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观察,战略发展部宏观观察2014

年2月20日 2014年第12期(总第56期)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中银调研》●《宏观观察》●《银行业观察》 * 互联网理财对银行的冲击与应对 作者:徐奕晗战略发展部电话:010-66596865邮箱:xuyihan@ 签发人:宗良审稿:温彬 联系人:高玉伟熊启跃电话:6659622266596865邮箱:yuweigao@ xiongqiyue@ * 对外公开 ** 全辖传阅 ***内参材料 继互联网支付之后,互联网理财又强势兴起。
“余额宝”、“现金宝”、“理财通”、“壹钱包”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
阿里巴巴的“余额宝”截止1月15日规模突破2500亿元,2月14日再度突破至4000亿元;微信“理财通”上线当日“吸金”8亿元。
互联网理财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理财模式,对银行核心存款产生冲击。
在存款利率,特别是短期、小额存款利率无法放松管制的背景下,低成本存款的流失将对商业银行资金成本产生重大影响。
更深刻的影响是,互联网理财的存在异化了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风险处置模式,将风险积聚在银行体系内无法化解。
由于互联网理财的类存款特征,有必要将互联网理财纳入存款监管体系,同时鼓励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改变资产的风险管理模式。
宏观观察 2014年第12期(总第56期) 互联网理财对银行的冲击与应对 继互联网支付之后,互联网理财又强势兴起。
“余额宝”、“现金宝”、“理财通”、“壹钱包”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
阿里巴巴的“余额宝”截止1月15日规模突破2500亿元,2月14日再度突破至4000亿元;微信“理财通”上线当日“吸金”8亿元。
互联网理财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理财模式,对银行核心存款产生冲击。
在存款利率,特别是短期、小额存款利率无法放松管制的背景下,低成本存款的流失将对商业银行资金成本产生重大影响。
更深刻的影响是,互联网理财的存在异化了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风险处置模式,将风险积聚在银行体系内无法化解。
由于互联网理财的类存款特征,有必要将互联网理财纳入存款监管体系,同时鼓励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改变资产的风险管理模式。

一、互联网理财爆发式增长的原因
1.超高收益率的竞争优势 当下,为一种金融投资理财产品,收益率可以说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理财产品当前年化收益率大多处于6-7%左右,不但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也高于货币市场基金整体收益水平。
淘宝移动客户端上打开“余额宝”,界面上几个清晰的大字“收益是活期的13.9倍”;微信“理财通”更是画了个圈,中间写着“16倍+”!如此高收益率使得银行存款、特别是利率只有35个基点的活期存款失去了吸引力,资金从银行系统流出。
互联网理财产品高收益率主要有三个原因:第
一,现阶段流动性整体趋紧,市场利率高企,为理财产品投资收益提供了基础支持;第
二,初创阶段,各家互联网理财产品提供商压缩成本和利润,以高收益率开拓市场,颇有些“赔本赚吆喝”的意思;第
三,作为创新产品,对互联网理财的监管宽松,资金运作空间大,博取高收益成为可能。

2.产品创新实现代替效应 目前,互联网理财产品多挂钩可当日取现(T+0)的货币市场基金。
这种T+0基金伴随互联网理财而产生,与传统货基的最大区别就是由赎回后最多3天到账改为赎回当日到账,甚至连节假日和午夜也基本能做到实时取现。
T+0取现功能的创
1 2014年第12期(总第56期) 新使投资者几乎没有任何流动性损失,在支付和提取便利上实现了以往只有银行活期存款才具备的功能,因而实现了对活期存款的代替效应。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创新之处还体现在与支付功能的绑定上。
余额宝能够随时提醒投资者应缴水电、通信费用和信用卡还款金额,并通过非常便捷的操作直接从货基账户中提现支付。

3.低门槛提供普惠金融与传统理财产品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的认购起点金额相比,互联网理财几乎没有门槛。
大部分互联网理财产品起认金额仅为100元,部分产品甚至仅有1元起认金额,认购额可以细化到0.01元。
如此低门槛为无法享受传统金融行业服务的人群提供服务,具有普惠金融的特征。
例如,支付宝年度对账单显示,使用余额宝最多的群体是23岁人群。
这些人刚刚大学毕业,按传统方式,他们根本谈不上理财。
现在没有门槛的互联网理财方式将这些人的闲散资金集合在一起,呈现出“门槛低、金额小、规模大”的特征。

4.平台优势着重用户体验互联网理财平台对比传统银行和基金理财产品具有独到优势: 一是拥有平台优势,庞大的互联互通客户群。
传统理财产品需要用运营手段、广告让用户感知,但互联网平台本身已经让用户人人互联,用户之间产生的连锁反应比广告的传播效果要好得多,使得互联网理财产品一推出就可以实现爆发式增长。
二是注重人性化沟通,良好的客户体验。
传统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尽可能全面完整,银行理财产品平台种类繁多。
这些在传统理财领域的“增值”服务一定程度上让金融产品成了“复杂深奥”的代名词。
而互联网理财尽可能的化繁为简,通过清晰、互交式的信息沟通方式将复杂的信息抽象化,并通过用户可接受的、自然的方式简化操作环节。
这种信息沟通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的信息获取成本,不但抵消了产品单一的负面效应,而且实现了从复杂难解的“无法操作”到
2 宏观观察 2014年第12期(总第56期) 简单明了的“可以操作”之间质的飞跃。
正如Twitter创始者埃文·威廉姆斯说的:“互联网是一个能为人们生活提供最大便利的巨大引擎,谁能调配好这个引擎——比前人更快速简便地解决人类的基本需求,谁就能发家致富。

二、互联网理财分流银行存款的影响测算 互联网理财对银行的影响涉及到银行核心存款的流失。
核心存款(CoreDeposit)又称为“懒钱”,是银行存款组成中能够保持稳定水平,额度对利率等条件变化不敏感的部分,具有成本较低、规模期限长期稳定的优点。
如果商业银行的核心存款较多,它具有更强的市场风险抵抗能力,可以更为灵活地运用获得的资金以获得更多的赢利。
因此,核心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优质、最基础的资金来源,是每一个商业银行都积极努力获取的资金来源方式。
按照国际口径,典型的核心存款包括个人活期存款账户(PDDAs)、商业活期存款账户(CDDAs)、储蓄(Savings)、可转让提款指令账户(NOWs)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s)。
在我国,金融创新产品不多,大多数商业银行的核心存款仅指前两项,即个人活期存款账户和企业活期存款账户。
由此可见,活期存款对商业银行来说,是摊薄资金成本的重要组成。
活期存款流失对商业银行来说意味着融资成本的大幅上升。

1.活期存款流失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包括非金融企业活期存款和居民活期储蓄存款两部分,截止2013年12月31日分别为145507.5亿元和178045.7亿元人民币。
按此规模,企业和居民活期存款规模分别占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13.94%和17.06%,占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比例分别为12.39%和15.16%。
这部分资金的存款年化收益率仅为0.35%,是银行成本最低的资金来源。
企业居民保有如此低息资金的原因有三种:其
一,企业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消费性需求;其
二,每月偿还各类贷款本息的偿付性需求;其
三,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非预期性支付的预期性需求。
由于互联网理财“T+0”的特性和支付便利,活期存款的消费性需求、偿付性需求和预期性需求均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替代。

3 2014年第12期(总第56期) 这种替代效应使银行存款不断“失血”。
2014年1月,虽然春节年终奖因素可以解释企业存款下降而居民存款上升,但企业存款大幅下降2.44万亿,居民存款新增1.81万亿,两者之差说明银行体系存款流失了9402亿元。
而1月15日至2月14日,仅余额宝对接的天弘增利宝基金规模就增加了1500亿元。
面对今年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推出,互联网理财对银行活期存款的分流趋势将更加明显。

2.活期存款流失对银行成本的影响测算 由于月度活期存款规模季节性因素较强,我们对2013年各月企业和居民活期存款规模取平均值,模拟分别在5%,10%,15%和20%存款流失的情境下,商业银行存款综合成本和资金来源成本的变化。

A.居民活期存款流失情景 目前,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低门槛和平台特征更多吸引的是居民活期甚至部分定期存款和理财资金。
仅考虑居民活期存款流失情况,表1显示,若商业银行其他定期和储蓄存款的平均成本按3.5%测算,当居民活期存款流失率为5%时,居民活期存款占存款总规模的比重下降为16.1%,各项存款综合成本将上涨2.2个基点至2.992%;而当存款流失达到15%时,存款综合成本就将较基准(流失率为0)情景上涨6.8个基点。
表1:银行持有国债期货的相关账户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口径 活期存款流失率(居民)
0 5% 活期存款余额(亿元人民币)168102.1159697.0 活期存款占比 0.1680.161 综合成本(其他按3.5%计算)2.9702.992 综合成本(其他按4%计算)3.3853.411 10%151291.9 0.1543.0153.437 15%142886.8 0.1473.0383.464 20%134481.7 0.1393.0613.491 而若其他存款平均成本按4%测算,基准情形下各项存款综合成本为3.385%,而流失率分别为5%、10%、15%和20%的情况下,存款综合成本将较基准情景分别上涨2.577、5.198、7.865和10.577个基点。

4 宏观观察 2014年第12期(总第56期) 表2:居民活期存款流失对资金来源成本的影响 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口径 活期存款流失率(居民)
0 5% 活期存款余额(亿元人民币)168102.1159697.0 活期存款占比 0.1510.145 综合成本(其他按3.5%计算)3.0243.044 综合成本(其他按4%计算)3.4483.472 10%151291.9 0.1383.0653.496 15%142886.8 0.1323.0863.520 20%134481.7 0.1253.1073.545 同理,居民活期存款的流失也将提升银行资金来源总体成本(表2)。

B.居民与企业活期存款均流失的情形 相对于居民活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可能对利率价格更为敏感。
若居民与企业活期存款均会受到互联网理财的吸引而出现流失,分别考虑其他存款利率在3.5%和4%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综合成本和资金来源平均成本的上涨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企业居民活期存款流失对存款平均成本的影响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口径 活期存款流失率(居民+企业)
0 5% 活期存款余额(亿元人民币)303329.4288162.9 活期存款占比 0.30380.2931 综合成本(其他按3.5%计算)2.54302.5769 综合成本(其他按4%计算)2.89112.9303 10%272996.50.28202.61172.9707 15%257830.00.27062.64773.0125 20%242663.50.25882.68493.0555 表4:企业居民活期存款流失对资金来源成本的影响 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合计口径 活期存款流失率(居民+企业)
0 5% 活期存款余额(亿元人民币)303329.4288162.9 10%272996.5 15% 20% 257830.0242663.5
5 2014年第12期(总第56期) 活期存款占比综合成本(其他按3.5%计算)综合成本(其他按4%计算) 0.27292.64043.0039 0.26282.67203.0406 0.25252.70463.0784 0.24192.73813.1172 0.23092.77263.1571 可见,在居民企业全口径下,若有10%的活期存款流失就将增加商业银行存款成本6.871个基点(其他存款成本3.5%)或7.962个基点(其他存款成本4%),对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成本也将产生超过5个基点的压力。

三、互联网理财对银行体系的深层影响 事实上,互联网理财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绝不仅仅在于活期存款的争夺。
以余额宝为例,2013年6月我国开放式公募基金的总规模仅为3039亿元,而余额宝上市半年多,单只基金募资4000亿元。
如此大的规模,对接余额宝的天弘基金很难如传统货币市场基金一样进行买卖价差的投资操作,更有可能的是进入银行间市场,成为资金拆出方。
而作为资金被吸走,存款来源萎缩的商业银行,则将成为资金的拆入方,以银行间市场的借款弥补存款规模的减少。
这种行为将导致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具有利率波动性较大的特征,但商业银行资金运用仍是传统贷款,贷款利率对市场利率的变化敏感度不高。
利率的市场风险需要通过在“空间”的交易买卖行为对冲或分散;而商业银行更多是通过期限安排在“时间”维度上管理风险。
资金来源的风险“空间”处置方式和资金运用的风险“时间”处置方式无法匹配,风险将积累在银行体系得不到释放。
此外,商业银行存款规模越萎缩,从银行间市场的借款需求越高,导致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越紧张,同业拆借利率越高。
而高利率支撑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进而吸引更多资金进入,抽血银行存款,成为一种死循环。
这种死循环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将产生极大破坏。

四、监管与创新协调的解决方案 互联网理财产品连续不断、没有上限的发行制度和庞大的规模决定了它即使披着货基的外衣,也不再是简单的货币市场基金产品,而是具备了一定的跨期属性。
这种跨期属性的金融本质属于存款。
此外,互联网理财的大量小规模资金来
6 宏观观察 2014年第12期(总第56期) 源于小额存款,属性上看,是存款保险制度应该覆盖的部分。
因而,化解互联网理财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根本冲击,一种方案就是将互联网理财纳入存款类产品的监管体系,要求一定的资本充足率、准备金率等,使其成为间接融资的支持手段。
另一种方案,则是在商业银行的资产端做文章,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创新方式使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端也可以进行市场交易,将资金来源端的市场风险通过“空间”买卖的方式进行管理。
现阶段,宜“有管有放”,两种方案都应同时操作。
一方面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存款类监管,保障其资金安全,使收益率理性化;另一方面将商业银行资产逐步证券化安排,鼓励商业银行在资金来源市场化的背景下加快转型,更好地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

7 近期其他研究报告 A08.全面深化改革启航,新经济周期或来临A07.全球经济复苏力度增强—周期性波动还是实质性复苏 总行战略发展部课题组12.20总行战略发展部课题组12.20 B14.国外银行后台集中运营研究报告B13.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前景及银行业务发展建议B12.关于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张雷于颖程健12.31丁鹏索丽娜杨頔王勇11.25 成式陈欣10.31 C12.互联网理财对银行的冲击与应对C11.中国银行业进入高成本时代C10.贸易“开门红”,能否持续有待观察 徐奕晗02.20温彬02.20 周景彤高玉伟陶川02.14 D02.全面完善治理体系,助推“最好的银行”建设D01.2014年我国银行业务创新的趋势及应对D14.从德意志银行的经营模式看结构性监管改革对全能银行的影响 王志峰01.20邵科01.13葛奇12.31 G07.美国页岩气革命改写全球能源和经济版图G06.美欧经济复苏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G05.从国际组织报告解读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课题组11.28廖淑萍徐奕晗陶川丁鹏11.28王家强11.28
A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C 《宏观观察》
G 《全球经济金融问题研究》
B 《中银调研》
D 《银行业观察》 下载地址:/deptstd/(战略部内网)投稿邮箱:宏观研究/战略发展部/总行/boc http://22.1.72.18/(图书馆) 报送:董事长、行长、监事长及管理层成员,董事 抄送:总行各总部、各部门,各附属公司,各一级分行、直属分行,中银香港,各海外分行、
附属行、代表处

标签: #屏蔽 #电脑 #怎么注册微信 #网络小说 #怎么做 #照片 #加人 #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