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9日星期一/电话:010-822,哪些人不适合学电子商务

人不 1
2014年12月29日星期一/电话:010-82296896博客:/u/1147820920 教育展台 AD04 强内涵创特色实现学校跨越发展 ———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创建国家示范校纪实 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于1956年,是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归属于广东省教育部门管理。
学校是广东省改革创新示范性中职学校,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是广东省职教学会商贸专业指委会的主任单位,也是全国外经贸行指委副主任单位暨中职学校主任单位。
学校于2011年被广东省授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于今年6月被国家教育部门等六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按照国家、省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精神,紧跟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紧贴经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
以改革和创新谋发展,深入推进改革创新,逐步强化内涵建设,努力推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理念定位篇紧跟政策市场要求始终坚持办学特色 学校历来重视组织对国家、省职教政策的集体学习,重视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通过解读政策和总结体会,学校准确把握了国家、省职教发展趋势,及时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在实训中心建设、德育体系建设、内涵质量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有力增强了核心竞争力。
学校高度重视招生市场和就业市场的双向要求,注重调查生源市场对学校品牌、专业和管理方面的要求,注重调查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专业需求、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
学校领导经常带队到企业走访、召集企业人员座谈、参加行业企业活动,通过与企业的广泛接触,时刻把握企业的需求。
按照两个市场的双向要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外经贸行业、服务商贸经济、培养经贸人才”的办学方向,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建设理念,努力办好最纯粹的外经贸学校。
学校以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为基础,依托核心岗位打造品牌专业,逐步打造财经商贸类专业群。
从1956年办学以来,就开设了国际商务专业,国际商务专业逐渐发展成为省内龙头专业,围绕这一龙头专业,开发了商务英语、涉外会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目前四大专业占学校在校生规模的80%。
专业建设篇围绕行业企业需求推进专业优质建设 学校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科学设计和灵活调整专业布局。
充分调研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围绕现代服务 业开发新专业。
重点建设行业需求大、前景好的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等主干专业、长线专业,缩减、淘汰不符合需求的会展等专业,开发针对性强、专业性强的短线、特色专业。
长线、主干专业适应了行业企业对大批量人才的需求,短线、特色专业满足了个别企业的特色需求。
学校专业建设以专业部为主体,每个专业部都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分别建有“和道”、“礼道”、“商道”、“信道”特色专业文化,均以建设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岗位模块化课程体系、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发理实一体化教材、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机制等为主线推动专业建设。
各专业建设基本实现了“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岗位衔接;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衔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衔接”。
教学改革篇依托“08111”工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2008年1月,学校适应职教发展趋势和自身发展需要,启动了“08111”实训中心建设工程,耗时近五年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17000多平方米现代化实训中心。
实训中心建设基于实际业务流程、企业岗位职责和典型工作任务,将课程理论教学、技能实训教学和顶岗业务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大幅度提升了学校实践教学水平。
学校实训中心自主创新性强,建设方案、配套教材、文化渲染等,主要由学校教师完成;功能齐备,具备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技能考证及培训、承办各类技能竞赛等多种功能;仿真性强,模拟企业真实工作场景进行设计,引入真实企业进驻实训中心;实践性强,配备有仿照企业业务设计的实训软件;配套完善,配有校 本实训教材、教学视频、实训知识库等配套软件设施;示范性强,具有独特的外贸特色,已成为省内外商贸类实训中心建设的示范,在很多方面开了先河。
依托先进的实训中心,学校建立了“专业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岗前岗位实训”递进式实训教学体系,实现了“理论课程实务化、实务课程实训化、实训课程岗位化”,实训课程占课程体系比例达到60%以上。
学校推进了项目教学、岗位导向教学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改革,推动以职业标准为导向、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推动以自主开发一体化校本实训教材为主的教学内容创新。
依托先进的实训中心,学校开始与企业开展合作,校企合作从无到有并逐步扩大。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学生近几年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三等奖以上奖项40多人次,毕业生综合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校企合作篇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凸显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从2009年开始,借助外经贸行业资源,打造了职教集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校企合作平台,积极实践“共建共享、互惠互利、产教融合,共同发展;岗位导向、工学交替、学做一体、模式创新”的校企合作理念,按照“不图规模、只求质量”的原则遴选优质企业合作,按照人才培养要求和企业需求设立合作项目,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务实推进各项合作。
学校80%以上班级均有合作企业,从学生入校到学生毕业,合作企业全程参与。
企业与学校共同挑选订单班学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文化引入班级,参加专业、班级的文化活动。
企业派业务骨干进校给学生作入学教育、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讲座,直接讲授核心专业课程,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和顶岗实习,近距离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
企业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学校与深圳市贝希恩商贸有限公司、广东省外贸开发公司、亚洲陶瓷控股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开展冠名班、订单班、工学结合班等合作,给企业量身定制培养人才。
学校应亚洲陶瓷控股有限公司要求,开设“亚洲陶瓷员工班”,优秀骨干教师“送教上门”给公司员工培训;应广州市西黛尔首饰有限公司要求,开设“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班”,公司派业务人员进校,给学生讲授核心专业课;会计和商务英语专业与多家企业开展联合订单培养,国际商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与广东省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会等协会合作开展联合订单培养。
学校引进深圳市贝希恩商贸有限公司入校,在校内共建“家商城”产学园。
“家商城”产学园占地1500多平方米,将公司完整的部门体系和业务流程引入产学园。
产学园内设有销售部、电商部、财务部等多个部门,学校各专业都能在产学园内找到相应的实践岗位;与广新外贸集团下属的广东广新达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将公司的客户服务部引进学校,公司指派业务人员指导学生开展客户开发、联系、咨询等业务;与广东省外贸开发公司合作共建“外贸开发淘宝班”,公司安排企业人员进校,指导学生开发、设计、经营外贸淘宝网店。
学校的校企合作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合作形式多种多样,既有长期的、相对固定的常设合作模式,又有短期的、适应企业需要的特色项目模式。
比如学校每年都应很多外贸企业要求派学生到广交会实习,应广州市西黛尔首饰有限公司、中远国际货代公司要求派学生参加双十一大战。
师资队伍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学校注重各专业的教师结构,合理配置各专业文化课、专业课教师的比例。
注重考虑专业教师的学历水平,全部专业专任教师具 备本科以上学历。
注重考虑专业教师的双证比例,要求所有专业教师都具备职称证书和技能证书,同时具备专业教学能力和业务实践能力。
注重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教师结构,从企业邀请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邀请能工巧匠组建团队进校授教。
学校坚持“以才选人、知人善任”用人观,把能力视为选拔人才的首要标准;以名师工程为引领,建立由“普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发展的教师成长体系;建立岗位聘任制度、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专业技术人员竞争评级制度,建立教学考核制度、教职工绩效考核制度、示范校建设绩效考核制度、技能竞赛奖励制度、双师型教师奖励制度,用完善的考核和奖励制度,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学校积极组织校内培训,邀请职教专家、企业精英进校培训,安排校内名师交流分享。
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设立专业部教科研专项经费,每学年均组织校本教研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参加校外教科研课题研究。
学校教师牵头制定了广东省国际商务专业实训中心建设指导方案和专业建设指导方案、全国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等。
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别、出国骨干教师和企业实践培训,参加省级学科带头人培训,2013年各级各类培训达到200多人次。
学校教师参加省及全国信息化大赛、省及全国说课比赛、省专业技能比赛、省班主任技能比赛频繁获奖,近几年9人次获得全国奖项,28人次获得省级奖项。
学校教师近3年自编、参编80多本教材,教材被广泛采用,其中《21世纪国际商务教材教辅系列》更是被高职学院、本科院校采用,学校商务英语专业还牵头编写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国家规划立项教材,参编中等职业教育商务英语专业教育部门立项教材。
学校教师从只关注三尺讲台转变到关注行业发展,积极参加各类行业活动;从只擅长专业教学转变到了擅长专业实践,到企业担任业务指导和顾问;从校内名师逐渐成长为省内名师,3人获“南粤优秀教 功能完备的专业实训室 学生到企业参加双十一大战 师”、3人获“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获“广东省职教名师”称号。
另外,学校还注重加强学生管理力度,在规范刚性管理的同时,加大柔性管理的力度,全力构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员育人”三全德育工作体系。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丝绸之路”承载商贸文化的理念,“一路一带”传播中国商贸文化精神,积极营造与商贸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校园环境,用文化凝聚人心、感化人为、汇聚人力。
面对学校已取得的显著成就,再次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接点,未来几年,学校将坚决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任务要求和“十二五”规划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强内涵,创特色,实现学校跨越发展。
坚信学校必将承载着58年来不断发展的强劲动力,继往开来,奋发崛起,鼓浩荡长风直济沧海,擎如橼巨笔谱写职业教育新篇! (卜玉辉王素雪邓潞) 在湘中新城娄底,一所创建于1978年的 青春学府———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正怀揣着湘中梅山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着湖湘先进的教育文明,阔步前行,后发赶超。
2004年升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格为本科院校,2011年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首批试点单位。
该项目主要围绕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培养农业推广硕士 积极探索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途径 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该校在农业推广类 别下开设了植物保护、作物、农村与区域发展和农业信息化4个领域,2012年首次招收 该校着眼于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三双、四模 多师”联合培养。
建立校内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成立“1+1+N”导师组,由1个校 养目标的吻合度达84.6%。
设计“四模块”课程体系。
在全国农业推 服务地方开新路 研究生21名,2013年招收28名,2014年招收块、七学段”人才培养新模式。
内导师+1个校外导师+多个实践指导教师共广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性培养方案 ———研究生三农工作室成效明显,彰显 31名。
对于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校 注重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
建立学同指导培养研究生。
该校现已聘任校外导师设置的公共课、领域主干课的基础上,增加了了服务地方的新特色 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人的什么、怎样培校与农业管理部门、涉农企业“双主体”协24人,校外导师从开学典礼到学位授予仪式,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的专业技能课和以培 2014年1月,该校在新化县委组织部门挂 养人”上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同培养运行机制,在招生、培养、学位论文从课程教学到专业实践,从开题论证、中期检养综合素养为目标的专业拓展课程两大特色牌“研究生工作站”,在新化县曹家镇和奉家 了一系列实践探索的新成就。
指导、学位授予等各个方面实现共同管查到论文答辩,均能积极参与。
同时,采取“双模块。
如植物保护领域在专业技能课模块设置镇建立了“研究生三农工作室”。
每个“三农工 培养模式有特色 理,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建设研究生实践基地。
目前,已建 教师”课程教学模式,成立“1+X+Y”课程组,由1个课程负责人+多个校内教师+多个校外 了“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原理与实践”等实践性较强的特色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模块设置 作室”安排2-3名全日制研究生开展为期总计8个月的专业实践。
同时,学校将校内导师 ———“三双、四模块、七学段”模式特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8个。
同时,该校牵教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
了“农业项目管理与评估”、“农业法制”、“公文和湖南省农科院、娄底各有关单位受聘于该 色鲜明,切合了专业学位教育的新要求 头联合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海利 注重“双段交替”多岗实践培养。
整个培养写作”、“公务礼仪”、“创业管理”等特色课程。
校的兼职导师,以及学校相关专业的专家教 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过程分为七个学段,采用理论与实践“双段交 创建“七学段”学期制度。
根据农业生产授进行优化组合,成立了一支“校内导师+校 等研究生联合培养替”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并建立多岗轮换实的季节性特点,该校改革了传统的学期制度,外导师+相关专业教师”导师组,采取定期下 单位组建的“农田杂践制度,使学生对职业领域的多个岗位都具备将两年四个学期改成了两年七个学段,农忙乡指导和挂职锻炼3个月到半年的方式指导 草防控技术与应用一定的实践经验。
从首届毕业生的多岗实践情时学生进入实践基地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农研究生开展服务三农工作。
目前,“研究生
协同创新中心”于况来看,完成2个以上岗位实践的研究生达闲时在学校进行课程学习。

二、三、五学段农工作室”参与了奉家镇的旅游规划与开发 2014年获得了“湖南80%。
通过“双段交替”多岗实践培养,切实提为理论课学习阶段,第
一、四、
六、七学段为专建设,完成了导游词的撰写、旅游网站的建 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该校已毕业的18名研究业实践阶段和学位论文答辩阶段,二者分段设、导游培训的工作和优良樱桃品种的引种 计划”认定。
生均已全部就业,且从非定向培养的13名研究交叉进行,建立从实践———理论———实践的示范;在曹家镇与当地企业合作,启动了特种 2012年9月13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举办研究生教育启动仪式。
注重校企“双导生就业来看,11人走上了涉农相关岗位,与培螺旋式上升培养路线。
瓜果蔬菜产业园区项目的建设。
研究生三农 工作室的建设,彰显了研究生教育与服务地方紧密结合的新特色。
合作办学出妙招 ———大学生村官硕士班切合需求,打造 了研究生教育的新品牌 为了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培养新途径, 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新农 村建设中的作用,该校与新化县委组织部合 作启动了大学生村官MAE培养计划,招收具 有一年以上“村官”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村官攻 读该校农业推广硕士。
2014年录取了7名大学 生村官,开设了首个村官硕士班。
2015年报考 的大学生村官有21人。
大学生村官MAE(农 业推广)硕士班的开设,实现了大学生村官培 养与研究生教育的无缝对接,得到了湖南省 娄底市委组织部的高度重视,原组织部部长 雷绍业作出了重要批示;也得到了新化县委 组织部门的全力协作,出台了专门文件《新化 县大学生村官报考攻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MAE硕士班管理办法》(新组通〔2013〕26号), 并就培养方案召开了专题研讨会。
在国家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 时期,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巧抓机遇,持续发 力,聚集“三农”,紧扣“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主题,沿着培养高层次农业现代化人才的轨 道飞奔驰骋,必将绽放出一朵研究生教育的 新奇葩。
(陈勇周发明刘烨) 强健体魄从每天一节体育课做起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全面实施“每天每班一节体育课”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夯实学校体育基础工作,自2012年秋季起在全县义务段学校实施了“每天每班一节体育课”,创新性地将国家课程标准与“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艺术2+1”项目结合起来,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提高及学生的健康成长。
明确目标任务 “健康第一”是大邑县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当地县委、县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必须达到“三升一降”的发展目标(即学生体能 素质明显升高,运动兴趣和技能明显提升,学校体育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学生营养不良、肥胖及近视率明显下降)。
每年,县里都召开全县学校体育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全县学校体育工作。
大邑县教育部门和学校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校长任组长,全面推行“每天每班一节体育课”,认真解决体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切实履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形成了分工负责,扎实推进的良好氛围。
落实三大保障措施 该县切实从三方面保障学校“每天每 班一节体育课”顺利实施。
一是课程保障。
大邑县明确提出:在落实 部颁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教育部门“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创新性地整合地方课程、综合课程,将“阳光体育运动”列入课程,2012年秋季开始,在全县义务教育段学校全面实施“每天每班一节体育课”,确保在校学生“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
二是师资保障。
近年来,该县新招聘体育专业教师100多人;从2013年起,根据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目标要求,全县城乡中小学校体育专业教师配备率达到100%以上。
并对全县体育教师进行了市、县级培训。
目前,全县已拥有大批市县体育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三是经费保障。
为确保每天每班一节体育课,大邑县财政安排50万专项经费,严格按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10%的比例专项用 于学校体育工作。
近年来,共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完善了全县学校的体育设备设施,全县学校体育器材配备和学生运动场所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和国家基本要求。
抓好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课程管理环节。
学校将“每天每班一节体育课”列入课表,强化学校体育课程的开齐、开足、开好,做到师资、课程、场地、督查四落实。
在认真上好体育课的同时,坚持“两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一活动”(三十分钟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扎实开展。
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科学合理,义务段学校每周增加的二节课,一节用于各学校体育特色课的学习,另一节用于学习“太极拳”和“足球基本技术”。
二是体质测试环节。
大邑县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和完善了《学生 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测试报告作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记入学生档案中。
全县中小学体质健康合格率均在95%以上。
全县学校学建立完善了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结合学生体侧结果,将学生体质状况告之家长,并提出学生运动处方,配合学生家长督促学生加强相应的运动锻炼,做到了学校、学生、家长三联动。
三是评估考核环节。
该县建立了县委、县政府部门对县教育部门,县教育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学生的评估考核的三级评估考核机制。
依据国家教育部门下发的《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对全县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方位检查评估。
全县学校达到优秀等级占80%以上。
创建学校体育特色项目 目前,大邑已被确定为“四川省学校体育 区域整体推进改革试点县”,该县充分利用“每天每班一节体育课”的举措,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建设。
全县各学校结合实际和地方特色,挖掘培养了一大批适合学生的特色体育项目,并深入开展。
形成了以体育精神为引领,体育项目为支撑的大批体育特色学校。
如该县学校的短式网球、足球、乒乓球、太极拳、跆拳道等项目都已取得显著成效,参加省、市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该县银都学校、悦来学校开展短式网球教学活动被《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等多家报刊报道,韩场学校、城西小学、出江学校等学校校园足球项目的开展,已初具规模。
同时,该县坚持每年组织一次大型的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每年三次小型体育单项比赛,近年来,大邑县参加成都市综合运动会,均获得优异成绩,大邑县北街小学体育舞蹈、晋原初中跆拳道等获得成都市一等奖。

标签: #中国移动 #传媒 #流量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