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一问,地里问题就办了”,如何创建微信群

微信群 2
2020年12月7日星期
主编:储召生编辑:杨文轶设计:丁京红校对:赵阳电话:010-82296531邮箱:gaojiao5@ 高教周刊·科学研究07 科研探索 山东农业大学专家指导一线玉米生产,带动大面积提质增效—— “微信群一问,地里问题就办了” 通讯员王静 10月的齐鲁大地,处处一片金黄,玉米又迎来一个丰收年。
在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德平镇,农民大多抢抓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加紧收割、晾晒、储存玉米,到处一派繁忙的收获景象。
种粮大户魏德东却一点儿也不着急,他要再等10多天才“动身”,这是张吉旺教给他的“适时晚收”技术。
张吉旺说的话,他都信。
隔空把脉确保稳产增收 张吉旺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玉米栽培专家,也是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除了在校上课,他常年奔波于省内各玉米主产区,深入农户和田间,推广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自从2008年临邑县开展高产创建,张吉旺作为山东省玉米高产创建专家开始到这里指导生产,至今已12年。
魏德东是临邑县有名的种粮大户,流转承包着3000多亩土地,创办的富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有会员500多户。
在他的高产攻关田里,全部使用张吉旺推广指导的玉米生产“一增四改一晚”技术体系,“一增”就是增加种植密度,“四改”即改种耐密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一晚”就是适时晚收。
在成套栽培技术指导下,魏德东连续多年摘得山东省“粮王”桂冠。
看到眼前丰收已成定局的景象,张吉旺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今年玉米备耕备播期间,正值新冠肺炎疫情,玉米生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他回忆道,“三四月份是培训玉米生产技术的‘黄金时间’,今年却由于疫情农民走不出来,我们农业专家又过不去,很是着急。
”为保证农作物不误农时,张吉旺带领团队建立了“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黄淮海区玉米生产技术培训大讲堂云平台”,邀请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的多位专家,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玉米生产技术线上培训。
“农民如何选择玉米良种及苗期管 理技术要点”“春玉米备耕主要工作”“夏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玉米节水灌溉技术”等,育种专家、 栽培专家、植保专家、水肥管理专家、农机专家、农技站站长、农技推广员……赶趟儿地加入云平台,通过“云端”网上课堂将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传授给农户,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科技服务与智力支持,将理论与实践、技术与生产、培训与指导有机结合,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张吉旺是真上心。
他又新建了微信群、QQ群,把玉米体系各领域的农业专家和多个农技站负责人都拉进群,全方位、多途径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有问题在微信群里一问,好几个专家接着给解答,不出门就把地里的问题给办了!”魏德东说,“专家教的种肥同播,在播种机上设置好种子与肥料间的有效距离,一次性将种子和肥料一起施下去,省时省力又高效。
” 科技引领“硬核生产力” 德州齐河、德州临邑、济宁兖州、聊城茌平、泰安岱岳区、河南西平……各个玉米高产高效示范区都是张吉旺瞄准生产一线难题,开展前瞻性、关键性科技攻关的广阔天地,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藏粮于技”的真正内涵。
魏德东的经历并非个例,临邑县翟家镇孙汉服村的孙丰忠也是张吉旺重点指导的农户之
一。
在张吉旺密植增产、种肥同播等多项集成技术指导下,他家的高产攻关田里“七分种三分管”,种植密度由每亩不到4000株增加到每亩6100株,苗期一次性施入玉米专用缓控释专用肥,改种增产潜力更大的登海661,小喇叭口期再追施1至2次尿素。
玉米收获也是关键。
过去农民习惯在9月上中旬就收夏玉米,而张吉旺指导过的地方,现在收获期都延长到国庆节以后。
“10月初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关键时候,要高效利用光热资源增加籽粒有效灌浆,提高玉米籽粒的成熟度,增加玉米千粒重,增加亩产量。
”经他指导过的地方,每亩地能增产 10%以上,效果十分显著。
孙丰忠种的玉米高产攻关田,连续几年亩产都在1000公斤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吨粮田,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模范。
“稀谷子,密高粱,玉米地里一锄杠。
”“不似从前,杀青砍倒,减产低效;适期收获,国庆最好,穗大粒饱。
”“小喇叭口期之前倒伏的玉米不用扶,花粒期倒伏的玉米也不用扶,但必须加强病虫防控,抽雄至吐丝期倒伏的玉米,最好扶一下。
”张吉旺说,农业技术创新是提高作物产量、提升玉米生产效率最有利的途径,也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但给农民讲技术、说要领,朗朗上口、简单直白最好。
“一增四改一晚”、秸秆还田提升地力、优选品种、配方施肥、科学管控……“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种植管理技术,为老百姓带来的不仅是产量的增加,更有综合效益的稳步提升。
一系列高产稳产的新技术应用到种植户的示范田,科技引领成为玉米生产提质增效的“硬核生产力”。
机械化提高产业竞争力 隆隆的轰鸣声中,一台玉米籽粒直收机沿着整齐的地垄来回穿梭着,摘穗、剥皮、脱粒一气呵成,秸秆粉碎还田,黄澄澄的玉米粒直接流进翻斗车。
10月8日,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东侯村汶粮专业种植合作社的20亩示范田里,正在开展张吉旺主持的“夏玉米稳产高效抗逆生产关键技术示范项目” 张吉旺教授(中)与团队成员在试验田讨论如何改进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王静摄 田间现场观摩,对试验示范的夏播玉米新品种“登海111”和“MC121”进行籽粒直收实打测产。
张吉旺介绍,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由于深加工产业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被誉为“软黄金”。
收获是玉米生产过程中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环节,约占整个玉米种植过程中人工投入的50%—60%,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是突破农业劳动力瓶颈的主要手段,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科技支撑。
“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以高产,以及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低、田间倒伏倒折率低、机收籽粒破损率低的‘一高三低’四项指标为核心,集成优选良种、高产栽培、化控防倒、病虫防控、籽粒机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减少损耗、提高效率和节约用工三重成效,解决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个瓶颈,对促进玉米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提升我国玉米产业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他说。
近5年来,依托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张吉旺等岗位科学家指导黄淮海区域16个综合试验站累计建立了400多个百亩示范方,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0%、劳动生产效率提高15%、增产12%、增效20%以上,示范带动大面积玉米生产绿色提质增效,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有效提升了黄淮海区域玉米竞争力。
科学智透 没有“芭蕉扇”也能扑灭“火焰山” ——湖南科大教授创新技术解决煤火危机 通讯员唐亚慧 来到安源煤矿迄今122年历史的总平巷,斑驳的井口,红砖砌成的牌坊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运煤车来往穿梭,生产紧张而有条不紊……这是安源煤矿日复一日开采的画面,可就在18个月前,这所百年煤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2019年6月,安源煤矿378复采工作面切眼贯通后出现煤自燃隐患,顶板顶管持续涌出大量乙炔和一氧化碳气体,工作面瓦斯浓度高达20%以上。
通风区组织注浆治理未果,随即封闭工作面,导致500余万元采煤设备和20余万吨优质煤炭资源冻结,煤自燃极易引发瓦斯爆炸伴生灾害,灭火任务异常艰巨。
一接到求助,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鲁义连夜赶到矿上,随技术人员一同下井,为这座危惙之际的煤矿“问诊”。
钻巷道、测数据、做方案……“问诊”讲究望、闻、问、切,井 下条件十分复杂,为找到复采工作面的症结所在,鲁义步履蹒跚行走在近40℃高温、100%湿度的泥泞巷道中,任凭汗水浸透他的衣服,泥浆灌满胶鞋,每天升井时经常是弄得浑身黢黑。
经过一周的下井“诊断”,并基于现场基本模型,采用计算机软件辅助模拟验证,基本圈定两处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鲁义终于给出了自己的“诊断书”和祛疾的“处方”。
“煤火治理常见的灭火方法如下:遇地表明火就直接剥离用挖掘机挖出火源,或用黄土覆盖;有地下暗火则打孔注水灌浆,注水是为了降温灭火,灌浆是填充地下裂隙。
”鲁义透露。
如何利用最少的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分析前期监测结果后, 鲁义凭借多年矿山防灭火材料研发的经验,创新性地提出“定点注浆和区域封堵”相结合的稠化浆体防灭火技术。
“井下电动设备使用受限,我们只能研发专门的气动搅拌装置来混合稠化浆体材料。
”鲁义随即开展了灭火注浆钻孔设计、搅拌装置设计,长期蹲守在机械加工车间同工人师傅一起反复修改图纸。
经过3个月的苦干,他们设计的矿井防灭火注浆系统方案获得成功,并顺利完成了现场施工。
矿井启封,如同精准的外科手术,是一项细致而危险的工作,一旦失败就会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要做足启封前的准备工作,针对监测仪器反馈的情况做出及时而正确的调整。
由于地下煤层起火的特殊性,火情熄灭需要较长的周期,在事无巨细地指导完矿山处理方案后,鲁义暂时返校,静待云开见日、工作面启封。
2020年2月,因为启封日期快要到了,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腿伤未愈的鲁义不得不提前结束休息,前往安源煤矿。
经过近一个月的密集监测,工作面一氧化碳含量持续降低,在工作面环境稳定后,终于迎来了启封的日子。
3月9日,安源煤矿终于将积压在井下长达数月,价值200余万元的采煤设备撤出,成功解放了40余万吨的煤炭储量,减少经济损失约1.4亿元,378工作面的火情风险顺利解除,工作面于4月25日正常回采。
安源整个矿区洋溢着欢乐的氛围,通风副总工程师甘建军称赞道:“鲁教授现场经验丰富,打了一个漂亮仗,不仅治理了安源煤矿一大难题,还收获了丰硕的经济效益。
” 以“变”破“唯”科学构建高校教育评价体系 ——“深化高校教育评价改革高峰论坛”综述 评价是教育指挥棒,评价体制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
为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的要求,探索高校科学教育评价机制的构建路径,近日,长三角教育发展政策与法治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在上海共同举办了“深化高校教育评价改革高峰论坛”。
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3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高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逻辑思路和重要突破点展开了深入研讨。
▼ 准确识变,高校评价改革正当时 教育系统外部的知识革命、科技革命、社会革命以及教育系统内部质量革命的兴起,对高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新形势,需要新评价。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马陆亭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发展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五唯”已成为阻碍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顽瘴痼疾,必须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总体方案》中高校评价改革是整体性改革,需要推动发展、革除弊端、深入过程、保证方向,推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伟大实践,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护航,体现的是思想理念、政策措施、制度安排的一体化设计。
华东政法大学“破除‘五唯’与构建科学教育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课题组用“三个超越”“六个导向”概括了《总体方案》出台的意义,认为《总体方案》设计的评价体系,是超越数量注重质量的评价、超越当下面向未来的评价、超越教育内部立足社会的评价,体现了战略导向、系统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分类导向、科学导向,是对谁来评价、评价什么、怎么评价的重新定位。
开展科学评价,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高校评价科学与否,最终的衡量标准在于是否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以“培育国家队第一方阵”的“双一流”建设为抓手,通过科学的成效评价,形成健康向上的竞争氛围,提升我国高教系统的质量底线和整体实力,成为专家共识。
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指出,以往评价存在对中国独特国情下高等教育系统运作特点体现不足、评价标准固化等问题。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应在指标体系设计上遵循“价值(value)—指标(indicator)—政策(policy)”的“VIP”原则,突出中国特色、立德树人任务和贡献导向,从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同视角考察评价高校和学科的建设成效,按不同评价方面、不同学校和学科类型多维多样呈现评价结果,从而发挥评价的诊断、改进功能,助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上海政法学院石其宝教授强调,高校评价涉及政府部门、家长、学生、用人单位、国际社会以及大学自身六个主体,须注意各评价主体的不同期望。
与会专家还指出,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为特色化发展,科学的分类评价可以解决高校办学缺乏特色和资源浪费严重的现实问题。
健全潜心育人评价机制,引导教师回归教书育人初心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教师虽然承担着科研、社会服务等多重职责,但第一职责是人才培养。
《总体方案》对于教师评价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推进践行教书育人的使命。
在华中科技大学赵炬明教授看来,高校和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对教育教学的道德承 诺,扭转失衡的天平,树立正确的办学观、教育观,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发展和学习作为使命并不折不扣地予以履行。
通过调整教师评价政策,认可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成果,可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人才培养工作中,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目标,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董秀华教授同样强调了教师评价需回归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
评价的功能定位应着力于引导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此应开展基于职责和以岗位目标为参照的评价,保障教书育人基本职责的实现,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发展性评价,关注进步程度以及与同行的比较。
在评价方法上,应适当增加定性评价,让定量指标更好地支撑定性评价;根据人才培养成效的滞后性特点,适度延长评价周期;引入教师自我评价,以激发评价促发展的内生动力;引入专业力量,以增强评价信效度。
华东政法大学郭为禄教授认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就是要坚持“育人”为第一导向。
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这是克服“唯论文”的关键,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回归本源、实现内涵发展的应有之义。
教育教学评价要发挥多方主体的作用,既要重视学生评价,也要重视同行专家评价,发挥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的作用,还要重视发挥教师自我评价的作用,探索建立教师教育教学的“成长档案”,促进教育教学和教师发展的过程评价。
教育教学评价既要重视课程和课堂教学的评价,也要重视教师在课程和课堂外实际投入的评价,把建立经常性的师生有效互动纳入考察范围,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探索全过程全要素评价,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社会和人民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看类似教学成果奖、科技创新奖、招生就业率的数字指标,更看重思想品德、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基本素质,以及 毕业若干年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就。
因此,对大学生评价的改革,应该贯穿大学教育从入口到培养环节再到出口的全过程,覆盖教育内容德智体美劳的全要素。
可喜的是,已有的实践探索秉持了这个方向。
华东政法大学杨忠孝教授对比学生多元评价的国际经验与国内探索,发现国内外的共同趋势为:不唯分数,综合考察生源资质;不唯知识灌输,注重能力增长;不唯结果,引导注重学习过程;不唯科研,引导加强综合素质;不唯文凭,严把出口质量。
加州大学常桐善博士指出,在美国,学习成果评价是评价本科生学习与成长的有效措施,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内外部评价相结合、强化教师参与、注重数据收集和研究、重视学生对学习与成长的自我评价。
建议国内高校贯彻落实《总体方案》时,应正确理解评价的内涵价值,提升大学内部的评价动力;思考教育质量的内涵意义,重视丰富学生的就读经历;加强院校研究,积累并利用数据开展纵横向的教育自评。
华东师范大学杨九诠教授强调,评价目的不应止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还要指向学生的解放;要扩大评价的边界,促进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机部分,让学生从被评价的对象转换为实施评价的主人。
教育是民生,更是国计。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
华东师范大学柯政教授认为,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效率跟不上国家竞争力的需要,应深化外部考试评价制度,特别是完善高校招生考试体系,建立大学先修课程考试制度,推行拓展知识面、鼓励拔尖、基于客观成绩的综合评价;改进校内考试评价制度,比如增强课程选择性、建立“荣誉课程”制度体系、博士学位论文外审制度应重激励创新而非求稳。
随着国家实力和高等教育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进入我国高校学习,对其教育质量的评价不可缺位,学习经历调查则是测量教育质量的核心手段和指标。
西安交通大学陆根书教授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建议营造有利于留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堂学习环境,建立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的留学生服务后勤管理机制,提高留学生学习活动过 程当中的投入水平和参与程度,细化落实留学生管理办法,完善留学生教育质量的评价监督体系。
评价热的冷思考 在对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性形成共识的同时,与会专家亦倡导理性思考评价的功能和目的。
在复旦大学熊庆年教授看来,学术评价的乱象治理要重视追根溯源、标本兼治。
教育评价改革要充分重视学术共同体的特殊性,尊重学术发展的规律,避免“丛林法则”的过度应用,防止过度地追求产出、过度地追求短期效益,要适时“休养生息”,以“无为而治”还学术生态的“绿水青山”。
上海交通大学杨颉教授以“罗生门”为喻,指出评价只是一种工具,用得好可以为善,用得不好可以为恶;要将评价的方向性和价值判断作为第一原则,同时兼顾效果和科学性、简约性原则;要充分重视修复学术生态系统,从重视“人工林”转向重视培育“原生林”,提升高校的学术创新能力。
同济大学樊秀娣教授呼吁强化建设、淡化评价,减少“过多”“过繁”“过频”的评价活动,创造安静、宽松、鼓励潜心研究的学术环境,并建议关注内生性评价指标,关注质量内涵而非状态指标,设置对“纵容”学术不端单位“零容忍”的“硬指标”等。
上海教育评估院冯晖研究员强调,破“五唯”不能非左即右,要在“唯”和“不唯”之间找到平衡,尊重个性、特色,强调多元;评价体系要从“一把尺”到“多把尺”、从单一标准到多元标准进行分类评价,实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达到“人人都有出彩机会”的目标。
另外,不少专家都指出,应充分关注评价中过度的功利主义倾向、与资源配置强挂钩的外部评价对高校办学的负面影响,深刻反思评价的价值取向,比如是否解决了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提升等核心问题。
(杨忠孝丁笑梅万圆)

标签: #画眼线 #网上购物 #如何下载 #如何下载 #密码 #免费网站 #图片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