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路上的排头兵,2020年5月12日

什么时候 3
星期二责编王爱科校对李雪梅审核韦丽丽 B05 抗疫路上的排头兵 ———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发热门诊护理团队 □半岛记者齐娟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是全体医护人员最庄严的承诺,也是庚子年伊始最响亮的誓言。
在这次新冠疫情面前,我院发热门诊护理人员坚守在抗疫一线,用责任和担当筑起坚固的堡垒,换山花似锦,患者安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根据上级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医院在1月20日紧急调整并完善发热门诊功能区域,21日正式打响抗击这场无硝烟战争的第一枪。
不畏困难心怀患者 疫情初始时,发热门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名护士,他们在临时搭建的板房内克服低温和寒冷,不断重复问询、测温、登记、分诊、抽血、消毒、宣教等工作程序,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如履薄冰,严谨细致,他们不能也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尽管凛冽的寒风穿透臃肿的防护套装,刺鼻的高浓度消毒液弥漫着整个“战场”;尽管今年的除夕夜,他们是在严密防护下,搓着手、跺着脚,甚至背着沉沉的消毒桶度过,仍不忘互相祝福一句:新年快乐!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日益严峻,接诊的发热患者逐渐多了。
疫情带来的是压抑的环境,患者会在这种环境下变得抑郁、惊惧,他们会一遍遍地反复询问:“什么时候能出结果,我不会被确诊吧?”而护理人员要做的,就是配合医生,一遍 又一遍解释、安抚、开导,慢慢地消除患者的恐惧,用热情化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慢慢的,患者就不那么害怕了,心情放松下来,见到全副武装的护士也会亲切地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而这简单的一句话也成为了护士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齐心协力共同战疫 疫情当下,发热门诊已然成为直面危险的最前沿,这里是门诊,更是阵地。
发热门诊的护理团队是临时组建的,43名增援护士来自全院27个科室。
他们都是主动报名,分批次分梯队进入,这其中有护士长、有工作二十多年的老护士、也有入职一年 的新护士,有党员、有团员,还有双职工。
每天,他们全副武装,24小时不间断守候。
面对高风险,他们浑然不怕,枕戈待旦迎接。
为确保就诊患者迅速排查,杜绝交叉感染,护士们从预检接诊到标本采集再到环境消杀,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都在兢兢业业地值守和执行。
在发热门诊,没有娇滴滴的女娇娥,只有亲力亲为的女汉子,工作在岗时每个人都会放下心中的牵绊,没有怨言没有顾虑,仅有的午休时间,也在一起商量如何做好防护,如何优化工作流程,从不提家人、孩子,因为他们都知道一提起心里就会有太多的不舍。
儿科中心的护士季蕾顾不上家中的两个宝贝,成为全院第一个报名支援到发热门诊的护士;耳鼻喉科的护士王燕为到 发热门诊工作,将体弱的的妈妈暂时送到了养老院;全科医学科的护士赵赞因长时间未见儿子,儿子写了长长的书信来表达对妈妈的思念和担心;第三梯队的护士长刘云,更是从2月中旬到现在,一直奋战在岗位上,无暇顾及家中父母和女儿,更未有过一个完整的休息日。
因为他们深知,有我在、责任在、阵地在、安全在! 齐鲁同心共盼胜利 伴随着医院诊疗服务的全面恢复,社会的复工复产、境外输入的严密防控、部分地区的疫情反弹等重要节点,发热门诊护理人员也在不断调整落实多项工作指令,他们在技能培训上人人过关、环节流程上人人到位,从而确保了各项工作要求高效落实。
4月的一天,刘云护士长一早接到发热门诊新增10间板房的通知,要求在不影响诊疗情况下,做好保障和协调。
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快速高效完成呢?护士长一声号令,全体护士立即在9点之前集结完毕,除当日的值岗护士外,大家都高效执行,分头落实空调安装、电话线调试、就诊系统、宣传标识张贴等各项保障任务,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精益求精。
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短短6个小时一切就位,真正体现了齐鲁的速度和担当。
护理人员虽然来自不同的科室,之后也会回归各自的工作岗位,但发热门诊就像家一样,大家在一起就是家人,发热门诊的运行体现出了团队的团结协作、相互依靠的力量,也寄托着大家对早日战胜疫情的期盼。
一直都是战士,只是这次我们肩扛“双枪” ———致敬永不退缩的急诊护理人 □半岛记者齐娟 春节原本是万众期盼的团圆佳节,然而2020年的春节,祥和的气氛被一场突如起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
以往的春节假期,急诊科的工作也并不轻松,危重患者甚至比平时还要多。
急诊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深知职责所在,从未退缩。
只是这次,急诊科不仅要正常接诊救治急危重症,还要同时肩负起新冠肺炎流调筛查、可疑急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
面对双重艰巨的任务,急诊护理人义无反顾,扛起责任,接受挑战。
除夕前后,急诊科接到了设置独立预检处的任务,该区域不仅要对每天进入急诊患者和家属进行流调和筛查,而且还肩负起医院夜间唯一进入通道的严控和把关。
疫情就是命令,任务就是责任,当张苗护士长把人力急需调整的通知发到工作群,大家便即刻响应,无论是男生、女生、成没成家,无论家里孩子多大都自主自愿报名……张苗护士长感动于大家勇于担当的同时,还有些担心,没想到护士们仿佛知道她的心思,纷纷留言说:“没事护士长,孩子已经安排给爷爷奶奶了,安安心心的与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护士长,我也提前结束休班回来了,现在科里正缺人,不能少了我。
”“领导,我不回家了,家里也封了路,还是在科里和大家一起抗疫吧。
”……此刻的急诊人,不仅没有后退,反而无一例外想要冲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急诊科是危重患者抢救的前沿阵地,有急、忙、杂的特性。
疫情初起时,会遇到就诊的急危重患者无流行病学接触史,体温正常,但随后经血液检测及肺部CT检查后,却显示异常的患者,需进一步单独留观检测。
这时候护士除了要除落实常规护理措施外,更多的要安抚患者及家属的紧张、焦虑和无所适从。
同时为避免和减少更多人员接触,防止发生职业暴露,经常是接诊护士白夜连续作战,专人专护患者,同时严密职业防护,确保自身及患者的安全……就这样,直至核酸结果阴性出来那一刻,患者安全 了,护士也就安心了。
专业的特殊性,让急诊护理人早练 就了一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三头六臂、脚底生风”的技能,可怎奈穿上密闭的隔离服,戴上厚厚的口罩,挡上面屏,不等开始忙碌就已经汗流浃背。
看着大家在忙碌中尽力加快速度的笨重模样,彼此之间又好笑又心疼。
科内护士滕晶晶,这个90后的年轻姑娘,曾经为减少与隔离室外其他人员接触,为了不废掉那一身防护用品,连续八个小时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没去一次卫生间。
当结束工作,从隔离室出来后,她一边说 笑,一边揉捏被护目镜压红的鼻梁时,让人忍不住心疼。
急诊抢救室的护理组长韩翠护士,在本次疫情期间一直战斗在最危险的第一线。
每每收到危重的可疑新冠肺炎患者,她总是冲到最前面,告诉抢救室的年轻护士“:这个病人的所有治疗和护理操作我来负责,我比你们年资高,我来!”协助医生气管插管,翻身、拍背、吸痰......动作麻利,一气呵成“。
其实我也害怕,但我必须冲在第一线,给年轻护士做好榜样!”她说。
为严把急诊预检分诊质量关,张苗护士长会每周提前安排好班次,认真准备所需物资,反复核对登记数据,她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扛起了白衣战士的“硬核担当”。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患者就诊时严格一人一诊室一陪诊、需要进行相关排查等,但现实中总有很多患者及家属不理解,每遇到这些情况,张苗护士长总是第一时间和患者及家属耐心沟通解释,通过科学宣教来安抚患者情绪,一遍一遍。
慢慢的,护理人员用耐心和爱心换来了患者和家属的那句“关键时期,理解理解”。
“江山不负英雄泪,且把利剑破长空。
”护士也都是平凡人,但在这次疫情中,他们却因为凝心聚力闪耀着最耀眼的光芒,彰显出整个急诊科护理团队团结一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责任与担当。
这个世界远比想象得更温暖,要相信,阴霾终将散去,春天总会到来。

标签: #什么时候 #雪铁龙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