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全域甘孜儿女上好学,网络远程教育一般多少钱

多少钱 5
2014年12月3日星期三/主编:黄蔚编辑:黄蔚设计:王星舟校对:刘梦 服务·信息化 04 笙基层实践 借助高端技术甩掉落后帽子 确保全域甘孜儿女上好学 帮助广大教师特别是边远地区教师通过网上培训、名师讲座、视频课堂等,随时按需主动学习,零距离接触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照读课、备课、还课、议课“四课循环”的要求还原前端课堂,让信息技术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以学生为本。
今年10月,甘孜县二完小推荐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四科(6位)教师参加成都市龙泉驿区的说课大赛。
尽管对方高手如云,又享有地利优势,二完小老师依然斩获3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一个看了、听了、用了3年或6年全省一流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教师,必然会成为其所在学校的业务骨干。
”甘孜州教育局局长嘎绒拥忠认为,开展远程网络教学是建设甘孜州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方式。
远程网络教学把“薄弱校”变为“优质校” 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仁达乡中心校教师正在利用多媒体教学。
本报记者李益众摄 ■本报记者李益众通讯员虞嗣 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东大街小学坐落在县城内一条狭窄的街道边,周围被居民楼团团围住,只得打通一间门面房作为校门。
但该校师生一点都不觉得“视野闭塞”,校长向合君说,学校所有教学班都是远程植入式网课班,每间教室都配备有电子白板,教育信息化已全面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
大手笔投入把“软实力”变为“硬拳头” 要缩小地区、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教育信息化。
近些年,这种景象在康定县各学校渐渐变成常态。
康定县重点建设和装备农牧区学校与薄弱校,今年将完成16所村小的设备配备、分发工作,形成校校有网络、班班通信息的格局。
目前,康定县已经有3所学校在推行“云班”教学,4所小学的63个班、2所中学的12个班实现了与内地优质教育资源远程共享。
“抓好教育信息化,这是四两拨千斤的事情,也是智慧型领导必须要干的事情。
”甘孜州州委常委、州工会主席许春秀说。
甘孜州州贫民困,但从2009年开始,州财政每年舍得拿2000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
四川省教育厅则每年 为甘孜州7所高中、32所初中、18所小学提供远程网络教学资源及服务费用。
即使在成都名校,一名学生一台便携式平板电脑的“云班”仍是新鲜事物,但在甘孜州康定中学、炉霍中学等学校,“云班”也并不稀奇了。
炉霍中学在2011年引入成都七中优质教育资源,开设2个网络录播教学班,教学质量明显高于其他班级。
今年,该校又在初中起始年级增设了未来课堂———“云班”。
炉霍中学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单独设立网络办公室;县财政每年投入15万元,专门用于设备维护和耗材购买。
考虑到当地经常停电,炉霍中学还专门购置了一台20千瓦的发电机,“云班”教室还配备了能供应8小时用电的蓄电池。
网上教研等把“教师”变成“导师” “角色冲突”,这是远端学校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直播教学中,正课都由前端学校教师实施,远端学校的教师则“退居二线”,会不会导致远端学校教师工作量大大减少,上课热情减退、教学能力下降? 康定中学要求老师们从“教师”变成“导师”,做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学习动力的激发者、学习活动的管理 者。
“远端教师主要任务不是讲课,但时时都在与前端教师沟通、研讨,调节和控制各教学环节有条不紊地高效运行。
”康定中学校长陈军说,由于老师们在直播教学环境下迅速地找准了新的定位,避免了“缺位”和“错位”,做到了远端教育对前端教师的准确“补位”,才真正实现了远端与前端的一体化。
要推动远程网络教学快速发展,注重网班教师培训提高是必然选择。
目前,甘孜州已经建成远程网络教学培训平台,帮助广大教师特别是边远地区教师通过网上培训、名师讲座、视频课堂等,随时按需主动学习,零距离接触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据统计,全州已有1100余名教师接受过集中培训,3000余名教师接受远程网络培训。
东大街小学副校长余伶俐说:“青年教师对网络教研兴趣很高,一有空就会在平台上讨论与解决实际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这种新型的教研模式很适合他们的专业成长。
” 从2012年暑期开始,甘孜县第二完全小学便有序开展电子白板、课件制作、计算机培训。
全校中青年教师、担任网班教学的教师100%接受信息技术培训,80%的教师采用电子教案,运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教师自我进修的一种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均能按 生源尤其是优质生源的流失,是当地最为头疼的问题。
2010年,炉霍中学仅有学生965人。
此后,学生人数逐年递增,今年达到1160人的峰值。
校长阿称说,生源的增长,源于名校优质课堂资源的充分运用。
今年,我校初中高分段人数和学科平均分都位居甘孜州南北路第
一,得到社会尤其是学生家长的好评。
事实上,康定中学才是甘孜州最早“吃螃蟹”、也最早尝到甜头的学校。
该 校2002年开通成都七中高中远程直播教学班;2006年开通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初中远程录播教学班;2012年开通成都实验小学远程植入教学班。
在新理念、新课改背景下,2012年,该校学生毛鑫成为甘孜州第一位本土培养考入清华大学的应届毕业生。
“开展远程网络教学是提高民族地区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也是培养甘孜州精英人才的重要举措。
”嘎绒拥忠说,过去3年,甘孜州投入了大约1亿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未来3年,我们将投入约3.3亿元继续推动数字甘孜教育体系建设。
甘孜州不断创新远程网络教学模式,目前已经实现了小学植入式、初中录播式、高中直播式远程网络教学全覆盖,开展网络教育的中小学校共70所,组班635个,网班学生达到29984人。
今年初,甘孜州专门成立了“康巴网校”,助力“内地优质带动州内优质”和“州内优质带动州内薄弱”两大工程,依托本土名师制作视频课程,开展远程网络师资培训等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推出‘幼儿园观摩式远程教育模式’。
目前,已经与成都市机关三幼达成合作意向。
各县幼儿园正在加紧建设观摩室。
到明年9月,将实现每位幼儿教师每周2个小时的观摩,这相当于2个小时的精彩培训。
”嘎绒拥忠说,通过对前端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管理、文化等多方位的观摩和学习,提升远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通过本土化调整,强化培训效果,整体提升州内幼儿园办学水平。
坚持应用驱动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突破技术性的要素框架,变替代性应用为创新性应用,推动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变革。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 江苏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大力实施信息化战略。
2010年,省委省政府颁布《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省教育发展主要指标中,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90%以上。
全省教育系统坚持普及和提升相结合、规模和效益相结合,深化教育信息化内涵建设,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教育信息化统筹力度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近年来,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和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江苏全省按 照整体规划、统筹实施、资源共享、应用优先的思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信息化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了从顶层设计到重点工作有序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是政府强力推进。
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是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省”的战略目标。
我省在全国率先发布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共列8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
“信息化水平”为二级指标之
一,权重3分。
在省政府颁发的《社会和经济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中,“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普遍共享工程”、“努力实现教育全过程信息化”等都列为政府重大工程或重点任务。
同时,省政府颁布了教育信息化规划性文件,明确近几年全省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蓝图、推进路线和实施举措,成立了由9个厅局组成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厅际协调小组,初步形成了完善的顶层设计和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
二是坚持应用驱动。
我省始终坚持应用驱动原则,把受教育者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升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基本路径,在应用中体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以此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一方面更新应用理念。
突破技术性的要素框架,变替代性应用为创新性应用,推动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变革。
一方面构建差异化应用模式。
我省坚持不同类型的教育信息化应呈现出不同的应用侧重点,努力构建不同教育阶段的差异化应用模式。
基础教育突出普惠,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支持创新发展,强调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注重内涵提升,关注精品课程资源和优势学科建设。
三是突出重点领域。
建立全省统
一,覆盖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多层、交互、自主、共享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是我省“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重大工程。
在统一部署下,我省确定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重点领域,经过几年的持续推进,初步形成了五大建设亮点:一是以运用信息技术促使教与学深度融合为核心,大力实施江苏省基础教育数字化百校学习试点。
全省确定124所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和幼儿园为试点校,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应用日 趋普遍和成熟。
二是以教学点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江苏省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建设。
我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覆盖省内全部中小学师生。
截至今年10月,省级平台注册学校数为15804所,注册教师数为228172人,注册学生数为215601人,资源量为1867355个。
三是加快推动“网络空间人人通”建设,打造职业学校“云教育”。
四是大力推动“中小学教育卡”建设,实现小卡片,大管理。
我省制定并印发了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则和管理办法,通过虚拟实体卡并存的建设方式,将于今年年底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学生教育卡的发放。
五是大力开展智慧教育建设,推动信息化向高级阶段发展。
今年,我省全面启动智慧江苏建设,智慧教育作为智慧江苏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将通过整合优化教育管理应用系统,集成推送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城乡社区远程教育等一系列举措,推动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以教信育息现化代带动化厅长笔谈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教育报主办 笙在线观潮 教育应用程序比高下 年度测评报告发布 ■本报记者黄蔚 11月27日,第七届新浪中国教育盛典以“指尖上的中国教育”为主题,发布了我国第一份全面、系统的教育APP(应用程序)测评报告。
至2014年11月,我国教育APP总数量已超过7万个,约占我国APP市场份额的10%,在苹果APP商店中仅次于游戏APP而位居第
二。
80分之上的教育应用所占比例不足10% 新浪教育频道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网友共同参与,选取国内APP商店中排名前二百位的教育APP,将其分为外语类、考试类、中小学类、幼教类及其他类APP,分别从内容、技术及人气互动三大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评。
本次测评实行百分制,80分以上的教育APP均为值得推荐的优秀产品。
但测评结果显示,80分之上的APP所占比例不足10%。
据新浪教育频道总监梅景松透露,此次教育APP测评在网友中反响强烈,有超过十万名网友参与调查,并收到数千份网友测评报告。
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APP市场准入门槛低、产品雷同现象严重,且传统的APP排行榜真实性难以保证,因此,广大网友的加入将推动产生更靠谱的APP测评,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教育APP市场的良性发展。
外语类使用意愿最强、黏性及满意度均为最高,幼教类花费意愿最高 新浪教育的数据显示,使用最多的APP类型是外语类和考试类。
据测评报告显示,用户对外语类APP的使用意愿最强、黏性及满意度均为最高。
例如,有约30.9%的外语类APP用户每天使用平均时长约为30分钟。
因为外语类APP产品数量最多,开发者也最多,用户体验也最好。
唯一不足就是———不赚钱。
梅景松解释道,外语类APP的用户多是在校学生或职场新人,不具备太多支付能力。
因此用户所愿支付的金额最低:人均花费仅为42元,未来意愿花费金额为85元。
与之相反,幼教类APP最为“土豪”。
由于其用户多为月收入水平较高的家长群体,为给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他们往往更愿意为幼教类APP付费,尤其是认证培养类及少儿英语类APP。
据测评数据显示,幼教类用户目前平均花费约达94元,未来可能花费的平均金额高达178元,在教育类APP中位居榜首。
平台类最易被收购,考试类用户最刻苦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类APP数量最少,由于其开发难度较大、投入要求高、出现时间晚,因此与其他教育APP相比,发展尚不成熟。
用户满意度及未来继续使用意愿均处于最低水平,用户的使用稳定性及黏性也较低。
但由于平台类APP覆盖面较广、类型多,除可以吸引学生,家长等主要用户群体外,对各行各业的人群均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发展潜力巨大,极易被互联网巨头及传统教育行业巨头收购。
另外,在考试类APP用户中,约有28.1%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且每天使用约40分钟,远超过其他教育类APP的使用时长,考试类APP因此成为最吸引学霸的教育应用。
延伸阅读 【幼教类APP推荐TOP10】好习惯朵拉爱卫生宝贝听听贝瓦儿歌儿歌多多儿童安全乘车与修理小伴龙MarcoPolo天气多纳英语我的家少儿英语快乐学【外语类APP推荐TOP10】百词斩开心词场拓词英语流利说口语发音教练亦鸥托福口语沪江听力酷英语听说通———朗易思听扇贝单词懒人英语【考试类APP推荐TOP10】每日一题天天模考91up公务员考试粉笔题库(系列)会计移动课堂考试导航志愿报考指南高考资源网考试100考研帮【K12类APP推荐TOP5】家长帮真题馍馍学霸君作业帮青果学院【其他类APP推荐TOP5】课程格子超级课程表慕课网新浪公开课沪江网校 (以上排名均不分先后)

标签: #春暖花开 #多少钱 #南宁 #网络 #营销培训 #一个月 #要多 #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