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扎在泥土中,4□本版编辑:赵志伟

给别人 5
□热线电话:(010)64810710□E-mail:artxh@ 艺术星河 1964年出生的郭学东比我年龄小10岁,却成为我从心底欣赏的人之
一。
说“心底欣赏”,只是想强调本文乃是我心、眼、口统一的欲罢不能。
对郭学东的为人为艺,本人的评价就是八个字:品性执拗,学问扎实。
对“专家”而言,人品与学问多是相得益彰、不容分割的一体。
他那种不近人情的执拗,源于其扎实学问赐予的自信。
我与他的交往,基本都是有不明白的学术问题找他商榷、咨询,他从来都是知无不言且给我一个不容置疑的答案,这源于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学养。
中国曲艺是起源于中华大地的民间艺术,而郭学东得益于当年追随老师张军先生走遍了齐鲁城乡的远水近山。
不久前,我曾随他去某一至今仍不很发达的县,看到他与乡间艺人们的熟稔、亲热,方知为了厘清某曲种的血脉,他曾在那儿住了40多天。
40多天的深入调研,当然不是成就所有专家的必由之路,但能够耐得住寂寞、耐住性子去深入学习、调研、取证,则是所有专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曲艺起源于民间说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正式启动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是一项重大工程,我在被推荐参与其中的“说唱卷”编撰工作时说,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的郭学东才是实至名归的专家;果然,后来由郭学东任主编的“山东卷(一)”,以最快时间、高质量地完成了。
说这些并非“王婆卖瓜”,而是懂得“术业有专攻”;到了关键时候,虚名必须给真本事“让道”。
郭学东撰写过《山东曲艺史》《山东快书综论》《中国曲艺志·山东卷》等20余种重要学术专著。
记得我在工作时曾向他讨过许多本,退休多年后某日又跟他通话索要,他有些莫名其妙,“你不是有一大堆么?”我的回答还算直率,“人像书一样,越老越显现它的真价值;唉,当初的肤浅、浮躁让我把它们装饰到办公室的书橱里了……”真的,当老了乃至接近“无用”时,反而懂得并珍惜“郭学东”的价值与学问了—— 视点 “根”,深扎在泥土中 ——从郭学东的为人为艺说起 □孙立生 寻规律,惟有拼“脚踏实地”。
在一般化的场合,我都排名在郭学东之前,论岁数他似乎也应该懂得“让”;但在我们俩人的时空里,我却甘拜下风而自认他的功夫深、学问高。
就这一丁点的“率真”,也是我67岁时才有的清醒;之前很长时间都觉得名字排在他前面乃是天经地义。
老了知道世间惟有学问久恒,其他皆是瞬间。
郭学东很长时间走不进我的视野,因为他并不喜欢热闹或扎堆,而当初的我身边也不缺人之“围”“追”“堵”,故而自视清高的“人才”往往走不进我的“法眼”。
某日,我电话约请郭学东加入一个社团组织的“班子”,他竟“不识抬举”地拷问了我许久,于是心底很自然地将其排在了“不食人间烟火”之列。
退休多年后才读他的书,因为身边没了热闹才有亲近热爱的可能。
我曾在公开场合自言,远离实用而知道读书已是晚年,因为兴味寡然则没读过几本正式的教科书,但是张军、郭学东合著的《山东曲艺史》却真读过,至今它里面仍有我许多“圈圈点点”。
它是郭学东随其老师张军长期进行乡间调查研究的心血结晶,其中的文字如人,扎实亦朴实,论证艺术规律非常注重出处、凭据,其文风从一而终,绝非司空见惯的那种“源自文字而更新于文字”的“反正话”。
记忆里的张军先生,生前曾在某次社团换届中的“主席候选人”位置上落选,主要缘由当然与其不善“经营人脉”有关。
郭学东的为人为学,受张军先生影响很深。
我到年老方才醒悟,“甘蔗哪有两头甜”的道理?唯有“不世故”,才有脚踏实地做学问的专注与专心。
真学问,从来重“水到渠成”。
很多人唯恐自己消失掉,总怕被大家遗忘了,由此便热衷于社交而频频露面。
平庸的大多数遇 到寂寞、冷清便会原形毕露,他们当然也不会品享到独立与自信赐予的“痛并快乐着”的美感。
而正因为乐在其中,才有了诸如郭学东这些专家矢志不渝地追求学问。
真学问其实与名头、荣誉并无直接关系,它最显著的特点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地自然积累。
我在微信朋友圈里观察过郭学东,他多是给别人点赞,自己发表或留言并不是太多。
这些年,他负责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的非遗保护工作,大多时间都在基层县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与代表性传承人录制资料。
那天,看到他在微信朋友圈里给某位年轻人留言:“千万别弄错,规范的说法是‘竹板山东快书’而非‘山东竹板’。
”看后笑了,他在学术上一丝不苟,乃至已经将对它的“规范”,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中了。
阔胸襟,心总有“良师益友”。
在山东省文联的诸多骄傲里,王印泉是一个响亮的名字。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天上飞来金丝鸟”的《情深谊长》的歌词便出自他的大手笔。
每当聊起王印泉,郭学东总是滔滔不绝。
当年他随王印泉、张军编一套书,尽管校对了数遍,仍在王印泉撰写的序言里发现了一个错字,若因此而重印显然不可能,为了对读者负责,王印泉老人最终拿着刀片、尺子一本本地把序言全部裁掉了。
郭学东说,“这些老一代人当初貌似不可思议的作为,影响了我一生追寻的价值观。
”看到他对王印泉、张军先生的敬佩不已,我对“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的道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专家”,是个相对的概念,即“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唯有心底总有“高人”存在,才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内动力。
为什么大师懂得谦恭为 人?因为他们知道“无知为大”的同义词是“非常浅薄”。
爱曲艺,所以能“深入浅出”。
连环画名家贺友直生前说,他具有爷爷给孙子讲故事的能耐、智慧——唯如此,才得以深入浅出。
其实,许多文化、艺术形式都需要这样的境界,将对知识与规律的研究深入进去,乃至烂熟于心才可以用浅显的方式、风格“吐”出来。
换言之,所以浅出,因为深入。
我在王印泉给张军、郭学东撰写的《山东曲艺史》序言里看到这样的评价:“以此为基础写出的《山东曲艺史》,自然就在它的字里行间蕴蓄了一种强烈的魅力,使阅读者一旦开读便不思释卷。
我不知道这可不可以归入撰写‘史’‘志’一类著作的‘正宗’,但这种风格我是喜欢的。
相反,那些像外科大夫手持利刃面向手术对象的写作风格则令人疏远。
以此为基础,书中的人物传记就自然令人感到更加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这些民间艺术家,虽然创造了高水平的艺术,千百年来却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
然而,社会地位的高下与德行人品的高下原本不是一码事。
”所以说,有真爱才能让学术深入浅出而雅俗共赏——艺术专家需要真爱艺术的情怀。
亲感情,绝不容“指鹿为马”。
我有幸与郭学东一起多次担任一些活动或项目的评委工作,在“坚持真理”上我则远不及他。
那年,我们俩与戏曲、音乐方面的某些专家一起出席某一评比活动,他发现某一剧目造假便当场提出异议,我对他的“越位”有些不解,“管好咱曲艺就行了。
”结果他愈发认真起来,“我又不是神仙,我绝对非常看重感情,‘小马当大马’便不会言语了,但没底线的‘指鹿为马’我在场就 得有态度。
”我对他当时的坚持有些不解,觉得在当下做事情没必要忒认真,但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在不断渴望、呼唤社会正气的时候,我常常把郭学东这段不容“指鹿为马”的故事说给众人听。
诚然“小马当大马”的态度在学理上亦摆不到桌面上;但,起码郭学东还有他的学术底线。
我甚至觉得今天有他这样的专家当评委,心底应该感到欣慰与知足。
做学者,只能够“淡泊名利”。
郭学东不是“工作狂”,而是懂得拥抱生活乐趣的“凡夫俗子”。
他爱好摄影,尤爱拍鸟,甚至多次扬言退休后第一件事就是撒开腿尽情撒欢而周游世界。
在疫情还没发生的那些年,他的节假日都是在国内、国外多地转悠、拍照。
那天,听他聊起在国外看到的一些非遗保护的先进做法与措施,我还以为他是因公去考察呢,结果真相却是他与亲人们自费旅游。
他说,所谓考察,当然是了解、探寻真相,而刻意为之就失去原来的意义了。
我对他这种“考察观”很是震惊:富有真爱、大爱,才能把生活、乐趣与之从事的事业、工作连接一起而密不可分。
不知怎的,我想到了已故的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谁又能分得清他们当年的“中国考察”中哪些是国家责任、哪些又是自己的快乐呢?!诚然,他们夫妇是载入中国历史史册的“大专家”,然而“小专家”郭学东与之亦有异曲同工的存在价值。
2021年国庆前夕,郭学东获得山东省文艺最高奖项“泰山文艺奖”的艺术突出贡献奖。
缘分让我与其偶遇,在现场连拍许多张照片——我当时的念头是,把“专家”的瞬间变成永恒。
诚然,它绝非就是郭学东的最终,照片上的他把腰杆挺得像树干一样笔直,像是仍在健康、奋力地成长中。
对此,我坚信不疑,因为真专家的“根须”从来都是深深扎在肥沃、湿润的大地、泥土中…… (作者系山东省曲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编剧) 名家 侯智宽:摄行人间,影为心声 □贾晓萌 “摄影的行为是人心里边的声音,我们要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传递正能量。
”聊到摄影,年过古稀的侯智宽神采奕奕,他把对摄影的认识总结为“摄行人间,影为心声”。
侯智宽,现为北京摄影收藏协会执行主席、北京摄影艺术协会副主席,多次在国内外摄影大赛中担任策划及评委,不少摄影作品在《光明日报》《大众摄影》等报刊和网络媒体上发表。
侯智宽的摄影爱好始于高中,之后就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从1969年入伍到1981年转业,再到担任北京第一纺织机械厂党委书记和厂长,他在工作之余始终与摄影相伴。
退休后,他有了更加充裕的时间钻研摄影,2009年进入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学习,2010年成为中国摄协会员,2011年考取高级摄影师资格证,2012年开始担任北京摄影艺术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从爱好到专业摄影,侯智宽在其50多年的摄影生涯中,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他通过一张张富有正能量的摄影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记录时代的变迁。
要让摄影具有意义 《长城秋韵》是侯智宽2013年拍摄的一幅作品。
画面中,八达岭长城蜿蜒向上,两侧的山林色彩斑斓。
这看似简单的一张风景照,背后蕴藏着他的多重思考——“首先要表现秋季的自然风光美;其次要突出长城的壮观和古人修建长城的精神;第
三,我还想强调人生的道路虽然曲折,但要不断向上攀登;最后,长城本身的防御功能也彰显了中国人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当代意义。
” 有意义的图片才有生命力,而这也是侯智宽在每次拍摄前用心 构思的结果。
在赴河北曲阳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阳吹歌”前,他专程买来猴年剪纸,将剪纸贴在窗户上作为背景,立刻增强了照片的节日气氛和年代感,最终形成组照《曲阳吹歌迎猴年》。
同时,他也主张摄影家要有对生活的敏感,灵活捕捉现场信息。
去江西采风时,看到路边采茶妇女的围裙上印有“农民的欢笑”五个字,他便立刻有了灵感,从而确定在本次行程中专门抓拍农民欢乐的状态。
“每一张照片都要花心思去思考,每一张照片都要有意义。
”通过摄影来表达心声、让摄影更有意义,一直都是侯智宽对摄影艺术的追求。
于侯智宽而言,摄影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在与工作的结合中、在服务社会和为国争光中不断实现的,“我越来越认识到,摄影的目的不仅是获得奖项,更在于对别人的帮助、对社会的贡献。
”在单位工作的数十年间,他以摄影来推动工作,又在工作中找寻摄影的意义。
上世纪80年代,身为单位负责人的他通过摄影来拉近与工人之间的距离。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期间,他用相机记录了北京经委协调相关工厂紧急为灾区生产帐篷的完整过程。
再到后来,随着拍摄经验和摄影作品的日益丰富,他也被多家单位聘为顾问并承担更多重要的摄影任务,如2011年1月在人民大会堂对全国纺织劳模表彰大会进行全方位拍摄,2017年3月为中共中央党校三部大型画册进行内容拍摄等。
此外,侯智宽还常常远赴少数民族及边远地区,用相机记录祖国大江南北的风貌,用镜头见证古老与现代的交融。
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到被称为“世界过山瑶之乡”的广东乳源,从河北曲阳吹歌到广东始兴的千年围楼,每一次深入采风,他都致力于以摄影家的独特视角来宣传当地文化,“特别希 望能为当地旅游发展、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侯智宽看来,摄影的意义还在于在国际交流中为国争光。
“我不可能像运动员那样在赛场上为国家争得荣誉,但我可以把中国人的优秀品德、中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通过图片介绍出去,这就是作为普通人为国家争取的荣誉。
”2014年,他的《残奥大使绘故宫》等作品在瑞士图恩米格罗斯画廊展出。
2016年,他在法国鲁西永市影展中获得“城市艺术勋章”,作品《驼队》也被该市政府收藏……“外国人收藏了我的作品,不会记住我的名字,但会记得我是中国人。
”如今,侯智宽也一直以促进中外摄影家的交流对话为己任。
学无止境,不断突破 纵观侯智宽几十年的摄影生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他那份勇于突破的精神,他热爱学习,总是不断尝试新的领域。
就拍摄主题而言,他从一开始的包罗万象逐渐倾向于拍摄人文纪实类作品。
摄影是瞬间的艺术,“人文纪实类摄影相比于风光摄影更具有纪念意义,是独一无二的。
” 正如《中国摄影家》(2020年4月)上刊登的组照《显像·Cosplay》,他用镜头真实记录了角色扮演(Cosplay)这一在青少年中存在的文化现象,从中也能看出他对新生事物的敏锐触觉。
而从参加展览到策划展览,也体现了侯智宽身份的转变。
“拍得多了,也有了更多的平台,我就想着还能做些什么。
”策展与摄影创作的不同就是需要考虑更多,“时间地点、效果如何、资金问题等,方方面面我都要考虑清楚。
”特别是2019年,他担任北京国际摄影周新宫展场的策展人,为契合农民的特点,走进基层农村,首次将北京国际摄影周的摄影展览搬到室外草坪。
近几年,作为北京摄影收藏协会执行主席,侯智宽还将目光转向摄影收藏。
他强调的是“收而不藏”,好的摄影作品兼具投资和欣赏的双重价值,“我们要通过展示和交流来宣传摄影文化”。
至于他的个人收藏则是以摄影相关的书籍、报刊以及中外著名摄影家的作品为主,还有一台19世纪弥治式下落式换片机也十分珍贵。
“学摄影首先要学做人”,也是侯智宽在接受采访时多次强调的。
他深受中国摄协顾问朱宪民 长城秋韵侯智宽摄 的影响,以“勤奋、坚持、善良、感恩、极致”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力争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每一次摄影创作。
他反复提到“尊重”二字。
首先要尊重摄影本身,“我不赞同有人总说自己的照片是‘随便拍的’,这本身就是对摄影的不尊重、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
”其次就是要尊重被拍摄者,如尊重藏族同胞的宗教信仰、拍小孩时不能用闪光灯等,“人家不让拍就不拍,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侯智宽坚信,只有与被拍摄者积极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才有可能拍出好的片子。
“摄行人间,影为心声”,拍出表达自己心声、具有丰富意义的作品是侯智宽对摄影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从拍摄广泛的题材到形成自己的拍摄专题,从参加展览到策划影赛,从在国内获奖到远赴国际交流,再到最近几年对摄影收藏加以关注,摄影带给他的不仅是更多的良师益友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更是在为社会服务、为国争光、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中获得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未来,侯智宽仍然会在摄影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正所谓“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他坦言“我很充实,我也很快乐”。
·2022年1月26日 忆故 1月6日,我的恩师张继青永远离开了我们,几天来,我的心情总不能平静,和老师相处时的点点滴滴像一个个真实而又虚幻的电影片段,不断浮现在我的心头。
我和老师的缘分由来已久,我进入江苏省戏曲学校学习时听的第一段录音就是张继青老师的录音,当时就觉得惊为天人,我想即使是没有听过昆曲的人也会被那美的声音所打动。
2004年,15岁的我刚开始学《惊梦》就有幸得到张老师的指点。
《惊梦》是张老师的代表作之
一,张老师塑造的杜丽娘形象打动了无数昆曲观众。
当时我想,什么时候能够拜在张继青老师的门下,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学好这出戏呢? 2007年2月,江苏省文化厅希望张老师能在南京选一名学生,张老师选中了我,我多年的夙愿变为现实,那一年我18岁。
张继青老师的教学和普通老师不同,她不会细讲基本功和基本表演,而是更加注重演员怎样把握和表现人物。
她告诉我,杜丽娘要“收着演”,特别是《惊梦》一折中眼神和动作的配合至关重要,只有仔细体会才能展现出杜丽娘的独特气质。
一开始我并不理解老师的用意,随着不断地演出、不断地总结摸索,我逐渐体会到,当我学会“收着演”时,人物的韵味更浓了,舞台上的张力和表现力也变得更强。
在2018年10月19日“紫金文化艺术节戏曲名家演唱会”的舞台上,我有幸和老师同台表演《牡丹亭》中的片段,当我的眼神和老师的目光交汇,我从老师的目光中感受到老师对我、对昆曲未来的无限期望。
张老师是一位严师,她很少夸赞学生,每一次演出之后她都会指出我舞台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告诉我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哪里需要加强学习。
正是在她这样的鞭策和严格督促下,我才能不断进步。
我由衷地感谢老师,没有老师的严格要求,我就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
张老师的严格还体现在她对艺术的精益求精上,每一次演出和录音她都会十分认真地对待,乐队伴奏时哪怕出现一个错音她都会指出来。
因此,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很“怕”她,但与其说是“怕”,不如说更多是尊重和敬仰:张老师这样的艺术家对艺术都是这样认真,我们年轻人更没有理由不尊重和敬畏这门艺术。
张老师曾经计划将她的另一出代表作《朱买臣休妻》传授给我,可我只学了其中的《痴梦》一折,张老师就离开了我们,留下无尽的遗憾。
老师在教学时一丝不苟,但在生活中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待我们像亲人一样,或许在她的眼里我永远是个孩子吧。
张老师喜欢美食, 本文作者(左)与恩师张继青 但愿那月— — 落追 忆 单恩 重雯 师张 生继 灯再红青 □ 特别爱吃甜品,我每次去看她时都会带上一些奶茶蛋糕之类的小零食,张老师总是边吃零食边和我聊天,我们在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现在都成了珍贵的回忆。
2019年1月3日是老师80岁的生日,我和老师的亲友一起为老师庆生,并特别准备了一个“牡丹亭”形状的生日蛋糕。
那一天,我们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此刻再看当时的合影,正应了《牡丹亭》中的那句唱词,“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
张老师是公认的艺术大家,但同时也是个普通人,她的生活非常简朴,从来没有贪图享受,或是在生活上提出什么额外的要求。
她总是告诉我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演戏,要更多地思考怎样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不要把心思过多地放到其他事上。
张老师的这种生活态度,也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回想和老师交往相处的经历,并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细节,但是老师在平凡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风范和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老师不仅给我艺术上的启迪,更在为人处事上对我产生影响。
在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德艺双馨,看到了一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家乐观通达的生活态度,而且无论在生活上还是艺术上,张老师都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也将以张老师为榜样,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好。
再多的不舍和泪水也唤不回离魂归去的恩师了,我能做的只有努力学习和传承好老师的艺术,继承好老师和前辈们开创引领并为之努力一生的“南昆风度”,我想这是对老师最好的怀念。
(作者系青年昆曲演员)

标签: #公众 #信号 #哪里找 #支付方式 #声音 #电子商务 #微粒 #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