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人才,首先是人,才能成才”,怎样写毛笔字如何练好基本功视频

毛笔字 5
2016年6月8日 新闻 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2版 日前,第三届全国自主教育高峰论坛暨学校文化展示交流会举行,与会专家表示——— “人才人才,首先是人,才能成才” □本报记者崔斌斌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其实归根结底是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日前,在全国自主教育联盟、北京市昌平区霍营中心小学等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自主教育高峰论坛暨学校文化展示交流会”上,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如是说。
在本届会议的高峰论坛环节,顾明远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梅玲、全国自主教育联盟理事长王明平、霍营中心小学校长王斌等,围绕“核心素养与自主教育”展开了讨论。
顾明远介绍说,近年来,核心素养一直是国际教育的热点话题。
2012年,经合组织在一项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学生需要具备4种核心能力,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技术能力和生活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核心素养的7个维度, 其中包括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等。
“其实无论哪种提法,归结起来就是身体心理、知识能力、思想品德这几个方面的健全发展。
”顾明远进一步解释说,核心素养归根结底是要立德树人,“人才人才,首先是人,才能成才”。
研究儿童教育数十年的张梅玲教授对顾明远的观点表示赞同。
她说:“核心素养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回到教育的原点———育人。
”在张梅玲看来,核心素养更重要的应该是关注未来,即孩子长大后能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今天的教育是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孩子
二、三十年后必备的技能、品格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品质和人格 的综合。
”王明平认为,要重视指向自我的素养,如自我认知和自我监控的素养,自我主导的学习能力和沟通合作、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素养教育有机融入教育的各个阶段。
与会专家认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施“自主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论坛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进一步研讨。
顾明远说,自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句话在20世纪还有许多争论,一些教师会问,如果“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哪里?顾明远解释说,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主导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启发学生的主体性上。
如何启发学生的主体性?张梅玲认为, “自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习惯,另外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
针对教师如何操作的问题,她说,教师要做的就是怎么教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如何教才能让孩子快乐地学,这需要教师的智慧。
霍营中心小学校长王斌表示,“作为基层联盟校校长,我们更关注教育在学校如何发生和发展,如何看待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是否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两天半的活动中,全国自主教育联盟暨自主学习研究院还邀请了10余位特级教师评课、讲座、上示范课,30余位不同学科的新锐教师展示了自己的公开课,为参会者带来一场思想和智慧的盛宴。
据主办方介绍,第四届全国自主教育高峰论坛将于今年10月在陕西省西安市曲江南湖小学举行。
我读《中国教师报》 信箱:jiaoshidubaohui@ 襍图片新闻襊 要名师 更呼唤明师 □周建国 读了《中国教师报》第612期《真名师总能给人带来光亮》一文,既欣喜又沉重———看到这么多真名师给教育带来光亮,欣喜;看到当下不少学校依旧被应试裹挟,教师还在戴着“镣铐跳舞”,沉重。
新课改后,一些学校的教师还是“上课满堂灌,讲义满天飞”,师生过重负担“涛声依旧”。
更令人心痛的是,面对“问题学生”,多数教师要么束手无策,要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少师生关系已蜕变为“警察和罪犯”。
学生每天重复“早五晚十”的“白+黑”,对“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习以为常,双休日和节假日有偿补习雷打不动,原本个性张扬、充满活力的学生脸上疲倦感日趋严重;面对惯常的考试“红灯”,失败的恐惧让学生内心压抑。
久而久之,学生距学习和学校越来越远……面对这些现象,一些教师非但不明白问题的严重性,还揣着糊涂继续背负应试“行囊”。
这些现象的始作俑者,有些还是名师所为。
在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是推动教育改革的关键人物。
倘若教师的理念不改变,无论多好的机制和激励政策,都是一纸空文。
这就需要无论是名师还是普通教师,要努力做明师,既要明白教育的困境和学生的困惑,也要明白我们如何行动。
而名师不仅要明白如何发挥自身作用,还要明白怎样引领普通教师积极改变。
这考量着教育有关部门宏观的调控能力,更考量着校长的智慧。
其实,校长不应埋怨体制和教师,而是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管理行为。
当下,既要把发挥名师作用与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岗位聘任、发放绩效工资等捆绑考核;又要引领更多名师和普通教师“一厘米一厘米”地改变自己;作为明师的教师,也不用埋怨学校和学生,需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替学生着想。
为学生减负就是为自己松绑;解放学生其实就是解放自己。
改变就从课堂改起,名师要与普通教师“同坐一条板凳”,大家一起发扬“工匠”精神,磨课、磨题,既上示范课,又进普通教师的课堂“捉虫”,臻于至善地追求教学品质,一起攻克应试堡垒。
只有名师和普通教师都努力争做明师,我们的教育才真会有光亮。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奉化市教育服务管理中心) 清华少年演绎家国情怀 6月1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举行“第42届审美雅趣艺术节闭幕暨四校区联动展演”,清华附小本部、清华附 小昌平分校,清华附小CBD分校各校区牵手河南商丘外国语学校,友情邀请新疆乌鲁木齐市的美德少年共计 3000余人齐聚新清华学堂,共庆属于孩子们的节日。
整场展演以“传承家国情怀”为主题,分为民乐、舞蹈、戏剧、歌 声等5个板块。
图为清华附小的学生舞动在舞台中央。
周次敏/摄 “把字写对、写好、写快” ———福建省福清市“规范汉字书写的普及与提高”课题展示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金锐□孙和保 在学习《普罗米修斯》一课时,教师先列出课文中的生字,让学生练习书写。
“焰、罚、膝、脏,这些字都有类似‘目’的结构,写这种结构的口诀是什么?” “左短右长横平行!”一边说,学生一边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练习起来。
像“目”这样的基础字形,教师还给出“家”“广”“场”“我”等,可以熟悉各种基本笔画以及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独体结构等间架结构的写法。
这是福建省福清市实验小学的一节书法展示课,教师采用的借助基础字形帮助学生练习书法的方法,是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教育学院高诚杰的研究成果,属于福清市“规范汉字书写的普及与提高”课题内容。
6月3日,福清市“规范汉字书写的普及与提高”课题阶段成果汇报展 示活动在福清市教育局举行。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福建省教育学院副院长黄家骅、福清市教育局局长念琪等与来自数十所学校的校长、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王文湛认为,书法教育有助于学生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习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四种‘心’———精心、恒心、耐心、细心,这不仅是一种技能的培养,更是对学生意志、精神、情操的培养”。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副校长徐鲁雄介绍,此次展示活动的目的是总结过去、交流经验,从而进一步开启第二阶段的研究实践活动。
“学校将继续发挥科学研究、培养人才的功能,与地方教育部门合作,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徐鲁雄说。
关于书法教学如何开展,黄家骅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教师先要引导学生读帖,帮助学生分析基础字形的笔画 和结构。
之后,要引导学生将生字分类,寻找一类字的共同点,学会归纳和概括。
教师应该重视对每个字的解析、解剖、解构,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方法,达到举一反
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 作为展示学校,福清市实验小学是“福建省书法实验学校”,校长林海燕介绍了学校开展书法教学的经验和收获。
她说,学校不仅有配套的教材和课件,还重视将书法与其他课程的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学习书法,也让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强烈,学生认真书写、积极抢答,看似枯燥无味的书法课变得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
”林海燕说。
“并非要让每个人都成为书法家,而是要让学生认识书法,掌握最基本的书写技巧。
如何把字写对、写好、写快,这是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当务之急。
”黄家骅总结道。
技术达人马九克 (上接1版)比如,前面谈到的试管制作,用到 的是极限变化思维。
“把一根线段的粗细设置为很大,就不再是一根线段了。
同样,如果把一个圆的线条磅数调得很大,再填充进合适的纹路,就可以用来表示轮胎的最外圈。
”马九克说。
在他娴熟的操作下,基于两根平行线段,通过多次复制并围绕中心旋转,就形成了轮胎的钢丝辐条,再加上一个圆,就是一个轮胎了。
像这些看起来非常复杂的教学演示, 在马九克的手上总是变得出奇的好玩、简单。
在马九克看来,技术是玩出来的。
正是这种玩的思维,让马九克玩出了创新,玩出了创新思维。
马九克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思维就是“简单思维”。
再复杂的技术,在他这里能让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生活中的马九克做事总是从最简单的逻辑着眼,力求简洁明了,追求直白简约,在别人做起来可能是中规中矩的一套程序,在马九克看来却是直截了当的几个动作。
马九克说:“切换角度去思考,就会得 出不同的结论。
”“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将给教育带来
场想象不到的大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教师需要培养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创新思维———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马九克说,“要培养创新思维,少谈理论多实践,要多动手去做。
要让信息技术发挥作用,必须记住6个字:实用、简单、易学。
” 在马九克最新出版的《微课程制作与翻转课堂教学》一书中,马九克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们不仅仅要有良好的行为习 惯,更重要的还要有创新的思维习惯。
事实上,在参加巴塞罗那、西雅图 以及布达佩斯的三次全球教育论坛大会之后,马九克已经对未来的课堂形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新的教育理念和新技术的应用,必将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
他希望以信息技术推动教学进步。
这是一位中国最基层教师的教育雄心。
“研究成果最可悲的是孤芳自赏,束之高阁。
”马九克最大的心愿是,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使用,造福于教师,造福于教育。
“教育新闻人”在行动 专家呼吁设立“中国留守儿童日” 本报讯(记者宋鸽)6月1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北京召开“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研讨会”,会议邀请民政部相关官员、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代表等,就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相关政策、制度问题进行研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强调,留守儿童不等于问题儿童,不要给留守儿童贴标签。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未成年人(留守儿童)保护处主任科员林依帆认为,关爱留守儿童,政府要做好两点,一是搭好台,通过孵化培育购买服务和引导质量服务的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把好关,政府要对社会组织进行业务指导、政策协调、培育扶持、考核评价等,使社会力量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留守儿童保护更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并呼吁将贵州省毕节市发生留守儿童自杀事件的6月9日定为“中国留守儿童日”。
首套素质教育舞蹈课程教材发布 本报讯(记者郭瑞)6月5日,由北京舞蹈学院主办的首届“舞蹈美育研讨会”在北京舞蹈学院举行。
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巡视员万丽君、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王军等与会。
会上正式发布了北京舞蹈学院承担的教育部专项委托项目《素质教育与舞蹈美育研究》所取得的舞蹈美育科研成果———素质教育舞蹈课程教材。
万丽君指出,美与美育是对高层次精神生活的追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舞蹈的价值和功能,能够促进个体和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舞蹈美育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中如何科学培养人才、培养何种人才,是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
会议宣布成立舞蹈审美教育联盟,旨在更好地传播舞蹈美育的新理念、新成果,促进各相关院校及业界同仁开展舞蹈美育的交流与合作,共创中国舞蹈美育的新未来。
福建龙岩举行第二届中职学校开放周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陈建锋)近日,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届中职学校开放周”活动在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举行,活动共开设27节示范课,各中职学校教师展示了各自的教学特色。
活动还开设了校长论坛、名师讲座、艺术作品展、教学成果展等板块,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职教理念。
此次开放周内容丰富、亮点鲜明,为龙岩市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学改革研究搭建了新平台,增添了新内涵,同时推动了中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
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实验学校首届艺术展演季开幕 本报讯6月3日,北京市东城区 回民实验小学“当童年遇上戏剧”2016 金帆艺术团展演季首场演出在北京市 少年宫举行。
来自北京市教委、北京教 科院、北京市美育研究会等单位的领 导和家长代表近800人观看了演出。
金帆艺术团分别进行了语文剧场、皮 影剧和歌舞剧展演,活动现场,学校校 外辅导员“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 荣来到学生中间,鼓励孩子们争做最 亮的那颗“星”,并为学校评选的“四美 学生”“四美教师”和“四美家庭”代表 颁发证书。
据悉,本次金帆艺术团展演季历时 一个月,学校还将继续推出“当童年遇 上童话剧”“当童年遇上科普剧”“当童 年遇上寓言”等系列课程,全方位、立体 式呈现以戏剧为载体的全人教育实施 过程。
(刘术红) 2016
中国在线教育百强榜发布 本报讯(记者钟原)6月3日,2016中国在线教育产业峰会暨中国在线教育百强发布会在京召开。
会议由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指导、中教全媒体主办,来自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投资人等近500人与会,共同探讨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的新动力、新未来。
会上同时发布了2016中国在线教育百强榜,全通教育、ATA、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网、文都集团等机构荣获“2016中国在线教育十强”称号。
2016年在线教育行业进入爆发成长期,成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最快的领域之
一。
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催生在线学习需求的快速增长。
据统计,2017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可突破30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主编:黄浩电话:010-82296843编辑:刘亚文电话:010-82296736投稿邮箱:美编:孙东电话:010-82296729图片新闻投稿邮箱:

标签: #视频 #围巾 #上看 #手机 #步骤 #正在播放 #花卷 #海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