母,告诉孩子奶奶在家教育孩子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有一些家长认为物质丰富 即是所谓的‘幸福’,忽略了孩子精神需求,矛盾由此越来越突出。
”方双燕试着根据孩子的喜好侧面帮助涛涛。
每周三下午的谈话变成师生之间雷打不动的交流,先从孩子最喜欢的体育运动“跑步”入手,话匣子打开后,涛涛说到感兴趣的事物时“滔滔不绝”。
随后,方双燕借助心理学上的“绘画疗法”让孩子遵循自己的感受绘画涂鸦,并对自动绘画进行叙述,以缓解心中挤压的封闭情绪。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孩子开朗了许多,愿意和方老师交流了,犯错时也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一点点改正自己的缺点。
毕业后,涛涛说出来文章开头的那句话:“方老师对我真好,以后不知道还会不会遇到这样的老师!” 为了挖掘、宣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来自基层一线的“四有”好教师,本报开设了《点赞好老师》专栏。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四有”好教师,请家委会赶紧给我们发推荐信吧。
征集邮箱:xiandaijinbao@(标题上请备注“征集好教师、学校名称”字样)。
“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她叫家长理性看待成绩 自2012年师范学校毕业后,方双燕就到陆埠镇中心小学任教,成为四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和许多年轻老师面临的情况类似,一开始,家长对她态度谨慎。
一次,班级的期中考试成绩差强人意,家长们各种焦虑,抱怨连连。
“方老师,你们的作业布置得不够啊,孩子这学期一直在倒退。
”“方老师,你是不是只关注好生,没有关注到我们家孩子啊……”因为家长真正关心的是:老师是不是关怀我的孩子?能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面对家长的质疑,方双燕采取的办法是“以时刻关心学生为突破口,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赢得充分信任”。
学生小静的家长对此深有感触。
“孩子从小数学不好,最差的时候只能考个位数,天天在旁边督促做习题或者请补习老师都不管用。
”家人愁坏了,准备开始用打骂解决问题的时候,方双燕的主动沟通,渐渐帮一家人解开心结。
在学校里,每天和孩子朝夕相处,方双燕注意到小静虽然学习成绩差强人意,但乐于助人,有谁忘记带笔了、有谁摔跤了上楼梯困难,她永远都是冲在前面的那一个。
“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在这一点上,小静绝对能拿100分。
”方双燕不定期把小静在学校的点点滴滴分享给家长。
渐渐地,家长了解到孩子闪光的一面后,也放下了执念,更加科学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学科成绩。
“学生和家长的认同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我希望搭起一座通往孩子内在世界的桥梁,孩子可以在一个温暖安全的环境中找寻自我、完善自我人格以及整合自我生命。
同时希望家长、学校、个人共同努力,让孩子成为一个闪烁着自信光芒的人。
”她在工作日记中,写下这样的感言。
“调皮捣蛋的孩子给我很多思考”她与学生一同成长 “快看,我收到了老师送的显微镜!”“我一直想买的《大中华寻宝记》居然真的出现在我面前,我真不敢相信!”“耶!太棒了,我收到了一本古风手账本……” 教室里,惊叫声此起彼伏,这是方双燕给每周积分最高小组的奖励,孩子们捧着礼物激动坏了,高高举起展示给周围同学看。
为了鼓励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中的积极性,两年前,方双燕开始尝试班级小组合作竞争机制,表现好的小组有机会领取“惊喜盲盒”。
学生们在合作中获得了友情,领悟了团队精神,在竞争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逆商。
因为小组合作,学生比以往更有学习的劲头,同时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学生们在合作与竞争中成长,老师也与学生一同成长。
方双燕以小组合作带动班级整体发展为论点,所写论文《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小组合作竞争机制》获余姚市班主任征文一等奖。
以小组合作延伸至家校沟通,所写论文《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获余姚市德育论文二等奖。
面对难以管教的学生,方双燕一开始态度消极,但是认真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有了不一样的启示。
“虽然自己不是心理学专业的,但是学好心理学确是班主任成长道路上的必由之路。
”她认识到,学会多用“孩子”的眼光去打量孩子,调皮捣蛋的孩子也许会惹很多麻烦,但是也可以带给老师很多思考。
“多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多思考孩子为什么这样做,还有孩子这样做怎么教育才能更有效果。
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魅力所在。
”方双燕说。

标签: #太极 #维生素 #大众 #电热水器 #电脑 #长安 #音响 #泥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