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在科学的三维世界里,怎样怀孕视频

视频 3
月2本版编辑院杨新美校对院王剑圆园11年1月13日星期
栽藻造押渊园员园冤愿圆远员怨1怨1转8168耘原皂葬蚤造押dszk317@ 科学窑文化 遨游在科学的三维世界里 □采访者本报记者杨新美□受访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教授李醒民 科学的多面像 《科学时报》:这部最新出版的著作书名叫做《科学论:科学的三维世界》,那究竟如何理解科学的“三维世界”? 李醒民:所谓“科学论”就是指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和多维度的透视。
科学并非是一元世界,因此,我在这本书中力图勾勒出科学的多面像———作为思维知识体系、研究活动、社会建制的三维世界。
因此,从书开篇的目录便可以看到,我阐述了科学理论、科学研究的目的和动机,介绍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同时在最后一编《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中分析科学家的角色定位问题,并谈到了目前科学界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
撰写这本书耗时两年零四个月,而实际上是从20世纪末就开始收集、研读资料,可以说是为这部著作贮备了近20余个春秋。
尽管如此,花费这么多精力在这部著作上,我并不是为图名利,而主要目的就是祛除残留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维的、单薄的、枯燥的科学形象,进而达到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理解科学价值的初衷。
《科学时报》:从近代科学诞生起,科学在大众眼里只有一面———即是干巴巴、枯燥的知识,科学家在人们看来似乎这个特殊群体只是为追求科学的发展而工作。
您在书中说,我们不能将思维只局限于此,而是应该将这种知识科学观转向智慧科学观。
李醒民:是的。
狭隘的知识科学观带来了触目惊心的危害,如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挖掘了鸿沟,让科学远离了生活和人,科学在人们印象中留下的唯有艰深的术语和堆砌的符号。
我们对科学中蕴含的思想精髓、精神价值和人文意义却视而不见 时,就是丢弃了科学中的智慧。
因此,在这本书中,我将研究 活动和社会建制中的科学也纳入其中,向人们展现科学世界所具有的魅力。
科学家的灵感在何方 《科学时报》:众所周知,近代科学成就的取得并不在于人本身的变化,而在于他采纳的新技巧———科学研究方法。
您在书中指出科学发明需要艺术家的方法和审美方法。
审美方法在科学发明中如何起到作用? 李醒民:我们将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发明过程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在创造的关键时刻,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在寻找新的审美形式。
如对爱因斯坦而言,就是一种将空间和时间统一在单一框架里的极简主义的审美形式;对毕加索而言,就是将所有的形式简化为几何…… 科学新观点的产生过程,就是一次灵感的大碰撞。
彭加勒在《科学与方法》一书中就曾讲述自己在研究复变函数的经历,有时灵感的闪现是在放下手中的活后,或是离开桌子后,或是在悬崖边上,或是在大街上行进时,甚至下车时……这种切身体会让彭加勒意识到科学发明是审美的选择。
特殊的审美感,起着微妙的筛选作用。
审美判断越过界限,灵感闪现看到美丽的、和谐的组合。
也因此,科学发明实际上就是在 他,从1980年写毕业论文开始,到毕业后做研究至今30年里,写了36篇论文,翻译了15本书,出版过17本著作,从未申请过课题,也不参与任何评价,不曾拿过国家一分钱。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李醒民。
一辈子敢于坐学术冷板凳的他,在年过花甲后依然笔耕不辍,写就了《科学论:科学的三维世界》上下两卷著作。
本书力图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与现实中的科学实践和人生追求结合起来,力求做到科学与人文比翼齐飞,学术共思想圆融一色。
虽然两本书看起来像一部艰深的专著,但实际上,文字通俗易懂,从内容上讲它很适合科学技术人员、哲学工作者、科研政策的制定者、大专院校师生和自然辩证法爱好者阅读,也可以作为大学生和研究生相关课程的参考书。
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李醒民教授,一同探讨科学世界里的众生相。
各种元素的众多组合方式中找到最美、最和谐的一个。
《科学时报》: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巧而 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就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既然提问题在科研过程中有如此举足轻重的作用,究竟如何培养提问题的能力? 李醒民: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没有固定模式。
因为其与科学家的自身的心理素质、好奇心、兴趣点、知识素养、科学信念和追求乃至个人人格等密切相关,也与外部的氛围和文化语境有一定联系。
此外,提问题,就意味着要不断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意味着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但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中有一些不利于激发和培养想象力的因素。
目前的教育更多是灌输知识,而并非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被各种各样的学科知识充塞,既没有掌握科学方法、浸染到科学精神的熏陶,也没有人文情怀、终极关怀的默化。
更多的是盲目追求考试中获取高分,而并非提升自身的创造力。
明明花费一份精力得80分成绩就够的,可是却要花费一倍精力多争取几分,却不让学生利用这些时间博览更多的书、吸收更多的知识,不让学生多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学术不端行为 《科学时报》:2010年,科学出版社曾出版了《科学之妖》,从书中我们看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所爆出的舍恩学术造假事件。
而国内的学术不端行为也是层出不穷。
在新华社曾经发表的一篇题为《中国的“学术造假”为何屡禁不止?》的报道中,曾提出这样一个质疑———“为何在曾被视为净土的中国学术界中‘,学术造假’屡禁不止”。
在您看来,原因又是为何? 李醒民:其主要还是因为时代的氛围截然不同了。
现在,人们的关注点不再是美,焦点集中在了“芙蓉姐姐”、“犀利哥”身上,现在人们不再是审美,取而代之的是审丑。
在20世纪80年代,对知识如饥似渴的人们,为了将荒废的十年补偿回来,为了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努力学习和钻研。
因此当时,兴起了文化热、理论热,学术界并不浮躁。
而如今,诱惑太多,人们都躁动不安;曾经的一切都向知识看,如今一切朝金钱看,急功近利。
只有为数不多的科学家、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是以学术价值、理论意义为出发点做科研。
而多数科研人员是拿着国家支持课题的经费,拿着纳税人的钱,从中牟利,做着“平庸”的事,制造白色垃圾和学术泡沫,更有甚者一些人则纯粹是混日子。
《科学论:科学的三维世界》,李醒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定价:158.00元 《科学时报》:针对这些剽窃成果、伪造履历、学术受贿等学术不端行为,应该如何应对才能遏止这些不端行为的出现? 李醒民:从客观方面来看,需要制定较具体、较严格、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从外部下手,首先针对所申报的课题的类型,来制定不同评价体系和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
如对实用性课题,可以实现招标制;而对于纯学术或是基础性研究,可以实行事后收购制度。
如此才能保证课题经费都用在刀刃上,才能使得追求学术生命力摆在第一位。
此外,要将有兴趣做科研的人员与只愿专心授课培育人才的教授区分开来,而不可混为一谈,一概而论。
比如有的教授对学术研究不感兴趣,相反乐于教学和培养人才,针对这部分人,不要硬性规定他们必须发表论文,用另一种标准体系去考核,让他们各司其职、各乐其业,按各自的标准考核和晋升职级。
如此才有可能减少学术垃圾,降低学术造假出现的频率。
重要的还在于学者自己,即主观方面的意识。
从事科研的人应该有自律精神,有道德底线,应该是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而不是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周敏 南极冰川迅速消融、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地震频发、热带风暴频繁光顾、成千上万的人因为环境的恶化而背井离乡、淡水资源严重匮乏、变异病毒引发的新型疾病全球肆虐……自然给予人类种种的惩罚越来越重。
人们总是在美好的事物逐渐消失时才懂得去珍惜。
如今,我们的地球家园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资源;每天有5000人死于饮用水污染,10亿人喝不到安全的饮用水;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交通意外,240万人 发展方式。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HOME:抢救家园行动》这本环保读物能够充分唤起读者的环境意识,引起读者深思。
人类已经到了改变生存方式的时候!一直以来,人类的短视让地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意识到社会正遭逢生态危机,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解决现有的问题,并将整个社会带领到应有的轨道上,毕竟,面对人类目前的处境,抱持悲观的态度已经太迟,更别说假装什么也没发生了。
尊重自然,保护地球应当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普世的价值观念。
仅仅靠科学、专业和宣传,拯 行动起来抢救家园 死于空气污染引发的疾病;生产1公斤牛肉需要消耗1万升的水;75%的渔产品已耗尽或面临耗尽;40%可耕种农田遭到长期破坏;每年有1300万公顷的森林绿地被毁灭;1/4的哺乳动物、1/8的鸟类、1/3的两栖动物濒临绝种,生物品种的死亡率快于自然速度1000倍;到2050年会有2亿人沦为生态难民……《HOME:抢救家园行动》一书中的这些数据让人触目惊心,但毋庸置疑,这些都是人类科学数据统计出来的现实,我们无从回避。
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并不因为你不承认,它就不出现、不存在。
丘吉尔曾经说过:“拖延、折中和自我安慰式的权宜之计的时代即将终结,我们将要进入一个崭新时代———承受恶果。
”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成为人类面临的生死攸关的挑战。
一个更危险却往往被人忽视的事实是,全球环境如果进入恶性循环,如果跨越了地球能够承受的临界门槛,人类将难有生存的空间。
面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人能够幸免其害。
《HOME:抢救家园行动》一书通过90多个发人深省的议题和近百幅航拍图片一方面记录了地球演化40亿年来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真切再现了人类一直以来污染环境自毁家园的行径,揭示了人类现代文明光芒下隐藏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也深入剖析了世界各国在应对全球环境危机问题上的种种举措,呼吁人类爱护地球,寻求更为和谐的生存 救不了我们的家园,还要让全社会都自觉树立起环境意识,因为,如果没有环境意识,环保宣传的力度再如何大,最终也只会流于形式。
可以说环境意识是一个支点,而它能撬动的,绝不仅仅是人们对地球的美好情感,而是落实在生活中的切切实实的行动。
《HOME:抢救家园行动》一书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能够用触目惊心的数据和图片说服那些“相信那种理论,却不想行动”的人,唤醒读者的环保意识。
其实,环保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养成环保的意识。
或许,你无法约束别人的行为,但却能约束自己。
当我们每个人面对环保问题,该做什么,怎么做的时候,我们的标准应该是对或错,而不是从众。
读罢《HOME:抢救家园行动》,掩卷长思,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应该对自身当下的生活作点反省: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活法?尽可能地少一点污染,少一点破坏,用我们切实的行动,来抢救我们共同的家园! 《HOME:抢救家园行动》,[法]阿尔蒂斯-贝特朗著,李毓真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12月出版,定价:49.80元 类比与交叉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王楠 “哲理化情韵,真善依美撑,殊途追境界,同皈何需分?”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肖纪美先生,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治学实践之后,对类比与交叉这一思维方法的感叹。
《科学时报》2010年11月26日用两个整版刊登了吴文俊、杨乐、王元等几位知名科学家畅谈的交叉科学的应用价值,以及自身应用交叉科学的感悟,肖纪美院士更是在《类比与交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一书中对“类比”与“交叉”进行了更详细的论述。
肖纪美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特殊的环境下勤学“断裂力学”,思考“断裂物理”,创建“断裂化学”,将三者组合成“断裂学科”,从此,他在实践中越来越多地受惠于“类比与交叉”这种思维方法,总结出了材料学的方法论。
他在《类比与交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这本书中指出:“天下学科 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学科的发展,可使貌似不同的许多无生物的、植物的、动物的、人类的现象,得到物理本质的统
一。
”书中肖先生列出了他在运用类比与交叉方法治学的30个案例,从材料科学与生物科学,到材料与人才,从诗词及韵文结构,到物、人、事的互通,从特殊到一般,等等,这些都论证了类比与交叉这一创造性思维方法的意义和价值,为我们读者推开了一道思想的大门。
引用西方学者
N.维纳的一句话:“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被人忽视的无人区。
”科研工作者们,是否已经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遇到了瓶颈?头脑中是否也曾闪现出交叉科学的火花?不妨让我们运用这一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深度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吧! 《类比与交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肖纪美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定价:25.00元 2010首都大学生读书节落幕 本报讯1月7日,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央教科所、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北京发行集团、《大学生周刊》、北京北新广告公司联合举办的2010首都大学生读书节闭幕式暨首都大学生最喜爱图书颁奖庆典,于北京奥体中心区玲珑塔拉开了帷幕。
活动中,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表示,2010首都大学生读书节为大家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提倡大家“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这无论是对学生还是社会都产生深远影响。
读书节活动举办很有特色,“既可 以说是为好书找读者,也可以说是为读者找好书,让彼此都明白应该读什么样的书,什么样的书真正适合什么样的读者”。
自2010年10月21日开幕持续至今,大学生读书节通过优秀出版物巡展推广、图书漂流、图书评选、主题征文等系列活动,着力烘托“博览群书、养德励志、弘扬经典、享受阅读”的主题,历时两个多月时间,获得了全国各地近200余家出版社、出版公司以 及北京市近30所高校的大力支持,在首都高校校园内营造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和书香氛围,让大学生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
(杨新美) 南来北往 □“怀孕”,是一个含义极其丰富的词汇。
它既是私人事件,亦是公共事件;既是医学课题,亦是文化课题;既是任何家庭和民族得以延续的基本方式,亦是特定社会和文化复制思想和精神的载体。
以“怀孕”为主题进行历史研究,必定是件既新鲜有趣而又困难重重的工作。
在翻译克莱尔·汉森的《怀孕文化史》之前,我只隐约感觉它是一个很好的医疗史选题,译完之后才深切体会到“怀孕”的魅力。
克莱尔的确让我大开眼界,这本书实在是有趣,它仿佛打开了一座金矿,里面是值得挖掘和深入探讨的诸多学术问题。
我想,你也应该是喜欢这本书的,我们就挑一些感兴趣的内容聊一聊吧。
■是的,这本书的内容出乎我的意料。
全书的内容足以用令人眼花缭乱来形容,我是反复看了两三遍序言,才理出了整本书的头绪。
我想,这本书有两个方向可供我们讨论,第一是就怀孕的历史文化本身,其次是本书的选材方式及其背后的编史学方法。
就“怀孕”本身而言,怎样确定一个妇女怀孕、怎样清算妇女腹中婴孩生命的开始、避孕方式与人口问题、男性助产士的兴起及其医患关系、优生学的范畴、女权主义的话语权等等,以及怎样理解怀孕,是将其视为自然过程还是一种生命的病态,这一系列问题着实让我联想到著名的蝴蝶效应的比喻。
一个在产房里用力生产的母亲,串起了人类的医学、社会学、历史和文化的脉络,你说她多像那只扑扇了翅膀的蝴蝶。
□你这个比喻还真是贴切!关于怀孕的历史文化,我首先感兴趣的是男助产士的兴起问题。
男助产士出现于18世纪,他们先后在上层社会家庭和中产阶级家庭内逐渐取代了助产妇的地位。
助产妇和男助产士曾经争着为孕 □章梅芳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吴慧上海辞书出版社 怀孕:作为社会文化的事件 《怀孕文化史:怀孕、医学和文化(1750—2000)》,[英]克莱尔·汉森著,章梅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定价:35.00元 妇代言,为着各自的生存饭碗儿打笔仗。
谁具有更多的解剖学知识与解剖经验?谁更了解女性的身体并具有共同的怀孕体验?解剖学与身体体验,观察知识与共情知识,它们又是谁对怀孕的诊断和治疗更为重要?这些问题曾长期争论不休,不同的观点相持不下。
时至今日,你看,一统天下的基本上是基于观察和实验而获得的医学知识了,它的具体表现之一便是各式各样的指标数据,身体体验最多只能算是个参考。
现在有些医生甚至都不愿意听患者讲述病情了,那些痛苦的体验如同祥林嫂的唠叨一般让他们心烦,给你一张化验单,你先去化验,有了数据再说吧。
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所说的医患关系。
产科当然是女性更占先天优势的领域,对于那些性别伦理观念更为传统、保守的社会而言尤其如此。
那么,问题在于男性究竟通过何种方式扫除了这种传统性别观念的障碍 呢?除了要先打败作为竞争对手的女医生,还要打败能为女医生争得话语权和伦理优先权的性别观念,这可是更有难度的事情。
但毫无疑问,他们还是成功了。
你知道,如今好的妇产科大夫常常都是男医生。
这其中,恐怕与理性的实验科学传统的确立和扩张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然,也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权力争夺技术,例如贬低产婆的知识、人品和技巧,不让产婆接受新式培训,禁止产婆使用产钳,等等策略。
实际上,这可是反映了女性主义STS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因为如果想要了解为什么男性能在科学领域占据主导,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考察他们如何在那些曾是女性占优势地位的领域最终取代了她们的位置。
妇产科,无疑便是这样一个领域。
■这段也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但吸引我注意力的是一份日记式的自述。
一位男助产士写道:“这个世界无疑将给我信任,让我拥有如此充足的机会去了解很多的女性特质。
我身处她们的秘密花园,在她们遭遇身体和心灵的巨大痛苦时,担当她们的顾问和指导者。
当她们准备面对危险时,我是她们私密行为的见证人,当她们确信自己没有几个小时的生命时,我聆听了她们最后的也是最认真的反思。
”从这段叙述中,我读到了性别间的禁忌,但是从男性的视角审视生命的创造者,这中间对心灵的安慰而显示出了巨大的力量感和依靠感,除了医学训练本身,我想这一点也是产妇们需要他们的原因。
这里面还暗含了两性的心理特质,自然的心理特质而非社会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本书讨论了女权主义运动背景下的生育情况。
这时的语境,换成讨论两性的社会性别。
其中一个强硬的观点认为,生育能力是导致妇女处于 屈从地位的首要原因,只有当妇女从生育牢笼中解脱出来,她们才能获得自由。
看见这条论述时,我自然而然联想到母系社会。
接下去她的论述倒是能让我们立刻从现实中找到例子,她主张将生育和抚养小孩的职责分散给全社会,包括女人也包括男人。
显然,我是立刻联想到了蜜蜂的社会结构。
如果前两者都是在原始社会和动物世界中寻找范例,那么再接下来她的观点就站到时代的前沿了,她认为单纯由一个性别为了两性共同的利益而承担的物种繁殖的任务,将会被人工生育所取代。
深深烙印着男性符号的科学登场了,女权主义的政治主张在这里通过“科学”将被实现。
女权主义的观点,来自费尔斯通。
我相信她的性别体系观点是建立在男女平等、男女同一的基础之上,同时走的也不是“护佑两性本身的不同任其花开两朵”的平等模式。
在这一语境下讨论怀孕问题,我看其精彩程度未必见得输给科幻电影。
紧紧围绕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怀孕这点事已经充满了文化的意味了。
□也许你说得有道理,女病人往往更能从男助产士那里获得心灵的安慰。
但谁又知道这段自述是不是一种文本骗局呢?“建构”可是无处不在的,日记也不例外。
女性主义对生育问题的态度非常复杂,费尔斯通的观点只是其中的一种。
后来的很多女性主义学者又反过来强调生育是女性的绝对优势,是女性获得自由和平等的资本呢。
因而,不同的女性主义学者对待人工生育,对待科学技术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但无论怎样,你的结论是合理的,那就是怀孕这点事绝对不是私人事件,它充满了文化意韵。
这也是该书所体现出的最重要的一个主题。
怀孕的文化性和社会性,在这本书中还真是被揭示得淋漓尽致。
我们在这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谈及,感兴趣的读者自然会找着去读的。
不过,可以提醒大家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的文学故事,这些故事都与怀孕有关。
诸如《呼啸山庄》、《虹》之类的小说是很多人都熟悉的,在体味缠绵悱恻的爱情之余,看看它们如何对怀孕和孕妇形象进行塑造,也算是件趣事。
作为文化和社会事件的怀孕,不同时期的社会大众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
而在某个特殊时期,人们之所以能对它达成某种相对一致的理解,往往是专业产科著作、家庭医疗手册和讲述爱情故事的文学作品,这三者之间共谋的结果。
文学是医学知识传播的载体,医学话语又是文学作品借以建构伦理主张的工具。
因而,除了阅读趣味之外,克莱尔研究的可是文学评论者和医学史研究者都很少去关注的内容。
从科学编史学的角度来看,它无疑代表了一种新的研究取向。
这种新的取向,在表层上体现出来的是选材范围的扩大和选题的新颖,在深层上则反映了一种建构主义的科学观、科学史观及其所带来的学术意义。
■一说到“建构”,我就要联想到爱翁的名言:“上帝是掷骰子的。
”只不过每一次建构,似无心又似都有其初意。
在这样“无穷动”式的史学建构过程中,我们是一头扎进去尾随而动还是静观其变?对目前的我来说无法分清两者的界限,但至少它提供了思考的方法和视角,那就是多样性。
仍然一头雾水的读者看到这里或许会问,既然选择材料本身即代表了先入的观点和将临的途径,那么建构者的史论不就是史料集吗?为什么不能说呢?———走,我们看看克莱尔是怎么来选材料的去。

标签: #土豆 #网站 #毛线 #视频 #蝴蝶结 #微信群 #照片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