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经典永恒,微博自己发的超话在哪里看

潮起潮落,经典永恒 □李咏瑾 若论近几年来经久不衰紧抓眼球的一大热词,大概非“流量”莫属。
而最近流量圈的最热话题——周杰伦粉丝与蔡徐坤粉丝的“微博超话”屠榜之争,其躁动的影响力如喷发的啤酒泡沫一般,大大溢出了流行娱乐的边界,随着《人民日报》等“大V”加入讨论,关于“流量”的喧嚣与虚无第一次呈放大性地向公众展示了它从沸腾到速朽的全过程。
事情的起源很像一个笑话,一条质疑周杰伦人气的文章被疯狂转发:“周杰伦有数据吗?有话题吗?有粉丝吗?”言下之意比不过新晋的某某、某某和某某某等一线流量巨星。
老实说,作为一个与流行娱乐脱节已久的80后,对于这“灵魂三连问”我都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大概一大帮80后的周杰伦“夕阳红”粉丝,同样觉得自己的审美即将受到“前浪拍到沙滩上”的挑战,于是奋起抗击,搏浪此前一片空白的新浪超话,用流量圈那一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誓要将周杰伦顶上“明星超话排行榜第一”:“你不投我不投,杰伦何时能出头?”于是,此前排行榜第一的蔡徐坤粉丝开始正面迎战:“让他们看看谁才是当今流量圈的老大!” 大致两边粉丝开始纷争的时候,并没有 成也流量,败也流量,可流量终会脱水、喧嚣迟早退潮,大浪淘沙后最终留存下来的,始终只有那些真正能够慰藉滋养人心的东西。
想到这件事最后会变得比笑话还像一个笑话,但也正是这种戏谑,大大冲淡了娱乐圈“流量为王”针锋相对的剑拔弩张。
普通公众如我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我们原本以为的“流量”,代表着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个体审美指向;而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早已异化为一小撮粉丝只要手握大量的“僵尸账号”,就能通过一连串眼花缭乱的操作炮制出一大堆华而不实的数据泡沫。
而这种形同作弊的操作,只要若干个人和团队愿意,皆能一山更比一山高地迅速复制。
靠着大行其道刷出的虚假数据,由“普通人”注水成“网红”,再由“网红”炮制成五光十色的“明星”,早就形成了一条利益巨大的产业链,此前,“星援”APP通过流量造假疯狂牟利的案件已经被广大媒体披露;今年2月,央视新闻的调查报道《“惊人”数据的秘密》,也曾指出部分明星的数据造假比例 高达80%。
锈蚀的齿轮就这样铁屑簌簌地迅速转动,大量粗制滥造的节目和矫揉造作的明星源源不断地产生,无形中牢牢地占据着各种大小屏幕,反过头来再极大地影响公众的审美,明里暗里地诱导你为了眼球经济刷出一笔笔真金白银。
至此,流量经济赚得盆满钵满,再为刷屏新的流量储备了充足的“弹药”,有效地形成了娱乐圈“数据为王”的“闭环管理”。
这种现象显而易见的不正常。
在周杰伦粉丝与蔡徐坤粉丝争锋的“微博超话”排行里,我们可以注意到,“明星”的分类当仁不让地占据第
一,而被一溜烟甩到末尾的则是“体育”超话,“读书”超话也好不到哪里去,落后“明星“”饭圈”和“红人”等关键词若干个身位。
相比流行娱乐“,体育”与“读书”这两个人人都能参与的话题竟然远远落于下风,这是一种怎样的奇怪症候?可当我们 公正地审视这个问题,会发现在大数据分布中,关注“体育”与“读书”的人群未必会比关注流量小鲜肉的人少。
只是这两个领域人为制造的热度不高,更缺乏资本和热钱的流动造血,因而更难形成众利所趋的高密度产业群。
如何净化愈演愈烈的虚假流量环境,需要从制度层面到公众选择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大对“流量造假”等网络灰色地带的惩戒力度,升级规范市场秩序,构建诚信有序的大数据生态;通过传播手段的严格把控,从技术层面有效遏制非理性攀比的网络泡沫;各方资本和影视艺术制作单位应积极拓宽自身思想格局,早日打破目前早已泛滥的“大IP+大流量=爆款”的思维迷局,围绕社会发展对文艺作品的真实需求,寻找新时期大众真正关注的文化热点与时代节拍。
潮流易变,而经典永恒,只有早日走出“唯流量”是举的怪圈,努力提供更多的优质 内容,才是与时俱进的发展之道。
毕竟流量终会脱水、喧嚣迟早退潮,大浪淘沙后最终留存下来的,始终只有那些长久以来真正能够慰藉滋养人心的东西,这一铁律,千百年来从未改变。
文化传承 当存于鲜活生活中 □路同 传统文化就像一个不断 吐故纳新的生命体。
北京东四地区保留着具有北京旧城最典型的院落与街坊生长模式和完全的“鱼骨”式肌理,其中东四三条至八条的胡同肌理自元代形成至今几乎完整保存,并留存着大量名人故居等珍贵历史遗迹,是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本周,北京东四胡同中,一群身着旗袍、长衫的年轻人骑着复古自行车穿梭在传统民居之间,着实打眼,引人侧目。
举办胡同骑行活动的意义,我们都能理解和接受。
文化传承与时代延续是人们的情感生活中永不褪色的向往。
胡同连接着老北京和新北京,我国曾经被誉为“自行车王国”,这些记忆不曾远去,仍然柔软,但毕竟不再是今天生活中的主角,用什么方式让昔日那个纯朴、安适的岁月留存呢。
现在人们想了很多办法,聚力文化传承,希望用现代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延续过去的美好瞬间。
比如,此次一群年轻人身着复古服装,足蹬曾经风靡一时的国产老牌自行车,穿行于东四三条至八条这片“国风静巷”时,这样的场景仿若通过时光隧道,将人们又带回到昔日的老北京岁月。
这种创新形式的文化传承方式,给人留下了清新亮丽的印象。
以偏概全来说,传统文化真要在当代人的生活中留下印迹,能够“活”起来,还是得转换思路,用人们喜闻乐见或者说是勾起好奇心的方式达到目的。
对于90后、00后以及未来更多的年轻人来说,传统文化的“面目”决定着它能否亲近、能否接受、能否走下去。
那些高高在上的、不求与时俱进的表达方式是无法让瑰丽多彩的传统文化在年轻人身上复活的。
从客观角度来说,在任何时间空间,只有用当下人能够接受的“语言”来传递文化符号,才能真正在这个时代留下痕迹。
更何况,我们今天的青年一代,因时代馈赠和前人福祉,是走在创新进取、勇于探索潮头的一代人,他们更善于用新鲜的思维打开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并习惯于“创造性转换”。
复古骑行大会引起了参与者们的强烈共鸣。
就像一位骑摆客所说:“这次文化体验让我对胡同文化有了新的认知,胡同不再是破旧落寞的象征,不再是一张泛黄的故纸,只有我自己亲身体验了,才能理解这种文化的意义。
” 用现在的一句流行名词来讲,传统文化就好比原生家庭,一代一代年轻人的思维意识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一个家庭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和家风,也能随着新鲜人口的加入,不断改变家庭中的文化风貌。
我们世代传承的传统与此相仿,在认同中才能继承和延续,在继承中需要进化,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这个时代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就像一个不断吐故纳新的生命体,只有跟时代和鲜活的人生建立了紧密的共生关系才能不断繁衍。
胡同中的一砖一瓦虽然还是旧时的模样,但是生活在其间的人,是今天的人。
我们在观赏老北京寻常民居那些有趣的纹路、构造时,用传承和创新来打开它们,才是使其活在当下最好的方式。
算好老年人生活的两本账 □刘旭刚 引导老年人该节俭的要节俭,该消费的要舍得花钱。
近日,听朋友讲了一个真实的事:他老母亲今年已经80多岁了,腿脚不太利索,走起路来有些晃悠。
为了防止老太太摔倒骨折,他想花几千块钱给老母亲用的卫生间安装一套安全扶手。
但这个提议遭到了老母亲坚决反对,说不想花冤枉钱。
可没过多久,老太太就在卫生间摔了一跤,造成股骨头骨折,卧床不起,花了不少医疗费,需要雇请保姆不说,还疼痛难忍,不能走路,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老母亲对自己不舍得花钱装安全扶手后悔不已,他也感到很无奈。
老年人不舍得花钱的现象具有普遍性。
变了味的剩饭剩菜不舍得倒掉,加加热继续食用;不顾年老体弱,擦玻璃、搬重物,家务活样样都是自己干,不舍得花钱雇请家政服务员来做;到医院看病,不管是高温酷暑,还是天寒地冻,宁可挤公交车,也不舍得花钱打车前往;买东西时,不求质量求便宜,导致买了一些假冒伪劣产品,等等。
此外,老年人在文化娱乐、观光旅游、健康养生等方面不舍得花钱的现象也可以列出许多许多。
其实,现在的老年人养老金持续增加,其子女的收入也不低,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但他们为什么仍然不舍得花钱呢?对这个问题,不能用简单的一句话“穷日子过惯了”来敷衍,更不能用“老抠门”来讽刺嘲笑,而应理性分析,客观看待,积极加以正确引导。
厉行节俭、反对浪费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现在的老年人从小就接受“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教育,节俭朴素已深深刻印在脑海中,融化在血液里,到 老了不舍得花钱。
同时,多年前,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极为匮乏,不得不节衣缩食、省吃俭用。
现在的老年人都曾经历过那个年代,不会因为现在生活富裕了就轻而易举地改变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习惯。
老年人不舍得花钱,还与“爱储蓄”有着直接的关系。
普遍看来,老年人比年轻人更爱储蓄。
原因主要是,年龄大容易得病,需要存看病治疗的钱;一旦需要雇请保姆或是到养老院,每月开支比较大,需提前积蓄;为了补贴子女生活或多留下一些财产,把养老金存在银行里不舍得动用……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其中强调促进老年人消费增长。
开展全国老年人产品用品创新设计大赛,制定老年人产品用品目录,建设产学研用协同的成果转化推广平台。
出台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租赁、回收和融资租赁办法,推进在养老机构、城乡社区设立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租赁)站点。
开展系统的营养均衡配餐研究,开发适合老年人群营养健康需求的饮食产品,逐步改善老年人群饮食结构等。
要促进老年人消费增长,必须要解决好老年人消费观的转变,具体来讲,就是要引导老年人该节俭的要节俭,该消费的要舍得花钱。
如何树立新的节俭观?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开办老年大学、举办专题讲座、利用各种媒体等,向老年人宣传恵老政策、恵老制度、恵老举措,使“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等实实在在的好政策、好做法深入人心,使其减轻后 顾之忧,舍得和敢于消费。
同时,还要讲清弘扬节俭传统美德与改善生活条件的关系,引导老年人树立新的节俭观,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大前提下,逐步做到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要学会算好两本账。
老年人过日子爱算账,多数人往往只算花了多少钱的“小账”,却很少算保持身体健康的“大账”。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经济账要算,健康账也要算。
比如,老年人在考虑学习教育、文娱活动、外出旅游、锻炼身体、安装安全防护设施等方面消费时,既要算需花多少钱的经济账,也应算由此给延年益寿带来多少益处的健康账。
两本账一算,就会得出结论:健康最重要,花点钱换来健康长寿值得。
心情愉悦、健康长寿、阖家幸福,这是每个老年人所向往的。
要实现这个目标,老年人应该想开一些,只要条件允许,该花的钱千万不要太“抠门”,要舍得消费,免得给自己造成痛苦,给家人带来负担。
要善于搞好变通。
当遇到父母不舍得花钱时,只要是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需要,作为子女不仅要耐心劝说,而且还应该付诸行动,自己拿钱,把好事办好,编个理由,哄着父母高兴。
子女自己花钱给父母安装安全防护设施,让父母尽快享受新开发的助老产品,以实际行动多尽尽孝心,以免留下终身遗憾。
对老年人不舍得花钱的情况,全社会应给予高度关注,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有利的条件,使老年人以科学、理性、适度的消费,尽享小康美好生活。
“花呗式”的生活要不得 □张立美 超出负荷的奢侈生活,不利于养成健康、科学、良性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女护士李玫欠下几十万网贷,母亲为其偿还23.8万元,但她仍然继续偷偷借贷,近日有这样一件事被人们讨论。
调查发现,她的借贷对象基本都是正规的贷款机构,她的债务基本也都是她自己的消费。
经李玫同意,记者看了她的账单,发现她每月的消费,少的近两万元,多的三四万元,但是她的月收入,也就在8000元左右。
几年下来,她便累积了几十万的债务。
其实,当下像李玫这样因追求精致生活而欠下大额贷款沦为“负翁”的85后、90后甚至00后年轻人并不在少数。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及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成为“花呗式青年”,过上了借钱购物、借钱消费、贷款消费的所谓精致生活。
年轻人追求精致生活,讲究生活质量,本身并没有错,是人们的正常追求,也不必视为洪水猛兽。
但凡事都要有个度,年轻人追求精 致生活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不顾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能力,这应是讲究和追求精致生活的基本原则。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一些年轻人奉行、崇尚消费至上主义,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为了在朋友圈里打卡、晒照炫耀,盲目跟风、攀比追求乃至沉迷精致生活,其实把精致生活等同于、异化成了物质生活、阔绰生活、奢侈生活,完全无视个人的实际生活需要和经济能力。
这种通过入不敷出方式,堆积起所谓的精致生活,实质上是一种伪精致生活,是以牺牲今后的正常生活和生活品质为代价,是在透支未来。
这种伪精致生活只会慢慢侵蚀年轻人的正常生活,最终将毁掉年轻人的人生。
年轻人一旦偿还不上贷款,陷入债务缠身之中,将面临法律风险,成为失信者,生活处处受限。
而且,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年轻人靠借钱、贷款维持 所谓的精致生活,久而久之,这种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如同吸食毒品,一旦沾染上,很难停下来、改变掉,由奢入俭难,不利于养成健康、科学、良性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消费生活不能只在乎曾经拥有,还必须考虑天长地久。
对年轻人不顾经济实力而盲目追求精致生活的消费至上现象,高校、家长和社会要提前干预,尽早教育引导年轻人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健康、科学的消费生活。
同时,网贷平台、正规的贷款机构和银行,要从社会责任出发,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理贷款业务,切实将放贷金额与借贷人的还贷能力、个人信用挂钩,不再为了追逐经济效益最大化而盲目放贷。
既需要强化监管,也有必要尽快出台个人破产制度,让盲目放贷的贷款机构遭受贷款打水漂的压力,倒逼正规贷款机构严格规范放贷,不再盲目放贷。
“无用”之中 见“大用” □何辉 在现代文通行的今天,如 何看待文言文写作? 虽然我好读文言古籍,却对现代人写文言文颇有成见。
然读赵普《掇珍集》之后,深觉我原来所抱之见,颇为狭隘。
成见何来?一来是因所见今人写文言,多造作泥古,文无新意,更无美感,不伦不类,面目可憎,哗众取宠,贻笑后世;二来是认为作文的意义或在于明道、载道,或在于言志、抒情,或在于沟通、叙录,社会发展到今日,既然可以用大多数人熟悉的现代汉语写作,为何还要“倒退”回去用文言文写作呢。
读赵普《掇珍集》,使我遽然意识到,今人写文言文,其实可出于单纯的艺术之心,而不废其明道、载道、言志、抒情、沟通、叙录等诸功用。
难道不是吗?既然今日我们可以把唐诗宋词视为艺术品来欣赏,当作传统文化之精髓来传承,为何不可用同样的态度来对待今日文言文的创作呢,为何不可将文章之功用寄于美文的艺术性之中呢。
审美层面之功用,难道不正是“无用”之“大用”吗?我想,这是赵普文言文创作带给读者的一种艺术与文化层面的启发。
《掇珍集》收赵普所写文言散文十篇,文题为:《好(引)》《造物且有灵》《襄神》《茶》《汲泉水望月·杏花怀古·雅集·序》《先生》《德州牛仔》《医病园记》《捕斋名记》《了》等。
我于一周日午后翻读,不知不觉,遍历诸篇。
读得尽兴,读得惬意,如品佳茗,似入佳境。
读非美文,焉会有此体验。
我中华文章之精髓,窃以为,要在两字,一字曰“文”,一字曰“道”“。
文”者,今日之意,即“文章”(一篇文章之“文章”),但自古以来,此字有更丰富之内涵。
刘勰作《文心雕龙》,在“原道第一”中开宗明义指出,“傍及万品,动植皆文“”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
这就是说,世间的万物,动物植物都有各自的文章;语言有文采,才能揭示天地之心。
这种将“文”与“原道”相结合的观点,是刘勰的首创。
至唐代,韩愈主张“文以明道”。
韩愈继承了刘勰的思想,在这种思想中“,文”和“道”是统一的,“道”因“文”而明,“文”为“道”而生。
宋儒则推崇“文以载道”,上承唐代,更强调“文”的相对独立的功能,将“文”作为载“道”的工具,强化了文章的功用性。
这种观点,如被过度发展,一则可能落入“以文害道”的窠臼,二则可能走向“为道弃文”的偏途。
今人以现代文作文,如能明“文“”道”一体,亦可得文章真意。
作者赵普作文言文,妙就妙在,篇篇追求道,篇篇力求文,古之典故,今之名物,融于文中,不着雕琢之痕,不害堆砌之病,化古为今,写今入古,古今一体,句承文脉,言藏文心。
集中诸文,虽非白玉无瑕,然深得古文之方法,上追唐宋散文之风骨。
《好》篇,是集子的一篇引文。
文有句云:“余之所衷,冀愿人间大‘好’也。
”此一句,揭 集子宗旨,明作者之志,直抒胸臆,有昌黎之风。
末篇《了》,文中引苏子瞻文:“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旋即自揭其旨,云:“人由物役,非物能逮,乃心桎梏也。
”由其对收藏之道的体悟,直指人生藏舍之道,理通佛老,发人深省。
由此知作者醉心收藏,自诩“匠奴”,甘为人梯,实在是其“冀愿人间大‘好’”之志的诠释,实在是其寄情于文言文创作之意的体现。
有此高志,有此美意,方能得美文。
由是观之,集子中其余八篇,所颂者所歌者——匠人,故人,友人;匠心,真心,赤子心。
《造物且有灵》篇是直接致敬匠人之作,有句云:“匠人所凭,双手也。
双手所宗,性灵也。
”《先生》文写冯骥才先生,文句洗练,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立眼前。
《德州牛仔》篇则是记录一位美国匠人,通过记述此异国匠人的话语,说明“宇内匠心”相似相通。
读之,感手艺传承之艰难,叹匠人匠心之无私。
掩卷深思,意味绵长。
《茶》《汲泉水望月·杏花怀古·雅集·序》两篇,乃作者记与故人、友人、匠人交往之文,情真意切,感怀至深。
《茶》篇临近结尾,末一段忽转为对父亲的回忆,有句云:“不记何年,父携我元夕观灯……只得一纸,谜面曰:言对青山不是山,二人土上说分明,三人骑牛牛无角,草木之中有一人。
至于谜底,吾不谓子,子亦能知之也。
”简文蓄意,戛然而止,如子瞻望月,圆缺缥缈间,寄无限深情。
《掇珍集》中短文十篇,篇篇有哲思与深意,皆值得细细回味。
我试一语揭《掇珍集》之意义,云:发艺术之心,振文化之力。
赵普君的家乡是安徽黄山,我的家乡是浙江衢州,地理位置很近,算得上是半个老乡。
赵普君与我亦是大学校友。
我与他虽相识多年,然当面交往,不过数次。
初在荧屏见他主持节目,动情处潸然泪下,知其为性情中人。
后他邀我开会论事,始有当面往来。
至读《掇珍集》,更知其有赤子之心,崇敬不已。
草就此文,一为点评,亦为表感佩之心也。

标签: #有微信卖 #股票 #的钱 #一扫 #不见了 #一键 #医保 #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