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丙申年,12016

电饭锅 4
丙申年 每日养老资讯 中国养老网主办

2016-10-10 目录 养老视点....................................................................................................


4 北京:83个养老照料中心项目已开工37个..............................................4上海:探索医养结合,提升为老服务水平.................................................4上海:需求侧预判、供给侧着力,上海探索养老新模式........................5山西:老龄社会匆匆而来——关注我省养老现状之一............................7河北:石家庄印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攻坚行动实施方案........................9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养老服务业驶入快车道............................................9陕西:西安养老院普遍没住满“千床一面”制约入住率......................11青海: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13青海:海东探索建立“文化养老”新机制...............................................14湖北:市人社局有序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4湖南:邵东探索独居老人互助新型养老模式..........................................16福建:我市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17“关心养老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17潘利国: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老年人不同养老需求..................18养老难题:失能老人难上难..........................................................................19养老服务设施计划覆盖60%以上农村社区..............................................21三部门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21我国平均每天约有1370名老人走失.........................................................23人生边上,需要有人扶一把.......................................................................24纪念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20

周年座谈会举行王胜俊、王勇出席24 热点新闻..................................................................................................

25 住建部:各地工程建设领域应取消保证金106亿..................................

25 政策法规..................................................................................................

25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的通 知....................................................................................................................25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攻坚行 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8江西:民政厅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33

北京市民政局《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设施设计和服务标准(试行)》 的通知...........................................................................................................

36 养老类型..................................................................................................

41 辽宁:全省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占比超五成...............................................41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投入使用首个公立综合型养老机构......................42江苏:南京建成1200多个居家养老中心.................................................43江西:新建小区居家养老建筑面积每百户不少于20平米....................43广东:珠海全部居家养老者明年纳入家庭病床......................................

44 养老产业..................................................................................................

45 广西:建30个养老产业园区,2019年全面实施临时救助...................45中国养老产业潜力惊人,将会替代房地产业?......................................

46 智慧养老..................................................................................................

46 北京:朝阳尝试“互联网+智慧养老”....................................................46湖北:武汉打造“互联网+养老”示范城市,建统一养老云平台........47“科技老龄”为养老增新抓手,上海市级为老服务平台本月上线......48为养老插上“互联网+”翅膀.....................................................................49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智能养老成下一个风口..........................................

50 中华孝道..................................................................................................

51 四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一一一阿坝州积极开展重阳节宣传活动..51四川:弘扬尊老爱老传统美德切实抓好老年人养乐为和老龄事业......51四川:沐川县委政府隆重集会庆祝老年人节..........................................52湖南:益阳市本级基本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启动......................52黑龙江: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老年节慰问老年人......................

53 养老地产..................................................................................................

54 安徽:建养老产业示范园引入台湾养老方式..........................................

54 互动养老..................................................................................................

55 外地老人大赞海南养老:这里是享受幸福晚年的乐园..........................

55 养老金融..................................................................................................

56 上海:探索养老新模式——社区养老引入险企......................................56

重阳节规划养老,商业险助享晚年...........................................................56 社会保障..................................................................................................

57 广东:职工养老缴费工资上下限明确.......................................................57 城市规划..................................................................................................

58 2016京津冀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8 关于我们..................................................................................................

59

联系我们..................................................................................................

61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养老视点 北京:83个养老照料中心项目已开工37个 近日,副市长王宁带领市政府第十督查组分赴丰台区、石景山区,重点督查文化服务、居家养 老、社会建设等基层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在文化服务方面,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顺利,预计
2016年年底能够按计划完成工作。
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由歌唱北京、舞动北京、艺韵北京、戏聚北京、影像北京和阅读北京
大板块组成,目前已完成23572场,1962.6万人次参与。
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也是本次督查重点。
截至8月中旬,本市已分两批确定了2016年各区申报 的83个养老照料中心项目,其中已运营2个,已开工建设37个,未开工44个,已下拨扶持资金1.6亿元。
截至9月初,城六区确定了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项目157家,其中已运营50家,完工待开业4家,开工建设12家,待开工91家,目前已先期下拨扶持资金4500万元。
另外,126个养老机构申报的652个辐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已完成申报项目评审工作。
备受关注的养老助残卡,全市已完成135万老年人的制卡数据核对与推送工作,其中丰台区、门头沟区试点卡已制作完毕,准备发放。
2016年,全市选择了52个街道(乡镇)作为“三网”融合示范点,目前示范点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东城、西城、怀柔3个区的11个街道(乡镇)“三网”融合示范点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并在全区推开。
其他区的41个街道(乡镇)“三网”融合示范点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督查组提出,要认真梳理全年工作,及时盘点工作进展,要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要聚焦重点,主要围绕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和保障改 善民生工程为重点,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着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文化等领域发展,切实把市、 区、街、居四级民生服务体系的优势发挥出来。
中国养老网 (来源:北京日报) 上海:探索医养结合,提升为老服务水平 九九重阳,尊老敬老,中华美德,代代弘扬。
在老年节到来之际,市领导韩正、杨雄、殷一璀、
吴志明、应勇分别前往本市社区和养老机构看望老年人,察看为老服务设施,推进为老服务项目建设,向全市老人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8日下午,市委书记韩正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弘来到普陀区桃浦镇第一养老院走访慰问。
该养老院采用医养结合模式,引进专业机构管理,拥有500个床位,目前入住老人231人,平均年龄86岁。
市领导走进二楼一间6人间居室,这里住着102岁的徐根娣老人与其他5位高龄老人,韩正与老人们一一握手,关切地询问大家日常生活情况。
听说百岁人瑞徐根娣听力不太好,市领导俯下身子凑近老人耳朵,祝她健康长寿。
养老院负责人说,养老院里各种房间,24小时都有护理人员陪护,平日根据老人不同的身体状况提供营养餐食。
韩正对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料表示肯定,叮嘱大家更加耐心细致地关爱老人。
市领导还察看了养老院的各项为老服务设施。
位于三楼活动室传出阵阵嘹亮歌声,10多名歌舞班的老年人正在练习合唱《爱我中华》,市领导驻足聆听,为老人们的精彩歌声鼓掌喝彩,并走上前一一握手问候。
老人们对韩书记说,养老院为大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4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家考虑得很周到,开了各种兴趣爱好班,每天饭后老伙伴们都会聚到活动室来,日子过得很丰富。
韩正关切地询问老人们,“平时子女探望多吗?”“日常起居怎么安排?”“还有什么困难要解决”。
老人们希望子女们能常来看看,对养老院与社区医院开展医养结合方便老人就医特别点了赞!养老院负责人告诉市领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邻养老院,可直接通过廊桥到达,一旦有突发事件,专业救护人员能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处理救援,老人们平时有个头疼脑热,也能享受一站式服务。
韩正一行沿着廊桥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室,了解医养结合试点情况,感谢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提供的专业诊疗服务。
韩正叮嘱,要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进一步提升为老服务水平,让更多老年人安享幸福晚 年。
9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和副市长时光辉一行首先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教 授、上海市名中医王灵台家,向老人送上节日祝福,感谢他为上海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中医发展作出的贡献。
杨雄和王教授并肩而坐,与他交流探讨中医发展情况,关心询问他的工作生活。
当得知王教授已76岁,仍坚持每周看门诊、带教学生时,市领导连连称赞,希望王教授做好传承,培养更多学生,把中医进一步发扬光大。
南昌路上的瑞金二路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通过整合社区内各类养老服务项目,打造10分钟为老服务圈。
市领导走进服务中心,逐一察看接待大厅、心理咨询室、日托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和长 者照护之家等设施,仔细了解服务中心运营情况。
街道负责人告诉市领导,该中心正探索通过智能睡眠监测床垫、智能手环等设备为老人搭建健康守护网,杨雄充分肯定,鼓励他们用好健康大数据,让更多老人受益。
在长者照护之家,一些老人正和志愿者共同制作重阳糕,还有一些老人在学插花、练书法,其乐融融。
市领导走进老人们中间,祝大家健康长寿。
与李云芳等老人交流时,杨雄说:“各级政府将不断努力,通过与社会、市场力量合作,建好养老服务体系,让大家老有所乐、老有所 养。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薛潮9日下午来到虹口区曲阳社区为老服务中 心,察看卫生服务点、长者日间照护中心和社区老年食堂等,了解养老服务综合评估、老人就餐、配药等服务功能。
市领导与老人们亲切握手,祝大家重阳节快乐,勉励工作人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让老人拥有幸福祥和的晚年生活。
殷一璀还看望了83岁的何秀珍老人,祝老人节日快乐,健康长寿。
市政协主席吴志明和市政协副主席李逸平9日上午来到静安区石门二路长者照护之家,看望慰问在这里接受照护的老人。
长者照护之家针对周边失能或失智长者,提供24小时住养、喘息式服务。
吴志明详细了解长者照护之家的功能设施、运作情况及老人生活情况,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叮嘱护理人 员要更加耐心细致地服务老人。
市领导还看望了78岁的社会学家邓伟志教授,并致以节日问候。
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应勇9日下午来到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看望慰问老人,与他们亲切交 谈。
该养老院集养老整体护理、老年病康复、个案康复护理等功能于一体,有190个床位,入住老人平均年龄87岁。
应勇详细了解该机构的运作模式,叮嘱机构负责人为老人创造舒适环境,使他们过好幸福晚年。
应勇还看望了91岁的洪钟德夫妇,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中国养老网 (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需求侧预判、供给侧着力,上海探索养老新模式 机构养老难,近家养老不易,特大城市如何应对日益变老的人口结构,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
题。
日渐深度老龄化的上海近日批准了《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从需求侧、供给侧两方面着手,在中心城区和农村探索不同的近家养老新模式,力图为这一预计到2020年户籍老年人口占比高达36%的城市寻找一个上海答卷,让每一位老年人获得触手可及的养老服务。
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养老服务轮候全透明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5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数百个床位的公立养老院,却早有数千人排队等候,这是一些大城市里老人们等待入住公立养老院时不得不面临的困局。
谁能入住?又凭什么入住?这是很多家庭关心的问题。
现在,在上海,随着老年照护需求统一评估体系的建立,评估后不同照护等级的老人将可以匹配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到养老院、护理院等不同层级的养老服务,养老院排队“明明白白”。
记者在徐汇区统一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上看到,平台上通过网络、电话、手机APP等六种途径,接受居民在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服务、高龄医疗护理服务、养老机构和老年护理机构五大类中选择所需的服务,通过第三方统一评估对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诊断等进行摸底,将老人按照健康状况分为照护一级到六级。
徐汇区民政局局长施涛说,根据第一时间公示的评级信息,需要入住养老院或者护理院的五级、六级老人可以结合实时公布的区内公办养老机构和护理院提供的床位信息和轮候情况,综合机构水平、离家远近、是否愿意接受轮候等多重因素,考虑决定入住哪家机构,实现机构排队“全透明化”。
“通过对老人养老需求侧的摸底,还能研判未来一段时间新产生的养老和护理需求,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投入资源,提升效能。
”上海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全面实施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以此引导生活照料服务和医疗护理服务之间梯度衔接和有序转介,促进养老服务供需公平有效对接。
都市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小规模、多功能、专业化 在上海的中心城区里,有这样一群被称为长者照护之家的嵌入式养老机构,它们通常是利用社区内各种闲置、存量设施改造而成,面向尚未入住机构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和大病出院仍需康复护理或家属需要喘息服务的老年人提供近家的全护理机构服务。
“小而美”是这些微型养老机构给人的第一印象。
普陀区的万里社区长者照护之家的48个床位被分为四个照护区,每个照护区里配有复健设施、床位和公共活动空间等,构筑成一个个半独立的空间。
“一个长者照护之家都只有几十个床位,单纯通过机构养老难以满足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的中心城区。
希望未来单体照护之家的服务可以辐射到直径数公里内社区里的400名左右老人,通过助餐、日间照护、执业护士上门随访等一系列软性服务,达到机构内与机构外1:10的服务比例。
”上海爱照护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勇说。
和一般养老院周转周期高达数年不同的是,长者照护之家的平均周转率控制在3个月以内。
丁勇说,在护理期结束后,机构将对老人进行是否需要第二周期的评估,评估后身体条件恢复良好、不再需要机构护理的老年人将被建议转入带有护理服务和护理床位等的居家养老模式。
这些老人可以选择1908元到3168元不等的“护理包”,从原有的机构护理切换到每周上门一次到每天上门一次不等的家庭护理模式。
根据《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上海将在“十三五”期间引导社区托养机构向嵌入式、小规模、多功能方向发展,长者照护之家实现街道(乡镇)全覆盖。
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我的养老不离家 随着农村老龄化进程的加深,如何让农村纯老家庭、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养老不离家”成为一
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上海远郊的奉贤区,老年人口已经占户籍总人口的28.9%,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又占了半数以上,这里探索的宅基睦邻“四堂间”养老新模式,让老人养老“不离乡土、不离乡邻”,颇有借鉴意义。
宅基睦邻“四堂间”是利用农村地区闲置的宅基房屋,通过基础设施改造,为本宅基(村民小组)独居、高龄、困难等老年人提供就近养老服务,承载了吃饭的饭堂、聊天的客堂、学习的学堂、议事的厅堂四大功能,实现了农村近邻养老。
“以前家里人少,在家烧一顿吃一天,剩菜也不舍得扔,吃饭就对付对付。
现在来‘四堂间’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6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吃,3-5元就能吃上荤素搭配的营养餐,省得自己洗菜烧菜洗碗,又能和老邻居们一起学习聊天,听听健康养生的讲座,参加义诊活动。
”奉贤区庄行镇西校村的相伯贤老人说。
据了解,上海“十三五”期间将建成2000个示范睦邻点。
中国养老网 (来源:新华社) 山西:老龄社会匆匆而来——关注我省养老现状之
养老问题、养老产业,以始料未及的快速,匆匆来到每个人面前。
8月过半,省老龄产业协会筹备会迎来最后一次小组会,本以为从事养老产业者才会关注,没想到,除了相关人员,每次小组会都会引来不少“跨界”人士:投资人、生物科技研究员、文化艺术专家、电子信息专业教师、游泳教练、房地产商、赛车手……为什么会关注养老,他们说:人人都会老,关注养老,就是关注我们以后的生活。
1目前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有503万,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600万,全省每6个人中将有1名老人 呈现“三化”特点:社会老龄化、老人高龄化、高龄空巢化国际通行标准,60岁以上即为老年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本世纪之初,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卫计委透露,我国2015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2亿,占总人口的16%,老龄化速度比较快。
我省也是如此,目前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有503万,增长比例过快,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600万,全省每6个人中将有1名老人。
他们中,低收入和生活困难的占比较大,有将近一半处于“空巢”状态,还有7%左右是失智失能老人,个人无法实现生活自理。
从8月1日起,临汾市老龄委对失能老人进行摸底,为精准帮扶提供数据支撑。
相关数据显示,城市生活的老人,衣食大多不成问题,但与子女见面较少,孤独感、离群感较普遍;农村生活的老人,子女绝大多数外出工作或打工,没有固定收入者居多,生活窘迫者占相当比例。
张民省是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针对老龄化问题,他调研多年,把老龄化总结为“三化”趋势,即社会老龄化、老人高龄化、高龄空巢化。
张民省说,老龄化社会的特点是老龄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不平衡,特别是空巢家庭现象日益凸显,不但空巢期提前,而且不可逆。
在人们印象里,“空巢老人”大多白发苍苍,但如今大量的“空巢家庭”成员却还是中年人,这些年轻父母的子女在25岁以后逐渐因求学、工作、结婚而离家,意味着现代城市家庭,大批中年人在50岁左右进入“空巢家庭”行列,一般家庭空巢期多为20年左右,如果丧偶,则一人长期孤独、情绪失落。
大多数老人进入晚年之后,都有自己的养老意愿,张民省主任的课题调研显示,绝大多数老人对子女工作繁忙表示理解,他们力所能及地克服空巢生活的诸多不便,不愿意影响子女的工作和生活,有40%的老人愿意与子女一起生活。
2城乡老龄人口收入存在明显差异 目前我国约有40.7%的老人仍是靠家庭供养,农村很大一部分老人要靠劳动收入养活自己未富先老是我省乃至我国老龄化的又一主要特征。
一是国家财力未富。
省委党校刘宁教授说,发达国家是在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这样国家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7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
而我国在本世纪初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时经济实力还不够强,改革和发展任 务还很繁重,投入养老服务的财力明显不足。
就全国来看,2011年以来的4年里,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养老机构建设资金共80亿元,远远不能 满足相关社会事业发展需求。
省民政厅资料显示,2014年省级财政性资金养老投入只有1.42亿元,而同为中部六省的安徽,投入9亿多元,东部发达地区省市则更多,由于财力有限,财政资金对于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不够,每张床位的建设补助,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老人本身未富。
由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老年研讨 会披露,目前我国约有40.7%的老人仍是靠家庭供养,四成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只有约24%的老人能够依靠养老金生活,农村很大一部分老人要靠劳动收入养活自己。
以临汾市景村张先元老人 为例,政府每月发放养老金80元和高龄补贴36元,算下来一年共1392元。
山西人口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谭克俭承担着两个关于农村养老模式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他去农 村调研,经常看到五六十岁的老人干农活、打工,好几次竟还看到80多岁的老人也在田里忙活。
谭克俭说,国家养老保险已在制度上实现全覆盖,这对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且个人不用缴费,有的地方还有高龄补助,对老人们来说都是好事,但还是太少。
老龄人口的收入存在明显城乡 差异,农村老人过去几乎无钱可攒,养老只能靠子女,现在老人们都有些积蓄,而且整体生活水平都 提高了,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基础设施差,仍然生活比较苦、比较难。
3
失智失能老人可能拖累家庭生活质量 当前,城市多数家庭都是“421”结构,年轻人普遍需要照顾父辈和祖辈6位老人。
“有年没日”是民间对老人的看法,意思是,虽然他们有可能一年年“高龄”下去,但保不齐哪一天就病倒了,也就是说,老人患病率高、身体器官功能总体较差是最大特征。
一旦老人病倒在床,产生的经济压力和照料压力,就成为家庭的难题,在这一点上,城乡差别不大。
长治市城区八一广场东侧小区是曹温良夫妻的家,老两口都是80岁高龄,已无法自主生活,也不愿跟着儿子去北京生活,现在住在养老院。
他们的邻居李月娥也快80岁了,卧病在床5年,3个孩子轮流照料、分摊医疗费。
曹温良羡慕李月娥不用去住养老院,而李月娥却羡慕曹温良和老伴身体好、不生病。
当前,城市多数家庭都是“421”结构,医疗水平的提高使老人寿命普遍延长,年轻人通常需要照顾父辈和祖辈6位老人。
从经济方面来说,因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还做不到完全保障,一些慢性病用药,大多地方政策规定患病者承担,长期生病的老人会给家庭造成较大经济压力。
还有另一方面的压力,则是照料压力,目前社会生活成本加大,如果父母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年轻人就会陷入两难境地——既不能耽误工作,又不能不照料父母。
记者走访得知,因为照顾成本高、老人健康风险大,大多养老院不愿意收住失智失能老人。
有部分愿意收的,月费用少则三千元,多则五六千元,远远超过了工薪家庭承受范围。
仅有的少部分愿意收住失智失能老人,且价格适中、服务优质的民办养老机构,则存在收益不好、发展难以为继,因历史遗留问题、证照难以办理等问题。
刘宁教授对老龄人口的需求总结为:物质基础、生活照料、情感寄托、精神慰藉。
她说,居家养老是最受老人们欢迎的方式,身体条件很好、医疗条件不错的老人,需要的是参与社会生活、得到精神慰藉;失去生活能力需要别人看护的老人,需要的是功能齐备的养老机构,如果能在居住地或社区附近更好。
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的,是我国养老业的趋势所在,也完全符合老龄人口的现实需求。
中国养老网 (来源:山西日报)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8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河北:石家庄印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日前,石家庄市印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从2016年10月份开始,石市将集中利用3年半的时间,在全市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攻坚行动。
到2020年,新增养老床位4.4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0张,基本建起“9064”养老服务格局。
每个街道至少1所居家养老中心 机构养老,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40张,其中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总数的50%以上,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占比达到70%以上。
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率达到50%。
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科,中医医疗机构建“治未病”科和康复科。
改造提升现有公办养老机 构,鼓励社会力量建设高端康养适老社区,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养老需要。
社区居家养老,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城市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率 80%以上,农村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率
50%以上。
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设一所标准化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无障碍化率100%,社区各类具有为老年人服务功能的设施向老年人开放率100%。
社区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具备组织管理、协调联动、信息收集、文化娱乐、应急救助等综 合性养老服务平台。
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设1所标准化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选择居家安度晚年的老年人提供助 餐、助洁、助医、助浴、助急、助养、助行及精神关怀等基础性养老服务平台。
标准化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提升改造),则是把幸福院建设与老年协会建设 相结合,与乡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相结合,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
给老人建社区电子健康档案 完善养老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市、县、乡、村四级互联互通,居家呼叫服务和应急救
援服务信息网络覆盖率100%。
市级平台将依托石家庄市智慧城市建设,搭建“互联网+健康养老”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打造12349民政养老服务品牌。
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范围逐步扩大。
每个街道建立1所综合性老年人配餐点,每个社区设1所老年餐桌,针对老年人饮食习惯,综合运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餐饮服务企业和养老服务组织为老年人提供配餐、就餐、送餐 为一体的服务项目,重点为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2017年,医疗机构与100张床位以下的全部养老机构建立稳定的医疗合作联系,设立就诊绿色通道,定期提供上门诊疗等服务;2018年,100张床位及以上的养老机构单独设立卫生所(卫生室);2019年,5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内设医院,符合条件的申请成为医保定点机构。
2017年,全面建立65岁以上老年人社区电子健康档案;2018年,社区家庭医生与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服务覆盖率100%;2019年,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老年护理和个性化服务。
2017年,将符合规定的家庭签约医生的服务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017年,为主城区70岁以上居家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项目所需费用纳入政府专项购买服务内容。
中国养老网 (来源:河北新闻网)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养老服务业驶入快车道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现有60岁以上人口16.9万人,占总人口23.3%,远远高出全国16%的比例,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9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困难失能老人1016名,8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3万,老年群体呈现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空巢化的趋势,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料服务矛盾日渐突出。
面对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大丰区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着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老年人活得幸福,老得优雅。
坚持居家为基础,传递关爱之情。
一是搭建服务平台。
大丰区委将居家养老服务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积极推动,区人大、区政协都将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一号议案进行督办,区政府将居家养老服务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组织实施,投入1200万元,建成一个区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14个标准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263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形成覆盖城乡的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二是创新运行模式。
依托12345便民热线,开启O2O服务模式,实行线上接单,线下服务,受理老人服务诉求4692件。
大中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上海海阳集团运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造智慧养老模式,上门服务2781次。
三龙镇推行PPP模式,政府与华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盛医疗、中国电信、三龙中心卫生院等开展合作,按照各自分工,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三是政策引导扶持。
建立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低保、低保边缘户中的失独老人、重点优抚对象和盐城市级以上劳模中的失能老人每月补贴180元;9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补贴40元,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
对各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考核上门服务人次,由区财政给予6万到10万元奖励补贴,保障正常运转。
坚持社区为依托,守护心灵驿站。
一是完善社区服务设施。
投资1500万元,建设金色家园(区老年活动中心),集居家养老信息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医疗签约服务中心、老年健康教育中心、老年文体活动中心和为老服务组织基地等“五中心,一基地”于一体。
各镇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面积全部达到200平方米,建有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康复健身室、日间照料室等,环境整洁卫生,通风采光良好。
二是整合社区养老资源。
新丰镇借助荷兰花海发展优势,投资550万元,新建1800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大中镇将原残联办公楼改造成日间照料中心,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舞蹈表演和棋牌比赛等活动25场,接待老人活动3100人次。
三龙镇东红村利用闲置房产和土地资源,建立助餐点,通过自我开发鱼塘、兴办养鸡场,种植蔬菜地,实现自给自足,每日就餐老人保持在30人左右。
三是培育社区为老服务组织。
降低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登记门槛,不社设主管部门,民政局直接登记,涌现出了好苏嫂、友谊快餐、苏丰脚艺等一批专业水平高、社会信誉好的服务组织。
四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大丰义工联、爱心联盟、小水滴等一批志愿服务组织经常深入社区,为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家务,提供陪护陪聊,健康指导等服务。
南山艺术团每年重阳节,组织演员到各镇敬老院开展巡回演出,精彩的表演丰富了老人的精神生活。
坚持机构为补充,营造温馨家园。
一是大力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能力。
实施敬老院提档升级工程,按照“三有三能六达标”要求,投入7600万元,新建床位1264张,改建床位449张,建成星级敬老院12所。
联合消防、市场监督等部门,加强消防安全和食品检查,开展消防演练活动,9家敬老院取得消防许可证。
加快推进区社会福利院三期工程建设,目前,土建工程竣工,年底完成绿化景观栽种和配套设施安装,投入运行。
二是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
落实土地、税收、补贴、收费等方面优惠减免政策,新建民办养老机构4家,新增床位800张。
大中福利院原来面积2000平方米,因城市规划搬迁后,政府置换面积10707平方米,扩大了5倍多。
今年还将投入1500万元,实施二期工程,新增高档护理型床位200张。
广寿护理院投资1000万元,新建床位300张,财政给予床位补贴150万元。
三是大力推进养老机构服务管理创新。
全区所有养老机构安装电子“鹰眼”,并通过网络连接,实行远程监控,全天候巡查,扫除管理盲区。
组织所有养老机构全部参加综合责任保险,降低运营风险。
大中镇敬老院与江苏一鑫物业公司签订保洁服务协议,引入物业+服务,不仅改善了敬老院卫生环境,而且改变了老人不良卫生习惯。
坚持医养相融合,托起幸福夕阳。
一是共同推动医养融合共建共享。
基层卫生院在敬老院设立医务室,配备职业资格医师坐诊看病。
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2次健康检查。
院内建设无障碍设施,配齐康复辅助器具。
房间安装呼叫系统,护理型床位超过50%。
大丰区社会福利院与第三人民医院合作,对临街的闲置房屋进行改造,开设老年病医院,增设老年服务项目。
积极推动民办医疗机构转型,小海瑞鑫医院自筹1000万元,建成养老床位100张。
二是大力推行医疗签约服务。
出台《大丰区居家养老对象医疗保健签约服务工作方案》,针对居家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需求,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并相对安全的项目,整合成普惠服务包、基本服务包、高血压服务包、糖尿病服务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10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包、重大疾病及爱心照护包等6个健康包,供签约老人自愿选择,政府给予补贴。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都对大丰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三是加快培训养老护理人才。
每 年组织2次养老护理员免费培训,举办一次养老护理技能大赛,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全区已有308人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养老机构持证上岗率达到80%。
中国养老网 (来源:盐城市大丰区民政局) 陕西:西安养老院普遍没住满“千床一面”制约入住率 10月9日是重阳节,大众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老年人的身上,数据显示,去年西安市60岁以上人口为135.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比重的15.53%,全西安市养老床位共计4.2万个,粗略计算,相当于每32个老人拥有一张床位。
但就是在这种床位看似紧缺的情况下,西安的养老院却普遍没有住满。
是什么制约了西安养老产业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观念、费用以及同质化成为最大制约力。
西安老人四年后超150万:离家养老或成选择 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在不少人脑海中或许还是个模糊和遥不可及的概念。
不过在现实的数据面前,养老早已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就需要关注的话题了。
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西安市统计局了解到,截至2015年,西安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5.2万,占总人口的15.53%。
预计在“十三五”期间,西安老年人口将以高于3%的速度递增,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
即便按最低的3%这一年增速计算,到2020年西安老年人口将会突破150万。
“以前我们一直让父亲住在家里,请保姆来照顾。
”西安市民金先生告诉记者,送父亲去养老院,他在情感上一直接受不了。
直到一次意外,让金先生改变了这种做法。
他说,那天父亲在家突发脑出血,又不懂得打电话,后来是保姆到家后才打了急救电话送医。
这件事发生以后,金先生给父亲联系一处老年公寓,工作日送去,周末接回家。
有业内人士认为,再过十年、二十年,类似金先生的家庭只多不少。
随着家庭结构变化、社会节奏加快、老年人口的增多等,越来越多的老人可能会主动或被动来到养老机构,接受离家式养老。
西安养老院普遍没住满:多数没有医疗条件 据上海、广东、云南、湖南等多省市的媒体报道,当地养老机构存在“一床难求”的现象,甚至
在床位满员后,需要排队等待几年才能入住。
然而,据西安市老龄办统计,全市养老床位共计4.2万个,粗略计算,相当于每32个老人拥有一张床位。
但就是在这种床位看似不能满足老年人数量需求的情况下,西安的养老院普遍没有住满,此前有统计认为,全市入住率达不到70%。
记者近日对位于西安鱼化寨、东三爻、曲江和南二环的四家养老院进行走访,发现这些养老院在规模和收费标准上都有明显差异。
有的床位在200张左右,有的只有五六十张,费用则按照护理方式来划分。
能自理的老人大多每月一两千元(包含伙食费、护理费等),需要全护或特护的老人,每月费用都在3000元以上。
民营养老院的收费相对较高,居住选择也更多一些,大多是双人间,也有单人间或三人间。
10月8日,西安市南二环附近位于一处居民小区内的养老公寓,工作人员介绍,按半护、全护、特护等级来分,每名老人每月费用1800-4500元不等。
华商报记者看到,这里的床位也没有住满。
只照顾老人的吃喝拉撒,公寓并未配备医疗设施,如果老人生病,只能送往医院治疗。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11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这些养老院都没有住满。
林军是西安一家老年护理院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靠近城区的、条件较好的养老院入住率相对较好,越是地段偏僻的入住的老人更少,“像西安主城区外个别村镇上的养老院,平常空置几乎成了常态。
”目前西安的养老院有上百家,数量并不少,但服务内容大多以日常陪护为主,同质化趋势明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入住率的提高。
林军认为,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专业护理人员缺乏是部分养老院存在的问题。
“有的入住老人有慢性疾病,很多养老院无法解决老人就医,条件差,老人不愿住。
”他说,受限于人力成本,很多养老院的护工是进城务工人员,缺乏专业护理知识。
“而条件好的养老院收费标准偏高住不起,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养老院的入住率。
” 养老需求正趋于多样化:仅增加床位远远不够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末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已增至1.44亿,占总人口的10.5%,但我国现行的“9073”养老模式和社会需求还难以匹配,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通过家庭照料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一部分家庭并不具备居家养老的条件,入住养老院本来是顺理成章,但不少养老机构为什么入住率不高?”西安工会医院院长李景梦指出,除了硬件和服务上的不足,“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还在,所以许多家庭不让老人住养老院。
另外就是经济条件方面的限制,入住养老院每月动辄数千元的费用不菲。
“最关键的是日趋多样的养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李景梦说,不少老人青睐的居家养老如何与社会养老结合起来;针对患病、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专业护理缺乏,一些自理能力强的老人可能会青睐异地旅游等模式,“都说养老产业是个朝阳产业,但要想真正满足养老需求,光靠建养老院、增加床位、培养护工还不够,只有不断创新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老人养老多元化已经非常明显,而养老院千床一面的老模式自然难以吸引更多客户的入住,这也是一些养老院床位空置的原因。
养老产业进“黄金时代”:但资本进入不宜盲目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研报认为,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市场容量已经接近5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空间将扩充到7.7万亿,到2030年有望突破20万亿元,未来10至15年将是养老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按照联合国标准,2000年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养老产业,目前被视为正进入“黄金时代”,未来养老资源配置主要靠市场。
据了解,国内有多家房地产公司、保险公司也正在布局养老市场,新建、开办配置完善的高端养老院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边是养老院床位闲置,一边却有民间资本纷纷进入这个行业。
西安一家中端养老服务机构,投资在5000万元左右。
西安另有一家民营医院正在拓展老年康复医院和老年护理院,集医疗、护理、康复、生活照料于一体,对外称配备二级甲等医院的设备和硬件设施,投资或达上亿元。
陕西还有一些房地产企业通过嫁接养老产业相关服务,推出突出“养老社区”概念的房地产产品。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还是供需不对称所致,民间资本在进入之前对市场好好调研,不要盲目兴建养老院,要建造适合市场需求的养老院。
养老产业应有公益标签:也要营造社交空间 “谈到养老问题,不可避免要谈医疗问题。
”李景梦认为,要想提高养老的品质,除了照顾生活,就是医疗保健的问题。
目前我国医疗和养老体因为长期分离,现在突然会发现老人的其它问题都很容易解决,但谈到医疗问题就不好解决。
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社会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的水平上,这才是缓解中国养老之痛的正解。
李景梦认为,让养老组织能够带上公益性质的标签,平衡好价格与服务之间的关系,但也需要与市场的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12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真实需求相适应。
可以说,只有当养老机构有了家庭般的温暖,有了专职医生和护士的眷顾,失能老人也有了“一对一”的服务,才能赢得老年人和子女们的青睐。
“养老还要考虑到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要促进老年人和其他社会成员交往的机会。
”陕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杨红娟认为,在养老模式的设计上,既需要营造多功能的空间、居家的氛围,也需要促进老年人和其他社会成员交往的机会。
养老需求多元化:多种创新模式在西安出现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传统提供日常陪护的养老院,西安也出现了不少创新的养老模式。
医养结合:近日西安市政府下发的《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西安市实际的医养结合体系,所有医疗机构要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
“医养结合包含医疗、康复、老年护理、健康管理等服务内容,对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针对性较强。
”李景梦介绍,西安工会医院在这方面已开始试运行。
在西安市也有一些民办养老机构提出了“医养结合”的概念,并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异地养老:北京等部分省市此前都提出要加快异地养老的政策配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西安有部分养老院也推出类似服务或概念。
今年69岁的周女士介绍,去年她与长安区一家老年养护中心签署了一份异地养老服务协议,今年已参加了几次该中心组织的异地养老活动,“感觉就像报了个老年旅游团。
”周女士说,这家老年中心在扬州、福州、贵阳和三亚等地都有合作的养老机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组织老人去外地养老院居住,每月的费用大约在4000元左右,除了交通、食宿,其它费用需要自理。
有业内人士介绍,各机构推出的异地养老实际体验有差异,有的是安排老人长期到外地养老院居住,服务内容也和传统养老院相近;还有的则是这种半旅游性质的异地养老。
总体来看,异地养老的形式比较新颖,对于丰富老人生活有益,但也存在收费不透明、后期服务“贬值”和难以解决老人孤独感等争议。
娱乐养老:娱乐养老是社区养老的一种形式。
华商报记者近日在西安一些社区发现有一些综合养老服务机构。
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公司是连锁机构,在西安各社区有数十家分店,提供康复理疗、养生咨询、休闲娱乐、交友旅游等服务,还可以提供每日午餐,但不支持老人在机构住宿,一年费用为3980元。
记者在走访时看到,在这些地方进出的老人也有不少。
但是记者在网络上看到,这类机构又难免和“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骗钱”等投诉曝光相关联。
中国养老网 (来源:华商报) 青海: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匡湧重阳节看望慰问老年人时要求: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0月9日重阳节当天,副省长匡湧到西宁市城北区、海东市看望慰问老年人,走访养老机构,代表党和政府为老人们送去节日问候,祝老人们节日快乐。
匡湧一行先后来到城北区民族福利院、省民政厅海东社会福利院看望慰问了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们,仔细询问了老人们的饮食起居、健康状况、家庭生活等,祝愿老人节日快乐。
并详细了解养老服务开展情况,对城北区民族福利院的企业文化和运营模式表示肯定,希望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
在海东社会福利院,匡湧与入住老人、养老护理人员亲切交谈,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13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匡湧指出,当前,我省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
要扎实开展养老机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入住老年人创造安全的环境。
并叮嘱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要继续加强管理、完善服务,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中国养老网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海东探索建立“文化养老”新机制 近年来,海东市采取加强阵地建设、扶持老年社团组织、发挥老干部大学作用、精心组织开展活 动等举措,积极探索离退休老干部文化养老新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提供“文化养老”活动阵地,各县(区)通过各种渠道,加大投入,维修、新建老干部地掷 球、门球场、射箭场7个,维修老干部活动中心4000多平方米。
根据老干部兴趣爱好,修建了电子阅览室、棋牌室、多媒体教室、舞蹈排练室等10多个标准化的活动室,为老干部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舒适的活动场所。
海东依托老干部团体协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支持老干部艺术团队发展。
目前,全市老年社团组织达70多个,参与老干部人数达到500人,带动社会老年人3500多人。
全市老年社团组织每年开展各种比赛、展览、演出等活动300多场次,参与观众达5万多人(次),极大地带动了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促进了老年人“文化养老”的积极性。
同时,海东切实发挥老干部大学作用,不断丰富老干部大学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老干部大学办学水平,先后开设了民乐班、书法班、舞蹈班、合唱班、太极拳班等多种类特色班,为老干 部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提供平台。
市老年大学在开办好常规教学班的基础上,从2015年起开设“每月一讲”,根据老干部不同兴趣爱好,先后举办了党的理论知识、民族舞蹈基础知识、老年人养 生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培养学习兴趣、增长新的知识,享受学习的快乐。
此外,在广大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以“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为主题的 “走、看、比、讲、做”正能量活动。
每年组织开展1至2次参观考察活动,让老干部了解海东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今年8月份,组织20余名离退休老干部对乐都、平安核心区城市规划建设、地下管廊建设、城市生态水系建设等进行了参观考察。
5月份,组织老干部到互助县丹麻镇山城村,开展“关爱青少年、心系老党员、增添正能量”助推精准脱贫工作慰问演出活动,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同时,结合重大时间节点,采取巡回宣讲等方式,深入到农村、社区、学校等,宣传党和国 家方针政策。
还深入农村、社区、学校,采取捐资助学、心理辅导、慰问演出等方式,引导老同志积极海东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正能量。
中国养老网 (来源:海东时报) 湖北:市人社局有序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一)基本情况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14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根据今年初开展的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础数据采集工作汇总的情况,我市这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涉及的单位有670多家,涉及的人员有38000多人,其中,机关单位217家,参公单位73家,事业单位380多家;在职人员27000多人,离休人员230人,退休人员11000多人。
目前,全市共参保单位预登记193家,录入46家,录入1468人。
(二)主要工作
1、抓紧出台实施方案。
形成“1+N”政策体系,“1”即省政府实施意见;“N”是相关部门的若干配套文件,分三批出台:第一批涉及计发办法、缴费基数、统筹项目、一次性退休补贴、领取待遇资格确认等,主要解决未参保的如何参保问题,已印发3个文件;第二批涉及老机保、乡改、生产经营类、范围外人员,主要解决历史问题;第三批涉及职业年金、转移衔接、经办能力等,正在研究论证。

2、分层分类专门培训。
人社部门分别对本级、教育系统的社保工作人员和参保单位进行了培训,下一步还将对其他部门分类培训。

3、完成经办规程和信息系统开发。
从参保登记、缴费申报、基数核定、保费征收、关系转移、资格确认,到待遇计发、年金管理等环节,全省统一经办操作规程、统一信息管理系统。

4、单位分批纳入参保。
根据参保条件对单位和人员进行认定后,分批纳入参保。
全省需要参保的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及退休人员情况复杂,纳入参保工作量很大,从现在开始,争取用一年的时间完成。
(三)严格四关
1、严格执行参保范围规定。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范围有明确的条件,也就是“编制内人员”。
考虑编制改革相对滞后的因素,考虑公益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对经组织、人社部门办理进人手续的不在编人员,在不改变供养资金渠道的前提下,通过编制备案方式确认后,也纳入参保范围,政策性很强;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依法纳入企业养老保险。
人的问题是核心,要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吃空饷”专项治理、公务员登记督查等专项行动,把人的身份搞清楚,把人事管理搞规范。

2、严格把握缴费基数口径。
去年,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成效明显。
工资改革成果能不能体现到养老保险改革上,也是全省干部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
缴费基数既是技术问题,更是政策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关系这项改革能否顺利入轨,能否平稳过渡。
我们将严格按照规定的口径掌握,不擅自扩大或缩小范围,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按时足额缴费。

3、严格执行统一政策规定。
总结企业养老保险改革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坚持全省统一制度政策、统一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统一待遇计发办法、统一统筹项目、统一预算管理。
主要任务就是抓好贯彻落实,决不允许各行其是,搞变通。

4、严格落实财政兜底责任。
改革后,算大账,财政资金总体是平衡的,原来财政拨付的退休费,改为在职人员当期缴费转化的基金支付,财政的新增支出主要用在职业年金上,既对在职人员建立了新的制度,也继续保证了退休人员待遇的有效发放,一笔钱解决了两个问题。
但要看到,由于参保人员绝大部分是“中人”,实际缴费年限短,没有资金积累,加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越来越多,从长远的角度分析,单靠基金收支难以平衡,需要财政出面兜底。
要狠抓增收节支,积极筹措资金,绝不能因为财政资金不到位,出现拖欠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现象。
(四)“四个加强”
1、加强组织领导。
已成立了这项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会和动员大会,成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适时研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严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亲自部署,督促落实,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推进改革的工作合力。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15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2、加强政策衔接。
越是政策的衔接处,越容易引发矛盾。
在制定系列配套政策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权利与义务相适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解决突出矛盾与保证可持续发展相促进,确保政策科学 性、可操作性。

3、加强措施保障。
改革要“有人做事、有钱办事”。
我们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要点,明确责任明
确分工,成立专班,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改革任务。

4、加强宣传引导。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重大而敏感,社会关注度高,千万双眼睛盯着。
我们注重准确解读政策,回应群众关切;加强舆情监控,防止误读炒作;使体制外的职工群众理 解改革、体制内的干部职工支持改革,为改革顺利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中国养老网 (来源:鄂州市政府) 湖南:邵东探索独居老人互助新型养老模式 在全国的老人欢度九九重阳节的时候,躺在病床上的五保老人叶定安一点也不觉得凄凉,因为另
一位五保老人黄明华正像亲兄弟一样,在病房里照顾他。
这已是今年60岁的叶定安第二次住院并受到他人的悉心护助了。
今年7月17日,家住湖南省邵东县黑田铺镇群和村的叶定安不幸摔成重伤,也有人赶到医院照料他。
叶定安并不是个例。
今年5月9日,黑田铺镇木塘村78岁的孤寡老人刘植田右脚溃烂,无法行走,另一名空巢老人谢德和来到他家中帮助料理生活;6月5日,楠木村70岁的独居老人李志成突发重病,也及时得到了他人护助。
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家里的老人无人照料如今已成为乡镇养老的一大难题。
为了组织家门口的老人进行养老互助,邵东县在黑田铺镇进行试点,开展以帮助独居老人渡过各种养老难关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
这一专门针对独居老人的新型养老模式,是一名一级残疾人谢立宜发起的。
1967年出生在邵东县黑田铺镇建中村的谢立宜,一岁半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不得不坐在轮椅上生活。
201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脑溢血让他突然思考一个问题:随着妻子与自己一同衰老,随着儿子离开身边,一旦自己再发大病,将如何渡过难关? “乡镇里的闲散劳动力都是老人,为何不组织他们进行互助养老呢?”谢立宜突发奇想。
2015年初,谢立宜将父母留下和他自己积攒的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下,创建了邵东县老年人护助协会。
该协会动员全镇独居老人加入,在家门口实现养老“互帮互助”。
记者了解到,该协会推出的养老互助模式灵活多样,根据不同情况,志愿者可以在家、在医院或者在敬老院展开服务;从护助方法来说,可以全天候贴身照顾,可以只送饭菜,也可以只负责换洗衣物,所以当地群众将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冠以“处处安”的美誉。
仅2015年,该协会共对独居老人开展护助36人次,并给6位独居老人做了临终护理。
目前,邵东县正着手将独居老人新型养老的“黑田铺模式”向全县进行推广。
中国养老网 (来源:新华社)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16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福建:我市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0月9日是重阳敬老节,由市老年基金会筹资兴建的厦门市爱心护理院举行扩建工程项目奠基仪式。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琛,市政协副主席陈永裕,市政协原主席、市老年基金会会长林源出席。
据了解,扩建后的爱心护理院面积将超过3万平方米,成为一座拥有近700张床位,集医、养、护为一体的公益性养老服务机构,更好地解决目前“一床难求”的问题。
黄强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老年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关心支持我市老龄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黄强指出,我市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4.1%,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关乎社会稳定、事关百姓福祉、影响发展全局,必须集聚各方力量,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化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壮大。
黄强要求,全市各涉老单位、各养老服务机构要着力抓好软硬件建设,用心用情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广大市民要崇尚尊老爱老美德,形成全社会敬老助老的良好风尚,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
中国养老网 (来源:厦门日报) “关心养老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 因为养老院没有医疗机构,即使有,也无法报销医保,住在养老院里的老人只能隔三岔五往市区的医院跑,挤公交、排队看病、拿药,一天下来累得筋疲力尽———这是现代都市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一幕。
今年自治区政协全会期间,民进广西区委提交的《关于推动基本医疗保险支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建议》的提案,被列为自治区政协领导督办的重点提案。
8月,自治区政协调研组先后赴南宁、柳州等市深入调研,为推动基本医疗保险支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寻找“锦囊妙计”。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就此召开重点提案督办座谈会,旨在解决“医养结合”进程中存在的焦点问题。
“医保支持医养结合,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养老机构常见病的支付问题。
”自治区政协常委、民进广西区委主委陈自力的发言直指问题症结。
他建议,以机构为支撑,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以社区为依托,支持养老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基本医疗保险支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保障机制。
“要解决常见病不出养老院,就要重点在支付方式和标准上改革。
”自治区卫计委副主任麦家志一语中的。
“主要还是民政与卫生部门如何结合的问题。
只要符合政策,就能报销医保。
”自治区人社厅医疗保险处调研员李天民快言快语。
“现在问题越来越集中了,很好!”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高枫插话道,要抓住医疗保障制度如何深化下去这个牛鼻子。
“医保支持医养结合还缺乏顶层设计。
”自治区人社厅副巡视员乐永红实话实说。
“在顶层设计出台之前,我们能不能搞改革试点?能不能由浅至深、由粗到细,先走出门诊支付的路子?让门诊支付更方便?”高枫言语深切地提出,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别说有病,没病都会跑出病来。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些部门担心把养老费当成医疗费报销,甚至说护理院不是医疗机构。
”自治区政协副秘书长谢迺堂说。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17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高枫问:“护理院能否纳入住院范畴?”“只要是医保定点就可以。
养老机构设立的医疗机构,只要卫生部门认可,批准医保定点没问题。
”乐永红回应说。
“这个命题属于大医改范畴。
”高枫提出,医改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应该把老年人群纳入医改范畴,按照分级诊疗来整合资源,把社区医疗卫生制度、家庭医生制度等统一放入医改的大盘子,将医疗下沉到养老机构、社区老人。
会议召开之前,企业涉及养老产业的谢尚明委员专程到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经营的广西重阳老年公寓作了深入调研。
谢尚明说,他们企业持续关注养老产业8年,成立了相应的事业部进军养老产业,但因为受政策难以落地的影响,在创办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比如和重阳老年公寓一样都无法享受医保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投资养老产业的信心。
“不过,我会继续努力的,因为关心养老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
”谢尚明信心满满地说。
中国养老网 (来源:人民政协报) 潘利国: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老年人不同养老需求 潘利国向全市老年人致以节日问候并就养老工作提出要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老年人不同
养老需求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0月9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市长潘利国来到部分养老机构,向全市老年人致以节日问候,祝福他们健康长寿、颐养天年。
他还考察了我市养老工作,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快建设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疗养老相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努力满足全市老年人不同类型的养老需求。
沈阳是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
一,全市现有老年人口173万,占户籍人口比例的23.69%,老龄化、高龄化进程不断加快。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将养老服务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定政策,改善环境,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加快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全市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浑南区中心敬老院是全国模范敬老院,现有186名五保户在此养老,其中年龄最大的老人已经94岁。
“住得还好吗?这里照顾得怎么样?今天午餐吃的什么?平常都有哪些活动?”走进老人的房间,潘利国和大家拉起家常,向老人们送上节日祝福。
在棋牌室、书画室、手工室、健身室、图书馆,看到老人们各有所需、乐在其中,潘利国十分高兴,他希望敬老院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敬老院充满家的温馨,同时,经常带老人们出去转转,感受家乡的变化,增添城市自豪感。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们对居家养老的需求日益迫切。
和平区南湖街道万佳宜康文安路居家养护中心采用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为社区内及周边老人提供日间托管、入户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在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
潘利国来到养护中心,考察老年人专用设施和服务项目,并与正在进行养生理疗的社区居民交谈,了解大家对居家养老的看法和建议。
潘利国还考察了文安路社区老年人活动室和蓝卡诊所,对这种以社区为依托、引进专业医疗服务的居家养老新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他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从老年人的所需、所想出发,创新养老模式,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在更多社区推广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新模式。
要加快建设各类老年大学,让老年人在学习中获得更多成就感和幸福感。
“百善孝为先,希望大家始终怀抱尊老、敬老、爱老之情,以更大的爱心、孝心和耐心,以老人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18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满意为最高标准,全心全意做好养老服务。
”潘利国对养老服务工作者表示感谢,希望他们继续努力,为全市养老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养老网 (来源:沈阳日报) 养老难题:失能老人难上难 从2000年开始,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5年,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2.2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更是已突破了4000万。
如此众多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面临着哪些养老难题?该如何破解?今年重阳节前夕,记者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并“问计”关注这一话题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
缺钱:护理成本高昂让很多家庭雪上加霜 家里有一位失能失智老人,首先意味着高昂的医疗护理费用和人力照顾成本。
据统计,我国超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及医疗问题直接影响约1亿户家庭,对于许多贫困家庭来说更是不堪承受之重。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方新了解到,目前依托社区养老,对健康老人来说比较受益,而对失能、失智老人来说,不仅收费高,而且作用小。
目前,医养结合养老的落实比较困难,因为担心完不成赢利指标等,医院往往不愿意收治失能失智老人。
医院和养老机构高昂的成本,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
“居家养老困难也比较多。
”方新说,一方面需要家里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一个护工管吃管住还要每月支付工资6000元。
另一方面,护工要有基本的护理知识,而且基本上是全天候护理。
两个条件都具备的并不多,尤其是在农村。
”方新分析。
尽管一些财政实力较强、专门机构较多的城市已对照护失能失智老人出台措施,但从全国情况看,长期照护失能失智老人的服务能力仍然不足。
据民革中央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实行的失能贫困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主要是一种选择性社会救助模式,覆盖面较小,保障水平不高。
制度:完善社会长期护理保险 无论是送进专业的养老机构,还是请来专业的护理人员,都绕不过钱的问题。
缺钱问题能不能通过保险的途径来解决,是很多专家和代表提出的思路。
民革中央建议建立和完善针对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当参保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护理时,其护理费用从护理保险中支付,从而为失能老人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
不久前,人社部印发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首次在河北承德市、吉林长春市、上海市、重庆市等15地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该项制度作为重要的资金来源,主要覆盖试点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群。
2016年9月27日,北京市海淀区居家养老失能护理互助保险缴费正式开启,护理险项目进入承保环节。
长期护理互助保险资金由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照护服务机构缴纳互助基金三部分组成,政府按不同年龄段缴费额度的20%比例予以补贴。
2012年6月,山东省青岛市政府建立了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开启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护理模式。
截至2015年末,青岛市已有约4万名失能参保人享受了护理保险待遇,共支出护理保险资金8亿元左右,大大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的经济负担。
“在养老问题上,要尽快地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问题。
要建立完善社会长期护理的保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19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险制度,目前世界上有美国模式、日本模式,还有欧洲模式,我们国家有南通、青岛、海淀模式,可以从这些模式中获取启发。
建议相关部门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尽快出台符合我们国家特点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国令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董中原建议国家鼓励发展老年长期护理商业保险产业,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用提供护理服务替代现金补贴的给付方式,鼓励老年人以选择护理服务的形式获取保险给付。
他还鼓励建立和完善老年康复护理服务相关制度,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老年康复护理服务体系,引导老年康复护理产业向家庭社区护理倾斜。
缺人:失能老人护理面临的又一难题 按国际惯例,每3位老人需要1名护理人员,按照此标准,我国对养老护理人员需求量大约在1000万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2015年对上海民办养老机构所做的调查显示,有92%的民办养老院遭遇招工难题,有10.4%的养老机构反映,由于护理人员不足已经影响机构运转,有55.2%的养老机构表示人手较为紧张。
在山东省济南市燕柳老年公寓,10个护工承担着60多个老人的护理工作。
该老年公寓负责人说,开业之初想招聘院校毕业有基本护理技能的毕业生,但实际上,因为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等因素,根 本没人愿意来。
留下来的护工不仅缺乏专业技能,而且承担着繁重的工作压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会长王陇德表示,应该考虑从国家的政策,从管 理的制度,从多方面的筹资来提高护理人员待遇,吸引较多的人参与这项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吉首大学国际教育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张苹英建议国家免费培养养老服务专 业的人才。
她说,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严重滞后,有些职业院校虽然也开办了老年服务与
管理等相关专业,但还算不上真正的老年人护理专业,报名的学生很少,应该想办法增强专业和职业 的吸引力。
并重:推进养老服务,公益和市场要兼顾 能获得专业的养老服务,是让老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安享晚年的基本前提。
谈到照顾失能老
人十多年来的体会,全国人大代表、齐齐哈尔市建华区诚信失能老人护理院院长易连军说,失能老人护理难度大,要像医院重症ICU专业护理的方法来护理,这样才能解决这些弱势群体的痛苦和困难,提高失能老人的晚年生活幸福指数,让失能老人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里程。
如何从制度层面解决巨大的需求与专业化之间的矛盾,全国人大代表甘道明希望国家把养老服务业定位为公益性。
现在社会资本早已瞄准医院、中小学校、养老方面,这就更要把公益性作为放开准入的门槛。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刘政奎建议,更多的社会养老机构应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政府主要是正确引导、政策扶持。
易连军代表建议,政府推进医养医护结合的专业护理机构的建立,在各地建一两个医院模式的医养医护结合型护理院,住院病人可用医保结算,可以一直住在护理院里直到临终。
她还建议,养老机构挂靠一家医院或者社区卫生中心,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开展医养结合和医护结合。
“我现在还能动,自己照顾自己。
等动不了了,我也不用儿女,就拿退休金住养老院去。
”76岁的青岛居民王秀珍的想法具有一定代表性。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个体家庭的结构模式的改变,机构养老不可避免地成为许多人的养老选择。
而且形势逼人,这一需求越来越迫在眉睫。
中国养老网 (来源:检察日报)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20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养老服务设施计划覆盖60%以上农村社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养老服务设施覆盖90%以上城镇社区和60%以上农村社区。
行动计划提出,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根据行动计划,我国将不断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完善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和救助制度。
全面建立针对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
行动计划还提出,推进服务老年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继续扩大公共文化机构向老年人免费开放项目,增加老年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中国养老网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三部门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是针对我国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 的法定国情调查,对全面了解和准确判断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趋势,找准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发 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提升老龄工作科学决策水平,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
调查时点为2015年8月1日0时。
调查对象为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港澳台地区除外)的60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
调查范围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除外)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样本涉及466个县(市、区)的1864个乡镇(街道)7456个村(居)委会。
调查样本规模为22.368万,抽样比约为1.0‰。
调查结果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工作,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纳入国家战略,采取了一系列发展老龄事业的政策举措,地方各级党委、政府 积极作为,社会各界广泛支持,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取得重大成就,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得到显著改 善。
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口变动趋势中蕴含着整体向好的新变化。
一是老年人口城镇化水平持续提 高。
2015
年,城镇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52.0%,农村老年人口占48.0%。
十五年间,老年人口的城镇化水平提高了17.8个百分点。
二是女性老年人口占比逐渐提升。
2015年,女性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52.2%,男性老年人口占47.8%。
与2000年比较,我国女性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了1个百分点,城镇女性老年人的比例上升更为明显。
三是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相对年轻。
2015年,低龄(60-69岁)老年人口占56.1%,中龄(70-79岁)老年人口占30.0%,高龄(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3.9%。
四是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
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中未上过学的占29.6%,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占41.5%,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占25.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1%。
与2000年相比,未上过学的老年人口下降了23.2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口上升了7.8个百分点,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口上升了14.3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口上升了1.1个百分点。
五是老年人口丧偶率显著下降。
2015年,老年人口中有配偶的占71.6%,丧偶的占26.1%,离婚的占0.8%,从未结过婚的占1.5%。
与2000年相比,有配偶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了8.9个百分点,丧偶老年人口比例下降了9.5个百分点。
六是中高龄老年人子女数高于低龄老年人。
2015年,老年人子女数平均为3.0人,城镇为2.7人,农村为3.3人。
分年龄组来看,2015年,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子女数平均为2.5人,70-79岁的中龄老年人为3.4人,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子女数平均为4.1人。
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一是农村老年人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
2014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21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年,我国城镇老年人年人均收入达到23930元,农村老年人年人均收入达到7621元,分别比2000年提高16538元和5970元。
扣除价格因素,城镇老年人收入年均增长率为5.9%,农村老年人收入年均增长率为9.1%,农村老年人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老年人。
从城乡差距来看,2000年,城镇老年人年人均收入是农村老年人的4.5倍,随后逐渐缩小,到2014年,城镇老年人年人均收入是农村老年人的3.1倍。
二是城镇老年人收入来源显现结构性转变。
2014年,城镇老年人保障性收入比例为79.4%,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家庭转移性收入等非保障性收入的比例为20.6%,非保障性收入占比增加接近10个百分点。
三是农村老年人保障性收入比例明显提升。
2014年,农村老年人保障性收入比例为36.0%,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家庭转移性收入等非保障性收入的比例为64.0%。
与2000年相比,农村老年人保障性收入提高21.7个百分点。
四是城乡老年人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已现端倪。
2014年,城乡老年人人均消费支出为14764元。
从支出结构来看,日常生活支出占56.5%,非经常性支出占17.3%,医疗费支出占12.8%,家庭转移支出占9.0%,文化活动支出占3.2%,其他支出占1.2%。
调查结果显示,老年医疗卫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老年人预防保健服务取得积极进展。
2015年,56.9%的城乡老年人享受过免费体检。
二是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实现老年人全覆盖。
2015年,城乡享有医疗保障的老年人比例分别达到98.9%和98.6%。
三是老年人健康状况整体改善。
2015年,32.8%的城乡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好”,比2000年提升了5.5个百分点。
分城乡来看:27.7%的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好”,比2000年提升了1.4个百分点;37.6%的城镇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好”,比2000年提升了7.0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显示,老龄产业市场不断升温。
一是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持续上升。
2015年,我国城乡老年人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为15.3%,比2000年的6.6%上升近9个百分点。
二是社区为老服务中上门看病需求居于首位。
2015年,城乡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项目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上门看病、上门做家务和康复护理,其比例分别是38.1%,12.1%,11.3%。
其他需求依次是:心理咨询或聊天解闷服务为10.6%,健康教育服务为10.3%,日间照料服务为9.4%,助餐服务为8.5%,助浴服务为4.5%,老年辅具用品租赁服务为3.7%。
三是老龄用品加快推广应用。
2015年,有65.6%的老年人使用了老龄用品,其中城镇为71.8%,农村为59.0%。
使用老花镜的比例为46.8%,使用假牙的比例为27.0%,使用血压计的比例为14.2%,使用拐杖的比例为9.3%,使用血糖仪的比例为3.9%,使用按摩器具的比例为3.3%,使用轮椅的比例为1.9%,使用助听器的比例为1.6%,使用成人纸尿裤或护理垫的比例为1.0%。
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社会参与和权益保障工作不断拓展。
一是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活跃。
2015年,45.6%的老年人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参与人数总规模突破1.0亿。
有助老意愿的老年人占比较高。
2015年,72.9%的老年人愿意帮助社区有困难的老年人。
二是老年人在社区公共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5年,21.4%的老年人向社区提出过建议,39.5%的老年人表示社区在办大事时征求过他们的意见。
三是基层老年协会活动广受欢迎。
2015年,在参加老年协会的老年人中,76.7%的老年人对老年协会组织的活动表示满意。
四是老年优待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2015年,65.8%的老年人享受过多种优待,其中,20.8%的老年人享受过公共交通票价减免,13.4%的老年人享受过公园门票减免,10.1%的老年人享受过旅游景点门票减免,9.1%的老年人享受过普通门诊挂号费减免。
五是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015年,92.6%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调查显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与时俱进。
一是老年人闲暇生活更加注重品质和时尚。
2015年,88.9%的老年人经常看电视或听广播,20.9%的老年人经常读书或看报,20.7%的老年人经常种花养草或养宠物,13.4%的老年人经常参加棋牌活动。
2015年,有5.0%的老年人经常上网,在城镇老年人中这一比例为9.1%。
而2000年,老年人学电脑的比例仅为0.3%。
二是旅游成为老年人休闲生活的新选择。
2015年,13.1%的老年人明确表示未来一年计划外出旅游,9.1%的老年人表示有可能在未来一年外出旅游。
三是城乡老年人幸福感显著提升。
2015年,60.8%的老年人感到生活幸福,比2000年提升了12.0个百分点。
分城乡来看:城镇老年人感到幸福的比例高达68.1%,比2000年提升了1.9个百分点;农村老年人感到幸福的比例为53.1%,比2000年提升了9.6个百分点。
调查也发现,目前我国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还难以完全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和短板,主要是:老年人口持续增加,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老年人收入总体水平虽然有较大程度提高,但是,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口数量依然较多;老年人健康状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22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况不容乐观,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较大,全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老龄服务发展不平衡,供求矛盾依然严峻;老年居住环境建设滞后,农村老年人住所和城镇公共设施不适老问题突出;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严重不足,农村老年人精神孤独问题尤为突出。
可见,我国老龄事业发展水平与我国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形势还不完全适应,发展老龄事业任重道远。
全国老龄办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建军发布了主要调查数据,介绍了下一步打算,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朱耀垠主持了新闻发布会并介绍了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基本情况,民政部、财政部、全国老龄办及其所属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其他直属单位的有关领导出席发布会。
中国养老网 (来源:民政部门户网站) 我国平均每天约有1370名老人走失 10月9日,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联合今日头条在京发布了《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
这是首份对中国老年人走失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调查报告,报告对社会转型中出现的老年人走失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清晰地呈现了老人走失的现状和问题。
根据调查报告,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约有1370名老人走失。
从年龄上看,65岁以上老人容易走失,比例达到80%以上。
迷路、精神疾病和老年痴呆是老人走失的重要原因。
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顾问专家、调查报告执笔人熊贵彬副教授介绍说,接受过救助的走失老人 中,约有25%的老人会出现再次走失。
同时,数据显示,走失老人中72%的老人大多出现记忆力障碍情况,其中,经过医院确诊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占到总比例的25%。
在发达国家,老人走失主要是由于失智而造成。
在我国,失智也是一个主因,但是人口流动带来 的疏于照顾和老人贫困,同样加剧了走失风险。
我国老人走失主要发生在大量人口流出的地区,与留 守老人问题相伴相生。
调查得出,中小城市与西部农村是我国老人走失的重灾区。
据悉,公安部人口信息系统、全国救助寻亲网与今日头条寻人项目一起构建了我国的老人走失救 助信息系统。
从今年
2月15日头条寻人公益项目启动到9月6日,头条寻人共推送了3142条寻人信息。
项目组对其中的2995名走失人员家属进行了回访,回访发现,2995名走失人员中,有1156名老年人。
这些老人中602人被成功寻回,而通过头条寻人找回的老人人数则为101人。
死亡人数为113人,死亡率高达9.78%. 数据显示,在走失老人的找回率上,80-90岁年龄段找回率最高;特大城市的找回成功率最高,达84.13%,而县级城市及农村则最低,只有50.31%。
老年痴呆症成为老人走失的主因。
685个样本量中,因疾病走失的534人中有364人是患阿尔茨海默等各种类型的老年痴呆症走失。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巡视员、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院长王治坤说,发布白皮书是希望让全社会更多 的人了解老年人生活中事关走失的有关情况和问题,唤起全社会更加关心老年人,关注老年人,关爱 老年人,从而引起政府、家庭和社会更加重视并有效避免和更好解决老年人走失问题。
据介绍,头条寻人是今日头条自
2016年2月15日启动的一个面向全国的公益寻人项目,致力于帮助各类家庭寻找走失者。
借助今日头条的平台、技术和庞大用户量,已帮助超过三百个家庭找到走 失的家人。
中国养老网 (来源:中社网)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23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人生边上,需要有人扶一把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如今,人们愿意将老年称为乐龄。
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银发老人的生活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独居、失智、失能等类型的老年人得不到合理关爱,蹒跚在人生边上。
对于走在人生边上的老人们,最大的关爱莫过于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有人伸出手来搀扶一把。
而要让人人都能伸出慈爱之手,就需要涵育敬老尊老的文化氛围,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温暖,让老人们的脚步不再蹒跚。
要形成敬老尊老的文化氛围,就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社会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良好风气。
敬老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数千年而相沿成习,如今犹当大力提倡,鼓励人们将之奉为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
要形成敬老尊老的文化氛围,还需要克服短视的价值观。
市场经济条件下,“吃青春饭”现象的流行,会让一些人视老年人为包袱。
但是纵观历史,敬老尊老是人类社会前进中形成的主流文化。
我们应该将心比心,本着“我自己也会老”的朴素理念来看待身边的老人。
要形成敬老尊老的文化氛围,更需要外部的制度保障。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养老礼仪的建设,通过一定的仪式感来增强全社会对老人的尊敬,像具备尊贤养老之义的“乡饮酒礼”,就曾为孔子所称道,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清朝中期。
如今,更需要针对有效应对老龄化加强顶层设计,用制度鼓励尊老爱老,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为老年人安度老年化解后顾之忧。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人群同样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为社会进步辛苦一生,理应安享发展的成果。
中国养老网 (来源:新华社) 纪念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20周年座谈会举行王胜俊、王勇出席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20周年座谈会9日(法定老年节)在京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胜俊,国务委员、全国老龄委主任王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胜俊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应对人口老龄化难度大、任务重,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为我国应对深度老龄化赢得战略先机。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一步把老龄事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全面推进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王勇强调,要充分认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老年人权益的重要意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老龄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落实力度,着力提高老年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进一步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
会议由全国人大内司委主任委员马馼主持。
中国养老网 (来源:全国老龄办)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24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热点新闻 住建部:各地工程建设领域应取消保证金106亿 住建部昨天通报了2016年8月各地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有关情况,透露各地共清理出有关部门或建设单位未按时返还和超额收取(预留)的投标、履约、工程质量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共计709073.2万元。
同时,各地还清理出应取消的保证金共计1068606万元。
据介绍,2016年9月,除重庆市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向住建部报送了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
经初步统计,各地共清理出有关部门或建 设单位未按时返还和超额收取(预留)的投标、履约、工程质量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共计709073.2万元,涉及企业14846家、项目20341个,已返还174189.5万元。
各地还清理出应取消的保证金共计1068606万元,涉及企业19580家、项目19229个,退还479103.2万元。
住建部要求各地抓好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清理规范工作,加大对各类违规收取保证金行为的曝光 和处罚力度。
各地要摸清本地区所有建筑业企业所缴纳保证金的现状,建立台账,要做到每一个企业 对其所缴纳保证金的情况都要书面确认,防止出现新的反复,确保清理保证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 到“一个企业不落、一个项目不落”。
对相关工作开展不力的地区,住建部将列入重点督查范围。
中国养老网 (来源:京华时报) 政策法规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6〕88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8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提出了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工作方针和政策任务,必将开创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新时代。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职能,做好医疗保险、人事薪酬等工作,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重要职责。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深入贯彻学习大会精神,特别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新局面。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 (一)要充分认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总结了党领导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的辉煌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25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阐述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工作方针、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指导健康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李克强总理就深化医改、加快发展健康产业等作出了系统部署,对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组织学习领会大会精神,把学习贯彻大会精神,特别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要把学习领会大会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相结合,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与推进重点改革相结合。
要采取集中学习、形势报告、专题辅导、理论研讨、系列访谈等多种形式,全面学习领会大会精神,努力做到思想认识有深化、工作思路有突破、推进改革有起色、政策举措有创新。
(二)要全面深刻领会大会精神,准确把握大会精神实质。
一是深刻领会把握“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重大思想。
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五个方面为重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二是深刻领会把握“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的重大部署。
正确把握好“四个重大问题”,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
三是深刻领会把握“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要求。
坚持预防为主,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加强党对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领导。
(三)要准确把握全民医保制度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医疗权益保障的重要制度安排。
全民医保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其稳定可持续的筹资机制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
要从落实人民健康优先发展战略高度,以公平可及和群众受益为目标,以医保促进健康为主线,扎实推进全民医保制度改革创新,夯实促进健康的基本制度基础,为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健康生活消除后顾之忧。
要落实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完善医保门诊保障政策,探索家庭医生和分级诊疗付费与激励机制,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利用和能力建设,促进社区健康管理和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形成大健康格局的政策措施和管理机制。
要坚持质量优先和创新驱动,综合运用医保协议管理、智能监控、支付机制等,促进医疗机构质量管理和医药服务产业技术创新,为人民健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技术。
要发挥医保基础性作用,推进三医联动改革,破解阻碍健康中国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二、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局面 (四)加快推动城乡基本医保整合。
要以公平可及和群众受益为目标,在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政
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基础上,加快整合基本医保管理机构,着力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提升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水平和保障水平,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效能,降低公共管理成本,依托现有资源,提供一体化服务,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参保、重复补贴;着力增强医保基金的互助共济能力,促进医保对医疗服务的外部激励约束作用,为三医联动改革提供坚实基础。
各地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努力实现年底前所有省(区、市)出台整合方案,2017年开始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五)健全医保支付机制。
要把支付方式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支付方式在利益调节、资源配置、成本控制、激励创新等方面的功能。
要健全利益调控机制,引导群众有序就诊,让医院有动力合理用药、控制成本,有动力合理收治和转诊患者,激发医疗机构规范行为、控制成本的内生动力。
要结合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全面推行医保付费总额控制。
要普遍建立适应不同人群、不同疾病或服务特点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按人头、按病种、按床日付费,鼓励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
有条件的地区可将点数法与预算管理、按病种付费等相结合,促进医疗机构之间有序竞争和资源合理配置。
今年综合医改试点省和所有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都要实施按病种付费改革,覆盖病种不少于100个。
要健全与支付方式相适应的机制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医保与医药机构的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约束机制。
要完善医保协议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和指标体系。
要完善医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26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保医师制度,推行医保医师约谈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将医保监管延伸到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有效方式。
要全面推广医保智能监控,提升管理服务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同时,加强与公立医院改革、价格改革等各方联动,为深化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必要的条件。
(六)健全医保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
要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基本医保稳定可持续筹资机制。
逐步建立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与居民收入相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使筹资标准、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合理划分政府与个人筹资责任,健全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保待遇调整机制,明确医保待遇确定和调整的政策权限、调整依据和决策程序,避免待遇调整的随意性,逐步缩小统筹地区的待遇差距。
要坚持基本保障和责任分担原则,明确基本医保的保障边界,科学界定、动态调整待遇范围和水平。
要遵循社会保险“大数法则”的规律,按照分级管理、责任共担、统筹调剂、预算考核的思路,加快提高医保基金统筹层次,到2020年建立医保基金调剂平衡机制,逐步实现医保省级统筹。
(七)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要贯彻中央扶贫攻坚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树立底线思维,积极推进实施医保精准扶贫政策。
要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探索向贫困群体适当倾斜的具体办法,聚焦建档立卡城乡贫困人口,实行倾斜性支付政策,采取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等措施,提高大病保险制度托底保障的精准性,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
同时,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衔接,实现各项制度间的无缝对接,利用医保结算网络和社会保障卡建立“一站式”结算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八)确保完成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要促进地区间制度衔接,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满足群众合理的异地就医需求,减少群众“跑腿”、“垫支”。
要按照三步走的思路,巩固市级统筹,完善省内联网结算,加快建立国家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系统,实现国家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系统与省级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系统对接,确保明年开始基本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直接结算,2017年底,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同时,要进一步配合推进完善分级诊疗和转诊转院制度,完善医保异地就医管理,促进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形成合理的就医秩序。
(九)健全医保经办机制。
要切实履行职责,积极转变观念,创新经办服务模式,推动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提高基本医保经办服务效率和质量。
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经办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容、方式和管理规范,充分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医保经办。
全面落实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
要继续优化和简化经办服务流程,借助移动互联、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强化电子社保的应用,做好各项医保制度间的衔接,建立“一站式”结算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十)加快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创造性。
要充分考虑医疗行业人才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等特点,尊重医务人员劳动成果和辛苦付出,合理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对医疗卫生机构单独制定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
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合理提高人员奖励水平。
医疗卫生机构要合理确定编外人员工资待遇,逐步实现同岗同薪同待遇,激发广大医务人员活力。
要以知识价值为导向,加快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国家将选择部分城市试点,有关地方要积极参与。
要深化医疗行业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公立医院创新编制管理后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
研究合理设置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岗位比例的具体办法,拓宽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
要完善聘用制度,加强聘用合同管理,建立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聘用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
(十一)创新医疗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评价。
要创新人才使用评价办法,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各地要贯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5〕94号),制定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实施细则。
深化卫生系列职称制度改革,拓展职称评价人员范围,畅通编制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渠道,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逐步推动符合条件的大型公立医院自主评审职称。
(十二)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要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试点,探索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范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27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围、参保缴费、待遇支付等政策体系,护理需求认定和等级评定等标准体系和管理办法,护理服务机构和护理人员服务质量评价、协议管理和费用结算等办法,长期护理保险管理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等。
各试点地区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围绕试点目标,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时间安排,及时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力争10月底前将试点方案报省厅批准,并报部里备案,确保年内启动实施。
(十三)扎实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
要支持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医师多点执业,发挥医保政策调节作用,将医疗机构落实诊疗职责和转诊情况与绩效考核和医保基金拨付挂钩,引导患者有序就医,促进基层首诊,引导双向转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运行效率。
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结合门诊统筹建立基层首诊、按人头付费的改革,并与基本公共卫生有效衔接,通过购买服务与支付方式的有效结合,促进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
要支持公立医院改革,规范和引导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做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与医保支付等的衔接,制定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标准,推动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调整,促进公立医院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要支持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买方优势,通过谈判机制调控医药价格,制定与价格改革相应的医保支付标准,探索建立引导药品价格合理形成的机制,推动药品流通秩序改革。
要支持社会办医,落实在医保定点、职称评定等方面对所有医疗机构同等对待的政策措施。

三、加强领导,真抓实干,确保大会精神落到实处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相关工作,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负责、齐心协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工作格局。
要将卫生与健康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负责,加强力量配备和能力建设。
要积极发挥部门职能,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十五)强化任务落实。
要全面梳理改革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细化配套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强化督查考核,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要因地制宜,进行差别化探索,及时总结经验,特别是总结城乡医保整合、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创新医保经办管理、深化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医疗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等方面的做法,推出一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先进典型,并互相学习借鉴。
部里将在总结地方经验基础上,组织推广各地经过实践检验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十六)营造良好氛围。
要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全面准确宣传大会精神。
要大力宣传改革发展的新成效,最大限度地凝聚精气神,最大限度传递正能量。
要遵循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积极引导社会预期,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6年9月27日 中国养老网 (来源:人社部)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石政办函〔2016〕14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正定新区、循环化工园区和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28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门:现将《石家庄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 贯彻落实。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9月27日 石家庄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石家庄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从2016年10月份开始,集中利用3年半的时间,在全市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攻坚行动,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信息为辅助,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新增养老床位4.4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0张,基本构建起“9064”养老服务格局,全面推进我市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互动发展、并重发展。
具体指标:(一)机构养老方面——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40张,其中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总数的50%以上,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占比达到70%以上。
——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率达到50%。
(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实现目标50%)(二)社区居家养老方面——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城市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率80%以上,农村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率50%以上。
——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设一所标准化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办公服务用房40%用于养老服务,其中由社会力量独立运营的达到70%。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无障碍化率100%。
——社区各类具有为老年人服务功能的设施向老年人开放率100%。
——完善养老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市、县、乡、村四级互联互通,居家呼叫服务和应急救援服务信息网络覆盖率100%。
(三)养老产业方面——打造2-3个以健康养老服务业为主的市级产业聚集区。
——培育3-5个规模较大的养老服务集团和连锁服务机构,品牌效应初步形成。
(四)医养融合方面——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100%,100张床位及以上养老机构设独立卫生室或医疗机构。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100%。
——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社区健康管理基本建立。
(五)队伍建设方面——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率100%。
——养老护理员每年参加技能培训的比例不少于50%。
——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占护理人员比例不少于30%。

二、主要任务 (一)养老机构建设
1.公建老年养护院建设(1)2018年前在市区东部、2019年前在市区西部各建成1所500张床位的市级老年养护院,新增护理型养老床位1000张。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卫计委、市人社局)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29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2)2017年前,市内区(含矿区)及正定县、井陉县各建成一所200张及以上床位的老年养护院。
其余县(市)、区在2018年前各建成一所200张及以上床位的老年养护院,新增护理型养老床位4000张。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以上建设项目主要采取PPP模式,建设标准参照《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执行。

2.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床位新增30000张,其中,护理型养老床位不少于15000张。
2017年完成8000张;2018年完成12000张;2019年完成10000张。
其中,每年护理型床位建设不低于50%。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3.硬件设施较为完备,但病源萎缩的一级或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或康复医院,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科,中医医疗机构建“治未病”科和康复科,增加护理型养老床位7000张。
2017年完成1000张;2018年完成3000张;2019年完成3000张。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配合单位:市卫计委)
4.改造提升现有公办养老机构,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率达到50%,提升改造护理型养老床位8000张以上。
2017年完成2000张;2018年完成3000张;2019年完成3000张。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5.鼓励社会力量建设高端康养适老社区,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养老需求,2019年新增护理型养老床位5000张。
(责任单位:新华区、裕华区、藁城区、栾城区、鹿泉区、正定县、平山县人民政府) 以上建设、改造标准参照《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执行。
(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
1.社区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是以街道、乡(镇)为建设主体,具备组织管理、协调联动、信息收集、文化娱乐、应急救助等综合性养老服务平台。
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设1所标准化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其建设规模应达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10)》规定的建设标准。
2017年,城市街道完成50%、乡镇完成30%;2018年,城市街道完成70%、乡镇完成50%;2019年,所有的街道(乡镇)全部建成。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2.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是以城市社区居委会为建设主体,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选择居家安度晚年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浴、助急、助养、助行及精神关怀等基础性养老服务平台。
其房屋使用面积一般不应小于200㎡,功能按“六室一校”或“五室一课”设置。
2017年、2018年、2019年城镇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率分别达到40%、60%、80%以上。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3.标准化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提升改造)建设,是以村委会为建设主体,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互助幸福院标准化建设,幸福院建设要与老年协会建设相结合,与乡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相结合,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
其房屋使用面积一般不应小于150㎡,功能按“六室一校”或“五室一课”设置。
2017年、2018年、2019年标准化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率分别达到30%、40%、50%以上。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三)互联网+健康养老(虚拟养老院)建设
1.市级平台依托石家庄市智慧城市建设,搭建“互联网+健康养老”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打造12349民政养老服务品牌。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卫计委、市老龄办)
2.各县(市)、区建设分中心,乡镇(街道)、农村(社区)设置信息服务站(室),实现市、县、乡、村四级互联互通。
2017年,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及循环化工园区完成建设和运行;2018年,矿区、藁城区、栾城区、鹿泉区、井陉县、正定县及正定新区完成建设和运行;其余县(市)2019年完成建设和运行。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配合单位:市民政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30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局、市卫计委)
3.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范围逐步扩大。
2017年,矿区、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实施; 2018年,井陉县、正定县实施;其余县(市)2019年实施。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四)老年人助餐试点建设每个街道建立1所综合性老年人配餐点,每个社区设1所老年餐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依托综 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注重发挥养老机构“有地点,有经验,有人员”的优势,针对老年人饮食习惯,综合运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餐饮服务企业和养老服务组织为老年人提供配餐、就餐、送餐为一体的服务项目,重点为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2018年,主城区完成建设任务;2019年,市财政管辖区县完成建设。
(责任单位: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矿区、藁城区、栾城区、鹿泉区、井陉县、正定县政府及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卫计委、市财政局、市社区办) (五)医养融合建设1.2017年,医疗机构与100张床位以下的全部养老机构建立稳定的医疗合作联系,设立就诊绿色通道,定期提供上门诊疗等服务;2018年,100张床位及以上的养老机构单独设立卫生所(卫生室);2019年,5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内设医院,符合条件的申请成为医保定点机构。
(责任单位:市卫计委,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市人社局)2.2017年,全面建立65岁以上老年人社区电子健康档案;2018年,社区家庭医生与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服务覆盖率100%;2019年,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老年护理和个性化服务。
(责任单位:市卫计委)2017年,将符合规定的家庭签约医生的服务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3.2017年,为主城区70岁以上居家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项目所需费用纳入政府专项购买服务内容。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4.2019年,探索建立我市长期照护保障制度。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卫计委、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六)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增设养老服务类专业。
2017年,中等职业学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规模达到200余人,高等学院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规模达到50余人;2018年,中、高等职业院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规模分别达到400余人、100余人;2019年,中、高等职业院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规模分别达到800余人、200余人。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2.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免费技能培训。
到2020年,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达到15000余人,“十三五”期间新增养老服务人员13000余人。
2017年,养老服务人员增加3000余人,岗前基础培训率80%,培训人员2400余人,技能培训率30%,培训人员600余人;2018年,养老服务人员增加4000余人,岗前基础培训率90%,培训人员3600余人,技能培训率40%,培训人员2000余人;2019年,养老服务人员增加6000余人,岗前基础培训率100%,培训人员6000余人,技能培训率50%,培训人员4500余人。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配合单位:市民政局)
3.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每个社区配备助老员。
2017年,桥西区、裕华区、高新区配备完成;2018年,长安区、新华区、矿区、循环化工园区配备完成;2019年,藁城区、栾城区、鹿泉区、井陉县、正定县配备完成。
(责任单位:相关县、区政府(管委会),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社区办)
4.建立为老志愿服务队伍,2017年制定实施为老志愿服务登记和养老服务储蓄制度。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三、政策支持 (一)2016年,按照人均0.2平方米的用地标准,对《石家庄市都市区福利设施建设规划(20092020)》进行修编,依据《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与城乡规划进行衔 中国养老网《每日养老资讯》第
31页,共62页 2016年10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中国养老网 接。
落实新建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老旧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的标准,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解决养老服务设施用房。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局) (二)2016年,明确供地政策、盘活存量用地、强化用地监管,依据《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列入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责任单位:市国土局,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市民政局) (三)2016年,结合“营改增”,贯彻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进一步厘清营利性养老机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及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票据使用和管理,分清监管渠道,规范工作机制。
(责任单位: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财政局) (四)2016年,制定出台《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将各方面优惠政策落到实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卫计委、市金融办) (五)2016年,制定出台《石家庄市市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提增财政资金补贴标准,规范财政资金补贴程序,明确“以奖代补”方式。
市、县两级政府将50%以上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业发展,重点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和运营的养老服务设施。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民政局) (六)2017年,制定出台《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办法》,支持民间资本在承担政府托底保障功能基础上,公开招标,以公建民营、公办民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管理和运营公办养老机构,盘活国有资产,激发机构活力。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七)2017年,探索建立养老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向养老服务领域聚集,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领示范作用和杠杆效应。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民政局) (八)2017年,制定出台《石家庄市老年人生活能力和服务需求统一评估实施办法》,建立养老服务评估体系。
申报省级养老

标签: #视频 #片场 #片场 #流程 #重设 #抠图 #如何做好 #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