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SHANGRAO

多少钱 3
RIBAO 追求有品质的新闻 中共上饶市委机关报上饶日报社出版上饶新闻网: 上饶日报官方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2020年3月 23日 星期
农历庚子年二月三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6—0006 邮发代号:43—8第12819期 今日4版 中共上饶市委宣传部上饶市文明办 ·公益广告 精准扶贫广丰解好三道题 截至目前,在广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7429户24636人中,已脱贫6303户22828人,仅有1126户1808人未脱贫;全区27个贫困村全部实现退出,贫困发生率为0.23%。
他们是如何打好这场硬碰硬的攻坚战的? 产业协同发展:带着办法去扶贫 广丰区以“激发产业扶贫造血功能”为主线,因地制宜推出“1+N”(一个龙头产业,N个特色产业)产业扶贫模式,精准定策、精准定向、精准定式,按下产业扶贫“快进键”。
以马家柚为媒,推行“干部+贫困户+致富树”的模式,按所有贫困人口每人不少于3棵、每户10棵以上的产业扶贫目标,统一购置胸径达3.0公分以上的柚苗免费发放给贫困户。
目前,全区已种植扶贫柚95640株,实现了贫困户马家柚产业扶贫全覆盖,并落实好“帮种、帮管、帮销”的服务体系,绘就了一个铿锵有力的脱贫致富“柚”人“钱”景。
此外,广丰区还推进“一垄高山茶、一畦蔬菜地、一群土山羊、一个公益岗、一批电商点、一个光伏基地”等工程,将林下经济、电商经济、生态旅游等协同发展。
深入推进就业扶贫,建立涵盖政策扶持、资金奖补、就业服务、金融支持、督促考核等一整套工作机制,设立公路养护、保洁员、护林员、治安巡逻等1200个公益岗位。
全面完成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劳动能力人员的摸底建档工作,大力推进“一乡一基地,一村一合作社、一企业挂一村”工程,安排贫困户就业1254人;引导本地服装纺织、电子、饰品和农产品加工等企 业创办扶贫车间,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
建立“四个体系”:带着责任去扶贫 “百姓不脱贫,干部就‘脱帽’”。
广丰夯实“四个体系”,让干部带着责任去扶贫,挑好精准扶贫担子。
构建统筹高效的组织体系。
建立区、乡、村、组四级指挥体系,构建了齐抓共管的联动工作格局。
全面建强乡、村、组三级党组织,压实各级主体责任。
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组织体系设置、班子队伍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工作职能职责等规范化建设。
构建联动配合的帮扶体系。
按照“4321”形成结对模式,实现了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选派了228名科级干部和年轻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实现全区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派出144个扶贫驻村工作队,实现全区47个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驻村工作队全覆盖。
构建严格严厉的督导体系。
向“怕、慢、假、庸、散”作风亮剑,坚持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向突出问题“开火”,及时调整处理工作不在状态的第一书记,夯实作风。
构建完善健全的考核体系。
把扶贫工作列入全区所有部门单位年终考核重要内容。
区四套班子成员对挂点乡镇的扶贫工作负有与乡镇同等责任。
对扶贫工作做得好的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干部等,优先提拔重用。
2017年以来,提拔重用了115名在扶贫一线的优秀干部,其 中第一书记52名。
“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机制,极大激发了干部勇 挑千斤担、敢啃硬骨头的干劲,干一事成一事的韧劲,取得一项项骄人成绩: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连续3年位列全市第一;2018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综合成绩位列全省第三;2019年7月,广丰区委、区政府因为“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领域成绩突出”,受到江西省委、省政府通报嘉奖。
创新帮扶机制:带着真情去扶贫 扑下身子才能开对方子、找准路子。
一系列“结穷亲、真扶贫”活动在丰溪大地如火如荼开展: 广大干部“自带干粮去扶贫”,与贫困户同坐一桌、同吃一锅,话家长里短,问出了“贫源”,刨出了“穷根”;屋里寻不着,田间地头找,白天见不到,夜访把话聊。
帮扶干部与贫困户同坐一条凳“围炉夜话”,共寻脱贫路,共谋致富方。
作风实不实,数字最有说服力:2017年,全区帮扶干部夜访贫困户4万余人次,同吃亲情饭2万余次;2018年,全区夜访贫困户8500人次,为贫困户切实解决实际问题5200件…… (下转第四版)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玉山:农民备耕有难题“贴心顾问”叫得应 玉山讯3月16日,玉山县下塘乡松岭村刘黄小组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里,放眼望去,一畦畦地、一条条埂、一排排沟错落有致,远处数辆旋耕机正在耕耙作业,数百亩农田即将完成备耕,种上水稻、玉米、大豆、中药材等作物。
为让农户连续播种、连年增收,该县鼓励农户积极发展油料作物、中草药材等多样化经济作物种植,实现以优质水稻种植为主、多种经济作物共同发展的目标。
松岭村贫困户黄胜是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脱贫明星,去年种植了100多亩水稻,带动了十几户贫困户就业增收。
今年,他盘算着新增40亩地种植迷迭香。
“基础工作已完工,就等天气晴好移苗种植。
”黄胜告诉笔者,如果管理得好,迷迭香的效益会是水稻的几倍。
但种植迷迭香需要一定的技术,对深度、土壤、气温、水分、扦插、施肥都有要求,多 亏了下塘乡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的技术员,只要一个电话、一条微信,苗木、技术马上送到家。
而在下镇镇玉马村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点,种粮大户郑圣东正指挥农机手,对300多亩水田进行泥土深翻,积极备耕。
据了解,全县80%的种粮大户已开始抢抓农时翻耕农田、秧田。
该县将20%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及相关涉农资金共计330万元,重点补助发展早稻生产的规模经营主体,包括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
同时,根据作物需肥规律、测土配方,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从而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该县在岩瑞、六都、下镇、四股桥等地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点,在四股桥、岩瑞、六都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点,推进“籼改粳”面积落实,计划建立10个粳稻示范点,示范面积 共计5万余亩。
该县积极制止耕地抛荒,建立抛荒地台账制度,将耕地 地力保护补贴与农民保护耕地责任相挂钩。
对弃耕抛荒超 过两年的耕地,暂停该承包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对季 节性抛荒和常年抛荒耕地,由村集体协调采取代耕代种、集 中流转等形式开展生产;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加大农业技术 指导。

为让广大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该县农业 部门组织执法力量,频繁开展春季农资市场专项检查,目前 已出动178人次,检查85家农资经销点,全力护航春耕备 耕生产;专门组建春耕备耕技术交流微信群、QQ群,6支农 技小分队奔赴各乡镇,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清沟、排水、培 土壅根等,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做好农民“贴心顾问”,有序推 进春耕生产。
(胡明乾) 我市细致高效转运南昌方向的境外来饶人员 10天已接转来自22个国家或地区的120余人 本报讯王贤俊记者程慧报道: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确保第一时间将境外来饶入饶人员转运管控到位,我市成立了南昌方向转运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在昌北机场、南昌高铁西站、南昌站转运对接境外来饶、入饶人员的工作。
据统计,自3月10日在南昌开设接转站以来,截至3月20日,10天时间共接转22个国家或地区来饶入饶人员120余人。
我市转运工作小组发挥敢打硬仗、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把好转运工作的各个环节,友好细致强化人文关怀,坚 持完成每项转运任务。
制定周密的转运计划,工作组每日接收省市应急防控指挥部、公安、海关及网络排查等各方面大量信息,在反复比对和认真研判的基础上,制定每天的转运计划,明确转运车辆、医务保障人员及防护措施等,确保安全、快速、有效地完成境外来饶、入饶人员转运任务。
高标准做好转运准备,每一次出动,除了对120车辆进行性能检查外,对车厢内的每个部位都进行消毒作业,并开启负压装置的消毒模式,以清洁整齐的车内空间迎接每一位境外来饶、入饶人员。
同时,当好政策的“宣传员”。
在组织实施中,工作小组第一时间告知境外来饶入饶人员国内疫情形势、疫情管控政策以及健康申报、返程各个环节的相应程序与步骤等,主动帮助返回人员拿行李、订盒饭、协助防护等,真正做到了转运中的“无缝对接”。
3月18日,从柬埔寨返回余干的男子涂某某和妻子,由于对集中隔离政策不够理解,情绪反应比较大。
工作组立即展开解释教育和执法宣导,讲清政策要求,安抚心理,终于打消了他们的思想顾虑,服从安排到余干集中隔离点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
德兴讯德兴市大力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在确保疫情防控精准、见效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截至目前,该市已复工在建重大项目12个,复工率为100%;已开工新投资重大项目8个,开工率为100%。
德兴市始终围绕“双线作战”的目标,及时传导政策,落实有效措施,采取驻厂代表、服务专班、不见面办理、网络招聘等措施,开辟物资运输、金融等绿色通道。
据了解,该市2月18日规上企业复工率超50%、3月2日规上企业复工率达100%、3月12日151家规上企业全面恢复产能。
德兴市高新区的江西聚远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自2月18日复工复产以来,公司每天都是满负荷生产,以满足订单需求。
公司董事长张崇军向笔者介绍说,感谢政府的全力支持,让公司先行一步抢占先机,不仅毫不担心订单情况,还扩大了产能,新上的4条镜头装配生产线预计4月中旬全面投产,今年公司产值会有一个较大的突破。
3月19日,笔者在德兴市高新区看到:德能产业园二期项目现场,施工人员干劲十足,施工机械一片忙碌,正全力确保标准厂房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
而另一侧德立制造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生产,在保证公司一期产能的基础上,针对二期部分完成的标准厂房,公司提前谋划调拨6条生产线,实现企业增产扩能。
德兴市把加快上马一批项目作为今年加快高质量发展当务之急,为长远发展积蓄动力和能量。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把项目现场当战场,对已落地在建的项目,想方设法加快推进尽早投产;对已签约待落地的项目,想方设法促进尽快开工;对正在谈判等待签约的项目,想方设法实现尽快签约,形成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签约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梯次,全力把受疫情影响的工作进度赶上来、损失补回来。
此外,该市还积极探索开展“云招商”模式,通过在线“云洽谈”“云推介”等方式,成功招引了4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共计108亿元,其中3个为“2050”项目。
(王进保董剑辉) 把 进德度 兴 大赶 干上快上去 推进 把 项损 目失 建 设补 回 来 婺源千名干部进企业当“三员” 实现规上企业全部复工 婺源讯“得益于‘绿色通道’,让企业成功转产。
这条半自动生产线,每天满负荷可生产2万只口罩。
还有一条全自动生产线,月底将安装投产。
”走进位于婺源县工业园区的江西正博实业有限公司,只见“全副武装”的工人们正忙着生产口罩。
在婺源复工复产帮扶工作队的支持下,该公司短短6天时间就完成了原材料采购、生产车间改造、设备生产线调式、工人技能培训等工作,实现了企业生产升级。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复工工作,婺源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要素保障到位、定点帮扶到位、防控措施到位”的要求,加大精准帮扶力度,促进全县23个重点项目、68家规上企业复工复产,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从加强金融服务、 稳定企业用工、保障电力供应、减轻企业负担等多方面入手,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当地干部表示,他们在履行工作职责的同时,主要当好“三员”。
即当好“宣传员”,向企业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及知识;当好“监督员”,按照防疫工作要求,督促企业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当好“服务员”,帮助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的问题和困难。
在婺源“两手抓、两促进”推动复工复产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的示范引领下,该县还掀起了“千名干部进千村”的热潮,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单位,结合各自工作职能,着力打造复工复产“加速度”。
截至目前,婺源县生态工业园区已有125家企业复工,复工率达96%;规上企业复工率达100%。
(吕富来俞秋玲) 踏青赏春 3月20日,玉山群众在当地金沙溪公园放飞纸鸢,踏青赏春。
据了解,为贯彻中 央、省、市关于提振旅游消费的相关要求,玉山县结合当地实际,通过云赏花、云预约 等方式逐步开放全县各旅游景区,同时加大防疫志愿服务力度,在各景区增加防疫志 愿者,引导群众赏春不聚集。
吴德强
摄 婺源12万亩油菜花进入最佳观赏季 婺源讯眼下,婺源12万亩油菜花正进入最佳赏花期,迎来各地游客踏青赏花。
在江岭景区,从空中俯瞰,大地宛若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与远处粉墙黛瓦的赣派古民居和群山组合在一起,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
游客们徜徉在花海里,踏青寻芳,争相拍照留影,用手机定格美好时光。
“江岭太美啦!梯田花海和粉墙黛瓦相映成趣,我已经连续3个早上来摄影了。
”福建游客郑昌海是摄影爱好者,他准备在江岭住一个星期,把花海拍个遍。
如果说江岭花海呈现的是大气,那么篁岭的油菜花则有几分秀气。
在篁岭赏花,游客既可以徜徉在花丛间,也可以登上古屋眺望,在古色古香中享受大好春光。
“我是做网站直播的,带上手机走进花海,就能把篁岭分享给世界。
”“网红”主播杜女士边拍边解说,篁岭的春色已随着她的直播传到了千家万户。
此外,该县瑶湾景区用油菜花组成的“不忘初心”图案尤为壮观,吸引了众多游客航拍;李坑景区的连片花田成了游客嬉戏的乐园;延村景区的民宿里,推窗就是金黄,令游客流连忘返……据了解,婺源今年花期预计可持续到4月中旬。
为更好迎接游客赏花观景,婺源还举行了油菜花旅游文化节,从3月16日开始,在两个月时间内持续推出花田音乐会、花田茶会、乡村自然观鸟周、摄影大赛等活动。
(江淦泉)

标签: #红包 #多少人 #多少钱 #多少钱 #多少钱 #客服电话 #最新版本 #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