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付费你会为此买单吗?,周刊2018

口红 5
年11月22日星期
责任编辑:黄珠慧子电话:8237576Email:srrbzt@ 消费 XIAOFEI
6 消费 消费观察 内容付费你会为此买单吗? 本报记者黄珠慧子 打开音乐软件想下载喜欢歌手的新专辑,却发现需要开通会员音乐包才能购买,而聆听新音乐的时间仅限会员期;点开视频软件,想看看最新上映的连续剧,却发现最新剧集仅限付费会员才能观看;观看智能电视,想要重温90年代的香港经典电影,却发现往年免费观看的电影,今年开始收费了;在网上搜索考研重点,却发现教授的解析需要付费才能获得……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音乐、视频、阅读等等都需要付费才能使用了。
消费前沿 小儿推拿靠谱吗? 本报记者黄珠慧子文/图 知识付费 从前,买书买报获取知识和内容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免费信息让人们不愿再付费。
然而近一两年来,随着人们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所获取知识越来越要求专业化、个性化、定制化,为知识付费又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年轻人怎么自学理财?”“散户是如何赔钱的?”“勇士遭遇三连败,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自微博问答上线以来,每天都有网友付费提问,问题涵盖各种类型,如金融类、体育类、情感类等,问题都会由拥有百万级别粉丝的“大V”博主来解答,提问价格从几十元至上百元不等。
其他网友支付1元可以“围观”回复,博主和提问者享受“围观分成”。
实际上,微博并非唯一一个问答付费的软件,语音付费问答平台“分答”,由网友提出的问题可以获得答主60秒的语音回复;大家所熟悉的“知乎”也在社区原有问答、专栏等文字形式基础上,为用户提供实时的付费问答互动;常用软件“喜马拉雅”上设有大咖专场、商业智慧、亲子宝典、相声评书、外语尖货等付费内容专场。
音乐付费 音乐本身是自我娱乐中的一种形式,而在我国,每年的娱乐消费指数不断攀升。
所谓消费音乐是指公众用音乐来作为消遣时间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简单易得,不需要费力、费财;而所谓音乐消费是指公众愿意拿出自己的钱来购买音乐,进而选择视听来放松自己。
记者了解到,音乐类软件继“虾米” 和“QQ音乐”共享曲库之后,“网易”也和“QQ音乐”共享曲库了,一般用户购买会员,主要就是听歌需求和下载需求,这几个音乐平台的会员也都有相应的高音质,下载额度等需求。
对此,不少市民都表示支持。
市民刘先生说:“以前我们买CD、磁带,而现在的音乐只不过就是换了一种媒介,通过网络传播的形式,但音乐内容本身没有变。
让我们付费,完全没问题。
”音乐爱好者小张表示支持:“有人吐槽音质差,有人抱怨不是正版,却没有人愿意付费。
在我看来,就应该要为音乐付费,这是是一种尊重版权、尊重歌手的劳动的行为。
” 也许,让人们从消费音乐的传统观念转变为音乐消费的现代理念,或许还有一段路要走,但记者相信,这种正确的付费观会让更多人所接受。
视频付费 数年前,人们还在尽享免费视频盛宴,一听到收费就开启“吐槽模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心甘情愿地成为付费视频的用户,而单次视频付费用户也更多地被长期会员用户取代……种种迹象表明,视频付费正在成为新常态。
近日,记者为了追剧,也心甘情愿地付费,成为某视频网站的会员。
虽然非会员也能欣赏免费的剧集,但成为会员后,就可以抢先多看4集。
如此引人入胜的剧情,相较之下,一个月8元的消费并不多。
实际上,像记者这样愿意为喜欢的内容买单的人正越来越多。
市民小郑周末总爱宅在家里看电影,她说:“之前院线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的时候,电影票最便宜的都要18.8元一张,现在我只要付15元就能看,还能顺带看了喜剧片《西虹市首 富》。
”此前,腾讯集团发布第三季度财务报 告,公布了腾讯视频的会员数为8200万;阿里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显示,优酷日均付费用户连续4个季度超过100%的高速增长;爱奇艺财务报告中提到,截至2018年9月30日,爱奇艺会员数已达8070万。
显然,这些数据,也意味着互联网视频正步入健康发展的好时代。
打赏付费 如今,除了大家通常见到的事先付费购买内容外,一种事后付费的“后向付费”模式也正在兴起,我们称其为打赏付费,即读者阅读一篇文章,或是因为赞同其观点、或是因为欣赏其文笔、又或是出于对作者的支持。
打赏为读者提供了点赞分享之外另一个正面情绪的表达方式,又能让作者直接获得流量的变现,这一功能一经推出,在不少专业用户身上受到了极大欢迎。
社交软件“微信”算是较早期开通打赏付费的。
在赞赏页面,用户可以直接选择设置好的2元、5元、20元、50元、100元等其它金额,也可以自行输入想打赏的金额,“赞赏”付小费通过微信来支付。
原本,打赏付费有利于调动内容提供者的积极性,提高内容质量,丰富平台内容的多样性。
但近年来,“‘熊孩子’打赏主播65万元,难追回。
”“小伙迷恋网络女主播,打赏50万。
”“90后男子盗10万打赏女主播,自己住几十元的小旅馆。
”等事件频频发生,甚至一些小视频网站的“网红”为了博人眼球,通过出格行为获得关注和打赏。
长久而言,这样的行为不免让人担忧,打赏付费是否利于互联网消费模式健康成长也成为疑问。
“我孩子前2天吃坏东西了,拉肚子到现在呢!”“试试小儿推拿吧,不用打针吃药对孩子身体好,现在非常火爆。
”记者在微信朋友圈里看见这样一段对话。
近日,天气转冷,儿童感冒、咳嗽、腹泻等病症高发,不仅各医院儿童门诊人满为患,大街小巷的小儿推拿店生意也火起来。
小儿推拿号称“绿色健康、无副作用”使得一些家长颇为追捧,记者走访调查发现,目前饶城推拿店数量众多,满大街随处可见,而且生意异常火爆。
龙华凤凰城旁边的一家母婴店专门开设了小儿推拿治疗室,带着孩子前来推拿的家长把屋子都挤满了。
市民刘女士说,她是听朋友介绍说治疗效果好才带孩子去推拿的,后来觉得孩子肠胃确实得到了改善,就又推荐给了很多朋友。
市民李女士对记者说:“总是打针吃药,长期这样下来怕影响孩子的抵抗力。
而且小孩子都不爱打针,每次带他去看病都又哭又闹的,我们做家长的也心疼。
因此选择了这种方式为孩子保守治疗。
”该店工作人员瑶瑶介绍:“入冬后,是小儿高烧、咳嗽多发期,人比较多,来给孩子做推拿最好提前两小时预约,尤其是周末。
一般给一个孩子推拿需要1个小时,如果不预约就来的话,就没办法安排了”。
记者了解到,现在小儿推拿的价位有高有低,一些老技师手法好价格高一些,刚刚入行的新手价格就较便宜一点。
一般一次的价格在80元至160元之间,有些可以包月、包年、包套餐,各种价格都有,如果是有些名气的店基本上一次推拿的价格在100元左右,加上一些辅助治疗的药,基本上一次要到120元左右。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保健模式,越来越被家长接受认可。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愿意带孩子去做小儿推拿。
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些小儿推拿的视频,对这种治疗印象非常不好。
“我同事带孩子去过一次,她家小孩吃喝都正常但是每次体检报告上都能发现各项指标不太正常,听人说有效就去了。
但是去了几次都是哇哇大哭,而且也没觉得起效,孩子太遭罪了。
”市民王先生说,小儿推拿被一些人传的神乎其神,但是自己并没有看到理想中的效果,于是对其失去了信心。
那么小儿推拿靠谱吗?记者采访了市立医院小儿科丁主任,她表示,小儿推拿即中医理论中的抚触,专业的手法确实有助于孩子的保健。
但面对饶城“火热”的小儿推拿市场,丁主任建议家长切莫跟风盲从。
“推拿有中医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及传承,但绝不是小儿推拿机构那些技师听听课,学习一段时间就能操作的,这很危险,因为诊断不明,会加重或者延误孩子的病情,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丁主任表示,孩子生病,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或者机构进行保健和治疗。
趣味性贩卖机“走红” 本报记者黄珠慧子文/图 曾几何时,商场已经不仅是单纯的购物场所了,不光能吃饭、看电影、看书,甚至还有些趣味性设备以供市民休闲放松,如按摩椅、娃娃机、迷你等。
近日,记者走访饶城发现,此前在网络“走红”的口红挑战的游戏机和心愿先生的自动贩卖机也出现在各大商场里。
“我就想要dior999,但是每次都不中。
”“这个真的能赢到口红吗?”记者在万达商场一楼中庭看见,不少年轻女性驻足口红机前,议论声不绝于耳。
还有些消费者表示,口红机的成本太高了,“口红机10元一次,玩不了几十秒可能就GAMEOVER了,不太划算。
”其实口红机的原理很简单,与自动售货机有些相似,分为不同的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放着口红,而这些口红本身就是自带流量的“网红”,基本都是市面上较受女性青睐的品牌,比如圣罗兰、迪奥、MAC、雅诗兰黛等等,有的还是大热色。
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购买10游戏币之后,就可进行游戏。
这款游戏类似于见缝插针,在规定时间内将口红插入饼干中即可,游戏有3个关卡,通关后口红机对应格子的门会自动弹开,玩家可获取格子内的口红。
记者发现,口红机游戏的前两关基本都能过关,最关键的是第
关的倒数两根口红,这时候的饼干会转的非常快,既考验耐心又考验准头,大多是时间过了,还找不到一个可以插针的缝隙,要么就是手快插不进去。
在离口红机100米处,摆放了一台心愿先生的贩卖机,大小与自动售货机差不多,左边的柜子里堆满黄色的“心愿礼盒”,右侧屏幕显示礼品盒相对应的序号,消费者可点击随机挑选数字,通过扫描二维码付款获得对应的礼品盒,每个盒子的价格为30元。
在机器的周身贴满了各种奖品的照片,包括高档手机、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非常有诱惑力。
记者站旁边观察,在短短20分钟时间里,起码有10多人上前付钱抽奖,而且大部分是年轻人,其中好多是小情侣,还有些小孩子也闹着“试一下”。
但记者注意到,大家抽中的都是小玩意,什么洗面奶、小钱包、小手表、发蜡等,价值也不过几十元。
此外,记者发现盒内除礼品外还有一张刮刮卡,在有效期内刮开图层,并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则会出现小额红包、超市抵用券、未中奖等结果。
不过,不管是风靡一时的娃娃机,还是后来居上的口红机,甚至是颇有仪式感的心愿先生,都只是一种娱乐方式,试过就好了,千万不要沉迷,以免浪费过多的时间与金钱。
柑橘类“称霸”初冬水果市场 本报记者黄珠慧子 眼下正值初冬之时,市场上的水果也随着季节的转换而轮番上阵,柚子、橘子、橙子…… 近日,记者走访饶城的一些水果店和超市发现,目前市场上看到最多的水果当属柑橘类水果,价格也不算贵,如进口赣南脐橙10.8元/每斤、云南蜜橘6.8元/每斤,沙甜橘则便宜些,每斤在3元左右。
柚子种类也很丰富,不仅有本地产的马家柚,还有进口的红肉密柚、黄金柚、葡萄柚等,每斤价格从6元至25元不等。
除了柑橘类,市面上销量较多的还有苹果,5元/每斤左右的陕西红富士和9.8元/每斤左右的冰糖心苹果,都是眼下比较畅销的品种。
相比之下,前段时间市场上十分常见的香梨、葡萄等水果,现在基本上“退居二线”了,不仅上市量减少,价格也比之前贵。
如秋季时卖16元/每斤的云南夏黑,眼下卖到23元/每斤,品相好一点的香梨,每斤现在普遍卖到12元以上。
记者发现,沉甸甸的柚子成为大部分摊位上销量最好的水果。
“现在是柚子最甜、水分最充 足的时候。
”南门口的一家水果零售商向记者介绍:“以前柚子只有一两个品种,现在店里已经有6个品种了。
其中,葡萄柚口感偏酸,香檬蜜柚和进口黄金柚口感较甜,琯溪蜜柚有红心和白心之分,但卖的最好的是还是广丰马家柚,一天能卖20多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柚子的品质和口感不同,价格的差异也较大。
在该水果超市,记者看到,葡萄柚每斤5.6元、红心文旦柚每公斤15.8元,琯溪蜜柚白心在每斤8元、红心则每斤16元。
卖的最好的马家柚每斤6元,一个柚子在20元左右。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家水果店,经营者均表示近来水果中柑橘类最畅销。
在庆丰路水果店,记者看到,柚子、橘子的柜台前都围着一群人在挑选,其他水果柜前都是零零星星几个顾客。
“马家柚第一口吃起来有些酸,但越吃越甜。
我这两天买了好几个了,全家人都喜欢吃。
”附近居民占女士说,这种天,吃上一口清香酸甜的柚子,顿感神清气爽。

标签: #大小 #面筋 #屏幕 #将手 #如何更改 #朋友圈 #水印 #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