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传媒 3
2014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北京林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就业办公室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目录 1基本情况........................................................1 1.1毕业生规模与结构..............................................11.2就业率........................................................21.3毕业去向......................................................61.4地区流向......................................................61.5单位性质流向..................................................91.6行业类型流向..................................................9 2相关分析.......................................................10 2.1性别与签约...................................................112.2学历与签约...................................................112.3学科与签约...................................................122.4生源地与签约.................................................12 3主要工作做法...................................................13 3.1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133.2依托新媒体技术,不断拓展就业服务渠道,提高管理效率...........143.3继续落实“五个一”措施,做好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帮扶工作.........143.4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引导工作.........143.5进一步明确职责,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就业中的积极性...............14 4发展趋势.......................................................14 4.1研究生毕业生总数继续增加.....................................144.2就业多元化趋势显著...........................................154.3留京热短期不会降温...........................................16 5对教育教学的反馈...............................................16 北京林业大学2014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4年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北京林业大学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及教育部、北京市等上级有关部门的精神,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以引导毕业生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就业为目标,分类指导,精细筹划,不断推进就业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较为圆满的完成了2014年制定的工作目标。
1基本情况 1.1毕业生规模与结构2014年,学校共有10个学科门类80个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毕业生1299人。
其中,博士196人,学术型硕士721人,专业学位硕士382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15.09%、55.50%和29.41%;男生507人、女生792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39.03%和60.97%;在职91人、非在职1208人,分别占总人数的7.01%和92.99%;京内生源99人、京外生源1200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7.62%和92.38%;农学类514人、工学类324人、管理学类171人、理学类127人、艺术学类48人、文学类40人、经济学类31人、法学类18人、哲学类16人、教育学类10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39.57%、24.94%、13.16%、9.78%、3.70%、3.08%、2.39%、1.39%、1.23%、0.77%。
29.41 15.09 55.50 60.97 39.03 博士学术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 图1不同学位类型毕业生所占比例情况 男生女生 图2不同性别毕业生所占比例情况
1 7.01 7.62 92.99 92.38 在职非在职 图3在职、非在职毕业生所占比例情况 京内生源京外生源 图4京内外生源毕业生所占比例情况 39.57 3.701.233.08 1.3924.94 13.169.78 0.772.39 法学类理学类 工学类农学类 管理学类文学类 教育学类艺术学类 经济学类哲学类 图5不同学科门类毕业生所占比例情况 1.2就业率截至2014年10月31日,学校2014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人数为1282人, 就业率为98.69%,其中博士为98.47%,学术型硕士为98.75%,专业学位硕士为98.69%。
2014年全校14个学院分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见下表。
学科 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 森林培育生态学 表1林学院分学科就业情况 硕士就业率(%) 92.86100.00100.00 96.00 博士就业率(%) 100.00100.00 80.00100.00
2 总体就业率(%) 土壤学草业科学林业装备工程植物营养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林业(专硕)草业(专硕) 合计 100.00100.00 100.00100.00100.00100.00 98.84 100.00100.00100.00 97.73 表2水保学院分学科就业情况 学科 复合农林学工程绿化 生态环境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结构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自然地理学林业(专硕) 合计 硕士就业率(%)100.00100.00100.0097.06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98.91 博士就业率(%)100.00100.00100.00100.00 100.00 学科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学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专硕)风景园林(专硕)合计 表3园林学院分学科就业情况 硕士就业率(%)96.5597.87 100.00100.00100.00 98.48 博士就业率(%)91.6790.91100.00 92.86 学科 森林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专硕) 表4工学院分学科就业情况 硕士就业率(%)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93.75
3 博士就业率(%)100.00100.00 98.56总体就业率 (%) 99.15总体就业率 (%) 97.78总体就业率 (%) 合计 97.78 100.00 学科 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林业工程(专硕) 合计 表5材料学院分学科就业情况 硕士就业率(%)100.00100.00100.00100.00 博士就业率(%)100.00100.00 100.00 表6经管学院分学科就业情况 学科 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 会计学金融学行政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专硕)国际商务(专硕)会计(专硕)农村与区域发展(专硕)应用统计(专硕) 合计 硕士就业率(%)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98.04100.00100.0094.1285.7198.19 博士就业率(%)100.00100.00 100.00 学科 森林经理学林业装备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技术(专硕)农业信息化(专硕)软件工程(专硕) 合计 表7信息学院分学科就业情况 硕士就业率(%)100.00 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 博士就业率(%)100.00100.00 100.00 98.15总体就业率 (%)100.00100.00总体就业率(%) 98.46总体就业率 (%) 100.00
4 表8生物学院分学科就业情况 学科 植物学微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细胞生物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硕) 合计 硕士就业率(%)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 博士就业率(%)100.00100.00100.00100.00 100.00 学科 法学理论行政管理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哲学合计 表9人文学院分学科就业情况 硕士就业率(%)100.00100.0092.86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98.18 博士就业率(%) 表10外语学院分学科就业情况 学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 英语笔译(专硕)合计 硕士就业率(%)100.00100.00100.00100.00 博士就业率(%) 学科 生态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专硕)合计 表11环境学院分学科就业情况 硕士就业率(%) 91.6792.1192.11 博士就业率(%)100.00 100.00 总体就业率(%) 100.00总体就业率 (%) 98.18总体就业率 (%)100.00总体就业率(%)92.86
5 表12保护区学院分学科就业情况 学科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学合计 硕士就业率(%)100.00100.00100.00 博士就业率(%)100.00100.00100.00 总体就业率(%) 100.00 学科 生物物理学合计 表13理学院分学科就业情况 硕士就业率(%)100.00100.00 博士就业率(%) 总体就业率(%)100.00100.00 学科 设计艺术学艺术设计(专硕) 合计 表14艺术学院分学科就业情况 硕士就业率(%)100.00100.00100.00 博士就业率(%) 学院总体就业率(%) 100.00 1.3毕业去向1299名研究生毕业生中,已升学7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93%;已出国17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31%;已就业118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1.45%,具体情况见下图。
1.315.931.31 91.45 已升学已出国已就业未就业 图62014届研究生毕业生毕业去向情况 1.4地区流向1.4.1省份流向 2014届毕业生的省份流向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北京(58.58%)、山东(4.54%)、
6 广东(3.70%)、天津(3.08%)和河北(2.62%),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52014届研究生就业省份流向统计 省份流向北京市山东省广东省天津市河北省江苏省浙江省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辽宁省陕西省云南省福建省贵州省黑龙江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江西省四川省甘肃省海南省吉林省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重庆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未统计合计 人数(人)761594840342929262424212019191715121212109998766522141299 百分比(%)58.584.543.703.082.622.232.232.001.851.851.621.541.461.461.311.150.920.920.920.770.690.690.690.620.540.460.460.380.150.150.080.31 100.00
7 1.4.2区域流向根据就业工作统计惯例,按照北京地区、东部其他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 区将各省进行划分,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6各区域覆盖范围情况 区域 省份、直辖市名称 北京地区北京市 东部其他地区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天津市 中部地区 河南省、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西部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陕西省、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青海省 按表16的区域划分进行统计,2014届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地区主要在北京, 共有76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8.58%,其后依次为东部其他地区(23.17%)、中 部地区(9.39%)和西部地区(8.55%),具体情况见表17、图
7。
就业地区北京地区 东部其他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未统计合计 表172014届研究生就业区域流向情况分析人数(人)76130112211141299 百分比(%)58.5823.179.398.550.31 100.00
8 8.55 0.31 9.39 23.17 58.58 北京地区东部其他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未统计 图72014届研究生毕业生区域流向情况 1.5单位性质流向2014年研究生毕业生中,有17人出国、77人升学,实际就业1188人。
在 选择就业的1188人中,企业(包括国企、私企、外企等)是最主要的去向,其中有37.01%的同学去了其他企业,17.85%的毕业生去了国有企业。
到高等教育单位(15.49%)、其他事业单位(11.62%)的比例均超过了10%。
到党政机关(8.00%)、科研单位(6.73%)和自由职业(2.10%)的比例相对较小,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82014届研究生就业单位性质分析 单位性质其他企业国有企业高等教育单位其他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科研单位自由职业/自主创业 人数(人)440212184138958039 合计 1188 百分比(%)37.0417.8515.4911.628.006.733.28 100.00 1.6行业类型流向按照教育部划定的行业类型进行统计,2014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行业的前 三位是教育(19.6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2.79%)和农、林、牧、渔业(11.53%)。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9.5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50%)和建筑业(7.83%)所占比例较高,在7-10%之间,其余行
9 业所占比例均在5%以下,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92014届研究生就业单位行业类型分析 行业类型 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建筑业制造业金融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 部队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采矿业住宿和餐饮业 合计 人数(人) 23315213711310193595250453419191816131212 731188 百分比(%) 19.6112.7911.53 9.518.507.834.974.384.213.792.861.601.601.521.351.091.011.010.590.25100.00 2相关分析 根据学校学科特点、毕业生结构和社会需求情况,分别就性别、学历、学科、生源地与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具体结果见下表。
表20性别等因素与就业落实情况相关性分析 性别 学历 学科 生源地 与就业率的P值 0.751 0.767 0.621 0.856 10 与就业率的相关系数与签约率的P值 与签约率的相关系数 0.0090.000** 0.122 0.0080.000**0.197 0.0740.000**0.158 0.0240.002** 0.107 注:(1)p<0.05表示显著相关
(2)相关系数越大表明相关程度越高 从表20中可以看出,性别、学历、民族、生源地这四个因素和就业率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这些因素对学校2014年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没有明显影响。
但是,这四个因素与签约率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这些因素对我校2014届研究生毕业生的签约率有明显影响。
因此,下面分别从性别、学历、民族、生源地这四个角度,对研究生群体的签约率做进一步分析。
2.1性别与签约2014年,792名女研究生毕业生中488名签约,507名男研究生毕业生中373 名签约。
男生的签约率(73.57%)比女生(61.62%)高出11.95个百分点,并且二者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0**),具体情况见下表。
性别 男女合计 表21不同性别毕业生签约率分析 签约人数(人) 373488861 总人数(人) 5077921299 签约率(%) 73.5761.6266.28 2.2学历与签约2014年196名博士毕业生中174名签约,721名学术型硕士毕业生中445名 签约,382名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中242名签约。
博士(88.78%)的签约率比专业学位硕士(63.35%)高出25.43个百分点,比学术型硕士(61.72%)高出27.06个百分点。
并且三者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0**),具体情况见下表。
11 表22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签约率分析 学历层次 博士学术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 合计 签约人数(人) 174445242861 总人数(人) 1967213821299 签约率(%) 88.7861.7263.3566.28 2.3学科与签约2014年研究生毕业生分别来自10个学科门类。
签约率最高为工学(73.15%), 最低为文学(35.00%),二者相差38.15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23不同学科门类毕业生签约率统计 学历层次 工学管理学经济学 农学法学教育学理学艺术学哲学文学合计 签约人数(人) 237119 21343 126 7127 814861 总人数(人) 324171 31514 18101274816401299 签约率(%) 73.1569.5967.7466.7366.6760.0058.2756.2550.0035.0066.28 2.4生源地与签约2014年99名北京生源毕业生中82名签约,507名生源地为东部地区的毕业 生中330名签约,460名生源地为中部地区的毕业生中290名签约,233名生源地为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中159名签约。
签约率:北京地区(82.83%)>西部地区(68.24%)>东部地区(65.09%)>中部地区(63.04%),并且四者间的差距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2**)。
12 表24不同生源地毕业生签约率统计 生源地区 签约人数(人) 总人数(人) 签约率(%) 北京地区 82 西部地区 159 东部其他地区 330 中部地区 290 合计 861 99 82.83 233 68.24 507 65.09 460 63.04 1299 66.28 经分析,我校
2014年各类研究生群体的签约率差异较大。
其中男生的签约 率明显高于女生,博士生的签约率明显高于硕士生,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农 学及法学研究生毕业生签约率明显高于其他学科门类毕业生,北京生源学生明显 高于外地生源学生。
究其原因,与社会需求、学科设置、用人标准以及现行人事 制度有明显的关系,在短时间内,上述情况很难发生根本性转变。
3
主要工作做法 3.1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3.1.1以课程提升研究生职业规划的科学化水平和求职技能 结合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重新修订《研究生就业指导课》大纲,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充实授课内容,授课效果和针对性有效提升,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满意度调查达100%。
另外,生物学院也开设了针对研究生分专业的就业指导课。
3.1.2继续推进“就业宣传月”、“就业推进月”两项系列活动 继续举办研究生“就业宣传月”和“就业推进月”系列活动,打造“就业创业论坛”、“就业大讲堂”两个就业品牌。
一年来,共组织各式各类就业培训、咨询、实践、讲座活动共计50余场,内容涉及生涯规划、创业教育、求职技能提升、公考辅导、招聘宣讲、就业帮扶等方面。
3.1.3就业服务的水平与质量持续提升 一年来,研究生就业办公室随时接受学生来电、来访咨询,耐心解答毕业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全年接待咨询4000余人次;同时,安排专人定期回复研究生在微博等网络上的留言,各学院也配备了研究生专兼职人员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咨询辅导。
13 3.2依托新媒体技术,不断拓展就业服务渠道,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利用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发布招聘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方便、 快捷、直接、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
一年来,研究生就业信息网为2014届毕业生提供有效就业信息累计1500余条;“北林研究生就业”新浪微博,已有粉丝1327人,推送就业信息和新闻2216条。
学校还制作了“就业移动收藏夹”,将就业相关网站的链接分类整理在可移动的网页上,供毕业生下载使用。
按照“分层管理、二级审核”的模式,研发更新了“研究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3继续落实“五个一”措施,做好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帮扶工作继续落实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措施,组织学院、学科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开展 一次全面排查、进行一次深入谈话、提供一次有效就业信息、实施一次组织推荐、给予一次求职补助”为内容的“五个一”帮扶措施,2014年我校就业困难群体已全部充分就业。
3.4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引导工作2014年,学校推出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毕业季”系列活动,通过“毕 业•怀念”平面作品征集、毕业明信片赠送、“毕业•祝福•北林”微祝福分享和毕业生座谈会等活动,倡导毕业生感恩母校、感谢恩师。
3.5进一步明确职责,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就业中的积极性学校继续推进落实《北京林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实施意见》文件的有关要求,鼓励学院、学科充分调动导师在就业工作的积极性,收到良好成效。
材料学院制定的《研究生导师就业责任制》,首次明确了导师在就业工作中的责任,并将招生指标与就业工作联动,激发了导师的主动性,本年度,学院就业率、签约率均名列全校前列。
4发展趋势 4.1研究生毕业生总数继续增加近年来,我校毕业生总数持续增长,其中博士研究生人数相对稳定,硕士生 人数增长显著。
随着国家对硕士招生类型特别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结构的调整, 14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数在一定时期内仍会持续增长。
人数
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 991 765 154732011 总人数 1127 1232 1299 772721 816 163 1482012 博士人数 292168 2013 382196 2014科硕人数 1523 7695352192015年份专硕人数 图82011-2015年我校研究生毕业生人数变化情况 4.2就业多元化趋势显著 统计结果显示,我校研究生就业多元化趋势进一步凸显。
主要表现在硕士研 究生选择灵活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主要缘于竞争压力增大,硕士生的就业选择 已不局限在高校或事业单位,更多的是走向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企业单位,造成 我校灵活就业比例逐年上升,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这一状况仍将持续。
比例(%)
3530 32.4130.2 25 20 15 13.42 21.79 102011 2012 2013 2014年份 图92011-2014年我校研究生毕业生灵活就业比例变化情况 15 4.3留京热短期不会降温统计结果显示,我校研究生留京意愿依然较强。
由于学校地处北京,绝大多 数研究生毕业生仍把留京作为首选,即使近年来解决进京户口的人数比例下降, 但选择留京工作的比例始终保持在50%左右,短期内难有较大变化。
比例(%)706050 45.41 55.31 46.67 58.58 40 30 20 10 02011 2012 2013 2014年份 图102011-2014年我校研究生毕业生留京情况 5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2014年学校实施综合改革,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教育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制定了《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计划配置办法》,明确提出了招生指标配置将综合考虑学科发展需求、生源、就业等因素,在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模情况下,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指标向研究型、科研经费充足、成果产出多的学院倾斜;专业学位研究生向培养质量优、行业声誉高,社会需求大、就业率高的学院倾斜。
在新实施的培养方案中,结合国家、社会、行业和学科发展对研究生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的需求出现的新变化,特别是专业学位的大力发展,进一步明确各学位类型、层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强调统筹培养与分类培养相结合,充分结合学科/行业特点与社会需求,体现博士、硕士的层次差别与培养方向。
2014年学校召开的第五次学生工作会,全体校领导、学院领导、各职能部分负责人、各级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代表都参加了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全员就业意识,并把《研究生就业状况白皮书》做为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的参考依据之
一。
16

标签: #家具 #厂家 #质量好 #游戏 #买衣服 #电视直播 #网络营销 #教学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