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养老资讯,每日养老资讯2019

快速 1
年1月15日 香山颐养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特别鸣谢:幸福颐康养老产业投资公司 欢迎订阅 目录 养老视点

....................................................................................................................


4 北京:入住率不算养老机构评星硬指标........................................................................4北京:全体老年人可享社会优待....................................................................................4辽宁:数据显示今年沈阳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1/4......................................................5山西:运城投入300余万元推动养老福利机构消防设施改造升级............................6安徽: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标准体系建设........................................................................7安徽:政协委员杨林,“银发浪潮”袭来引导资本参与养老产业................................8江苏:相关部门应制定社区适老化改造标准................................................................8四川:成都深入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9四川:成都出台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实施方案......................................................10福建:人大代表陈桂林议应加强农村养老机构运营补助力度..................................11四川:阿坝州召开2019年春节慰问离退休干部座谈会............................................11代表呼吁多建些养老医疗设施......................................................................................12“家庭养老床位”打破老龄化困境..................................................................................13五星级养老什么样?北京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今起评星级..........................................142019中国老年教育论坛举行.........................................................................................15
不能忽视养老的公益性

..................................................................................................

15过度竞争不利于养老事业

..............................................................................................

16 热点新闻

..................................................................................................................

17 报团取暖,非公医疗“分羹”市场直面竞争..................................................................17社会办医迎热潮资本缘何青睐非公医疗......................................................................19卫生健康与医疗保障重点工作公布,新一年的“健康红包”来了..............................21 老龄数据

..................................................................................................................

22 上海:2018年增加养老床位7103张,提供居家照护服务566万人次...................22江苏:扬州现有114家养老院......................................................................................23湖北:武汉进入深度老龄化,65岁以上老人达124.25万........................................24 养老类型

..................................................................................................................

24 湖南:浏阳镇养老院装上了电梯..................................................................................24家门口有了“养老驿站”..................................................................................................25 养老产业

..................................................................................................................

26 老年人购买力持续增强,总消费或将达到18亿元....................................................26如何做老年人的爆款产品

..............................................................................................

27 智慧养老

..................................................................................................................

28 北京:新增养老照料中心推进“一键式”智慧养老服务,2019年朝阳区将实现养老“双覆盖”..........................................................................................................................28
浙江:吴兴打造"虚拟养老院",智慧云邂逅夕阳红...................................................29青海:西宁打造“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29养老要靠机器人?
............................................................................................................30 健康管理

..................................................................................................................

31 改变九点可降低老年痴呆风险......................................................................................31 养老金融

..................................................................................................................

31 养老目标基金:道阻且长

..............................................................................................

31基金公司加速进军个人养老领域..................................................................................34建信基金梁珉:助力养老第三支柱..............................................................................35 社会保障

..................................................................................................................

36 纳税人的好消息来了!
税延养老险有望5月如期全面启动.........................................36江苏:2019年度南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开始缴费.....................................................38广西就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参保范围等事项做出规定......................................39推动养老保险三大支柱改革,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40人社部:2018基本养老险覆盖9.4亿人,2019降低社保费.....................................41专家建议将养老第三支柱命名为“中国个人养老金”..................................................42江西:宜丰县认真核查申领养老保险金人员资格......................................................42 老年说法

..................................................................................................................

43 老年人保健品市场需进一步规范..................................................................................43养老服务业,应跟上老龄化程度..................................................................................43权健营销应当作反面案例警示老年人..........................................................................44 关于我们

..................................................................................................................

46联系我们

..................................................................................................................

47 养老视点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北京:入住率不算养老机构评星硬指标 北京养老行业协会日前发布《北京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实施办法(试行)》。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原评定办法中较为关注的养老机构“床位规模”“入住率”“绿化率”等硬件指标,在新《办法》中不再作硬性要求,更加注重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安全、医疗服务能力、标准和制度建设等“软”指标。
同时,政府补贴也由“一次性发放”改为“每半年发放一次”,敦促养老机构以评促建。
养老机构在星级评定有效期内,因发生死亡人数一人以上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殴打、体罚等“欺老虐老”行为,将取消星级资格。
1月11日上午,在北京养老行业协会召开的2019年第一次会员大会上,《北京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实施办法(试行)》审议通过,并正式发布实施。
据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介绍,该文件采取由北京养老行业协会会员大会审议通过并发布施行的方式,是市民政局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为全国首次。
目的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的精神,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养老服务领域的社会治理功能。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等级从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
与原评定办法相比,今后不再将养老机构床位规模、入住率、绿化率作为养老机构申请星级评定的基本条件,而是作为“加减分”项目出现。
评星的重点是服务质量、安全、医疗服务能力、标准和制度建设等“软”指标。
同时,政府补贴也由“一次性发放”改为“每半年发放一次”,敦促养老机构以评促建。
据了解,政府部门将根据养老机构的星级,给予不同标准的运营补贴。
例如,评定为二星级的机构,每床每月将增加50元补贴;三星级机构每床每月增加100元补贴;四星级、五星级机构每床每月增加150元补贴。
获得星级评定等级的养老机构在取得星级资格满一年后,可根据情况继续申请较高等级的星级评定。
《办法》规定,养老机构在星级评定有效期内,因发生死亡人数一人以上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非法骗取套取政府财政资金,发生殴打、体罚等“欺老虐老”行为,被纳入本市信用黑名单,将取消星级资格。
由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收回证书、牌匾,并向社会公布。
被取消星级资格的养老机构,三年内不得申请星级评定。
此前,本市已评出四家五星级、15家四星级、27家三星级养老机构。
北京养老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这些已经评星的养老机构,无需重新评定。
新申请评星的养老机构,将按照新《办法》实行。
(来源:北京青年报) /Home/Article/index/pid/0/id/456/aid/60108 北京:全体老年人可享社会优待 “让全体老年人享受社会优待,不仅是法律给予的权利,还能引导老年人扩大社会参与,实现更
高品质的健康生活。
”李红兵表示,北京已是中度老龄化城市,所以本市在养老领域的发展方向就是坚持适度普惠。
截至2018年年底,本市已为超过110万的60至64周岁老年人集中发放了“北京通—
4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养老助残卡”。
从今年1月1日开始,本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享受免费乘车、逛公园等社会优待服务。
市民政局还优化了办卡流程,可提前六个月申请,以实现“今天六十明天用卡”。
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2018年本市建成182家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出台实施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扶持办法,支持驿站为老年人就近提供服务。
整合老年人福利政策,推出老年人社会福利津贴补贴实施方案,即将建立困难老年人生活补贴、失能护理补贴、高龄津贴等基本养老服务制度。
制定关于加强老年人照顾服务完善养老体系的实施意见,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
规范居家养老巡视探访工作,为5.8万余名独居、高龄老年人提供巡视探访服务,完成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9000户。
今年,本市民政部门将继续聚焦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全面落实适度普惠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努力提升民生福祉。
在养老服务供给方面,将继续完善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的“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继续推动应建未建的空白区域养老照料中心建设,新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50个。
研究制定养老服务标准体系以及落实养老服务领域“放管服”改革措施。
总结固化西城、丰台、石景山、通州等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果,在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建设、互助养老等方面梳理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来源:北京晚报) /Home/Article/index/pid/0/id/456/aid/60137 辽宁:数据显示今年沈阳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1/4 沈阳一名患阿尔兹海默症的七旬老人走失两天一宿了,还能平安找到吗?1月14日,老人的家属托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向所有热心的沈阳市民致谢:老人找到了!目前身体无大碍。
事件沈阳73岁老人已经6次走失 李大爷今年73岁,患阿尔兹海默症。
1月12日9时半左右,他和老伴一同出门去治牙。
老夫妻一起乘坐271路公交车途中,李大爷独自在联合路北海街附近下了车,此后便走失了。
为了寻找老人,家人拨打110报警,并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寻人消息。
然而,2天1夜过去了,老人杳无音信。
正当家人陷入绝望之际,13日23时许,好消息传来:老人找到了!原来,李大爷走失后,由于天冷,不断换乘公交车。
当晚,他乘坐151路公交车时引起了司乘人员的注意。
经攀谈,司乘人员判断老人找不到家了,于是将他送到铁西区某派出所。
14日,李大爷的儿子李先生告诉记者,父亲在几年内已6次走失了。
平时,身份信息、定位手表都佩戴在身上,但事发当日,身份信息丢失了,定位手表没电了。
在此,他提醒大家,一定要定期检查老人随身携带的身份信息,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数据80岁—90岁年龄段找回率最高 针对类似现象时有发生,在沈阳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沈阳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宁先圣提交了《沈阳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白皮书的建议》。
他提出,专业机构预测,2019年沈阳市的老龄人口将突破200万人,占总人口的25%。
他建议政府编写《沈阳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白皮书》。
内容包括:沈阳市老龄人口信息普查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老年人养老方式调查;老年人社会保障情况统计;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医疗保健、文教活动、社会优待等老龄事业发展情况;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等。
数据显示,80—90岁年龄段走失老人找回率最高。
特大城市的找回成功率最高,达84.13%,县级城市及农村最低,只有50.31%。

5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征兆72%的走失老人出现记忆障碍 老年人是弱势群体,随着身体的衰老,很多老人会变得记忆力衰退,反应迟钝,不少老人还会出现老年痴呆症,这其实就是老人走失前的主要征兆。
数据显示,72%的走失老人曾出现记忆障碍,其中确诊为失智的老人占25%。
另有研究显示,走失老人家庭大多没有带老人去医院做过失智(老年痴呆)检查,但实际上走失老人中失智老人的人数和比例要远远大于目前已经确诊的人数和比例。
由此可见,老人走失现象严重,表面来看在于失智老人众多,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对于老人的关爱程度不够。
老人家属应该带老人去医院做老年痴呆症的临床检查,有前瞻意识的子女,还可带老人做基因检测,预测老年痴呆一类疾病发生的可能,在平时也要多些时间来照顾老人,这样才能从根源预防老人走失。
如何预防老人走失? 新闻伴读
1.利用通讯设备——手机、GPS定位器绑定老人最好给老人配备通讯设备,这样即使老人走丢也可立即用电话联系。
若是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最好在其衣服内里别上一个GPS定位器。

2.将联系电话缝于老人衣服上,或放置一张联系卡片给老人做一张联系卡,写上家人的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让老人随身携带是必须的。
这样一来,如果有好心人看到了,就可以与家人联系了。

3.加深老人对家里地址和电话的记忆平时经常让老人背诵易记的电话号码,告诉他们不要前往人多或交通复杂的场所,与家人失散时应原地等待,不要乱走。
多给老人拍摄生活照,万一发现老人走失,应马上报警。

4.请专人看护、求助社区老年中心不论是出于怕老人走丢的担心,还是出于照顾好老人的目的,最好还是请专人看护,或者求助于社区老人中心。

5.佩戴黄手环2012年,针对阿尔兹海默症,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为有走失危险的老人设计了黄手环。
当您在大街上看到佩戴着黄手环的老人时,请注意:他(她)可能需要帮助。
要是真走丢了怎么办?老人走失不必等24小时!
1.立即报警!查监控,找线索。
要记得一点:老人走失,并不局限于“失踪24小时以上才能报警”的规定。
所以一旦家里有老人走失,就应立即报警,并将现有的所有信息提供给警方。

2.根据老人平日喜好,有目的性地同家人一起寻找。

3.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寻人。
(来源:沈阳晚报)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60162 山西:运城投入300余万元推动养老福利机构消防设施改造升级 运城市是山西省的养老大市,全市共有145家养老机构,1314家日间照料中心。
消防器材配备不到位、超期服役、消防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等问题一直是养老福利机构的心头大患。
2018年以来,山西省运城市民政、消防部门分工协作、联勤联防,坚持针对性、操作性、长效性并重的原则,投入300余万元推动辖区189家养老福利机构消防设施改造升级。
高位部署,责任落实“全方位”。
运城市高度重视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
2018年伊
6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始,市政府就召开全市消防工作会议,专门就社会福利机构消防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强调部署。
在春夏、今冬明春两大火灾防控工作中,市政府将其纳入统筹部署。
市消防安全委员会连续两次向市民政局下发了民政系统火灾防控工作建议书,督促落实消防安全监管责任。
市、县两级民政、消防部门分别成立专项治理协调领导小组,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协调推进“十项规定”的贯彻落实。
市、县两级政府将消防安全纳入民政部门社会福利机构总体建设规划,纳入民政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逐级签订目标责任状,定期督导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综合监管,隐患排查“无盲区”。
以“户籍化”管理和“四个能力”建设为抓手,全面推动社会福利机构落实主体责任,全市145家社会福利机构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开展达标创建活动,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
市、县两级民政、消防部门成立专班,人员混合编组,联合执法,“实名制”检查,对所有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等进行拉网式检查,对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及问题登记造册。
市民政、消防抽调专人成立督导检查和技术服务队,分片区对全市13个县区的民政服务机构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检查督导,指导火灾隐患整改。
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成立联合检查组20个,联合检查社会福利机构145家,发现火灾隐患486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457处。
资金扶持,综合保障“全覆盖”。
民政、消防部门加强分析研判,对于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专题向市政府进行报告,并制定针对性防控对策和源头管控措施。
坚持“一院一策”原则,通过“关停化解一批,投资改造一批,设法通过一批”,分类解决消防安全问题,并通过“一对
一、点对点”的方式,督促福利机构落实整治责任、方案、资金和整治期间的防范措施。
市民政局安排共300万元福彩公益金,按照县级5万元、乡镇3万元的标准,对养老福利机构消防设施改造给予资金扶持。
将消防设施器材建设纳入日间照料中心补贴范畴,累计为全市129家日间照料中心发放补贴款516万元;积极推动个体养老机构开展智能消防设施建设,全市共有8家养老机构安装了智能独立感烟报警装置,并联接入消防物联网,有力提升了科技化管理水平。
(来源:黄河新闻网) /Home/Article/index/pid/0/id/456/aid/60132 安徽: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标准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省合肥和安庆获批开展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对养老服务体系标准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不过,现阶段养老服务缺乏规范化管理,对养老机构的服务项目和服务质量监管力度远远不够。
对此,省政协委员、宿州市政协副主席,宿州学院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教授张生认为,应该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标准体系建设。
张生说,社区居家养老是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最佳载体,其标准体系建设有利于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因此,张生建议,行业要制定相关标准,“主要包括标准化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通用标准体系。
”此外,还要制定服务提供标准、服务管理标准、服务保障标准等。
另外,张生认为,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同时也要引导社会参与,并提供平台支持。
张生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一大特点,就是社区居家养老与借助网络化平台的虚拟养老院相结合。
“高度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平台是虚拟养老院一大特色,它和社区居家养老相辅相成,依托数据平台化管理,方便老人们及时快捷和高效地享受所需要的照料和服务。
”张生说,加快养老服务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形成标准化管理系统,有利于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促进养老产业多元化发展。
(来源:安徽网) /Home/Article/index/pid/0/id/456/aid/60128
7 2019
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安徽:政协委员杨林,“银发浪潮”袭来引导资本参与养老产业 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135.9万人,占总人口的18.16%;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774.3万,占总人口的12.38%,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是截至2017年底,安徽省人口结构老龄化的一组数据。
“银发浪潮”已扑面而来,如何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事关百姓福祉,也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面对庞大的老龄人口数字和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现实问题,安徽先后出台各种政策文件,鼓励支持养老产业发展,也初步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消费市场逐渐形成。
在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庆市副市长杨林看来,尽管安徽省老龄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从整体上来看,依旧存在着民营养老机构占比较小、政策支持效应不明显、养老模式创新不够、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以及人们思想观念落后等方面的不足。
在如何解决好养老这一问题上,杨林建议,“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
”同时,他指出,在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还应加大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补贴、机构运营补贴和房租补贴的力度,在土地供应、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
可以鼓励外资企业和个人设立养老服务机构,并享受同等的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
一方面,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各项社保支出给予减免或财政补贴。
另一方面,对营利性养老机构自用房产、土地减半征收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并对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建设项目免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对养老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实行优惠价格;对养老机构安装电话、有线(数字)电视、宽带互联网免收一次性接入费,有条件的地区还应当进一步加大优惠力度。
”杨林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
结合两会之前的调研,杨林在此次提交的提案中还指出,应当发展“医养结合”的专业化养老模式。
鼓励通过养老院设立医院、医院举办养老院、养老院与医院联办等形式,构建养老与医疗相互融合的服务模式,实现老年人卫生健康服务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便捷对接。
(来源:人民网) /Home/Article/index/pid/0/id/456/aid/60164 江苏:相关部门应制定社区适老化改造标准 预计到
2020年,江苏全省老年人口将达1950万,届时每4人中就有1位老人,高龄、失能、独居和空巢老年人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目前多地都在大力推动养老机构的建设,但是根据国家老龄委的推测,养老机构只能解决4%老人的养老问题,96%的老人养老需求还要依靠居家社区。
为此,今年省“两会”期间,致公党江苏省委员会拟提交集体提案,关注适老化改造的居家养老环境。
该提案指出,目前适老化改造主体参与性不强,市场化程度低,政府应加强引导作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积极推进老旧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参与,引导社会力量介入适老化服务平台建设,在改造中将城市规划、土地保障、财政扶持、定价补偿、金融支撑、人才培养、医养保障等机制统筹起来,综合推进适老住区的改造与建设。
据了解,目前江苏省住建厅就适老化住区建设已出台建设标准并设立引导资金支持项目建设。
致公党江苏省委员会建议相关部门应制定适老化改造标准有效引导适老化产业标准,同时标准还应特别
8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关注老年住区所在区域的整体规划布局、道路交通组织、其他居住建筑建设等方面,以衔接老旧社区改造和未来其他住宅建设,充分考虑区域内整体布局的便利性、宜居性。
此外,提案中还建议,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健全并甄别适老化产业类别如可调节床、辅助支撑设施、呼叫急救系统、家政服务等。
社区内还应涉及助浴助餐服务、日间照料中心、银行、商场、超市、便民网点、图书馆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服务方面。
在就医健康方面,应对老年病治疗、护理、老年康复方面的设施和服务要健全,配合基层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建设,以及家庭医生签约并落实,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社区健康支持环境。
延伸阅读:南京“五类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有补贴 日前,市民政局下发《关于健全完善养老服务补贴的通知》,出台一系列补贴政策,鼓励养老机
构建设养老床位、护理型床位,每张床位给予2500元-1.5万元补贴。
《通知》规定,养老机构普通型床位建设补贴需要同时满足14个条件,其中对老人居室的面积有严格规定,规定老人居室的单人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双人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4平方米,三人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8平方米。
合居型居室最多按6张床位纳入补贴范围,每张床位的使用面积不小于5平方米,床均建筑面积不少于18平米;同时,需要满足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基本要求,健身、娱乐、阅览、教室、康复、餐厅等用房总使用面积不少于床均2平方米。
《通知》明确,以自建产权用房举办的养老机构,每张护理型床位给予1.5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每张普通型床位给予1万元一次性建设补贴;以租赁用房举办且租期5年以上的养老机构,每张护理型床位给予7500元的一次性改造补贴,每张普通型床位给予5000元一次性建设补贴;普通型床位改造为护理型床位,每张床位给予2500元一次性改造补贴。
五类老人指的是本市户籍,本人或其代理人提出申请,在本区范围内入住养老机构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60周岁以上特困供养人员;失能、半失能、失智的低保及低保边缘的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70周岁及以上的失能、半失能计生特扶老人;失能、半失能百岁老人。
其中,特困供养人员由政府全额托底保障,由区或街道安排至公办养老机构或中等以下收费民营养老机构。
失能、半失能低保和低保边缘户、经济困难的、70周岁以上计生特扶及百岁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后,其700元/月、400元/月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转入养老机构冲抵护理费用。
在上述费用冲抵的基础上,失能、失智低保老人,入住养老院每月减免800元。
失能、失智低保边缘户老人,入住养老院每月减免400元。
(来源:东方卫报) /Home/Article/index/pid/0/id/456/aid/60154 四川:成都深入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及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个配套实施方案,围绕养老服务领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释放多重政策红利。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480个,其中公办212个,民办268个,建成城乡日间照料中心2621个,支持社会资本搭建智慧化养老服务信息平台22个。
此次《实施意见》实施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鼓励境内外投资者在成都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同时,精简审批流程,推行养老服务机构申办“一站式”服务,实行办理流程一次性书面告知制度,取消部分养老机构消防审验手续。
推动养老服务区域协同发展,加快环成都平原经济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成都与其他区域养老服务领域的资源整合与交流合作。
推进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8年至2020年中心城区新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05处,到2022
9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年,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6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45张以上。
据了解,我市将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和运营专业化的养护型、护理型、临终关怀型等功能型养 老机构,推进具备向社会提供养老服务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成为企业或开展公建民营,对在全市范围内经营连锁机构数达3家及以上,给予每家养老机构一次性奖励15万元。
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养老机构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在境内外主要证券市场进行首发融资的养老服务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针对在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内增加养老服务设施、利用非民用房转型改造成养老服务设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等情况制定用地保障措施。
同时,我市还将深入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拓展现有社区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功能向居民小区和院落延伸服务,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功能,鼓励推行私人定制服务,推进养老机构的居家照护、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专业化服务延伸到居家老年人。
对兴办中央厨房、长寿食堂、助餐服务点、邻里互助点等老年人助餐设施给予资金支持,对成都户籍的散居特困老年人、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老年人、计生特殊家庭老年人和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按实际就餐天数给予每人每天不低于2元的就餐服务补贴,对散居特困、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中的失能、失智、伤残、独居、高龄老年人家庭,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市级财政给予每户最高1000元的资金补助。
“到2022年,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低于45%。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还将增设养老服务公益性岗位,鼓励养老机构吸纳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返乡农民工、征地拆迁家属劳动力就业,对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的,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机构一次性奖励;对入职本市同一养老机构连续从事护理岗位每满三年的护理人员择优给予一次性3000元的奖励资金,对获得市、省、部级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以上的护理员给予5000元—25000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
(来源:成都日报) /Home/Article/index/pid/0/id/456/aid/60123 四川:成都出台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近日,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及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个配套实施方案,围绕养老服务领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释放多重政策红利。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480个,其中公办212个,民办268个,建成城乡日间照料中心2621个,支持社会资本搭建智慧化养老服务信息平台22个。
此次《实施意见》实施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鼓励境内外投资者在成都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同时,精简审批流程,推行养老服务机构申办“一站式”服务,实行办理流程一次性书面告知制度,取消部分养老机构消防审验手续。
推动养老服务区域协同发展,加快环成都平原经济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成都与其他区域养老服务领域的资源整合与交流合作。
推进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8年至2020年中心城区新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05处,到2022年,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6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45张以上。
据了解,成都将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和运营专业化的养护型、护理型、临终关怀型等功能型养老机构,推进具备向社会提供养老服务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成为企业或开展公建民营,对在全市范围内经营连锁机构数达3家及以上,给予每家养老机构一次性奖励15万元。
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养老机构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在境内外主要证券市场进行首发融资的养老服务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针对在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内增加养老服务设施、利用非民用房转型改造成养老服务设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等情况制定用地保障措施。
10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同时,成都还将深入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拓展现有社区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功能向居民小区和院落延伸服务,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功能,鼓励推行私人定制服务,推进养老机构的居家照护、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专业化服务延伸到居家老年人。
对兴办中央厨房、长寿食堂、助餐服务点、邻里互助点等老年人助餐设施给予资金支持,对成都户籍的散居特困老年人、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老年人、计生特殊家庭老年人和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按实际就餐天数给予每人每天不低于2元的就餐服务补贴,对散居特困、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中的失能、失智、伤残、独居、高龄老年人家庭,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市级财政给予每户最高1000元的资金补助。
“到2022年,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低于45%。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还将增设养老服务公益性岗位,鼓励养老机构吸纳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返乡农民工、征地拆迁家属劳动力就业,对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的,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机构一次性奖励;对入职本市同一养老机构连续从事护理岗位每满三年的护理人员择优给予一次性3000元的奖励资金,对获得市、省、部级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以上的护理员给予5000元—25000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
(来源:成都全搜索) /Home/Article/index/pid/0/id/456/aid/60160 福建:人大代表陈桂林议应加强农村养老机构运营补助力度 福建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于
1月14日至1月18日在福州举行,福建省人大代表陈桂林在会议期间表示,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老龄化,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现象增多,农村养老问题越发突出,应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助力度。
陈桂林说,福建莆田市秀屿区现辖7个镇,148个村(居),总人口72万人左右。
截止目前,老年人有10万人左右。
该区现有已建的养老机构有6个镇级敬老院和42个农村幸福院、7个日间照料中心;在建的养老机构有区社会福利中心和22个农村幸福院;在建的日间照料中心有6个;拟建福利中心二期(百寿康养老服务综合体),在建天云养老院,拟建盛兴医院康复楼。
各级重视养老机构的建设,但对农村养老机构管理、运转情况跟踪不够,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在运营过程中,缺乏固定持续运营资金。
区财政对已建成的每年运营补贴1.5万元,但无法满足水、电、物品购买、维修、雇佣费等正常的运营开支。
陈桂林说,经调研结果显示,留守老人给外出打工的子女的代际支持非常重要,保证了年轻劳动力特别是女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度。
如果没有老年人提供代际支持,年轻人不可能安心在职场工作。
所以老人提供的代际支持,实际上保证了较高的社会劳动参与率,保证了较为充足的社会劳动力供给,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此,陈桂林建议,福建省级财政加大对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在运营过程中运营补助力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Home/Article/index/pid/0/id/456/aid/60157 四川:阿坝州召开2019年春节慰问离退休干部座谈会 在农历新年即将来临之际,1月13日上午,阿坝州在成都召开2019年春节慰问离退休干部座谈 11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会。
州委书记刘坪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州委副书记、州长杨克宁出席座谈会并通报了2018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19年主要工作安排,州人大常委会主任谷运龙、州政协主席尼玛木出席座谈会。
欢聚一堂忆旧岁,喜迎新年话发展。
“虽是数九隆冬,我们却感受到了组织带来的春天般的温暖。
”座谈会上,吴泽刚、秦木初、王体仁三位老领导、老干部代表感谢州“四大家”为全体离退休干部带来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并就大家所关心关注的事项作了发言,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大家一致表示,无论何时,老干部老同志都与阿坝共荣辱;无论何地,老干事业都与阿坝发展息息相关。
事业未竟,尚需努力,未来功成不必在我!
“虽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你有我。
”刘坪在认真听取发言后,对老领导、老干部“离岗不离志,退休不褪色”的高尚情怀给予了高度肯定,并积极回应了大家的期盼。
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他明确表示,将交由相关部门进行认真研究解决。
刘坪在讲话中通报了发展的喜讯:过去一年是经受考验、继往开来的一年。
这一年,全州高起点谋划推进新时代治州兴州大业,高站位推进反分维稳工作,高质量打赢脱贫关键之仗,全覆盖开展“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方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毫不放松抓好灾后恢复重建。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密不可分,倾注了大家的心血和汗水,让我们深受感动、倍受鼓舞。
我们将在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奠定的良好工作基础上接续奋斗,重整行装再出发,一届接着一届干,全心全意为阿坝人民办实事、办成事。
同时,希望老领导、老同志充分发扬政治强、觉悟高、党性好的优势,凭借自身社会影响力,积极宣传州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丰富内涵,为推动阿坝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汇聚正能量。
用好经验优势,持续发挥参谋建议作用,多建言、多指点、多献策,使我们的工作和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民主。
用好传统优势,持续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常回阿坝、常到乡村,结合“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群众,凝聚团结向上的人心力量。
用好威望优势,持续发挥促进和谐作用,以实际行动继续投身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协助党委政府多引导、多解释,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
州委将一如既往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
从政治上多关心。
更加尊重老同志,坚持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重大部署、重要工作情况及时向老领导通报,使广大老领导及时了解全局、紧跟形势。
从思想上多关怀。
带着深厚的感情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更加关注老同志的思想动态,多听取意见建议、帮助大家解决思想上的顾虑和困惑,使大家身心愉悦、益知益寿。
从生活上多关爱。
从老同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优先落实各项待遇,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努力把老干部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使老领导、老干部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安享晚年。
州委常委、秘书长、副州长舒驰主持座谈会。
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范继跃,州政府秘书长,州委副秘书长,州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全州厅级实职离退休干部,驻都江堰老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党委,驻郫都区干休所党支部和州夕阳红老年协会、州老年诗书画协会、州老年羌族文化协会、州都江堰老年摄影协会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来源:阿坝州老龄办) /Home/Article/index/pid/0/id/456/aid/60140 代表呼吁多建些养老医疗设施 2019年是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第三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更加注重疏解整治与优化提升同步推进、疏解与环境整治紧密结合。
中心城区疏解后的腾退空间,能不能改造成小型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建造立体停车场呢?在昨天下午的讨论会上,来自西城团和丰台团的多位代表,为腾退空间再利用献言献策。
想建养老设施却没地儿“这两年,政府建了很多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驿站,但密度还是不够,特别是城市中心区,缺口依然不小。
”丰台团的市人大代表施颖秀是颐养康复养老照护中心的院长,养老议题是她两年来一直关注的话题。
12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施颖秀以其所在的东铁营街道举例,街道下辖25个社区,规划建设5个养老驿站,现已建成的养老驿站却只有两个,相当于一个养老驿站得覆盖12.5个社区。
而即便是5个养老驿站全部建成,也是5个社区共享一个养老驿站。
“为什么织不密?其中一个主要矛盾就是城区内养老服务场地供给不足,场地不足,服务运营商自然跟不上。
” 施颖秀告诉记者,无论是机构养老还是社区居家养老,在城中区社区嵌入式的小型养老机构都非常受老年人的欢迎,而老旧小区由于原先设计规划的原因,找不到足够的场地。
“去年我走访了很多老旧小区,发现这些社区内都缺乏养老服务场地,很多老年人都说他们没有跳舞和交流的地方。
” 去哪里可以寻到场地?施颖秀发现,疏解整治后的腾退空间是一个很好的来源。
然而,现实的问题是,这些腾退资源分布在不同部门和机构手中,整合再利用的力度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能否由某个部门牵头规划,加大腾退空间改造为养老设施的力度?” 养老改造审批易“卡壳” 找到了腾退后的可利用建筑物,在实践中人们发现,改造又是一个难题。
施颖秀提到,2018年10月实施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中,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楼道宽度、硬件设置、消防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然而,许多既有的建筑物,由于当初建造时并不是按照养老设施设计的,很多硬件达不到标准,设计审批时也无法过关。
施颖秀呼吁,设计部门和消防部门能够走到建筑中,具体分析,为既有建筑的养老设施改造提供一个绿色通道。
利用地下空间立体提升 来自西城团的市人大代表、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则提出了疏解整治后利用地下空间立体提升的思路。
“这两年,老城区里还有这么多人居住和工作,改造提升的问题也得加大重视。
”田伟举例,老城区里的大医院,普遍有“停车难”的问题,但由于医院建造得太早,院区内根本找不到解决之法,服务环境的改造也就无法实现。
“能不能利用医院周边疏解后的腾退空间,在地面上留白增绿,在地面下建设一些立体停车场?” 田伟表示,和其他国际化大都市相比,北京目前对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并不高,建议充分利用这些地下空间,在促提升上多下功夫。
(来源:北京晚报) /Home/Article/index/pid/0/id/456/aid/60165 “家庭养老床位”打破老龄化困境 南京郊区地方大,养老床位多;而鼓楼、秦淮、玄武等老城区老人多,地方少,养老床位难找。

为化解养老“床位荒”,江苏南京市正试点推行家庭养老床位,鼓楼区首批计划把2500张养老床位“搬”进居民家中。
社会流动的加速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与空巢化,让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受到猛烈的冲击。
供不应求让养老院傲慢了起来,床位短缺带来的“养老难”“养老贵”,让养老这一民生诉求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那种“望床位兴叹”的无奈与悲情,一次又一次地击中了人们心中的爱与痛。
许多公共问题的解决,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都各有千秋,单纯依靠或者忽略某一方的力量,通常都是不可取的。
政府提供“制度补血”,养老机构提供专业服务,公众积极参与,“家庭养老床位”实现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床位荒”。
13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家庭床位养老”兼具居家养老和养老机构的优点,突破了二者的缺陷与不足。
“家庭床位养老”既解决了养老结构房源紧张的问题,也满足了老人们“在家养老”的利益诉求。
公共部门给“家庭养老床位”提供建设经费,用于安装扶手、防滑设备、摄像头、烟雾报警器等设施;也给养老机构提供服务补贴,降低了养老成本。
养老机构提供上门服务,为在家养老的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提供“雪中送炭”,让他们的养老生活更有品质。
每一个人,都终将老去。
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不仅需要公共部门健全养老保障网络,也需要市场力量为老人们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养老服务,还离不开老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
打破前所未有、亟待突围的老龄化困境,需要激发社会活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家庭养老床位”只是一个好的开始。
(来源:江苏工人报) 五星级养老什么样?北京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今起评星级 从今天开始,北京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正式实施,星级从低到高分五个等级。
如果存在
死亡一人以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非法骗取套取政府财政资金、发生殴打、体罚等欺老虐老行为等情形,则将被纳入信用黑名单,取消星级资格。
新政策在养老机构申请条件方面发生较大变化。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一星级至五星级床位分别须达到30张、50张、100张、200张、300张,入住率须分别达到55%、60%、70%、80%、85%,影响制约了星级评定工作的全面开展。
“这次不再作为一票否决项,而是作为加减分项。
”另外,不再要求机构出具标准体系确认证书。
“原政策要求申请三星级以上机构必须出具由市标准协会颁发的标准体系确认证书。
但是考虑到星级评定委员会主要是对养老机构服务标准体系进行评定,此次删除了‘三星级以上机构标准体系确认证书”要求’。
因此,只要遵守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保护服务对象合法权益,近三年内未发生服务质量、安全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重大责任事故,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有效运行6个月以上的养老机构即可申请。
” 养老机构向所在区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委员会提出星级评定申请后,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委员会先组织评审,提出评审意见后报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评审。
之后,再接受专家组评审。
专家组包括养老服务、标准化、安全管理等三个领域专家,人数一般不少于5名。
评定结果出炉后,将在北京养老行业协会网站向社会公开发布,并同时报市民政局。
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委员会统一制作并颁发星级评定证书和牌匾。
在新标当中,对于星级评定终止和取消也有明确规定:如三年内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三年内发生存在欺老虐老行为;评审中提供虚假申报资料,有伪造有关档案资料等弄虚作假行为的;评审中无正当理由不配合或干扰星级评定工作行为的;存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的,将被终止星级评定。
如果养老机构在星级评定有效期内,因发生亡人1人以上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等情形被纳入诚信黑名单的,由民政部门取消星级资格,收回证书、牌匾并向社会公布;被取消星级资格的养老机构,三年内不得申请星级评定。
养老机构星级评定与补贴政策直接挂钩。
根据北京市民政局发布的《北京市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管理办法》,对于服务质量被评定为二星级的机构,按照每床每月增加50元予以补贴;三星级的机构按照每床每月增加100元予以补贴;四星级、五星级的机构按照每床每月增加150元予以补贴。
(来源:光明网) /Home/Article/index/pid/0/id/456/aid/60112 14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2019中国老年教育论坛举行 1月13日,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主办、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教育分会承办,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北科数智(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大力支持的“2019中国老年教育论坛”在京举办。
在老年教育分会成立大会上,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领导宣读了老年教育分会的成立批复文件,并分别向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柯杨,清华大健康(养老)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张劲松颁发了分会主任委员及总干事的任职聘书。
主任委员柯杨宣读了第一次理事会决议,向分会副主任委员、顾问委员和专家委员颁发了聘书。
老年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高澍苹发布“全国老年教育规划师”培养千人计划,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为促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向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教育分会捐赠100万元。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在致辞中指出,老年教育是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现阶段老年教育工作已由教育部负责,主要针对人群是党政领导干部、老年人和青少年。
当前,需要调整的是扩大老年教育覆盖范围,不仅包括健康教育,还应涵盖文化、科技等方面,充分体现行业间的互通性,特别要在内容、教育方式及教材等方面展现活力与创新。
柯杨表示,老年教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与老年医学教育息息相关,加强老年医学教育发展研究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只有充分发挥老年教育的规范性、权威性和创新性,才能完美阐释出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
在老年教育专题学术报告中,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认为,当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发生天翻地覆变化时,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也在与时俱进。
老年人需要通过教育和社会保持互动,而非进入老龄期之后就开始和社会脱节。
因此,对老年教育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于价值产业链两端。
老年教育分会专家委员张伟远强调,在互联网时代,老年信息技术教育是跨越隔代数字鸿沟的重要途径。
通过系统信息教育,老年人不仅可以具备网络基本技术,还可以孕育一定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甚至可以发掘出自身对于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
柯杨介绍了当下过度医疗对患者的影响。
作为临终患者,本来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打破文化禁忌,用开阔的视野坦然面对,但现有医学教育更多关注的却是医学精英和医疗技术。
因此,就更需要老年教育事业对此进行补充,及时做好老年教育的专业布局、模式和内容,进而推动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新时代。
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老年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景军提出,老年教育不仅要综合健康教育、法律教育、权益教育和科技教育,更要上升到生命教育,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同步。
他特别举例讲到英国的姑息疗法:对临终老人运用止痛学、心理咨询和悲伤情绪管理相结合的方法,给予充分尊重并令其满意离开。
另外,本次论坛还邀请老年教育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老年教育界的专业人士,共同探讨了中国老年教育体系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路径。
(来源:新华网) /Home/Article/index/pid/0/id/454/aid/60114 不能忽视养老的公益性 我们这一代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大部分都不是独生子女,我们的父母,在城市中生活
的话,一般也都有退休金,我们兄弟姐妹共同赡养老人,虽有压力,但仍可应付。
而且我们的成长中,也没有娇生惯养的经历,吃苦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们的父母,还可以过中国传统式的养老生 15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活,但同时,他们可能也是以传统方式养老的最后一代人了。
我们的下一代,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的生活条件也相对 更好,基本上没吃过什么苦,在家庭中,也几乎没有承担过什么责任,大部分都是父母承担了。
所以我们这一代,除了乡村居民,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很少有指望子女养老的。
麻烦的是,传统的养老方式逐渐退出社会,但新的养老方式、养老文化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几年前,我作为专家,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养老调查,调查发现,养老所面临的问题非常多,也非常严峻,以养老服务为例,社会上的民营养老机构,只能够满足百分之十几的养老需求,大部分老人,即便想住养老院,也没有机会。
在今天,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确实给养老服务的多样化带来了新的契机,尤其是养老驿站这样提供短期服务,或者上门服务的模式,也是对养老服务有益的补充,是件好事,值得提倡。
但也要注意到,养老毕竟和一般的家政服务不一样,家政服务是纯粹商业化,追求的是利润。
但养老不是,它更多是公益性的,虽然养老产业很庞大,但和教育一样,不能成为纯粹的商业活动。
所以我认为,应该在鼓励的同时,建立健全准入制度、行业标准、检查监督制度等,事先进行严格的审批,只有符合资质的企业才可以进入,经营过程中也应该严格监督。
那么,服务者怎么盈利呢?不让盈利显然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但只重盈利的结果,则很有可能与提升养老服务的初衷相背离。
我认为,养老行业应该有利润,但必须是微利行业,不能成为暴利行业。
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给予适当的补贴,同时严格审查和监督,以保证一定的利润,也保证养老服务的标准和质量,使它真正惠及民生。
(来源:今日头条) /Home/Article/index/pid/0/id/454/aid/60126 过度竞争不利于养老事业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几十年前已经指出,这种长期现实生活中形成的“反哺”式的养老模
式,与西方现代社会中“接力”式的养老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在现代西方国家,已有相当一部分的家庭赡养功能由社会机构所代替,在家庭中已看不到子女对老年人的赡养了。
西方单向式的赡养是代际交换历史演进过程的一个更高阶段。
随着老龄化的加快和家庭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人处在独自生活状态下,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自热增长,养老驿站引来众多企业布局,正是市场需求的表现。
尤其在大城市,居民收入相对较高,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就更为凸显。
但同时,有一些问题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个新兴产业的出现,引得大家一哄而上,但却没有健全的体系,导致过度竞争甚至恶性竞争,最终产业垮了,大家又一哄而散。
这些年来,类似的情形我们已经见了很多,尤其是在互联网影响下出现的新产业中,更加普遍。
事实上,尽管养老市场在不断扩大,但老年人的支付能力仍是有限的,除了极少数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之外,绝大多数老人依靠积蓄、退休金生活,要负担生活、医疗、养老等多项支出,很难承担过高的养老服务费用。
所以,要从事养老服务,定位要清楚,我们并不反对高端的服务,但不能只有高端,这无法缓解养老服务稀缺的现状。
同时,也不能只有低端,那可能会导致低价倾销式的恶性竞争。
养老驿站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我想每一个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都要对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同时自我定位,究竟服务于哪一部分人群,这样才能有持续发展的潜力,否则,一窝蜂地冲进去,结果可能就是一地鸡毛。
同时,社区、监管机构等,也应做好相应的对接工作,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使这个新兴的产业,能够真正满足养老服务的需求。
一个产业健康发展,应该细水长流。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服务和老人支付能力的结合,养老 16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服务应该帮助家庭减轻负担,而不是增加负担。
养老产业是朝阳产业,现在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到这个领域,但大部分都是想赚快钱、赚大钱,缺乏持久经营的动力,这无益于养老产业的发展,反而会伤害这个产业。
(来源:中国家庭报) /Home/Article/index/pid/0/id/454/aid/60127 热点新闻 报团取暖,非公医疗“分羹”市场直面竞争 编者按:为落实《“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优化多元化办医格局”的要求,国家多部门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非公医疗机构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对非公医院的热情也前所未有地增长。
这种态势有如一种提醒,非公医疗的发展再不容忽视。
为此,本网策划了“非公医疗发展面面观”系列报道,从非公医疗的品牌发展、内部管理、资本运营、竞争与合作、美誉度等方面,对非公医疗发展,进行探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医疗卫生法制研究室主任曹艳林在12月29日接受本网专访时提到:“非公医疗已经从‘草原’长成‘森林’了,开始正面面对竞争。
”曾几何时,一些有特色的非公医疗机构寄望于与公立医院合作来谋求发展,然而,合作并不如预期顺畅。
随着非公医疗机构数量增加,非公医疗机构开始“抱团取暖”,改变被动局面,直面与公立医院的竞争。
合作办医“联体容易联心难” 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疗机构是我国提供医疗服务的两大主体。
根据2018年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止2017年末,全国共有医院3万家,其中民营医院超过1.8万,占比超过60%,且增速远高于公立医院。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在接受本网专访时介绍,公立医院在机构数量上占比不到40%,却提供了超过80%的服务量,非公立医疗机构占比64%,服务量不到20%。
这个数据说明两点,一是公立医疗资源紧张,非公医疗可开发的资源充足;二是非公医疗未得到足够认可。
不难理解,非公医疗中一些有特色的民营医院寄望于与公立医院合作来谋求发展。
较早的合作以公立医院输出品牌、技术、管理为主,这被业界形象地称为“借床位”。
北京康宁医院管理者认为,这种合作的问题是“联体容易联心难”,公立医院借用民营医院的床位,但民营医院不能获得公立医院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自身实力难以提高。
2010年之后,出现了公立医院托管制资本合作。
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夏小燕说,公立医院托管制是不改变公立医院公有制性质,将公立医院的经营权、管理权让渡给其他社会组织。
这种合作方式的问题出在医院自主权方面,尤其是遇到是否遵从非营利性时,管理层的矛盾难以调和。
随着民营医院数量快速增长,2017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根据社会办医疗机构意愿,可将其纳入医联体,并鼓励医联体通过技术支援、人才培养等方式,吸引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并发挥作用。
国家卫健委在《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医联体主要有4种组织模式: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
其中,医联体模式是城市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即以1家三级医院为牵头单位,联 17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合若干城市二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纵向整合医疗资源。
医联体,为非公医疗与公立医院合作敞开一道全新的门。
然而,这道门并没有那么容易进去。
郝 德明发现,“有一些县级和地级市业务主管部门主导实施的基层医联体,非公立医疗机构很难进来。
某些地方政府部门顾虑非公立医院的名声不好,不愿意将非公立纳入医联体,非公立进不了医联体就意味着病人减少,病人少了,次年医保费也将减少。
3年下来,医院扛不住,医生也流失了。
”郝德明说:“对社会办医而言,医联体在部分地方实施的结果是,一边踩油门,一边踩刹车。
” 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会长赵淳认为,“医联体”是医院之间的自发联合,非公医疗不能加入医联体,主要是实力不足,而不是因为法律、政策对其“歧视”。
因此,赵淳主张非公医疗应更关注自身的提高。
非公立医疗机构“抱团取暖” 对此,郝德明想到的解决办法是,非公立医疗机构“抱团取暖”,建立自己的协作体。
在国家支持加快社会办医、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政策指引下,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作为非公立医疗机构行业的国家一级协会,依托互联网,建立行业网络大平台,跨地域搭建了“全国多学科医疗协作体云平台”,简称“医协体”。
“医协体”云平台由三方面力量组成,以专科能力强的医院作为平台中心医院,牵手全国100至200家需要帮扶的医院,结成医疗合作关系。
医院之间以协议方式合作,推动行业内部分级诊疗。
另外,吸纳一批优质、有品牌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如第三方影像、检验、病理和医药、医疗器械、医学培训、投融资等机构加入“医协体”。
“医协体”是一个综合开放的信息服务平台,对公立医院开放。
用郝德明的话说,“医协体”是“大手牵小手”,推动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功能互补,最终发展成为经国家卫健委认可的“医联体”的第五种模式。
“在与公立医院的竞争中,非公立医疗最大的劣势不是患者人数,也不是医保结算,而是人才匮乏。
”郝德明说。
据他观察,非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大多是“一老一小”,要么年纪偏大,要么刚毕业不久,缺乏承上启下的骨干人才。
挑大梁的往往是从大医院退下来的老医生,年轻医生一旦能在业务上自立,就想离开。
非公立医疗机构因此技术实力和科研能力不足。
郝德明希望通过“医协体”云平台改善这种局面。
除作为全国非公立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平台,“医协体”还将成为体制内外的医务人员直接交流与合作平台。
目前平台积累了一些优质国外医生资源,其中部分医生已经在中国工作多年。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希望促进国外医生在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执业,以此提高非公立医疗的国际化水平。
通过人才交流合作,改变目前非公立医疗在“人才”上的劣势。
非公医疗敢“叫板”了 由行业组织牵头建立非公立医疗机构自己的协作平台,也被解读为,非公医疗机构直面与公立医院的正面竞争。
夏小燕认为,“民营医院在发展初期,为回避与公立医院正面竞争,做的是公立医院不愿意做的‘苦活’‘累活’,比如一些民营骨科医院专做断指再植手术。
这种手术费时费力,还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有的民营医院把这类手术做的很细,拇指、食指各有一套要领,水平甚至超过公立医院。
” 赵淳认为,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也是一个与公立医院直面竞争的范例。
“从技术参数上看,在某些心外科手术方面,武汉亚心医院不输于、甚至超过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公立三甲医院。
” 温州康宁医院院长管伟立接受本网采访时说,如果民营医院的实力强于当地的公立医院,那么民营医院就敢于竞争,加入公立医院医联体的吸引力就没有那么强了。
非公医疗机构迅速发展,如今到了直面竞争的时候。
不再专做公立医院“不稀罕”的活,而是要把服务做出“差异化”,这是非公立医疗现阶段的策略。
随着社会资本大量涌入,更多非公医院将扩大规模、向综合性医院转型,这无疑将增加非公医疗与公立医院竞争的筹码。
在规模、技术、服务和人才等核心要素都有较大提高之后,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分庭抗礼”,指日可待。
18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Home/Article/index/pid/0/id/457/aid/60143 (来源:人民网) 社会办医迎热潮资本缘何青睐非公医疗 核心提示:曾被误认为不够“高大上”的非公立医疗行业,如今被资本市场青睐有加。
近两年
来,注入非公医疗的资本呈“井喷式”增长。
大量资本进入非公医疗、本轮国企医院改革又将给非公医疗行业带来什么变化? “2000年改制前,北京健宫医院一年的营业收入4000万元,改制后,医院2017年收入达到6.5亿元,翻了将近20倍,这足以说明改制的成效。
”华润医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医疗”)党委书记、总裁成立兵说。
以资本方的角度考量,这个数字确可说明这家营利性非公立医疗机构的经营成就。
在此之外,北京健宫医院执行院长孙百顺用另一组数据表明医院的社会效益。
他说:“医院是北京市首批纳入医疗保险A类定点的医院之
一,连续9年获得北京医保管理一等奖。
去年门诊量88万人次,开胸手术做了8000例,成为公立医院的有益补充。
” 北京健宫医院的前身是企业医院性质的北京市建筑工人医院,经过2000年改制,现成为华润集团大健康旗下重要一员。
2018年8月底,在华润医疗发布更名公告后不久,华润医疗副董事长宋清等高管就赴北京健宫医院视察,足见集团对这家医院的重视。
投资“井喷式”增长 健宫医院只是华润医疗投资布局中的一个案例,而华润医疗的投资布局,也只是当下中国非公医疗机构格局的一个展现。
2018年10月25日晚间,华润医疗发布《自愿性公告》,正式公布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就所属医疗机构改革的合作内容。
这是华润医疗参与本轮国企医院改革的首个项目,也标志着本轮国企医院改革在2018年12月底“最后时限”前出现重要进展。
谈到当下中国社会办医热潮,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夏小燕在接受本网专访时说:“在医院总数上,非公医疗机构已经超过半壁江山,且增速远高于公立医院。
中国资本市场对非公医院的投资,呈现前所未有的井喷式增长。
” 波士顿咨询公司在2018年发布的社会办医报告中用数据描述了这种“井喷式增长”。
该报告称:自2012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医疗机构投资的交易金额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0%,增长约50倍。
尤其在2015—2016年期间,交易数量持续创下历年新高。
“井喷式增长”的不仅是交易金额,还有投资方追逐非公医疗机构的热情。
风险及私募投资机构、医药集团和保险业资金,作为多元化的资本结构,共同助推了这一轮“井喷式增长”。
此轮资本对非公医疗的青睐与以往不同,有着特殊的政策和时机背景。
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更强调提升“医疗公平性和医疗质量、效率”,改革者以推动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来“深水前行”。
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社会化办医的政策。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放宽准入门槛,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纳入医保定点,从“医保支付”这个关键点上表现出对非公医疗的接纳。
险资、药企、房产企业均“涉水” 在政策鼓励的背景下,资本敏锐地嗅出了非公医疗市场的吸引力。
不仅被业界称为“四大”的华
润医疗、中信医疗、北大医药与复星医药等医疗集团,加速社会办医机构规模化扩张,其他主营业务并非医疗服务的新进入者,也摩拳擦掌地争相进入行业。
19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包括泰康保险、中国人寿、阳光保险在内的保险企业,通过PPP模式、收购或私有化方式,布局医疗服务机构。
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将目光落在北京昌平的一家二级老年专科医院上,将其改建为泰康燕园康复医院;更进一步,其通过投资南京仙林鼓楼医院,参与公立医院改制。
房地产企业也参与到竞争中。
万科集团从康复理疗入手,举办广州蕙心医院,并与广州知名医院的康复科合作,在具有自有物业小区的10个城市展开70余个养老康复项目。
恒康医药则专注收购肿瘤医院,显示出,制药和医疗器械产业企业也不甘示弱。
各类社会资本积极试水社会办医,优势和目的各不相同。
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夏小燕认为,险资企业具有其他行业难以企及的资金成本优势,其投资医院的直接目的是实现医疗服务支付方与供应方的整合。
房地产企业的优势在于地产项目渗透的落地资源,其直接目的是为地产项目提供配套资源。
制药和医疗器械企业的优势是,它们本就是医疗价值链上的参与者,其向医疗服务方向延伸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价值及协同效应。
6家平台肩负重任 非公立医院中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医院,按照政策要求,它们均需要完成改制。
对于2000余家未完成改制的企业医院,国资委规定的最后时限是2018年12月底,华润医疗与能建资管的合作就在这个背景下促成。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求是》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以改革创新开放锻造国企竞争力》,解释了这一轮企业医院改制的背景和目标。
文章提到:“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坚定不移聚焦实业、突出主业,围绕主业制定战略发展目标,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向主业集中。
” 根据这一思路,原企业将聚焦各自的主业,剥离医院并不再发展医疗健康产业。
国资委批准的以医疗健康为主业的6家央企将以医疗健康服务为主业发展。
因此,在这轮企业医院改制中,国资委指定的6家平台——华润集团、国药集团、中国诚通、中国通用、中国国投、中国国新,势必担负重任,通过资本运作、市场竞争的方式履行央企的社会责任。
2018年10月25日,华润医疗发布公告称,希望通过与能建资管合作,提升旗下医疗机构的临床建设和运营管理能力。
双方寄望于合作为国企医院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成为本轮国企医院深化改革的样板。
波士顿咨询公司调研发现,非公医疗机构在当下难以获得社会普遍好感,主要原因是其以利润为导向。
这与资本介入脱不开干系。
过去几年,资本为医疗行业带来了资金和资源,然而,资本快速涌入也给医疗行业带来“挣快钱”的浮躁,甚至冲击医疗行业救死扶伤的本质。
从这个意义上看,国有资本主导的医疗集团将履行新医改赋予的使命。
用成立兵的话说,“国有资本主导的医疗集团横空出世”,既对基本医疗服务进行重要补充,也对公立医院的庞大体系产生竞争作用,对于来源复杂的社会资本投资起到引领价值观作用,并将承担起促进医疗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责任。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预测,非公医疗机构发展的趋势是进行规模化扩张、以专科为特色向综合性医院发展,这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以支持。
显然,资本将成为社会办医疗机构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但资本将更加理性,资本决策与医学专业团队的博弈也将更加深刻。
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国有资本主导的医疗集团的行业引领作用将超越企业医院改制,而作用于社会办医全局。
(来源:人民网) /Home/Article/index/pid/0/id/457/aid/60144 20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卫生健康与医疗保障重点工作公布,新一年的“健康红包”来了 2019年,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将有哪些新动作?近日,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与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先后举行,诸多惠民、利民信号相继释出。
新一年的“健康红包”,即将送到百姓手上。
“三医”联动好药价更低 在日前举行的今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公布了2019年卫生健康领域10项重点工作。
发言人胡强强表示,将从发展远程医疗、完善药品政策、加强公立医院管理等方面聚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健康中国建设。
2018年,药品供应领域改革成为百姓热议的话题。
从17种抗癌药谈判进入医保,到11城市带量采购,如何确保药物的保障供应及合理使用,是今年的重要工作之
一。
据悉,目前北京、浙江、福建等30个省市已明确17种抗癌药落地时间表,一些患者已经买到了谈判后的抗癌药。
而去年年底进行的国家药品“4+7”带量采购试点,各地落地时间表也已确定,谈判药品价格将迎来实质性下降。
国家医保局在此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9年将发挥医保的战略购买者作用,将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
2018年,多地曾出现“救命药”供应短缺、原料药价格“暴涨”等现象。
业内人士指出,在药价降低的同时,应当尽快完善相应的监管体系和医保支撑体系,让包括医院、病人、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等相关方诉求得到综合考虑。
对此,国家卫健委表示,一方面将坚决打击原料药的垄断与价格哄抬行为,完善短缺药停产和备案监测预警机制;另一方面,一批临床必需、替代性差的药品也将被重点监测,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与药价谈判的抗癌药进入医院的情况将会得到密切关注。
在医保对接方面,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司长黄华波指出,目前医保基金存在不容小觑的浪费问题。
抗癌药准入谈判、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组合拳的落地、让医保基金发挥最大效率,需要各地医保部门、医疗机构尽责。
更重要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药品供应改革,离不开医改的系统支持。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保研究室主任陈秋霖指出,如何保证医生有动力去使用价廉物美的药品,涉及到如何解决医生薪酬制度的问题。
“最终还是要深化改革,实现真正的‘三医’联动。
” 政策配套构建生育友好体系 2018年出生人口数据即将公布,有专家预测,2018年出生人口会较前一年大幅减少。
对此,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回应称,国家卫健委持续监测人口数据,相关部门会在近期公布具体数据。
今后将加强监测和研究,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副教授陶涛分析指出,出生人口规模受育龄妇女规模的影响。
2011年,我国15岁—49岁育龄妇女规模达到顶峰,之后呈下降状态,因此出生人口也进入下行通道。
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出生人口大概在1500万—1800万人之间,最近受政策调整以及龙年、羊年等生肖选择的影响,波动也在加大。
陶涛说,育龄妇女的年龄结构、结婚情况、婚育的推迟是影响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
近3年以来,我国育龄妇女平均初育年龄和平均生育二孩年龄都往后推了一岁,这对出生人口规模、生育水平都有所影响。
“‘90后’成为生育主体,他们的生育观念、生育意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进一步加强人口监测,掌握人口生育模式、生育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陶涛说,城镇化的推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婚育的推迟,所有的因素都会对生育水平产生一些影响。
陶涛说,人们在生育养育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顾虑,对经济社会政策的配套呼声比较高,主要反映在住房、就业、女性劳动保护、税收,产假、婴幼儿照护等等各个方面。
对政策,特别是生育相关政策的期盼,需要构建生育友好的、家庭友好的政策支持体系,切实帮助更多家庭在生育养育过程中 21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除了出生人口之外,作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比较高的国家之
一,应对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同样是难 啃“硬骨头”。
因此,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和健康老龄化,也是卫健委今年的重点任务之
一。
胡强强表示,2019年将深入推进生育政策相关研究,加强人口监测和形势分析;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发展;编制规划,积极探索建设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加强监管不让医保基金变“唐僧肉” 近年来,随着医保参保覆盖率的提高,各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事件仍有发生。
2018年,辽宁沈阳两家民营医院“雇人住院”骗保事件引发舆论关注,也让医保基金的安全问题站到了聚光灯下。
2018年,国家医保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
检查结果显示,骗保违规名单中不乏公立三甲医院,有的医院甚至屡查屡犯;一些地方违规医院数量大、占比高,一些医院骗保手段花样翻新。
对此,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持之以恒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压实监管责任,堵塞制度漏洞,巩固打击欺诈骗保的高压态势。
“医保基金是人民的救命钱。
要当好‘孙悟空’,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要继续打击欺诈骗保,巩固高压态势。
”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说。
数据显示,2018年11月2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开行动举报电话和微信后,已经收到近5000条信息,其中近1000条信息是有价值的举报线索,相关线索已经移交地方或由医保局进行查办。
有业内人士指出,只有进一步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根除过度医疗和骗保行为,才能真正为救命药和医疗行为留足支付空间,更好落实医保制度的民生保障功能。
(来源:人民网) /Home/Article/index/pid/0/id/457/aid/60145 老龄数据 上海:2018
年增加养老床位7103张,提供居家照护服务566万人次 去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曾决定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其中中心城区2500张左右。
一年时间已过,上海市政府在城市养老服务上的承诺兑现得如何? 2019年1月,界面新闻从上海市政府重大工程建设办公室获悉,2018年上海共完成了10大项31小项市政府实事项目,投资达138.9亿元。
其中,共新增养老床位完成7103张,占计划101.5%;建设失智老人照护床位完成1194张,占计划119.4%;郊区农村薄弱养老机构改造完成44家,占计划110%;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完成81家,占计划101.3%;居家照护服务完成566万人次,占计划188.7%。
超额完成城市养老服务建设,这与上海“银发危机”的紧迫性息息相关。
据上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7年底,上海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超过480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0%以上。
预计到2020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540万人。
“上海老人数量仍以每年不少于20万人的速度增加,床位建设必须加快脚步,否则难以跟上老人增长速度。
”这位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表示,“根据区域测算和评估,以及对三年内目标统计,决定在2018年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
”实际上,上海已连续多年保持养老床位数量的高速增长。
自从新建养老床位第一次被列入上海市 22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政府实事项目以来,迄今已22年。
其中2006年-2010年间,每年增长数量超过1万张,之后,每年也持续以5000张-7000张的速度增长。
总数上,根据上海“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上海全市需建成15.9万张养老机构床位。
上海市政府重大工程建设办公室披露的数据显示,至2017年底,上海中心城区和郊区城市化地区的街镇已至少拥有一家长者照护之家。
后者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包括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护理站或卫生站等在内的“枢纽式”为老服务综合体,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托、全托、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一站式养老服务。
而根据计划,到2019年底,上海预计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将实现街镇全覆盖。
失智老人照护的专业性、复杂性和高强度为老人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压力。
过去一年,上海通过市政府实事项目改建1000张失智老人照护床位,在既有养老床位的基础上,针对失智老人身心特点和照护需求,改造为适合失智老人生活照护的小单元格局、居家式环境以及回转式感官训练区域、园艺疗法区域等,添设适用于失智老人的家具、辅助器材和专业感官训练、身心康复设施设备,引导有条件的养老资源尽快投入失智老人照护领域,推动本市失智老人照护服务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上海市部分郊区农村养老机构硬件设施较为薄弱,存在安全隐患,服务质量不高。
2018年,上海将改造40家郊区农村薄弱养老机构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在郊区农村开展薄弱养老机构改造,包括基础设施改造、设备添置等,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能级,提高入住老人生活质量。
上海市作为全国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之一,2017年1月1日起在徐汇、普陀、金山3区先行开展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预计全年将服务60万人次,社会反响良好。
在此基础上,2018年1月起在全市推广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
2018年将“为符合条件的长期护理保险参保老人提供300万人次的居家照护服务”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提升居家照护服务供给能力。
上海市政府重大工程建设办公室向界面新闻透露,2019年,养老服务建设仍然是上海市实事项目的头号项目。
具体的建设计划整体与2018年数据持平,分别是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改建1000张失智老人照护床位;改造40家郊区农村薄弱养老机构;新建8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符合条件的长期护理保险参保老年人提供300万人次的居家照护服务。
(来源:界面新闻) /Home/Article/index/pid/0/id/615/aid/60116 江苏:扬州现有114家养老院 扬州到底有多少养老机构?它们的价格、服务如何?昨天,刚刚出炉的扬州《养老图册》堪称“扬州养老完全指南”,全市现有的114家养老院信息应有尽有。
据了解,全市现有养老院114家,有公办公营、公办民营、民办民营,目前已建立了“护理型床位+护理站+护理院”三级护理模式,能够满足老人医、护、康、养全程照护的需求。
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养老床位4.42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38张。
全市护理型床位达到1.2万张,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51%,全市综合型养老护理院和康复医院20家。
(|来源:扬州晚报) /Home/Article/index/pid/0/id/615/aid/60134 23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湖北:武汉进入深度老龄化,65岁以上老人达124.25万 近日,武汉市民政局发布《2018年武汉市人口老龄化形势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24.25万人,武汉已进入“深度老龄化”。
截至2018年底,武汉市户籍总人口883.73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7.94万,占总人口21.27%;武汉65岁以上老年人口124.25万人,占总人口的14.06%,首次突破14%。
按国际通用的划分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即进入老龄化;比例达14%,即进入“深度老龄化”。
武汉市民政局介绍,武汉从1993年进入老龄化,到2018年进入深度老龄化,其间用了25年。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武汉80岁以上高龄老人25.09万。
武汉百岁老人持续增加,全市百岁老人共有475人,其中男性126人,女性349人,年龄最大的111岁。
“从2014年至2018年,每年增加的老年人均超过6万,显示出武汉市处于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
”武汉市民政局老龄处负责人表示,老龄问题特别是深度老龄化,对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提出了更大、更多挑战。
未来,武汉将构建和完善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为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同时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
(来源:楚天都市报) /Home/Article/index/pid/0/id/615/aid/60141 养老类型 湖南:浏阳镇养老院装上了电梯 镇卫生院装上了中央空调,养老院用上了电梯……记者昨日了解到,浏阳市葛家镇去年投入
3000多万元用于民生事业,而镇政府办公楼相形之下却“寒碜”不已。
记者走进装修一新的葛家镇卫生院,崭新的门诊住院综合楼宽阔明亮、干净舒适,楼内还安装了电梯,非常方便。
自去年12月份从老卫生院整体搬迁过来后,葛家镇卫生院成为浏阳各乡镇唯一一家用上中央空调的卫生院。
院长罗忠自豪地说,只要一踏进卫生院就会特别暖和,“20摄氏度的室温,让病人倍感就医的舒适,一点都不输给城里医院。
” 葛家镇中心幼儿园旁边,是去年新建的装有电梯的敬老院,三处新建筑是葛家镇最气派的建筑。
而与之相隔不到百米的葛家镇政府办公楼就显得有些“寒碜”,办公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因屋顶漏雨和外墙剥落严重,镇政府不得已在2017年花钱修葺了一下。
这些年,该镇省下来的钱都用在了一件件民生工程上:仅2018年,葛家镇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完成了马家湾片区棚改配套设施二期,葛家镇中心幼儿园、卫生院整体搬迁,污水管网和公租房小区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了葛家镇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设施条件。
同时,完成了19条约8公里道路的提质改造,购置安装了200盏路灯,方便村民出行。
(来源:长沙晚报) /Home/Article/index/pid/517/id/520/aid/60161 24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家门口有了“养老驿站” 家门口有了养老驿站。
在这里,既有家庭医生、康复理疗,也有营养膳食、日托照料,还为老年人唱歌跳舞、读书聊天、培养各种兴趣爱好提供平台和服务。
近年来,北京、上海、成都等大城市推行社区养老驿站,在各种养老服务形态中脱颖而出。
养老驿站为何受老人欢迎?目前面临哪些挑战?我们近日进行了探访。
家门口养老,提升幸福感 ——养老嵌入社区,老人无需离开熟悉的地方即可享受专业养老服务“这个地方特别好,我感觉像家一样。
”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诚和敬养老驿站内,林访老人笑着说。
林访是一位高龄独居老人,平日里子女都不在身边,只有周六日会来探望。
在这家养老驿站开办之前,老人的生活多有不便。
“做饭做菜就是个大难题,要跑老远去买菜,回来还得自己做,太麻烦了!”自从这家养老驿站开办后,老人总算是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王远远老人也是这家养老驿站的“常客”,她对于养老驿站的最大感受是:“生活变得方便了。
我要是有个什么病,家里女儿又不在,我可以找他们,一个电话他们就陪我去医院了。
”驿站工作人员向笔者介绍:“来我们这里的很多都是像林访、王远远这样的老人,他们大都选择居家养老,但是子女要上班,需要外部力量支援,这个工作就由我们养老驿站来做。
”“我父亲之前都是一个人在家,但自从前阵子在家摔了一跤后,身边就离不开人了。
刚开始,我和丈夫轮流请假在家照顾他,但这样终究不是个长久的办法。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李女士对笔者说,后来听说了社区养老驿站,试着去找了找,没想到在附近的一个小区里就有这样一个驿站。
“现在,工作日期间父亲就住在养老驿站里,周末接回家。
老人得到了更专业的照料,还在这里结识了不少新朋友,他高兴我们也高兴。
”专家指出,随着高龄老人的增加,很多老人需要得到专业的照护。
但是,一些老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去养老院。
社区养老驿站恰好可以嵌入在院子或社区里,将日托、全托、康复、护理等专业服务引入院子或社区,老人不离熟悉地,更重要的是挨着儿女,他们随时可以来看望老人,这种养老方式让老人们很喜欢。
“小而精”,受欢迎 ——到2020年,北京将至少建成100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面对巨大的需求,社区养老驿站在全国范围内正加快发展。
诚和敬养老驿站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在北京有近70家诚和敬养老驿站在运营,驿站除了提供日间照料和老人就餐之外,还提供一系列上门服务,如助浴、助洁、理发、上门剪指甲、陪同老人就医等。
针对在家养老的老人,驿站正在打造“15分钟生活圈”,保证老人有需求的时候,15分钟能够赶到老人家中。
类似的社区养老驿站在北京还有很多。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三里屯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闹中取静”,隐藏在繁华的三里屯中心地带。
这个由一家火锅店改建而成的养老驿站,成立于2014年,目前已辐射三里屯街道7个社区的近1.4万名老人,其中80岁以上的有4000人,失能老人有400多人。
北京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全市建成并运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82家。
到2020年,北京市将至少建成100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不止北京,近几年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在建设养老服务体系的探索中,也都对这种建在社区里“小而精”的养老服务机构情有独钟。
上海市在每个街道建立“嵌入式”为老服务机构,由政府免费提供场地并制订指导价,以普惠的价格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托、全托、康复、护理等一站式养老服务,社区老人可以根据身体评估情况选择服务方式。
70多岁的徐秋水前不久骨折,经过评估,他可以短期入住社区里的养老服务机构,每月4000多元就解决了全天照护的问题。
25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成都市积极探索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社区养老驿站越来越受欢迎。
在郫都区郫筒镇一个安置小区里。
一栋三层楼的建筑便是郫都区建立的第一家社区养老驿站。
一楼是日间照料中心,二楼、三楼是老人入住房间。
郫都区民政局介绍,到2018年底,全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总数达到133个,设施覆盖率达到70%。
期待顺利进社区 ——部分养老驿站因占用社区场地受到抵制;成本高、利润薄影响持续运营快速发展的同时,社区养老驿站也面临不少挑战。
近年来,小区建托老所遭抵制的情况在全国多地时有发生。
前不久,因小区业主的反对,兰州市民宋妮妮在当地曦华源小区创办的七里河区爱心托老所不得不暂时放弃了扩大经营的打算。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指出,类似现象反映了部分人认识上的不足。
相关政府部门今后要加大老龄社会的国情教育,特别是社区老龄服务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等进行教育,给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营造好的氛围。
同时,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在兴办之前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征得群众的同意,“让大家知道你在这个地方干的是对老百姓有好处的事。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林闽钢分析,社区养老遭到一些居民抵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我国社区公共空间不足的问题。
在今后社区建设中,一是要通盘考虑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和设施建设,一起设计一起施工;二是发展智慧化社区养老,全面提高社区养老质量,增强社区养老的获得感。
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落实新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要求,对老旧小区和纳入特困供养等范围的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支持养老机构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老人不愿意消费、养老驿站利润微薄也是目前社区养老面临的一大挑战。
虽然驿站本身的房租、土地由政府无偿提供,但是驿站的个性化服务设备采购、维护的成本以及人员工资、办公费用、水电气热等支出成本较高。
而多数老年人除配餐外的业务,对收费项目基本不愿买单。
这导致部分托老所机构运营困难。
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李玉涛认为,我国养老服务业尚处在起步阶段,政府要指导和扶持运营商应对市场的压力,适应精准服务的转型要求。
同时,政府要培育和协调多元服务主体,充分发挥社工、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参与到为老服务体系中。
同时,也要引导老人树立“花钱买服务”的消费理念,完善养老驿站运行,推动居家养老发展。
(来源:汉网) /Home/Article/index/pid/517/id/519/aid/60131 养老产业 老年人购买力持续增强,总消费或将达到
18亿元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大健康的概念愈发深入人心,相关产业和存在的问题备受关注。
昨日,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大健康产业蓝皮书: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下称“蓝皮书”)指出,到2016年年底,我国大健康产业增加值规模约为7.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9.8%,大健康产业带动的就业规模也相当可观。
26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健康产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是老年人群体。
蓝皮书指出,我国老年人的购买力持续增强,预计到2030年,老年人口总消费或将达到18万亿元。
蓝皮书指出,大健康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产业,第一产业涵盖有机农业和中草药种植业等;第二产业涵盖健康食品业、医药制造业、健康装备器材制造业等;第三产业涵盖医疗卫生服务业、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健康管理业、健康金融服务业等。
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
相关测算数据显示,2012年大健康产业拉动就业7266.6万人,占全国就业总量的9.5%,2016年大健康产业拉动就业规模增长到12124.2万人,占全国就业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5.6%,比2012年提高了6.1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规模持续扩大。
同时,我国老年人的购买力持续增强。
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30年,老年人口总消费或将达到18万亿元,了解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和特点,做好老年人健康服务,正是发展大健康产业的重要课题。
蓝皮书指出,老年人口是养老服务需求的主体。
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有关人口预测的结果,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将由1982年的7.63%持续增加到2050年的34.1%,绝对数量将可能增长到4.83亿人。
蓝皮书指出,随着年龄的增加、健康水平和自理水平的下降,老年人消费尤其是医疗健康消费将显著增长。
测算结果显示,到203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总消费将分别达到18.33万亿元和61.26万亿元。
(来源:中国经济网) /Home/Article/index/pid/521/id/522/aid/60109 如何做老年人的爆款产品 你给父母买过的最好礼物是什么?他们喜欢吗?
我们觉得好的东西,父母有时并不买账。
花一百多买了三小块黑猪肉,你说这个猪品种多么优良,饲养环境多么自然,你妈说:太贵。
网购来的异国水果,你醉心于其馥郁香气,你妈摸了一把,说:没熟。
你穿了件时髦的潮牌,你妈瞟了一眼,扭头留下一句:什么玩意儿。
发达的电商将“消费升级”带给年轻人后,到了父母在微信上开始网购,我们却老担心他们“消费降级”。
两辈人在消费上的选择差异太大,我们不禁发问,是时代发展太快了么? 难以满足的老人 老人在消费时特殊的选择倾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此前人生经历导致的认知习惯,一种是“人老了就这样”。
诚然,在审美上,在口味上,在对“值或不值”的认知上,当代中国老人确实受限于以往中国较差的物质条件和商业环境,而显得与我们格格不入。
但在另一方面,你有没有留意过那些属于“普世”老人的需求?换句话说,当你老了、终将理解爸妈时,你可能会为年轻时与他们的一些争执后悔——到时候你也那样。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条件,他们更倾向那些健康、方便的商品,比如食品要“熟、热、软、素、少”,衣着要宽大、轻便。
有些商品能够找到适合老人的,但有些则不能。
爸妈四五十岁能吃、爱吃的东西,到了六七十岁就不一定,比如一些质地较硬的果蔬。
这时候,给他们准备个榨汁机或许是好选择——这也是老人偏爱“榨汁机榨一切”的原因。
除了基于身体的需求,老年人的社交关系相对匮乏,喜欢通过“抱团”来维持社交。
这意味着,他们常常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品牌选择;被一个老人点赞的商品,很容易被一批老人点赞。
27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腾讯研究院的《吾老之域》报告,就显示了一个有趣现象:奶奶们的好友以线下歌友、舞友及家人、街坊为主,爷爷们则愿意将自己退休前的社交结构在微信上“复制”一遍(如同事、学生、生意伙伴等)。
于是,奶奶们通过“抱团”,逐渐培养了全民K歌和广场舞的爱好,社交生活相对丰富,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也更高;爷爷们渴求的文化生活则并未得到很好的满足。
一些儿女买了视频网站会员送给爸爸。
翻了一会儿,爸爸问:有豫剧吗?孩子傻眼了。
可见,就连大城市老人,也并非能在所有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商品或服务。
至于那些与子辈、孙辈分离的“核心家庭”老人,做出好选择的机会就更少。
多数情况,他们只能从现有商品中,找一些“不那么差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感觉爸妈“认死理”,而且用旧了的东西不爱扔,老占着地儿。
儿女花不少钱给父母换的新品,父母不一定爱用——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标准,但限于老人的文化水平以及核心家庭聚少离多、缺乏深度沟通的尴尬,这种标准很难传达给儿女。
总而言之,老人在消费时,有以下特点:限于年轻时的经济条件,比较在乎性价比;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但并不见得容易挖掘;对喜欢的产品和品牌极度忠诚。
为老人做专属产品有多难? 明明中国已经有2亿以上老人,就连老年“网民”都已经接近5000万之多,结合“银发族”的特殊需求,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本有应企业涉足——实际情况却是,许多领域针对老人的商品仍是空白。
老人的需求特殊,却并没有与之匹配的消费能力,很多时候不能为“特殊产品”增加支出;另一方面,他们试错的成本较高,极度厌恶曾经“坑过自己”的产品(哪怕企业只是一时疏忽)。
再加上老年人抱团的特点,老年产品很难形成品牌,一步走错就可能失信于整个“银发族”,何必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来源:虎嗅网) /Home/Article/index/pid/521/id/522/aid/60130 智慧养老 北京:新增养老照料中心推进“一键式”智慧养老服务,2019
年朝阳区将实现 养老“双覆盖” 2019年,朝阳区将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的可及性,不断满足全区老年人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全年新增养老照料中心7家,实现养老照料中心在街乡的全覆盖。
同时,为朝阳区所有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高龄老年人家中安装“一键式”智慧养老服务终端,实现“一键式”智慧养老服务全覆盖。
养老照料中心是朝阳区“1+43+N”三级养老服务体系中,街乡养老服务方面的主要力量。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朝阳区共有及在建的街乡养老照料中心53家,分布在全区36个街乡。
这些养老照料中心在开展机构养老服务,照顾院内老人的同时,也利用养老机构具备的专业化养老服务资源,为周边老年人提供短期托养、助餐、助洁、助医等便利化和个性化的居家助老服务。
28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此外,自2017年开始,朝阳区重点聚焦“三失、一高、一独”(即:失能、失智、失独,高龄,独居)老年群体需求,开始试点推出“一键式”智慧养老服务终端,该终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高科技产品,搭建了完善的急救呼叫受理平台和便民服务呼叫平台,联通999急救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驿站,可以为辖区老人解决应急救助、医疗服务和便民服务需求,帮助老人解决身边、床边的养老难题。
2019年,朝阳区将会为区域内所有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高龄老年人家庭安装这种“一键式”养老服务终端,实现智慧养老全覆盖。
(来源:朝阳区人民政府网站) /Home/Article/index/pid/527/id/529/aid/60166 浙江:吴兴打造"虚拟养老院",智慧云邂逅夕阳红 近日,家住吴兴区朝阳街道红丰社区的王大伯早晨起床,拿着遥控器对着电视机动动手指下单,
“中央食堂”的工作人员便将早餐送到了家里面。
“现在只要通过12349热线或者电视点播,就能在家中享受到各类服务,让像我这样行动不便的老人受益很多。
”王大伯说。
王大伯的便利生活是吴兴区探索智慧养老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区依托朝阳街道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打造全市首个“虚拟养老院”,引入社会力量创新研发养老服务电视点播平台,并将各类智慧养老科技设施进行整合,通过建设一个平台、一条热线、一批企业、一道“围墙”、一张老年卡的智慧养老体系,用云技术为老人在线定制个性化养老服务。
据了解,“虚拟养老院”采取“线上+线下”的运营模式,针对老人的居家养老需求,引入家政、医疗、餐饮等服务型企业,为老人提供点对点的个性化服务。
“老人通过手机、电话、电视等线上平台进行点单,线下实体服务企业将服务直接送到老人家中,后台也会进行全程跟踪,确保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区民政局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方冲说。
作为“虚拟养老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朝阳街道各个路口的红外线探测装置日前也正式投入使用,配合之前发放的老年卡,为老人构筑起一道无形的“围墙”。
“老年卡带有身份识别和GPS定位功能,一旦老人走出社区范围,检测平台就会实时预警。
”方冲说,许多失智老人腿脚还算麻利,一出门常常找不到回家的路,这道“围墙”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能让走失老人安全回家。
在吴兴,“人在家中住服务上门来”的智慧养老新模式正从老人们的美好愿景逐渐变为现实。
在此基础上,吴兴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日前也正式启动,一个覆盖范围更广、服务项目更全的“云端”养老院正在慢慢构筑。
据悉,项目将通过完善包含老人基本数据、健康数据、服务数据等养老服务的数据库,实现数据的互通共享,打造一个多元化的智慧健康养老信息化平台。
据介绍,该项目还将根据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接入一批智慧端口,并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运营服务管理团队,实现系统平台与人员服务的无缝对接。
“除了现有的就餐、医疗、家政等服务,还将提供老年教育、心理慰藉等精神层面的定制化服务,满足老人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
”方冲说。
(来源:湖州在线) /Home/Article/index/id/528/aid/60129 青海:西宁打造“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随着西宁市居家养老服务越来越专业,今年起,西宁市老人可享受到更加便捷、顺畅的养老服务。
29 2019
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日前,记者从西宁市民政局了解到,在今年的养老服务工作计划中,西宁市将以打造“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主,发展更适合本地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
今年,西宁市将持续推进第二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构建西宁市“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加强涉老信息的汇集整合和发掘运用。
全力推进老年人幸福餐桌工程,以制定扶持鼓励措施、培育品牌化服务组织、拓展配餐服务内涵及加大食品安全监管等为重点,实施“个十百千”工程,健全五级助餐送餐服务网络,实现助餐服务与医养结合、生活照料、心理慰藉、文体娱乐等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叠加融合、协同发展,初步形成布局合理、满足需求、功能完善、精准高效、共建共享的“15分钟”助餐送餐服务网络。
继续做好50个农村老年之家建设项目,全市老年之家覆盖率达30%以上。
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进度,鼓励在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内设置医疗机构,实现双证双营协同发展。
为了让老年人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去年,西宁市投资4600万元实施为老项目71个,培育各类涉老服务组织150余家,搭建了“1+7+N”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打造了“居家、社区、机构、社会”四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持续加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力度,累计投资4240万元,委托27家社会组织为全市5.8万名老年人提供助餐、家政、精神慰藉等服务,西宁市121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83个已实施社会化运营。
探索推出照料服务中心+护理站的社区“双证双营”服务模式,投资1100万元为57个养老设施购置了康复理疗设备,提供养康护服务5100余人次。
(来源:西海都市报) /Home/Article/index/pid/527/id/528/aid/60133 养老要靠机器人?
近日社科院最新发布绿皮书,预测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
2027年出现。
不知为何,居然再次引发网络舆论以经济学家为主的集体焦虑。
其实,正好相反,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人口负增长,是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国策取得巨大成功的标志,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过程,更是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地球早已不堪重负,人口浪潮持续席卷全球。
1950年,全球人口为25.2亿;2018年已达到74.4亿。
人类智商再高,但也只是地球上亿万个物种之
一,生态平衡的规律永远不可打破,当人类这个物种泛滥到超越极限时,地球总会有办法来「平衡」你。
如果人类自身不学会自我调节,放任地球人口爆炸般增长,百万年的人类发展历史已经证明,终将会出现新型全球性的瘟疫或世界战争,最终来调节人口的无限制爆炸。
故此,人口负增长,从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战略上来说,是一件极为值得欣慰的事情,不知为何砖家们集体焦虑。
当然,人口负增长的过程,也必然伴随巨大的阵痛,比如之一的老龄化危机。
让科技来拯救养老 只要用钱能够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比如失能失禁老人和病人,就是护理的最大的难题。
出再
多的钱,也很少人愿意来护理。
没办法,只有子女等亲人上了。
然则,一对小俩口,一边忙工作,一边忙2胎,又要对付4个父辈甚至再加上8个祖父辈的老与病,没有三头六臂,忙得过来吗?
阻止人口负增长,多生儿子女儿,就可以了?
这是典型的老农思维,人多未必力量大。
当今及未来社会中,劳动力短缺和养老难题也将由科技而非人力来取代。
比如国家将养老、生病护理尤其是失能失禁护理列为重大科技课题,持续团队攻关,研发出比人还要强百倍千倍的护理机器人。
试想一下,当躺在床上的老人失禁后,智能床自动报警,主控中心的护理师按一下启动键,整个 30 2019
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智能床全自动进入智能机器人操作车间,不一会,从另一门立即出来一个「全新」的老人:洗过澡、换上了乾净的衣服,甚至已理过发、刮过胡子,已做了头部按摩或全身按摩,而原来弄脏的床和床单、被服、衣服,已全套洗净、消毒,并烘干了,送至专门的程序间备用。
当50年的阵痛期走过,全新的中华经济体产生,人口低于10亿,生产力高度发达,人均占有资源和财富是现在千倍以上,领导全世界创造新文明,这样富强中国,砖家们还需要焦虑什么呢?
目前迫切要做的就是让科技来拯救养老,而非多生孩子。
(来源:香港商报) /Home/Article/index/pid/527/id/528/aid/60153 健康管理 改变九点可降低老年痴呆风险 近日,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刊发研究,如果人们能一生都呵护大脑健康,1/3
的老年痴呆病例完全可以预防。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发现,9个重点风险因素会增加老痴发病率:中年听力损失、未完成中学教育、吸烟、未寻求抑郁症早期治疗、缺乏运动、社会隔离、高血压、肥胖、2型糖尿病。
上述经过人为努力可以改变的风险因素占35%,另外65%被认为是不可能改变的。
这9种因素基本都与生活方式有关,对是否能保持大脑活力以及承受多年与老痴有关的损伤有重要作用。
研究第一作者吉尔·利文斯顿教授表示,尽管痴呆症往往到老年才被确诊。
实际上,大脑变化通常在确诊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患者不妨从现在开始做出积极改变,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血压稳定、多与人交流、控制体重、多运动。
此外,老年人学习一门外语也是不错的选择,对锻炼大脑灰质非常有帮助,能让大脑变得更灵活,增加认知储备。
(来源:环球网) /Home/Article/index/pid/545/id/627/aid/60142 养老金融 养老目标基金:道阻且长 一阵风之下,养老目标基金“运动式”获批
40只,投资策略也由之前的目标日期转为目标风险,但结果恐难尽如人意。
2018年最后一个工作日(12月28日),第三批养老目标基金(共计14只)正式获批。
加上前两次获批的基金,即同年8月6日获批的14只,以及10月22日获批的12只,目前获批的养老目标基金已经达到40只。
从证监会的批复节奏来看,养老目标基金可谓来势汹汹,但市场反响却似乎不尽如人意。
31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例如,截至1月9日,在第一批获批的14只基金中,只成立了11只,另外3只甚至尚未开始发行。
至于已成立的12只养老目标基金(其中1只属于第二批),总体发行规模也只有39.36亿份,认购户数只有67.38万户。
而从国内基金中的基金(下称“FOF”)的投资经验以及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来看,要做大、做好养老目标基金,道阻且长。
目标风险策略成主流 让我们先看看第三批养老目标基金的获批情况。
证监会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第三次获批的14只养老目标基金来自13家基金公司,除易方达获批2只之外,工银瑞信、华夏、招商、兴业等12家基金公司各获批1只。
若加上前两次获批的基金,已获批的养老目标基金已达到40只,它们来自29家基金公司,其中华夏基金获批4只居首,易方达、汇添富各获批3只,工银瑞信、嘉实、泰达宏利及中欧等4家基金公司各获批2只,包括银华、博时、富国、广发、招商在内的其余22家基金公司皆获批1只。
在投资策略方面,在第三次获批的14只养老目标基金中,采用目标日期策略的有5只,采用目标风险策略的有9只。
在第二次获批的12只同类基金中,分别是10只和2只。
在第一次获批的14只同类基金中,则分别是8只和6只。
至于上述两种投资策略的不同之处,按照《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下称“《指引》”)的说法,前者应当随着所设定目标日期的临近,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后者则应当根据特定的风险偏好设定权益类资产、非权益类资产的基准配置比例,或使用广泛认可的方法界定组合风险(如波动率等),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基金组合风险。
上述数据表明,基金公司为养老目标基金设计的投资策略,最初是以目标日期策略为主:前两次获批的26只同类基金中,有18只采用目标日期策略,占比达到69.23%;但到了第三批,则以目标风险策略为主,在获批的14只同类基金中,采用目标风险策略的占到64.28%。
这种改变或许与养老目标基金的发行结果有关。
根据Wind资讯,截至1月9日,已成立的养老目标基金共计12只,发行份额合计39.36亿份,其中采用目标风险策略的基金虽然只有4只,仅占成立总数的1/3,但发行份额为18.52亿份,占到发行总量的47.05%。
另外,在前两次获批的18只采用目标日期策略的基金中,已成立的基金为8只,占比44.44%,而在同期获批的8只采用目标风险策略的基金中,已成立的基金有4只,占比50%。
在某种程度上,上述数据或许可以说明,相对于随着时间推移而日趋保守的目标日期策略,主动性更强的目标风险策略可能更受投资者欢迎。
第三支柱养老金 按照《指引》中的概念,养老目标基金是指以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鼓励投资人长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资产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资组合波动风险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
该类基金是中国第三支柱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三个支柱养老基金体系中,第一支柱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种,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为个人养老金。
至于第一支柱,根据人社部发布的《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91548万人,当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6614亿元,支出40424亿元,累计结余50202亿元。
《公报》同时显示,2017年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收入为34213亿元,比同期支出少了6211亿元。
而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现收现付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10.91%,至2010年已上升至13.30%。
“到2029年,中国总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此后人口的年龄结构预计将不断老化。
”(据清华大学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三支柱养老 32 2019年1月15日《每日养老资讯》 金制度建设研究报告》,下称“《报告》”)与此同时,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也发展缓慢,增长乏力。
《报告》显示,在中国2900多万家企业中,目前只有8.04万家建立了企业年金,占比仅有 0.28%,覆盖职工数量也只有2331万人,“而且,近年来参保企业增长速度和覆盖职工增长率几乎为零,甚至有所下滑”。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建设开始启动。
在这个过程中,标志性事件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证监会在2018年3月发布了上述《指引》;其二是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五部委在同年4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中所谓“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指的是投保人缴纳的保费可以在税前列支、领取保险金时再根据当时的税率缴纳税款的保险品种,税前列支限额“按照当月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办法确定”,这部分税前列支收入(保费)将转入“商业养老资金账户”(即个人养老金账户),用于投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包括养老目标基金。
根据清华大学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的测算,个人养老金账户年缴资总额将在1000亿元至3000亿元。
FOF吸引力不高 因此,对有资质的基金公司来说,如何吸引投资者将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的资金投向自己发行的养老目标基金,成为一项巨大挑战。
而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以及基金公司的投资经验来看,要赢得这项挑战并不容易。
根据《指引》,养老目标基金应当采用“基金中基金(FOF)”形式或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形式运作。
目前成立的12只养老目标基金,以及已批复尚未成立的其余28只同类基金,都采用FOF形式。
《指引》之所以限定FOF形式,是因为FOF最有可能实现“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的目的。
但问题在于,对潜在的投资者来说,FOF的吸引力可能并不高。
要证明这一点,或许要从公募基金对作为投资标的的基金的投资说起。
根据Wind资讯,早在2007年,基金即成为公募基金的投资标的之
一,但在公募基金的资产配置中,基金一直处于极其边缘的地位;而且,与最初几年相比,其重要性在最近几年甚至进一步降低。
Wind资讯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公募基金资产

标签: #自己的 #企业网站 #制作网站 #海信 #无线网络 #腾讯 #纸船 #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