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首都科技,执行主编:赵广立

什么时候 9
编辑:李惠钰校对:何工劳E-mail押glzhao@ 8首都科技BEIJINGTECHNOLOGY 2017年1月26日星期四Tel:(010)62580722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挑战”促成果转化 郑金武 1月20日,由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仿制药晶型分析及制剂处方解析一致性技术平台”推介会在北京召开。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清华大学药学院等科研单位的代表介绍了仿制药一致性技术平台的建设情况,30余家在京医药企业的代表和技术骨干参加了会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求2018年底需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289种,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北京市科委开展一致性技术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了极大便利。
”一家医药企业的参会代表如是说。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需求迫切 仿制药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基础。
但是,低水平、质量差的仿制药,不仅严重影响着公众健康,也非常不利于医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推动仿制药与原研药品进行一致性的对比研究,是提升我国仿制药质量的重大举措,也是落实医药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据了解,2016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陆续出台政策,指导推动一致性评价工作加快开展。
“目前仿制药生产企业开展一致性评价工作普遍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大等困难,亟须科技扶持和激励。
”前述医药企业的参会代表说,国内目前能够开展仿制药系统一致性、药学一致性以及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机构,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平台条件,都还很欠缺。
据介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求2018年底,需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多达289种,均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涉及1.7万个批准文号,其中北京批号有797 支持,加快研究进度,并配套提供向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推荐、组织临床基地对接等增值服务。
例如,北京市科委支持清华大学药学院开展了“仿制药制剂处方一致性解析技术平台”建设,支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开展了“仿制药晶型一致性分析与控制平台”建设,旨在提供仿制药制剂处方、晶型一致性评价的专业技术支撑,服务仿制药品种研发。
创新服务模式 目前仿制药生产企业开展一致性评价面临很多困难,亟须科技扶持和激励。
个,可谓是“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科技部门发挥引领协调作用 为此,北京市科委率先响应国家政策,
在科技支撑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中发挥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示范作用,开展了一系列支撑保障工作,推动北京市企业加快开展一致性评价研究,进一步提高京产药品质量水平,带动产业创新升级。
北京市科委相关人士在推介会上介绍,为更好地掌握政策要求和企业实际困难,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支撑工作布局,北京市科委前期组织了广泛调研,组织中检院、国家药典委、市药检所、市药审中心等行业专 家召开政策研讨会。
此外,北京市科委还组织了四环科宝、 华润双鹤、扬子江海燕药业等十余家仿制药生产代表企业召开需求咨询会,梳理明确了“重点品种加速推进”和“技术平台广泛支撑”两个工作着力点,并迅速从企业实施主体和第三方技术服务平台两方面开展科技布局。
针对上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求的289个仿制药品种,北京市科委于2016年9月启动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科研项目”征集工作。
综合考虑品种的临床使用情况、技术质量优势、市场份额优势、参比制剂选择依据及来源保障、技术路线与政策要求吻合性等要素,北京市科委评选出一批优势品种立项 在当天的推介会上,围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的技术难点和企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需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清华大学药学院的代表,从“仿制药晶型分析与控制”、“仿制药制剂处方解析”等技术环节与G20企业和重点品种对接。
清华大学药学院制剂资深研究员钱锋教授在推介会上介绍,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清华大学药学院建设的“仿制药制剂处方一致性解析技术平台”,将制剂组分和制剂结构解析相关技术作为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目前,该平台可以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供六个方面的制剂分析服务。
“按照市科委针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重点研究品种的总体部署,在支持相关科研单位开展一致性评价技术平台建设时,还要求这些平台在提供服务时制定相关优先优惠措施。
”北京市科委相关人士介绍。
“我们会将北京市科委重点支持的仿制药品种列为优先研究品种,在为医药企业提供一致性评价服务时,视情况给予20%~30%的研究经费减免。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晶型药物研究所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吕扬教授介绍道。
吕扬还表示,对于北京地区的非北京市科委支持仿制药品种,将根据客户需求,给予优先研究支持。
本报讯(记者李惠钰)1月23日,北京市2017年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在京召开。
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伯旭对2016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表示2016年北京市经信系统圆满完成年度主要发展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北京市 2017 张伯旭表示,经初步统计,北京全 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3%, 均超额完成年度指标,工业和软件信 息服务业占全市GDP比重26.4%,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0.7%,利润增长5.7%,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8.2%,达到36.5万元/人,创历史新高。
去年一年,北京市经信委全年关停退出一批制造和污染企业335家,近四年累计关停1341家,提前一年超额完成1200家的任务目标。
另外,还牵头制定创新型产业集群与示范区建设方案,出台高精尖产品目录、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目录、工业和科研用地项目供地联审工作规则等配套政策。
为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北京市还成立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建成北京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稳步推进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金山公有云等一批重大云应用加速发展。
张伯旭还对北京市经信委2017年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
他表示,2017年北京将加快统筹推进产业疏解,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加快产业创新发展,支撑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年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召开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培育壮 大新业态和新模式;推进新型智慧城市 建设,不断加强信息惠民服务。
顺义区、房山区领导和京东方、国 联电池两家企业也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顺义区 副区长张爱冬表示,2017
年,顺义区将深入实施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疏功能、转方式、 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创新驱 动发展,增强产业发展活力与后劲,全力打造高精 尖经济结构。
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到会并讲话,北京市政 府副秘书长刘印春主持会议。
北京各区、各委办 局、各控股公司、重点企业、金融机构和新闻媒体 参加会议。
京 冀 产 业 协 同本 发 报
记者 展 李惠钰 步 入 快 车 道 近年来,京冀合作一步步实现从“地相接”向“人相亲”的转变,互动呈现出“人熟、事畅、心齐”的新气象,齐心协力推动协同发展由蓝图走向现实。
1月20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在京举办了2017年京冀产业协同发展联席会议,这也是京冀两地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第一次组织召开的大范围、高规格联席会议。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伯旭在讲话中指出,京冀两地结合不同区域资源禀赋特点,深入厘清对接思路和发展重点,主动策划组织开发区、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赴河北进行产业对接,一批标志性项目开花结果。
沧州现代四工厂、新乐三元工业园等项目相继投产,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张伯旭指出,下一步,北京市经信委将积极组织开发区、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协调属地政府做好公共服务,深入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打造京冀产业协同发展升级版。
具体而言,一是优化 区域产业布局,聚焦京津 冀三轴一带,统筹安排引导北京企业沿京保 石、京唐秦、京津三大主轴疏解转移;做强唐 山、沧州、秦皇岛等区域的高端装备等产业, 支持做大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统筹做好北 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大厂、香 河三县(市)区域,合理部署“高精尖”配套产
业;突出张、承、保三市的区位特点和发展需求,积极发展大数据、新能源等产业。
二是构筑共建园区体系,做大做强一批示范性强的市级共建园区,规划指导一批区级共建产业园区,引导支持做优一批产业新城。
三是推进京津冀联网智能制造示范行动,支持龙头企业组建京津冀区域内的机器人、大数据、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产业创新联盟。
四是推进信息化和信用体系协同发展,重点推进三地建设标准统
一、互联互通的工业云,加快推进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也为河北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河北省工信厅厅长龚晓峰在讲话中指出,河北把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作为推进协同发展的战略任务,把补齐河北发展短板作为推进协同发展的主要发力点,把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作为推进协同发展的根本之举,以产业协同发展为突破口,加强顶层设计,打造承接平台,为推进产业协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了协同发展中河北“三区一基地”的功能定位;二是打造产业转移承接平台,河北省确定了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40个重点平台,引导产业有序转移集聚,提升产业承载能力;三是强化产业协同发展合作机制,举办了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四是推进了京津冀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表示,下一步围绕破解稳增长、创新协同和政策配套等重点问题,北京加大力度疏解非首都功能,发展高精尖产业,河北加快压减过剩产能,积极发展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同时,注重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接续,发挥北京在软件、工业控制、系统集成等方面的优势,对接河北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迫切需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北京、河北将携手重点建设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全力建设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园,加快建设北京·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启动建设北京·正定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2017年京冀产业协同发展联席会议现场。
园区 京津冀共推大数据产业 斯峒 近年来,中关村把大数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作为非首都功能疏解、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服务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
同时,通过联合天津、保定、承德、张家口等区域,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核心工作,协同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
在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开放、数据交易、行业应用等方面,中关村联合京津冀相关部门企业开展创新探索,不断支持企业创新大数据应用和商业模式,聚集全球大数据创新资源,培育一批大数据产业领军企业,构建最具活力的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将京津冀区域打造成为国家最具创新活力的产业高地。
协同创新平台服务京津冀大数据产业 北京市海淀区区长于军介绍,目前北京大数据产业规模已超过700亿元,围绕数据中心、大数据工具平台和数据创新应用服务等关键环节,形成了完整的大数据产业链。
2016年,北京围绕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布实施了《北京市大数据和云计算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提出搭建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发展的平台,与天津、河北建立大数据合作机制,推动京东集团、北方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在京津落地。
在中关村管委会指导支持下,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在2016年12月成立。
据悉,该平台由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发起成立,由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大学等科研院校,京东、滴滴、亚信、普林科技等企业,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河北省软件与信息服务协会等联盟协会联合成立。
平台定位于促进京津冀大数据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资源共享、监测评价和试点示范等。
据介绍,该平台将重点探索创新三地大数据人才联合培养、大数据人才引进、流动与共享、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等试点示范,为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尤其是利用京津冀在人才和产业方面的优势,推动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
目前,北京大学时空大数据协同创新平台、方正信产大数据战略合作、中航工业电子采购平台大数据服务、北京供销大数据战略合作等项目正式签约,有力推动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产业地图描绘京津冀大数据生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高林指出,京津冀作为我国沿海三大城市群 之
一,数据资源 非常丰富。
怎么 利用数据实现 三地的协同发 展,以信息流带 动三地的技术 流、资金流、人 才流和物质流 的协同,是京津 冀发展需要重 点思考的问题。

2016年 中关村大数据 活动上,2016 京津冀大数据 产业地图正式 发布。
该“产业 地图”由北京大 数据研究院联 合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明 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创新平台宣告成立。
略数据、网智天 元和数据堂共同制作,首批收录了北京(779经济结构、服务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
家)、天津(66家)和河北(21家)共866家京津冀 据了解,自2012年起,中关村率先布局发展 大数据企业单位,展示了京津冀大数据在基础架大数据产业,设立了首个中关村大数据日。
2013 构、数据资源、应用服务和支撑服务这四大产业年是大数据应用年,提出641产业集群创新引 链中的分布和企业名录。
领工程,着重提出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 在产业链分布上,以应用服务类大数据定位2014年是深耕年,发布文件《关于加快培育大 的占绝对数量(约占72%),其次是基础架构约占数据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系统 20%,数据资源类大数据和支撑服务类大数据尚性提出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
处于起步发展进程中。
2015年是提升年,中关村联合发起成立北 于军表示,今后京津冀将立足各自特色和比京大数据研究院,首次发布“中关村大数据企 较优势,以北京为创新核心,以天津为综合支撑,业分布图”“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布局图”“中关 以河北张家口、廊坊、承德、秦皇岛、石家庄等地村大数据产业发展促进路线图”三张图。
区为应用拓展,通过大数据的思维、技术、产品、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宣鸿介绍,2016年是 服务、模式等,共同将京津冀区域打造成国家大京津冀三地大数据合作的协同年。
中关村始终围 数据产业的创新中心、国家大数据应用的先行绕大数据前沿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支持大数 区、创新改革综合试验区和全球大数据产业创新据企业创新发展,加大前沿项目的挖掘和支持力 高地。
度,推动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等产业创新平台建 据了解,为促进京津冀三地大数据企业交流设,设立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园,引导企业合理布 合作,本届论坛还设置了16个专题论坛,分别就局京津冀。
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人才培养、大数 宣鸿表示,今后中关村将继续推动大数据 据交易、传媒大数据、时空大数据、消费大数据应企业创新引领发展,支持大数据企业全面融入 用、城市运营大数据应用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
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搭建京津冀合作对接平台, 聚焦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河北曹妃甸协同 中关村持续引领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 发展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河北 张承生态功能区等,引导企业进行合理布局;搭 近年来,中关村始终围绕大数据前沿技术研
建京津冀合作的对接平台,进一步发挥企业在 发和产业应用,支持大数据企业创新发展。
大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服 据产业已然成为非首都功能疏解、构建“高精尖”务和支撑三地的创新发展。
社址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猿号邮政编码院员园园19园新闻热线院园员园原62580699广告发行院园员园原6258066662580707传真院园员园原62580899广告经营许可证院京海工商广字第8037号零售价院1援5园元年价院288元解放军报印刷厂印刷

标签: #文件 #cast #开什么车 #元素 #cpp #cot #cbd #c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