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铸就“双奥之城”,4时事2021年12月20日

文件 5
星期一责任编辑王文珏武宗义电话:(0531)85193633Email:guoji@ 北京:铸就“双奥之城” 不久前推出的冬奥歌曲《我们北京见》与2008年创作的《北京欢迎你》遥相呼应,不仅唤起了人们关于奥运的温暖记忆,更唱出了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荣耀和自信。
熊熊燃烧的“鸟巢”主火炬塔将再度点亮古都北京,点亮奥林匹克历史上首个“双奥之城”。
北京已经准备好了。
经过近7年冬奥会筹办,北京的城市发展踏上新的历史起点,开启新的奋斗征程。
冬奥之诺: 城市发展的新坐标 “北京奥运会带给了我们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发展千载难逢的良机。
”北京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徐逸智认为,成功举办冬奥会,北京城市发展又会迈上新台阶。
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在近7年时间里,冬奥筹办与首都发展同频共振、同生共舞。
———北京功能定位日渐清晰2017年9月,备受关注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式对外公布,在指出北京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的同时,也将办好冬奥会写入发展目标。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重大问题,自此有了全面系统的答案。
在筹办冬奥会的同时,北京紧紧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着力破解“大城市病”。
———北京经济社会深刻蝶变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累计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累计约1000个;常住人口规模自2017年以来持续下降,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目标顺利完成……这些数字背后是北京许下“冬奥之诺”后,为提质减量发展作出的努力。
北京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北京高质量发展创造了空间,科技、信息、文化等领域“高精尖”产业新建市场主体占比从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0年的60%。
———北京老城保护全面升级在减量发展的同时,北京老城保护迈上新台阶。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说,首都北京有非常丰富的中轴线资源,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作为示范城市辐射全国,将助力推动文物保护向文化遗产保护转变。
2020年底开始,地处中轴线的鼓楼和景山公园的万春亭有了更好的观赏视角,北京中轴线壮观景观一览无遗,前来观赏的游客络绎不绝。
为了恢复中轴线景观视廊,北海医院和东天意市场按计划完成了降层拆除任务,成为恢复中轴线景观视廊的第一个拆除项目。
通过建筑降层、文物恢复性修建、加速中轴线申遗进程等工作,北京正加速还原老城历史原貌,让千年古都与冬奥盛会交相辉映。
———北京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伴随冬奥筹办和首都“四个中心”定位的 2021年10月8日,中国选手杨滨瑜在“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女子3000米比赛中。
明确,北京率全国之先,主动“瘦身健体”,开启了由“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减量发展之路,特别是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以“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盘活存量空间资源、推动城市面貌全面提升。
崇雍大街、白塔寺宫门口东西岔胡同、八角街道腾退空间……一批设计精巧、特点纷呈、群众满意的试点项目建成开放,城市风貌和品质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北京已开展了65个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试点项目。
“北京奥运会非常注重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向世界展示中国现代化形象。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总体规划处处长桂琳说,“北京冬奥会申办和筹办中,我们追求的是更高质量的发展,破解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让冬奥红利惠及更多人。
” 冬奥之梦: 奋勇开拓的奥运人 2008年8月8日,“鸟巢”上空的璀璨烟花点亮了千年古都的奥运梦想;2022年2月,盈盈欲舞的“冰丝带”将继续演绎“双奥之城”的无与伦比。
直线距离仅3.5公里的两座奥运地标场馆,记录了“双奥总工”、北京城建集团总工程师李久林的“双奥情缘”。
在北京赛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体育馆等一批夏奥场馆在冬奥筹办的近7年间改造创新、重新上阵,具备了冬夏项目场地双向转换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奥场馆”。
“奥运场馆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有很强的时代性、引领性和标志性。
”从“鸟巢”到“冰丝带”,从夏奥到冬奥,在李久林看来,这是职业生涯的崭新飞跃,是“双奥之城”的日新月异,更是伟大民族的逐梦之旅。
在中轴线及其延长线上,“冰丝带”成为千 年古都的新地标。
在北京西部,百年首钢完成了从山到海、从火到冰、从厂到城的华丽转身。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为了兑现绿色北京、绿色奥运的庄严承诺,首钢的钢铁主业向沿海发展,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国家体育总局冬训中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四个冰上训练场馆、冬奥场馆滑雪大跳台等项目相继落户首钢园区。
百年首钢与奥林匹克再续情缘,也改变了很多首钢工人的人生轨迹。
随着国家冬季运动队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投用,干过轧钢工、炼钢维检工的刘博强,成为保障国家队训练的一名制冰大工匠。
“工作要‘制冰’,转型要‘破冰’。
我暗自下决心,要争口气,要‘搏一把’。
”刘博强带着当年钢花四溅的炽热和“为国炼钢”的激情,走上了全新的工作岗位。
北京冬奥会筹办给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全新机遇。
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日前收官,镌刻在几代人记忆里的工业奇迹正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刘博强们”也有了更宏大的梦想。
“保障好北京冬奥会,让全世界看到中国钢铁工人转型发展的梦想、新时代产业工人的风采!”刘博强说。
还有不到50天,北京冬奥会的序幕即将拉开———赛场内外将写下怎样不朽的奥运传奇;“两个奥运”又将留下多少永恒的人生记忆。
10月8日,首场冬奥会国际测试赛———“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在“冰丝带”启动。
“双奥建设者”、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武晓南特意穿了件2008年奥运会“好运北京”测试赛的制服。
“这是两个奥运的坚守,更是两个奥运的传承。
” 从夏奥到冬奥,从筹办到举办,这是“双奥人生”浓墨重彩的光辉岁月,更是“双奥之城”迈向未来的铿锵步伐。
冬奥之约: 协同发展的新蓝图 2019年12月,世界上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正式通车,河北张家口进入京津冀“一小时生活圈”。
坐着高铁去滑雪,已成为冬季里不少北京市民的“时尚”。
互联互通,是北京冬奥会推动区域协同的缩影。
北京携手张家口筹办北京冬奥会的近7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踏步向前的时间。
北京冬奥会包括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
为实现三个赛区无缝连接,京张交通路网的加速建设不仅将高水平保障冬奥会的需求,还进一步推动构建起京津冀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
在北京延庆,筹办冬奥让地区发展全面提速。
“我们紧抓冬奥会的机遇,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提质、基础设施的提速、经济发展的提效、人民福祉的提升。
”北京市延庆区常务副区长、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赛后利用负责人叶大华说。
在河北张家口,基础设施在筹办冬奥过程中得到了全方位地提升,除交通路网的完备,城乡水、电、气、讯等方面都得到了根本改变。
冬奥筹办一路走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引领着北京与河北在多个领域展开广泛深入合作,跑出了新的加速度。
环保协同治理中,“冬奥效应”同样席卷而来。
申办冬奥会时,北京、张家口向国际社会作出生态环境大气质量的承诺。
近7年来,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京津冀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已见成效。
专家认为,冬奥会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助力京津冀环境治理走上“快车道”。
治气、治沙、治水工程……近年来,京张地区生态环境开展联防联治,全面开展整体改善京张地区生态环境。
2015年以来,北京、张家口的空气质量状况明显改善,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大幅下降。
京张治沙覆绿成效显著,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说:“加大京张地区的环境治理力度,打好治气、治水、治沙攻坚战,整体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努力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
” 冬奥会也成地方发展“大礼包”。
冬奥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强有力牵引作用,有利于京张两地资源、市场、基础设施等优势互补,迸发出持久强劲的发展动能。
今年9月,河北省张北草原上的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完成首次停电检修工作。
该工程自2020年投运后,助力26个冬奥场馆实现100%清洁能源供应。
“创造丰厚的冬奥遗产,为主办城市和广大民众带来长期的、积极的收益,是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的重要内容。
”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说。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骆国骏孔祥鑫郭宇靖张骁) 香港顺利举行完善选举制度后首次立法会选举投票林郑月娥呼吁为香港未来投下信心一票 百万港人用实际行动粉碎谎言与污蔑 综合新华社香港12月19日电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于19日8时30分开始投票,于19日约23时顺利结束。
这是完善选举制度后香港特区举行的首次立法会选举。
尽管当天香港气温显著转凉,市民投票热情仍高涨。
8点半不到,全港多个票站外选民已排起队伍。
在票站门口,佩戴口罩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细心为选民服务,当队伍较长时会举起标明等候时间的告示牌,秩序井然。
当天,香港多份主要报章的头版都刊登了特区政府“为港为己投一票”的整版广告。
据香港特区政府实时更新的数字,截至北京时间19日17时30分,超过100万选民参加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投票。
百万港人用实际行动粉碎了一些外部势力针对选举 的谎言与污蔑,表明了真正的人心所向。
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后的首次立法会选 举,万众瞩目,而少数国外势力和反中乱港分子却极力干扰破坏、散播谣言、诋毁诬蔑,甚至不惜违背法律公然鼓励“不投票、投白票”。
然而,自8点半投票开始,众多香港选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脸”这些人和势力。
选举委员会界别投票率早就超过90%,过程均进展顺利。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以及香港特区有关法规,新一届香港特区立法会将由90名议员组成,其中包括选举委员会选举的议员40人、功能团体选举的议员30人 和分区直接选举的议员20人。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9时在位于罗 便臣道的高主教书院票站完成投票。
林郑月娥对记者表示,此次是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后的首次立法会选举,意义非常重大。
“希望广大选民踊跃投票,及时履行公民责任,行使选举权,更重要的是为完善后的特区选举制度和香港的未来投下具有信心的一票,为香港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 她表示,新一届立法会由90名议员组成,来自不同背景、专业和阶层,具有广泛代表性。
他们上任后,她作为行政长官将与同事们一起,和议员们充分合作,聆听意见,让特区政府的施政反映民意,为香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林郑月娥介绍说,此次选举采用了电子选民登记册等新技术,数万名公务员谨守岗位,负责维护选举秩序。
所有票站以及全港公共交通一切正常,运转顺利,情况令人振奋。
希望此次选举是公平、公正、公开、廉洁、高效的选举。
根据特区政府公布的安排,全港开放约630个一般投票站及不多于24个专用投票站,供447万已登记选民投票。
此外,选举事务处还在香园围管制站(莲塘口岸)、罗湖管制站(罗湖口岸)及落马洲支线管制站(福田口岸)三个港方口岸设立口岸投票站,给予因疫情封关而身处内地的香港选民投票。
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任期将于2022年1月1日开始,任期4年。
百日攻坚效果显现 1285名司法工作人员 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刘硕)记者19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侦查百日攻坚”行动已于近日收官。
百日攻坚行动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999件1285人,同比分别上升28.6%和24.5%。
其中,立案侦查县处级以上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要案119人,同比上升72.5%;查处涉嫌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犯罪案件138件166人,查处人数是去年同期的4.26倍。
最高检第五检察厅负责人表示,开展百日攻坚行动是检察机关深入推进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聚焦整治顽瘴痼疾、清除害群之马,严惩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
据介绍,原定百日攻坚行动的周期为6月上旬至9月下旬,后针对各地检察机关受理线索数量快速上升、办案任务持续加重等实际情况,为更好配合开展教育整顿工作,行动延长至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结束。
百日攻坚行动期间,最高检选取辽宁、河北等地检察机关办理的9件重点案件,以全国检察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的名义进行挂牌督办,其中3件由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挂牌督办。
最高检第五检察厅直接对西藏“5·13”系列案件、辽宁“4·06”专案进行实地督办。
目前,西藏自治区检察机关以涉嫌徇私舞弊减刑、徇私舞弊暂予监外执行等犯罪,共计立案侦查28人。
辽宁检察机关以黑恶势力“保护伞”渎职犯罪为切入点,一举立案侦查了阜新地区司法工作人员涉嫌滥用职权犯罪案件12件12人。
据介绍,各地检察机关按照最高检部署和实施方案要求,成立了工作专班,集中优先办理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重点案件,以及在一定范围内有震动、有影响的重大、疑难、复杂跨地区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符合立案侦查条件的及时立案侦查。
北京通州一画室学生 核酸检测阳性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北京市通州区疾控中心19日通报,12月19日13时30分,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华卿画室一名学生核酸检测结果阳性,通州区立即响应,对华卿画室进行管控,同步开展流调溯源工作。
对阳性检测者启动转运,对排查出的密接、次密接人员隔离管理。
目前正在对华卿画室开展全员和环境核酸检测。
后续工作进展将及时通报。
严冬将至春归有期 明日23时59分“冬至” 据新华社天津12月19日电(记者周润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2月21日23时59分将迎来“冬至”节气。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每年公历12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时,“冬至”节气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
“冬至日”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阳光最少,白天最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此后虽夜渐短而昼渐长,但地表热量积蓄越来越少,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到来,须经九九八十一天,方能春回大地。
“冬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在中国古代,一向被当作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加以纪念。
“古人认为,阴阳二气自然转化和阳气渐起,均始于‘冬至’。
周秦时期,以‘冬至’为岁首,举国相庆;因‘冬至’总在十一月,所以十一月又被称为‘冬月’。
汉代以正月为岁首,‘冬至’为‘冬节’,仍与岁首并重,‘百官绝事,不听政’,官府有‘贺冬’仪式,官场有‘拜冬’礼俗,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自唐宋起,盛行‘冬至’祭祖。
明清两代,皇帝于‘冬至’郊野祭天,‘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
自古以来,民间过‘冬至’,各地传统习俗大不同,北方大多吃‘冬至馄饨’,代表‘冬至’为‘天地混沌’之始,当然也有吃饺子的,如东北地区,而南方,尤其江南地区则普遍吃意寓‘团圆’的汤圆。
”罗澍伟说。
(上接第一版)厕所问题看似小问题,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企业的治理能力。
谭旭光抓住“小问题”做“大文章”,一次性问责75名干部,其中3人被免职,在集团内部引发了不小的“地震”。
“厕所事件”彻底唤醒了重汽职工的责任意识,成为管理生态优化的切入点和破局点。
回顾3年的改革之路,已经担任中国重汽总经理20年的蔡东说:“改革是观念的大撞击、利益的大调整,成败首先取决于想不想改、敢不敢改,必须有破局的担当和破局的思维。
” 用市场的办法打通“中梗阻” ———市场意识和市场思维 受大形势影响,今年国内重卡行业销售普遍不乐观,但前10个月,中国重汽累计同比增速在行业内是最快的,海外市场更加可喜,占据国内行业出口60%的份额。
而在去年,中国重汽总销量突破50万台,比2018年增长20万台。
市场活力来自哪里?一个小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王德宝,中国重汽卡车销售部鲁南分公司一名普通的销售经理。
过去月收入基本“稳定”在七八千元,却因为常年出差在外,妻子没少和他闹别扭。
去年3月,妻子发现王德宝的工资卡单月一下子打进来4万元,着实吃了一惊,将他拽回家“审问”:钱怎么来的?是不是干了见不得人的事? 这种思维“惯性”来自旧有的分配机制。
改革前,集团员工薪酬与经营效益几乎不挂钩,干多干少、干好干坏,收入相差无几。
有的销售人员打 起小算盘,为了几千元的回扣,不卖自家产品,跑去卖竞争对手的产品。
“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背后是我们的机制和动力问题。
市场上的‘中梗阻’,必须用市场的办法打通。
”谭旭光说。
像当年的潍柴一样,中国重汽启动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涉及人员之多、规模之大、透明度之高,在集团历史上绝无仅有:领导干部减少391人,降幅24%;员工减少4992人,降幅11%;80后干部占比从27%提升至62%,一大批年轻骨干通过公开竞聘走上领导岗位。
集团运营管理部部长季建国说,为彻底解决大锅饭问题,集团全面导入奖罚分明、优胜劣汰的市场化考核激励机制,推进KPI绩效考核,引入360°素质体检,让“人人背指标、人人有压力”,一下拉开了收入差距。
生产一线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实行“班产量、日工资”的激励机制后,中国重汽济南 发动机厂的一名班组长找到厂领导,强烈要求职工食堂不再做鱼,理由竟然是“挑鱼刺太费事,耽误生产”。
管理系统也由“官员制”变为“客户制”,从在高楼办公变为深入一线为客户“打工”,集团内外全面建立起客户满意导向的考核机制。
正如谭旭光在上任之初所说:“我不是你们的老板,我们共同的老板是客户。
” 为此,中国重汽打出一套“组合拳”:“让听见炮声的人员呼唤炮火”,提升营销人员的“话语权”,建立客户导向的市场技术对接机制;将原技术中心一分为
三,建立“工程技术+科学技术+基础研究”体系,汽车研究总院侧重基础性、前沿性课题研究,应用工程开发中心侧重市场产品开发和持续改善,工艺研究院为销售、研发、生产等环 节架起桥梁,实现技术真正立足于市场、服务于客户。
以市场为导向倒逼产品研发,有两个对比鲜明的故事:俄罗斯对葵花籽运输需求旺盛,但车辆普遍底盘较重,影响运输效率。
2016年,销售人员将底盘轻量化运输车的需求上报,却迟迟没得到回应,不久,这个市场就被国外同行抢占。
2020年,中蒙边境煤炭运输市场火热,现有重卡承重难以满足需求,技术部门收到反馈信息后,仅用3个月就改造出“一头双挂四箱”承重180吨的牵引车。
目前,中国重汽仅牵引车一项就细分出8大行业、23个场景。
2022年,国家汽车行业将全面放开外资股比限制,竞争将变得异常激烈。
谁不重视客户、不重视市场,就会在竞争中被加速淘汰。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
中国重汽现在是‘一切围绕市场、围绕客户转’。
”中国重汽集团国际公司总经理赵华说。
有多大胸怀就有多大作为 ———大局意识和大局思维 一场彻底的改革,为中国重汽注入了“求变”的基因,也开阔了迈向世界一流的视野和胸怀。
重卡是一个周期性极强的行业,要抵抗周期性影响,必须发展全系列商用车。
谭旭光提出,中国重汽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
什么是一流?不是产量一流,也不是数字一流。
用谭旭光的话说:当产品卖到欧洲市场,能同斯堪尼亚、奔驰、沃尔沃等世界强企并驾齐驱,这才算世界一流。
再好的愿景,不能心无旁骛终究难以实现。
“办社会”,是老国企的一个通病,中国重汽也一样。
房地产、物业、医院等大量非主营业务职能,占用了大量资源。
2018年,集团“两金”(应收款和存货两者占用的资金)达335亿元,其中房地产就占112亿元。
一旦出问题,随时都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对此,谭旭光有个形象的比喻:“背着80斤大米上楼,身体再壮也吃不消,何况还是个胖子。
”剥离与主业不相关的辅业,关系集团发展全局。
但这绝非易事。
在蔡东看来,最难的就是上千人的分流问题。
集团组织与人力资源部部长黄维彪说:“听到这个消息,有的职工扬言‘生是重汽人、死是重汽鬼’,坚决不离开重汽,还有的甚至威胁来总部办公大楼‘闹事’”。
面对重重阻力,重汽成立若干小组,精研各种政策,给需要分流的职工一对一做工作,尽可能使每一名分流人员合法利益最大化,最终实现了妥善安置。
2020年4月,碧桂园集团下属公司以48亿元摘牌中国重汽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国有产权及债权转让项目,标志着中国重汽彻底退出房地产业务。
随后,物业、医院、幼儿园等非主营业务职能也有序退出。
在产品为王、创新至上的年代,唯有建立强大的正向研发能力,提升自主造血功能,未来才有希望。
以往,中国重汽主要采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提高的模式,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在谭旭光力促下,中国重汽不惜重金,聘请全球知名独立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对研发体系进行全面诊断、系统规划,确立了从技术引进向自主正向开发的战略转型路径。
“当时很多人觉得,花几百万美元就换来这么一堆纸,不值。
但现在来看,这是关乎中国重汽前途命运的转型。
绝对值!”王勇说。
瞄准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技术,中国重汽确立了14项“军令状”项目、74个“揭榜挂帅”项目。
据统计,共有134人次揭榜,个别项目竞争比例达4:
1。
技术创新不是无源之水,靠的是人才和投入。
近日,中国重汽开出明年的校园招聘清单,待遇条件诚意十足:博士生见习期年薪30万元以上,外加50万元安家费、50万元无息购房借款…… 人才不是成本,而是最大的资本。
在这样的理念下,2019年至今,中国重汽面向全球引才4803人,研发人员从不足千人增加到2600人,研发投入从2019年的19亿元增长到今年的33亿元,明年预计达到45亿元。
一番“加减法”之后,中国重汽科技创新结出累累硕果:去年,25台无人驾驶电动集卡在天津港成功进行全球首次整船作业,为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新一代“黄河”重卡高端物流牵引车上市,产品各项性能全面实现国内引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大的作为。
这种胸怀,意味着企业要始终与国家发展大局同频共振,在国际竞争格局中长袖善舞。
中国重汽,如今正成为行走其中的局中人。
6月28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
中国重汽迎来荣耀时刻———来自重汽的产业工人唱响礼赞中国制造的歌曲《未来你好》:勇立潮头间不倒,敢为险滩处开道……我的目标是一次次突围,突围;我的生命是一次次飞跃,飞跃……

标签: #文件 #文件 #文件 #信上 #文件 #文件 #文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