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调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CHINA

多少钱 7
ECONOMICTIMES ■责编:孙兆电话:(010)81785188—3046E-mail:sunzhao0514@ 深度调查 2020年4月6日星期一
3 ■美编:孟宸永组版:梅雪荣 北京服务业掀起“线上迁徙风” ■本报记者孙兆 “我们的业务在逐渐回升,目前大概回升到往年同期的4成。
”北京晶科瑞医学检验所联合创始人兼CEO严勇攀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我们在进一步‘修炼内功’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探索向线上发展的可能性。
” 疫情冲击之下,北京服务业企业刚过年关,又逢难关。
如何化“危”为“机”,利用数字化转型调整商业模式、提升服务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一道“必答题”。
“线上迁徙”提速 “您好,请您量一下体温,登记一下。
”四月的北京,城市活力正在逐步复苏,逐渐熙攘的人群,川流如梭的汽车,似乎一切已经回归平常,但是戴口罩、量体温、登记表、消毒液,这些出门的“标配”,还是把人们拉回了现实,并告诉我们仍处在“黎明的前夜”。
面对疫情,消费者不得不尽可能少出门。
而对于那些需要依靠线下才能完成整个商业闭环的企业来说,考验无疑是严峻的。
北京通州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力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肆虐的疫情不仅对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也对实体商户经营造成了巨大冲击。
” 而对于医疗行业来说,同样是冷水浇头。
严勇攀对本报记者说道,首先,企业的营收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中,2月份收入最为惨淡,只有同期的10%左右。
其次,虽然大多数人员已经正常复工,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仍有工作人员滞留湖北未归。
再次,企业投融资与贷款也受到了影响。
“去年年底,有三家投融资机构跟我们谈融资事宜,而且进展非常顺利。
但是,随着疫情暴发,这些机构也多多少少遇到了问题,所以,我们的融资进度只能放慢脚步了。
而且,虽然我们目前能正常运转,但是说实话,我们的资金链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
” 而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关联度最高的餐饮和生鲜,也受到了疫情的“当头棒喝”。
本来生活全国运营总经理卞宁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道,疫情的暴发,使得仓库和物流的同事复工进度不如往年同期,致使产能不能完全发挥。
在配 送方面,疫情防控也使得前期物流配送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服务业企业似乎处处碰壁,但“东边不亮西边亮”,许多企业仍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即不约而同地加速向“线上化迁徙”。
过去仅限于部分企业、部分产品的线上消费习惯,正在向全社会、全年龄段人员、全系列产品等方面深度发掘和拓展。
从“下”到“上”“危”中寻“机” 疫情之下,比拼的是企业的应对力、学习力,没有企业愿意在疫情中倒下,谁的反应更快,谁就在新形势中占领一席之地。
“就北京通州万达广场来看,我们所有商户均开通了万达广场小程序线上销售服务,建立了200余个商户品牌秒杀群,每日进行线上带货直播,单日平均线上交易2800笔,拉动了商家的整体销售。
”李力群说道。
“万达广场在线上营销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助,通过将客户在线上聚集,并发放一些优惠券,拉动顾客线上、线下消费。
同时,还在万达广场小程序推广、抖音直播等方面提供了不少帮助。
”北京通州万达广场的一家店面负责人对记者说道。
而此次疫情也促使配送到家服务需求迅速增长,越来越多堂食受挫的餐饮企业也在转战线上。
以旺顺阁为例,借助美团提供的流量扶持、“无接触安心送”等举措,旺顺阁在北京地区的外卖月订单量已从2019年12月份的3万单增长到2020年2月和3月份的4万单,外卖月订单量的涨幅达到了30%左右,外卖月交易额增幅40%左右。
而为了保证特殊时期企业的现金流,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多措并举,通过电话、邮件等线上方式受理客户票据融资业务,并积极部署协调,做到精准投放,将业务规模做足,将业务价格做优,携手企业共抗疫情。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的负责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截至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已累计为企业办理票据贴现22亿元,协助受疫情影响的客户渡过难关。
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统筹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北京工商银行将竭尽全力做好金融服务,全面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为企业经营发展持续“输血”打气,为北京经济发展贡 献工行力量。
短期阵痛潜力待发 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的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都超过预期,但是,随着企业对线上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若能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将有利于服务业转型,提升增长质量。
“面对不确定的风险事件,生鲜电商只有将线上线下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需求。
”卞宁表示,对于生鲜电商的发展而言,“O2O+B2C”相结合是最为理想的模式,生鲜电商平台的发展需要捋顺生产到消费的价值链,深入上游产地,深耕供应链与仓储物流,从生产端到销售端多方面整合资源,才能更顺畅地保障商品链接。
“我们现在的一些业务已经转移到线上了,部分患者可以在网上问诊。
”严勇攀表示,疫情期间可以通过线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未来希望在线下互联网医院布局完备的同时,推动线上线下医疗健康服务的融合。
美团点评集团副总裁兼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疫情防控取得的阶段性重要成效为生活服务业消费的全面复苏营造了良好环境。
经过此次疫情,减少人员接触成为短期内消费者的关注点,也催生了服务消费方式的迭代更新。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后期服务业将呈现出短期下降、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
短期来看,因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服务业将产生抑制作用。
但从疫情前的消费数据以及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服务业的发展潜力还有很大的释放空间。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流通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漆云兰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疫情的暴发倒逼了服务业补齐短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
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服务业对疫情的快速应对和创新有很好的实践。
” “下一步应以减轻企业负担、保持企业发展能力的帮扶性政策为主,建立企业应对疫情复工复产帮扶机制和专项政策支持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多渠道保障各行业复工后的基本服务需求,化‘危’为‘机’。
”漆云兰说。
■观察 万达广场“激活疗法”值得借鉴 ■本报记者王南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时间紧、任务重。
在继续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疫情阻击战同时,如何从前期“解冻”模式切换到“快进”模式,精准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巩固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力争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这是摆在为政者面前的急迫课题。
疫情突如其来,给很多行业摁下“暂停键”,而服务业可以说是受冲击最大、影响最为直接的。
一下子没有了需求、断了客源,对于餐饮、文旅、酒店、商贸等企业来说无异于“停止呼吸”,而仅靠自身机能“憋气”时间有限。
考虑到北京等一线城市服务业在经济中的体量和比重,涉及千家万户的居家生活,复苏进程快慢影响既深且远。
根据中央政府的统筹部署,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释放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需求,让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 到回补,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正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
万达广场推出的“激活疗法”以及在消费者、商家和地方政府之间引起的乘数效应,值得关注。
万达广场“激活疗法”由一系列组合拳组成,包括免缓租金、金融纾困、发放消费券等。
万达广场内所有商户自1月25日—2月29日租金及物业费全免,仅此一项商户负担减轻超过40亿元。
联合微众银行等10多家金融机构推出商家纾困融资,规模超过百亿元。
4月1日—30日,全国320个万达广场每天都发出2万元的消费券,这又是2个多亿元。
在自身现金流遭遇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万达这些做法堪称大手笔。
龙头企业担当,其表率作用和拉动效果也是多方面的,以北京通州万达广场为例,场内共有203个品牌商家,目前已开业188家,开业占比93%,剩余商家也在准备,客流逐步回升。
面对数十年商业史未遇之变局,在“开仓济困”同时,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是万达广场“突围”的另一个看点。
传统购物中心的商户注重提袋率和线下销售,面对疫情快速转变经营思维,启动线上“安 心优选,宅家易购”营销,通过小程序和微信等平台进行直播带货和物流配送,借助抖音、社群营销等拓展推广渠道“,骆驼蹄子走猴步”,效果颇可盘点。
服务业与地方政府四手联弹、紧密互动,则是万达样本的关键桥段。
以通州万达广场为例,每年给政府缴纳税金超过4000万元,对于布局所在的全国三四线城市而言,万达的就业、税源对当地政府的“钱袋子”乃至经济景气举足轻重。
这段时间很多地方为政者以上率下,纷纷到万达广场试吃和堂食,由此来看,鼓励消费、拉动增长的政策意图非常明显。
疫情还在世界范围肆虐,像所有自然环境和公共卫生灾难一样,对善于应战者而言,“危”也往往意味着“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认为,疫情对中国将产生“V型影响”,经济活动明显降低,然后快速有效反弹。
随着国家政策落地、各地逐步放开限制,人们被压抑的消费料有强势反弹,万达广场客流和商户销售额恢复情况,亦得到部分验证。
在危机的劫灰余烬中,新鲜活泼的商业模式如凤凰重生,最终也意味着消费者的福祉。
■案例 本报记者孙兆摄 簋街“变形记” ■本报记者王彩娜 疫情之下,一向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北京簋街,如今正在经历从暂停到重启的“惊险一跃”。
4月1日中午,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进当天正式恢复营业的辣庄火锅店,该店已经做好提供堂食服务的准备:一张长桌、一把额温枪、两三瓶消毒液、八九本记录簿、身着隔离服的服务员在为顾客进行登记……正值饭点,千余平方米的店面内却仅有两桌客人,顾客还不及服务人员多。
“整个簋街的人流量和原来没得比,疫情之前,店里50张桌每天能翻两三遍,流水在三四万元左右。
今天是恢复营业的第一天,但是到现在,我们只接了这两桌客人,外卖还一单没有,完全不够成本。
”辣庄火锅店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
火锅店里还保留着圣诞节和春节时热闹喜庆的装饰,如今少了来往顾客,圣诞老人和各种装饰平添了几分冷清。
而在不远处,胡大饭馆第五分店也已恢复堂食,店内仅有四五桌客人在就餐。
难以想象,在以往就餐高峰时刻,胡大饭馆等位排号少则一个小时、多则两三个小时的火爆之景。
取而代之的是匆匆而过的外卖骑手。
受疫情影响,簋街的餐饮企业恢复营业后,八成是以线上销售为主。
胡大饭馆第三分店自3月8日起提供外卖服务,目前,每天的外卖约300单左右。
漫步在这条北京餐饮企业密度最大的街上,记者发现,仍有在“超长假期”中尚未恢复营业的,比如胡大总店。
还有趁此暂停营业进行店面升级改造的,比如簋街小渔山。
更有大门紧闭寻求转让的,如簋街蜀千千串串香火锅等。
“开门营业亏,但不营业也亏,还怕员工、顾客流失,所以必须维持。
”在全长1472米的簋街上,这些昔日食客多到抓狂的餐饮企业,如今陷入了开门与不开门的两难抉择之中。
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在簋街的119家餐饮商户中,已有65家餐饮商户恢复营业,占全部餐饮商户的54.6%。
相较于之前店面停摆,其实真正的挑战在恢复营业之后。
目前来看,不管是上座率还是顾客消费情况,都很不乐观。
为全力帮助餐饮企业复工复产,近日,北京市出台了多项措施支持,比如,每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最高支持200万元等。
而除了政策支持,如何重拾消费者进店消费的信心,尽快恢复低迷的消费市场,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期待簋街早日恢复往日烟火气息。
□□□□□□□□□□□□□□□□□(上接1版) 不少金融机构也挺身而出。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该行积极采取抗疫重点企业客户经理制度、畅通“绿色通道”和应急响应机制、为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灵活设置贷款期限和担保方式、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全力支持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保障企业资金链不断。
自2月份复工以来,北京国资公司所属再担保及其旗下国华担保已为48家北京文旅、餐饮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授信2.43亿元,实现了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
在疫情初起的时候,万达率先作出了给所有商户免除36天租金的决定,减免金额超过40亿元。
随后,万达又宣布商户3月和4月的租金及物管费可以延期至12月底缴纳,并联合微众银行等十余家金融机构为入驻万达广场的商家提供了百亿元的贷款额度。
不过,万达广场这样的运营方也同样面临现金流压力,也需要支持。
可喜的是,已有补贴政策及时 出台。
北京市商务局日前发布公告称,在疫情期间,将对采取减免租金举措的商场或购物中心给予适度补贴,最高可达50万元。
李力群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此次补贴政策有助于缓解部分经营压力。
” 但是,广大中小商户还是希望奖补力度再大些,政策红包再多些。
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南宫村党委副书记、南宫恒业集团副总经理易献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扶持政策精准滴灌,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村办集体企业来说,既非国企也非私企,处于政策的空白区域,难以享受利好。
” 尽管多方他助和艰难自救已然开始,但这些企业到底多久才能从疫情影响中重新“站起来”,还是个未知数。
对晶科瑞这种初创期企业来说,急需金融扶持,而计划中的A轮融资大概率会推迟,而利好政策由于传导周期偏长,目前还是“只听楼梯响,未见人下来”…… “蹄缓步稳”,回暖尚待时日 销售断崖式下降、运维成本增加、资金回流不足 ……最艰难的日子还没有过去,不少中小企业仍在经历寒冬。
“南锣鼓巷暂未开放,游客请止步。
”4月1日,记者刚走近南锣鼓巷的高大牌坊,就听到音响中循环播放着这句话。
没有了往日的人潮涌动,不足800米的古巷一眼望尽。
受疫情影响,北京文旅企业面临经营困境。
“艰难度日,争取活着。
”一家文旅企业负责人李华义(化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疫情暴发以来,每天都只支出不进账“。
天天得解决钱的问题,只能硬抗到6月份,我们也想尝试其他转型,但解决眼前的急已经让我们措手不及了,还没想好转向哪里。
” “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扶持等政策落地速度要加快,太慢的话可能一批企业就等不及了。
”严勇攀建议,除了短期的政策要快以外,解决企业税负、房租过高等中长期问题也希望能提上日程。
尽管疫情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但服务业依旧“危”中有“机”。
“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 失补回来”,已是当前各界共识,但如何“抢”与“补”,快速作出应变,却是需要再三斟酌的事情。
来有为建议,要多措并举营造安心消费环境,激 发居民的消费欲望,逐步恢复居民消费信心,促进生活服务业消费的复苏。
要积极推动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建设,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
“疫情过后我国服务消费线上化有望加速,线上服务消费大发展的趋势将持续深化。
”来有为说。
徐泽告诉记者,红桥市场将要加大电商投入,在线上抢占更多份额和消费者。
“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的数字化、虚拟化渠道和营销系统,将是企业赢得未来竞争的必备。
” “未来把线上做到全国覆盖,线下做成社区基础设施,这是生鲜电商的机遇所在。
”本来生活全国运营总经理卞宁告诉记者,将继续深耕O2O(线下社区生鲜连锁本来鲜)+B2C(线下社区生鲜店本来鲜)的商业模式,夯实完善供应链体系。
李力群认为,在国家政策积极引导、各地逐步放开限制之后,人们的消费习惯会有一个恢复的过程,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保持乐观,特别是餐饮、娱乐等体验型消费,可能会有一波强势反弹的现象发生。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人士普遍认为,在疫情不反弹的情况下,消费信心要恢复至正常水平,至少还需要2到3个月时间。

标签: #流量 #流量 #流量 #安装费 #有多少 #号码 #尺寸 #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