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困难我们帮,您有烦恼跟我们讲,M12~M132019年5月17日

背景 0
星期五责编邹娜美编徐兴值班主任韩延浩 您有困难我们帮,您有烦恼跟我们讲 [铁肩道义]□文/半岛记者杨阳图/资料图片 家中失火孤寡老人盼救助,我们帮忙筹善款;秋月梨滞销全家睡不着,我们帮忙卖;男孩失联40多天无音讯,一篇报道找回来……自2011年创刊以来,半岛都市报《墨城新闻》与即墨市民一起走过了八年的时光。
8年来,我们坚守在您身边,倾听您的声音,懂您的悲欢,知您的冷暖,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半岛都市报《墨城新闻》8周年到来之际,我们想大声告诉您:如果您有困难,我们帮您;如果您有烦恼,请和我们说。
您的一句“谢谢”,便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家中失火,收到善款2万余元 2019年2月份,半岛都市报《墨城新闻》报道《无情大火烧光家,8旬老人盼救助》新闻后,不少爱心企业和市民打来电话,表示愿意捐款捐物帮助老人。
2月24日下午,一场大火将即墨区潮海街道后铺下村82岁老人栾欠柏的家全部烧光,屋顶烧塌、屋内一片灰烬,无处下脚。
记者了解到,栾欠柏老人无儿无女,平日里靠低保过日子,大火之后只能暂住侄子栾可宏家中。
据栾可宏介绍,老人在2018年冬天因为脑梗塞住了2次院,右脑受损,已经说不清楚话,大火发生后,老人受到很大打击。
2月28日,即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协会执行会长、青岛鲁匠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孙凤祥和同事们带着3000元现金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来到潮海街道后铺下村,将现金和生活用品交到老人手中。
同行的青岛市即墨区上善文化培训学校董事长鄢帅也将500元现金放到老人手中。
记者还接到不少爱心市民的电话,有的捐100元,有的捐3000元,还有的企业捐助了1万元。
截至3月4日上午10点,栾欠柏老人已经收到善款2万余元。
秋月梨滞销,我们帮着卖 2018年11月,即墨区灵山镇金家湾村的姜仁礼打来求助电话,家中秋月梨滞销,希望能帮忙。
“我们都是以种梨为生,梨卖不出去,吃饭不香,睡觉都不踏实。
”2018年11月10日,姜仁礼对记者说。
记者跟随姜仁礼来到冷库,看到里面已经堆满了秋月梨,有的秋月梨已经逐渐变黑。
说起梨滞销一事,他有着说不完的话。
热切的眼神中,透出焦急与期盼“。
秋月梨如果在成熟期内不去采摘,梨就会一个一个掉落,腐烂在地里。
采摘后的梨堆放在仓库不易储存,一个月内就会内部发黑,不能食用。
现在从冷库里挑出200斤果子就要调出100斤的烂果。
”姜仁礼说“:如果这些梨再放在冷库卖不出去的话,辛苦一年就算白费了,不但不挣钱,还得搭上化肥、人力等费用。
” 本报刊登相关报道后,近一个月时间里,姜仁礼的果园每天都能迎来采摘游客。
“多亏了你们的报道,很多人来购买秋月梨,给我解决了大困难。
”事后,姜仁礼专程为本报送来了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一家人陷困境,受到好心人帮助 水火无情人有情,一人有难众人助。
2018年8月27日,半岛 都市报《墨城新闻》微信公众号刊发《一把大火烧光4万元还债款》,报道了即墨区共和小区居民刘述华家中突发大火,烧光了家中几乎所有的财物。
报道刊发后引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
28日上午,即墨区润泽公益志愿者服务队和青岛鲁匠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共13名爱心人士,将1万多元的现金和米面油挂面被褥送到了刘述华家中。
据悉,截至29日傍晚,除以上捐助外,还有上善财务捐助1000元,千惠舞旗山水业捐助200元,共和小区业主们为刘述华筹得4000元,还有6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好心人送来1000多元现金。
报道刊发后两天时间,刘述华家共收捐钱物折合两万余元。
失母双胞胎收到10万爱心款 即墨一产妇撇下仨幼子去世,47岁的丈夫陷入迷茫无助之中。
本报2018年3月30日A18版刊登《即墨这个家庭盼您搭把手》文章后,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青岛市很多爱心人士打来电话表示想要捐钱捐物。
3月30日,记者再次来到了即墨区中医院产科病房,与29日采访时空空如也的病房相比完全变了模样。
一整面墙全都堆满了尿布、床单、水果、奶粉等各种婴儿生活用品,来看双胞胎宝宝的好心人络绎不绝,有的带着爱心款,有的拎着大包小包,场景十分感人,大家都在与家属嘘寒问暖,不少人都会抱抱两个小婴儿。
截至4月1日上午,这个家庭已收到善款10万左右,还有不少爱心物资。
姜女士表示,现在这些婴幼儿用的物品实在太多,根本用不完,等到孩子长大一些,不需要的时候,他们会把这些爱心物资捐赠给其他需要的人们。
白血病娃娃医药费无处筹措,好心人伸援手 6岁的小浩浩刚刚迈入小学一年级20多天,因高烧不退被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
小浩浩父母是外地打工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不仅将家里积蓄全部花光,还欠下了十几万元外债,巨额的医药费无处筹措,漫长的求医路让小浩浩的家人快绝望到放弃治疗。
自2014年11月5日,本报先后多次报道后,小浩浩的遭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少好心人、爱心组织和服装市场都向小浩浩伸出了援手。
据小浩浩的父亲李维刚介绍,小浩浩前期治疗已在2015年6月底结束,正在进行的后期治疗不需要一直住在医院,只需要根据化疗和恢复情况定期到医院进行为期一周或一月的治疗,然后回家休养即可,若恢复得好便可以重回学校,总共还需要两年左右的时 双胞胎儿子和四岁的哥哥。
爱心人士为刘述华捐款。
秋月梨滞销,果农愁得睡不着。
爱心人士为栾欠柏送去爱心款。
间。
“很感谢你们,多亏你们的帮助,孩子才有了活的希望。
”李维刚感激地说,希望通过本报向关心捐助过小浩浩的好心人道一声“谢谢,愿好人一生平安”。
士,前去看望并捐款帮助万文清一家。
颅脑受损,12万善款温暖五岁娃 地瓜滞销,半月帮卖43万斤 2016年3月份,本报持续关注了即墨市大信镇新花园村地瓜合作社农户们辛苦栽种的43万余斤地瓜,因为窖藏增甜错过销售时间而无人问津,只能眼睁睁看着地瓜放在地窖里等着烂掉,令人心痛着急。
经过本报连续10余天的报道后,市民零散购买、银行大批量买、法院定期购买、地瓜经销商“包销”……众多爱心市民和社会单位伸出援手。
“要感谢伸出援手帮忙的市民和社会单位,也十分感谢报社的帮助。
”地瓜合作社负责人姜正亮感激地说,“报道之前来的人很少,就连附近村的村民都很少知道我们村今年种了地瓜,一天下来卖不出多少,甚至有过连续几天不见一位顾客的情况。
自从新闻报道后,一天要迎来一两百名市民,咨询电话都打爆了,订购也是接连不断。
”姜正亮说,经过半月多时间,地瓜已经全部售完。
错时售枣,不到一月卖万斤 “我这里有1万多斤乐陵金丝小枣卖不出去,这是我姐姐家一年的收成,你们能不能帮帮忙?”2016年3月,从德州乐陵老家来即墨打工的范金凤向半岛记者求助,姐姐一家种了500棵金丝枣树,2015年金丝小枣丰收总产量超过1万斤。
就在金丝小枣销售的黄金时期,范金凤的姐夫意外发生车祸,受伤住院。
范金凤的姐姐只能在医院照料伤重的丈夫,没有时间卖枣。
由于德州乐陵种枣的人很多,错过销售时间的金丝小枣在当地根本卖不动。
在即墨打工的范金凤回家过年时得知了这一消息,就将这滞销的1万多斤金丝小枣运到即墨销售,希望可以帮助姐姐一家渡过难关。
本报连续报道,并在微信平台同步推送后,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不到1个月的时间,1万斤金丝小枣便卖光了。
2016年9月14日,本报报道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即墨移风店镇女孩吴裕环失去了父亲,母亲重伤,她自己也因颅脑损伤被紧急送到医院,贫困家庭不堪重负一文,爱心市民纷纷慷慨解囊。
为了让小裕环能够顺利进行第二次手术,本报再次发起号召,报道刊登后,陆续有读者拨打记者电话,表示想献出一份爱心为小裕环捐款或去探望小裕环。
即墨市工商联青年企业家商会在得知此事后为小裕环募集了21066元。
即墨市慈善总会、即墨市武术协会也给小裕环送来了15000元善款,助其渡过眼前难关。
还有不少爱心市民在得知裕环的困难后纷纷通过医院为其捐款,根据统计捐款额已有56000余元。
此外,微信公众号“我的青岛”也为裕环召集了募捐,累计捐款额超25877元,其中包含即墨市红十字会送去的5000元救助金。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2月12日,累计捐款额已超过12万元,且爱心接力仍在继续。
手术后的小裕环恢复得不错,精神也很好。
男孩失联40多天,一篇报道帮找回 2014年10月,从菏泽来即墨打工的市民李宝花向本报求助,称其13岁的侄子李秦义,在8月26日从青岛来即墨途中失去联系,家人四处寻找,天天出去贴寻人启事,但一直没有音讯。
“这孩子挺可怜的,从小父母就外出打工,而且去年他母亲还失踪了,从此更是变得沉默寡言,不太爱跟人说话,不过平时愿意上网聊天、玩游戏。
”李宝花说。
2014年10月10日,李秦义打工的饭店老板看报纸时,无意间看到了本报关于小秦义的报道,于是赶紧按照上面的电话和小秦义的姑姑取得联系,并将其送回家。
“多亏了你们的报道,才找到了小秦义!
”小秦义的二姑李宝荣十分激动。
爱心传递,助花甲老太渡难关 带病学习,13岁女孩获捐助 2015年5月18日,本报记者曾报道《13岁女孩两度患重病》新闻,2011年金口镇13岁女孩万文清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突然发烧,浑身疼痛,经过专家的诊断,患的是“噬血红细胞综合征”。
因为体质弱,患病时间长,万文清的身体开始出现多处器官功能衰竭,最严重的一天,她经历了8次抢救。
经过两年多的治疗以及家人的悉心照顾以后,万文清的身体开始好转,她终于回到了梦寐以求的校园。
然而,就在全家人觉得雾霾将要散去的时候,2014年初,父母发现文清的腿上长了一个个密密麻麻的硬疙瘩,且双腿越来越肿,高烧不退,经多所医院检查,最后被确诊为结节性脂膜炎。
虽遭受着病痛的折磨,万文清却依然不放弃学习,在学校成绩名列前茅。
两次治病花掉近40万元,万文清的姐姐为了给妹妹治病,也放弃了已经考上的研究生,选择工作赚钱。
新闻报道后,即墨狮子会和善分会及不少社会爱心企业和人 2014年3月份,本报曾持续关注即墨原华山镇东桥头村李友花一家,老人一直靠自己羸弱的肩膀来支撑这个家。
李友花丈夫30岁就患上脑血栓,从此瘫痪在轮椅上,女儿和女婿相继离开人世,抛下年仅7岁的孩子。
当年64岁的李友花只身照顾瘫痪的老伴儿,同时抚养失去父母的外孙女十多年,为了照顾这一老一少,李友花大半辈子都在起早贪黑、种地卖粮的同时,还要靠每天做小手工活来贴补家用的忙碌中。
新闻报道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即墨工商联青年企业家商会等爱心企业和爱心市民,纷纷前往李友花家中探望,并给她留下了爱心捐款。
即墨同德医院主动和本报取得联系,为李友花娘孙俩做了全面的眼科检查,让其外孙女消除了心中一直以来的困扰,并为李友花免费佩戴了专门的远视眼镜。
此外,本报小记者还通过义卖报纸的形式,为李友花一家筹集爱心款。
经过治疗,李友花丈夫的病情有了好转,慢慢能下床独自行走。
李友花的外孙女也努力学习,将自己的学业继续下去。

标签: #流量 #无线网络 #网络 #打不开 #不好 #电脑 #无线网络 #塑胶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