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飙升”,ca125偏高怎么办

偏高 7
A05健康 2022年1月8日星期
编辑/郭薇校对/吴薇电话:0553-3827246 新闻热线:3838110 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飙升” 医生建议:不要过量摄入海产品 本报讯找到你的喉结,拇指和食指捏住两侧,下滑约2厘米,加大手指力度感受一下——这就是你的甲状腺,位于颈部前方,由左右两叶、峡部及锥状叶组成。
一个精致的蝴蝶形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
正常情况下,你看不到它,也很难感受到它的存在。
等你在意到它时,很可能是怀着“成绩揭晓”的心情翻开体检报告,发现它出现在首页的问题汇总中,后面往往跟着让你“心惊肉跳”的“结节”两个字。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的调查显示,近30年间,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升高近3倍,每5个人就有近1人有甲状腺结节。
特别是在我国30岁以下的女性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
一。
在芜湖市,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也在五年间翻了数倍。
以华师附院(芜湖二院)甲乳外科的数据,
5 年前此类结节手术一年大约100台,而2021年则上升到近500台。
该院甲乳外科的主任孙荣能表示,这个数字的“火速”上升,与检查手段和外环境都有关系。
“甲状腺结节,通俗来说就是腺体内的肿块。
传统的触诊检查,医生凭手感去摸,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也只能摸出1厘米以上的结节,当时的检出率为5%。
采用彩超检查后,探头的敏感度可以发现最小2毫米的结节,检出率一下子飙升到60-70%。
一个单位的人来体检,可能一小半人都有结节。
”其中,男女比例接近1:4,30-50岁的女性尤为高发。
但实际上,甲状腺结节并不等于甲状腺肿瘤。
孙主任告诉记者:“有些患者过于焦虑,其实不必要。
甲状腺结节是有分类的,一般来说,3类以下大多是良好的,4类及以上可做穿刺活检,确定性质再做治疗。
5毫米以下的结节可不做处理,保持观察。
” 另一方面,外在环境的多变、生 活节奏的加快也增加了患病率,孙 主任接诊的患者中,最小的只有11 岁。
他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家三口同 患病的,“孩子是个23岁的小伙子, 结节有2厘米。
他检出后,父母联想 到自身,也做了检查,结果全都‘中 招’了。
母亲结节小于1厘米,父亲 结节较大,且双侧都有”。
目前,甲状腺结节产生的原因 尚不完全明了,可以肯定的关联有 两点。
一是大量摄入高碘海产品。
国际数据显示,丹麦、日本等地的全 人群患病率均较高。
二是幼年时经 受过辐射,如放疗等,也会显著增加 患病概率。
建议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不要 过量摄入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 鱼等,不要大剂量接触辐射,规律作 息,均衡饮食,保持平和的心态。
甲 状腺
B超检查,1-2年进行一次即 可,如发现结节,先不要害怕,根据 其分类和大小咨询医生,做出科学 合适的后续处理。
记者程茜 体检报告一看就懂 编者按:体检报告,就像一份“健康账单”。
体检报告到底怎么看?密密麻麻的数字说明什么?指标旁边的箭头又是什么意思?指标异常该怎么办?……今天起,本报推出全新栏目——“体检报告一看就懂”,邀请芜湖医疗专家为您解读体检报告。
肿瘤标志物升高,是患癌了吗? 本期关键词:肿瘤标志物 解读专家:华师附院(芜湖二院)肿瘤放疗科副主任医师王银华 肿瘤标志物是在血液、体液及组织中可检测到的与肿瘤相关的物质,其达到一定水平时,可提示某些肿瘤存在。
肿瘤标志物大致分为六类,糖类抗原、胚胎性抗原、细胞角蛋白、肿瘤相关酶、激素类、基因类。
划重点!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得了癌。
一些良性的炎症性疾病也会使其升高,如膀胱炎、胰腺炎、黄疸、胃溃疡、肺气肿、风湿病等;另一些生理变化如妊娠期、生理期,都可能导致数值的升高。
反之,肿瘤标志物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肿瘤的可能。
体检中,如查出肿瘤标志物升高,先不要过于担心,要到正规的医院找有经验的医师咨询,确定是 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检查,还是保持观察、定期检测。
常见肿瘤标志物“预警”请看清楚 癌胚抗原(CEA) 它的升高可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及子宫颈癌、泌尿系肿瘤等,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肿瘤分期晚、瘤体负荷大、肿瘤转移者,也会出现CEA升高。
此外,肝硬化、肝炎、肺气肿、肠道憩室、直肠息肉、结肠炎等良性病也会导致CEA升高。
33%的吸烟人群CEA会升高,需要特别注意。
甲胎蛋白(AFP) 一个古老但优秀的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中特异性很高,阳性率达70%。
如果患者有乙肝病史、肝脏有包块、AFP>400ng/ml且持续1个月,即可诊断为肝癌。
除肝癌之外,内胚窦癌、畸胎瘤、睾丸癌、卵巢癌、胃癌伴肝转移者AFP也会升高,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绝大部分也会出现AFP升高,但不会超过400ng/ml。
妇女妊娠3个月后,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到高峰(不会超过400ng/ml),分娩3周后恢复正常。
糖类抗原125(CA125) 临床上最重要的意义是反映卵巢癌,阳性率达61.4%。
且是判断卵巢癌疗效和复发的良好指标,治疗有效时会下降,复发则升高。
CA125于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中阳性率为43%,胰腺癌50%,肺癌41%,胃癌47%,结直肠癌34%,乳腺癌40%。
其他非恶性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CA125升高,虽然阳性率较低,也需引起警惕,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结核。
早期妊娠,CA125也可能升高。
记者程茜 这些疼痛别忍当心拖成大病 慢性疼痛给人们的身心带来伤害,让生活质量下降,但由于它发生缓慢,也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者觉得忍忍就过去了,这是最大的误区,很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尤其这几种疼痛最不能忽视,小心拖成大病。
慢性头疼 对于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疼,大家感觉难忍,都会立刻去医院检查。
然而对于慢性头疼,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是小毛病。
也有很多患者经过X线、CT甚至核磁共振等检查无异常,也就不理会了。
其实,这很不对。
对于持续一个月以上的慢性头疼必须积极治疗。
慢性头疼不仅仅会影响生活质量,导致心烦、失眠等,还会降低身体抵抗力、低机体反应性及应急能力,甚至影响人体多系统脏器机能。
颈肩僵疼 脖子和肩膀僵硬或者疼痛,一般是颈肩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又不注意活动造成的。
现在人们往往在电脑前坐一天,缺少活动,平时还有很多人天天手机不离手,总是低头看手机,这些人群都会经常出现脖子和肩膀僵硬,长期的不良习惯,可能造成颈椎逐渐老化退变。
另外需要注意,颈肩部疼痛可能不只是颈椎问题,心脏的神经反射区,也有可能投射到颈肩,因此,颈椎疼痛也要积极检查,千万不可大意,以防忽视导致生命危险。
慢性腰疼 腰肌劳损是人人皆知的一种腰部疾病,实际上是慢性的腰部劳损。
它主要由两种原因引起,一种是急性腰部扭伤后,未能及时合理地治疗,从而形成了慢性腰肌创伤性瘢痕及粘连形成,减弱了腰肌的力量,产生了腰痛。
另一种原因是长期的、积累性的腰部微小创伤积累所造成,如一些长期处于坐位工作,经常在非生理位置下操作的修理工,以及长期固定姿势工作的钟表工、打字员等。
长期的腰痛,最终会导致脊柱稳定系统功能失调,脊柱变形加速,后期可能发展成为神经的不可逆严重卡压,导致不能忍受的腰痛和下肢的放射痛,甚至影响到大小便功能和丧失一部分或全部行动能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得带状疱疹一个月,仍然有遗留下的疼痛,我们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这种疼痛表现多样,但多为自发痛或诱发痛,发作时常有针刺、刀割、烧灼、虫咬的感觉,轻微触碰、风吹、接触衣服或温度的微小变化都可能诱发疼痛,痛起来让人觉得“生不如死”。
长期的剧痛可导致抑郁、躁狂等精神、心理疾病,使患者逐步进入“疼痛——自我紧张和生活能力丧失——疼痛加重”的恶性循环。
据学习强国

标签: #发邮件 #cs35怎么样 #面积 #cc #声卡 #cf #率高 #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