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博士”的博士生组织,如何注册微博账号

账号 0
82014年7月17日星期四Tel(押010)62580711 校园 主编:钟华编辑:韩琨校对:么辰E-mail押daxue@ 此间少年 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每天在微博上接收上千条来自博士生的投稿,有料、有趣、全方位地展示博士生鲜活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
传播正能量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这是一个——— “善待博士”的博士生组织 姻本报记者韩琨 “PETD亚洲善待博士组织”,乍一听,这似乎是一个无比“高大上”的组织,又是“亚洲”又是“组织”的,还有英文简称。
事实上,这可不是什么官方组织,它只是一群博士生自发建立起来的微博账号。
在“大V”林立的新浪微博,“PETD亚洲善待博士组织”(以下简称PETD)的粉丝数还不到十万,也没有什么加“V”的官方认证,但对于关注它的博士生而言,它已经成为大家日常浏览、彼此分享的重要平台。
博士群体的弱势地位 既然呼吁善待博士,那么,“善待”这个词的客体当然就是弱势群体了。
“PETD亚洲善待博士组织”的微博账号注册于2013年1月,响亮的口号是:“关爱弱势群体,请善待博士!” “PETD建立的初衷是改变社会上对博士的刻板成见,拒绝贴标签,传播正能量。
”主创团队之
一、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飞白说道,这个想法来自于初创团队成员们的切身体会。
PETD团队成员都是各高校在读博士,也正因为此,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博士群体在现实社会中的弱势地位。
“博士生是一个比较尴尬的群体,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科研压力,读书期间却收入微薄。
”飞白说。
巨大的科研压力无形中使得科研工作挤占了博士生的私人时间。
对于很多博士生而言,假期和周末的概念并不存在,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用休息的时间来完成科研工作,往往为了自己的学业和科研投入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
“有部分人甚至为学业忽略或被动忽视了适婚年纪应有的恋爱和婚姻。
” 与此同时,博士生读博士期间的经济收入通常较低。
在经济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博士生们暂时没办法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
“读博期间,博士生基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是他们却还没有工作,自己的同龄人早已走入社会开始成家立业,这可能会对博士生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落差。
”飞白继续分析道。
今年情人节,PETD分享了这么一段话:“其实搞对象也没那么难,单身是因为没花时间精力在个人问题上,如果你把搞研究、发SCI、赶deadline的时间和热情,全部放到搞对象这件事情上,最后你会发现,你就别想毕业了……”虽然是有些夸张的调侃,但已足以反映博士生毕 源自肯定的成就感 绘图:小蚂蚁 业压力之大。
最后,不得不提的还有日后的就业压力。
飞 白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博士们对于毕业之后的出路也有些彷徨。
相比本科生、硕士生找工作,博士生找工作时需要考虑和衡量的因素可能更多,除了传统的工作城市、单位性质、薪资水平等,“博士生们还要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和科研的可持续性”。
还原真实的博士生活 说到博士生的科研生活,这四个字拆开来才比较全面。
除了科研,他们还有生活。
然而,飞白遗憾地表示:“在中国,公众对于博士群体的了解还不够多,对于博士的认识存在两面性,并且掺杂着一定的误解。
”飞白说,破除人们对博士生的刻板印象,也是PETD平台致力的目标之
一。
举例来说,提到女博士这个群体,社会上人们想到的第一个形象就是“灭绝师太”“第三类人”,许多劝告女生不要读博的观点也是基于对女博士的这种刻板印象。
“女博士也都很可爱、很美丽,与所有女人一样她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和感情,大部分的女博士都有着幸福的感情,甚 至结婚生子过上了幸福的三人世界。
少数单身女博士的存在没什么不正常,却被公众误以为女博士不好找对象。
”飞白说。
在这种情况下,PETD团队与果壳网合作,推出了“女博士逆袭”系列活动,目的就在于向人们展示女博士真正的精神面貌。
“我们推出了一系列优质博士,其中有几个美女博士涨粉比组织的账号还快。
由于她们的良好形象,吸引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对纠正社会上对于女博士的偏见起到了一定正面影响。
”说起这些,飞白很骄傲,这是她运营PETD以来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浏览PETD的微博内容,一条条看下来,你有时会忍不住笑出声来,有时又真的可以看到一个个为了论文投稿而一脸沮丧的面孔。
博士生们时而吐槽“老板”,时而自嘲“科研狗”,时而又感性起来,分享与自己的他(她)异地恋、异国恋的故事。
他们也唱K八卦,也“深夜发吃、吐槽社会”,日常生活在他们的眼睛里不过多了一些“博士生视角”而已。
比如日前刚出炉的德国队世界杯夺冠上台领奖的新闻图片,队员们一字长队依次通过狭长的楼梯上台,被博士生看出了“学渣膜拜学神的即视感”。
“之前一直以为这个账号是营销号。
”目前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阿睦瓦是目前PETD团队的编辑之
一,但这位“小编”此前却对PETD有一番误解。
阿睦瓦是从一些博士朋友的微博辗转看到PETD的,有时一些“大V”也会和PETD互动,“在我的微博页面出现次数多了,感觉这个账号挺有意思,就关注了。
”以为PETD是营销账号的他逐渐发现,这个账号从来不发广告,还经常与粉丝互动。
在阿睦瓦看来,PETD发的内容以博士或科研工作者关切的话题为主,同时也展示了这批“弱势群体”的“别样”风采。
由于对内容感同身受,很多段子准确击中笑点,阿睦瓦经常转评PETD的微博。
一来二去的,当值小编飞白注意到了阿睦瓦,拉他入伙。
2月底,记者曾经联系过PETD的主页君,那时回复记者的“主页君”是位在北京读博的男生,这次再联系时,“主页君”却变成了一位姑娘,记者这才恍然大悟PETD背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飞白告诉记者,PETD团队曾经是来自美国,英国,中国大陆、香港地区高校的7位中国在读博士生。
这个平均年龄为26.5岁的“80后”团队在兼顾科研之余义务管理该微博。
平时他们通过网络沟通日常工作,分工有序,并经常交换想法进行头脑风暴。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大家的学业情况变化,团队成员性流动很大,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坚持。
”她说,比如记者之前联系的那位“主页君”,就因为出国深造而不再运营账号。
尽管如此,飞白表示,她希望自己和团队不忘初心,踏踏实实做好微博,克服现实中的种种困难,坚持走下去。
目前,PETD的团队除了飞白、阿睦瓦外还有一位小编。
三人分工明确,在PETD粉丝数和影响力都不断扩大的今天,甄选上千条投稿,分享有趣、有料的内容。
“每天采集素材的工作几乎是枯燥无味的,但精心筛选的内容被网友肯定,或是有一些议题被展开讨论的时候,我就觉得PETD成了微博上博士或科研工作者的好伙伴,就很有成就感。
”阿睦瓦说。
最近,有一对博士因PETD而结缘,阿睦瓦说:“这应该是PETD运营最好的回报。
” 学子情怀 相传,狗肉节起源于朱元璋时期。
当时,朱元璋手下的胡大海将军发兵婺州,数夜偷袭均未果。
将军经调查得知未成功的原因是附近养了许多狗,大军人数众多,稍有动作,犬吠不止,驻军将领便早有防范。
于是,胡大海一声令下,杀狗。
当晚,偷袭成功。
后来,大军进城后,吃狗肉庆贺,狗肉遂扬名天下。
每年夏至,玉林人吃着甘甜的荔枝,配着香喷喷的狗肉,便成了一种习俗,代代沿袭,直至今日。
在玉林,夏至吃狗肉便 也 说 姻寒清 狗 肉 节 如我们北方人过年吃饺子,端 午节吃粽子般习惯自然。
其实我没有资格去评判前段时间这些爱狗 人士的抗议做法是否正确,也无法指责杀狗摊贩 的做法残忍。
只是觉得作为一种习俗,众人何必 如此喧闹躁动?两方阵营是否太过偏激了呢? 面对这样一种习俗,我们怀着怜悯的心说 其
残忍,其实我们或者未曾想过年时的杀鸡宰 羊也是如此,难道连外国人万圣节吃火鸡也是 一种罪过? 有人说要区分犬的种类,分为食用犬、宠物 犬、军犬等。
食用犬也就是我俗称的土狗。
这些爱 狗人士的出发点是要拯救我们人类的朋友,拯 救一条条可爱的生命,对于金毛、萨摩耶这样的 宠物犬进行救助。
其实我不明白,狗也有高低贵 贱之分?为什么土狗生下来就是被人吃的?为什 么两者命运不同?这是人的爱美之心在作祟吧。
因为它可爱,我便要救它?因为人类高它们
筹,所以由我们来决定哪些被我们吃,哪些被我 们饲养? 因为人的智商高于这些动物,所以我们来决 定它们的生死亦或者死法?对于众多爱狗人士, 我不仅要反问一句,犬何其幸,而其他动物又何 其不幸?为什么猪狗牛羊马鱼鸡的死法你们不去 声讨呢?它们在食用前不也是放血剥皮吗?难道 它们的生存便是为了供我们食用?你们在指责别 人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也是何其残忍吗?小到鸡 蛋牛奶,大到牛肉羊肉,你们怀着怜悯之心,去心 疼
狗,而作为狗的朋友,其他动物你们就不拯救 了吗? 你可以反问,狗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帮助人 类看家护院等等。
那牛呢?鸡呢?牛辛勤耕地,鸡 晨鸣报晓。
我们哪个人没有吃过动物,你又何必 站在崇高的角度指责他呢?倘若你是纯素食主义 者,我不禁要喊一句,我佛慈悲了。
玉林狗肉节的 争论表面上是爱狗人士在保护狗狗和食客们的 争论,其实也不过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自由,弱肉强食是生存 法则

或许,明天我会呼吁,大家吃鸡蛋太过残 忍,我难道就善良了,吃鸡蛋的大家就愚昧无知、 残忍凶煞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与自由,所谓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为何要因为自己的爱好去 损害别人的爱好呢?把心放宽,换一种方式,或 许争议就解决了。
或许当时代进步到一定阶段 后,玉林人便摒弃了这种我们看起来残忍的杀 狗模式。
(作者系宿州学院学生) 一个姻本 宿报记者 舍谭永江 的通讯员 考李瑞 研故事广 近日,河南科技大学传来喜讯,西苑校区11号楼231宿舍的7个国防生全部考上了军校的研究生。
值得关注的是,他们7人都是品学兼优的海军国防生,都是中共党员,都担任过学生干部,都获得过校级以上奖学金,都受到过部队表彰。
近年来,国家对国防生考研工作进行了改革,考研难度较往年有所增加,但他们7人依然以优异的成绩一起考上了各自心仪的军校:任君凯,被国防科学与技术大学录取;葛雨珩,被解放军理工大学录取;张汉武,被大连舰艇学院录取;曹凯、牛建钊、周迎、谢芝亮则一同被海军工程大学录取。
文武兼修同进步 河南科技大学国防生大队大队长王林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对国防生实施精细化管理,要求非常严格。
他们不仅要学好各门专业课, 而且还要通过严格的军政训练。
大学四年,他们放假的时间 很少,周末多用来进行军政训练,每年暑假,还要 去郑州、上海等地参加集训。
校内外的军政训练, 管理虽然严格,训练虽然辛苦,但练就了他们顽强 的意志品质。
这些特别的经历,让他们受益匪浅, 也让他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考研机会。
宿舍里面有一块小黑板,写着他们班的考 研标语:
“当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离成功不远了。
” “考研期间,宿舍每晚都会有一个交流会,大家 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并对自己一天的学习进 行总结。
”谢芝亮说,“如果有人发现自己落后 了,他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紧紧跟上。
考研路 上,我们一直相互激励,相互扶持,共同进步,才 有了今天的成绩!” 让优秀成为习惯 “考上研究生理所应当,因为我们付出了那
么多努力,因为我们一直把优秀当成习惯。
”葛雨珩自信地说。
把优秀当成习惯,他们一直用行动诠释着这句话。
回忆起自己的考研征程时,牛建钊说,那是 一段艰辛难忘的旅程,同时也是一个成长进步的过程。
因为各种原因,他备考的时间相对较少。
8月还在实习,9月又参加了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比赛,直到10月中旬赛车比赛结束才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之中。
为了节省时间,他中午一般不回宿舍。
累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15分钟。
15分钟虽然很短,但对他来说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牛建钊最终如愿以偿,被海军工程大学所录取。
张汉武说,因为自己是跨专业考研,相对来说任务更重,时间更紧。
由于其他6个同学准备相对充分,起步较早,进度较快,复习节奏太紧张,为了能够系统地复习专业课,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节奏,他悄悄搬出了集体考研教室,单独找了一个安静的自习室。
每天坚持早起10分钟,晚走10分钟,他一个人一直默默地坚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专业课最终以123分顺利通过考试。
国防生大队一中队一班班长李哲还告诉记者:“他们宿舍都学习很好,在平时的训练中也非常刻苦,生活中又很能吃苦、乐于助人。
总之一句话,他们是我们一中队乃至整个国防大队的榜样。
” 严格的计划与管理 国防生的培养采取双重管理模式,学院负责国防生的专业教学,国防生大队负责军政训练与日常管理。
无论是学院还是国防生大队,对他们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王林说:“这7位同学所在的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非常重视学风建设,实行‘教’、‘学’、‘管’三管齐下,即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实行学分制,严格遵守学士学位授权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 “国防生是新时代的骄子,综合素质应高于普通同学。
”王林紧接着说“,学校一直都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他们,并专门为其制定了一整套培养计划,在军政训练、文体竞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严格要求。
在日常学习、生活及训练中,学校要求他们努力做到‘三个必须’,即上课必须坐第一排,训练必须认真刻苦,综合素质必须要高。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正是这种严格的管理,练就了他们不怕困苦、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更让他们理解了肩负的责任。
他们是学生,更是军人。
他们与我们共处于一个时代,却肩负着更为艰巨、更加光荣的使命。
他们伴着晨曦而起,伴着市井的沉寂而眠,却时刻想着为了“中国梦”添砖加瓦。
他们有着嘹亮的口号,铿锵步伐显露着赤胆忠诚。
夕阳下的感动 姻本报通讯员刘艺 说起爱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人追求的爱情也都不一样。
但是,据了解,“物质”在当代年轻人的爱情中占了不少的分量。
他们认为爱情不能建立在“空中楼阁”上,它需要物质来支撑。
这种支撑会使爱情变得更实在、更牢固,也更持久。
但是相比老一辈人的爱情,这种爱情似乎缺少了那种踏实感,总让人不是那么安心。
为了帮助当代年轻人了解爱情的真谛以及珍惜爱情的重要性,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队———“恋寻使者”小分队于7月5日至12日开展了主题为“梦回首·一生的爱恋———圆黄昏老人重走青春岁月的梦想”的暑期社会实践。
12位“恋寻使者”根据对4对老人的采访,整理了访谈记录。
他们希望把这些感动分享给更多的人,更希望当代年轻人在爱情降临时能够从中学会什么才是爱情中最需要坚守的东西。
长相厮守———平淡流露真情 雷远的老伴比他小两岁,两人是青梅竹马。
雷老说,遇见老伴是他一生最大的慰藉。
婚后,二老过日子很是俭朴。
当问及他俩做过的最幸福的事时,老人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结婚四十周年时,他与她去海南旅游,一起喝椰子汁,两人面对面互相凝视着对方,只觉得心里满是甜蜜。
雷老说,日子越过越甜了。
无数简单平凡的小事,见证了他们俩之间忠贞的爱情。
无须海誓山盟,亦可相守直至海枯石烂。
婚姻就是这么简单,两个人一起走到老,一起喝着椰子汁,平平淡淡,却又那么令人回味。
费川东和老伴是通过别人介绍认识的,老伴小他两岁,天生残疾。
但她,温柔、朴素、善良,深受大家的喜爱。
婚后一年,他们拥有了一个爱情的结晶。
然而,艰苦的日子便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她的手照顾孩子不方便,他便找了一个保姆来帮助照顾孩子。
她产后两年没有工作,全家便仅仅靠着他的微薄的20多块的工资维持着生活。
雪上加霜,在孩子三四岁时,被检查出遗传性残疾。
这 个消息,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1985年,他升至科长职位,却不幸患淋巴癌。
然而幸运总是眷顾这个温馨的小家庭,所有的困难,他们都相互扶持,一一渡过。
他动手术治好了癌症;在孩子初中二年级时,他们花10万元为儿子治好了病。
在这期间,他为了家庭和工作,备受压力。
他常年在外,很少回家;而她从不抱怨。
她说,她理解他,所以她选择默默支持他。
正是这样的相互理解,相互扶持,让他们生活中鲜有矛盾。
这样的平淡生活中,尽是甜蜜的味道。
唇齿相依———注定与子偕老 陈恒与王桂珍是通过党组织介绍认识的。
结婚之后,他在国营单位工作,单位抽人选去读大学,他在其中,每周脱产一两天去读书,还要忙着考技师等级。
她体谅他的辛苦,所以包办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尽全力支持他。
两年后,他们遇到了“文化大革命”,他结束了自己刚开始的大学学业,不过并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而她也一直在背后默默地陪伴着他。
那时的他们年轻气盛,即使执子之手,但还远未到与子偕老,一些生活小事也有可能是一场争吵的导火索。
他脾气急躁,为一些小事就可能拔高嗓门,而她也是宁折不弯的性子,他的大嗓门时常让她忍无可忍,每每此时他们便会陷入冷战,更其者她还会回娘家。
而他总会再气上几天才冷静下来,然后才去把她接回来。
她似乎很是了解他的脾气,总是体谅他,总会原谅他,接着,他们就翻过这一页,继续生活…… 是需要获得组织上的认可的。
于是当时部队的政治部主任拿出一些适合他的年轻女子的照片,让他挑选。
他不经意地翻阅着,一眼看中了面容清秀的军医奶奶,在组织的安排下,两人开始交往见面,慢慢地相识相知。
然而天不遂人愿,她比他提前两年离开部队,离别的场面总是给人一种难言的伤感。
她在离别之际突然变得像个小孩子,对他说:“老黄,我能不能不回去啊?”他虽然也很不舍,但还是以大局为重:“不行啊,孩子和咱妈在苏州需要个人照应啊。
”于是两人相约暂别两年,然而真正到了分别的时刻,她再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他虽是七尺男儿,但也满眼爱怜与留恋。
一年以后,她止不住对他的思念,带着儿子再次回到他所在的部队,一待就是半年,直到他离开部队和她一起回到苏州。
在“恋寻使者”们看来,这虽然是四个很简短的故事,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波澜壮阔的爱情,也不是那么的轰轰烈烈,但是正是这种朴实中流露出来的真情才更加可贵。
老一辈人的爱情里更多的是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相互忠诚于对方,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们的婚姻能够如此的长久吧。
如果当代人的爱情也可以不被太多的物质所困,在爱情中能够彼此真诚一些,是不是就少了许多在爱情面前迷茫不定的人呢? 天上人间———难抵无尽思念 黄绍诗和老伴的相识可算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有着特殊的政治背景。
作为一名飞行员,他的婚姻不是旧时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 黄绍诗和老伴 社址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猿号邮政编码院员园园19园新闻热线院园员园原62580699广告发行院园员园原6258066662580707传真院园员园原62580899广告经营许可证院京海工商广字第8037号零售价院1援5园元年价院288元解放军报印刷厂印刷

标签: #如何下载 #买手机 #微信如何拍别人 #如何用 #电脑 #如何下载 #视频 #如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