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头大,2021年6月4日

视频 0
星期五 10副刊专刊部电话:23602884最近,不少年轻人在网上吐槽“连 “连坐式孝顺”让人头大坐式孝顺”。
什么是“连坐 们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老伴委婉地告诉邓雪菲,孩子们认 式孝顺”?就是子女在孝顺父母时,也此后,在母亲的要求下,逢年过节,雷洁为回家一趟成本太大“,每次回家要花
要孝顺和父母关系亲近的人,比如父母琼给父母买礼物时都给舅舅也准备一两千块买礼物,一年下来人情开支就要 的兄弟姐妹。
“爹亲叔大,娘亲舅大。
”一份。
2018年结婚后,雷洁琼没回家过一万多,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哪里吃得 些父母理所当然地要求子女像孝顺自年,本以为可以省一笔人情。
春节后,消”。
于是,邓雪菲开始反思“连坐式孝 己那样孝顺亲戚,令子女苦不堪言。
母亲的要求让女儿气愤 网上,一篇讲述“连坐式孝顺”的文 母亲发来微信说已用雷洁琼的名义给舅舅买了年货,让雷洁琼直接转账给她。
雷洁琼被气得够呛,当时就拉黑了 顺”给子女带来的压力,并改变了态度。
因势利导而不能强迫 国家二级家庭与婚姻咨询师刘萍 章引来大量讨论,绝大多数是年轻人的母亲的微信。
在雷洁琼看来,这种“连指出,兄弟姐妹关系好是人之常情,但 吐槽:“我们姐弟三个都不喜欢大伯,父坐式孝顺”不仅绑架了亲情,也让家庭不能把亲情戴上道德绑架的枷锁,要求 亲却要我们年年去送礼”“妈妈有5姊妹,爸爸有6兄妹,逢年过节我的礼物要准备12份,简直头大”……网友“沐 关系变了味。
父母反思给子女带来的压力 其实,对于强逼子女“连坐式孝 子女“连坐孝顺”。
刘萍表示,父母将兄弟姐妹和自己捆绑一起,使得子女压力骤然倍增,长此以往极易引发家庭矛 沐”说了一件事:“奶奶手机停机,我给顺”,一些父母也在反思。
湖南邵阳56盾,“如果‘连坐式孝顺’带来经济压力 她充了200块钱。
我妈知道后,让我给岁的邓雪菲就是其中之
一。
过大,还会让子女夫妻之间产生不和”。
外婆也充200元,我二话不说就充了。
邓雪菲姊妹四个,她是老大。
作为 刘萍建议,要子女孝顺长辈亲戚, 过分的是,母亲让我再给舅舅和姨妈一大姐,从年轻时起,邓雪菲就习惯了关一是要考虑子女的经济状况,二是要避 人充200元,简直让人无法理解。
” 心弟弟妹妹。
参加工作后,邓雪菲拿钱免命令式强迫,“平日里长辈之间关系 广东深圳33岁的雷洁琼则有更难给弟弟妹妹当生活费,把单位发的福利好不好,子女们都看在眼里。
父母应通 忍受的经历。
参加工作第一年,雷洁琼分给弟弟妹妹。
2016年后,邓雪菲的两过自己的行为让子女感受这种亲情,心 花1000多元给父母每人网购了一双皮个子女相继成家。
两个子女都很孝顺,甘情愿尽孝心”。
网友“星辰大海”很认 鞋。
春节去舅舅家拜年,雷洁琼发现鞋常买东西回家探望。
邓雪菲对他们说:同这个说法。
他说:“我妈从小就跟我 子穿在舅舅、舅妈脚上。
雷洁琼回家后“孝顺父母,也要孝顺舅舅和姨妈。
”在讲她和舅舅的故事,那种亲情很感人。
向母亲提起此事,表示反对。
母亲却指她的影响下,子女们给舅舅、姨妈送粽现在妈妈和舅舅、姨妈关系很好,我也 责她当时就该多买两双,并说:“舅舅从小对你好,你的孝心也应该有他一份。
” 子、月饼,送年货,拜寿打红包……对此,邓雪菲很满意。
不过,这两年子女 王宇很乐意时常去看望他们。
”(摘自《快乐老人报》) 102岁大姐千里跨省给100岁妹妹庆生73岁双胞胎每周隔 国界相见 现年73 四川乐山102岁的乔 乔风展的女儿赵党玲 岁的双胞胎 富月老人近日在子孙的陪 介绍:“三位老人50年代初 兄弟欧拉和 同下,乘车前往1300公里 的时候就各奔东西了,大 蓬托斯,分别居住在挪威东南部的哈尔外的河南洛阳。
这么远的 姨到了四川,我妈来了洛 登和瑞典西南部的小镇史卓姆斯塔,两旅途非常辛苦,但老人却 阳,三姨就留在了新郑。
地车程约半小时。
因新冠肺炎疫情禁充满了期待,因为她远在 今年想着我妈100岁,三家 止居民跨越国境,两人已有一年多未到河南的亲妹妹乔风展要过 就说一定要在洛阳让这
对方家中拜访。
他们便相约每个星期100岁生日了。
位老人相见。
” 六在瑞典和挪威交界的桥梁上见面,他 经过近20个小时的舟车劳顿,4月 5月2日,乔风展的百岁寿宴如期 们带着露营椅、热水瓶和三明治,相隔230日,乔富月到达了洛阳,如约和自己举行,在102岁的姐姐和92岁的妹妹相 米距离在桥上聊天,4月20日还一起度的妹妹乔风展见面了,同时到达的还有伴下,满堂儿孙的簇拥下,乔风展被满 过生日。
兄弟俩表示,每周能见到对方从河南新郑到来的小妹乔玉凤,她今年满的幸福包围着。
大屏幕中的每一个 对他们而言十分重要,他们每次相见都也已经92岁了。
画面,每一句温情的话语,都涌动着浓 25次尼登泊顶尔珠峰登山向导第像开派对。
(摘自《半岛都市报》) 现年51岁的尼泊尔凯米登山向导凯米·瑞塔·夏尔巴,近日第25次从尼泊尔一侧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打破了他本人创下的登顶世界纪录。
因为年龄问题,三位老人不能用语言畅快地交流,但握着彼此的手,每个人眼里都满是幸福和温暖,她们已经有近十年时间没有聚在一起了。
郁的情意。
四世同堂,儿女孙辈们一一拜寿祝福,一张象征团圆的全家福把美好的瞬间定格,也让幸福在这个大家庭中不断传递。
(摘自《湛江晚报》) 据报道,一位看起来七
日本一老人将毕生积蓄赠家乡 请花了它。
这是一笔捐款。
” 十岁的日本老人,近日来到神奈川县横这名工作人员说,以前从未收到这么大 凯米于1994年5月首次登上珠峰。
须贺市政厅,要求那里的工作人员把装数额的捐赠,捐赠时老人也没有留下姓 2019年,他在不到一周时间内两次登上有一封信的背包交给市长。
工作人员名。
横须贺市市长上地克明在声明中 世界最高峰。
凯米原计划去年再次冲在背包里发现了6000万日元现金(约说,新冠疫情艰难时期出现这样的善 击珠峰,后因新冠肺炎疫情取消。
合354万元人民币)和一封信。
信中写举,令自己“震惊和感动”。
(摘自《都市快报》)道:“这是我从一年级开始攒下的钱。
(摘自《江南晚报》) 白女士有家属进京 帮丈夫落户北京落户指标。
为此,她和丈 离婚索赔千万元夫签订“落 其落户作出的努力,于是拟了一份“落户协议”,内容为:胡先 户协议”,约 生随白女士 定帮丈夫落户,如果两人离婚,丈夫要补博士后出站落户北京,如果双方离婚, 偿妻子1000万元。
后来,二人婚姻走到胡先生给白女士补偿1000万元。
胡先 尽头,白女士依据协议起诉。
近日,海淀生为了缓解家庭矛盾签了名。
但二人 法院判决二人离婚,但认定该协议无效。
因为常年积压的矛盾,最终选择到法院 白女士和胡先生曾是一对校园情诉讼离婚。
侣。
白女士博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 法院认为,从协议签订过程及内容 后。
胡先生硕士毕业后留京工作。
二人看,既非双方对夫妻财产的约定情形,也 登记结婚第二年,白女士博士后出站,同非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因此 时得到了一份“福利”——不仅白女士本白女士主张依此处理夫妻财产分割,无 人可以落户北京,作为配偶的胡先生也法律依据,驳回了该项诉讼请求,改判男 可以随之落户。
方每月支付抚养费5000元。
白女士认为胡先生没有重视自己为 (摘自《北京晚报》) “300万房产赠水果摊主”再起争端近日,备受关注的“老人300万元房2017年7月因病住院,经诊断患有严重 产赠水果摊主”一事有了新进展:老人被的阿尔茨海默症,目前老人已无法判断 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家属表自己的意识和行为。
上海市司法鉴定科 示未来或就监护问题进行诉讼。
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接受法院委 家住上海市宝山区88岁的马先生,托,于2021年4月14日出具鉴定意见 因老伴和儿子去世,一人独居,近些年在书:被鉴定人患有器质性精神障碍,目前 生活上受到小区水果摊主小游一家的照应评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
2021年5月 顾。
此后,马先生带着小游到上海普陀8日,上海宝山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 公证处办理意定监护,把自己的晚年和老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遗产,都托付给小游。
得知此事后,马先 据了解,老人家属与水果摊摊主小 生的妹妹向宝山法院申请认定马先生为游都希望未来做指定监护人,双方极有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上海宝山法院的民可能将就老人监护权归属对簿公堂。
事判决书显示,申请人诉称,老人于 (摘自《新民晚报》) “量子神药”原是压片糖果近日,上海89岁的陆女士向媒体反鞋”会寄送到家,自己要先“听课”。
因患 映,她接到一个“免费赠送‘量子鞋’”的有多种疾病,陆女士买过不少保健品,知 电话,对方还上门将她接去听讲座。
陆道这些“课程”多半是推销,“如果效果 女士听完讲座,并花10100元买了5盒好,我是愿意买的”。
一位“韩教授”向她 “量子神药”后才发现,“神药”其实只是推荐了名为“一芯一瑙”的药物,并称该 压片糖果。
药利用“量子原理”,只需一个疗程就能 陆女士退休前从事科研工作。
此药到病除。
起初,陆女士只想买一盒,在 前,她接到一名“中科集团”工作人员的多名推销人员反复劝说后,陆女士买了 电话,称集团研发了一款“量子鞋”,穿上5盒。
陆女士回家后才发现,“一芯
后永远不会摔跤,并表示因为陆女士曾瑙”只是“γ-氨基丁酸磷脂酰丝氨酸压 是科研人员,对她不收费,还邀请她去公片糖果”。
过了两天,陆女士收到“量子 司实地看看。
鞋”,发现就是双普通鞋子。
当她想联系 陆女士到达该公司后,得知“量子销售人员时,发现电话无法接通。
即使 想报警,也因无法提供对方的确切地址, 百态 只能不了了之。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航表示,营销骗 子抓住老年人追求新事物、追求健康的心理,用“高科技”的“新名词”吸引其注 责任编辑:胡欣 意力,无论是家属还是社会,都要多关注老年群体,加以正确的引导与宣传。
(摘自《新闻晨报》) 文摘爱管闲事“傻老头” 曾参与“两弹”试验 近日,湖北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 街701社区85岁的方宝康火了。
退休 后,他因热心社区事务,爱管闲事,被 邻居亲切地称为“傻老头”。
让人意想 不到的是,直到几年前,社区在填报居 民信息时,才得知方宝康参与过我国 “两弹”试验。
1961年,方宝康从上海 交通大学潜艇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 进入上海某研究所工作。
一年后,他 来到武汉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后被选 派到新疆参与原子弹核试验工作。
退 休后,这段经历一直被他藏在心底。
“我用三句话,就能(摘自《楚天都市报》)让男人为我花18万元” 近日,不少介绍如何让男人为自 己花钱的短视频在网络热传。
视频 里,这些妆容精致的女博主的开场白 都是:“我用三句话,就能让男人为我 花18万元。
”接着,她们会讲述自己如 何让男人为自己花钱的场景。
梳理发 现,不同博主的内容几乎是一样的。
据了解,这些女博主发这些视频,主要 是用于兜售话术、贩卖相应的培训课 程等,主要瞄准的是一些文化程度不 高、感情受挫的女性。
这些女博主虽 然自诩情商高,但漏洞百出,也因此遭 “饭圈”不能变“圈钱”到网友群嘲。
(摘自澎湃新闻) “一开始预算是打700元,进群之 后大家接龙加钱,到最后不知不觉就 到了2000元。
”近日,高中生林晓参加 一次“饭圈集资”,花掉了她两个月的 生活费。
所谓“饭圈”,是指“粉丝”们 因为崇拜同一偶像,以“饭”之名结伴, 共享资讯、集体行动而形成同一圈 子。
“饭圈集资”则是由明星后援会发 起、“粉丝”参与,为明星募集资金用于 打榜投票等行为,狂热之下也滋生诸 多乱象。
日前,国家网信办提出要严 厉打击网络粉丝群体非理性发声、应 援等行为。
(摘自《海南日报》) 网红“蝴蝶结阳台”人去楼空 因为悬挂了一个粉红色的蝴蝶结,上海市武康路上的一个阳台成为网红打卡地。
然而,一些网友不但一整天都挤在阳台下拍照、拍视频,甚至大喊大叫让屋内的老人配合自己。
最终导致老人不堪其扰,被家人接走,蝴蝶结也被摘除。
(摘自《羊城晚报》) 每天早上上班,在经过灞河边的小公园时,都会看到一群跳健身舞的市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他们随着时而热烈时而舒缓的音乐节拍,伸胳膊踢腿。
在这群跳舞的人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站在队伍最前排的一位老奶奶。
看样子,快80岁了吧。
她个头不高,皮肤白皙,戴着一副玳瑁眼镜。
她的打扮总是那么的闲适风趣:一袭青色衣裳,一件银灰色的中长裙,肩上配有一条用上好的淡淡的黄色丝绸做成的披风。
偶尔,她会将满头银发绾成一个髻,使整个人看上去显得年轻、优雅、清亮。
也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她跳起舞来,幅度并不是很大。
比如,许多时候,跳舞的人会随着激烈的节奏,一个漂亮轻盈的转身。
可对于她来说,这样的动作显然过于夸张,她总会缓缓地点到为止;再比如,人家跳舞时,每个动作都会追随每一个节拍,可她好像是由着性子在跳,想抬胳膊就抬胳膊,想伸腿就伸 独自优雅 腿。
她虽然身在跳舞的队伍中,但更像是一个人在独自跳舞。
由于她站在队伍最显眼的位置,加上她别致的装扮,许多路过的人,都忍不住要多瞅她两眼。
有惊奇,有诧异,更多的则是羡慕。
听熟悉她的人说,老人以前是大户 网上曾有这样一个提问:“提升幸福感最快的方式是什么?”点赞最高的回答是:“降低对别 完美无味 和频率相同的人在一起,无需过多言语,就能知你心酸;不必委曲求全,就能收获万般自 人的期望值。
”没有完美的别人,只有看在。
不懂你的人,交往越久越心累;懂 开的自己,心简单了,人就不累了。
你的人,交往越深越温暖。
我们终其
我认识一对夫妻,结婚多年,仍然生想遇到的,不过就是一个知晓自己的 相看两不厌。
妻子说,起初她和丈夫不完美却仍愿意包容的人。
人生百味, 也会有矛盾,只不过后来学会了各退若是要求事事圆满、件件如意,只会索 一步。
还记得有一阵子,她特别喜欢然无味。
吃丈夫公司楼下的卷饼,丈夫连续几天 追求完美,身心俱疲,万事求缺,更 下班后都会买一份回来。
显大智慧。
与人相处,如果感到格外轻 可有一次,丈夫因为加班忘了买,松,在轻松中又感到真实的受益,那
妻子就发了脾气,觉得丈夫连自己这点定是遇到了自己的同类。
唯有和这样 小要求都做不好,两人一晚相顾无言。
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无需伪装自 第二天,妻子静下心来一想,的确是自己要求太高了。
即使是夫妻,也不 小来己,不必计较得失,心安舒坦。
(摘自《莫愁·智慧女性》) 能逼迫另一半来满足自己的期望。
那天晚上,丈夫依旧加班,妻子这 次却没有让他买卷饼。
丈夫下班后,发现卷饼摊已经关门了,便转身走进一家 日子的咸淡 花店,为妻子挑选了一束玫瑰花。
人生是由酸甜苦辣构成的,平凡的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你学会日子也是由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百味 了降低期望,生活中反而处处是惊喜。
”之物构成的。
没有谁的人生一直甜到 放弃对他人的高要求,别人轻松,自己腻,也没有谁的人生一直苦到无边。
咸 也舒服。
淡相依,甘苦共存,这才是人生和日子 表姐身边就有一位至交好友,两个的常态。
人平常都忙着上班、带娃,很少有时间 其实,过日子要尽量做到咸淡相宜 聚会。
而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全是在才最好。
在“咸时”想到“淡时”,屏气凝 对方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表姐家孩子神,韬光养晦,节制自敛;在“淡时”砥砺 出生,朋友就算买站票也要来道喜。
表前行,不向命运屈服,力争用双手奋斗 姐也曾经请了一星期的假,帮朋友陪护求转变,或积蓄力量等待“翻身”。
重要 病危的父亲。
两个人的交情,到现在已的是,心中始终要容得下“咸淡”二字, 经足足维持了二十年。
装着它的分量,不以“淡”为苦,不以“咸” 表姐说:“我俩从不抱怨对方有好为傲,多一点豁达与宽容,少一点苛求与 事怎么不想着自己,反而是,有用得上我的地方,一定要开口说。
” 杨德振贪婪,日子就一定会过得有滋有味、有 声有色。
(摘自《思维与智慧》) 人家的女儿,不满包办婚姻,嫁给了一个“穷教书的”,今年已是78岁的高龄了。
早在十几年前,她唯一的儿子,一个长相英俊、聪明能干的年轻军官,在一次抢险中不幸英勇牺牲。
老人到底流了多少泪水,人们不得而知。
大伙只知道,两年前,和她相守相爱一辈子的老伴儿也离她而去了。
怕她接受不了打击,3个女儿都要求她搬过去和她们一起住。
但她总是说,自己现在还没有老到需要照顾的时候,还精神着呢,她可不想给她们添麻烦。
女儿们拗不过她,只好给她请了一个保姆。
现在,她和保姆倒相处得像老姊妹一样亲。
在我们身边,有一种人,会因为生活中的种种烦恼,成天抱怨自己的命运;而另一种人,即使遭遇种种不幸,他们面对生活时,依然笑容灿烂,因为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懂得在生活中找到 姚秦川属于自己那份独有的精彩和优雅。
(摘自《思维与智慧》) 箴言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
车尔尼雪夫斯基 靠谱和孝顺 凡事从对方的角度思考的人,一定比凡事从自己的角度思考的人更靠谱。
靠谱的原因是:这样的人不自私。
活了一辈子,能事事都为别人考虑,一定是品格高尚的人。
所谓相由心生,心底盛着别人的人和心中没有别人的人,决然是不相同的。
前者看到的世界和后者看到的世界,也决然不一样。
眼界决定生活品质,也因此,这两种人的幸福指数也肯定不一样。
跟父母说话高声大气吹胡子瞪眼的人,倘若跟你柔声细语甜甜蜜蜜,这样的说话方式不是来自他的本心。
一个对父母都好不起来的人,别指望他对你能真的好。
你若没有发现破绽,只会是两种情况:一是时间不够长;二是他演得比较深沉。
找对象要找孝顺的人,因为在孝顺那里,藏着一个人心底最后的和颜悦色, 马德这样的人最终差不了。
(摘自《广州日报》) 人生 责任编辑:周岩 我第一次意识到注意力被侵犯,是在一次下班回家的路上。
那天,当地铁从人民广场站行驶至解放路站时,往常漆黑一片的隧道里突然闪耀起光影的追逐,朝窗外望去,原来是投放在墙壁上的一则广告,多幅静止不动的画面随着地铁的高速移动变成了动画。
原本想发发呆的我一下被吸引,从那以后,我便渐渐开始对一些神不知鬼不觉地吸纳我注意力的信息产生了敏感。
后来,我逐渐发现,在不需要工作时,追几集电视剧,刷几分钟短视频,本意是想放松一下大脑,结果白白负荷了更多的信息。
现代人几乎都有一个通病——信息焦虑,也叫错失恐惧症,我们害怕错失有意义的事情或重要的信息。
这在现代生活里的体现便是不停歇地刷视频、刷朋友圈、刷社交网络。
在这种生态下,精力自然不够用,于是,视频我们要看最短的,八卦要看最细节的,就连追剧可能也是两倍速播放的……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一个研究发现:美国人平均每天接收高达34GB的信息,约10万个单词。
每天处理34GB的信息对于人类的 大脑可能未必是一件困难的事,但这些信息大多过于零散。
朋友圈里的公众号文章,一不小心读到最后发现鸡汤文末铺了个软广告,还没来得及放下手机,新闻即时推送又来了……这一切都在一次次打断大脑的思考。
大脑和电脑是不一样的,电脑可以多任务处理,而大多数人脑是不能“一心多用”的。
人生智慧 被侵犯的注意力 美国心理学会研究发现,多任务处理会浪费一个人至少40%的高产时间。
根据美国微软公司的统计显示:重度智能手机使用者每天触摸手机5247次,共计3.75小时,分为132节使用时段;而一般智能手机使用者每天平均触摸手机2617次,共计2.42小时,分为76节使用时段。
除去8小时睡眠时间外,我们每天的时间被分成了至少76节,每节12.63分钟。
而更可怕的是,在12.63分钟里,每次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平均只有8秒。
所有的数据都显示我们的生活、 年过八旬的婆母到 名人感悟新加坡小住,我到飞机 场去接她。
她步履轻快地从闸 征服岁月门里走出来,手上提着 地找事来做。
拿手点心,做了一样又一样;大锅小锅,刷得晶晶发亮;屋里屋外,扫得纤尘不染;花园前后,修剪枝 一个沉甸甸的纸袋,不待我开口,便笑叶,为饥饿不堪的花卉果树施肥疗饥。
嘻嘻地说道:“这些粽子,昨晚才包好 我缝纫手工拙劣,婆母一到,孩子 的,还有余温呢!”到家以后,又从行李如见救星,纷纷把我平时为他们缀补的 中取出两个木瓜,说:“这木瓜,是自栽衣呀裤呀裙呀全都取出来,要求她重新 的,又香又甜,特地带来给你尝尝!”我再补;先生也“落井下石”,把我替他补 拿在手上掂了掂,哟,那么重!婆母说:的裤子拿出来,婆母乍一看,便笑得前 “重,表示水分多嘛!” 俯后仰,戏谑地说:“嘿,我还以为是
次日,带她去购物中心,逛着时,她条蜈蚣爬在裤子上呢!”她拆线缝线,忙 只顾着浏览橱窗,一个不留神,整个人得不可开交,却又乐得心花怒放。
重新 趴跌在地。
我吓得魂飞魄散,飞奔上补过的衣服,犹如新的,针线密实、针脚 前,可是,手还没有伸向她,她便一骨碌整齐。
呵,谁敢相信一名年过八旬的老 地坐了起来,手脚利落地站直了。
捋捋人有这等能耐! 头发、拍拍屁股,向惊魂未定的我微笑, 世人都无奈地被岁月所征服,唯有 说:“没事,没事啦!”居家不外出时,她老是“无中生有” 尤今婆母,顽强地以她的快乐和爱心来征服 岁月。
(资摘) 谁也拯救不了谁我们总是听 到看到这样的故事:有的男人反复 处,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允许这种痛苦伤害自己呢? 赌博或是酒后家暴,而他的伴侣多年 一些人是赌气,我不开心所以我也 来一直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却没有离不放你走,咱们必须鱼死网破。
还有
去;有的人屡屡出轨、不知悔改,他的种很常见的想法是“他没我不行”“他都 伴侣痛不欲生甚至身患癌症也不离这样了,我再离开他,他就完了”。
婚。
这种剧情让人震惊且难以理解, 这种让人瞠目结舌的心理也叫“拯 但总是屡见不鲜。
救者情结”,就是觉得只有自己能承担 按说人是有避险的本能的,遇到危拯救对方的责任,别人都扛不起来。
险、不好的事情时,会自然地避开,回避 上面举的例子是比较极端的,其实 风险。
但为什么有人却能够和痛苦共还有一些程度没有这么高的拯救者情 结,在生活中更加常见,也在影响着我们 工作越来越碎片化。
而碎片化带来的是的亲密关系,尤其是在育儿和两性关系中。
浮、浅,看电视在分心,工作在分心,任何 我有个朋友,之前谈了个外地男 时候我们的注意力都在跳来跳去,带着友。
自从俩人恋爱,朋友就每天晚上 我们在浅层的工作和生活一路狂奔。
和男友相约一起下班,所有周末都推 一旦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掉聚会去陪男友。
按说她的个性绝对 你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习不是黏人型,这次怎么大变呢? 惯。
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将很难胜任 她说:“他家在外地,没有亲人朋 深度工作。
那些热闹而又无用的信息友,我要是不找他,他就得自己在出租 会降低我们抵抗分心事物的能力,使我房里,多惨啊?”这个朋友因为担心自 们在试图深度工作和思考的时候更难己和家人聚会,会让男友心生失落,后 集中注意力。
来连在家的时间都压缩了。
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注意力,降低 结果不到一年他们就分手了。
男生 无用信息对我们的侵占?美国心理学
说太累了,每天下班就被安排得明明白 会给出了建议:如果我们在自由时间有白,本来还想和同事朋友聚聚,或者去图 高质量的事情去做,我们对注意力的控书馆学习,自从恋爱就全都不可能了。
制就会增强。
科学家解释称,人的智力 女友又回到我们身边时,自己也 系统可以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活动,它感到不好意思:“人家来北京都三年 不像人的手脚一样会疲倦。
除睡觉以了,跟我谈恋爱之前一个人也好好的, 外,它只需要变化,而不是停止。
我怎么会觉得没我不行呢?” 如果你想抵御娱乐网站对你时间 有句话说得好,“你以为的就是你 和精力的诱惑,那么就给大脑找一些高以为的”,被拯救者很可能不这么想, 质量的替代活动。
这样不仅可以使我甚至不舒服。
好的亲密关系,应该是 们避免分心,保持专注的能力,同时还适度给予、适当索取。
有可能实现英国作家阿诺德·本内特的 谁也拯救不了谁,先照顾自己的 欢子宏伟目标:体验到何为生活,而不仅仅 是生存。
(摘自《莫愁·智慧女性》) 董颖幸福和需要吧。
(摘自《泛滥的拯救者情结》)

标签: #苹果 #视频 #用手 #蜂蜜 #科幻 #快手 #网络教育 #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