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怎样戴隐形眼镜视频

隐形眼镜 0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厦门实大验学室海安洋全与知识地汇球编学院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编委会主任:郑爱榕编委会副主任:郭祥阳、陈丽丹编委会成员:许鹭芬、张朝霞、郑雪红、林智勇、方旅平责任编辑:方旅平责任校对:黄妙琴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目 录 第一章实验室安全管理概论................................................................1第二章消防安全...................................................................................2第三章电气安全...................................................................................5第四章仪器设备安全..........................................................................10第五章环境安全.................................................................................12第六章化学品、放射性物品安全.......................................................16第七章压力气瓶安全..........................................................................22第八章生物安全.................................................................................24第九章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28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第一章实验室安全管理概论 实验室存在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的物质;存在压缩气体钢瓶、易碎的玻璃器皿与带电的仪器;存在高温、低温、高压力、高真空、高电压、高频和带有辐射源的实验器材。
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确保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保证。
实验室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并应悬挂公示。
各实验室应设有安全责任人,负责本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安全员应经过培训,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1.实验室安全预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实验室安全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以及预防教育等。
其中,以预防教育为主,并结合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教育,本着保护人员、减少损失、明确责任及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
实验室安全预防教育的内容,包括防火、防爆、防毒、防触电、防盗、防泄密、防溢水、安全地使用各种仪器设备、环境污染的避免与消除、以及事故的处理与自我保护等。

2.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原理是什么?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基本上建立在两个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一,预防原理: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即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

二,强制原理: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动,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这就是强制原理。
其含义是: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强制原理在安全管理中主要体现为两个原则:安全第一原则和安全监督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就是要求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把安全工作放在优先位置,这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安全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
该原则强调,必须把安全作为衡量实验室工作好坏的一项基本内容,作为一项有“否决权”的指标,不安全不准进行实验;
(2)监督原则,就是授权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行使监督、检查和惩罚的职责,以揭露安全工作中的问题,督促问题的解决,追究和惩戒违章失职行为。

1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第二章消防安全 火灾对实验室构成的威胁最为严重,最为直接,一场严重的火灾,将对实验室的人身,财产和资料造成毁灭性的致命打击,据近年来理工院校实验室事故统一表明,由于火灾、爆炸和灼伤等事故占44.7%。

1.火灾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分为
A、B、
C、D、E五类,请具体解释?火灾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分为: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物质火灾,如木、草、纸张、塑胶、橡胶。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柴油、油、机油。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石油气、天然气、乙炔、甲烷。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镁、铜、铁、铝。
E类火灾:指带电物体和精密仪器等物质的火灾。

2.燃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燃烧的必要条件是:第
一,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
如:汽油、木头、纸张、衣物等。

二,助燃物:具有较强氧化性能,能与可燃物发生化学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
如:空气、氧气、氯气等。

三,着火源:具有一定温度和热量,能引起可燃物质着火的能源,如:明火、电火花、高温热体等。

3.引发实验室火灾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引发实验室火灾的因素很多,并无标准答案,应从明火、电路、仪器、化学试剂、气体几个方面展开。
例如:
1、超负荷用电;
2、电器保养不良,例如电缆的绝缘层破旧或损坏;
3、供气管或电线过长;
4、仪器设备在不使用时未关闭电源;
5、使用不是专为实验室环境设计的仪器设备;
6、明火;
7、供气管老化锈蚀;
8、易燃、易爆品处理、保存不当;
9、不相容化学品没有正确隔离;10、在易燃物品和蒸气附近有能产生火花的设备;11、通风系统不当或不充分。

4.起火时如何撤离? 起火时撤离的方法为:从最近的安全出口离开建筑物并到达集合点;保持冷静,撤离时不要跑,尤其是在楼梯上;要尽力帮助行动有困难的人撤离,如残疾人,伤员和孕妇;不要使用电梯;到达集合地点后尽快通知火灾安全办公室;发出警报解除通知前不要回到建筑物中。

5.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为:
(1)有毒气体中毒,如一氧化碳;
(2)缺氧、窒息;
(3)烧伤致死;
(4)吸入热气。

2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6.防火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防火的技术措施有:第
一,严格管理可燃物质;第
二,降低助燃物浓度;第
三,消除火源或与火(或热体)可靠隔离;第
四,选择耐火阻燃材料。

7.灭火方法有哪些? 灭火的方法具体有:第
一,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终止。
这是扑救火灾最常用的方法,在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扑灭火灾外,在必要的情况下,可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物质,防止达到燃点而起火。

二,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这种方法适用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

三,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人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
这种灭火方法适用扑救一些封闭式的空间和生产设备装置的火灾。

四,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之参与燃烧的化学反应,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
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和囟代烷灭火剂及替代产品。

8.手提式灭火器使用注意事项。
手提式灭火器在使用时应注意:第
一,在室外灭火时应注意风向,站在上风位置;第
二,灭火时要掌握好灭火距离,防止离火源太近,以防烧伤;第
三,灭火时应将灭火器对准火源根部喷射;第
四,用灭火器扑救液体火灾时不能直接冲击液体表面,防止喷溅形成新的火点,造成扑救困难;第
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还应注意防止冻伤。

9.简述本院广泛配备的ABC干粉灭火器可扑灭的火灾类型,以及不可扑灭的火灾类型,对于ABC干粉灭火器不可扑灭的类型应做何相应措施?ABC干粉灭火器可扑灭的火灾类型:A类(ClassA)、B类(ClassB)、C类(ClassC)、E类(ClassE)。
ABC干粉灭火器不可扑灭的火灾类型:D类(ClassD):可燃固体金属之火警。
因此对D类火灾并没有单一灭火剂可用,而必须按所储物料预备不同灭火剂,使用时必须经过特别训练。
部份用在D类火灾的灭火剂如下:
(1)氯化钠及石墨粉末,适用于钠、钾、镁、钛、铝等多数金属引起的火灾;以铲施放,灭火器的气体可能把金属粉吹起,引起尘爆。

(2)以氩气推动铜粉灭锂火,氩能隔绝空气及铜能带走热力,并黏附在溶解之锂金属上。

(3)没有以上物料时,必要时以长柄铲把干沙堆在金属火上,但沙中的极少水份都有可能引起蒸气爆炸,把金属射到四周。
另外根据需要可配备特种灭火器,如7150灭火器等。
10.简述本院广泛配备的ABC干粉灭火器使用步骤。
ABC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步骤为:拔、握、瞄、扫。
拔——拔保险插销(奋力拔出或先去除铅封再 拔,不要把上压把和下握把握紧去拔,握住下握把轻轻一拽插销就拔开了)。
握——握住胶喉(喷出管)的前端,如果是喷嘴灭火器可直接握住瓶体底部。
瞄、扫——瞄准火焰根部,1.5米以外,压住上压把,左右扫射。

3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11.简述自己的衣物着火和别人的衣服着火分别应如何处理?若自己的衣物着火时,不要跑动,倒在地上并滚动身体来灭火;如果别人的衣物着火了,让他们 不要惊慌,并指导他们倒在地上翻滚,如果安全允许,迅速用水灭火。
一旦火被灭,立即打电话通知急救人员来现场。
12.假如发生火灾,什么情况可以试图用实验室的灭火器自己扑灭,灭火过程应保持什么样的相对位置。
若实验室发生火灾,刚开始燃烧的小火焰一般用实验室的灭火器就可以扑灭。
要时刻将自己保持在火源和出口之间的位置,保证自己能够迅速安全撤离现场。
不要低估火灾。
13.使用酒精灯时有何注意事项,请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使用前的检查、添加酒精、点燃、熄灭、以及不小心洒出来的酒精着火的处理方式。
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
(1)使用前先要a.检查灯芯棉线的长度,若长度不够,应当更换;要检查灯芯顶端是否已经烧焦或变黑,应适当剪去烧焦部分,还要用镊子调整灯芯的高度;b.要检查酒精的量是否合适,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4,也不能超过2/3(因为超过2/3时,容易因酒精蒸发而在灯颈处起火;少于1/4时,因酒精少,既容易烧焦灯芯,又容易在灯内形成酒精与空气的易爆炸混合物);c.要检查外壁上是否有酒精液体。
d.酒精灯的玻璃部分有任何的裂痕时都不可继续使用,应立即更换。

(2)点燃时要用火柴或打火机,绝对不能以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否则会因酒精外溢而引起失火。

(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4)熄灭灯焰时切记不可用嘴吹,以免引起灯内酒精燃烧。
要将盖子由火焰的侧面盖上,以免由上方盖上时被灼伤,同时也可避免在盖内累积太多的热量。
盖子盖上后要尽量密合,以防止灯内的酒精在灯头处尚有余温的情形下挥发太快。
酒精灯在长时间不用时也应将灯内的酒精倒出,储存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

(5)酒精灯不小心打翻时,只需以湿抹布由火的侧方滑上掩盖住泼洒的范围即可灭火。
或是以自身为准,由靠近自己的一侧往火的侧方盖下,切莫由正上方往下盖,以免灼伤自己。
火焰扑灭后,应立即将门窗打开,尽快使空气中的酒精蒸气吹散,勿在其周围点火。
另外:酒精灯不用时切记盖子一定要盖上,只有在欲点火时盖子才应打开。
因为任何时候移去盖子酒精就持续挥发,若是酒精灯周围通风不良,挥发的气体会累积在酒精灯的周围,点火时很容易产生气爆现象而遭火焰灼伤。
如果在密闭空间如超净台中使用酒精灯,点燃之前先开风机通风10s可以避免酒精灯爆炸。
14.电话报火灾时应注意什么?
电话报火灾时要讲清楚起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情况、什么物品着火、有无爆炸危险、是否有人被困及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等。

4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第三章电气安全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实验室的设备不断更新,各种大型精密仪器和电子仪器陆续进入实验室,况且高校实验室类别多,如生化实验室还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如氢气、乙炔、氨等,因此实验室用电安全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1.电是如何产生的?自然界电的产生主要方式是摩擦生电,它的本质是物体电荷的转移;工业发电的本质是导体切割 磁力线。

2.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电压是相对电压差;电流是电在物体中流通的大小;电阻是物体阻碍电流在它里面流通的强弱,物体按电阻值分为:超导体、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功率是电压和电流的积,是表现导体消耗电能的能力。

3.根据方向性,电是如何分类的? 根据电的方向性可分为:直流电:方向不变的电,如电池供电;交流电:方向交替变化的电,如工频电。

4.不同电线的颜色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不同电线的颜色分别代表的含义为:AA相---黄色;BB相---绿色;CC相---红色;D火线---红色;E零线---蓝色或黑色;F地线---黄绿相间色。

5.电气安全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电气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两个方面:第
一,人身安全是指在从事电气工作和电气设备操作使用过程中人员的安全,伤害原因主要有:A缺乏安全用电知识行为;B违章行为(举例:因大意而触电)。

二,设备安全是指电气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的安全。

6.电气危害的种类以及电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 电气危害的种类有: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电路故障事故;残余电荷电击事故。
触电的危害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主要有:第
一,电击(内伤),人们通常所说的触电就是指电击,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包括:单线电击、两线电
5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击、跨步电压电击;第
二,电伤(外伤),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电弧烧伤(温度可达80000C);包括:电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机械损伤、电光眼。

7.触电时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有两方面:首先,触电后由于电流或电能量通过人体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导致人体电生理紊乱,特别是心脏生理紊乱,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其次,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

8.电流对人体作用的相关因素是什么? 电流对人体作用的相关因素是:1)电流强度:电流强度越大,人体在电流作用下受到的伤害越大;2)感知电流:它是指引起人体感知的最小电流,人体平均感知电流有效值约为0.7--1.1mA,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3)摆脱电流: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人体的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0--16mA,摆脱电流是人体可以忍受而一般不会造成危险的电流;4)致命电流:指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当电流100mA以上,则足以致人于死亡;而直流50mA以下、工频30mA以下电流通常不会有生命危险(可视为安全电流);5)通电时间:通电时间越长,人体电阻就越降低,电击的危险性越大;6)电流途径:电流纵向通过人体比横向通过人体的危险性大。

9.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有:绝缘法;屏护法;安全距离法;安全电压法;装设漏电保护装置;接地、接零保护;防雷措施;防静电措施。
10.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中,绝缘法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中,绝缘法的措施为:是用不导电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如普通电线、电缆等;绝缘材料的电阻一般在109欧姆以上;常用的绝缘材料有陶瓷、橡胶、塑料、云母、玻璃、木材、布、纸、矿物油,以及某些高分子合成材料等;加强绝缘就是采用双重绝缘或另加总体绝缘,即保护绝缘体以防止通常绝缘损坏后的触电,如电力电缆等。
11.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中,屏护法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中,屏护法的措施为:屏护就是采用遮拦、护照、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类型:A有永久性与临时性装置;B固定式与移动式装置。
12.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中,安全距离法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中,安全距离法的措施为: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称为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除用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安全距离的种类:1)线路的安全距离是指:线路与地面和各种设施的最小安全距离;2)变配电设备间距;3)检修安全距离是指低压工作时人体或其携带工具与带电体距离。

6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13.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中,安全电压法具体是如何实施的?(*)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中,安全电压法的措施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接触电压限值(相 当于安全电压)为50V、并规定25V以下不需考虑防止电击的安全措施。
我国规定工频电压有效限值为50V,直流电压的限值为120V。
潮湿环境中工频电压有效值限值为25V,直流电压限值为60V。
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42V、36V、24V、12V和6V为安全电压额定值,其他还有特殊要求的是:A喷涂作业或粉尘环境应使用手提照明灯时应采用36V或以下安全电压;B电击危险环境中手持和局部照明灯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C金属容器﹑隧道﹑潮湿环境中手持照明灯采用12V安全电压;D水下作业应采用6V安全电压。
注:工频电压是指国家规定的电力工业及用电设备的统一标准电压。
14.装设漏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及原理是什么? 装设漏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为了保证在故障情况下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其原理为:漏电保护器是利用漏电时线路上的电压或电流异常,自动切断故障部分的电源。
15.简述在实验室电路配置断路器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的分别作用及区别? 实验室电流配制的断路器不能保护人,只是用来保护线路不发生电流超负荷从而避免火灾。
漏电保护器用于保护人员避免触电。
16.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中,接地保护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中,接地保护法的措施为:接地是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带电部分的某点与大地连接、电气装置或其它装置正常时不带电部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连接。

A.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而设置的接地,如三相四线制低压配电系统中的电源中性点接地
B.安全接地的目的在于保障人身与设备的安全,其中包括防止触电的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及屏蔽接地等。
注意:由于绝缘破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都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
如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及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予以接地。
一般低压系统中,保护接电电阻值应小于4欧姆。
17.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中,接零保护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接零保护就是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紧密地连接起来。
应当注意的是,在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中,通常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同时接地、接零,这就是所谓的重复接地保护措施,但还应该注意,零线回路中不允许装设熔断器和开关。

7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18.防止触电的防雷设备种类有哪些? 防雷设备种类主要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其中避雷针主要用来保护露天变配电设备、建筑物和构筑物;避雷线主要用来保护电力线路;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来保护建筑物;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设备。
此外,完整防雷装置还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19.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中,防静电措施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中,防静电措施为:具体措施有:
A.使用防静电地面/防静电鞋/袜(静电从脚导到大地),穿上防静电鞋袜通过脚至防静电性地面、地垫、地毯,形成组合接地。

B.佩戴防静电腕带并接地(静电从手导到大地),通过手用以泄放人体的静电。
它由防静电松紧带、活动按扣、弹簧软线。
保护电阻及插头或夹头组成。
松紧带的内层用防静电纱线编织,外层用普通纱线编织。
20.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如何应对?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要立即切断电源,用沙土、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气体灭火器灭火。
严禁用水或泡沫灭火器。
21.发生触电事故后应如何进行急救? 发生触电事故后,具体处理步骤是:第
一,立即切断电源,尽快使伤者脱离电源;第
二,轻者神志清醒,但感心慌﹑乏力﹑四肢麻木者,应就地休息1-2小时,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招致危险;第
三,心跳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生命,并且要注意伤者可能出现的假死状态,如无确切死亡证据不要随便放弃积极的抢救;第
四,经过紧急抢救后迅速送医院。
22.发生低压触电事故时,如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发生低压触电事故时,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措施为:
A.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头,切断电源;
B.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C.可用手抓住触电者的衣服,拉离电源 23.实验室电气事故的种类有哪些?(*) 实验室电气事故的种类有:第
一,直接接触触电,包括:
(1)单相触电。
即人体接触一根相线,电流经人体流入零线或流入大地而引起的触电。

(2)两相触电。
即人体同时接触带电的任何两相电源。

二,间接接触触电:当电气设备的绝缘在运行中发生故障而损坏时,使电气设备本来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带电的外露金属部件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当人体触及这些金属部件时,就构成间接触电。

三,剩余电荷触电:电气设备的相间绝缘和对地绝缘都存在电容效应,由于电容器具有储存电荷的性能,因此在刚断开电源的停电设备上,都会保留一定量的电荷,称为剩余电荷。
如此时有人触及停电设备,就可能遭受剩余电荷电击。

四,感应电压触电:由于带电设备的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作用,能使附近的停电设备上感应出一定的电位,其数值的大小决定于带电设备电压的高低、停电设备与带电设备两者接近程度的平行距离、几何形状等因素。

五,静电触电:静电电位可高达数万伏至数十万伏,可能发生放电,产生电气火花,引起爆炸、火灾,也能造成对人体的电击伤害。

8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24.造成电气灾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造成电气灾害的主要因素是:第
一,线路短路:由于线路安装不正确或使用不当,绝缘层破损,火线与零线相碰。
如导线被金属铁钉磨破,过墙、过楼板导线被挤压、擦伤、受潮等而引起的短路。
短路时,电流强度比正常时大出几十倍,电流在短时间内将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急剧上升使绝缘层起火或引燃可燃物而造成事故。

二,线路超负荷供电:供电线路铺设时容量考虑不足,或增加了负载,使导线超负荷过热而引起事故。

三,插头、插座容量考虑不足:安装时插头、插座容量考虑不足,使插头、插座过负荷工作,或者使用活动排插,容量不足而发热引起事故。

四,接头接触不良,造成接头处跳火;未接牢固,或长期使用后腐蚀氧化,使接触电阻增大,就有可能引起接头处跳火,使接头处发热而引起事故。

五,保险丝选用过粗或用铜丝代替保险丝而引起事故,一旦线路过负荷或短路,保险丝不能熔断,电路就不能被切断起到保护作用。

六,空开或漏电保护器选用不当,空开由于容量选择不正确,漏电保护器选用低劣的产品等,致使出现故障不跳闸而引起事故。
25.如何对供电线路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供电线路安全状况检查应包括:
(1)开关和熔断器是否装在火线上,开关、插座及电器周围是否存有易燃物,供电线路是否有供电隐患等。

(2)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遇触电或火灾时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切断电源。

(3)检查三孔插座接线是否正确。
插座顶端是否有接地保护线,插座左侧为零线,右侧为火线,是否有错。

(4)检查保护接地线。
保护接地线的线径不低于相线线径,并常检查接地电阻是否小于4Ω。

(5)选用合格的三孔插座和活动插座板。
特别注意活动插座板其线径较细,只适应连接功率小的电器,插座要经常检查,看看是否有烧焦变形的迹象,发现异常就要立即更换,不能延误。

(6)漏电保护器要经常试跳,以防止工作不正常。

(7)不要在原线路上私拉乱接线路,或随意接插大功率用电器。

(8)禁止不接插头就将裸头导线直接插入插座中使用。
26.使用电器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使用电器的安全措施为:
(1)经常检测电器外壳是否带电。
用测电笔检测时先要确认测电笔是好的,因为测电笔氖管损坏时,就会将有电误判为无电。

(2)电器设备应可靠的接地,以便电器设备发生碰壳接地时漏电保护器能迅速切除,同时也是预防剩余电荷触电、感应电压触电、静电触电的好方法。

(3)电器在使用时,人员不能离开电器并注意电器运行状况,一旦有异常声响、气味、打火、冒烟等现象出现时,就要立即关机停止使用。

(4)进实验室要穿绝缘鞋,特别是经常使用的或容易漏电的电器要铺绝缘垫,以防止触电。

(5)使用完毕要切断电源,拔下电源插头,禁止用拉导线的方法拔下电源插头。

(6)搬动或维修电器时一定要先拔掉电源插头后,方可进行。

(7)做好电器设备的超前維修工作。
要定期检修电器设备,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一切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8)教育学生养成不用手掌摸电器的好习惯,更不能用湿手去接触电器、电线。
平时要注意电器防潮、防霉、防热、防尘,尤其是暑假后一定要在使用前对各类电器作检查和干燥处理。

(9)实验室要配置不导电的灭火剂,如二氧化碳、四氯化碳或干粉灭火剂等,以防带电灭火时触电。

9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第四章仪器设备安全 本学院是仪器设备数量较多也较为集中的单位,仪器设备的安全隐患通常来自3方面:设备本身、支持系统和人为因素。
实施安全有效的管理措施,增强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是提高科研与教学服务质量、减少仪器设备故障、充分发挥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

1.各种仪器设备上机时必需遵守哪些规定?各类实验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上机前需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并做好各种准备工 作。
上机时严格按使用操作规程进行,开机后必须有人值守,用完仪器要认真进行安全检查。
不懂操作规程,不能动用仪器设备。
对不遵守者,管理人员有权拒绝其继续使用。

2.仪器设备的安装放置有何要求? 要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提供安装使用仪器设备的场所,做好水、电供应,并应根据仪器设备的不同情况落实防火、防潮、防热、防冻、防尘、防震、防磁、防腐蚀、防辐射等技术措施。

3.特种设备的定义是什么?其中实验室常见的有哪些?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以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
其中,在实验室常见的有锅炉、压力容器和钢瓶。

4.高温装置使用要求有哪些? 高温装置由于其特殊性,应注意:
(1)注意防护高温对人体的辐射。

(2)熟悉高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细心地进行操作。

(3)使用高温装置的实验,要求在防火建筑内或配备有防火设施的室内进行,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4)按照实验性质,配备最合适的灭火设备——如粉末、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5)不得已将高温炉之类高温装置,置于耐热性差的实验台上进行实验时,装置与台面之间要保留一厘米以上的间隙,以防台面着火。

(6)按照操作温度的不同,选用合适的容器材料和耐火材料。
但是,选定时亦要考虑到所要求的操作环境及接触的物质的性质。

(7)高温实验禁止接触水。
如果在高温物体中混入水,水即急剧汽化,发生所谓水蒸汽爆炸。
高温物质落入水中时,也同样产生大量爆炸性的水蒸汽而四处飞溅。
10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5.高压装置的潜在危害及安全使用必须遵守什么规定?高压装置一旦发生破裂,碎片即以高速度飞出,同时急剧地冲出气体而形成冲击波,使人身、实 验装置及设备等受到重大损伤。
同时往往还会使所用的气体或放置在其周围的药品,引起火灾或爆炸等严重的二次灾害。
因此,使用高压装置时,必须遵守《高压气体管理法》的有关规定。

6.我校对贵重设备的拆卸和改装有何规定?贵重仪器设备不准随意拆卸与改装,一些备有安全装置的仪器设备不得随意拆除其安全装置,确 需改装时,先书面请示院领导批准,并报请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办公室备案。

7.水浴锅的使用有何注意事项?水浴锅的使用应注意:在水浴锅中盛水太多,当水沸腾时,可能会把锅上的器皿弄翻,因而锅中 不宜添加太多的水。
应经常注意水浴锅的水位,若锅被烧干之后,成为空气锅,温度便会升的较高,可能引发火灾。

8.微波炉的使用有何注意事项?微波炉的使用应注意:
(1)加热液体、胶体应该实时观察,以防溅出。
加热后的液体取出时不要 对着人,可能因为晃动而暴沸。

(2)容器不可完全密封,可用纱布或滤纸封口。

(3)易燃、易爆、易挥发物品不可放入微波炉加热。

(4)金属不可放入微波炉(如铝箔),也不可以用金属作为容器放入(特别为微波炉设计的产品除外)。

(5)其它能对微波产生镜面反射的物品也禁止放入。

(6)禁止空载运行。

(7)切勿将一般的水银温度计放入炉内边加热边测量,以免引起打火或损坏
9.在实验室使用家用冰箱时有何安全问题? 在实验室使用家用冰箱时应注意:不可存放挥发性易燃易爆品,尤其严禁储存闪点低于0度的物质放在家用冰箱中,如乙醚、石油醚、汽油等。
10.离心机平衡包含哪两部分?离心机平衡包含:静平衡:对称的两管样品等重;动平衡:处于对称位置的两个离心管必须装载 密度相同的样品。
11.离心机转子速度的设定有何注意事项?(*)离心机转子速度设定时应注意:在任何情况下,转子的工作转速都要低于或等于其最高转速。
离 心机转子标出的最高转速一般是在使用塑料离心管、样品的平均密度低于1.2g/cm3或者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低于某一装载量时,才能达到的最高安全使用转速。
当离心管、管帽或套管材质更换成大密度材质时,应降低运转速度(低于最大速度)。
转头都有一定的使用极限,到一定时限后,最高使用转速必须降低10-20%。
11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第五章环境安全 重视实验室工作环境安全,注意自我保护,同时遵循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措施,以保障实验室环境的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科研行为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1.有关废物污染及环境保护的主要法规有哪些?目前已经颁布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五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
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2.危险废物的定义是什么? 不同的国家和组织对危险废物的定义各有不同的表述。
我国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将危险废物规定为:“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并规定“液态废物的污染防治,适用本法”,要求“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危险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

3.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 实验室废弃物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第
一,依据其物理状态可分为三废:废气、废液和废固体。

二,依据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性分成一般废弃物(即可作为垃圾处理的废弃物)和有害废弃物,其中可作为垃圾处理的废弃物按照其可否可回收循环利用,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4.可回收垃圾可以分为几类? 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行业标准,可回收垃圾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
主要包括以下5种:1)未严重玷污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
如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纸盒等;2)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
比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如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3)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
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废电池等;4)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等;5)织物: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

5.危险废弃物在临时场所贮存的时间限制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内关于《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规定,危险废物贮存(hazardouswastestorage)是指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在危险废物处置前,将其放置在符合环 12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境保护标准的场所或者设施中,以及为了将分散的危险废物进行集中,在自备的临时设施或者场所每
批置放重量超过5000千克或者置放时间超过90天(日历日),贮存期一般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剧毒化学废弃物贮存时间一般不超过90天。

6.废弃物标签应该包括几个内容? 废弃物标签上须提供下列说明:
(1)中文"危险废物"字样;
(2)废弃物的危害标志(需标注完全);
(3)危险废物所含主要成分的学名或普通名称;
(4)危险废物产生者的姓名、地址及联络电话;
(5)废弃物的批次、数量及出厂日期。

7.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一般遵循专人负责、分类收集、定点存放、统一处理的原则。

8.如何对实验室废液进行分类?依据是什么? 首先实验室废液按污染程度可分为高浓度和低浓度实验室废液;再者根据废液中所含主要污染物性质,可以分为有机、无机、及含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废液三大类。
我国环境保护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8年6月6日颁布了最新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该名录将危险废物分为49类,其中有近20类危险废物是学校化学实验室常见或时有出现的。
该名录中对危险废物分类的依据主要是根据成分。
有机废液主要包括含卤素类的有机废液、不含卤素的有机废液以及油脂类。
还有些专家建议将有机磷废液单独作为一类。
常见的实验室无机废液则包括:重金属废液(含铬、铜、锌、砷、硒、镉、锑、碲、汞、铊、铅、镍、钡之一或者混合,但汞、铬的废液必须单独放置);含砷废液、无机氟化物废液;氰化物废物;废酸;废碱等等。

9.废液的盛装容器有什么要求? 废液盛装容器必须完好无损(具有密封盖),容器材质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容器材质和衬里与危险废物不能相互反应。
若为玻璃容器,请用纸皮或塑料间隔,避免容器之间碰撞。
10.废弃物的危害标志包括哪几类? 废弃物的危害标志主要包括以下8类:
(1)有爆炸特性的危险废物须采用“爆炸性”的种类标志;
(2)容易自燃、或遇水会自动着火或产生易燃气体的危险废物以及易燃废物,须采用“易燃”种类标志;
(3)吸入后会中毒或根据联合国分类被列为第六级(第一组)(包装类别I及E)危险品的危险废物,应采用“有毒”种类标志;
(4)含有助燃特性的危险废物,应采用“助燃”种类标志;
(5)腐蚀性液体及在与有生命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的危险废物,应采用“腐蚀性”种类标志;
(6)
(3)包含的危险废物之外,具有有毒特性的危险废物,应采用“有害”种类标志;
(7)会在直接、长期或经常与皮肤或粘膜接触下引起发炎症状的危险废物,应采用“刺激性”种类标志。

(8)石棉的吸入会导致尘肺,这类物质也需单独以石棉标志标注。
具体危险种类标志如下: 13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11.在实验过程中产生少量有毒废气时应该怎样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有毒气体可以通过排风设备排出室外,被空气稀释。
针对有中央空调的实 验室也可关闭门并开窗,将少量的有毒空气直接排放。
毒气量大时,必须处理后再排出。
如氧化氮、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用碱液吸收。
可燃性有机废气可于燃烧炉中通氧气完全燃烧。
14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12.实验室的固体有害废弃物包括包括哪些?如何处理?实验室产生的有害固体废弃物成分复杂,包括多余样品、分析产物、破损或使用过的实验用品(如 玻璃器皿、检验用品、纱布、手套及有关实验器材)、过期失效的化学药品、化学药品和化学试剂的混合物等。
对过期失效的药品试剂、有毒的样品及产物等要送交有处理能力的部门处理,对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如口罩、手套、帽子、纱布等集中焚烧处理,对一般废渣可采用挖坑深埋处理。
对于空容器:在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清洗干净前,绝对不能把化学瓶子扔到普通垃圾里去,不能用清水清洗盛装危险化学物质的空瓶子,而应该将盛装危险化学物质的瓶子当作危险废弃物处理。
绝不能把装满或装了一些危险化学废弃物质的容器或没有被漂洗的容器扔到普通垃圾堆里。
13.哪些物质可以不作为化学废弃物? 可以不作为化学废弃物的包括以下这5类物质:
(1)中性盐;
(2)仪器清洗用水、擦处污垢所用的含较低化学成分的纸或布;
(3)常见金属,如:Fe、Zn等;
(4)实验使用的家用化学品,如:肥皂、去污剂等;(5)pH在6-9的稀酸碱。根据国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可以直接排放。
14.如何判断两种化学废弃物是否相容? 由于化学废液种类繁多而废液容器的种类仅有十余种,所以不同的废液必须进行兼容性实验后方可确定能否放置于同一容器中。
兼容性测试必须在通风橱中完成。
具体步骤如下:吸取50mL废料样品到大口的烧杯中;将一支温度计插入大口烧杯中;慢慢加入新的化学废弃物(容积比例应控制在指定的比例范围内);如在5分钟内有气泡产生、冒烟或是有明显的升温应立即停止混合。这些都表明废弃物之间不相互兼容。必须将废弃物倒入不同的容器中;如无异常情况发生,则可以将新产生的废弃物倒入相应的废弃物容器中。15.实验室含酚废液如何回收?(*) 低浓度含酚废液:加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高浓度含酚废水:用乙酸丁酯萃取,重蒸馏回收酚。
16.生物废弃物的首要处理原则是什么? 生物废弃物最终的处理方式与其污染被清除的情况紧密相关。
处理生物废弃物的首要原则是所有感染性材料必须在实验室内清除污染、高压灭菌或焚烧。
15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第六章化学品、放射性物品安全 实验室化学品量小、种类多;放射性物品危害大且易被忽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且事故往往带有灾难性。
面对这些严峻的问题,使得实验室化学品及放射性物品安全管理工作显得任重道远。
实验室管理人员应了解化学品及放射性物品使用、储存、处置过程的安全措施;掌握个人的基本防护措施及安全规程;在发生化学品或放射性物品暴露以及化学品小量泄露后,所需要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等。
从而降低这些物品给科研人员带来的风险。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已经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将于何时开始实施?该条例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所称的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哪些特性的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 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什么方针?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4.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由哪个职能部门核发?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

5.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由哪个职能部门核发? 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由公安机关负责核发。

6.申请取得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交哪些材料?(*) 申请人应提交的材料有:1)营业执照或者法人证书(登记证书)的复印件;2)拟购买的剧毒化学品品种、数量的说明;3)购买剧毒化学品用途的说明;4)经办人的身份证明。

7.目前我院的剧毒药品由谁负责管理,如何管理? 我院的剧毒药品由林全金老师负责管理,存放于保险柜内,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16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8.使用化学品时,应做到哪些防护措施?使用化学品时应做好的防护措施包括:
(1)防毒,
(2)防爆,
(3)防火,
(4)防灼伤或冻伤,
(5) 防丢失或防盗。

9.化学危险品按《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的规定分为哪八类?(*)化学危险品按《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的规定可分为: 1)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例如:浓度>72%的高氯酸。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a.临界温度低于50℃。
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b.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例如:氢、氮、氩、氧、乙炔、二氧化碳。
3)易燃液体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例如:正己烷、甲醇、丙酮、无水乙醇、松节油。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例如:磷(红磷或白磷)、镁(片状、带状或条状)、萘、金属钾、金属钠、镁粉、氢化钠、硼氢化钠。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例如:过氧化氢(双氧水)、过氧化钠、高氯酸(含酸50%~72%)、高氯酸钾、高锰酸钾。
17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6)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机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液体LD50≤2000mg/kg;经皮肤接触24h,半数致死量LD50≤1000mg/kg;粉尘、烟雾及蒸汽吸入半数致死量LD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
例如:氰化物(氰化钠、氰化钾)、三氧化二砷(砒霜)、亚砷酸盐(亚砷酸钠、亚砷酸钙)、硫酸汞、氧化汞。
7)放射性物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
8)腐蚀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
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y的固体或液体。
例如:硝酸、盐酸、硫酸、氢氟酸、三氟乙酸。
10.《GB15603-1995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规定的化学危险品贮存方式有哪三种? 按规定化学危险品贮存方式分为:1)隔离贮存: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的距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贮存方式。
2)隔开贮存: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其与禁忌物料分离开的贮存方式。
3)分离贮存:在不同的建筑物或远离所有建筑的外部区域内的贮存方式。
11.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可以存放于露天或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吗? 化学危险品不可以存放于露天或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
12.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分解、化合或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应贮存在一级建筑物中,其包装应采取什么措施? 化学危险品应贮存在一级建筑物中,其包装应采取避光措施。
注: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

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以下要求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破坏后果 建筑物类型 一级 很严重 重要的房屋 二级 严重 一般的房屋 三级 不严重 18 次要的房屋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13.

贮存药品时,有助于保护和隔离各类药品的辅助材料有哪些?(*)贮存药品时,有助于保护和隔离药品的辅助材料包括:1)聚乙烯塑胶袋:封住瓶口,或装着整个 药品,可以隔绝潮气,防止液体挥发,防溅出药品。
例如在五氯化磷、三氯化铅,低温溶剂瓶的瓶口加聚乙烯袋封口。
2)蜡封:防潮、防氧化。
例如用于金属氢化物瓶口加封。
3)塑胶盘:将药品放在塑胶盘上,即使瓶子漏了,也便于和其他药物隔离,亦便于清理。
因此盛放强氧化剂及其他剧毒品比较好。
例如水银,一旦瓶子破了,水银只溅于盘上,能立即处理。
4)有沙子的塑料盘:可放金属钾、钠等危险药物,强氧化剂、强腐蚀性液体和封管药品。
5)棕色瓶:盛放光敏性药品,或曝光下产生危险反应之药物。
亦可用黑漆或黑纸封住。
6)聚乙烯塑胶瓶:可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强酸、双氧水等。
14.化学危险品可能引起的伤害有哪些?(*) 化学危险品可能引起的伤害有:
(1)刺激眼睛--流泪致盲;
(2)灼伤皮肤--溃疡糜烂;
(3)损伤呼吸道--胸闷窒息;
(4)麻痹神经--头晕昏迷;
(5)燃烧爆炸--物毁人亡。
15.如何防止化学事故? 防止化学事故的措施包括:
(1)了解化学危险品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2)妥善保管好化学危险品;
(3)严防室内积聚高浓度易爆易燃气体。
16.操作挥发性试剂或进行少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哪里进行? 操作挥发性试剂或进行少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17.产生毒气量大的实验必须备有吸收或处理装置,如二氧化硫、硫化氢等酸性气体,可用导管通入何种 类型溶液使其大部分吸收后排出?产生毒气量大的实验必须备有吸收或处理装置,如二氧化硫、硫化氢等酸性气体,可用导管通入 碱液,使其大部分吸收后排出。
18.实验室配制试剂的标签应至少注明哪些信息? 实验室配制试剂的标签应至少注明:试剂名称及浓度、配制人、配制日期。
19.长期吸入汞蒸气会造成慢性中毒,为了减少汞液面的蒸发,可在汞液面上覆盖哪些液体? 可在汞液上覆盖:甘油、5%的硫化钠(含9个结晶水)溶液或水来减少汞液面的蒸发。
20.对于溅落的汞,颗粒直径大的可以用吸耳球或真空泵抽吸的拣汞器拣起来,溅落处地面应如何处理? 汞溅落在地面后,可以洒上硫黄后扫除。
19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21.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醚、丙酮、乙醇、苯等非常容易燃烧,大量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易燃的有机溶剂大量使用时应注意:不能有明火、电火花或撞击火化及静电,并在通风橱操作。
实验室内不可存放过多这类药品,用后要及时回收处理,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聚集引起火灾。
22.简述放射性辐射对工作人员的危害。
放射性辐射对工作人员的危害有:
(1)对身体的影响,例如暴露人员可以观察到临床症状。
辐射对身体的影响包括癌症(例如:白血病、骨癌、肺癌以及皮肤癌),并可能在辐射暴露后许多年才发生。
对身体不很严重的影响还包括轻度的皮肤损伤、脱发、贫血、胃肠系统损伤以及白内障。

(2)对遗传的影响,例如可以在暴露人员的后代中观察到症状。
生殖腺辐射暴露对遗传的影响包括染色体损害或基因突变。
生殖腺的生殖细胞在受到高剂量辐射时能引起细胞死亡,从而对人造成生育能力的损害,对女性还造成月经改变。
发育期胎儿(特别是8~15周龄胎儿)暴露时,可能增加先天性畸型的危险,或增加以后发生精神损害或辐射诱发的癌症的危险。
23.放射性物质辐射保护基本原则是什么?放射性物质辐射保护的基本原则是:
(1)避免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和污染身体;
(2)减少人体接 受来自外部辐射的剂量;
(3)尽量减少以至杜绝放射性物质扩散造成危害;
(4)对放射性废物要储存
在专用污物筒中,定期按规定处理。
24.进出放射性实验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进出放射性实验室的基本要求是:
(1)进入放射性实验室,应佩戴个人剂量计;在开放性放射 性*实验室(如放射化学实验)内,操作放射性物质,必须戴口罩、穿实验服、穿工作鞋、戴工作帽。

(2)严重伤风或外伤时,不准做放射性实验。

(3)严禁将与实验无关的私人物品(如:衣物、书包和食具等)带入放射性实验室,实验室内禁止喝水、吸烟和吃东西;不准在放射性实验室内看书、自习或办公。

(4)离开放射性实验室前应进行全身放射性物质沾污检测,合格者方可离开实验室。
*开放性放射性也称开放源,指的是没有屏蔽层包裹的放射源。
25.对于α、β、γ、X四种射线,分别用哪种级别的材料可以达到防护的目的?α射线: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β、X射线:可用数毫米厚的铅皮阻断;γ:可用数厘米 厚的铅砖阻断。
26.如何预防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 预防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措施有:
(1)防止由消化系统进入体内。
工作时必须戴防护手套、口罩,实验中绝对禁止用口吸取溶液或口腔接触任何物品。
工作完毕立即洗手漱口。
禁止在实验室吃、喝、吸烟。

(2)防止由呼吸系统进人体内。
实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实验中煮沸、烘干、蒸发等均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处理粉末物应在防护箱中进行,必要时还应戴过滤型呼吸器。
实验室应用吸尘器或拖把经常清扫,以保持高度清洁。
遇有污染物应慎重妥善处理。

(3)防止通过皮肤进入体内。
实验中应小心仔细,不要让仪器物品,特别是沾有放射性物质的部份割破皮肤。
操作应戴手套,遇有小 20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伤口时,一定要妥善包扎好,戴好手套再工作,伤口较大时,应停止工作。
不要用有机溶液洗手和涂
敷皮肤,以防增加放射性物质进入皮肤的渗透性能。
27.如何防护来自体外的辐射? 防护来自体外的辐射的措施是:
(1)在实验中尽量减少放射性物质的用量,选择放射性同位素时,应在满足实验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取危险性小的用。

(2)实验时力求迅速,操作力求简便熟练。
实验前最好预做模拟或空白试验。
有条件时,可以几个人共同分担一定任务。
不要在有放射性物质(特别是β、r体)的附近做不必要的停留,尽量减少被辐射的时间。

(3)由于人体所受的辐射剂量大小与接触放射性物质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在操作时,可利用各种夹具,增大接触距离,减少被辐射量。

(4)创造条件设置隔离屏障。
隔离屏蔽可以是全隔离,也可以是部份隔离;也可以做成固定的,也可做成活动的,依各自的需要选择设置。
21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第七章压力气瓶安全 为了保证压力气瓶的安全使用,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气瓶管理人员应深入学习相关规章制度及知识,针对不同气瓶介质情况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爆、防电打火(包括静电)、防毒、防辐射等措施。

1.

实验室常见气体钢瓶的颜色标记有哪些? 我国气体钢瓶常用的标记见下表: 气体类别 瓶身颜色 标字颜色 字样 氮气 黑 黄 氮 空气 黑 白 空气 氧气 天蓝 黑 氧 氢气 深绿 红 氢 乙炔 白 红 乙炔 纯氩 灰 绿 纯氩
2.

气体钢瓶的检验周期是如何规定的? 盛装惰性气体的钢瓶每五年校验一次,盛装一般性气体的钢瓶每三年检查一次,装腐蚀性气体或经常接触海水的钢瓶每两年检查一次,不合格的气瓶不可继续使用,长期不用的钢瓶应及时清退。

3.一般高压气瓶是如何进行规范操作? 高压气瓶的规范操作如下:
(1)高压气瓶的减压器要分类专用,安装时螺扣要旋紧,安装后要检查是否泄漏;可燃性气瓶(如氢气、乙炔)气门螺丝为反丝,不燃性或助燃性气瓶(如氮气、氧气)为正丝;
(2)使用高压气瓶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与气瓶接口处垂直的位置上。
操作时严禁敲打撞击,并经常检查有无漏气,注意压力表读数。

(3)氧气瓶或氢气瓶等,应配备专用工具,并严禁与油类接触。
操作人员不能穿戴沾有各种油脂或易感应产生静电的服装手套操作,以免引起燃烧或爆炸
(4)钢瓶内气体不能全部用尽,一般应保持0.5MPa以上的余压。
22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4.高压气瓶的放置原则是什么?(*)高压气瓶的放置原则是:
(1)应稳固直立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火源和热源的地方,可燃、易 燃气瓶离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严禁敲击和碰撞气瓶;
(2)可燃性气体与助燃性气体分开存放;
(3)易燃气体及有毒气体安放在室外,且放在规范、安全、具有报警装置的专用气瓶柜中;
(4)在气瓶的使用和贮存地点张贴警告标识。

5.如何开关气体钢瓶总阀门和减压器? 气体钢瓶总阀门和减压器的使用方法为:
(1)基本原则:顺时针旋转为开,逆时针旋转为关。

(2)打开钢瓶总阀门,此时高压表显示出瓶内贮气总压力。

(3)慢慢地顺时针转动调压手柄,至低压表显示出实验所需压力为止。

(4)停止使用时,先关闭总阀门,放尽余气后,再关减压器。
切不可只关减压器,不关总阀门。

6.钢瓶气体泄漏应如何检测,如何处理? 钢瓶气体泄漏应按照以下措施执行:在某些情况下,钢瓶或其中的个别部件可能导致泄漏。
多数情况下泄漏部位在钢瓶的顶部,诸如阀门、减压阀和阀门接口等地方。
如果怀疑泄漏发生,不要用明火去探测,而要用肥皂水试验。
如果泄露,通过拧紧阀门或螺栓、或更换密封圈制止泄漏。
23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第八章生物安全 操作技术规范的应用;适当的防护设备;正确的实验室设计、操作和维护;引入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如何通过实验室管理来减少科研人员受伤或患病的危险。
在按照这些推荐意见执行时,对环境所造成的危险也可降到最低。

1.国务院颁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该法规是何时公布的?该条例颁布于2004年11月12日。

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内容及其配套文件有哪些?(*)国务院发布第424号国务院令,公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条例分为七章: 总则、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实验室感染控制、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72条。
该条例颁布后,农业部和卫生部相继出台了配套文件。
农业部文件包括《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和《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
卫生部文件包括《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和《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3.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建设生物实验室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合理的原则;安全首位的原则;软件在先的原则;管理严格的原则;远离病原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使用方便的原则;厉行节约的原则。

4.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是什么? 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及规程。

5.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分级的,分为几级? 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按照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要求设计建造的,根据所处理对象的生物危险程度和采取的措施的不同,把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4级:
(1)Ⅰ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英文缩写为BSL-
1,实验室适合于从事已知不会对健康造成人为危害,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可能有微弱危害的、有明确特征的微生物的实验工作。

(2)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英文缩写为BSL-
2,实验室与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相似,但有区别,适用于那些对人及环境有中度可能危害的微生物实验工作。

(3)Ⅲ级生物 24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安全实验室:英文缩写为BSL-
3,实验室供处理III类危险的微生物,适用于可以通过吸入途径引起严重的或致死性疾病的本国或外来病原体的实验工作。

(4)Ⅳ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英文缩写为BSL-
4,实验室供从事有造成气溶胶传播的实验感染和危及生命的高度危险的、本国的或外来的致病微生物的研究。
与属于4级生物安全水平的致病微生物具有相近或一致抗原关系的致病微生物也要在这一水平操作,获得足够数据后,方可确定在这一水平连续工作或在较低的水平操作。

6.实验室生物危害类型有哪些? 实验室生物危害的类型有:
(1)病毒、细菌、真菌、毒素和寄生虫。

(2)来自感染的人和动物的血液、体液和各种组织等。

(3)组织细胞的培养(新的细胞系)和某些类型的核酸的转染。

7.实验室相关感染暴露途径有哪些? 实验室相关感染暴露途径有四种,分为:
(1)经皮接种感染。

(2)气溶胶吸入感染。

(3)粘膜接触感染。

(4)食入感染。

8.病原微生物根据危害程度不同分为几类,分类的主要依据? 病原微生物根据危害程度可以分为4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9.感染性材料洒溢处理的一般原则? 感染性材料洒溢之后应按照一下原则处理:
(1)戴手套和防护服,
(2)用布活纸巾覆盖,
(3)倒消毒剂,
(4)消毒,由外向中心,适当时间后处理,
(5)再次消毒,
(6)污染材料放置在废弃物处理容器中,并通知有关部门。
10.如何确定对象微生物应在哪一级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操作? 应通过微生物危害评估来确定其应在哪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操作。
11.BSL-2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设备有哪些,有哪些使用的基本要求? BSL-2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设备包括
(1)生物安全柜,放置在人员走动少,离门较远的位置,与墙保持30cm。

(2)高压蒸汽灭菌器,按期检查验证。

(3)洗眼器,靠近出口处。
12.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基本要求为:第
一,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要求:一般无须使用生物安全柜等专用安全设备。
工作人员在实验时应穿工作服,戴防护眼镜。
工作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或皮疹 25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时应戴手套。

二,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每个实验室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

实验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应易于清洁。
地面应防滑、无缝隙,不得铺设地毯。
实验台表面应不透水,耐腐蚀、耐热。
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
为易于清洁,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应保持生物废弃物容器的台(架)。
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13.生物安全柜在使用前需要检查正常指标包含哪几项? 生物安全柜在使用前需要检查的正常指标包括:垂直气流平均速度,工作窗口气流流向,工作窗口气流平均速度,工作区洁净度,噪声,照度。
14.哪些情况下必须对生物安全柜进行现场检测? 在发生以下情况时,必须对生物安全柜进行现场检测:
(1)实验室施工,生物安全柜搬到指定位置后;
(2)生物安全柜移动位置时;
(3)生物安全柜进行检修后;
(4)生物安全柜更换过滤器后;
(5)生物安全柜的一年一度的常规检测。
15.构建或使用遗传修饰生物时,对实验室工作的危害度评估可能比从事遗传学正常生物(未修饰)工作的危害度评估更为重要,具体如何评估? 构建或使用遗传修饰生物时,必须经过验证明确所必需的生物安全级别,并对供体生物的特性、将要转移的核酸序列的性质、受体生物的特性以及环境特性做一综合评估。
16.灭菌与无菌的区别? 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因此,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细菌的繁殖体和芽胞。
无菌是指不含活菌或其他活性微生物的意思,防止细菌及其它活性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它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17.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抗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是怎样的?(*) 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抗力从高到低按照以下顺序排列: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18.热力灭菌法有哪些? 热力灭菌法包括:焚烧、烧灼、干烤、红外线。
19.湿热灭菌法为什么比同样温度条件下的干热灭菌效果好? 因为湿热中菌体吸水,蛋白质容易凝固。
蛋白质凝固时所需温度与其含水量成反比关系,即蛋白质含水量增加,所需凝固温度降低;湿热的蒸气有潜热存在,并且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
所以效果比同温度下干热好。
26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20.哪几类物品是不能使用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的?不能使用高压灭菌器灭菌的物质包括:腐蚀性物质、易燃和可燃物质、爆炸及易爆物质、氧化剂 及其他热不稳定物质。
21.在超净台和生物安全柜中使用酒精灯的原因、利弊以及注意事项(除酒精灯的一般操作规范外的),讨 论是否可以完全避免使用酒精灯。
使用酒精灯的原因是:
(1)对超净台不完全信任,为了保持局部无菌空间;
(2)方便传统的微生 物操作,灼烧接种环。
使用酒精灯的弊端:
(1)明火存在潜在危险,
(2)超净台的风可能将火焰往酒精灯瓶中压,存在 爆炸的风险。

(3)干扰超净台和生物安全柜的气流。
注意事项:
(1)缩短使用的时间,用完即熄灭。

(2)微生物实验时,在超净台中使用火柴点燃酒 精灯时,要注意不要将火柴梗往废液缸中扔,因为废液缸中如果有一些可燃物品,如皮肤消毒用的酒精棉。
若火柴梗上带的火星可能引起燃烧。

(3)在超净台中使用酒精灯时不可开太大的风,若将酒精灯火焰压回瓶内将引起爆炸。
替代的方案:生物安全柜中应完全杜绝使用酒精灯。
定期检测超净台的效能,规范超净台使用,接种环的灼烧使用无火焰的高温仪器替代。
22.若需要用酒精对培养箱和摇床内部进行消毒,有何注意事项? 若需要用酒精对培养箱和摇床内部进行消毒应注意:先把电源线断开,切记要等完全挥发干净才可打开电源,否则会引起爆炸。
23.一本实验原始记录本的封面被细菌污染,适宜的消毒方法是什么? 适宜的消毒方法为:紫外线照射。
24.紫外线的有害效应是哪些? 紫外线的有害效应主要是由于紫外线对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作用造成的。
最有害的效应是细胞致死,其它的效应则包括致突、致癌、干扰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裂的延迟、以及在通透性和能动性上的变化等。
25.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剧毒物质之
一,溴化乙啶(EB)的主要危害及防护? EB是一种强诱变剂(可能造成遗传性危害),直接接触有中等毒性。
EB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因此应当避免一切与EB的直接接触。
EB对皮肤,眼睛,口腔和上呼吸道系统有刺激性作用。
应将EB安全密封,并密闭存放于干燥避光处。
27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第九章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 为及时响应和处理各类突发事故和事件,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害和国家财产损失,将事故造成的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相当重要。

1.实验室事故主要有几种表现形式?实验室事故主要表现为6种:
(1)火灾;
(2)爆炸;
(3)毒害;
(4)机电伤人及设备损坏;
(5) 生物感染;
(6)辐射损伤。

2.引起实验室事故的因素包括哪些? 总结各种各样的高校实验室事故,究其事故的导火索共有四类:
(1)物理性危害因子;
(2)化学性危害因子;
(3)生物性危害因子;
(4)人因性危害因子。

3.生物性危害因子的定义是什么? 生物性危害因子是指造成人体感染(Infection)、过敏(Allergy)或中毒(Toxicity)的植物、动物、微生物(anism)等生物体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等。
包括細菌、病毒、霉菌、藻类、花粉及节肢动物等。

4.物理性危害因子包括哪几类? 物理性危害因子包括:机械、粉尘、温度(高、低温)、照明度(过高或过低)、辐射、噪音以及振动。

5.实验室事故产生的危害包括哪几个方面? 每一个进入实验室的实验人员都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室的安全问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尽量减少或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如果事故发生,将会对实验操作个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危害,还会对实验室工作产生危害,导致实验室无法完成国家、社会以及学校交给的教学科研任务。
不仅如此,实验室通常都放置各种仪器,事故的发生也将危害国家财产,带来不少损失。
为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家制度了严格的安全责任制。
因此事故的发生还会对个人的未来产生危害,对事故责任人将来的工作和事业发展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
28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6.实验室事故发生后,工作人员应该怎样做好本职工作? 实验室事故发生后,工作人员的本职工作应是:对玩忽职守,违章操作,忽视安全而造成了被盗、火灾、中毒、人身重大损伤、污染、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损坏等重大事故,实验室工作人员要保护好现场,并立即逐级报告院(中心)、保卫处等有关部门和学校主管领导,不得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
对隐瞒或歪曲事故真相者,将予从严处理。

7.发生紧急事故时的两条通知原则是什么? 发生紧急事故的两条通知原则是:多样化平行通知和全面报告。

(1)多样化平行通知:必须打电话给学院办公室和实验室负责人,同时启动警铃。
在撤离房间的同时,警报系统必须要启动,这包括要贴上警示牌,标明“危险-不要进入”。
危险的状况要迅速通知所有可能受其影响的人。

(2)全面报告:当通知别人你的实验室出现了危险的情况时,有必要详细地说明危险情况(比如,是什么药品溢出,是什么失火了)。
无论是在你撤离实验室时通知其他人还是事故中其他人来向你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原则都适用。
“全面报告”规则的另一个方面是即使在事故中你已成功地扑灭了自己实验室的火,你仍有必要打电话报告。
因为:火常常会复燃而导致惨剧。

8.大量危险品溢出处理一般规则是什么? 大量危险品溢出处理的一般原则是:
(1)撤离——撤离受影响地带的全部人员。
留下受污染的衣物在实验室,关上门。
(安全允许下可采取适当的措施制止溢出,如果有易燃蒸气,要关闭远处所有的加热器或火源)
(2)提醒他人——必须在你离开实验室的时候放置好写有“危险:化学品溢出,请远离”的警示牌,最好在实验室的每一个入口都放上一个警示牌,防止其他人进入房间。

(3)寻求帮助——在安全地带拨打电话通知院系有关单位及实验室负责人。

(4)封锁现场——如果可能的话,与现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试图保证入口或进入通道在视线中以帮助防止不知情者进入。
如果情况允许,协助紧急处理。

9.简述以下情况的正确紧急救助方法。
若发生以下情况,正确的紧急救助方法是:
(1)发生化学灼伤:如果沾上大量浓硫酸,切忌用水冲洗,先用棉布吸取浓硫酸,再用水冲洗,接着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最后用水清洗。
必要时涂上甘油,若有水泡,应涂上龙胆紫。
至于其他酸碱灼伤,可立即冲洗,然后用3%的硼酸或2%的醋酸清洗。
如果酸碱溅入眼内,应先用水冲洗,再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2%的醋酸清洗。
用大量水冲洗,必要时用卫生间的紧急淋浴水龙头;
(2)发生热的或冷的物体灼伤用冷水冲洗;
(3)烫伤和烧伤的处理:可在伤处涂上75%酒精后涂蓝油烃。
如果伤面较大,深度达真皮,应小心用75%酒精处理,并涂上烫伤油膏后包扎,送往医院;
(4)割伤处理:伤口保持清洁,伤口内如有异物应小心取出,然后用酒精棉清洗,涂上红药水,必要时敷上消炎粉包扎,严重时采取止血措施,如:用干净的布直接 29 实验室安全知识汇编 压住伤口,送往医院;
(5)吸入有毒气体:要去呼吸新鲜空气;
(6)接触氢氟酸、氰化物:要直接用
解毒剂(使用该类有毒物平时应预备相应解毒剂)。
10.如果试剂溅进眼睛具体应如何处理? 若试剂溅进眼睛应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具体方式:将眼皮掀起,眼球上下左右转动,使眼皮后面的部分也得到清洗。
一般应用冲眼睛的设备冲洗眼睛,但在没有的情况下,可以用干净的橡皮管;或让伤者仰面躺下把水缓慢流入眼睛,持续15分钟(刚开始时眼睛是很不适应的,但应坚持)。
经过紧急处治后,马上由熟悉化学损伤的医护人员或眼科专家进行治疗。
11.如果发生泄漏事故,泄漏物质碰触皮肤或衣物应如何处理? 若发生泄漏事故,且泄漏物质碰触皮肤或衣物应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2)如果没有明显的灼伤,则可以用温水和肥皂清洗。
为方便清洗,应摘掉所有首饰(戒指等)。

(3)检查实验记录,看是否还有潜在的事故继续发生。
对于粘在衣服上的泄漏物,不要试图去擦,应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鞋子和饰物。
时间紧迫,不要因为难为情而浪费时间。

(4)注意不要让泄漏物在皮肤上扩大面积,特别不要进入眼睛。
当脱下套头式样的衣服时要特别小心,别弄进眼睛。
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将衣服剪开。

(5)立即用温水冲洗受污染的部位至少15分钟。
如果还有疼痛感就再次冲洗。
迅速到医院治疗。

(6)被污染的衣服应该视污染程度按相应污染物处理或单独清洗。
12.在实验室中是否可以使用隐形眼镜?为什么? 隐型眼镜不起任何保护作用,因此不能替代专门的护目眼镜。
并且在做有药品飞溅可能性的实验的时候最好不要带隐型眼镜,因为隐形眼镜会防碍紧急处理和冲洗过程。
因此,在实验室内戴隐形眼镜是明确禁止的。
13.有一天你刚要进入自己的实验室,发现有一个人昏迷躺在实验室内,此时你会怎么做。
假如你是路过不熟悉的实验室门口,你的做法又会有何不同? 发生该类紧急情况,可按以下措施执行:如果是自己的实验室,先根据周围情况判断进入是否会有危险,本实验室是否有使用有毒气体、强挥发性有毒物质等潜在危险,是否有触电危险等,同时大声呼救、报警或指示其他人报警。
如果可准确判断自身没有危险则可进入,视周围情况及病人状况决定现场施救或将其移到实验室外进行施救。
如果是陌生的实验室,在无法判断是否对自身存在危险(如无色无味有毒气体泄漏)的情况下,一定不要马上进入,应呼叫多方求援并报警,同时找熟悉该实验室的人了解情况作出判断。
30

标签: #视频教程 #牌照 #视频教程 #视频教程 #步法 #面包 #怎样在微信借钱 #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