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2015年02月17日

额度 2
星期二编辑:贾晶晶校对:筱华美编:王祯磊 金融·投资邮箱:kggs·jia@ 07 消息称IPO审批权将下放交易所拟上市企业喜忧参半 本报记者朱虹实习记者李致鸿 近期,有关IPO审核权下放交易所的消息在业界盛传并引发热议,传言称:6月1日起IPO审核权将下放到交易所,由其负责审核,证监会负责注册。
这意味着市场期待的注册制改革正在加快。
不过,《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IPO审批权下放到交易所的消息,拟上市企业表示喜忧参半:一方面,注册制加速推进将极大促进拟上市企业内部改革、加快上市速度;而另一方面又担心审批权从证监会转移到交易所,或许会带来新的利益寻租,影响企业正常上市。
审核下放将加快企业上市速度 据市场消息称,证监会日前就落实注册制等问题召开会议,明确要求从6月1日起,IPO审核下放到交易所,由其负责审核,证监会负责注册。
不过,目前该消息还未被官方证实。
“是吗?真的有这个消息吗?确定今年能够推进这项工作吗?作为我们企业来说肯定是欢迎该改革尽快推进。
”虽然被告知是坊间传闻,但恒丰银行董事会相关人士得知这一消息时也难掩欣喜之情。
该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恒丰银行相关上市准备工作已经启动,具体进程还不方便向外界披露。
但对于拟上市企业,注册制的加速推进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因为IPO审核下放到交易所将促进企业内部改革、加快上市速度,帮助企业顺利融资。
而且,目前发展注册制是顺应全球潮流,因为真正市场化的股票市场能够促进企业充分竞争,优胜劣汰。
“希望政策能够尽快落地。
”东莞证券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东莞证券刚刚完成股份制改革,正在做上市准备。
虽然有注册制改革加速的消息,但是还不能确定具体时间,所以企业目前还是在观望。
按照东莞证券既定日程安排,公司初步计划于2015年3月上报IPO申报材料,预计将于2016年正式上市。
拟上市企业“既乐观又谨慎” 有业内人士指出,IPO审核下放 到交易所,并不意味着上市门槛降低。
虽然对IPO审核下放后,交易所不会进行实质审核,而是重点要求上市公司进行充分信息披露,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上市门槛应该有可能会更加严格。
券商投行和上市公司,如果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会被重罚。
惩罚力度肯定比现在重很多。
对此,恒丰银行董事会相关人员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作为国内大型正规企业,对监管趋向严格并不担忧,而是充满期待,因为只有这样市场才能向更为成熟的方向发展,也更利于正规优质企业融资。
听闻注册制改革加速的消息后,国内某互联网金融公司高管表示,之前公司打算3—5年内远赴海外上市,原因就是国内的审批制较为严格,而且还有连续盈利等硬性规定。
如今改革加速,公司会考虑将上市地点转移至国内。
但该企业也心存顾虑,因为截至目前,《证券法》的修订还未完成。
因此企业不禁担心,审批权力从证监会转移到交易所“,是否只是换一拨寻租对象,利益重新洗牌?”上述人士表示。
对于将IPO审批权下放到交易 所,一位正在排队IPO的企业董秘孙平的态度也是“既乐观又谨慎”。
孙平对《中国企业报》记者坦言,“我们乐观的是如果将IPO审批权下放到交易所,可能会加快企业IPO的进程,能够解决困扰我们多时的难题。
不过,我们对于新制度的了解并不充分,对其执行中可能会出现的新问题还没有充分准备。
” 对于是否有可能出现新的利益寻租,一家日后准备转板的新三板企业办公室主任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了担忧,“将IPO审批权下放到交易所的目的是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顺利上市,而不能为利益所捆绑,因此需要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整个过程的严格化和透明化。
” 专家:杜绝行政干预才能抑制寻租 知名财经评论员么志博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IPO审批权下放到交易所,对于证监会而言,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监管和规范市场上面。
对于交易所 CNS供图 而言,增加权力的同时也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于企业而言,直接递交材料给交易所,沟通效率更高。
总体而言,有利于IPO趋于市场化,弱化行政干预。
当然,与交易所相关的地缘、人情等会带来寻租空间,这一方面要求交易所严格规范业务流程,另一方面也要求证监会对交易所IPO审批加大监管力度。
”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制正式实施的具体时点仍然取决于《证券法》修订的进展以及国务院对相关方案的最终批准。
因此国内注册制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还不是很到位,该改革进程并不能一蹴而就,也是一个渐进、试错的过程。
对于企业的顾虑,朱振鑫表示,注册制改革需遏制权力寻租、最大限度减少寻租空间。
而只有杜绝行政权力之手过度干预资本市场,才能抑制寻租问题。
施行注册制后,不合资质的企业进入市场的可能性也会有,但其定价会较低,而且市场会自行选择,相关风险将由投资者承担。
就像美国资本市场一样,完全由市场监督,如有违法行为,证监会将严惩。
资本达观 货币政策的新驱动力 达萨 世界永远不缺乏变化,2014年二季度以来的经济形势变化还是大有出人意料之势的。
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由2014年6月108美元/桶的中枢位置回落至目前48美元/每桶左右,下跌幅度超过55%。
同期美元进入强升值周期,由80左右的中枢上升至目前94左右,升值幅度超过17%。
美国国内经济在QE之后经济强势复苏的趋势无疑是确定的。
尽管短期内由于能源价格的快速下滑而拉低美国12月CPI数据值0.8%(12月能源CPI同比下滑10.6%),远低于联储目标位,但就业数据依然华丽。
失业率进一步走低,2014年12月失业率数据下降至5.60%,已经远低于2013年同期6.70%的数值。
从单季度GDP增速来看,2014年Q1GDP不变价折年同比增长1.89%,2014年Q2同比增长2.59%,2014年Q3同比增长2.70%,美国全年经济增长趋势稳健不俗。
由此可以预 见的是美国经济的景气以及扩张有望延续,以油价为代表的能源价格的走低,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拉低下游商品价格。
油价下跌带来的促进消费增长是其正面因素,这一点将逐步显现。
因此,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只是时间问题,美元的强势将得以延续。
另外从2015年3月份开始,欧央行将每月购买600亿欧元公共及私营部门债券直至2016年9月底,总规模约1.14万亿欧元。
那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未来欧央行资产负债表将有望扩大一倍至4.2万亿欧元左右,欧元也将进一步贬值。
欧元区QE的推出将提振欧洲出口,同时对欧元区内部形成财富效应,刺激消费以及投资,全面提升欧元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这在一定程度将复制美国QE之后大宗商品以及股市等高风险类资产走强的情况。
实践将证明的是,欧元区流动性的超预期宽松将对美元资产形成明显利好,加剧资金流入美元资产从而推动美元加速升值。
另外也会一定程度上缓解新兴市场资 本流出压力,从这点来看,欧元区QE有可能会适度缓解中国外汇占款持续流出的压力,对国内流动性形成利好。
做这些探讨是为了论证我国货币政策的走向问题,可见在世界经济越来越联通的情况下,一个大国的经济政策再也不可能是独立的。
在上述美元强势升值的背景下,我国外汇占款存在明显的流出压力,2014年12月外汇占款流出达到1183.65亿元,人民币兑美元已形成明显的贬值压力。
然而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相比,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要明显优于巴西、俄罗斯、印度以及南非等金砖国家,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全球资金的大类资产配置,相较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人民币资产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出现趋势性的贬值的结论尚不宜过早下断论。
尽管如此,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外汇占款的持续走弱,这必将倒逼央行加大基础货币投放力度来对冲基础货币将投放不足的问题。
央行在2月4日突然推出“降准” 政策,即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做出的相机抉择之策。
不再习惯性地在周五推出政策,也表明了央行的货币政策将更加务实和审时度势。
当然央行还有丰富的调剂手段,比如过去两周央行时隔多日公开市场重启逆回购操作,连续两周净投放资金超过500亿元,可以对冲因假期来临和打新压力可能带来的资金紧张。
当然货币政策的考量不会限于某一个因素,经济下滑带来的通胀下降压力则是另外一个主推手。
1月份PMI指数重回50的荣枯线以下,录得49.8,经济的下行风险加大。
新订单以及新出口订单均出现小幅回落,需求明显不足。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能源价格的重挫,1月份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大幅回落至41.9,意味着未来通缩压力可能会加剧。
而从目前1.51%的CPI数据以及12.2%的M2同比来看,货币政策存在足够的调整空间。
因此形势愈发明朗,货币政策将在新的驱动力之下在可预见的时间维度内保持适度宽松,让我们拭目以待。
互联网金融 京东阿里热捧消费类信贷 本报记者郭奎涛 一年前央行对虚拟信用卡产品的暂停要求仍无解禁迹象,京东推出的信用支付产品京东白条却仍在大张旗鼓地展开推广活动,相继推出了旅游白条、校园白条等细分业务,最近还提出了向农村市场拓展的目标。
虽然属于信用支付产品,但京东却高调和虚拟信用卡“划清界限”。
“京东白条不是虚拟信用卡,我们主要在京东平台内部使用,服务于京东生态圈,不对外部的线上线下商家开放。
”京东金融相关人士对《中国企业报》记者强调说。
京东白条属消费类信贷产品 京东白条并不是中国第一款信用支付产品。
早在2013年3月,阿里就推出了一款“信用支付”产品,由支付宝根据用户交易数据决定最后的授信额度,最低为200元,最高可达5000元,可用于在淘宝等购物支付,功能与信用卡类似,业内因此称之为“虚拟信用卡”。
次年2月13日,京东白条开启内测,为用户在京东购物中提供“先消费、后付款”的支付方式,可享受30天延期付款,最高15000元信用额度,最长分期期数24个月,超低的分期手续费率,并引入保险公司全额保障用户资金安全。
2014年3月,央行紧急下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
此后,新浪微博的信用支付产品也趋于暂停,唯独京东白条依然在大力推广。
分析人士指出,与支付宝等推出的虚拟信用卡不同,京东白条实际上是一款消费类信贷产品,因此不需要像支付公司那样经过央行备案报批。
官方数据显示,在2014年“6·18”京东大促中,京东白条小试牛刀,用户使用白条后月订单量增长33%,月消费金融增长58%。
在“双十一”当天,白条交易额过亿。
截至2014年12月底,白条用户达到千万授信、百万使用。
对此,京东金融内部人士解释说,白条与信用卡有着本质的区别,信用卡可以用于任何可刷卡商家,白条只适用于京东平台内部,即使是正在推广的校园白条,学生使用的话也必须首先成为京东用户并在京东消费。
虚拟信用卡解禁仍无下文 事实上,双方最主要的差异应该在于产品推广主体的不同、所使用资金的不同和所处监管环境的差异。
据悉,阿里的信用支付产品是由支付宝推出的,而且资金来源于银行,自然牵涉到监管层面较多。
央行上述文件在谈及虚拟信用卡时即表示,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尽管京东白条的资金来源一直是个谜,尚没有信息表明其是由京东的支付公司网银在线推出的,与银行也没有合作关系,更像是京东或者其小贷公司以自有资金推出的信用支付产品,收益与风险都是内部消化,属于运营层面的策略。
《中国企业报》记者也注意到,京东白条在京东金融业务分类中属于消费金融,并隶属于支付业务。
官方也声称,京东消费金融旨在服务于京东生态圈,并顺应国家要求经济转型升级的产业政策,助力消费经济、促进消费升级。
有参与相关监管草案的人士透露,二维码支付监管草案接近完成,报批之后即可公布。
而同期被央行暂停的虚拟信用卡仍无下文。
有观察人士认为,信用卡发行都是银行在做,虚拟信用卡与现在的监管条例的冲突较多,利益博弈也比较复杂,短期内估计不会放行。
阿里腾讯悄然跟进消费类信贷 在虚拟信用卡迟迟得不到放行的情况下,阿里已经调整了计划,在去年年底推出了一款类白条产品“花呗”。
蚂蚁微贷官方称,“花呗”为消费者提供的是一种赊购服务,该服务支持符合授信要求的用户在淘宝、天猫上购买部分商品时使用,消费额度上限为3万元,确认收货后次月10日前还款,最长免息还款期限为42天。
靠近蚂蚁金服的人士透露,“花呗”业务与信用支付完全独立。
相较于虚拟信用卡合作方包括支付宝、银行等内外部企业,“花呗”在产品结构上相对简单,由蚂蚁金服旗下的蚂蚁微贷提供资金支持。
今年1月,另一家被暂停虚拟信用卡业务的腾讯也悄然跟进了消费类信贷业务。
分析人士指出,消费类信贷产品主要都是银行在做,近年来,大数据授信为互联网公司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不仅是阿里、京东等一线公司,携程、新浪等其它互联网公司也在不断探索,它们在消费类信贷领域将成为银行的一支劲敌。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消费贷款余额规模约为13万亿元,其中一般性消费贷款规模约为0.4万亿元,预计到2017年,全国消费贷款余额将增长至30万亿元至40万亿元,一般消费贷款规模将达到约3万亿元至4万亿元。
京东金融上述人士表示,校园白条及旅游白条的上线将带来更多的用户及空间,白条还将继续拓宽金融消费的消费场景。

标签: #需要多少钱 #需要多少钱 #做一个 #网站建设 #需要多少钱 #多少钱 #多少钱 #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