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少审造幸福,从心开始,周刊法眼法度法魂2011

海外 5
年11月7日星期一第五版《法周刊》第250期周刊部主办 法治热点 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推进党务公开 中央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推进会日前召开,会议透露,目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正把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督促检查,以此推动党内民主建设。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中央国家机关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俞贵麟在推进会上指出,中央国家机关从宏 观上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具有共产党员集中、执政骨干集中、权力责任集中的特点,在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中,必须坚持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努力走在前头、作出表率。
中组部明确干部德的考核标准 中组部最近印发《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
《意见》明确,要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廉洁自律为重点,加强对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考核。
考核政治品质,主要考核干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纪律、党性原则等方面的表现。
考核道德品行,主要考 核干部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
《意见》指出,要把考核干部在关键时刻、重要事件中的表现作为考核干部德的主要途径,对干部德的考核要注重群众公论。
要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级和岗位分级分类考核干部的德。
对中高级干部要突出考核理想信念、政治立场、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情况,对高级干部还要按照政治家的标准来要求。
对基层领导干部特别是县乡领导干部,要突出考核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办事公道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情况。
一周语萃 主题阅读□本报记者卫建萍本报通讯员严剑漪陈慧 海外购物潮 □伊言 近日,身边一些朋友有出国的机会,整个圈子就热闹了起来。
去的人四处查找打听国外买什么合适,不去的则忙着拉单子请人帮忙买。
要说带点国外特产,中国没有的也还罢了。
偏偏看看单子,列的还是苹果手机、知名化妆品、奶粉等等旁边商场就有的货。
上海少审造幸福,从心开始 “幸福,可以感染到生活的很多方面。
就像暗室里的蜡烛,只需要一根就可以点亮整个屋子。
”在上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一个个受伤的幼小心灵点亮幸福的蜡烛,他们的名字是:少年审判法官。
中国一向自诩地大物博,而看看今日之中国,确实物质丰盛,商场里的货色也差不多与国际接轨了,但国人青睐海外购物的心理不但没有消减,反有愈演愈烈之势。
看看淘宝海外代购生意的火爆,再看看新闻里海关查出这个查出那个的消息,就知朋友们的行为不是个例。
理由何在,上周的一则新闻或可略窥端倪: 美国一家安全化妆品联盟在两年前查出强生婴儿洗发水中含有有毒物质。
而近日,他们再次发现,这些含有有毒物质的婴儿洗发水依然在中国、美国、加拿大、印尼等地销售,而在丹麦、荷兰、瑞典、日本等国家出售的同类产品,却不含有毒物质。
这样的差别性待遇其实也不是新闻了,雀巢就多次上榜,只不过这次捎上了美加等国倒是出人意料。
其实都不用说国外,就说香港,蒙牛就公开声称销往香港的牛奶比大陆的好。
笔者一直给小外甥女代购新西兰某品牌奶粉。
前几个月,该品牌奶粉在淘宝开设了官方旗舰店,笔者大喜过望马上打算下手,却发现,销往中国的奶粉改了配方。
网店的解释是因为新西兰奶粉的国标和中国国标不一致,所以需要调整后才能合法在中国销售。
而看看买家评价,一边倒地表示不如原版好,这倒真让人奇怪。
这一解释也几乎是所有执行双重标准的企业的解释,他们言之凿凿,说产品都符合当地标准。
那么,为何国内标准比国外低,为何执行国标的产品就出现不合格状况,相关部门该有点有说服力的解释了。
除去产品质量,价格也是一大因素。
记得有人做过一个小算术题,去香港买一个IPAD,加上来回机票,也比在大陆买划算,要是多买点东西,美国的机票也出来了。
这倒真不是传说。
我一位朋友就曾在美国购买了一件Burberry的大衣,价格相当于人民币6000元。
回到北京的商场一看,同样款式,竟然卖1.6万元,马上大呼值得。
其实啊,大部分人从国外买回来的商品,掰开商标,都写了个“madeinchina”,漂洋过海走一遭,身价涨了百倍再漂回来,这打个滚子的工夫,钱都被外国人挣了。
一边是质低,一边是价高。
反过来,国外商品也就意味着物美价廉,这也就怨不得国人蜂拥海外购物了。
要说起外汇储备,我国是财大气粗,国人消费这么点也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只是这差别性待遇,着实让人心里不舒服。
市场经济时代,当然是有人制造有人卖,中国这制造业大国也当了许多年,凭着大量廉价劳动力,当得也不能说不成功。
只是依然停留在低端制造阶段,出口的尽是技术含量低、单价低、附加值低的“三低”产品,进口的却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和高价格的“三高”产品。
虽说第70亿位居民已经在地球上出世,我国的人工却是越来越贵,是不是也该考虑转转型,提升科技和品牌含量,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呢。
责任编辑赵刚联系电话010-67550741电子邮件fa@rmfyb.cnQQ群号59261458 [镜头一] ■2011年7月13日: 倾心,你的心事我最懂 今天,对胡雪梅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上个月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指导处聘请为少年审判心理辅导员的她,将第一次与专业咨询师共同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
胡雪梅与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孙嘉仪一起走进了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四楼的少年庭圆桌法庭。
圆桌前坐着一对剑拔弩张的男女,“他是国际海员,一年只有4个月可以陪女儿,其他8个月都是我在带,当初离婚把女儿让给他是没办法,现在女儿大了,我要变更抚养!”女人情绪激动地说。
“说什么呢!你自己做助产士要三班倒,一到晚班就把女儿扔到外婆家。
那个家里还有个精神病哥哥,万一发病,女儿怎么办!”男人也爆发了。
女人抱怨自己的委屈和不易,一说到女儿便泪流不止。
男人则神情轻松,一再强调自己对女儿的照顾。
“妈妈对我挺好,爸爸做的饭菜好吃,但是住的地方脏,有老鼠!”10岁的女儿思维敏捷,比同龄人早熟。
一个月后,承办法官在综合考虑胡雪梅等人作出的心理干预评估报告基础上,判决女儿跟随母亲共同生活。
胡雪梅和孙嘉仪在宣判后又专门给原、被告做了疏导工作。
“效果出奇的好,不仅女方答应一定保证男方今后的探视权,男方也表示自己以后出海可以安心工作了!”谈及此,胡雪梅很开心。
幸福,来源于倾诉和倾听。
像胡雪梅这样以心理辅导员身份“融入”未成年人案件审理的法官有50名,遍布上海各级法院,案件包罗了刑事、民事、行政等各种类型,疏导对象为存在心理问题的未成年被告人、可能存在心理障碍或者具有特殊人格倾向的未成年当事人,也包括有严重对抗情绪和教育孩子方式不当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等。
建立“心理疏导机制”是上海法院完善少年审判的一项举措,他们拨出专款,决定用两年时间对少年审判法官进行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全员培训。
“心理干预要专业,也要适合。
”浦东新区法院少年庭庭长夏燕华采用了“法官心理辅导员+专业机构心理 图为浦东法院少年庭在向心理咨询师介绍工作情况。
咨询师”的内外联动模式。
她所在的“心理咨询团队”包括4名法官心理辅导员和5名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的专职心理咨询师。
这支志愿者队伍全面负责心理测评、心理疏导、心理评估、心理矫治等专项服务,并在成立之后的短短3个月间,对3件刑事案件、2件民事案件实施了心理干预,效果显而易见。
“目前,我们正在设计专门的心理咨询与测评工作室。
”夏燕华的办公桌上放着不同方案的装修效果图:暖色的地板,柔软的沙发,简洁的窗帘…… “我想我们会做得更好。
”夏燕华表示。
[镜头二] ■2011年7月29日: 安心,为阳光灿烂的日子 缓刑考验期满的周强,专门来沪参加帮教协会为他举办的见面会。
回想起2002年,17岁的他与同伙入户持刀抢劫,在极度惊惶中负罪潜逃。
2008年3月,他鼓起勇气回到上海 投案自首,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少年庭的法官为周强联系到了一家物流配送公司作为帮教单位,让他在缓刑期间可以正常上班,还有帮教志愿者帮助指导。
后来他因故要回陕西老家,法官又积极联系了当地的帮教基地,并与他始终保持“热线”联系。
此时,重回上海的他已经注册了一家汽车服务公司,还热心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汽车公司也成为了缓刑帮教基地。
“我们已经接纳过9名失足少年,我自己也是一名帮教志愿者。
”周强的脸上已经找不到3年前的阴霾。
给自己幸福,才能给别人幸福。
2004年以来,非上海籍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上海未成年人犯罪的主体。
2010年,这个比例已高达 84%。
“对这些未成年人尤其非上海籍未成年人判处非监禁刑后的考察帮教,是少年司法工作中的难点。
作为新上海人,他们一般都不会再回到原籍,把他们纳入上海的社区矫正体系需要司法行政部门同意接纳。
”上海高院少年指导处副处长朱妙坦言。
富心振摄 经过不断探索努力,上海高院与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办公室进行商议,建立了第一批6个市级“过渡性安置就业基地”。
“遇到挫折的关键是怎么重拾自信。
”朱妙觉得这6个基地更像是“创造幸福基地”,它们不仅方便了社区矫正部门进行跟踪考察帮教,更重要的,它们可以为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包括非上海籍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和劳动场所。
基地还为居无定所的孩子提供食宿。
“只有回归社会、融入社会,才会让失足孩子重新感到幸福,才会使他们有能力创造更多的幸福。
”朱妙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目前,上海各级法院已建立“过渡性安置就业基地”十余个。
[镜头三] ■2011年8月17日: 随心,“微博”之力未必微薄 “我女儿宁愿憋着小便也不愿 上厕所,就是你这个老爸把她关在厕所里造成的!”一场惟妙惟肖的模拟法庭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进行着,扮演母亲的小芳是曹杨二中的一名初中学生,她和“被告”在庭上的交锋让整个法庭的气氛活跃不已。
此时的旁听席上密密麻麻坐满了人:机关党团工委、街道居委会干部、青保办、曹阳二中学生和老师。
而在互联网上,众多网友、粉丝正兴致勃勃地通过普陀法院的“校园天平”新浪微博和“普陀法院”新民微博观看这场精彩的模拟庭审。
网友问:“为什么变更抚养关系不问问孩子的意见呢?” “校园天平”答:“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只有孩子年满十周岁以后,才能对由谁抚养发表自己的意见。
” 更多粉丝还在“顶”:“预祝活动成功!”、“期待中,相信你们会做得很好的”、“蛮好的活动!” 模拟法庭活动结束后,“法官”小丽说:“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法制教育都是有关杀人、抢劫之类的,离我们生活太遥远,这次的模拟法庭是有关小孩抚养权的案件,能让大家了解到法律跟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这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 根据当天统计,模拟法庭的网站视频和微博直播的点击率达到3.1万余次。
微博,随心传播着幸福。
去年,上海28家法院“齐刷刷”在新民网开通了法院微博。
今年5月27日,上海首家法院少年法制专题微博“校园天平”又正式在新浪网上亮相,到现在粉丝数已接近5000。
“校园天平”的在线互动服务深受网友欢迎,“未成年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几岁?”“给未成年人支付抚养费,一个月大概多少钱?”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普陀法院少年庭的法官立即进行回复,遇到特殊问题,网友还可以通过微博上载明的联系方式,直接电话咨询法官,或通过微博预约,前往法院当面咨询。
短短5个月时间,“校园天平”通过微博平台发布青少年犯罪预防、案件实例时评、社会热点关注、法院精品漫画、法制知识讲解等信息225条,网友转发与评论1000余条。
网友们纷纷表示:“文章很精彩”、“希望继续多发些博文感染更多人”、“读了这些感到很温暖。
”日前,“校园天平”已被评为“上海最具影响力十大政府机构微博”之
一。
对话新闻当事人 □本报记者卫建萍 点滴积累推进“幸福工程” 访谈对象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丁寿兴 法周刊:丁院长,上海的少年法庭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去年9月上海高院又率先设立了少年法庭指导处。
我们很想知道,当初为什么会考虑设立这样一个部门,它的具体定位和目前运行情况如何呢? 丁寿兴:上海高院党组决定设立少年法庭指导处,主要是希望通过它来统筹全市法院少年法庭的调研、检查、指导和规范工作,并且实现未成年人审判组织机构,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综合审判在上海三级法院的全覆盖。
同时,由高院少年法庭指导处牵头,凝聚“司法一条龙”和“社会一条龙”的合力,共同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上海法院的少年法庭工作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和探索,已经建立并健全了一套分案审理、社会调查、圆桌审 判、法庭教育、快速审理和司法救助等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少年法庭指导处成立之后,又先后与上海市教委、团委、市矫正办、公安、检察等部门共同推出了“防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网络”,未成年人“社会观护机制”、“心理疏导机制”、“过渡性安置就业基地”,以及“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制度”等举措。
我们将少年法庭作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主力军,在防控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司法、社区、学校和家庭“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工程等,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幸福工程”。
法周刊:您刚才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幸福工程”。
在少年法庭的工作中应该怎么去理解呢? 丁寿兴:所谓“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法庭的工作必须放到国家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思考。
现在,大家都会谈到“幸福指数”,对于老百姓来说, 幸福是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而对于法院工作而言,幸福则意味着如何更好地将法院功能融入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去,在创新中挖掘、维护、实现不同人群的尊严和价值。
在少年刑事审判中,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重新犯罪方面加大工作探索力度;在未成年人民事审判中,全方位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避免其受到“第二次伤害”,也是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
我们积极构筑“事前预防、事中预防、事后预防”三道防线,着力推进五件实事:编撰一本普法小册子即《悦读法律》;建立一个网站即开设微博“校园天平”;推进一项活动即面向农民工子女学校“春天的蒲公英”项目;建立一类基地即“过渡性安置就业基地”;进行一系列考察,即对所有犯罪未成年人跟踪至25周岁,这也是我们努力探 索的一种贯穿于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全过程的防控犯罪工作模式。
以上种种举措,都可以说是我们“幸福工程”的有机构成。
法周刊:您提到的《悦读法律》这本普法小册子我们很感兴趣,请您介绍一下大致情况? 丁寿兴:今年5月,为拓展和丰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内涵与形式,上海高院与市教委共同创办了面向广大中学生、职校生的法制教育刊物《悦读法律》,每期免费发行3万册。
《悦读法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口袋书”形式为基本版式,手册的特点是:图文并茂,以图片、漫画、故事等形式来宣传法制,共设有5个主要栏目:“有问必答”:由法官回答同学们有关法律的提问,解答法律疑惑;“画里有话”:通过四格漫画形式描述一些典型案例,普及法律知识;“成长放大镜”:通过一些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 件回放,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法官”:以法官通过办案札记,反映案件背后的社会、家庭等原因,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普法动态”:及时反映法院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最新情况。
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们还是非常欢迎这本小书的。
今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在上海法院少年法庭工作汇报上作出重要批示:“上海是我国少年司法制度首开先河之地,多年来,上海法院的少年司法审判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为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创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海法院的少年法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少年司法审判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与进步,应予充分肯定。
”这对我们是鼓励,更是鞭策。
我们将努力推进各项工作,通过点滴积累、聚沙成塔,扎扎实实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标签: #交友网站 #电子产品 #免费网络电话 #视频 #网站 #租房信息 #网站 #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