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半小巷内2岁女孩在哭泣,女生学电子商务和计算机哪个好

女生 0
凌晨4点半小巷内2岁女孩在哭泣法治新闻 亲人留言“我家有4个女儿,想要一个儿子” 近日凌晨4时30分左右,达城通川北路505号(四十四队旁)的一条僻静小巷内,突然传出孩子的阵阵哭声。
附近居民下楼察看,发现竟是一名小女孩在哭泣。
辖区东城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这名小孩系遭人故意遗弃,其亲人留下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我家有4个女儿,想要1个儿子。
” 当天凌晨4时30分许,通川区公安分局东城派出所值班民警突然接到辖区居民报警,称在通川北路四十四队旁的小巷里发现一名哭泣的小女孩。
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看到一名小女孩穿着一身新衣正放声大哭,她的身边放着一个大包。
“你爸爸妈妈呢?”民警上前询问,但这名小女孩只顾着大哭,且言词不清,于是只得将其带回派出所作进一步调查。
到了派出所后,民警清点了小女孩的随身物品,希望能发现一点线 索。
民警发现小女孩的包里装着几件换洗衣服,还有200元钱。
最后,民警找到半截便签纸,纸上写着“2岁半,我家有4个女儿,想要1个儿子,希望过路的好心人收留她。
” “这名孩子应该是被人故意遗弃的。
”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见小女孩大哭不止,他们为她买来了牛奶和饼干,小女孩终于停止了哭泣。
最后,派出所民警将这名小女孩送到了市儿童福利院,请他们帮忙照顾。
(王婵本报记者程序) 11 2015年5月4日星期
九岭乡四合院起火9户人家受灾 13间老旧民房被毁 被遗弃的小女孩 男子清洗“快乐9号”外墙不慎坠落 警方提醒:高空作业请系好安全绳 2日上午,达城长城饭店一名维修工,在为达巴路口“快乐9号”KTV清洗外墙时,不慎坠楼身亡。
东城警方调查发现,这名维修工在作业前,并没有系上安全绳。
2日早上8时许,东城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一名男子在“快乐9号”门前坠亡。
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展开调查。
经查,死者名叫刘某(男,59岁,达川区人),系长城饭店的维修工。
当天早上,刘某在公司相关部门的安排下,对“快乐9号”的外墙进行清洗施工,在工作中,刘某身上并未捆绑安全绳。
在 随后的清洗外墙过程中,刘某不慎一脚滑落,摔至楼底。
120急救车赶到现场后,医疗救护人员经检查发现刘某已经停止呼吸,当场死亡。
目前,东城警方正组织死者家属与施工单位,就刘某的一系列后事进行协商。
(杨海涛本报记者程序) 主编李天泉责任编辑潘丹 官方微信dzrbdzwb官方微博dazhouxinwen 报料热线:2382258 事发现场 东城警方提醒: 清洁工、泥水工、粉刷工、空调安装等高空作业人员坠楼造成伤亡的案件时有发生,高空作业除搭好相应的工作平台和配备安全网、安全护栏等相关安全设备外,还必须使用高空作业的三件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切记做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防止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本报讯1日凌晨1点左右,达川区九岭乡独鹰村修建半个多世纪的老旧四合院突发大火,大火造成9户人家的13间民房被毁,未造成人员伤亡。
据九岭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大火是从独鹰村17社一户人家的厨房开始的,当时村民们都已睡觉,火势蔓延很快,该户人家被大火的燃烧声惊醒,但由于火势过大,无法及时扑灭,于是立即叫醒周围邻居并报警。
接到报警后,该乡立即组织全体乡、村干部赶往火灾现场,并联系达川区消防大队。
由于道路狭窄,消防车无法开进四合院内,只得从邻镇借来洒水车进行灭火。
因四合院内的房屋为木质结构的老旧房子,且年久失修,火势越烧越旺。
村干部一边疏散村民到安全地带,一边对火情进行控制。
大火燃烧近3个小时才熄灭,大火熄灭后,村干部和群众对余火进行了彻底扑灭,防止复燃。
据九岭乡工作人员介绍,被烧毁的四合院1964年进行过维护,此后再未修葺过。
火灾导致独鹰村17社9户人家受灾,13间民房被毁,经济损失严重。
九岭乡政府为受灾村民分发了被子、食物,为无房可住的村民搭建了临时帐篷,并向达川区民政局申请相关救助基金。
目前,起火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本报记者韩春艳) 创新发展追求卓越 ——记务实创新的四川省电子商务学校 在巍峨连绵的巴山南麓,在蜿蜒秀丽的州河之滨,一座雄伟壮丽的煌煌学府巍然矗立,这就是被誉为育人摇篮、职校典范的川东名校——四川省电子商务学校(四川省粮食经济学校)。
翻开四川省电子商务学校的历史,一股浓郁淳朴的学风扑面而来。
该校创建于1978年,经过37年的努力,现已成为一所涵盖中专、大专、本科、高级工、技师等多个办学层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互通、技能鉴定与就业推荐并重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建校至今,学校稳步持续发展,取得了国家级重点中专、省级文明学校、省级校风示范学校、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达州市职业技能鉴定站、达州市劳务输出培训基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藏区(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学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学校秉承“盛德有范,有教无类,服务就业,致用致远”的办学理念,抢抓机遇,锐意改革,以“三校整合”拟升高职院校建设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立足区域产业,发展特色专业,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打造硬实力、提升软实力、扩大影响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办学理念明晰。
学校树立“教书传播文明,育人点亮人生,勤劳创造财富,技能改变命运”的核心价值观,实行封闭无缝式、半军事化管理,利用视频监控等先进手段,全方位打造平安、和谐校园;深化教学改革,拓展办学渠道,实行中职和专、本科多层次办学。
并单独组建对口高职升学班,助推学生圆大学梦想。
为紧贴社会发展需求,使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后能更快、更好地投入工作,为社会创造财富,学校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从“文化课分层教学”到“学分制改革”,从“同课异构”到“行为引导 教学法”,教育不停,改革不止。
学校以专业特色为出发点,为学生量身打造了一套科学、适时的培养模式。
软硬设施齐备。
现有中、高级讲师80余人,硕士研究生6人,在校生3000多人,馆藏图书12万册。
走进校园,绿树成荫,操场宽阔,环境宜人。
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一应俱全。
拥有数控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建设)、机械加工实训中心、数控系统维修、焊工、钳工、电子电工与电力拖动、电脑组装与维修、家电维修、低压配电、电子测量与装配调试、模电数电、网络工程、工艺美术实作、财会模拟等实验(训)室及七个计算机室(600多台高、中档微机)、现代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校园网、视频监控中心、摄录像等现代先进教学实训设备。
拥有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和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兵乓球场等完备的体育设施。
标准化建设的学生食堂宽敞明亮、功能齐全、设施先进。
学校按照“绿化、美化、亮化、文化“的要求,完善校园功能,优化区域布局,为打造品学兼优的合格人才提供了优美的育人环境。
突出技能培养。
该校紧贴市场,推行“专业技能+素质教育+特长培养”的教育模式,压缩基础课,增开专业课,强化实训课,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必须拿到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
该校还经常开展各类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各种技能大赛定期举办,双休日和课外活动时间,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实训中心、计算机房全面开放,并有专业课老师辅导,努力为学生强化技能、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狠抓就业保障。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关心指导 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奋力拼搏,学生整体岗位技能综合水平显著提升,始终保持高水准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
先后与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索尼集团、东莞三星电机有限公司、深圳长城科技、东莞诺基亚首信通信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格兰仕集团、飞利浦集团、昆山桦昇电子有限公司、厦门宸鸿科技集团、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北大方正、华硕科技、成都维顺柔性线路板有限公司、四川新达泵业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达州)有限公司等50多家名优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和就业合同,建立了稳定的人才供求通道,确保毕业生全部就业,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这为四川省电子商务学校的持续辉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对学生及家长承诺:凡自愿由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100%安置就业;不安置到危险、有毒、重体力和效益不好的企事业单位;保证安置到享有社保、医保等福利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保证带薪实习期间月薪(省内2300元以上,省外3000元以上)和毕业后月薪(省内2600元以上,省外3500元以上);五年内跟踪服务,对非本人原因造成失业的,学校可继续推荐安置,直到满意为止。
学校为保证上述承诺兑现,新生一入学即可与学校签订《毕业生就业推荐合同》。
37年匆匆而过,走过风风雨雨的四川省电子商务学校,以斗志昂扬的磅礴气势,以特色办学的社会美誉,正迎着朝阳阔步前进。
我们深信,这朵巴山渠水之间的学苑奇葩明天一定会更加绚丽,更加夺目,更加耀眼。
本报记者柯昌硕黎涛

标签: #牌子 #流量 #公司 #足球 #视频剪辑 #二手 #二手 #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