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

西安 3
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 目录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1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1(二)专业设置情况.......................................................................................1(三)在校生数量规模...................................................................................2(四)本科生生源质量情况...........................................................................3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4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4(二)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7(三)教学经费情况.......................................................................................8(四)教学基本条件情况...............................................................................91.教学用房................................................................................................9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教学实验室......................................................103.图书馆与图书资源..............................................................................104.信息资源..............................................................................................10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10
(一)专业建设.............................................................................................10
(二)课程建设.............................................................................................10
(三)教材建设.............................................................................................12
(四)实践教学.............................................................................................12

1.实验教学..............................................................................................13

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133.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13(五)创新创业教育.....................................................................................13
四、专业培养能力
.................................................................................................15
(一)主要专业概况.....................................................................................15(二)主要专业培养目标.............................................................................18(三)教学条件.............................................................................................20
(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20(五)立德树人落实机制.............................................................................22(六)学风管理.............................................................................................24
五、质量保障体系
.................................................................................................25 (一)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25(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26(三)日常监控及运行.................................................................................26(四)强化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27(五)专业评估、专业认证情况.................................................................27六、学生学习效果.................................................................................................28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情况.........................................................................28(二)应届本科生就业情况.........................................................................28(三)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28(四)学生获奖情况.....................................................................................28(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及毕业生成就...............................................29七、特色发展.......................................................................................................30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及建议.............................................................33(一)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匮乏,亟需补齐师资队伍建设的短板................33(二)专业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专业内涵仍需加强建设.....................33附件:.....................................................................................................................34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8-2019学年,是我校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振兴一流本科教育的一年,也是我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年。
近一年来,学校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原则,认真进行整改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学管理,落实“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黑龙江省“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本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固化本科教育核心地位,加快推进特色鲜明地方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奋力实现“更名大学”、“申博”两大办学目标。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学校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文化润校,彰显教师教育特色,追求人才培养卓越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根据社会和行业需求,从所处地域、办学实力出发,坚持服务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课程体系,细化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强化实践环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确定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面向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的人才培养目标。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地方,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区域需求,为区域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本科专业总数为57个,2019年新增“知识产权”1个专业。
其中,教师教育类专业18个,占专业总量的31.58%;非教师教育类专业39个,占专业总量的68.42%。
国家特色建设专业1个(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 1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个(汉语言文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化学、物理学、生物技术和体育教育)。
学校55个专业正常招生,“教育学”和“科学教育”专业当年停止招生。
目前,学校本科专业涵盖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农学、法学和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专业布局结构合理。
其中:工学专业7个,占12.28%;理学专业10个,占17.54%;文学专业12个,占21.05%;法学专业3个,占5.26%;经济学专业3个,占5.26%;管理学专业4个,占7.02%;教育学7个,占12.28%;历史学专业1个,占1.75%;农学专业1个,占1.75%;艺术学专业9个,占15.79%。
图1各学科专业占比情况(%) (三)在校生数量规模 学校本着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原则,稳定在校生规模。
2018-2019学年本科在校生15,197人(含一年级3,778人,二年级3,914人,三年级3,804人,四年级3,701人,其他0人)。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16,165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32人,留学生96人,普通预科生70人,函授学生1385人。
本科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94.72%。
2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统计时间2019-09-30 普通本科学生数 15312 表1学生数量基本情况 硕士研究生数 742 全日制研究生数 732 外国留学生数 96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情况 函授学生数 1385 普通预科生数70 学校招生规模稳定,质量较高。
学校面向全国21个省招生,其中理科招生省份20个,文科招生省份19个。
2019年,学校计划招生4120人,实际录取考生4120人,实际报到4025人,实际录取率为100%,实际报到率为97.69%。
学校为提前批(首次招收地方免费师范生)、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招生90人)、第二批次录取
A、第二批次录取
B、本科批录取院校,2019年黑龙江本科一批省控线文史类500分,录取平均分高出省控线4.29,理工类投档分477分,录取平均分高出省控线32.67;二批省控线是文史类424分、理工类372分。
我校二批A文史类投档分数为424分,录取分数高出省控线36.63分(2018年为28分);理工类投档分数为372分,录取分数高出省控线74.76分(2018年55分)。
2019年学校招收黑龙江省学生1975人。
省内整体生源情况持稳向好。
省份 安徽省福建省甘肃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 治区贵州省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吉林省江苏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 区 表2近一级本科生录取标准及人数情况 批次 第二批次招生A第二批次招生A第二批次招生
A 本科批招生 录取数 批次最低控制线(分)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最低控制线的差值(分) 文理不分文理科不分文科 科科文理科 文理 理科 不分文理 2120
0 504426
0 22.3329.8 -- 2010
0 464393
0 34.4590.6 -- 2416
0 400366
0 94.5471.06 -- 2716
0 455390
0 59.7 56.06 -- 第二批次招生A2833
0 388347
0 58.6149.06 -- 第二批次招生A第二批次招生A第二批次招生A第二批次招生A第二批次招生A第二批次招生A第二批次招生
A 本科批招生 第二批次招生
A 73742118265017132520161423121812 1716
0 453369
0 461379
0 447385
0 445388
0 523448
0 372350
0 277307
0 482369
0 436352
0 34.7833.82 --
0 68.9595.72 --
0 61 73.26 --
0 54.1862.62 --
0 5.76 9.95 --
0 115.06 147 --
0 38.8720.08 --
0 53.06132.58--
0 55.2473.94 -- 3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省份 山西省陕西省四川省天津市云南省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 批次 第二批次招生A第二批次招生A第二批次招生
A 本科批招生第二批次招生
A 本科批招生提前批招生第一批次招生第二批次招生A第二批次招生
B 录取数 文理不分科科文理 2419
0 015
0 4249
0 5561
0 1114
0 0
0 50 4523
0 4545
0 759858
0 100100
0 批次最低控制线(分) 文理科不分 科 文理 481432
0 400363
0 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最低 控制线的差值(分) 文科 理科 不分文理 26.8314.84 -- -- 82.13 -- 472459
0 38.6 45.14 -- 428400
0 46.1554.9 -- 480435
0 42.6432.29 --
0 0 496 -- -- 58.64 424372
0 54.38106.91-- 500477
0 4.29 32.67 -- 424372
0 36.6374.76 -- 424372
0 11.5230.79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64人,外聘教师248人,折合教师总数为888人,生师比为18.8:
1。
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7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16%。
职称结构:教授124人,副教授266人,其他正高级4人,其他副高级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40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2.36%; 学历结构: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教师67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7.7%。
年龄结构:35岁及以下教师185人,占比24.21%;36-45岁教师417人,占比54.58%。
学缘结构:外校学缘专任教师650人,其中境内617人、境外33人,教师异缘率为85.08%。
近两学年教师总数详见表
3,教师队伍职称、学位、年龄的结构见表
4。
表3近两学年教师总数 专任教师数 外聘教师数 折合教师总数 生师比 本学年 764 248 888 18.8 上学年 771 191 866.5 19.22 4
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表4教师队伍职称、学位、年龄结构 职称 最高学位年龄 项目 总计正高级 其中教授副高级 其中副教授中级 其中讲师初级 其中助教未评级博士硕士学士无学位 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 56岁及以上 数量7641281242722663072895755013553593118541714121 专任教师比例(%)/16.7516.2335.634.8240.1837.837.467.2017.6770.0312.170.1324.2154.5818.462.75 数量2484829124295724132620391863261157631 外聘教师比例(%)/19.3511.695011.6922.989.685.240.812.428.0615.73751.2110.4846.3730.6512.5 本校 114 14.92 学缘 外校 境内境外 617 80.76 33 4.32 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多措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工程”“师德师风引航工程”“青年教师提升工程”。
截至目前,学校现有省级高层次人才6人,2018年当选1人,省部级教学研究团队3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5个。
工号110100104010010607007020300104020050201005 姓名杨春文梁中贤蔡丽华 李华赵祥凤吴媛媛 表5省级高层次人才名单 类型 研究方向 省级高层次人才 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 省级高层次人才 英语语言文学 省级高层次人才 政治学 省级高层次人才 中国语言文学 省级高层次人才 英语语言文学 省级高层次人才 中国语言文学 获得时间
200120122008200920152018 5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表6省级教学、高层次研究团队 团队名称基础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现当代文学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森林啮齿动物种群崩溃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团队农村教育科研团队黑龙江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科研团队 牡丹江地区地方英语教育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科研团队 负责人梁中贤蔡丽华李华杨春文金志民于海英李树平梁中贤于海英 类型省部级教学团队省部级教学团队省部级教学团队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 获得时间200820092010201220122014201420162016 图2近两学年专任教师学位情况(%) 图3近两学年专任教师职称情况(%) 6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图4近两学年专任教师年龄结构(%) (二)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 学校把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一项基本制度。
2018-2019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1317,占总课程门数的59.43%;课程门次数为3537,占开课总门次的49.08%。
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457,占总课程门数的20.62%;课程门次数为997,占开课总门次的13.83%。
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431,占总课程门数的19.45%;课程门次数为954,占开课总门次的13.24%。
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966,占总课程门数的43.59%;课程门次数为2559,占开课总门次的35.51%。
其中副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936,占总课程门数的42.24%;课程门次数为2497,占开课总门次的34.65%。
承担本科教学的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有126人,以我校具有教授职称教师144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比例为87.5%。
表7教授、副教授讲授本科课程情况 类别教授 副教授 总人数 项目 授课教授其中:公共必修课144 公共选修课专业课 授课副教授其中:公共必修课300 公共选修课专业课 授课人数 12638171152598328228 百分比(%)87.526.3911.8179.8686.3327.679.33 76 课程门次(门次) 885205366442437584561797 百分比(%)12.28 2.840.58.9433.818.10.7824.93 课程门数(门)40232233479134439830 百分比(%)18.141.441.0415.6641.161.991.7637.45 7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图5各职称类别教师承担课程门数占比(%) 图6近两学年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 (三)教学经费情况 学校积极筹措办学经费,优先投入本科教学,提高本科生日常教学经费、教学专项经费,保障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了本科教学的正常运行。
2018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5509.18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269.4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605.11万元。
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3597.97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175.94元,生均实习经费为395.19元。
年度2017年2018年 表8近两年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生均实验经费、生均实习经费 生均实习经费346.40395.19 生均实验经费152.36175.94 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3510.173597.97 8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图7近两年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生均实验经费、生均实习经费(元) (四)教学基本条件情况 学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基本能够满足办学需要。

1.教学用房 根据2019年统计,学校总占地面积71.17万㎡,绿化用地面积为9.14万㎡,学校总建筑面积为32.236万㎡。
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共199,494.25㎡,其中教室面积106,067.15㎡(含智慧教室面积396㎡),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23,848.66㎡。
拥有体育馆面积19,467.44㎡。
拥有运动场面积46,700㎡。
按全日制在校生16,165人算,生均学校占地面积为44.03(㎡/生),生均建筑面积为19.94(㎡/生),生均绿化面积为5.65(㎡/生),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12.34(㎡/生),生均实验、实习场所面积1.48(㎡/生),生均体育馆面积1.2(㎡/生),生均运动场面积2.89(㎡/生)。
详见表11。
表9各生均面积详细情况 类别 总面积(平方米) 生均面积(平方米) 占地面积 711,700 44.03 建筑面积 322,360 19.94 绿化面积 91,400 5.65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199,494.25 12.34 实验、实习场所面积 23,848.66 1.48 体育馆面积 19,467.44 1.2 运动场面积 46,700 2.89 9
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教学实验室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6,783.03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 设备值1.01万元。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777.13万元,新增值达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11.85%。
本科教学实验仪器设备9398台(套),合计总值1059万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的实验仪器设备146台(套),总值4759.54万元,按本科在校生15,312人计算,本科生均实验仪器设备价值6916.14元。
学校有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3.图书馆与图书资源 截至2018年底,学校拥有图书馆1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20,277.28㎡,阅览室座位数3,305个。
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80.301万册,当年新增37,100册,生均纸质图书107.99册;拥有电子期刊99.695万册,学位论文747.988万册,音视频47,660.15小时。
2018年图书流通量达到6.832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4172.659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327.867万篇次。

4.信息资源 学校校园网主干带宽达到20480Mbps。
校园网出口带宽9248Mbps。
网络接入信息点数量11754个。
电子邮件系统用户数551个。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7,806GB。
信息化工作人员66人。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一)专业建设 我校现有1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部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入选“卓越农林人才”计划专业,3个校级一流培育专业(音乐学、翻译、数学与应用数学)。
当年学校招生的本科专业55个,停招的校内专业2个,分别是科学教育和教育学专业。
我校专业带头人总人数为5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3人,所占比例为92.98%,获得博士学位的22人,所占比例为38.60%。
(二)课程建设 目前,学校建设省、校级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79门,其中省级精品课1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1门,优秀课18门;MOOC课程4门,SPOC课程21门。
2018—2019年建设智慧树平台慕课2门,《妙语人生—教 10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师语言艺术》被评为2018年度黑龙江省精品在线课程。
本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生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共2,216门、 7,207门次。
表102018—2019学年在线开放课程 序号12 课程名称创意写作与立体式教学 妙语人生 课程负责人韩乃寅臧国铭 课程运行平台智慧树智慧树 课程建设时间2018年3月1日2019年3月1日 表11牡丹江师范学院SPOC课程 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法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西方语言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东方语言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西方语言学院西方语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负责人宗宪春蔡丽华朱晓庆赵丽霞宋孝彬姜涛魏靖琳吴传刚田春艳罗晨孔令琳李金凤孟令霞陈宝玲廖飞赵文英王冰王中伟徐兴岭韩飞李姝锐 课程名称遗传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法学概论摄影基础 音乐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室内居住空间设计中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人际沟通与形象管理英语语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级俄语光学高等数学数学建模数学分析 大学英语四级专项辅导英文歌曲赏析供应链管理二维动画创作 11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表12近两学年班额统计情况 班额 学年 30人及以下 本学年上学年 31-60人 本学年上学年 61-90人 本学年上学年 90人以上 本学年上学年 (三)教材建设 公共必修课(%)9.927.5253.4437.4314.178.5322.4746.52 公共选修课(%)6.173.1228.427.3442.391.5623.0567.97 专业课(%)58.3359.7329.6298.797.953.293.32 学校历来重视教材建设工作,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材建设项目,不断规范教材选用标准,确保教材选用质量。
一是坚持择优原则,要求所有开设“马工程”的课程,全部选用“马工程”重点教材。
其它教材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和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二是坚持集体选用原则,由课程主讲教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要求推荐适用教材,相关系部集体研究,学院、教务处审定后选用,支持高质量自编教材编写与使用;三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教材选择上要质量优先。
通过这些措施和方法使更多的精品教材、优质新版教材进入课堂。
2018—2019学年,全校本科生优秀教材选用率84.47%,本科生教材持有率98.20%。
截至目前,学校共资助出版教材20部,其中自然科学类教材9部,社会科学类教材9部,艺术类教材2部。
资助出版的教材中有9部为我校采用,作为本科相关课程的指定教材。
2018年学校组织了重点出版社教材展示活动,邀请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等10家国内优秀出版社来我校参与教材展示,学校千余名师生参与活动,现场免费赠书1700本,对促进高质量教材选用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实践教学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实践环节,不断提高实践育人质量,修订了《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学生论文管理手册》;加快实践教学管理信 12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息化进程。
2018年下半年学校建设了本科生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内容涉及毕业设计(论文)、实习实训、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学科竞赛、学生实践教学选课、实验室开放等方面。
2019年将正式启用,并接入智慧校园网络。

1.实验教学 本学年本科生开设实验的专业课程共计418门,其中独立设置的专业实验课程119门,独立设置实验课同比去年增长61.9%。
学校有实验技术人员29人,具有高级职称7人,所占比例为24.14%,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10人,所占比例为34.48%。

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本学年共提供了3,707个选题供学生选做毕业设计(论文)。
我校共有549名教师参与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数比例约占58.11%,学校还聘请了3位外聘教师担任指导老师。
平均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为6.72人。
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立项95项,发表论文36篇。

3.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 学校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49个,本学年共接纳学生4,273人次。
2018年学校新建实习基地69个,学生通过集中实习,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学校广泛开展“校政校”教育合作,建立UGS“三位一体”的开放式师范生协同培养机制,组建校外实习指导教师资源库,选聘校外师范生指导教师628人,推进双导师制的队伍建设。
(五)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设有创新创业学院,拥有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42人,就业指导专职教师20人,创新创业教育兼职导师51人。
开展创业培训项目6项,开展创新创业讲座10次。
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5万元。
组织教师创新创业专项培训讲座8场次,至今370人次参加了创新创业专项培训。
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平台)7个,大学生创业园1个,创业孵化园2个,科技园等1个。
2018—2019学年,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形成了创新创业通识必修、通识选修、专业必修、实践实训等10学分的多元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5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14门。
继续发挥创新创业项目引领带动作用,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参与湖南工业大赛。
2019年获批国家级项目17项、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69项,学校成功获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8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三项。
在各级各类学科及创业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参加“第十二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区决赛”、“第10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 13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C/C++程序设计大学B组”、“2019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智欣联创杯”国际贸易竞赛”等国家级竞赛获奖38项,其中二等奖10项,参加““建行杯”第五届黑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十届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黑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第十二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区决赛”等省级竞赛获奖324项,我校获得一等奖72项,二等奖121项。
学校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投入,每年从预算中列出不低于2%的经费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资金,2018投入500万创新创业专项经费,黑龙江省教育厅为我校拨付了100万创新创业经费,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配套资金,并设立大学生创业种子基金、创新创业奖学金,用于扶持大学生创业和鼓励取得初创成果的大学生。
学校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投入力度,为创业项目免费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水、电、暖、网络免费使用,为创业项目提供了项目运营的基础设施。
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经验和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18年1月,牡丹江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授予我校“壹街区”大学生创业园为“牡丹江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授牌。
2018年共有入孵企业30户,企业年总收入64.2万元。
全国政协经济委调研组,时任省委常委、副省长贾玉梅,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赵国刚等各级领导分别来我校创新创业工作坊和“壹街区”大学生创业园视察,并给予积极评价。
2019年4月,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业务培训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敬民在大会上做了题为“构建就业创业联盟平台、全面提升就业创业工作质量”的经验交流专题发言。
2018年12月在《中国教育报》刊发了《牡丹江师范学院特色创新创业——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纪实》。
2019年8月,《中国教育报》以题为《三维互动四位一体多元融合——牡丹江师范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文章报道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六)教学改革 按照《牡丹江师范学院综合改革总体方案(2018-2020年)》,学校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激发活力,学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学校的管理架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完备。
一是学校着力提高办学效率,全面推进绩效考核。
制定出台了《加强作风建设、争创一流业绩,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教师绩效考评指导意见》和《非教学人员岗位年度绩效考评指导意见》,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设计考核任务,实现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全面激发了教职工创新干事的动力。
学校出台《一 14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流本科教育改革行动计划》,学校将专业建设经费、教师绩效经费、教师课时费、学科建设经费等悉数下拨到二级学院,学院自主支配学校分配的经费。
积极推进了二级学院财权与事权的有效统
一,增强了二级学院办学活力。
有效促进了学校管理从直接控制、过程管理为主向宏观调控、目标管理为主转变,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和二级学院办学管理水平。
二是调整学科专业建设布局,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出台《牡丹江师范学院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牡丹江师范学院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方案》,遴选中国语言文学和生物学为校级一流学科,翻译硕士为校级一流培育学科。
出台《牡丹江师范学院一流专业评选标准》,遴选出汉语言文学、化学和思想政治教育3个校内一流专业。
三是师范教育改革推向深入。
出台《牡丹江师范学院深化师范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新师范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和任务,探索建立“职业信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创新意识+人文情怀”五位一体的师范生培养模式,探索建立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与基础教育“三位一体”的师范生协同培养机制,塑造“以师为荣、以师为本、两代师表”的师范文化,努力实现“与基础教育良性互动,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创建黑龙江省卓越师范品牌”的建设目标。
从2018级师范生开始实现了师范生独立班级、固定教室管理,师范生统一着装在规定时间内晨练、早读、集体进课堂、课前十分钟演讲等等。
从2019级开始,组织师范生宣誓仪式和“四无”承诺仪式,研制了师范生“5+3”达标要求,印发师范生成长手册,名家励志故事50本经典阅读书目,深化师范生主题实践活动,每周编发一期师范教育改革简报,学校注重师范生的过程培养与素质养成,实现了师范生培养由单一的专业化培养向多元化发展转变。
组建“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 四是大力推行团队建设。
围绕课程组建了148个基层教学团队,围绕研究方向组建了97个科研团队,遴选校级教学团队11个、校级科研团队12个以及校级后备科研团队9个,2018年12月,“乃寅创意写作教师团队”“农村教育研究教师团队”“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团队”被命名为“牡丹江师范学院黄大年式教学团队”。
实现了人人有团队、队队有方向,每名教师均有团队归属的良好局面。
, 2018-2019学年,我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教师主持省部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17项,建设经费达38.00万元。

四、专业培养能力 (一)主要专业概况 我校现有57个本科专业中,师范类专业18个,非师范类专业39个,18个师 15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范专业多数都是老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1971年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73年开设,只有“地理科学”2014年增设,“学前教育”2016年增设,是新专业。
学校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一流培育专业都集中在师范类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物理学、化学、生物技术7个专业为2019年度黑龙江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既是国家特色专业,也是省重点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现有专任教师24人,生师比11.67:
1,教授9人,副教授5人,博士13人,硕士1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93.1%;现有一级学科1个,二级学科6个。
现有省级精品课2门,校精品课2门,校优秀课程1门,建设SPOC课程三门。
本专业依托自身专业建设优势,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地域特色,建立完全人格教育与培养体系,为黑龙江省教学科研单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和输送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人才。
体育教育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黑龙江省外高校最早获得硕士授予权院系之
一,黑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组主任单位,黑龙江省东南部高校体育研究会会长单位,牡丹江市体育学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单位。
现有专任教师24人,生师比11.54:
1,教授12人,副教授7人,博士2人,硕士1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79.12%;承担国家级教科研项目1项,省级教科研项目、厅局级科研多项;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专业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实施“教-研-训一体化”、““
1、一、0””、“校企合作、推进实习就业一体化”等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立足龙江,面向中小城市,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优异、专业水平高、适应能力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安心基层一线工作的基础教育师资和服务于大众健身、体育产业等行业的各类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学校最早的品牌专业之
一,始建于1971年。
2000年首次获批省级重点专业,2011年再次获批省级重点专业。
2006年文艺学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文艺学拥有了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研究基地;同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现有专任教师22人,生师比15.64:
1,教授10人,副教授8人,博士16人,硕士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81.48%;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文化名家“六个一批”人才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5门。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省级、校级重点专业、一本专 16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业、2019年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近五年来,主持或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0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语委一般项目5项,参与国家语委重大项目1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获各级各类奖项100余项。
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
英语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12年,与东北师大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4年,获得翻译硕士(口笔译)、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英语专业评估,排名第7,2019年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现有专任教师42人,生师比15.88:
1,教授3人,副教授27人,博士1人,硕士38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71.43%;目前,英语专业下设英语教育、英语国际事务以及英法复语三个方向。
依托“外国语言文学”省级一级学科以及教育硕士、翻译硕士等专业学位及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和“国际人才培养基地”,本专业现已建成省级重点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省级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形成特色鲜明的英语教师教育优势。
师资队伍雄厚,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政府特殊津贴1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获得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承担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项目4项。
物理学专业:省级重点专业,2019年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现有专任教师23人,生师比17.78:
1,教授3人,副教授11人,博士11人,硕士1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60.87%;坚持校-政-校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立足社会需要,并将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与牡丹江市教育局及18所中小学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用人反馈机制,以学生学习效果和个性发展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和安排教学活动。
2018年学生就业率为96.67%以上,考研学生数稳中有升,特别是考取985和211学校研究生的数量明显增多。
就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公务员等工作。
教师积极主动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改革,将学科前沿引入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科研促教学。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每学期学生评教优秀率均达到90%以上。
化学专业:黑龙江省省级重点专业、2019年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专业型硕士学位学科教学(化学)授予权。
现有专任教师14人,生师比18.36:
1,教授7人,副教授2人,博士9人,硕士4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64.29%;按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统一模式-职业体验-见习实习-强化技能-素质拓 17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展”四年一贯的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
近几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3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51篇,其中20余篇被SCI、EI收录,出版著作7部,教材5部;申请专利20余件,授权发明专利12件;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和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7项。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6项。
化学专业本科生参加全国化工设计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多项,本科生参加全国化学专业教学素质大赛,获奖20余项;现已形成一个富有特色的教学和科研体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现有实验室面积4030.28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914.44万元。
生物技术专业:2019年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有专任教师15人,生师比38.07:
1,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博士5人,硕士9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86.67%;设有技术、制药和检验三个方向,开设了生物技术创新实验班和卓越农业生物技术实验班,具有生物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生物技术专业拥有黑龙江省农林鼠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北方药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及食用菌研究中心。
近三年,本专业本科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85%左右,就业方向主要是在985、211等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有部分学生进入到企业和政府机关工作,本专业考研率大概稳定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从用人单位的整体评价来看,本专业毕业生,综合评价方面优秀率达到80%。
由此可见本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表13学校优势(一流)专业一览表 类别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省级重点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主要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名称 思想政治教育 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 化学物理学音乐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化学物理学体育教育生物技术 学校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认真审视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度、培养方案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全面《修订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面向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 18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各专业依据学校确立的人才培养总目标,结合专业实际,制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黑龙江省中学语文教育教学,面向东北,辐射全国,培养爱国守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愿意为基础教育服务,具有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育人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具有终身学习、专业发展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优质师资。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立足黑龙江,面向全国,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师德高尚、教育情怀坚定,具有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及相关学科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反思研究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能够在中学从事中学思政课教学、教研及相关管理工作的优秀教师。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较系统掌握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拓展潜力,成为具有创新精神、乐教适教、身心健康、适应基础教育要求,服务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化学及其相关学科教学和管理的高素质基础教育教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培养适应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广的文化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英语教育教学能力和一定的英语教学研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英语人才。
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部分毕业生具有英语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教师的潜质。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立足黑龙江基础教育领域,并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科基础扎实,具备较强的物理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热爱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在初高中、小学、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从事物理教学的中小学教师。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拓展潜力,成为具有创新精 19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神、乐教适教、身心健康、适应基础教育要求、服务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教学及管理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能够从事学校体育相关工作的高素质的教师。
通过七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看,目标的定位能够根据社会和行业需求,从所处地域、办学实力出发,坚持服务基础教育,确定了“立足地方、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培养服务基础教育的优秀师资。
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与目标。
(三)教学条件 学校现有普通多媒体教室140间、微格教室21间、智慧教室6间、评课中心1间、课件制作室1间教学技术竞赛室1间,完全能够满足学生从师技能训练的需要,学校建有教育实习基地120个,所有师范专业的教育见习实习都安排在实习基地学校进行,并且能够保证实习时间16周。
学校有图书馆一个,阅览室座位数3305个、纸质图书总量1803012册、电子图书1650676册。
目前,2019年分别投入200万元用于多媒体设备的更新,投入300万元用于建设6间智慧教室。
学校利用获批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800万元,在教育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上,完善了心理教育能力平台、教育研究能力平台、教学技术能力平台,建成了教师教育综合实践教学中心,作为基础教育教师实践平台,已在师范类专业技能训练以及国培中使用。
投入336.41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其中17.84万元用于建设师范专业实验室2间;207.50万元用于师范专业实验室补充更新实验设备;111.07万元用于其他实验室补充更新实验设备。
投入400多万元,建设“中国语言文字馆”和“中国文学馆”,为师范类专业建设一个“基础教育教材馆”,建设一个“牡丹江革命纪念馆”,成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实训基地。
(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统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结构体系。
搭建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含师范教育)、创新实践 20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设置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等模块;每个模块配置若干课程(群)。

1.通识教育平台设置校本课程“新生应知”和《东北抗联精神选讲》。
“新生应知”16学时不计学分,开学第一周以讲座形式开设“行为规范、诚信教育、人际交往礼仪、专业解读、学习方法、网课学习、网络课程学习、学生管理、图书借阅、校歌欣赏”等。
师范类专业设置“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课程。

3.创新实践平台设置“劳动实践”模块,2学分,安排“劳动周、体育锻炼及课外体育活动”;所有专业设置“实践教学周”,开展专业综合实践;师范类专业设置“规范汉字书写”“普通话与教师口语”等课程。

4.加强创新创业理论教育。
在通识教育平台内,设置创业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必修课程,总计4学分。
另外,在通识选修课程中选择1-2门线上课程,供学生选修。
创新创业类课程由创业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课程开设与建设。

5.完善分级分类教学。
以加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为目标,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选择课程层级,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英语国际人才考试等英语水平测试,取得合格及以上成绩的,可以顶替部分大学英语课程学分。
大学体育、计算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应用写作等课程根据学生所属学科大类进行分类教学。

6.推进工程教育认证。
工科专业须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构建符合要求的课程体系,可以对通识选修课程学分作适当调整。

7.推进师范教育改革。
师范类专业结合对应专业设计培养方案,按照“职业信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创新意识+人文情怀”五位一体的师范生培养模要求,在“专业教育”平台上设置学科基础、专业核心、学科教学和专业选修模块;在“创新实践”平台上设置教师技能模块,实施证书制管理。
根据师范类专业认证办法要求,可以对通识选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学分作适当调整。
科学设置课程
(1)加强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明确每门课程在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中的作用,建立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将毕业要求落实到相应的课程设置及教学环节中。
其中,工程教育类专业须按照工程认证毕业要求(12条标准)执行;学前教育专业须按照“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三级)”的毕业要求(10条标准)执行;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专业须按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第三级)”的毕业要求(11条标准)执行。

(2)优化工科专业学分设置。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学分至少占总学分的15%,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学分至少占30%,工程实践与毕业 21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设计(论文)学分至少占30%。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的实 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全部为必修课程。
实践学分要求:工科、艺术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必修)的30%,其他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必修)的25%。
卓越计划支撑的专业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学分比重,有认证或评估要求的专业可参照认证评估标准执行。

(4)明确专业核心课程。
每个专业须依据专业质量国家标准,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的相关要求及专业认证与评估要求,需设置8-12门专业核心课程。

(5)合理设置专业方向模块。
鼓励每个专业设置2个及以上专业方向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每个模块的学分总数应一致。

(6)每个专业设置“专业外语”课程,培养学生国际交流能力;每个专业设置2门学科前沿研究性课程,并实施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7)保证选修课程比例。
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引进名校名师优质教学资源,增加选修课程数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供选总量应为专业核心课程数量的2倍以上,选修学分占比控制在10学分左右。
有认证或评估要求的专业可参照认证评估标准执行。

(8)设置辅修课程。
为满足学生多样性、个性化培养需要,促进学科交叉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设置辅修专业和辅修学士学位课程。
辅修专业设置的课程应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学分控制在40-45之间。
学生获得的辅修专业课程学分可顶替主修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同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学分。
学生在取得主修专业毕业证的前提下,修读完所有辅修专业课程并取得学分,可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证书;同时完成辅修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可授予辅修专业学士学位。
(五)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坚强问题导向,抓住关键,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立德树人机制建设。

1.修订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东北抗联精神厚植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完善“三全”育人。
学校以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为己任,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师生原创歌舞史诗《永不磨灭的信念》列入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对学生思想政治 22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教育的第一课。
在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中,设立东北抗联史、东北抗联精神专题课,同时,依托中国抗联研究中心国家级平台,建立实践研修基地,开展形式多样、形象直观的现场教学。
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中开设东北抗联史专题课,以东北抗联研究和抗联精神弘扬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建设的特色内容。
在中国近现代史二级学科设立东北抗联研究方向,培养青年研究学者,充实东北抗联史研究梯队。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019年,原创歌舞史诗《永不磨灭的信念》被教育部列入“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

2.做好课程思政,突出课程教学主阵地。
学校出台《牡丹江师范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坚持问题与效果导向,加强课程思政,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挖掘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及各教学环节育人功能,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
一,形成各类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学校组建了“优秀教师事迹报告团”定期为师生做报告,引导广大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做学生成长引路人。
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标准,把严格的制度规定、日常教育督导、惩治问责结合起来,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4.完善教材建设与选用机制。
教材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依托,学校历来重视教材建设工作,要求所有开设“马工程”的课程,全部选用“马工程”重点教材。
其他教材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和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确保教材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5.学生教育培养其他环节始终贯穿立德树人思想。
学生工作部门、校团委从党政关心、师生关注、青年关切的问题入手,形成了“三关注”、“三深入”、“三尊重、四表率”“三下乡、四进社区”“四个有”和“五必谈”的思政体系,通过的“五个青春工程”、“五类报告团”,抓思想内涵建设,以校园文化精品活动为载体,以团学组织、团学骨干为抓手,以协助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为主线,筑牢思想阵地、坚定奋斗方向、强化文化育人、助力成长成才、强化固本兴元,坚持青年导向、基层导向、问题导向、改革导向,扩大工作有效覆 23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盖面,服务青年学生成长发展。
2018-2019学年,先后组织志愿者分别前往3所小学、4个社区、2家敬老院等场所深入开展爱心家教、社区服务、助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无偿献血1200余人次。
组建22支志愿服务队分赴我市老黑山镇中心小学、古城镇中心小学、磨刀石镇山底村等周边30余个实践基地,开展教育关爱、美丽中国实践调研、文化艺术服务、红色文化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青年网、未来网、中国大学生网、牡丹江晨报、黑龙江广播电台、社会方圆、中华全国学联、省学联、团市委等机构、新闻媒体、微博报道87篇。

6.总结经验推广典型。
本学年,学校积极凝练本科教学经验,突出办学特色,推广经验做法,国家及省级媒体对学校教育教学相关工作予以广泛关注。
中国教育报报道《新师范·新模式·新探索——牡丹江师范学院师范教育改革纪实》《追寻办学初心擦亮师范底色》;中国教育电视台进校采访,11月22日播出“牡丹江师范学院:用东北抗联精神育人师生冷暖永记心间”等多篇,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六)学风管理 学风建设工作在学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按照学校质量立校、内涵强校的总体目标,积极开展学风建设活动,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

(1)常抓不懈学风建设,不断探索学风建设有效途径①以考风促学风。
学校一直以来把考试工作作为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教学环节,把学校的诚信文化建设和质量文化建设融入考试工作的各个环节,广大教师在考试工作中树立了规范和育人意识,学生树立了规范和诚信意识。
在考试工作中学校采取多项举措,以考风来促进学风建设。
每学期均召开期末教学工作会议,会议上部署考试工作安排及总体要求。
各二级学院均在学期末召开考试动员大会,与学生签订诚信承诺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学校施行交叉监考、考生随机排座、三轮流动监考等措施保障考试纪律。
②开展“学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月”。
2019年,学生工作部(处)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学风建设意见,在优化和深化学风建设上下功夫,组织二级学院开展了“学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月”,通过广泛宣传、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学风检查等方式,分层次有重点的稳步推进了学风建设工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③严格规范日常学风管理。
将学风检查纳入作风整顿工作中,发挥二级学院学风建设的主体责任,督促二级学院加强学生课堂出勤、秩序、文明礼仪的管理, 24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加强考试考风教育和违纪学风的处理力度。
组织学生工作干部深入课堂听查课,并以大学生自律委员会组织为抓手,不定期开展学风建设专项检查工作,保证了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与巩固。
一年来,在全校本科学生中涌现出省级三好学生152人,校级三好学生680人,优秀学生干部181人,优秀毕业生110人,先进班集体1个,优良学风班4个。
④加强2019级师范生学风建设。
为助推学校师范生教育改革,在2019级师范类学生中开展了学风建设活动。
组织2019级师范生统一进行晨读晨练,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和晚自习,利用周六开展学术报告和实践活动等,为提高2019级师范生综合素质夯实了基础。

(2)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激励学习奋进按照教育部、教育厅要求,开展了国家奖学金评定工作,评定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人。
举办了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励志报告会,5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分享了他们在大学期间的收获与感悟。
感人故事,先进事迹,荣誉成果,让与会的同学们深切感受到榜样的精神与力量。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事迹报告会是我校进一步拓展资助育人功能,树立大学生榜样力量的重要平台,是学校资助和育人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2018年开始我校设立校长奖学金,奖励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应届毕业生中思想、学习和品德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在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评选出校长奖学金获得者36人,每人奖励1万元。

(3)专业竞赛营造优良学风将“专业技能竞赛月”工作融入学校实践育人、师范生教育改革工作。
在活动内容设计上结合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的特点,设计三笔字、班主任技能、普通话、科技创新等7个校级竟赛,设计速写、英语翻译等41个院级竞赛。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坚持把本科教学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和部署本科教学工作的重大问题,2018-2019学年,9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本科教学工作相关议题15项,3次党委常委会议研究本科教学工作相关议题3项(听取推进《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教育活动专题汇报、听取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上报情况汇报、审定《牡丹江师范学院师范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学校每年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2019年,学校召开了以“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聚焦教改,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为主题的教学工作会议。
以本科 25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教育为主体,积极发挥学科引领作用,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拓展继续教育渠道,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实现全员协同育人,打通人才培养全流程,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及实施方案》《教学督导工作制度》《教学质量同行评教管理办法》《教师评学实施办法》《学生网上评教实施办法》和《本科教学信息员管理办法》,切实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完整性和长效性,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实现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与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本科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目标系统、标准系统、组织系统、评价与监控系统、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等5个系统构成。
各系统相互交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完整的闭合环路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三)日常监控及运行
1.实施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的常态监测。
学校依托校院两级教学质量保障组织,通过开展教学检查、领导干部听课、督导听课、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学生信息员反馈、试卷抽查等工作,对本科教学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形成了全员参与质量监控的良好氛围。
坚持开展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教学检查,全面了解我校教学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管理、运行和质量保障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2.学校实行学生、同行、督导评教制度。
学生使用教务网络管理系统教学考评模块,全年共评课3719门次,平均分为97.22分。
其中成绩优秀占98.64%;良好占0.76%;中等0.6%。
2018-2019学年各学院以教学团队形式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2次评价。
2018-2019学年,共评价教师1205人次,平均分为93.69分。
其中成绩优秀占90.39%;良好占9.61%。
教学督导本学年共听课3248课时,评价教师844人次。
所有参评教师总平均分为90.9分,整体评教成绩为优秀。
评教结果最高分为99分,最低分为72分。
其中优秀占69.55%;良好占30.09%;中等占0.36%。

3.学校实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
学校规定校级领导干部听每学期第一堂课,保 26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证学期的开端就建立起良好的教学秩序。
2018-2019学年校领导听课87学时,中层领导干部听课594学时。

4.学校实行教师评学制度。
2018-2019学年共开展两次教师评学,参加评学的教师4192人次,全校总评学率为100%。
教师评学1413个班次,其中优秀占51.99;良好占39.71%;中等占7.1%;差等占1.2%。
全校评学总平均分为88.25分,整体良好。

5.学校实行教学信息员制度。
2018-2019学年进行学生集中信息反馈6次,收到建议书40余份,反馈到9个部门。
处理QQ群中反映的信息68个;召开学生信息员座谈会两次,面对面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四)强化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坚持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制度。
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针对进行本科教学重点工作进行把关。
信息员反馈信息、督导评价结果评估中心及时进行反馈,并以派单形式发放各部门,督促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反馈。
评估中心每年针对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提交校长办公会和党委常委会审议,用于指导下一年的各项工作。
(五)专业评估、专业认证情况 一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情况。
学校自2017年底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先后派出40人次外出参加专业认证培训和考察交流活动。
2018年12月,学校聘请汕头大学包能胜教授为我校6个工程教育专业教师进行工程认证讲座,培训内容紧紧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解读和经验介绍,参加培训教师达到40余人。
6个工科专业结合认证标准进行建设。
二是师范类专业认证情况。
学校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专业认证工作的重要性,组织校内外培训9场,先后邀请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5人来校做专题报告,组织80余人次参加专业认证相关培训。
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处处长、评估中心副主任为校内师范专业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参加培训425人次,学校对18个师范专业一级认证数据进行了研究,指导相关专业进行数据状态填报;18个师范专业结合认证标准进行建设。
三是为了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学校聘请了国家工程专业认证家和师范专业认证专家分别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预认证,通过以评促建不断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27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六、学生学习效果(一)学生学习满意度情况 学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用互联网+评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情况。
2018-2019学年,学生使用教务网络管理系统教学考评模块,覆盖率为100%,其中成绩优秀占98.64%;良好占0.76%,学生对学习满意度达到100%。
表142018-2019学年学生评教成绩统计表 学生评教覆盖比例100 学生评教优秀率98.64 学生评教良好率0.76 学生评教中0.6 (二)应届本科生就业情况 学生评教差
0 截至2019年8月31日,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86.76%。
升学385人,占10.40%,其中出国(境)留学19人,占0.59%。
考取本校考研录取学生数58人,考取外校考研录取学生数308人。
表15应届本科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考考取考取出国 升学灵活 自主自主 其他 研本校外校(境)升学学校就业灵活就创业创业其他学学校 录考研考研留学学校非所学校业学校学校学校校所在非所 取录取录取学生所在在地所在非所在所在非所区域在地 总学生学生数区域区域区域地区域区域在地 区域 数数 数 区域 38558308 19 13924612211190
7 2 21 87 (三)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 2019年共有本科毕业生3922人,实际毕业人数3701人,毕业率为94.37%,学位授予率为94.03%。
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36.47,英语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5.55, (四)学生获奖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强化专业课教学,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2018-2019学年,本科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38项、省部级学科竞赛奖励324项;在创新活动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41项、省部级奖励48项;文艺体育竞赛获国家级奖励8项、省部级奖励315项;学生发表省级学术论文36篇、学生获准专利数(著作权)11项。
大学生体质合格标准为94.4%。
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为36.47%, 28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英语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为5.55%。
学科竞赛获奖国家级 38 学科竞赛获奖省部级 315 文艺体育竞赛获奖国家级
8 表16本科生学习成果 文艺体育竞赛获奖省 部级 315 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省级(篇) 36 学生获准专利 11 体质合格标准(%) 94.4 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 36.47 英语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 (%) 5.55 (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及毕业生成就 学校派出五组工作人员对我省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鸡西、双鸭山、七台河、鹤岗、佳木斯、伊春、牡丹江地区的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毕业生开展了一次质量跟踪调查活动。
本次调研工作历时13天,共走访了8个地区的教育局、5个地区的人社局和43所学校,召开座谈会19次。
通过我校牡丹江师范学院毕业生质量调查问卷网络平台和发放纸质问卷,截止目前,共收集用人单位调查问卷99份、毕业生调查问卷1338份。
通过对问卷的科学分析和座谈记录,得出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非常满意51.52%,基本满意46.44%,基本满意1.02%,不满意1.02%。
如图所示: 图8: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 如图分析,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评价较高。
这说明我校毕业生在工作后表现了较强的综合素质、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毕业生所具有的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创新工作能力、协调工作关系和组织能力、思想道德水平等指标方面的表现受到单位的普遍好评。
例如:徐洋,男,2011年专升本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现任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法院担任审判员;于慧丹,女,中共党员,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2届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
现任牡丹江电视台《社会方圆》栏目主持人;文竹,我校2013届文学院毕业生,2019年入选人社部组织的“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等。
29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七、特色发展 面对新师范、新征程、新使命,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卓越教师为目标,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强化实践育人为突破口,实施了“五位一体”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师范”建设的新模式。

一、坚持“顶层设计、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原则,积极推进师范教育改革行动 2018年,出台了《牡丹江师范学院师范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新师范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和任务,并列为学校一流本科教育改革行动计划之
一。
推进了“五位一体”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切实提高师范生核心素养,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卓越教师,积极推动“新师范”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坚持“四有”“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好教师标准,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将立德树人作为新师范建设的目标,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为导向,围绕“一践行三学会”的教师专业素养,积极塑造“以师为荣、以师为本、两代师表”的师范文化,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德修身、以德立学。
基于OBE理念,按照“好教师标准”和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以师德体验活动课程为载体设计师德养成教育体系,认知、体验、思辨、践行等环节循序渐进,涵养师德品质,践行高尚师德。
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了认知课程、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努力实现“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的毕业要求。

三、“五育”并举,实施“职业信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创新意识+人文情怀”五位一体的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 职业信念教育:开设《教师职业道德》课程,通过案例教学、师德养成教育以及暑期三下乡教育实践、乡村顶岗支教等渠道,树立师范生热爱教育、终生从教的崇高理想。
专业知识教育:在夯实学科基础、达到相应专业毕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开设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教学技能培养:设置技能课程模块,包括微格训练、三字一话、教师仪表、应用写作、研究方法、演讲技巧、信息技术应用等。
创新意识培养:建设创新性学科教育实验室,开设中学实验研究课,推动自主探究式学习,开展创新项目研究,设置夏令营创新活动课程。
人文情怀教育:设置师范生素质拓展模块,包括教师伦理、艺术鉴赏、音乐 30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基础、美术基础、表演基础以及劳动周、阅读励志书目等。

四、“三习”融合,构建“统一模式——强化技能—素质拓展--职业体验” 四年一贯的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统一训练、统一验收、统一实习”模式,教育见习实习研习循环往复, 理实融合,每个学期设置“实践周”,保证师范生教育实践时间不少于18周。
开设《普通话》《规范汉字书写》课程,为师范生配备习字小黑板,强化“三字一话”基本功训练;对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说课和讲课等采取技能考核与证书制管理,不达标者不得参加教育实习。
设立从师技能“五个一”标准,关注师范生试讲第一堂课、实习第一堂课和入职第一堂课,培养设计“两案”的备课能力。
开展模拟课堂、演讲比赛、经典诵读、普通话大赛、教学技能竞赛等素质拓展活动,提升师范生综合素养。
从大一开始分阶段进行教育见习,每次见习设立“微主题”,让学生感知、体会和认识基础教育的运行机制及不同阶段的教学规律,体验教师的神圣职责。

五、广泛开展“校政校”教育合作,建立UGS“三位一体”的开放式师范生协同培养机制 牡丹江师范学院签署了多个UGS教育合作协议,通过共组团队、共建平台、共同研究、共育人才等合作,协同开展了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与基础教育学校合作共建了“师范教育实践基地”“心理健康教育基地”等,选聘60名教研员、特级教师、校长等组成了师范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选聘590余名基础教育名师组建了师范生培养“校外导师库”,共同推进了小教全科教师培养、学前教师“驻园培养”等改革。
在“双导师”指导下,通过见习观摩、实习支教、实践研习以及人文经典宣讲、科技知识普及、课题调研等活动,师范生不仅实践了备课、教学设计、试教、评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等教学环节以及班级管理、班团活动、心理疏导、个别辅导等管理过程,而且培养了使命、爱心、奉献的教师品质。

六、回归师范教育初心:营造多元化师范教育氛围,积极培育师表文化
1.将校歌列为入学教育内容,每年师范生入学即组织校歌《神圣的使命》与革命歌曲学唱、比赛,传递教师的使命意识。
注重师范生行为养成教育,从2018级开始实现了师范生独立班级、固定教室管理,师范生统一着装,在规定时间开展晨练、早读、集体进入课堂、课前十分钟演讲等活动。
组织师范生宣誓仪式和“四无”承诺仪式,研制了师范生“5+3”达标要求,印发了师范生成长手册、名家励志故事和50本经典阅读书目。

2.强化“教师核心素养”教育:开展师范生“5+3”综合素质达标活动每名师范生除了完成课程学习以外,要求在1-3年级至少参加三个第二课堂 31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活动,最终达到综合素质“五个一”目标要求。
每学年学校设定5个主题,二级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安排5个主题。
学校 设置的活动主题为:三字一话、诵读演讲、励志教育、师德教育和乡村支教,利用学团活动及暑期实践开展。
师范生综合素质“五个一”目标要求:“树立一种信念”,学生通过研读名家事迹、观看红色经典视频等,以红色文化滋养核心价值观,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发表一篇论文”,学生通过参加专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竞赛、学年论文等,总结实践成果并发表;“达到一个标准”,学生通过粉笔字等五项技能验收,做到写一手好字、设计一节好教案、做一节好课件、讲一节好课、主持一个好班会;“完成一项成果”,学生参加专业实践、课程设计等,完成一项实践成果;“阅读一个书目”,提出经典阅读书目(50本),每人每月阅读一本书,完成一个读书报告(笔记),培养学生厚重的人文素养和豁达的人文精神。

七、改革师范教育管理机制:注重过程培养和素质养成,记录成长轨迹改变师范生培养方式,由单一的专业化培养向多元化发展转变。
以培养教师核心素养为标尺,以学习成效为导向,为师范生学业加压。
以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充分利用学生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因素,加强素质养成教育的广度、深度和密度,培养师范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多元化发展。
改变师范生教育方式,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
关注师范生核心素养教育,制作《师范生指导手册》,印发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大纲、师范生综合素质“5+3”达标要求、师范生第二课堂活动主题、师范生必读经典书目、名家故事选编等,为师范生素质养成提供标准与指导。
分专业分学期印发《师范生成长手册》,详细安排师范生晨练、早读、晚自习、集体进课堂、课前十分钟演讲等日程表,工作日每天技能训练1小时,周六举办学术报告、组织实践活动,周日自主训练。
各项活动由班主任、辅导员及检查组成员不定期抽查。
改变师范教育管理方式,由单一院系培养向多部门协同管理转变。
学校顶层设计师范教育改革路线图,整体营造师范文化氛围,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等多部门协同参与师范生素质养成教育与管理,二级学院党政领导及辅导员、教学秘书、系主任、教学论教师等各有分工,关注师范生的课堂外、生活中。
学校为师范班级单独配置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组建专业导师团队和检查组,指导和监控各项活动的实施及效果,每周编发一期师范教育改革工作简报。
32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及建议 (一)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匮乏,亟需补齐师资队伍建设的短板
1.主要原因学校地处黑龙江东南部地区,高校少、科研环境不佳、人才呈现外流现象, 地缘劣势明显,现有专任教师总量难以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在学科领域前沿取得获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且有突出学术成就的学科领军人物和团队数量极少,是困扰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短板。

2.整改措施及建议
1.落实党管人才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工作人才体系,构建党委领导、学校主导、学院主体、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政治引领吸纳。
落实校院两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工作制度,协调解决其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三是加强宣传引导。
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宣传优秀人才事迹,讲好师院人才故事。

2.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坚持特殊人才特别引进,重点岗位重点引进,学科专业亟需引进的原则,建立“四个层次”有区别、分层次的人才引进政策;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用人机制,实施“头雁团队引领工程”,优化更加适宜的人才发展环境,支撑学校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加大博士引进待遇。
目前已成功聘请17名知名学者、专家为我校特聘教授。

3.继续实施“教学名师工程”、“教学团队建设工程”、“科技人才建设计划”和“青年教师培训工程”。
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和教学骨干,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机制,实现“龙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等零的突破。
(二)专业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专业内涵仍需加强建设
1.主要原因学校现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新办专业11个,占专业总数的19.3%,老牌专 业占绝大多数。
新办专业建设周期短,办学条件改善有待时日;优势特色专业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衡,大多数都集中在师范类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积累不足;部分专业人才培养不能有效衔接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等。

2.整改措施及建议 一是严格实行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对专业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评估,对办学质量不高、人才培养长时间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同质化现象的专业及时预警,限期整改,进行有效的整合。
根据整改成效,实行控制招生数量、隔年招生、停 33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止招生,直至撤销专业等调控措施。
二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对标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紧紧围绕师资队伍、 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以及教学条件等进行建设、改革和创新,尽快建成一批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地方特色鲜明,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推进师范教育改革,发挥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发挥省级七个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新专业与老专业协调发展。
三是推进校企、校地共建专业,深化产教融合。
坚持“产学研用多方联动、校政行企四位一体”的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校企校地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促进校企校地深度融合,共建应用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应用性课程,共同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联动创新机制。
附件:
1.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94.72%
2.教师数量及结构 附表1教师数量及结构 项目 数量 专任教师比例(%) 总计 764 / 正高级 128 16.75 其中教授 124 16.23 副高级 272 35.6 其中副教授 266 34.82 职称结构 中级 307 40.18 其中讲师 289 37.83 初级 57 7.46 其中助教 55 7.2 未评级
0 0 博士 135 17.67 最高学位
结 硕士 535 构 学士 93 70.0312.17 无学位
1 0.13 35岁及以下 185 24.21 36-45岁 417 年龄结构 46-55岁 141 54.5818.46 56岁及以上 21 2.75 数量248482912429572413 2620391863261157631 外聘教师比例(%)/19.3511.695011.6922.989.685.240.812.428.0615.73751.2110.4846.3730.6512.5 34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分专业情况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 附表2分专业专任教师数量情况 专任教师数量 生师比 近五年新进教师 双师型教师 具有行业企业背景教师 020101 经济学
6 42
4 1
3 020305T 金融数学
9 27.44
2 0
2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4 41.25
3 1
0 030101K 法学 18 19.06
1 8
0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24 11.67
3 9
2 040104 教育技术学
5 16.8
1 0
0 040106 学前教育
9 19.22
4 2
0 040107 小学教育 16 14.25
3 4
1 040201 体育教育 24 11.54
2 0 11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26 12.65
2 0 13 050101 汉语言文学 22 15.64
2 0
0 050102 汉语言
7 22
1 0
0 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
6 34.83
2 0
0 050107T 秘书学 14 24.07
1 0
0 050201 英语 42 15.88
1 0 21 050202 俄语 17 17.47
3 0
1 050204 法语
6 9.83
5 0
0 050207 日语
9 16.44
1 0
0 050209 朝鲜语
5 26.8
1 0
4 050261 翻译 36 19.42
3 0
1 050262 商务英语 17 26.65
1 0
0 050302 广播电视学 11 29.73
1 0
0 060101 历史学 12 18.83
1 0
0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19 15.42
2 1
1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9 18.89
1 0
1 070201 物理学 23 17.78
5 1
0 070301 化学 14 18.36
3 2
0 070302 应用化学 12 32
4 0
1 35
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 070501071001071002071101080402080601080714T080901080902080910T081301081302090502120201K120202120210120901K130201130202130204130310130401130402130502 地理科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心理学材料物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园林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表演 动画美术学 绘画视觉传达设计 专任教师数量 生师比
8 31.75 10 13 15 38.07 11 12.18
4 25.75
9 37.67
7 34.71 16 25.25
7 43.43
6 12
5 35.8
9 26.22 10 21.9 15 22.07
8 17.88
7 36.86
8 56.25 36 13.67 14 26
5 35.2
7 24.86 11 16.18 11 12.36 12 31.92 近五年新
双师型具有行业企 进教师 教师 业背景教师
5 0
0 1
1 3
2 3
2 1
5 1
0 0
0 5
1 1
0 0
1 1
1 0
2 2
0 1
1 0
2 1
0 2
2 1
1 1
1 3
9 2
2 4
3 1
1 3
0 6
3 7
2 0
2 1
0 1
0 0
1 0
1 1
0 1
0 0
0 3
0 3 36
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专业代码 020101020305T020401030101K030503040104040106040107040201040203050101050102050103050107T050201050202050204050207050209050261050262050302060101070101070102070201070301070302070501071001071002071101080402080601080714T080901 附表3分专业专任教师职称、学历结构 专业名称 专任教师总数 数量 职称结构 教授 副 教 授课教授比例(%) 授 经济学
6 0
0 0 金融数学
9 2 100
3 国际经济与贸易
4 0
0 2 法学 18
4 75
7 思想政治教育 24
9 77.78
5 教育技术学
5 0
0 3 学前教育
9 0
0 3 小学教育 16
5 100
4 体育教育 24
12 66.67
7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26
4 100
6 汉语言文学 2210 80
8 汉语言
7 2 100
3 汉语国际教育
6 1 100
0 秘书学 14
1 100
5 英语 42
3 100 27 俄语 17
3 100
5 法语
6 0
0 0 日语
9 0
0 4 朝鲜语
5 0
0 0 翻译 36
3 100 19 商务英语 17
2 50
6 广播电视学 11
1 100
3 历史学 12
4 75
5 数学与应用数学 19
5 100
7 信息与计算科学
9 1 100
3 物理学 23
3 100 11 化学 14
7 100
2 应用化学 12
2 50
3 地理科学
8 0
0 0 生物科学 10
4 100
4 生物技术 15
3 100 10 心理学 11
3 100
3 材料物理
4 0
0 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 1 100
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7 1 100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
4 100
9 中级
及以 下6427102675164257129655149527595781254623 学历结构 学士博硕 及以士士 下 04
2 24
3 04
0 116
1 1310
1 04
1 08
1 212
2 215
7 221
3 165
1 42
1 23
1 410
0 138
3 313
1 06
0 17
1 13
1 531
0 116
0 27
2 83
1 511
3 09
0 1111
1 94
1 36
3 17
0 54
1 59
1 08
3 04
0 25
2 15
1 213
1 37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080902 软件工程
7 1 080910T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6 3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5 0 081302 制药工程
9 0 090502 园林 10
2 120201K 工商管理 15
1 120202 市场营销
8 0 120210 文化产业管理
7 0 120901K 旅游管理
8 2 130201 音乐表演 36
3 130202 音乐学 14
1 130204 舞蹈表演
5 0 130310 动画
7 0 130401 美术学 11
4 130402 绘画 11
0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12
0 130503 环境设计 17
1 130506 公共艺术
9 1 100
100 001001000010066.6700010000100100
3 3 16
0 1
2 14
1 2
3 41
0 0
9 45
0 5
3 28
0 6
8 212
1 4
4 08
0 3
3 15
1 2
4 25
1 1320 127
8 5
8 09
5 2
3 02
3 3
4 04
3 3
4 06
5 2
9 010
1 21006
6 3 12 015
2 4
4 07
2 3. 本科专业总数 57 专业设置情况(附表4) 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 新专业名单 知识产权,学前教育,秘书学,法语,翻译,地理科学,金融数学, 65 材料物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音乐表 演,公共艺术 当年停招专业名单 教育学,教育技术学
4.生师比18.8,分专业生师比(附表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专任教师数量 生师比 近五年新进教师 双师型教师 具有行业企业背景教师 020101 经济学
6 42
4 1
3 020305T 金融数学
9 27.44
2 0
2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4 41.25
3 1
0 030101K 法学 18 19.06
1 8
0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24 11.67
3 9
2 040104 教育技术学
5 16.8
1 0
0 040106 学前教育
9 19.22
4 2
0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26 12.65
2 0 13 050101 汉语言文学 22 15.64
2 0
0 050102 汉语言
7 22
1 0
0 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
6 34.83
2 0
0 38
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专业代码050107T050201050202050204050207050209050261050262050302060101070101070102070201070301070302070501071001071002071101080402080601080714T080901080902080910T081301081302090502120201K120202120210120901K 专业名称秘书学英语俄语法语日语朝鲜语翻译商务英语 广播电视学历史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化学 应用化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心理学材料物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园林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 专任教师数量1442176953617111219923141281015114971676591015878 生师比24.0715.8817.479.8316.4426.819.4226.6529.7318.8315.4218.8917.7818.36 3231.75 1338.0712.1825.7537.6734.7125.2543.431235.826.2221.922.0717.8836.8656.25 近五年新进教师11351131112153451210501212213210 双师型教师00000000001012001350101211219416 具有行业企业背景教师021100410001100103210110000112333 39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专业代码130201130202130204130310130401130402130502130503130506 专业名称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表演 动画美术学 绘画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公共艺术 专任教师数量361457111112179 生师比13.67 2635.224.8616.1812.3631.9230.1813.44 近五年新进教师721110310 双师型教师210000000 具有行业企业背景教师000110310
5.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9926.976.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17777.生均图书(册)106.658.电子期刊种类9969509.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2.34,生均实验室面积(平方米)0.8310.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3597.9711.本科专项教学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立项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总额)(万元)203712.生均本科实验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用于实验教学运行、维护经费生均值)(元)175.9413.生均本科实习经费(自然年度内用于本科培养方案内的实习环节支出经费生均值)(元)395.1914.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2216注:学年度内实际开设的本科培养计划内课程总数,跨学期讲授的同一门课程计1门15.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按学科门类、专业)16.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按学科门类、专业) 40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附表6全校各学科2019级培养方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学分统计表 学科 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 必修课学分比例-75.3177.0878.6177.6178.44 选修课学分比例-14.912.9212.5212.1811.98 实践教学学分比例 -21.4320.9429.0921.1515.57 学科 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必修课学分比例78.5578.1678.25-78.8278.38 选修课学分比实践教学学分 例 比例 11.71 21.84 10.45 27.47 10.88 23.87 -- -- 11.53 21.11 11.17 36.73 17.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87.5%
18.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12.95% 附表7各专业授课教师授课情况 序专业名称 号 1软件工程2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历史学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广播电视学6数学与应用数学7汉语言文学8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9汉语言10文化产业管理11教育技术学12科学教育13化学14秘书学 授课教师 总数 承担课程门数 29 18
6 5 28
8 27 18 34 13 28 15 25 14 26 11 27 12 40 14 29
7 25 21 26 18 33 12 高级职称 数量 比例
(%) 85.71
5 83.33
3 80
3 78.26
6 76.47
1 75
8 73.68
6 73.33
3 70.59
5 70
5 70
2 70
9 69.23
10 66.67
2 教授 其中为低年级授课教授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23.81
3 60 20 50
3 100
5 30
3 100 10 26.09
6 100 20 5.88
0 0
8 40
5 62.5 16 31.58
3 50 18 20
2 66.67 10 29.41
2 40 16 25
3 60 17 20
1 50
9 30
3 33.33 27 38.46
8 80 19 11.11
0 0 18 41
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序专业名称 号 15信息与计算科学16生物技术17生物科学18教育学19体育教育20小学教育21汉语国际教育22英语23金融数学24心理学25园林26音乐学27应用化学28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29物理学30翻译31法学32化学工程与工艺3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4日语35思想政治教育36市场营销37美术学38材料物理39国际经济与贸易40旅游管理41音乐表演42公共艺术43动画 授课教师 总数 承担课程门数 37 16 64 23 45 18 30 14 48 19 33 15 30 13 58 27 41 14 30
9 43 13 66 10 33 14 74 22 39 15 87 24 40 10 32 12 36
9 51
9 30 12 20
7 37 10
4 4 24
7 22
6 153 17 26
5 36
4 高级职称 数量 比例
(%) 66.67
4 65.7110 64.29
9 63.64
5 63.3311 62.5
6 61.9
4 61.36
3 60.87
3 60
4 59.09
8 58.82
1 58.33
6 57.8912 57.69
4 55.81
5 55.56
3 54.55
6 52.94
3 52.94
1 50
8 50
0 47.62
4 44.44
1 43.75
1 42.86
2 42.5
2 41.67
1 40
0 教授 其中为低年级授课教授 数量 比例
(%) 数量 比例(%) 16.67
2 50 21 28.57
8 80 32 32.14
6 66.67 25 22.73
3 60 18 36.67
9 81.82 19 25
3 50 17 19.05
1 25 20 6.82
0 0 40 13.04
1 33.33 20 26.67
4 100 11 36.36
4 50 21 5.88
1 100 11 25
2 33.33 20 31.58
10 83.33 27 15.38
2 50 24 11.63
5 100 39 16.67
3 100 17 27.27
4 66.67 20 17.65
2 66.67 10 5.88
1 100 14 33.33
7 87.5 22
0 0
0 12 19.05
2 50 12 11.11
1 100
8 6.25
1 100 14 14.29
1 50 10
5 0
0 28 8.33
0 0 10
0 0
0 5 42
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序专业名称 号 44经济学45制药工程46工商管理47舞蹈表演48俄语49学前教育50视觉传达设计51商务英语52环境设计53绘画54地理科学55法语56朝鲜语 授课教师 总数 承担课程门数 22
6 43
8 35
8 39
4 57
9 34
6 31
8 59
7 32 11 49
4 25
1 8
0 41
0 高级职称 数量 比例
(%) 40
0 40
3 36.36
0 36.36
2 36
3 33.33
1 32
1 31.82
1 31.43
2 30.77
2 10
1 0
0 0
0 教授 其中为低年级授课教授 数量 比例
(%) 数量 比例(%)
0 0
0 13 15
0 0 19
0 0
0 18 18.18
2 100
2 12
1 33.33 22 5.56
1 100 12
4 1 100 15 4.55
1 100 20 5.71
2 100 26 15.38
0 0 10 10
0 0
7 0
0 0
3 0
0 0
6 19.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分专业)(不含师范类专业)(附表
8) 基地名称 建立时间 北京鸿盛天启科技有限公司歌尔集团(山东潍坊) 广东佛山沃特测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牡丹江海洋卫星地面接收站监 测牡丹江工具厂苏州名硕集团江苏力乐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凤凰国际旅行社威海锦湖韩亚高尔夫球场 201420182017 2015 20162018201920182018 面向校内专业 材料物理材料物理材料物理 材料物理 材料物理材料物理材料物理 朝鲜语朝鲜语 每次可接纳校内专业代码 学生数(人) 110804 15 110804 80 110804 15 110804
6 110804
6 110804 80 110804 20 070503 10 070503 10 43
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北京鸿盛天启科技有限公司 201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0802 30 北京华信智原技术有限公司 201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0802 80 北京尚观科技有限公司 201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0802 20 北京尚观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201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0802 20 歌尔集团(山东潍坊) 201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0802 80 广东佛山沃特测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01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0802 15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牡丹江海洋卫星地面接收站201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0802 12 哈尔滨图灵云科技有限公司 201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0802 6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甲骨文(哈尔滨)实训基地 201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0802 20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201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0802 80 牡丹江市爱民区具现化创意科技工作室 201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0802 20 上海尚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0802 20 苏州名硕集团 201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0802 80 中软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201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0802 60 江苏力乐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201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0802 20 北京鸿盛天启科技有限公司 201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20801 30 北京华信智原技术有限公司 2018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20801 80 北京尚观科技有限公司 2016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20801 20 北京尚观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2016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20801 20 歌尔集团(山东潍坊) 2018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20801 80 广东佛山沃特测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017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20801 15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牡丹江海洋卫星地面接收站2015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20801 12 哈尔滨图灵云科技有限公司 2016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20801 6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甲骨文(哈尔滨)实训基地 2017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20801 20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2018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20801 80 牡丹江市爱民区具现化创意科技工作室 2017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20801 20 上海尚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6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20801 20 苏州名硕集团 2018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20801 80 中软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2016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20801 60 江苏力乐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2019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20801 20 大连高新园区水晶石数字技术培训学校 2017 动画 151306 10 44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哈尔滨七剑数字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盛达鑫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绥芬河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崂山区同福家园农家酒店 哈尔滨一泽映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牡丹江凤凰国际旅行社 牡丹江路思凯经贸有限公司牡丹江市爱民区旭日翻译事务所 牡丹江市江南开发区教育局牡丹江市旅游局牡丹江市商务局 天津市东方先科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东软云科技有限公司(沈阳) 黑龙江海天庆城(牡丹江)律师事务所黑龙江李寅律师事务所

标签: #电信宽带 #流量 #天津 #运营商 #西安 #软件工程 #人工智能 #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