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蜗居手记,买房在哪个网站看好

网站 3
http押//www.chaozhoudaily.com 家庭五味瓶 2009年12月8日星期
主编:张松责任编辑:舒小梅电话:2355611 传真:2265261信箱: shuxiaoq@ 社会与家庭 亲情友情 我的蜗居手记 ■刘军 每天早上醒来,就会有一个念头从我脑子里冒出来:今天又欠银行88块钱。
“88”,本是个很吉利的数字,自从买房后就把我变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房奴。
我住的老房子位置好,交通便利,好处显而易见,可是破旧,阴暗,潮湿,地板脏兮兮的,衣服永远散发着霉味,下水道常堵,厨房里闹鼠患、进雨水……让人倍感不舒服,更让人无法容忍的是70平方的面积,竟为三室两厅,可谓室“大”如斗。
终于妻对我说:“老公,我真的住够了。
”2009年,我下定决心买房。
在跑了无数的新房和二手房后,一套带阁楼的顶层终于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房子下层为二室两厅,上层为二室一厅,加起来共有100多平米,看着就宽敞、舒服,我们毫不犹豫下了单。
凑齐首付款之后,余款和装修一共 让我们落下了20多万元的银行贷款和近10万元的亲戚债。
这意味着,即使先抛开亲戚债不还,每月还银行贷款的钱就超过了我们夫妻月收入的50%。
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警戒线,越过此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活质量。
这话不假,生活中一切都需要花钱,而且儿子刚上幼儿园,再加上还贷款,以致于月末家里就没有了一点现金,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月光族”、“负翁”。
从没有像这样窘迫过,我们不敢下馆子、买衣服、生病、旅游……似乎整个身心自由都在压力之下被扭曲抽空了。
我经常扪心自问,还完贷款都40多岁了,生命里的黄金期都要贡献给一座房子,到底值不值?当然,每次拷问自己完毕,我也会同样安慰自己:本地的房价一直在升,自己应该庆幸当初有做房奴的勇气,要不然现在买房子肯定 会花更多的钱。
近日《蜗居》热播全国,可见房奴是越 来越多,也受关注了。
我不禁为自己做“奴隶”的决定找到了更有说服力的理由。
像众多的房奴一样,如今我和妻都变成了一种爱做梦的人,报纸上说有人中了亿万大奖,存银行年息就有200多万,我们便打算买彩票。
广告上说商铺开盘,买后月租收入几千元,我们就幻想着能有一处自己的商铺出租。
电视上说搞黄金涨价投资回报率颇丰,我们也想着能去买卖黄金。
可现实是自己能中奖吗,能有商铺吗,能炒黄金吗?那似乎永远只是别人的事,我们没那命。
现行的日子还是会像流水一样日复一日的到来,直到遥远的将来。
不管怎么说,我的内心依然保存着一个美好的愿景:未来是充满希望的,总有一天,“房奴”们也能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
“窝”居 ■张春波 房子,是许多城市人或即将“被城市化”的人心中的一个痛,热剧《蜗居》适时火爆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它是现实的写真。
房价高高在上,为什么还那么执著?剧中人物海藻帮姐姐道出了真谛:“她想要的那个房子,不是生活的装饰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
”是的,对比着我以前的“窝”居生活,这句话太触动人心。
考上大学,离开乡村,走进城市,从此我的“窝”居生活开始了。
在学校宿舍,七八个人挤在狭小的寝室中,我住上铺,布帘一围,就成了一个小小的“空中楼阁”。
热闹时,大家敞开帘子一番神侃,海阔天空,纵横古今;清静时,合上帘子“闭关修行”,躺在床上听音乐、看杂志,好不悠闲。
有时早上睡过了头,慌忙中书本满床,被子也没叠,就急匆匆地跑往教室。
中午,回寝室拿餐具,我们互相开玩般讥嘲,瞧瞧你那床,连“狗窝”都不如呢。
那时候,床就是我们的窝,一个温馨的私人空间。
这窝,虽然有点杂乱狭小,但暖暖地包藏着一颗青春的心。
“窝”居其中,我们憧憬着毕业后可以租间小屋,每个人拥有的不仅仅是一张单人床,而是一间暂时属于自己的房间。
四年的大学生活结束了。
工作落实后,赶紧在单位附近寻租房子。
曾经自以为对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很了解,但煞费一番苦心却发现有很多不如意。
房间狭小了,没有挥洒的空间;挣钱不多,没有装饰的能力;工作不稳定,没有长租的必要……这个房间,只是我迈入社会 的一个“窝”,仅比大学寝室那个单人床的“窝”稍大一点。
“窝”居其中,只能容身,无法安心。
或不满现状,或工作调动,或情感纠葛,我曾换过很多住处。
毕业时去同学家借住过几日,上班后自己租房子,但还没到期,就又被公司派到另一个城市驻扎;住过洁净的单位宿舍,破旧的车站旅馆,简陋的农家瓦房;和房东合住过,和同事合租过……那时,我只是城市的一个过客,那些曾经住过的地方,甚至还没有“窝”居出一丝温暖,便已经离开了。
结婚后,终于在这个城市安定下来,但还是租房住。
记得那年的冬天,为了孩子上幼儿园接送方便,我和妻趁傍晚时间去看附近的一处出租房。
房屋很小,寒气逼人,且与对面的楼房间距很近。
透过窗户,我看见对面那户人正在吃晚饭,那是一桌飘香的饭菜,那是一桌温馨的亲情。
此刻,“家”这个字挑刺着我的神经。
眼眶有点湿润,便对妻说:“咱们不要再这样‘窝’居了,还是凑钱按揭买套房吧。
” 如今,我成了房奴。
《蜗居》中的海萍说,“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连串数字蹦出来:房贷六千,吃穿用两千
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
八,物业管理费三百四……”虽然我没有那么高的生活成本,但压力与焦虑也肯定存在,可是能使“家”不再漂泊,能与可爱的孩子、贤惠的妻子、和蔼的父母“窝”出浓浓的温情,这点又算什么呢?为此,我将奋斗,也只有奋斗。
去年,我和老公取出积攒多年的所有存款,借了钱、贷了款、买了主城区的房子,终于当上了房奴。
为了快点把钱还清,我开始了精打细算的艰苦生活———基本上不逛街了,免得逛了就要购物。
居家生活也是能省则省:能在家吃的饭绝对不去饭店吃,哪怕是一碗面条;辞退了做清洁的钟点工;洗衣服基本都是手洗;衣服能将就绝不添新的,买双袜子都去批发二元一双;买菜的时候晚些去…… 看了我这窘迫的房奴生活,小姑子说“:大嫂,买房本来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你没必要因为买了房还贷款,就过这样艰苦的日子!”我说“:当然有必要了,无债一身轻啊!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小姑子说“:我不像你,我就是有债也会照样过高品质的生活!”我不屑地说“:等着瞧” 年末,小姑子真的成了房奴,我多少有些幸灾乐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下她该过苦日子了。
没想到的是,他和丈夫脑子 高智商的房奴 ■曾义兰 真的好用些,竟然维持着高品质的生活。
同往常一样,他们周末出去游玩拍 照———或是郊外踏青或是漫步长江边一游,再或者去城郊的山上写生,反正不花钱。
他们还是经常吃美味的饭菜———饭店不去了,自己在网上找菜谱,买来材料照着做。
妹夫学会了不少以前在饭店才能吃到的“看家菜”,前些日子到我家,还现场表演了一桌。
他们周末还是逛街———不买,看看也不错。
有时逛街看到心仪的东西,他们回来就在网上搜,网上购物比在商场便宜不少呢。
当然,碰到实在喜欢的,难以割舍还是会买下———有钱买不来喜欢嘛! 他们还是常看电影,大片一个不 落———不去电影院,在网上下载了看,省钱又方便! 锻炼嘛也是坚持的———不去健身房,约好了一起打打乒乓球羽毛球,去街边跳坝坝舞,一样健身! 小姑子还是很爱美,她告诉我说:“大嫂,黄瓜片啊西瓜皮啊美容效果都还不错!”妹夫还是爱看书,附近一所大学图书馆对外开放,去借就成了。
和我们的艰苦生活相比,小姑子显得很得意“:别看你们工资比我们高,欠债比我们少,可你们的生活品质比我们低!你们那只是过日子,我们这才是生活!” 小姑子夫妇都是大学生,原来,房奴也有智商高低之分,真让我惭愧万分! 房子啊房子 ■李晓 你身边所有的人都在讨论房子,都在炒作房子,都在囤积房子,你要是没有一套房子啊,你就会觉得被边缘化了,你就忽然有一种恐惧感。
说这话的人不是我,是电影《蜗居》里为房子一直奋斗的主人公感言。
这个人的话,也让我倒抽一口凉气。
在这个城市里,现实很凌厉,梦想很骨感,生活很丰满。
想想自己,人到四
十,住进了一套宽敞明亮的电梯房。
站在大楼二十层的阳台上,我可以远眺一湖碧水抒情,望着蓝天想飞。
当我从这美好的生活抽身而退,我也常常跌进冰凉的现实窟窿。
因为这房子,是按揭的方式付款。
所谓按揭,就是房子先把你按住,再一层一层地揭你的皮,让你这个标准的房奴,被榨干了血,变得瘦骨嶙峋,变得唯唯诺诺,成为房子的机器人。
我的朋友周老
四,整天背着一个皱巴 巴的帆布包包,像流浪汉一样在城市的建筑工地上转悠。
千万别以为他是城市的底层人群,在周老四的手里,已经囤积了
五、六套房子,只要转手一卖出去,就可以净赚百万元,而他此前一直靠炒房子,已经赚了数百万元。
我同周老四喝酒时,有时喝着喝着就来气,我对他破口大骂“:周老
四,就是你这样的炒房分子,投机分子,把这个城市的房价,炒上了云端……”周老四嘿嘿嘿地笑出了声,他结巴着说,我也没有阻止你去炒房子嘛。
想想也是,我怎么没有周老四的商业头脑,去炒房子摇身一变成为百万、千万富翁呢? 周老四是个生意虫,前不久一个房市开盘,他花钱请了二十多个老太太去寒风中排队领号,然后,他把这房号转手卖出去,净赚了数万元。
不说周老
四,看看真正的蜗居一族吧。
我的一位亲戚,在这个城市里,挤在 四十多个平方的小房子内,靠摆一个小摊辛苦过日子,送儿子上了大学。
孩子毕业以后,留在了北京工作。
儿子有了一个恋人后,打电话求父母:“爸,妈,我想在北京买房结婚。
”一问房价,简直是天价,最便宜的,也要八千多一个平方。
儿是父母心头的肉啊,就是剜肉,也要给儿子买房结婚。
小小蜗牛,也开始了狂奔的路。
夫妻俩把几十年咬牙积攒下来的二十多万元钱汇给了儿子,又向亲友借了十多万元,儿子终于在北京买了一套几十个平房的按揭房子。
有一天,我去他们家串门,只见两口子就着一碗稀饭一碟泡菜乐呵呵地扒拉着。
他们说,只要儿子在北京有了房,他们心里也亮堂。
他们甚至想,为了儿子,可以把现在住的这房子卖了,在郊区搭个帐蓬。
我忍不住捂住脸,泪水已从眼角滴落。
想一想,在这个城市,还有多少人,在为房子而不停奔波,他们小小的梦想,就是想有一个蜗牛一样的家。
蜗牛的家啊,我抬起头,望着天空中飞过的鸟儿,突然羡慕它们,可以在城市,在乡下,悄悄的筑一个巢。
终于拿到了新房钥匙,面对辛苦20年挣来的三室两厅的大户房,我们一家三口的题话全围绕在了如何装修与布置新房上。
在农村的父亲曾给姐姐装过房子,为了不影响工作又能尽快装好新房,我和老公也请父亲来帮忙。
接到电话的第二天,父亲就背着一袋萝卜几颗南瓜来到了我家。
不装修不知道物价贵。
为了省钱,老公带着父亲一趟趟跑建材市场,比价格,挑质量。
几天跑下来,老公累得呲牙咧嘴,感 给老人装修一间房 ■秋芷 慨地说,依我看,对一个人最好的惩罚就是让他去装修房子。
父亲听后呵呵一笑,哪的话,没啥累的。
后来,老公工作一忙,干脆将采购材料的活全部交给了父亲。
好在父亲身体不错,一天到晚不知疲倦地奔波在新家与建材市场。
经过三个月的奔波,新房终于装好了。
那天晚上,围坐在饭桌旁,一家人又讨论起了家具的摆放。
儿子说,他的房子要摆两组书柜,以盛放他心爱的书和玩具。
老公说,他的书房定要挂幅名人字画,以彰显他读书人的品味爱好……只有父亲沉默无语, 我忽然发现一丝淡淡的落寞写在他的皱纹深深的脸上。
那一刻,我热浪滚滚的心房,像掉入了一个硕凉无比的冰块。
冒着咝咝冷气,并拼命撕扯着我疼痛的神经。
我有意转移了话题,并安排父亲早早睡下。
夜深了,窗外无声。
我辗转,无眠。
从乡村走入城市一晃20年,我一直住得挤挤巴巴。
生病住院时,父亲从农村赶来,因为没地住,又不舍得住旅馆,他在医院的楼道里坐了一宿。
生孩子坐月子时,母亲来照顾我,只能夜夜住在房东的储物间,与一堆大白菜和煤球为伴。
还有我在乡下的公婆,因为没地住,每次只能像过客一样在我家匆匆留一休…… 次日,和老公商量后,我们决定将书房布置成老人房。
我们要告诉父母公婆,以后再进城,这儿也是他们的家,这儿也有一间属于他们的房子。
向南,能天天晒太阳! 重视对父母的 “精神赡养” ■石遇贤 居住市区现年45岁阿瑛,多年来十分孝敬双亲,关心其文化生活。
在2010年度《潮州日报》征订期间,近日,征订员上门订报,她为居住在湘桥街道社区年逾七旬的双亲续订了一份明年的《潮州日报》,供其父母亲阅读,为其晚年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阿瑛的双亲喜爱阅读《潮州日报》,他们认为该报越办越好,面向广大市民,是广大读者了解潮州的重要窗口。
《潮州日报》进行改革创新,使新闻报道更加迅速及时,新闻内容更加鲜活生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文化特色鲜明,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图文并茂。
《潮州日报》自办报发行以来,她每年都为父母订阅。
阿瑛这种订阅报刊的方式孝敬双亲的做法,体现了我市部分市民重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值得赞扬。
倩心倩影 幸福夫妻 在“三面” ■雁鸣 夫妻之间要想和睦、幸福,就要用心地去了解对方、适应对方、呵护对方,其中要注意以下“三面”。
一是“脸面”。
也就是通常说的“面子”,许多人都会在与别人相处时想到别人的面子,但在家里,有 的人就忘记了也要顾及家人的面子。
尤其是对配偶,错误地认为夫妻间应有什么就说什么。
其实什么都有个度,讲面子也是这样。
就是夫妻单独相处时,如说的话或做的事让对方下不了台,像无休止地数落对方多年来的“罪行”,把对方说得一文不值,被指责方自尊心受不了,也就会不顾面子拉下脸来,将小事变成大事,夫妻感情甚至会丧失殆尽。
在公共场合,夫妻间更要注意面子问题。
二是“情面”。
要适时地表露自己的情感,说话做事应想到对方的感情。
许多人都说老夫老妻了,不可能像谈恋爱时那样甜言蜜语。
其实,多年的夫妻生活如果没有经常更新的情感,也许会从平淡走向遗忘,甚至变成相互厌倦。
因此夫妻应经常一起进行一些有益有趣的活动,与对方说话不能认为是自家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还要对对方的关心表示感谢,常说声“谢谢”暖人心,也要记住在结婚纪念日、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特殊日子里给对方一点小礼物,至少有一声问候,别忘了婚后也要“谈恋爱”,感情也是有付出才会有收获的。
三是“门面”。
要经常注意对方的衣着打扮,营造活泼舒适的家庭气氛。
注重打扮会给对方以情绪上的感染,家庭居室的摆设也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
夫妻感情和睦能促进肌肤的保养,反过来夫妻外表的整洁美观也会增进感情的融洽,不要认为这些是年轻人的事,“老夫老妻”亦爱俏。
家庭是成家之人每天有近一半时间要呆的地方,试想忙碌了一天的人回到零乱昏暗的家里,心情绝不会好起来。
坏心情怎么会有好感情? 家庭也是一道风景,这是女人的重要阵地,也是男人的避风港。
营造理想的家庭氛围,增进夫妻的情感,关键在这“三面”。
凡人琐记 我曾这样地玩弄骗子 ■陈永奋 我时不时收到诈骗短信,内容大致如下“,钱还没汇吧,原来那个帐号消磁了,现在重新给你发一个帐号,××××××,请尽快办理为谢!”收到这样的短信,如果恰好这时我需要给哪位亲友汇一笔款,就会以为这短信是那位亲友发的,要是真把钱汇过去了就悔之晚矣。
今天上午,我又收到一条这样的短信,想想那些骗子实在可恶,于是想整治一下他,便回了个短信,“我正准备去银行,到底汇入哪个帐号?” 骗子回复我,“就刚才发的这个帐号。
”我故意说:“现在手头有点紧,先给你三万,余下的两万下个月还给你,可以吗?”骗子“:说好了的怎么又变卦了?那你下个月一定还给我啊!”我说:“实在不好意思,谢谢你的理解。
”语气充满感激和欠疚。
回复完短信,我打开电脑,登录骗子所发给我的帐号的银行网站,进入网上银行 登录他的帐号,输入他的帐号,然后随便编一组数字当作那个帐号的密码,连输三次就连错三次,密码连续错误三次,银行为了保护客户资金的安全,就会冻结这个帐号,户主如果要启用这个帐户,就必须携身份证去银行才能解冻。
我在冻结了这个帐号后,给骗子发了个短信,“怎么回事啊,这个帐号汇不进去,好像是被银行冻结了。
” 骗子显得很着急,很快回复了我,“我刚才看了一下帐户,可能是银行系统出了点小问题,我再给你发一个帐号:××××××××,这个帐号一定可用。
” 我在一分钟之内再用上述方法把他这个帐号冻结了,并给他发了个短信“,到底怎么回事,你尽发些汇不进钱的帐号给我!” 骗子更着急了,“实在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这样吧,再给你一个帐号:××××××。
” 我又把他的帐户给冻结了,并开始骂 他,“你他妈搞什么鬼,这个帐号也汇不进钱,这钱你到底还要不要?” 骗子急得不得了,连忙赔礼道歉,“真不好意思,你试一下这个帐号:×××××。
” 我再次把他的帐号冻结后,给他发了个短信,“刘哥,你知道我是急性子,我刚才的粗话你不要计较。
今天可能确实是银行系统出了点问题,你这个帐号也是汇不进钱,这样吧,你把你在不同银行开的户,都发给我,我看哪个帐号可以汇钱就汇入哪个帐户吧。
” 不到一分钟,我就收到了骗子发过来的不同银行的五个帐号,我一一把它们冻结了,又给骗子发了个短信,“这些帐号也通通不行,还有没有?” 骗子感觉到不对劲了“,今天真他妈奇怪,帐户全被冻结了,是不是你他妈的在玩我?” 我给骗子回了个短信,“兄弟,如果你不怕警察抓的话,就带身份证去银行一个帐号一个帐号地解锁吧。

标签: #软件 #想做 #比较好 #比较好 #视频 #门票 #视频 #聊天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