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契往事,一个微信号可以加多少群

信号 2
12国际副刊2022年1月16日星期日 索契往事 李春辉 转眼,2022年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2014年索契冬奥会依然令人记忆犹新。
在这座位于黑海边上的美丽小城,俄罗斯人为世界观众奉献了一场特色鲜明又值得铭记的冰雪盛宴。
——逗。
无论是冬季奥运会还是夏季奥运会,第一个高潮一定是开幕式。
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在世界上最大的菲什特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在名为柳波芙(俄语意为“爱”)的小姑娘的梦境中展开。
演出一开始就展示了33个俄文字母,每个字母都对应了俄罗斯取得的重大成就或是孕育的伟大人物。
如字母Г对应人类进入太空第一人加加林,字母Й对应世界级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字母Ъ对应伟大作家普希金,字母Ь代表爱,字母Я代表俄罗斯。
有意思的是,事后回顾整个开幕式,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并不是这些重量级人物与文化瑰宝,而是一个小插曲。
按照计划,开幕式进行过程中,空中飘浮的五朵白色雪绒花会慢慢汇聚到一起,再逐渐绽放,组成奥运五环的形状。
可没想到的是,对应美洲的第五环未能展 开,整个图案于是变成了4个花环与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
有报道称,花环不是 没有绽放,只是延迟了几秒钟;有人则说,根本没有看到绽放瞬间的视频,无图无真相;还有人猜测,是主办方有意为之。
其实,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单纯的失误,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幽默的俄罗斯人,竟然在闭幕式中重演了这一情景——先让第五环牢牢收缩着,直到吸引了全场乃至全球观众的目光后才让其突然绽放,这一极具张力的处理方式当真高明。
——贵。
索契冬奥会以昂贵著称。
俄罗斯为之投入了大约500亿美元,其中大多用于改善当地落后的基础设施。
根据俄官方数据,索契冬奥会的运营投入约为70亿美元,其他均为投资性支出。
此外,索契还几乎从零开始建造了两个体育设施群(海滨区和山地区)。
索契建造的奥运设施是奥运史上最紧凑的,运动员可以在几分钟内从一个场馆抵达另一个场馆,从山地运动设施到沿海设施只用不到30分钟。
巨额的投入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统 计显示,索契冬奥会营销收入达13亿美元,是4年前温哥华冬奥会的1.5倍。
索契冬奥会组委会主席切尔内申科表示,索契冬奥会取得了“难以置信的商业成功”,运营利润为50亿卢布。
俄总统普京建议利用这些资金发展大众体育。
——强。
圣火是奥运会的标志之
一。
在这方面,索契冬奥会同样创造了不少纪录。
第22届冬奥会火炬传递始于2013年10月7日,历时123天。
期间,圣火仅在俄罗斯境内就走过了6.5万公里,遍及83个联邦主体,超过1.4万名火炬手参与其中。
在4个月的时间里,奥运圣火到达了贝加尔湖湖底,这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首次在厄尔布鲁士峰亮相,这里是欧洲最高点;乘坐核动力破冰船到达了地球北极;造访了国际空间站,将“更快、更高、更强”的人类奥运精神带到了外太空。
——实。
索契冬奥会的奖牌设计体现了战斗民族特有的浪漫。
一方面,奖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其上雕刻的极具俄罗斯传统文化风情的沃洛格达花边;另
方面,奖牌还浓缩了索契优美的自然风光,比如阳光、雪山、坚冰、大海。
当然,性格大开大阖的俄罗斯人肯定也是不屑于在奖牌制作上“抠门”的,这也导致本届奖牌的成本创历史新高。
索契冬奥会的金牌成本约为6000美元,约为温哥华冬奥会金牌成本的12倍。
据说,个别金牌里面还含有2013年在俄车里雅宾斯克坠落的陨石碎片。
索契冬奥会的奖牌数量也创下了整个冬季比赛的历史纪录,共颁发了1300枚奖牌。
此外,本届奥运奖牌还是奥运历史上最大的奖牌,直径10厘米,厚1厘米。
——旺。
虽然是冬奥会举办地,索契却以其亚热带气候而闻名,气温很少低于12摄氏度。
这使得索契成为举办冬奥会最温暖的城市之
一。
同时,得益于冬奥会的“明星效应”以及众多新建、改建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如今的索契不仅成长为知名的国际体育中心,还是全年开放的世界级度假胜地。
如此小而美的海滨城市,你,心动了吗? 废弃矿坑一度被视为地球的“丑陋伤疤”。
不过最近几年,许多废矿经过改造,纷纷变成了热门旅游景点。
在中东欧小国斯洛文尼亚,就有这样几座著名的“废矿景区”。
伊德里亚汞矿曾是世界第二大汞矿,也是欧洲最古老的矿山之
一。
500年来,该矿开采的汞超过10万吨,一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
伊德里亚汞矿于20世纪70年代末停产。
后来,一段1300米长的地下矿道被改造成采矿博物馆,从1994年起对游客开放。
博物馆之旅从建于18世纪的舍尔什泰夫屋开始。
游客可以像旧时代的矿工一样戴上头盔,穿好工作服,穿过竖井和照明矿道。
过程中,游客们既可以观摩真人大小的矿工模型进行各种采矿工作,也可以通过观看演示了解冶炼的过程。
废矿新生 杨国章 在这里,还能见到欧洲现存最大的木制推进水轮。
它的直径超过13米,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另一个关注度较高的“废矿景区”是梅日卡铅锌矿。
梅日卡铅锌矿持续开采了3个多世纪,仅矿道就超过800公里。
自上世纪末停产后,为保留该矿的技术与文化,当地政府将废弃的矿区改造成了旅游景点,每年可吸引约2万名游客。
游客可以带上“采矿设备”,登上采矿火车,沿旧矿道行驶数公里,到达地下600米的矿场中心车站,然后步行游览旧矿区,体验旧时代的矿工生活。
据当年去过的人说,狭窄的矿道里陈列着各种采矿设备,真实再现了当年的挖矿场景。
那些文物完全依照当年的样子陈列,仿佛矿工们刚刚离开一样。
可惜的是,梅日卡矿井关闭后,矿井 抽水工作也随之停止。
今天,矿井下部已经被水淹没,成了地下湖。
好在还可以划船游览,一边享用着“矿工小吃”,一边探索被淹没的坑道,也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
梅日卡矿还有一条5公里长的矿道被改造成了骑行路线。
自行车爱好者可以戴上手套和头盔、头灯,在向导的带领下从山谷骑入阴暗狭窄的矿道,体验大约两个半小时的地下冒险之旅,再回到“光明世界”。
还有韦莱涅煤矿。
韦莱涅煤矿从1875年开始运营,至今已开采了超过2.5亿吨煤炭。
据测算,它的煤炭储量足以让煤矿再运行40年,但政府计划于2033年关闭该矿。
目前,煤矿运营企业已经与当地政府、社区合作,利用矿区景观资源,将部分废旧矿区改造为煤矿博物馆。
博物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详细展示了斯洛文尼亚的煤矿发展历史。
乘坐建于1888年的矿井升降机,便进入到博物馆的地下部分。
20个特殊场景和15个趣味木偶复原了当年矿工生活和工作的场景。
一个半小时的游览旅程以乘坐矿车回到矿工更衣室结束。
博物馆的特色餐厅建在地下160米处,号称世界地势最低的餐厅。
餐厅还请来了著名的米其林星级厨师安德烈·库赫以及团队为顾客制作餐品。
独特的环境、美味的佳肴配上顶级的本地葡萄酒,使该餐厅成为举办小范围聚会的绝佳场所。
随着观念和技术的发展,如今,废矿“变身”的花样越来越多。
许多地球“伤 疤”不仅变成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拥有了玉颜花貌。
投资 你在投资时,会关注哪些指标?市盈率 和市销率?还是蜡烛图和K线图?在桥水公 司创始人瑞·达利欧看来,还有一个视角能够 发挥重要作用,那就是历史。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众多大型 基金损失惨重,有一些甚至从此在市场中消 失。
达利欧却成功预言了危机的到来,桥水 也在金融风暴中实现了正收益,其中一款旗 舰基金收益率甚至达到14%,领跑全球主要 对冲基金。
达利欧将这一成绩归功于其对历史的深 入研究。
近日,中信出版社出版了达利欧的 著作《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
达利 欧在书中回答了一个在他看来极为重要的问 题:投资者为什么要研究历史? 很多理人解看市来场,它从时来而都亢不奋是,一时件而简暴单躁的,让事人。
捉在
袁 摸不定。
达利欧认为,我们对市场的认知能 勇 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视角过于单
一, “就像蚂蚁一样,在短暂的一生中全神贯注于 搬运面包屑,却无暇拓宽视野,发现事物发展 的宏观规律和周期及其背后的重要关联,我 们在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未来可能出现 的情况”。
就像蚂蚁们很难关注到“面包屑之外的 世界”,投资者如果无法在更高维度上观察市 场,就很难真正理解市场,导致承受更多风 险,失去更多收益。
达利欧与市场“相爱相杀”数十年,总结 出这样一个规律:一个人预测和应对未来的 能力,取决于他对事物变化背后的因果关系 的理解;一个人理解这些因果关系的能力,来 自他对以往变化的发生机制的研究。
在他看来,要拓宽自己的视野,洞悉市场 运行的规律,研究历史是一条极为有效的路 径。
历史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跳出个体经验的 局限,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中,关注那些反复发 生的历史事件,从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应 对变化的世界秩序。
达利欧直言“:作为一名全球宏观经济投 资者,我知道,如果没有深刻理解植根于历史 模
式中经济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我将无法 理解和判断当前正在发生的事情——更不用说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了。
”这句话也很好地解答了“投资者为什么要研究历史”的问题。
拥有类似观点的投资大师并非只有达利欧一人,彼得·林奇也热衷于 通过研究历史、哲学等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
他甚至认为,历史和哲学在 帮助他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比统计学和数学更加有用。
当然,历史如海,浩瀚无边,任何人都无法不加取舍地对所有历史进 行深入研究。
达利欧的历史研究也有明确的主线,他以世界主要国家的 历史为样本,重点关注国家兴衰及其深层机制,其最主要的心得就是“大 周期理论”。
在他看来,历史发展有着显著的周期性,要做好投资,就必须 清楚自己在历史周期中的坐标位置。
他在研究了
1900年以后10个大国的历史后发现,其中有7个国家至少 经历过一次“几乎所有财富全部消失”的情况,且损失往往来自社会秩序的 失控与混乱。
这给了投资者一个重要的警示:人们往往过于关注市场内的 得失,却时常忘记市场外的风险,这种风险很可能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投资者研究历史的价值,不仅在于提示风险,也在于更好地寻找投资 标的。
达利欧在书中用大量篇幅研究了中国历史,并认为中国正处于和 平与繁荣阶段。
近年来,达利欧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看多中国,桥水基金 也大举布局中国市场。
看多并做多中国,正是达利欧运用自己研究成果 的实际举措。

过,投资者在向达利欧学 习时,也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历 史可以给我们以启示,却绝非简 单地周而复始。
如果把历史作 为解释当下和预判未来的唯
标准,那历史就会变成另一种遮 蔽我们视野的“面包屑”。
绝大部分人都无法在投资 领域达到达利欧的高度,每个人 从历史研究中得出的结论也不 尽相同。
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 从
达利欧的方法论中“取经”。
所以,在投资的同时,不妨也拿 起历史书,让自己多一个看待市 场的角度。
本版编辑韩叙美编王子萱来稿邮箱jjrbgjb@ 社址: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东街2号读者服务:(同微信号)查号台:58392088邮编:100054传真:58392840零售每份:1.00元广告许可证:京西工商广登字20170090号广告热线:58392178发行热线:58392172昨日(北京)开印时间:4∶00印完时间:5∶10印刷:

标签: #多少钱 #多少钱 #限额 #要多 #分数线 #要多 #多少钱 #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