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电回家”!,长安cs35电瓶没电了怎么办

长安 2
4新闻调查 2022年4月9日星期六编辑:徐莹审读:赵新苗 客博 微掌 微淄 户览 信中 信博 端新 公淄 公晚 闻 众博 众报 号 号 核心提示:电动车凭借环保轻巧、骑行省事、停车方便等优势,成为市民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通工具,一直备受青睐。
与此同时,违规停放、私拉
电线充电、乘电梯上楼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去年,中心城区许多小区集中建设了一批电动车充电桩,但因为充电位不足、距离较远、居民安全意识不到位等问题,个别小区的充电车棚,变成了普通停车棚。
如何让电动车充电既便捷又安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顽疾。
电动车“飞线”充电严重威胁人身财产安全 方便or安全,让电动车“满电回家”! 3月24日凌晨1点多,明发世贸中心明博新城一期一处室外停车棚发生火灾,数十辆电动车烧成空架;4月1日凌晨,经开区安康家园一楼内发生火情,据报警人称,事发时正进行电动车电池室内充电……随着天气转暖,电动车“大军”也纷纷出动,然而一起起火灾事故的频发,也为市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
记者近日走访了中心城区多个小区,发现电动车违规停放和私接电线充电现象依旧存在。
尤其是个别老旧小区,不同的“飞线”在小区单元门内外“纠缠”,电线、插座类型五花八门,犹如一颗颗“不定时炸弹”威胁着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私拉乱扯“飞线”纠缠楼道充电依旧存在 4月8日,记者来到中心城区一老旧小区内,6层楼高的多层建筑下,部分楼栋的单元门前依旧存在私扯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现象,有的从地下室将电线抛出,有的从窗户缝隙中接线。
个别楼层高的住户因电线不够长,甚至出现了各种电线“接力”的情况。
在这些“飞线”下的插排,因为长期使用已经老旧变色。
为了防止日晒雨淋,市民用矿泉水瓶自制了插排“保护伞”或者绑上塑料袋。
小区住户张女士说:“有的电动车体型比较大,充电很不方便,我们拉线在外面充电,相对来说还是安全的,应该没大问题。
” “经过去年的清理,小区‘飞线’问题有所好转,但还是有个别住户在楼道充电。
我们不仅担心电动车充电爆炸问题,更担心电线质量不合格发生漏电,感觉每次开单元门都是拿着生命在开。
”在高新区天府名城小区,住户刘女士对在楼道充电的行为,感到十分担忧。
除了“飞线”充电,电动车上楼现象在许多电梯住宅小区也很常见“。
尤其是接送孩子上下学高峰期,我们小区电动车进电梯上下楼的现象特别多,有时甚至两辆电动车同时进电梯。
”在华侨城小区,邹女士说起电动车进电梯现象已经习以为常。
充电、停放图方便集中充电棚成摆设? “去年夏天,小区要建集中停车棚的消息就已经发出来了。
”刘女士说随着居民安全意识的提高,楼道内“飞线”充电的现象,让天府名城的很多住户都感到了不满和担忧,他们也多次拨打相关部门电话希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在2021年8月初,小区物业就开始征求居民意见,在2号楼和11号楼前绿化带,分别辟出36和48平方米的空地,建集中充电车棚。
然而,刘女士说这两处集中充电棚鲜少有电动车充电,感觉沦为了非机动车避风遮雨的普通“停车棚”。
天府名城物业工作人员表示,去年小区对“飞线”进行了集中整治,楼道充电问题得到整改,对两处集中充电棚内的“僵尸车”也会定期清理,方便居民充电。
“没有集中充电桩的时候,居民们都积极反映问题,现在有了充电桩却不常用,感觉居民的安全意识还要提高。
”刘女士说小区是地上储藏室,她家也有电动车, 大多数时间都是推到储藏室充电,虽然也不安全,但胜在方便。
“华侨城小区很大,每个组团地下停车场里去年也都安装了电动车充电装置,距离汽车停车位远,安全隐患降低了不少,不过对比住户数,这些充电装置的利用比率就小了很多。
”邹女士说,这些集中充电区与每栋楼之间的距离不相同,有的距离居住的楼栋很远,有很多居民不愿意在专门的区域充电“。
地下停车位进出口的斜坡也很大,马力小的电动车出车库都不方便。
”邹女士认为,电动车集中充电位置的不合理,以及物业人员监督管理能力不足,造成小区电动车乘电梯上楼问题的普遍存在。
除了乱充电,电动车乱停放也给很多市民造成了困扰,家住颐丰花园的贾女士告诉记者,在小区地下车库通往单元门的地方,就无规则地停放着不少电动车,与停车位的机动车距离近,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楼内停放电动车要罚款?新规实施无人知 成都男子将电动车推进电梯,瞬间爆炸造成5人受伤,其中包括一名婴儿;福建思明男子电动车电池拿回住处充电引发火灾,痛失女儿……媒体上报道的一起起因电动车充电和上楼造成的惨剧,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面对电动车违规停放和充电乱象,国家出台了《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并于2021年8月1日开始实施。
《规定》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违反规定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然而,采访中大部分市民对于这则规定表示并不清楚。
其实,早在2017年山东省公安厅就发布了《电动车消防安全五条禁令》,严禁在居民住宅区的楼梯间、楼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并严禁私拉乱接充电线路为电动车充电。
2018年公安部下发了《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同样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对构成违反消防管理行为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处罚;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2019年10月12日19时许,张店区齐泰花园11号楼2单元楼宇内,发生一起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引发的火灾。
造成相邻3辆自行车烧坏、楼宇墙面熏黑,直接财产损失1万元。
经调查,楼宇内住户田某在楼道违规停放电动车充电,充电过程中导致电气故障引发火灾。
田某因违反《电动车消防安全五条禁令》,被处以行政拘留3日的行政处罚,成为淄博市首例因电动车违规停放以及充电人员处以行政拘留的案例。
如何防患于未“燃”?需要社会共同努力 随着人们对电动车安全隐患的重视,在2021年中心城区部分小区都建立了电动车集中充电棚。
在采访中,记者也走访了世纪花园、黄金国际、鸿泰花漾城、万科翡翠书院等小区。
这些小区的电动车集中充电桩,有去年刚刚建成的,也有小区交付前建成的,能看到许多电动车正在进行充电。
在鸿泰花漾城北区5号楼充电桩前,多辆电动车正在充电。
小区物业人员告诉记者,小区电梯间和楼道门口都贴有不允许电动车进电梯警示,物业敦促业主也不要在储藏室内充电。
为了方便居民停放电动车,地上和地下都划有专门的非机动车停车位。
家住世纪花园冬韵园的王女士告诉记者,虽然电动车充电桩就在居住的楼座附近,但因为充电需要排队等问题,从没使用过充电桩。
“最近小区网格员通过微信群征求业主意见,计划再新建一批充电桩,希望这次能多建点。
”王女士觉得随着充电桩建设的增加,她会考虑以电动车充电安全作为首选。
同时,她认为小区在选择建设充电桩的时候,应该把安全和方便综合考虑,让充电桩真正发挥作用。
在面对方便和安全这两个问题时,大多数市民选择了方便,电动车上楼和不规范充电带来的隐患依旧大量存在,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防患于未“燃”? 2019年7月15日—10月25日,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消防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对电动车违停充电等行为进行了百日“严打”。
此后,我市消防救援部门陆续开展各类电动自行车违停充电整治行动,并根据有关规定开出罚单。
2021年4月7日,高新区四宝山街道办事处小官社区的居民就用上了电动车上电梯自动报警的“黑科技”——电动车梯禁管控系统,探索出了电动车管理的新模式。
2021年8月19日,淄博市暨张店区智慧社区(村居)建设启动仪式在房镇镇积家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
积家村利用各种智能技术和方式,打造了电动车禁入电梯智能管控系统、“三色”人口管理系统、AR立体云防控—鹰眼系统、一键呼叫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同时也用智能科技彻底阻断了电动车上楼的安全隐患。
今年2月22日,我市确定了2022年度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其中一条为“方便电动自行车充电”,包括在新建和既有住宅小区建设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存放场所,并设置规范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实现具备条件的住宅小区全覆盖。
这些无疑是掐断电动车安全隐患的有效措施,为破解电动车安全隐患提供了模板。
在消防救援部门发出的电动车火灾安全隐患中,包括电瓶起鼓、私接电线、过度充电、充电线路和充电装置等配件质量参差不齐和老化、混用充电器、擅自改装电动车的动力电源等原因和行为。
重视电动车方便背后的这些安全隐患,做好日常电动车检查,不因贪图一时方便,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市民的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尤为重要。
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各尽其责,做好电动车停放、充电的源头管理、规范管理、日常巡视,防患于未“燃”。
(全媒体记者侯林冯金金)

标签: #不动 #ct #c证12分扣完了怎么办 #没有了 #打不开 #文件 #打不开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