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微博评论为什么看不到

中国经营报CHINABUSINESSJOURNAL2012.8.27编委/陈伟编辑/陈伟马连鹏美编/纪翊校对/张国刚malianpeng@611982702@ 卫生部的“红包协议”避重就轻 画外 评论B13~B16B13 文/顾骏 据《新华每日电讯》8月6日报道,卫生部日前就《加强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征求意见,规定患者入院时进行医生不收“红包”、患者不送“红包”双向签字,协议书纳入病案管理。
红包本是医患关系的一颗毒瘤,卫生部直接将其挑破,犹如一碗水倒入油锅,顿时引发公众热议。
细看各方意见,肯定者多从卫生部的动机着眼,认为体现了解决问题的诚意,而否定者则多从可行性出发,认为不足以解决问题。
如果这样的概括不错,那就等于说双方其实没有差异,大家对效果都不看好。
之所以不看好,道理很简单。
红包协议能否奏效,需要两项基础条件。
一是医患双方是否存在信守协议的内在约束,能否自觉遵守红包协议。
从当下社会现实来看,收了红包不办事的医生好像不多,而且病情不同,红包金额不同,医患双方倒也像是建立了潜规则范围内的诚信约束关系。
问题是收了红包有诚 信,不等于在不收红包上也会有同样的诚信,因为红包源自患者与医生之间强弱失衡,送了自然平衡,不送如何平衡得了?而只要平衡不在,红包难绝,协议自然形同废纸。
其二是当任何一方不遵守协议时,相对方是否有可能诉诸第三方,引入强制力来确保协议得到履行。
按照现行潜规则,送红包是患者自愿,收红包是医生自愿,廉洁制度可以规定双方必须立下不收取红包的协议,但常识告诉我们,凡是外部强加的有违双方当事人意愿的协议,一般无效,因为任何一方都不会提出对方违约的申诉,而没有当事人投诉,卫生部再大的执行力度,也发现不了违约情形。
说白了,既称潜规则,就是看不见的,想用看得见的协议来管住看不见的协议,没门。
卫生部已有的正式规章都没管住,凭什么一张个人协议就管住了? 卫生部觉得能管住,可能是受国外警察面对嫌疑人必须告知“你可以保持沉默”的启发。
既然警方明确告知嫌疑人有沉默 权,有助于防止刑讯逼供,那医生明确告知患者不收红包,不也可以防止收受红包了吗?毫无疑问,一个良知未泯的医生原来经不起诱惑,有收红包的念头,现在自己表白过了,再收的确会不好意思,医院里由此一年减少了几个红包是可能的。
但在视红包为正常,不拿红包就站不稳手术台的医生那里,从来就是说不收,其实照收不误,现在有了协议,就会出现不同?具有强制力的制度规章都不管用了,这么点心理学的雕虫小技就能解决问题? 问题是如此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卫生部就不明白?医生收取红包固然令患者不满,但毕竟送红包的都是重症患者,所占比例有限,而医药公司、招标机构、医药代表、收受回扣的医院和医生,这整个产业链造成了药价虚高,让全体患者多支付的药价,远比个别患者送出的红包高出不知多少倍。
而且,医药企业、招标机构、医药代表和医院加在一起也数目有限,整治起来相对方便,不像患者和医生犹如茫茫人 海,监管红包的工作量和难度无法想象。
卫生部何以如此避重就轻,舍近求远,舍本求末? 如今医患冲突日趋激化,症状充分暴露,病因完全清楚,甚至解决方案也已放在案头,只是因为医保的池水太深,涉及的利益格局过于重大,真要下狠手重手,不但会伤及既得利益群体,更会牵动国家与国民,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大局。
主管部门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断推出迎合公众但于事无补的招术,放弃主管部门的责任,让强弱不平衡的民事关系成为协调医患关系的主导,还借抛出医生来缓解医患矛盾,回避体制改革。
相对患者,医生确属强势,但在权力主导的“红包协议”游戏中,医生和患者都是弱势人员。
只要现行医疗体制及其背后的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强弱失衡得不到恢复,借“修理医生”来转移患者不满的规定将不断出台,并不出意外地无疾而终。
这不是治本与治标的疗效差异,而是舍本求末的必然结果。
作者为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 谁在左右孙杨的商业命运 文/石述思 人红是非多。
尤其是红到孙杨的程度。
在伦敦奥运惊艳演出后,他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体坛头号男明星。
是明星就忙,尤其是各类表彰活动和商业堂会多,甚至可能携手另一巨星叶诗文被当地政府塑像纪念。
表彰往往是弘扬其为国为地区为母校争光的,是荣誉,是精神犒赏,谈钱伤感情。
商业活动则不同。
不谈钱伤自尊。
近日,中国品牌研究院发布《2012中国奥运金牌价值报告》,其中数据显示中国受众对伦敦奥运会关注度和期望值都有所下降,不及北京奥运和雅典奥运。
并初步估算,未来孙杨的金牌价值为4亿元左右,难以与当年的刘翔相比。
即使如此,据媒体报道,仍有200家企业希望能与孙杨合作,而他出席商业活动的出场费也涨到了百万元人民币。
这个价格已经超越多数一线影视红星。
不过,有体育产业营销专家直陈孙杨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要价太高,吓退了众多企业。
麻烦的是,随着奥运效应的逐渐消退,孙杨可能会因此丧失 更多挣快钱的机遇。
有人主张孙杨降价促销,毕 竟每次出场费挣到二三十万元还是有可能的。
错过了相当可惜。
在全民迷恋奥运金牌的年代,像孙杨这样被媒体如此爆炒、公众如此追捧的明星,出场费百万元似乎也无可厚非。
更有公众说,孙杨从企业那里拿多少钱是市场行为,属于周瑜打黄盖,别人无权置喙。
但遗憾的是,随着中国奥运冠军的激增,尤其是金牌情结的淡化,加上全民健康的危机与竞技体育的巨大反差,更使得公众对这个传统的为国争光的游戏逐步丧失热忱,但显然奥运冠军们没有对此做好准备。
商家们却洞若观火。
即使面对孙杨这样形象成绩俱佳的明星,也不敢轻易下重注,只是借助奥运后期短暂的全民注意力余温,做一次性短线活动,且出价远远低于冠军们预期。
比如叶诗文每次出场费50万元也被业界专家认为偏高。
在本届奥运前,被各界普遍看好的孙杨仅仅签下了三份代言合同,且掘金数额远远无法与昔日霸主刘翔相比。
在本届奥运再度悲催退赛的刘翔在2004年赢得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金牌后,商业价值达4.61亿元。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十多家企 业与刘翔签有代言合同。
加上中国奥运营销处于初 级阶段,各项规则制度不健全,运动员价值评估体系混乱,企业投机心态泛滥,商业开发往往被媒体和公众的视线左右,导致竭泽而渔的现象频发,严重制约了运动员商业价值的长期可持续开发,导致不少冠军商业寿命和其运动生命一样短暂。
更深层的原因是:在这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年代,由于价值缺失和信仰迷失,商业的急功近利和体育的成王败寇完成了亲密的牵手,令人窒息却无可奈何。
刘翔2008年奥运折戟后,2009年只有一家企业与其续约。
2010年,除了耐克公司外,27岁的刘翔几乎没有任何商业代言,飞人代言身价也一度降至200万元/年。
孙杨加冕以后,不知能否在如此高密度的商业诱惑面前永葆运动的青春,坚持正常的训练,保持泳坛霸主地位,如果像昔日的全民偶像张琳一样迅速低落,那么商家一样会迅速将其弃如敝屣。
当然,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孙杨的商业命运往往被幕后一个强大组织左右。
对于奥运冠军的商业开发,按国家体育总局对于运动员商业代言收入的分配政策,已经将比例调整为运动 员65%,教练员15%,地方体育局和协会各10%。
由于建立了这样的利益共同体,运动员为各方面淘金甚至成为和运动训练一样的硬性任务。
鉴于冠军们出成绩的周期性和运动生命的短暂,必然会导致相关各方必须抓住其商业价值最大化的黄金时期玩命挣钱,而这又往往会压缩其运动寿命,干扰其科学系统的正常训练,带来意外的伤病,甚至过早地结束运动生涯。
令人困惑的是:既然这些运动员和背后的团队、管理方都是纳税人掏巨资养活,这些商业开发的收益咋与公众没有丝毫联系?据报道,孙杨金牌含金量如下:教练丹尼斯的工资是100万元人民币;孙杨本人,教练员,随行工作人员,随同陪练的运动员,每人每月在海外的开销是30万元人民币,以此推算他两年多来海外训练的总费用接近千万元人民币。
该认真算一下公众的投资回报率了。
或许,彻底改变现有的管理训练体制,推动运动员真正以独立个体的名义单飞,承担训练成本并获得商业开发的收益,更符合全球体育发展的规律。
种种迹象表明,完成这一跨越尚需一个漫长的过程。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士 一份说了实话的拆迁公告 文/五岳散人 《南方日报》报道,8月20日有网友爆料,说是浙江乐清虹桥镇仙羊陈村发布了一份告民众通知书,称对“本村辖区拦路阻挡或在工地上无理取闹”的村民,将“该打就打,打后再讲”。
有照片有真相,毫无PS痕迹。
随后,乐清虹桥镇在其官方微博里向公众致歉,称通知书已全部撤除。
据悉,这与当地的棚户区有关,至于怎么有关,我们不在现场的人是不知道的,也未必说当地政府拆除棚户区是错的,但无论如何,这么杀气腾腾的告示一贴出来,哪怕是他们有千般理由、万种委屈,这句话一说出来,整件事情就全输了,完全没有翻盘的可能。
但这个告示有个最为明显的优点,就是它说的绝对是实话。
老实说,这么明确地把自己要做的事情说出来的官方告示, 一般还是很少有的,我们看到的基本都是委婉语:“不听从劝告者,后果自负”,古代则是这么说:逾期不降者,代天征伐、玉石俱焚,莫谓言之不预也。
问题是这种真话为什么就能这么堂而皇之地说出来?而且与当年有皇帝的时候,几乎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这个咱们就要去找找文化上的根源了。
如您所知,原来我们的社会把官员执行自己的职责叫做“牧民”,也就是把人民当做羊,官员则是牧羊人的意思。
牧羊人对于羊群具有绝对的控制权,打之、杀之都是其权力的范围。
这也并不奇怪,当时的天下是有力者居之,皇帝把天下打下来、继承下来,连土地带人民就全是他的私产了,官员们则是皇帝这个最大羊倌儿的下属,具备足够的合法性去牧羊、牧民。
后来这个逻辑变了,现代社会的标志之
一,就是把这种从上到下的拥有,变成了从下往上的 授权。
大家觉得国家是我们所有人的国家,需要管理者就选出一票人马去为大众工作。
这样的授权从理论上说就是为了杜绝牧民的官儿,让他们从牧民改成为人民服务。
不过呢,表面上的逻辑变了,很多时候内涵还是没有变,依然有大多数官员认为自己是在牧民,既然充当了这个角色,手里的鞭子总是不能少的。
有点儿文化的总是在私下里这么做,表面上从来不说,毕竟这种事已经是政治不正确了,而文化不够的就把这种混账话都说出来,直接就变成了反面教材。
其实这些年当中,很多官员让人天雷滚滚的言论,只要一深究,基本上都是还遵循着王权时代的逻辑。
说起来拆迁与拆除违建这种事,未必全是黑心开发商、政府不对,但那些人所用的方式,就是这份说了真话的公告上的方式,走到现在来看,大家也都是条件反射地认定只要
发生冲突,政府天然就是凶手、理亏的一方。
更为重要的是,政府抱持着牧民的心态,被牧的一方也就没打算去按照程序寻求自己的利益,既然你是打算用鞭子、最终是打算吃了我,那我们也就只能动头上的角了。
各地现在层出不穷的群体性事件,就是在这种牧民的心态下不断激化的结果。
那句“现阶段主要矛盾是官员低下的执政意识,与百姓日益高涨的权利意识之间的冲突”,可以算是一针见血地说明了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方式,就是解决“权为谁所授、力自何所来”,弄明白了这个,并且在制度上保证了执行,大概这种说实话的告示就不太可能出台了,而且大家有事就都去法院打官司,然后谁输谁认栽。
不然的话,这种告示可能以后不会再有,告示上写的豪言壮语,则会不断地变成现实。
作者为资深时政评论人士 近日,在河南省项城市公示的经济适用房申购人名单中有相当多的政府公务员,引起广泛 质疑,而当地政府回应称:“该市公务员的收入较低……部分公务员符合申购经济适用房的 条件。

” 张疼艺/漫画 本周财经微点击 @屈宏斌:出口订单大幅下降,消费增长受制于工资增速放缓和裁员压力,工业和房地产投资仍在下行,基建投资虽有所回升但仍比较缓慢。
今年稳增长政策的时间窗口不多了,我们有全世界最高的存准率和抱着9000亿元的财政盈余和3万亿元的国库资金结余,不应该让越来越多的实业企业撑不下去而纷纷裁员甚至倒闭。
@连平:近期银行不良资产改变了持续双降走势,余额开始增长;江浙地区、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更为明显;逾期贷款大幅增加,预示下季不良资产将进一步上升。
若未来增长企稳小幅回升,则银行不良资产增长势头会有所减缓;鉴于信贷增速今年仍可能达到15%左右、银行有核销这一调节手段,行业不良率可能与去年持平。
@熊焰:实体经济下行,信贷需求减少,存贷款利差收窄等共同作用下,中国银行业的“冬天”到来了。
苦练内功,控制风险,优化收入结构,增加产品流动性是必然之路。
@左晓蕾:FDI下降,要研究一下具体原因。
如果是美国近期税收政策的改变吸引美国公司回流可能只是资金回流。
如果是所谓以三D打印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影响,中国要注意了。
最近朋友说,一美国人居然“打印”出了一支可以发射子弹的枪。
未来打印出一驾飞机也不是不可能的。
劳动力比较优势就彻底消失了。
其他 @范剑平:银行不良贷款不可能永远只减不增,也会随经济周期增减。
无论与中资银行历史水平比,还是与外资银行比,中资银行不良率处于低水平且回升幅度有限,不存在系统性风险。
国外不少银行不良率虽下降但绝对水平比中资银行高多了,但股价却回升很多。
中资银行股价却屡探新低。
有点双重标准,让人想不通。
@张千帆pku:随迁子女学籍地高考及就地录取本来是公共领域的政策议题,其正当性已在公开讨论中充分确立。
虽然现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也提出过不同版本的反对理由,但这些理由是经不起公共理性检验的。
迄今为止,异地高考的反对者只是表达了既得利益受到挑战之后的本能反应,并没有提出任何摆得上桌面的理由。
@许文广:呼吁抵制日货,甚至借机打砸同胞财物的人,须知道,日本出口到中国最多的不是汽车、电视和动漫,而是词汇。
现代汉语70%的社科词汇来自日语,譬如:社会、经济、哲学、环境、艺术、医学、法律、人权……包括“抗议”。
爱自己的国家,就努力让这个国家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敬畏,而不是用廉价的愤怒证明自己的偏狭。
@胡紫微:姐有一个不靠谱的猜测,要以压房价为名收房产税了。
按说房价中有50%以上以各种税费的名义已被政府拿走,征收房产税于法于理皆无可立足,再加之沪渝两个地区试点一年多的结果证明房产税实无任何降房价效果,如今强推,原因无非两个:
1.缺钱;
2.讨好民意。
结果无非两个:
1.房价继续上涨;
2.族群继续撕裂。
@许小年:限购政策谁受益了?房租上涨,伤了低收入群体;大多数人仍买不起房;银行担心坏账;地方财政收入大降;税负转到企业头上,中小企业苦不堪言;地产商不敢投资,明后年供应减少,房价更高;打压需求,经济下滑……等着地产商降价抛库存?国企在后面接盘。
就这一个受益者吗? @潘石屹:目前,世界各国的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都是把今天的危机推到明天,寅吃卯粮,不能今天的问题今天解决。
这是政客们的选择,也是选民的选择,谁也不愿意承受失业、生活水平下降的痛苦。
滥发货币达到了这种目的。
也许他们希望明天有奇迹出现,如科学发明。
但奇迹是不可能出现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华生2010:看新闻,合并村庄、赶农民上楼、腾出土地搞开发建设上了联播头条,还有部委高官力挺。
这等祸国殃民的政策不被制止反受吹捧,如此搞下去,中国必落早年东南亚及拉美陷阱。
呜呼!
马连鹏整理

标签: #视频 #博会 #qq #不出来 #微信加 #视频播放 #能看 #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