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脚”成本大,赔钱买卖谁会干,3C一周聚焦2015

流量 1
年10月30日责编李秋艳美编季枫新浪微博@大河通信家电微信lub B08 有网友吐槽这月流量“跑”得快,疑运营商动手脚,运营商喊冤—— “动手脚”成本大,赔钱买卖谁会干 这个月怎么会用这么快呢? 算账流量跑完也不增收 郑州一家运营商的负责人说,进入4G时代,图片精度越来越高,短视频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这都会导致上网流量大幅增加。
“如果为了增收,我们更愿意给大家手机上推一些视频链接或者业务办理,这个是可以直接形成收入。
”运营商一位工作人员说,现在大多数人上网用的是套餐,套餐内的流量是不是用完,并不影响运营商的收入。
相反,如果大家都在用手机上网,由此带来的网络压力,倒是不小。
另一方面,流量用超后,实际购买“加油包”或直接使用套餐外流量的比 例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郑州市区一家运营商分公司负责人表示,在他们每月800万~1200万的收入中,超出套餐后的收入,只有3万~5万元钱,相比之下,监管要严格得多,很难想象有人会为此改动系统。
另外,如果计费造成纠纷,客户打客服电话,每分钟成本是1.6元,运营商工作人员认为,相比之下,这种赔钱的买卖没有谁愿意做。
□记者祁驿 核心提示|近日,网络上不断出现吐槽“10月流量走得快”的言论,一些网友称平时一个月的流量半个月就用完,怀疑“10月1日,三大运营商同时 实行流量单月不清零”新规实施后,运营商搞小动作。
对此问题,运营商纷纷喊冤,表示应是大家使用习惯 造成的。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个小调查,加“大河报3C俱乐部”的官方微信,回复“流量”两个字,或在页面菜单里选择“流量调查”, 就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怪事读者投诉流量暴涨 这几天,大河报的读者通过各种途径反映,这个月手机流量暴增。
郑州市民陈先生说,自己以往每个月手机流量大概是1.2G,而这个月还没结束,还是平日的那些使用习惯,却已用了近1.5G的流量。
在鹤壁,市民张女士也表示,自己的手机流量使用一向比较稳定,这个月竟蹿到平常的三倍左右。
网上吐槽帖里,不少网友晒出了不解,一位名为“CV小天叔”的网友表示,他的手机有时候1秒用掉二三百兆流量。
向运营商投诉后,客服人员返还了部分流量,但称责任应归咎于他的手机本身。
“CV小天叔”还说他身边的朋友,5位中有4位觉得流量使用过快。
疑问流量到底去哪里了? 流量,都去哪儿了?在运营商工作人员的建议下,记者打开了网上营业厅,在登录后的查询项目中,有“余额详单”项。
在其中,逐条显示了每一次流量使用的时间、地点与所使用流量。
目前,运营商的网上营业厅只能查询每天流量的大致使用状况,如果需要查询某一天哪一些软件分 别消耗了多少流量,需要带上身份证前往营业厅,可打印流量使用明细表。
但记者发现,无论是网上详单,还是打印清单,从这些流量记录里都找不到这些流量具体用到什么地方了,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涉及用户隐私,这些记录是查询不到的。
追查投诉号码目前无异常 既然自己不能查到,那么能不能收集一下大家投诉来的电话,一一查证? 记者收集了17个认为流量有问题的手机号,分别通过三家运营商进行了查询,结果发现: 只有3个人流量用超了,其中包月只有500M的一人,假期旅游两人。
投诉说自己本月用了24G流量的王先生,其实只用了自己6G流量里的1G多一点。
说自己这个月流量飞快的李女士,到昨天为止,还有一半的流量。
在这17个号码中,截至记者发稿,未发现异常扣费,用户自己也已经和运营商沟通确认。
业内计费系统未发现出错 网友反映,是不是运营商计费系统发生混乱导致?对此,三家运营商均表示,暂未发现因运营商计费系统导致流量暴增的案例,网传案例大多为个人感觉,并未发现运营商克扣用户流量的情况。
“从技术上倒并非不是不可能,只是没有必要这么做,不仅技术工作量庞大,而且很容易被发现,得不偿失。
”中兴通讯华中区河南办总经理易波表示,运营商的流量计费系统分 为两个部分,一是计量部分,这是个封闭的系统,不可能更改;二是计价部分,虽然可以修改但不被允许,这些都受通信管理局的监督,一旦动手脚被查出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而一位运营商的工作人员表示,一般而言,计费产生流程如下:文件采集、格式化、规整、剃重、批价、入库、出账、下账、扣费,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被人为改动,都会被发现。
监管并非运营商自查 其实,运营商的计量系统并非是自己监管自己。
按照相关规定,质监部门有权利对其进行检查,但令人尴尬的是,监管权利是明确的,依据的相应规范和技术标准却是工信部门制定的。
而就算是运营商,也不是完全掌握计费系统,因为计费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基本在德康、思特奇、浪潮、亚信、神码、华为这些第 三方企业手里。
“运营商虽然也力求计费正确,但 设备出问题是难免的。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运营商业务纷繁、套餐种类繁多,重复计费、计错费、话费丢失等也因此增加了很多。
”运营商的工作人员也承认,由于计费系统的复杂,可能会出现问题,但人为改动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
建议这四项要重视起来 对于这样的问题,行业专家也有自己的看法。
电信行业独立分析师付亮指出:“这次调整的是计费环节,就是更换了 新的计费规划,但计量环节没有变化,这一政策不会造成实际影响。
”分析师曾韬则认为,更多可能是消费者的心理 感受或消费习惯的变化引起。
业内人士建议,用户可以安装专用 的流量管理工具进行监测并作为第三方数据考量,同时给予流量预警和提醒。
运营商方面也表示,已专门组织了流量计费测试,没有发现“手机流量跑得快”问题,并承诺“计费误差,双倍返还”。
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数据流量,建议大家在使用智能手机时,注意以下事项: 退出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软件时,尽量使用软件菜单中自带的“退出”选项,而不是
简单地退出操作界面。
定期清理后台运行程序。
按照所使用智能手机的操作方法,进入任务管理器,找到已使用完毕、但仍在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强制停止该应用程序、以保证完全退出。
在各类应用程序的设置里关闭数据推送和自动更新等功能,用手动更新控制,在需要查询的时候再手动更新。
关闭手机邮件的自动收发功能。

标签: #多少钱 #有多少 #流量 #有多少 #流量 #套餐 #流量 #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