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喇叭”传播“大能量”,微信为什么信息不能及时接收

信息 4
2021年1月4日星期一责任编辑:严蓉晖特约编辑:刘辉电话:5325915 县(市)区新闻 “小喇叭”传播“大能量” ——太湖县“十三五”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纪实 太湖县自2015年启动实施至目前正在稳步推进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近五年来,县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应急广播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机动灵活的独特优势,利用应急广播和村村响深入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不仅筑牢了今年年初疫情防控的“空中防线”,展示了应急援救中的广播力量,而且还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传递抗疫“最强音”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安全,请您继续坚持少串门、少聚餐,继续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常开窗,多通风,勤洗手……” 庚子年年初,一场百年未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为了让全县广大城乡人民群众及时了解防控的相关政策和要求,从大年初一开始,全县城乡大喇叭就响彻各个角落,向村民这样讲解预防新冠肺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抗击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宣传到村到户,为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撑。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该县融媒体中心切实发挥了应急广播覆盖全县186个村居受众较广的独特优势,做好全县疫情防控信息的正面宣传工作。
一方面,针对2015年建成的“大喇叭”部分年久失修的现状,融媒体中心及时调度、组织技术人员和15个乡镇广电站职工深入各村组加班加点修复损坏的线路、更换新的喇叭、甚至增加新的布点,让570多个喇叭同时响了起来;一方面,利用去年刚刚建成的15个乡镇和174个行政村的应急广播平台1200多个终端,有效完成新老系统的有机对接,收到了广播“战时应战”的强大功效。
2020年1月24日,也就是大年三
十,融媒体中心就启动了城乡大喇叭系统和应急广播系统,在县应急广播平台及时接收省台发出的所有防控指令后直接传向全县各地,及时播出防控倡议书和防控知识等相关信息。
每天除播出省台发出的防控指令信息、全县防控新闻与电视新闻同步之外,还每天播出县级各项工作指令、防控知识、公益宣传等内容60多条,累计时长达2个多小时,截止4月底,县级应急广播平台累计播出疫情防控信息2246128条次,为消除群众恐慌心里、正确引导疫情防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吹响防灾“集结号” 太湖县是一个70%山库区、30%畈区的地区,天气状况比较复杂,每年进入汛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劣天气,降雨分布不均,极易造成雨情、水情、灾情。
特别是地处畈区的新仓镇花园圩是一个汛情多发的灾害区域,这里有被誉为太湖“母亲河”的长河和皖河流域一条重要支流的黑河相互交汇。
每遇汛期大水,拥有两万多人口的花园圩就会告急,两条河水猛涨,甚至造成破堤,河水出现倒灌,农房、田地被淹,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极大的灾害威胁。
2016年6月30日,该县普降暴雨,多地发生滑坡,崩塌及洪涝、内涝灾害,新仓镇广电站根据镇政府的指令及时启用了村村响大喇叭系统分区域应急播出功能,在新仓镇圩区的金鸡、同兴、惠民、鸣山等四村内播送《新仓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通知》,及时通知新仓镇圩区四个村一万五千多人民群众撤离低洼危险地带,妥善转移受灾群众到安置场所和投奔亲友。
洪灾后期传染病容易发生,也是卫生防疫工作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洪灾之后无大疫,应急广播连续十天播放《关于加强洪涝灾害卫生消毒防疫应急工作的通知》和消毒具体做法,引导防疫人员和村民对公厕、垃圾堆和各个角落进行药物喷洒消毒,保障人畜饮用水安全,确保了灾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指示要求,及时启用了村村响大喇叭系统的应急播出功能,在全县范围内及时播送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知及相关信息。
7月3日-4日,央视记者深入该县灾区一线,现场采访报道全县广大干群凝心聚力抗洪救灾情况。
该报道于7月4日在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中首播,尤其是在《安徽太湖:花亭湖水库泄洪村民紧急转移》的报道中采用特写镜头,肯定了应急广播在当日花亭湖水库泄洪、新仓长河圩区15000多名村民紧急转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2019年5月25日,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侵袭太湖,黑河水位突然猛涨, 导致花园圩和小池白庙圩普遍进水,一时成了泱泱泽国。
县融媒体中心迅速启动应急广播,播发防汛相关指令,主动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2020年6月,该县普降暴雨,多地发生滑坡、崩塌及洪涝、内涝灾害。
而且受持续降雨影响,全县河湖水位上涨,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应急广播在防汛等“危急关头”、“危险时刻”却发挥了“指挥棒”的独特功能,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将防汛信息第一时间传遍到各镇村居,指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有效应对,做好汛期的预防、应急和救援工作,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较好地推动了防汛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不仅如此,该县还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点较多,其防治的压力大、覆盖广。
对此,许多乡镇村在每遇汛期给地质灾害点造成威胁时,纷纷通过应急广播及时发布地灾预警信息,把危险及时告知群众,将安全及时进行防范,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北中镇江河村在今年的防汛期间就是反复通过应急广播播报地灾防治信息与指令,成功转移地灾点20多人安全避险。
截至目前,该县已建立起覆盖县、乡、村的三级应急广播平台,在紧急情况下,通过系统平台可以为各级党委、政府发布紧急信息,保证广大群众在第一时间内听到应急指令并指导做好防护措施。
打造美丽“传声筒” 应急广播既是农村群众了解时事、政策、知识的一个窗口,更是一个农村文化娱乐的平台。
在节目设置时,县融媒体中心针对广大群众的收听习惯,在政策、时事的讲解中,适当穿插一些公益歌曲、宣传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让整个播报时段有张有驰,更加生动灵活,力争让群众喜欢听,听得懂。
如《笑星来了》、《为你朗诵》、《龙山宫书场》、《花亭湖戏苑》等自办节目,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日常生活,还进一步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补齐贫困群众的精神短板。
“村里这个大喇叭,我们最喜欢听的就是有关扶贫政策的宣传,比如说致富信息、招工信息、种养殖等农业科技方面的信息,以及很多的新闻和文艺类的节目,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农村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村民潘宗加高兴地说。
同时,随着应急广播大量终端投入运行,其应急功能还在严防森林火灾、传达应急指令、宣传法律知识、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美丽乡村等诸多方面显示出其 他媒介无法发挥的作用,实效明显。
由于该县拥有70%的山区,每年防 火期内的森林防火压力极大,乡镇干群防火的工作任务极重。
对此,该县在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防火措施中,将充分发挥农村大喇叭的播出功能用到了“刀刃上”和“关键点”。
通过大喇叭及时宣传森林防火的法律法规和森林防火基本知识,让广大老百姓熟知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营造了极其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较好地防止了森林火灾的发生,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助推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广泛深入推进。
“广播里常态化地播出《村规民约》治安管理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法律知识以及如何交纳社会养老保险、如何开展城乡居保与合作医疗、实施哪些民生工程等诸多惠民政策,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建设和谐家园;广泛宣传三线三边治理、垃圾污水治理、发布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相关文明创建和文明实践信息,内容十分丰富。
”广大城乡听众纷纷这样说。
更为重要的是,应急广播作为该县主流媒体的一个独特平台,时刻传递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长期坚持播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论述,从今年起定期推送了“学习强国”中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让播出内容更接地气、更贴民心,使应急广播真正成为传递强国声音、传授健康知识、倡导文明实践的新平台,真正成为决战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向往幸福生活的“传声筒”。
织密城乡“覆盖网” 该县高度重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分为四期进行。
自2015年启动实施第一期、2016年正式开播城乡大喇叭“村村响”以来,“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实施了三期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截至2020年底,全县应急广播固定接收终端将近3000个,覆盖新老城区和85%以上的乡镇行政村大屋场,从平台建设上基本实现了城乡全覆盖,从上到下逐步织起了一张密布的应急广播“覆盖网”。
特别是2019年,也是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后正式运转的第一年。
省广电局将该县列为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14个试点县之
一。
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纳入了全县脱贫攻坚重点工程之
一,并从组织架构、资金投入、项目方案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保障。
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由县直相关部门和全县15个乡 镇为成员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领导小 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应急广播体系建 设方案,并经省局专家组评审通过且下 发实施。
同时,中央财政资金安排240 万元、县政府配套安排110万元,实施应 急广播县级平台系统升级、15个乡镇 174个行政村的村级平台建设以及融媒 中心平台机房至四面尖发射台9公里光 缆网络改建工程、1个乡镇的无线网桥 试点等方面的第二期建设,成功实现了 县级平台与省级平台的技术对接,从而 也有效实现了从上至下像疫情防控期 间一样能够及时接收和播发上级指令。
此外,该县还从分配到太湖的省级 公共文化服务资金和县级财政资金累 计安排
889.66万元,实施包括67个贫 困村在内的88个行政村的广播电视 “村村通”向“户户通”提升工程,新建应 急广播固定接收点1200个。
2020年,该县累计投入资金400万 元,实施了第三期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并纳入了全县31项民生工程之
一。
到 12月底为止,已按期完成了12个社区 居委会广播平台建设,新建了1200个 广播固定终端,完成了90个村级平台 的主通道180公里光纤链路建设,以及 县级融媒体应急广播平台、地面数字无 线电视应急广播分发平台和县应急管 理局、气象局、水利局等县直相关部门 的广播应急分平台的建设。
为科学合理有序推进全县应急广播 体系建设,县政府于
2019年还专门出台 了《太湖县扎实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的实施意见》,即将推出《太湖县应急广 播运行维护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起日常 稳健的长效运行维护机制。
目前,全县 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运行、管理任务由 县融媒体中心及其所属的
15个乡镇广电 站具体组织负责,县中心建立了应急广 播的总平台控制系统,覆盖全县15个乡 镇186个村居的所有终端分布、广播是否 开启及其音量大小等均能实时在系统中 得以体现,在一定程度上真正能够确保 全县应急广播长期发挥作用,做到“日 常”能服务“、战时”能应急。
按照国家、省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 总体要求和该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总 体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实施第
四、五期建设任务,并紧密结合融媒体平 台建设,逐步实现应急广播平台与融媒体 新闻指挥中心平台的有机融合,将有线数 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融媒体信息发布 等广播电视传输系统一起纳入至应急广 播信息传输网络,进一步扩大我县应急广 播信息的覆盖范围;逐步建立县级预警信 息发布平台,达到自动与应急广播系统对 接的目标。
通讯员
刘辉 芭蕉河畔草莓香 元旦期间,天气晴好,不少市民纷纷选择到户外休闲,享受田园风光。
1月2日,笔者来到晋熙镇芭蕉村芭蕉河草莓采摘园,只见大片的草莓大棚内,一簇簇绿叶间点缀着一颗颗鲜红娇艳的草莓,三五成群的市民、游客纷纷慕名而来,手提小篮,开心地沉浸在采摘之中。
“我今天特地从宜秀区赶过来,采摘了这些色泽鲜艳、爽甜可口的草莓,既放松了平时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又亲身体验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农庄的生活气息。
”游客何倩置身在采摘园,心旷神怡。
采摘草莓的游客 据了解,位于晋熙镇芭蕉村的草莓采摘园是2020年由新仓镇同心村创业青年吴书伟投资新建的。
目前建有草莓种植大棚19个,草莓种植面积10多亩。
自2020年11月中旬开园以来,前来采摘观光的市民络绎不绝,芭蕉河草莓采摘园已成为我县市民近郊采摘游的又一好去处。
“目前正是草莓上市丰收的季节,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前来采摘,尤其是节假日、双休日每天的人流量有七八十人左右,一个月的经济收益大概有二到三万元。
”草莓采摘园负责人说。
花香引来百蝶采,大棚结出致富果。
在距离新老城区十分钟左右的路程,分布在进山赤百线两旁的芭蕉村种养产业园初见雏形。
截至目前,在整治一新的芭蕉河两岸,已初步形成了以吴书伟建设的10多亩草莓采摘园、以本村青年金海军建设的50多亩火龙果与葡萄采摘园、以雷氏菌业建设的30多亩菌类采摘园的种养扶贫产业格局,每年为当地群众就近提供就业岗位百余个,带动数十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为壮大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通讯员刘辉梅大宋 新闻广角 太湖入选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 本报讯去年经国家水利部、财政部批准,明确太湖县入选全国首批55个“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名单,安徽省仅太湖县、芜湖县(湾沚区)、广德市三个县入选,太湖成为安庆市唯一入选县。
太湖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项目是以恢复农村水系功能、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状况为目标,通过水域岸线并治,集中连 片统筹规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营造安全、生态、美丽的农村水系,建设水美乡村。
项目批复治理寺前河、香山河、黑河、新仓河、田家滩河、方洲河及青石河7条水系,涉及8个乡镇,治理湖泊1个。
项目采取河道清障、河道清淤、岸坡整治、水系连通、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及河湖管护等措施,共计治理河道全长73.4km,项目总投资10.02亿元。
(通讯员刘辉苏勇) 新媒体推介太湖系列活动举办 本报讯近年来,随着网络与自媒体平台的迅速发展,“网红”成为一种重要的网络文化现象,“网红经济”成为一种潮流。
日前,县委宣传部、县委网信办共同举办了新媒体推介家乡系列活动,来自该县各行各业的30多位新媒体代表参加活动。
县花管处、县文旅体局、县文联、县融媒体中心、县公安局网安大队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大家踊跃发言,零距离互动,为全县网络文化、网红经济助力太湖发展献计献策。
与会的县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认真听取大家意见,并就新媒体如何推介太湖文化旅游、宣传太湖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此次座谈会旨在鼓励和引领 网络文化规范发展,充分发挥网络名人粉丝量多、传播面广的优势,进一步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利用短视频网络平台的产品、技术等传播特点,积极宣传太湖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提升太湖美誉度和影响力,为建设文明智慧之城、美丽幸福太湖贡献网红力量。
会上,与会人员还共同学习了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
会后,30多位新媒体代表人士还深入五千年文博园、花亭湖等地进行实地考察。
据悉,下一步,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融媒体中心等部门还将与新媒体代表人士携手,制作推出更多量多质优的短视频,共同推介太湖文化旅游,助力太湖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吴阳金) 全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在太湖举行 本报讯最近,2020年安庆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在太湖县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11支代表队的100余名健身爱好者参加了比赛,旨在进一步在全市推广普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宣传科学健身,普及体育锻炼意识,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健身热潮,实现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目标。
此次比赛由安庆市教体局主办,太湖县文旅局承办,参赛级别 分为青年组(18岁—24岁)、壮年一组(25岁—44岁)、壮年二组(45岁—59岁)。
比赛项目包括1000米跑、800米跑、3000米快走、引体向上、俯卧撑、1分钟仰卧起坐、掷实心球、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跳绳。
测试项目均涵盖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柔韧人体运动五大要素,既是检验受测者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有效标准,也是推广和普及全民健身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通讯员苏勇) 太湖举行首次公证摇号售房 本报讯日前,太湖县举行首次公证摇号售房,县直部门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般购房户和房票户代表、城区居委会代表见证了摇号活动。
摇号项目共计540套房源,在公证人员的主持下,经过2轮摇号,540名购房人确定了选房顺序。
摇号开始前,由一位购房代表现场检查了电脑密封情况和 载有摇号数据优盘,并由卓越电脑工程师检查了摇号电脑。
首批516名从1658个资格名单中摇号产生,结合现有的24名房票安置户,一共产生540名。
此次摇号全程录像,摇号结束后,现场录像将刻录成光盘予以保存。
公示名单已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予以公布。
(通讯员张志彬) 太湖高铁建设如火如荼 元旦期间,太湖境内高铁建设正如火如荼全力推进,来自中铁系统400多名建设者艰辛奋战在一线,为早日通车贡献力量。
通讯员刘辉摄

标签: #手机号 #朋友圈 #朋友圈 #微信为什么删除失败 #有钱 #收不到 #微信为什么付不了钱 #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