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卡丹危机:仁和药业到底冤不冤?,微博能发多少字

微博能发 0
舆情PublicOpinion 2013年2月1日星期五主编:何敬东编辑:吴智钢电话:0755-83501640 A8 优卡丹危机:仁和药业到底冤不冤?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钟钦政 年关将近,剩下的几个交易日,对于上市公司仁和药业来说,分外难熬,因为其明星产品儿童感冒药优卡丹“涉毒”遭遇舆论围猎。
而这一切,最初不过是因为一个儿科医生略带忐忑地发了一条140字不到的微博,质疑优卡丹含有可能毒害儿童肝肾的成分,却广告照做产品照卖。
这条微博于1月21日下午发出后,负面舆情就像病毒般疯狂蔓延。
单这条微博就被转发了2万多次,各种大V小
V、网媒纸媒,席卷而来。
公司两发澄清公告,终究还是没能堵住股价“血口”。
面对媒体,公司相关负责人有苦难言:自舆情发生以来,股价累计下跌了10个点,以公司估值近50个亿的体量,如果算上近期医药股整体上扬的趋势,损失近10个亿的市值。
当真是一字千金!然而最痛的,只怕还不止于此。
事件给投资 者和消费者留下的心理阴影怎么补救?“构建一个品牌的声誉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我们非常珍惜,一直以来我们以治病救人为宗旨,现在莫名其妙地成了毒人害人形象,让人欲哭无泪……”在新华社中国网事的文章《一条140字微博引发10亿市值蒸发》中,公司相关负责人无限委屈。
但是,仁和药业冤吗?乍一看,似乎有点。
首先,儿科医生微博捅爆的,并不是什么新闻,早在去年5月份,仁和药业就以“躺枪”的身份坠入舆论刀笔阵被剐过一轮。
当时国家药监局下发了一纸通知,要求对含盐酸金刚烷胺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进行修订,优卡丹就含有这个成分,被媒体在报道中点名。
当时,仁和药业就停牌发了公告,说公司已经遵照通知精神改了说明书。
其次,恰如仁和药业在澄清公告中所说,说明书的改动,并不涉及产品质量问题,而从这几日的媒体报道看,随着药监部门、药学专家、爆料当事人的陆续 澄清,“涉毒”传闻亦被证伪。
但仔细想想,其实舆论也没冤 仁和药业多少。
首先,事件爆发的导火索,正 是爆料当事人在行医的实践中,连续接到1岁以下儿童服用优卡丹的案例。
既然药监局去年5月就已经下达了通知,为何还有这许多父母不了解?这有药监部门的过错,更有仁和药业的错。
它悄悄把说明书改了,却没主动告知消费者,宋丹丹的电视广告能在几分钟内连续播放四五遍,却没有一句话告诉人们:1岁以下的小孩禁用。
究根揭底,这是企业管理思维上的傲慢,侵犯消费者的知情之权。
听听人家奇虎360的老板周鸿祎怎么说:“尊重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是真正的大是大非的问题。
” 其次,整个事件的爆发,公司相关负责人面对媒体时委屈于消费者心理阴影无法补救,根本问题正出在公司声誉管理上的缺失。
“声誉是基于我们与客户及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信用而设立的账户。
”这话 是壳牌集团前主席菲利普·沃茨说的。
很显然,对声誉的管理,就像对银行信用账户一样,仅仅因为某个月的信用卡未及时还款,就可能让你这辈子买不到房。
在“涉毒”事件曝光之后,仁和药业的反应却慢了不止一拍,而回应的手段却是如此单一而生硬:公告。
此事缘起网络,不见公司在网络上有任何积极回应,却连聘请公关公司“删帖”的合同文件也曝了光。
当媒体铺盖而来时,不见公司主动与媒体进行沟通。
当公司股价一再下挫,却不见董事会、管理层对普通投资者有一个低姿态的交流说明。
所以,仁和药业冤吗?还是易中天说得好:“谁把公众当傻子,他就是天下第一傻。
” 从整个事件来看,跟瘦肉精、三聚氰胺、毒胶囊和塑化剂这些大毒牛相比,仁和药业的过错似乎真不算什么;跟双汇、三鹿、蒙牛、哈药和酒鬼酒、茅台这些企业境遇相比,它连委屈都算不上!但在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一个卑 微的消费者吃到一根头发,都有可能在最短的事件内掀起一场质疑风暴。
甚至到最后,网民们不再关心事件和企业本身,纯粹为享受口舌之快,享受网络围剿的快感。
再牛的公关手段,在这种形式下都显得徒劳。
悲催之如蒙牛,就落了这个下场,时至今日,即便它再努力,再怎么痛定思痛刮骨疗毒,始终都无法获得舆论的谅解。
而仁和药业所处的行业,偏偏是高危的食品医药行业。
这个行业内的企业手中掌握着的,正是人们的生命与健康。
而在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看来,企业要想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声誉,唯一的做法就是:不犯错,不骄纵,用真诚与良心,用生命做企业。
修复企业声誉,仁和药业还有一段漫长而艰难的路要走。
商业存在的价值之
一,是改善人类的生命质量。
管理学名著《基业长青》的作者杰克·韦尔奇曾说道:“真正好的公司,利润和现金流淌自如,就像健康身体中的血液和水分,它们对生命至关重要,却不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 上市公司官方微博:有姿势,也要有实质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李勇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日前发布的《2012年上市公司微博运营报告》,截至2012年年末,A股市场中共有17%的上市公司开设了官方性质的微博。
其中349家上市公司开设了公司官方微博,还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开设了高管个人实名认证微博。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认为,与个人微博相比,企业的官方微博拥有更为丰富的拓展功能,同时也承载着更多的职责。
这些企业官方微博为社会公众和投资者,新增了一个观察公司的角度,也为投资者与公司,提供了一条直接沟通的崭新路径。
我们认为,通过对比一些公司在官方微博运用中的不同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有更深刻的认知。
人民网、东方财富网官方微博最活跃 如图1所示,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统计发现,在开设有企业版官方微博的上市公司中,有37%发布的微博信息介于100至1000条之间,有30%则介于1000至5000条之间。
微博更新的频率,代表着上市公司官方微博活跃度水 平。
统计显示,也有25%的公司,发布微博信息的量小于100条,更新速度比较迟缓。
6%的上市公司充分发挥了微博的自媒体沟通功能,对外发布的信息量超过了5000条之多。
如图2所示,微博信息发布最多的10家上市公司中,有一部分本身就具有媒体属性:例如东方财富网与人民网官方微博;还有一类微博活跃的上市公司,则会提供各类与行业相关的资讯内容,例如乐视网、大智慧、同花顺。
此外,复星医药、银江股份、金发科技、仙琚制药、三湘股份、海亮股份等6家公司,尽管开设了官方微博,却没有通过官微发布任何信息,可以说,截至目前,这些官方微博没有发挥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康美药业官微有新意獐子岛关闭留言板 如果说微博的活跃度、粉丝数量是微博影响力乃至公司开放程度的直接体现的话,那么对于微博各种功能的应用,则更能反映公司的态度与创新能力。
在新浪微博平台上,与个人微博相比,企业版微博有着更多的功能选择,例如通知公告、头图、视频、留言板、友情链接等。
一些服 务业的公司设置了“微客服”,例如中国平安的官方微博,旨在解答客户疑问,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平安的各种产品;中青宝的官方微博则将“留言板”作为官方微博的首页,充分体现了“中青宝互动”这个微博名称中的“互动”特性。
然而,另有一些公司在官微运营中,却不是那么愿意互动开放。
例如,云南白药、獐子岛等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中赫然显示:“根据企业的设置,您无法发表留言”。
此外,由第三方提供或者企业自行开发的微博应用也是新的亮点。
据统计,目前新浪微博应 用将近有700个之多,应用类型覆盖了汽车、旅游、房产、电商、教育、零售、IT、出版、金融等多个行业,能够提供互动展示、营销工具、市场调研、运营管理、数据分析、求职招聘、客户服务等多种功能。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发现,对于这些微博应用,多家上市公司也正在积极地探索。
例如,百事通的官方微博通过投票功能,做起了市场调查,询问到访的粉丝是否知道百视通编辑策划的专题;康美药业的微博应用令人眼前一亮。
公司官微除了一些传统功能之外,还加入了“优惠券旗 舰版”、“超级货架”、“淘热卖”三个应用,实现了公司官微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在上市公司官微应用中比较时髦前卫。
官方微博给粉丝带来的体验差异,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企业对新生信息渠道的接受程度、运用熟练度的驾驭能力。
微博不活跃或者是功能简单,或许是因为开设微博时间不长,如贵州茅台,或许是内部资源的有限,或许是对新生事物的谨慎观望,也有可能是官方微博定位的差异。
不过,总体而言,随着公众对于官微接受程度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官微,将以更灵活创新的运用,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1.上市公司官方微博发布信息量比较 图
2.官方微博发布信息最多的10家上市公司 数据来源: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数据来源: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2013上市公司舆情周榜(1月26日-2月1日) 信邦制药新药项目撤回引质疑中国远洋连续巨亏或被ST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叶月草1月26日至2月1日舆情热 度最高的A股上市公司分别是:仁和药业、中国远洋、中国石化、超日太阳和信邦制药。
注:“上市公司舆情热度”是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根据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网民、舆情分析师对一定时间段内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舆情热度的综合评估,系综合传统媒体报道量、新闻网络转载量、网络用户检索变化情况、舆情分析师评分等数据计算得出。
媒体质疑优卡丹不召回仁和药业称其无质量问题 自上周被媒体质疑旗下产品优卡丹“副作用大、对儿童肝脏有伤害”后,仁和药业就陷入了高涨的负面舆情之中,并使得消费者有一定的担忧情绪。
本周媒体继续质疑公司,关注公司是否会采取召回行动。
尽管23日晚仁和药业已经发布了相关的澄清公告,但是质疑声音并未平息。
本周,仁和药业再次就优卡丹系列产品质量等问题发布澄清公告,重申“优卡丹”系列产品是严格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的标准进行生产和销售,产品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只要按照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不会对儿童产生肝肾损害。
中国远洋业绩预告继续亏损或进风险警示板 1月26日,中国远洋发布业 绩预告,称2012年全年净利润预计将出现大幅亏损,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远洋已现亏损64亿元,第四季度作为传统行业淡季,估计其亏损数额还会继续放大。
分析人士称,由于运力过剩和需求不足的情况,该公司业绩短期内可能难以大幅改善,因此市场普遍对中国远洋今年的形势不抱乐观态度。
对于舆论中关于中国远洋将向国家求救的传言,公司董秘郭华伟在接受媒体采访中予以否认,称航运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就中国市场而言没有任何政策保护,“中国远洋的管理层从没想过要依靠国家政策过上高枕无忧的生活”。
中国石化“解约门”遭人民日报批评 1月25日,媒体报道称,在 全国,中国石化多个二级子公司正与数千名应届毕业生解除已经签署的三方协议。
此事迅速被公众所关注到,并引发了较大范围的讨论。
人民日报撰文点名批评中国石化解约应届生事件:“不负责任,影响极为负面。
”并称,“大型企业的毁约,将形成极为负面的示范效应,也将给今年的毕业生就业造成不良影响”。
对此,中国石化有关部门负责人回应称,已经与大部分毕业生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办理了解约手续,并按照协议不同的约定分别进行了违约赔偿。
超日太阳复牌戴帽 1月31日,超日太阳发布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倪开禄及其女儿倪娜已与青海省木里煤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转让公司股权的意向书,后者将收购不低于35%的公司股份。
目前,倪开禄和倪娜合计持有公司股本 43.89%,转让35%之后预计可留下公司股份约8.89%。
同时,倪开禄和倪娜承诺,由于公司2012年经营所造成的亏损,给予木里煤业以补偿。
此外,超日太阳公告还称,公司股票及“11超日债”将于2月1日开市复牌,开市起实行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超日”。
舆论质疑信邦制药涉嫌信披违规 在信邦制药发布公告之前,就有媒体注意到信邦制药“人参皂苷_Rd”项目撤回的信息,并发文质疑公司不按法规进行信息披露工作。
但直至1月30日晚间,信邦制药才公告了这一重要事项。
鉴于该项目此前曾引发公司股价上涨,公告后股价受此利空影响封住跌停板。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首席分析师彭松认为,搞新药研发的公司,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类别,信息披露和舆情工作很重要。
云南白药遭受“秘方烦恼”“说理式回应”效果不佳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蒙湘林刘宇琪 云南白药最近比较烦,继胶囊水分项被检出不合格后,近日又被湖南某律师推上公堂,诉讼起因是云南白药的中文版说明书没有标明成分及含量,而美国版说明书,却将主要成分一一列出。
有人在美国版的说明书中发现一味叫做草乌的药,国务院颁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草乌被列为毒性药材。
由此,配方公布是否应该内外一致以及中国消费者的知情权是否被侵犯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云南白药遭受“秘方烦恼”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的观察,此次纠纷虽然被部分媒体冠以“成分含毒”的标题进行报道,然而不同于以往的毒胶囊、地沟油等事件中上市公司被公众口诛笔伐,此次在公众中出现了大相径庭的两种意见。
有人和媒体持相同态度,认为公司应为此事受到谴责,然而还有一些评论认为,是药三分毒,云南白药是民族品牌,百余年来一直有质量保证,不公布配方符合国家法律规定,“为何不去质疑美国可口可乐未公布配方”?目前力挺白药的声音主要集中在微博,而新闻媒体方面仍以质疑为主。
媒体质疑的逻辑如下:有消费者在云南白药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而不良反应的原因或与配方中的草乌有关,而云南白药却没有公布成分说明,加之中美两地出现的内外标注有别,就让消费者感觉受到了非公正的待遇。
实际上,2009年,北京的赵因律师就因服用云南白药出现过敏反应而将公司告上法庭,他认为云南白药隐瞒草乌成分是侵犯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知情权。
“内外有别”实为变通 舆论对云南白药产生以上的质疑着实符合常理,但笔者认为厘清“秘方烦恼”的疑云,需要明确以下两点问题:一是发生的医药事故与云南白药秘方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二是配方公布的“内外有别”现况是否意味着,公司在中美两地搞差别化对待? 从药理学研究来看,云南白药所含的草乌成分是否对人体有害,其实值得进一步商榷的。
之前在媒体采访中,某中药企业研发总监就认为,草乌中的乌头碱在不少药中都会用到,但从中药的角度来说,这些既是毒性成分,也是有效成分,关键是用量的多少。
这个问题也涉及到中西医不同观点之争,较难有定论。
云南白药有关人员的也公开回应,公司已经在跟进调查此次的涉诉事件,而对于先前赵因律师的“中毒事故”,当时并不能完全判定其含有或者不含有草乌成分,草乌是否导致患者中毒也缺乏直接的依据。
那云南白药秘方说明的中美“内外有别”到底是否合理呢?从法理上看,云南白药对于不公布秘方的理由,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有依据的,公司的对外解释口径是云南白药的若干系列药品按照国家法律需要保密。
经记者查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网站数据也可以佐证公司的说法:云南白药工业有10种产品被列入“中药保护品种”。
其中,云南白药与云南白药胶囊的保护级别为一级,保护年限均为1995年至2015年。
云南白药之所以在美国公布了配方的成分说明,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美国当地的药品监管规定,事实上,由于传统中药剂型和化学作用原理难以用西方理论解释,国内不少中药产品的对外推广都存在很大的障碍。
而且云南白药在美国仅仅只公布的是成分含量,并没有说明更加细致的配方操作内容,可以说,在美国云南白药秘方公布的信息是比较有限的。
“说理式回应”效果不佳 站在公司的角度想,云南白药对于秘方保密的解释和合乎法理的,但为何仍旧产生了秘方的烦恼?因为舆论对于事件的判断和企业的“说理式回应”之间存在认知鸿沟,从国内数次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中我们可以发现,消费者和媒体舆论对于危机本身的缘由和经过并不会深究,而更多地是针对危机本身的结果。
尽管云南白药在“说理”方面有据可依,但是否意味着可以就此和舆论的声音相对抗,笔者以为与舆论说理是必要的,但不能只认这个“理”,更多的时候,当事企业应该适当放低姿态,以真诚的态度积极回应外界的质疑,也可以通俗理解为“以德服人”。
拿此次事件来说,云南白药配方保密有法律依据,有符合情理之处,但不能指望公众自觉地去回溯和理解,毕竟公众是专业领域信息的弱势方,涉事企业应该主动地尝试教育消费者了解此类法理和药理知识,消除公众疑虑。
试想,如果公司能适当就此事召开发布会请专家出来解释澄清,或者邀请媒体和消费者走进企业,是不是能有利于让舆论看到公司“以德服人”的真诚态度,对公司多一分理解。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官方微信

标签: #限额 #多少人 #解封 #上限 #限额 #多少个 #手机号 #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