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需要低成本保障,2013年11月12日

机顶盒 4
星期
自主创新13版 健康需要低成本保障 ■编者按 看病难、看病贵,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
中央新医改提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思路,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近日,记者深入福建省宁德市采访,了解到中国科学院正与地方政府联合实施“全民低成本健康海云工 程”,将先进技术与中国基层医疗特点结合起来,让农民可以在家门口使用先进医疗设备筛查诊断病情,使基层成为人们看病就医的首选,走出了一条低成本健康的新路。
这一实践对全国各地探索基层医改新模式很有借鉴意义。
“低成本健康的思路,就是把世界上最好的材料、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成果拿来,降低医疗成本,解决民众的医疗保障问题。
未来基因科学的发展成果也可以纳入。
这一套做好了,全民医疗保障费用可以降低到GDP 的合理比例范围内。
”谈及低成本健康技术的发展时,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表示,中国人口众多,医疗保障不能走美国、欧洲的老路,必须走低成本医疗之路,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科技服务于基层 记者到福建省宁德市赤溪镇的夏村卫生室采访时,正碰上59岁的夏村村民何蕉勤来此做身体检查。
村医吴明容把何蕉勤的身份证在读卡器上一刷,他的病历档案就在电脑上显示出来。
病历显示,何蕉勤今年曾在村卫生室首次查出过血糖偏高,后转到上级医院——宁德中医院确诊为糖尿病,病情较轻,医嘱不必吃药,但需要定期复查。
“确诊之后,我在这里复查几次了。
以前看病得去城里医院排队。
”何蕉勤说,现在他在村卫生室就能定期复查,而且只需交1元钱诊疗费。
除了复查血糖,何蕉勤还做了一个心电图。
由于心电图需要更专业的医生作出判断,吴明容把心电图上传到网上,再由定点医院的值班医生将诊断结果传回“。
一般等半个小时左右就有结果传回来了。
”吴明容笑着说,他曾经用这套设备在凌晨四点给一个心梗病人做心电图,经医生网络确诊后,病人马上被送到市医院做手术,一周后就康复出院了。
吴明容使用的这套设备叫做“便携式全科医生工作站”,一个手提箱即可拎走,里面的设备除了便携电脑和身份证读卡器,还包括检眼、检耳、血糖、尿常规等多种医疗 检测仪器,可做多项基础医疗检查“。
有了这套装备,村民可以小病不出村,大病早转移,医疗费用也减少了!” 这套设备就是“海终端”,整合了心电图、血压等14项检查功能;它所连接的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叫做“全科医生综合服务管理云平台”,可开展国家要求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及远程心电图诊断、村卫生室质控等基层特色医疗服务。
“海终端”和“云平台”这2大核心技术合起来,就是中科院自主研发的“海云工程”项目,这是服务于农村基层的低成本全民健康解决方案。
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表示,海云工程的试点推动了当地的医改进程。
“设备小巧轻便,方便医生出访随访。
利用流动信息管理平台,还可以实现健康档案无缝对接并共享。
过去村级医生写的医疗记录谁会相信你啊,现在通过科技手段就能实现快诊断快治病。
”据悉,海云工程从2011年起在宁德试点,目前已完成1期152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并启动2期458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预期到2014年一季度完成全部3期工程,可实现宁德市2000多个网底医疗机构的全覆盖。
◀宁德市蕉城区夏村卫生室村医吴明容在给前来求诊的村民做心电图检查。
本报记者佘惠敏摄 本报记者佘惠敏 改进来源于需求 在宁德试点的三年中,中科院的“海云工程”技术服务团队一直在根据用户需求和试点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所推出的产品。
“我们要让技术适合基层需要,而不是简单把医疗设备下移。
”深圳中科强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石说,“在宁德,我们和地方政府密切合作,探索出镇村医疗协作、村级诊疗收费模式、镇村质控体系、村医绩效评定等若干新模式。
” 以质量控制体系为例。
配备了“海终端”的村医,其检测结果要得 到县市两级医院的认同,就必须建立质控体系。
“质量是生命线,我们已经建立了两个质控中心。
”宁德市卫生局副局长宋一凡说“,从一期试点的检查评估结果看,村医的检测结果准确率很高。
” 宁德市医院检验科副主任齐育英介绍说,质控就是拿已知浓度的样本,用不同仪器检测,看结果是否 一致。
“海云工程的每台设备出厂会校准,开机有自检,我们质控中心则是在运行中对每个点采样。
目前是一周检测一部分,一个月全检一次。
” “质控的要求是宁德市卫生局提出的,而将其落实的技术则是中科院提供给强华公司,再由强华公司做出产品,并根据试点的反馈进行调整做成的,前后做了一年多才完成。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毕亚雷说“,以前医疗器械的研发方向是专门化。
而低成本健康医疗设备的研发方向正好相反,要全科、方便、集成、便宜,还需要低成本的流程规划。
” 中科强华公司海云工程项目宁德负责人沈杰表示,下一阶段,强华公司还将配合宁德市卫生局继续做好技术创新和售后服务工作。
对产品提出改进要求的不仅仅是宁德,还包括海云工程在全国各地的试点。
事实上,仅仅海云工程 的海终端设备,从2007年至今,就已经更新到第六代产品了。
黄石说,最开始他们的目的是让农民在50元钱以下就能做一次体检。
所以第一代产品是一张集成了很多功能的检查床,卖25万,结果发现很多地方不适用。
经过数次改进后的第四代产品,是2010年做出的针对村卫生室的专用检查床,3.5万元一套,含40多项检查项目。
“从这个时候开始往农村基层装备,装了500多家,发现无法持续,因为设备庞大,运行成本太高。
于是我们做成便携式出诊包,放下去比较受欢迎。
” 便携式出诊包是第五代产品,也就是已在宁德试点的“便携式全科医生工作站”,1.98万元一套。
现在,根据试点中反映上来的问题,强华公司又改进出第六代产品——数字化、模块化的便携式全科医生工作站。
黄石说“:第五代产品集成度太高,一个仪器坏了整台设备要一起送去检修。
于是我们把所有东西模块化。
售后服务时,如果一个芯片坏掉了,换一个新模块一装就好。
同时这是可拓展设备,如有新增检测项目,也可以做成新模块放进去。
” 作全产业链布局 中科院目前已在福建、江苏、广东、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先后建立了4000多个海云工程示范点,到今年年底可能达到7000个。
而中国的行政村有60多万个,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低成本健康产业的产品有很多,仅中科院就有三十多个研究所在做这方面的科研工作。
除了面向农村基层的“海云工程”,还有走入普通家庭的“移动健康”,甚至包括应用于科技援非和抗震救灾的模块化箱房诊所和箱房医院。
深圳先进院已开发出可采集心电、血压、血氧和体温的健康配件以及手机软件和电视机顶盒健康数据查询软件,完成健康信息服务平台 和网站的开发,并于2012年5月开始在深圳试运行。
“移动健康是把医疗资源从医院推广到家庭,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
”副研究员蔡云鹏表示,进口芯片成本难以控制,功能也不足,他们已开发出可采集身体信息的低功耗、低噪音、低成本的新型国产芯片,并成功应用于蛟龙号潜航员生理指标检测。
“从芯片、设备的制造,到健康管理软件的研发和健康云平台的建立,以及与医生资源的整合,甚至相关标准的建立,我们已打通从前端的芯片到后端的标准的全产业链。
我们2012年试点,今年开始运营,希望一年内达到1万活跃用户的规模。
” 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我国第
个低成本健康特色产业园自2011年10月开园至今,已有16家企业入驻,其中两家企业的年销售额已过亿元。
“低成本健康是一个朝阳产业。
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财富增加,人民健康需求增加,对低成本健康产业的需求会高企。
”于2006年最早提出低成本健康概念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表示,如今,低成本健康的理念已成为国内外业界的共识。
“现在外企是从三甲医院往下走,而我们做低成本健康产品的策略是农村包围城市。
” 如今,GE医疗、飞利浦医疗等国际大公司也推出了各类移动健康产品,并进入中国市场。
樊建平认为,在低成本健康领域,双方技术水平相当,中国市场需求也很大,中国企业完全能够通过自主创新,牢牢占有低成本健康的主场优势,不要被洋品牌抢走这块宝贵的市场。
新机构 国际标准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在京揭牌 本报讯记者董碧娟报道:国际标准种子质量检测中心日前在北京市丰台区种籽管理站揭牌。
该中心建设面积约1800平方米,共有功能检验室12个,检验仪器设备80台套。
检测范围覆盖蔬菜、大田、牧草、草坪草和花卉种子;具有品种真实性和品种纯度、发芽率、水分、净度、种子健康、活力、重量7个项目的检测能力,其中种子无损检测技术有望填补国内空白。
据了解,该中心有面积为300亩的农作物种子质量田间鉴定基地,全年可开展各种农作物种子质量田间鉴定、种子病害、病理田间检测与技术研究。
目前该中心由中国农业大学与丰台区共同负责其运行管理,已通过农业部组织的能力验证,拟建设成符合国际种子检测ISTA标准的种子检测服务中心。
新材料 杭州举办新材料、新能源科技展 在杭州低碳科技馆近日举办的“诺贝尔奖与新材 料、新能源主题展”上,以实物、模型、图板及多媒体演 示等形式展出了永磁磁悬浮车、压水堆核电站、扑翼仿 生机械鸟、超轻石墨烯材料等数十项代表当今国内外 前沿科技的产品及技术。
图为孩子们在观察一块超轻 三维石墨烯新材料。
新华社
李忠摄 新成果 我科学家成功制备出单原子铱催化剂 本报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研究员近日带领的团队与该所“千人计划”入选者刘景月研究员、清华大学李隽教授合作,在单原子催化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以氧化铁为载体成功制备出单原子铱(Ir)催化剂,并发现相比于亚纳米、纳米铱催化剂,单原子铱催化效率“以一抵十”,是催化反应最重要的活性位,对催化性能起主导作用。
该研究已发表国际知名杂志《美国化学会志》。
单原子催化剂的成功制备不仅在基础科学领域有助于从原子层次认识复杂的催化反应过程,而且对依赖于贵金属催化剂的领域,如燃料电池、石油化工、精细化学品生产以及汽车尾气净化等实际应用过程也具有指导意义,有望开发出一系列低成本、高活性的负载型催化剂。
(林坚) 新网站 中国科技资源网开通试运行 本报讯中国科技资源网()日前开通试运行,致力于运用现代新技术,实现我国科技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为广大科技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科技资源信息检索与导航、科技资源可视化展示、专题信息服务。
目前,网站已整合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学文献、科普资源、科技成果、研究试验基地等科技资源信息近800万条,并全部向社会开放。
用户可享有科技资源信息查询、供求信息发布及资源申请预约等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务。
(柯月) 新技术 “星光青桥三号”成功量产 让农产品更多更好更安全 本报记者钟云华薛海燕 “这是刚刚出来的农产品检测报告,农药220项药残全部为零!” 技术发明人、北京万嘉粮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王立功教授,一见面就报告了一则喜讯:2013年按他的专利技术“多功能农作物生态保护剂”实施的黑龙江五常市安家镇、龙凤山乡、志广乡、小山子镇等水稻多点试验,经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室检测表明,产品农药220项药残全部为零。
“多功能农作物生态保护剂”带给人们的惊喜,远不止水稻。
譬如蔬菜,2011年至2012年江苏省委党校翠园200亩蔬菜生产基地,产品检测结果农药220项药残全部为零;又如茶叶,2008年至2009年南京溧水、江苏宜兴、安徽郎溪碧螺春茶场,产品检验结果是农药残留量全部低于欧标、铅 和氟含量大幅降低;再如水果,2009年至2010年海南农垦南田国有农场长田分场和响水分场,产品检验结果是174项农药残留均为零。
王立功说:“经过多年实践检验,现在可以说,依靠‘多功能农作物生态保护技术体系’,我们有能力、有信心为农产品的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生产,提供一份有力的科技支撑!” 王立功认为,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
可是,即便在发达国家,有机食品的市场占有率也仅约为15%,因此“必须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在不改变我国现有农作物耕作模式的情况下,探索一条简便易行、不增加农民生产成本、不减产的前提下,农产品源头产品品质提高之路。
” 从2005年起,王立功带领的技术团队将其研究课题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转而瞄准种植业领域的农产品食品安全技术,期间得到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等单位专家的支持、指导和配合,历经艰难和多次失败,终于研究出了“多功能农作物生态保护技术体系”。
这个技术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管理技术。
在对服务的地块进行本底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实施方案,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引进国外盛行的HACCP管理体系(美国为宇航员的食品安全制定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实施“风险控制”,找出污染风险的源头,针对性地研究制剂的配方,配方是由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螯合而成。
第二部分是配方制剂,即将制剂喷洒在植物叶面上,制剂的特殊光学特性使植物叶面上的气孔张开度增加, 植物可在相同时间内更多地吸收阳光的能量,二氧化碳摄入量增加,从而达到增强光合作用的目的。
从多年试验结果来看,“多功能农作物生态保护技术体系”功效是多样的:一是增产功能;二是降低重金属含量,主要是铅、砷、汞、镉、铬等;三可降低药残、提升品质。
黑龙江省五常市盛产优质大米。
2009年王立功带领的技术人员找到五常市志广乡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许殿友,推广专利制剂技术。
许殿友说:“刚开始,农民都不相信,又增产,又降药残,又提高大米品质,这技术能行吗?第一年,我好说歹说,合作社试用了150亩。
等稻子一熟,试用专利制剂的稻田比没用的每亩增产60多斤,出米率提高2%-3℅,稻谷每斤售价比别的稻谷高出0.15元。
一算账,一亩地能增收260 多元。
第二年农民主动找上门来用。
去年推广5000亩。
” 创新无止境。
万嘉粮宝目前还与美国夏威夷大学分子生物实验室、中国水科院淡水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等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开展创新合作、交流。
目前,公司已在黑龙江五常市建立起15000亩优质水稻科研生产基地,其他品种农产品也都做好积极推广的准备。
“我国的农业生产,多年来依靠化肥、农药,土壤污染越来越重。
我的科技梦,就是要在现有农业生产模式的基础上,科学消除农药残留,降低农产品重金属及其他有害元素污染,实质性提高农产品产量,全面改善农产品外观、口感和提高营养价值。
总之,要让农产品生产得更多、更好、更安全!”王立功说。
“星光青桥三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连接高端视 频传感器芯片的数字图像桥片,全面支持安防监控 SVAC国家标准,在交通卡口、电子警察及众多行业领 域广泛应用。
图为戴瑾博士在介绍应用“星光青桥
号”芯片技术的摄像机。
新华社李紫恒摄 新产品 柳州欧维姆公司亮相“中国工博会” 本报讯国际工业品牌展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 博览会日前在上海举办,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 司亮相展会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展出了特种 设备和桥梁拉索安全监测系统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方面 应用,同时还展示了预应力领域的部分系统解决方案。
柳州欧维姆公司是一家以预应力产业为特色的国 有大型企业,已成为集设计研发、技术咨询、生产制造、 监测检验、工程施工于一体的专业化公司。
这次展出 的特种设备施工控制和桥梁拉索安全检测系统,使用多 项成熟技术,技术含量高,效果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 上千项重大工程项目中。
(叶
驰) 本版编辑陈建辉殷立春

标签: #需要多少钱 #多少钱 #多少钱 #需要多少钱 #网站推广 #限额 #限额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