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丽江文化旅游学院2020-2021

类专业 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目录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1(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1(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1(三)全日制在校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2(四)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2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3(一)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情况................................................................3


1.师资队伍数量....................................................................................

32.专任教师队伍结构............................................................................33.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44.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4(二)教学条件及其应用情况....................................................................4


1.教学经费............................................................................................

4


2.教学用房............................................................................................

4


3.图书资料............................................................................................

5


4.教学设备............................................................................................

5


5.信息资源............................................................................................


5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6

(一)专业建设............................................................................................

6

(二)课程建设............................................................................................

7

(三)教材建设............................................................................................

8


1.教材建设情况....................................................................................

8


2.教材使用情况....................................................................................

8

(四)教学改革..........................................................................................

101.注重教学改革研究工作..................................................................102.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11(五)课程开设情况及课堂教学规模......................................................11

(六)实践教学..........................................................................................

12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能力培养......................................122.依托合作企业实施产教融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123.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本地实习基地..............................................134.面对疫情常态化,保障实习实训学生安全..................................

13
I (七)毕业论文(设计)..........................................................................

13(八)学生创新创业教育..........................................................................13


四、专业培养能力..............................................................................................

14(一)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14

(二)人才培养..........................................................................................

15


五、质量保障体系..............................................................................................

16(一)教学质量保障组织..........................................................................16(二)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16(三)优化质量保障体系..........................................................................16(四)实施多种质量监控手段..................................................................

16
1.教学评价..........................................................................................

17


2.教学督导..........................................................................................

17


3.教学监测..........................................................................................

174.专业综合评价..................................................................................175.课程质量监控..................................................................................186.课堂教学过程监控..........................................................................18(五)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181.做好质量信息反馈..........................................................................182.完善质量改进机制..........................................................................18


六、学生学习效果..............................................................................................

18(一)学生学习满意度逐年提高..............................................................18(二)学生学科竞赛成效显著..................................................................19(三)应届本科生毕业及学位授予情况..................................................20(四)国家级考试报名率与通过率较高..................................................20(五)毕业生升学率持续提升..................................................................20(六)毕业去向落实情况保持平稳..........................................................21(七)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高..............................................21(八)毕业生职业道路发展多元化..........................................................22


七、特色发展......................................................................................................

22(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回归初心,教书育人..................................22(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22(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分制改革..........................................22(四)以课程改革为基点,促进课程建设..............................................23(五)重视教师发展,开展多元化的教师培训......................................

23 II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4(一)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24(二)专业特色有待进一步彰显..............................................................25(三)课程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25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271.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272.教师数量及结构..............................................................................273.专业设置情况..................................................................................284.生师比(全校及分专业)..............................................................285.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96.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9


7.生均图书..........................................................................................

298.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种数..............................................................299.生均教学行政用房..........................................................................2910.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911.本科专项教学经费........................................................................2912.生均本科实验经费........................................................................2913.生均本科实习经费........................................................................2914.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2915.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2916.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3117.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3218.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3319.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3420.应届本科生毕业率........................................................................4221.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4322.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4423.体质测试达标率............................................................................4524.学生学习满意度............................................................................462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4626.其它与本科教学质量相关的数据................................................47 III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原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位于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云南省丽江市。
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发展,学校成功于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平安办学、优质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滇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扎根丽江,立足云南,服务全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培养基础好、素质高、技能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经过多年发展,学校已初步形成了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体系。
目前,学校设有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18个专业类,39个本科专业,2021年新增小学教育专业。
表1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专业设置一览表 序号12 学科门类经济学教育学 序号123
4 专业类经济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 教育学类
5 中国语言文学类
3 文学
6 外国语言文学类
7 新闻传播类
4 理学
8 统计学类
9 电子信息类
5 工学 10 计算机类
6 医学 11 药学类 代码
0201020302040401 050105010502050307120807 0809 1007 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 英语日语新闻学应用统计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药学 代码020101020301k020401040106040107050101050103050107T050201050207050301071202080701080901080902080905080910T100701 开设年份201120102003201920212005200420162002200420072017200720022018201820192020
1 19 12 护理学类 1011 20 护理学助产学 101101101102T 20172019 管理科学与工程 13 120121 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20102 2010 22 工商管理 120201k 2002 23 市场营销 120202 2007 24 会计学 120203k 2002 14
7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25
1202 2627 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审计学 120204120206120207 201020202017 28 资产评估 120208 2019 29 文化产业管理 120210 2011 15 电子商务类 120830 电子商务 120801 2017 31 旅游管理 120901k 2002 16 旅游管理类 120932 酒店管理 120902 2014 33 会展经济与管理 120903 2019 17戏剧与影视学类130334 动画 130310 2011 35 视觉传达设计 130502 2005
8 艺术学 18 设计学类 36130537 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130503130504 20052005 38 服装与服饰设计 130505 2005 39 数字媒体艺术 130508 2020 (三)全日制在校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截止2021年7月,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7832人(其中少数民族2380人),均为本科生,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100%。
(四)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学校按国家计划面向全国统一招生,培养适应行业岗位需要、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和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2020年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共录取本科新生5247人(含专升本402人),入学报到4781人(含专升本201人),录取人数和报到率再创我校建校以来最高水平。
学校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省外全国各地,已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近4万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
学校以招生计划为抓手,进一步优化生源结构,科学调整省内和省外招生计划规模,大力开展省内三校生、专升本等特殊类型招生工作,探索多元化招生渠道。
从录取报到和投档情况来看,各招生专业报到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各省一志愿投档录取率取得新的突破,在绝大多数省份投档线超过当地二本省控线10分以上,部分
2 省份投档线超过当地二本省控线50分左右,生源质量得到进一步攀升,这是学校长期以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有力体现。
多年来学校招生工作从未发生过违规违纪现象和不稳定事件,每年的招生任务都高效、圆满的完成,招生规模逐步稳定,招生办公室被省招考院评为“云南省恢复高考三十年先进集体”。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情况
1.师资队伍数量 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稳定人才为基础,以培养和引进人才为重点,以用好人才为目标,通过内涵优化、政策牵引,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敬业进取、骨干稳定、数量充足、业绩显著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聚集了颇为丰厚的人才资源。
截止2021年8月,学校教师队伍1161人(折合1024教师数),其中专任教师886人,聘请校外教师275人。
2020-2021学年,学校共有学生17832人,生师比为17.42:
1,达到教育部规定。

2.专任教师队伍结构 表2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专任、聘请校外教师结构情况 项目 数量 专任教师比例(%) 聘请校外教师 数量 比例(%) 总计 886 / 275 / 正高级 147 16.59 81 29.45 副高级 168 18.96 125 45.45 职称 中级 330 37.25 53 19.27 初级 117 13.21 12 4.36 未定职级 124 13.40
4 1.45 博士 14 1.58 73 26.55 硕士
学位 学士 433 48.87 69 25.09 370 41.76 100 36.36 无学位 69 7.79 33 12.00 29岁及以下 142 12.03
2 0.73 年龄 30-44岁 475 53.61 105 38.18 45岁及以上 269 30.36 168 61.09 学校师资队伍数量、学历、职称均达到教育部规定,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结构
3 基本合理,整体素质能满足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校专任教师中有省级教
学名师2人,外籍教师2名;学校中青年教师中有33人具有国外留学经历。
学校从相关企业、行业中聘请了一批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并聘请富有创作经验和技能的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大师担任专业技能教师。

3.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 学校建立主讲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本科教学准入关,新入职教师须参加新教师岗前培训,培训应达到规定学时,试讲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培训结业证书并安排上岗。
通过“青年教师指导教师制度”由有经验的教师指导新教师,指导教师根据新教师特点,精准指导,制定详细可操作的一年期指导计划,严把授课入门关,以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2020-2021学年,主讲本科课程的专任教师683人,外聘教师21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5人,副高级职称182人。

4.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2020-2021学年学校本科课程共计5329门次,其中由副教授授课1159门次,由教授授课305门次。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为44.72%(不含公共课及讲座);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为27.94%。
(二)教学条件及其应用情况
1.教学经费 学校以教育为本,确保教学经费的优先投入和落实,每年保障充足的发展资金。
教学经费按预算计划使用,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各项办学经费的支出账务清晰、明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020年度学校决算总收入34,531.43万元,决算总支出46,548.56万元。
年度教育支出总额7,325.53万元,其中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633.06万元,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1,476.59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85.71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62.10元。

2.教学用房 学校拥有占地1527.07亩的独立校园,323876.3万平米的校舍,教学仪器设备价值8385.25万元,固定资产总值8亿元以上。
学校体育文化设施完备,后勤服务设施功能齐全,拥有云南省高校中唯一的占地2万平方米的高尔夫球练习场。
建校以来,学校不断加大对学校绿化和教学用房的投入。
截止2021年8月,学
4 校占地面积1018051.76㎡,计1527.07亩(其中新增736.3亩),绿化面积达到43.20%;总建筑总面积323876.3㎡,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74697.59㎡,生均9.80㎡。

3.图书资料 学校图书馆由主馆和副馆构成,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2350个。
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85.07万册,生均纸质图书103.78册;纸质期刊362种,电子图书668000册,共享云南大学图书馆大部分电子资源。
图书馆实行全开放和计算机管理,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师生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4.教学设备 学校目前有专业实验室41个,使用面积4735.8㎡;基础实验室49个,使用面积5510.82㎡;实训场所69个,使用面积9963.65㎡,其它类别场所4个,使用面积773.89㎡;多媒体教室204间,教学用计算机4500余台,教室内所有计算机都可访问互联网,为智慧教学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
学校逐年增加本科教学专项经费和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截止2021年8月31日,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83740.84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为8385.25万元,当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289.20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702.36元。

5.信息资源 学校建有独立校园网,主干网络带宽10240Mbps,校园网出口带宽30720Mbps,网络接入信息点15000个,实现了教学区域、办公区域、学生园区、公共区域的网络全覆盖。
本着“以自建为主,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的原则,学校信息化发生了重大变化。
学生数据展示端全部由学校自主开发,学生通过手机即可满足所有诉求;后台支撑体系由数据中心提供数据支撑,各业务部门数据共享,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
目前学校数据总量已突破11T,为教学、科研、学生学习及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学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拓展尝试,大力推广“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通过数据接口方式将教务系统数据与雨课堂平台数据打通,实现数据共享,为后期的数据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

5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学校以应用、特色为导向,巩固提升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学科,积极发展教育学、工学、医学学科,形成需求驱动、动态优化的学科专业布局。
在增设专业时,充分考虑地方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丽江市产业建设规划,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认真分析就业前景并力求突出地方特色。
学校的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和实训实习等方面既对标达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又凸显面向地方和国家社会需求,成为我校招生数量较多、就业情况较好、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的品牌专业,为其它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和示范作用。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双一流”号召,不断推进专业建设。
2019年3月学校在云南省2018年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基础上,对照教育部、教育厅有关标准对我校30个专业开展了校内综合评价;2020年4月学校以云南省2019年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为契机,对全校范围内各专业进行综合评估,巩固基础,补齐短板,进一步完善基于专业质量评价的资源配置导向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专业质量建设,突出专业特色发展。
在2018年全省第一轮专业综合评价中,学校仅有1个C类专业;在2019年的第二轮专业综合评价中学校C类专业增加至4个;在2021年的第三轮评价中学校C类专业增加至6个。
2021年3月酒店管理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建设初见成效,为下一步申报省级、国家级一流专业打下基础。
学校紧扣“丽江、滇西和滇西北”地方社会经济和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丽江市产业建设规划,科学设置,合理规划,将学科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充分结合起来,认真分析就业前景并力求突出特色,制定学科专业建设定位规划,合理增设应用性强、市场需求度高的专业,积极拓展医学类、教育类专业,逐步完善学科体系。
2020年,申请设置小学教育专业,并顺利通过教育部审批。
同时,学校根据招生和就业情况对现有的专业实行暂停招生或隔年招生。
2021年7月申请撤销了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和应用统计学三个办学特色不鲜明、招生情况不理想的专业,以此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贴近社会需求。

6 (二)课程建设 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国标》要求,形成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技术技能课程三级课程教学模块,具体由公共基础类课程、综合素质教育类课程、学科基础类课程、专业必修和选修类课程、综合实践、技术技能六级课程结构构成。
低年级以打牢基础,扩大知识面,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设置公共基础类、综合素质教育类和学科基础类课程;高年级以强化专业知识、专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设置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综合实践等教学环节。
学校坚持以“上好一门课,当好引路人”为教学竞赛宗旨,积极开展教学竞赛,以赛促教,促进课程建设,为学校“金课”和“金专”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2018年9月云南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二届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中,学校派出的6名参赛教师全部获奖,获奖位列全省民办院校第一名,而且我校也是全省独立学院中唯一获得一等奖的高校;在2019年第三届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在2020年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云南赛区暨第四届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中,学校派出的7个团队全部获奖,其中2个团队获得一等奖,1个团队获得二等奖,4个团队获得三等奖。
2020年学校组织开展了首届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其中以课程申报的奖项共有2项获得二等奖,8项获得鼓励奖,课程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等方面教学改革得以推进,课程建设水平得到提升。
严把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准入关,采取教学资料审查及试讲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开课资格进行严格审核。
教师需在10个教学节段中随机抽取1个节段进行试讲。
教师准备充分,课程质量及试讲情况较好,按34学时开设,同时鼓励教师可开设多个教学班供学生选课;试讲效果一般的课程按34学时开设1个教学班;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的课程由34学时减为17学时开设1个教学班;课程质量及教师试讲考核情况未达到要求则取消开设。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双万计划”,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云南省关于一流课程建设相关文件及政策,结合我校实际,2019年底制定《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一流课程建设方案》,2021年5月在原有的建设方案基础上出台《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一流课程建设方案(修订)》,启动了第四批次校级一流课程申报工作。
四个批次共建设50门课程,第
一、二、三批次27门,第四批次23门,每门课程都给予经费支持,预计4年完成50门校级一流课程的建设。
同时,积极组织申报第二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目前学校共有7门课程被认定为第二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3门课程被推荐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评选。

7 (三)教材建设
1.教材建设情况 为推动我校教材建设,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将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学校持续开展教材建设工作。
2020-2021学年,本校教师作为第一主编出版教材7本,具体如下表: 表32020-2021学年本校教师作为第一主编出版的教材统计表 序号 单位 1旅游管理学院2旅游管理学院
3 外语学院
4 外语学院
5 外语学院 6经济管理学院
7 教务处 教师姓名张静 余珊珊聂志锋 刘昶 竹玛高春艳 贺颖 名称 ISBN 旅行社经营管理实务(第2版)旅游市场营销(第2版) 信息技术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构与创新探索 978-7-111-67357-6978-7-111-66705-5 978-7-5612-7483-
5 日本文化与日语教学研究 978-7-5581-3919-
2 多元文化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建构及创新路径经济法案例教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978-7-5681-7282-0 978-7-548-24256-7978-7-5692-8653-
3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20212021 2020 202020212021
2.教材使用情况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规范。
根据教育部要求,对学校的教材选用审核制度、教材评价机制、选用“马工程”重点教材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积极组织使用“马工程”教材的教师参加教育部相关培训,组织相关教师参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20年版教材使用培训。
严格教材选用制度。
坚持“选、编”并举的原则,在相关课程必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课程教材基础上,学校坚持选用规划教材及优秀教材、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
2020-2021学年,学校共征订教材856种,累计204265册,所选教材符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国家方针政策。
具体如下表:
8 单位 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外语学院财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文学院医学院马列部 总计 表42020-2021学年各教学单位所开课程教材类别比例统计表 专业课程教材总门 数 14086152965160157900832 公共课教材总 门数 80090020524 专业课规划教材数(国家级、省级) 935593461744100740522 专业课规划教材比例(%) 66.464 61.1848 33.3373.3363.69 82062.74 公共课规划教材数(国家级、省级) 30090020519 公共课规划教材比例(%) 37.500100001000100 79.17 专业课精品、优秀教材数(国家级、省级、学会、行业等) 19634313061050141 专业课精品、优秀教材比例(%) 13.67 22.3732.258.82 106.37 6016.95 公共课精品、优秀教材数(国家级、省级、学会、行业等) 0000001056 公共课精品、优秀教材比例(%) 00000050010025 专业课使用近三年出版教材门数 42395529363337300301 专业课使用近三年出版教材比例(%) 3045.336.1830.270.59 5523.57 33036.18 公共课使用近三年出版教材门数 60060000517 公共课使用近三年出版教材比例 (%) 750066.7000010070.83
9 (四)教学改革 2018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我校当即意识到这对于我们学科专业建设的重大意义,即着手购买,组织开展大学习活动,统一思想,凝聚认识。
6月,严格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出台了《关于修订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形成2018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部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
2018年版人才培养方案,在2016年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守住底线、保证合格、彰显特色、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要求各专业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压缩公共课学时学分,给足专业课学时学分,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纳入公共必修课。
学校结合独立院校学生的实际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信息学院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共建“达内特色班”,该特色班部分专业核心课程采用达内集团真实项目驱动式教学,授课师资为具有多年研发、设计经验的行业技术专家,争取使学生在毕业前达到企业用人标准。
学校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继续加强与达内集团、中关村软件园、迪士尼度假区、万豪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努力探索与著名企业冠名招生、联合培养途径。
学校实行专业方向分流培养、“实验班”强化培养等方式,不断拓展与港澳台教学交流和国际合作办学渠道。
深化产教融合,将企业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与职业、教学与生产的对接,建设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互联网+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第三届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为契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并引进了专业版“雨课堂”智慧教学软件开展教学。
这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使得我校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
学校紧密结合教学工作实际,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深化教学与教学管理改革为主要目标,坚持“试点学院先行,整体稳步推进”的原则,遴选条件比较成熟的旅游管理学院、外语学院作为学分制改革试点学院,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实施学分制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注重教学改革研究工作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教学改革与建设,鼓励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并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学校出台了《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关于设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意见》(旅院字〔2016〕184号),从2016年开始设立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项目。
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有序推进。
2019年外语学院聂志锋老师负责的“独立学院大学外语课程体系创新探索”成功立项为云南省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改革重点项 10 目,同时组织7项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项目结项(其中3项省厅级、4项校级一般项目),9项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其中6项省厅级,3项校级重点);2020年1项省厅级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项目进行中期检查,12项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项目结项(其中2项省厅级,1项校级重点,9项校级一般);2021年1项云南省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结项,2项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项目结项(其中1项省厅级,1项校级一般)。
为进一步鼓励教师积极探索课程教学及考试改革,2020年我校制定了《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教考分离课程项目和管理办法》设立校级“教考分离”项目。
2020-2021学年,我校分两批共有71项教考分离项目立项(第一批48项,第二批23项),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研讨力度,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自2017年以来,学校每学期开展不同主题的教学研讨周活动,对各教学单位提出活动要求,教师参与教学研讨周活动的积极性高,这对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提高教学技能、规范教学行为、形成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习惯、推进教研室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教学改革项目建设,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发展、提升了教学水平、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促进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全面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堂革命、线上线下综合发展、提升教师能力、完善评价体系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落实,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地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结合。
加快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观念转变,提升广大教师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做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的宣传、推广、运行。
(五)课程开设情况及课堂教学规模 2020-2021学年,学校专业课平均课堂规模46人,课程总计938门,教学班级人数17-236人,共计3892个教学班;公共必修课平均课堂规模81人,课程总计75门,教学班级人数12-236人,共计1289个教学班;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平均课堂规模163人,课程总计148门次,共开出102门(面授64门,网络慕课38门),选修人数达24067人次,其中面授课程教学班级人数58-122人,共计110个教学班,选修人数达10817人次。
11 (六)实践教学 学校坚持以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办学目标。
积极夯实保障,丰富内涵,优化管理,推进改革,培养基础好、素质高、技能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构建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
经过多年的探索,学校逐步构建了由课程实训、社会实践、综合实践课程、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能力培养 多层次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自主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主要包括多个逐级推进的实践能力培养层次,十余个密切关联的实践教学模块,一条实施路径,以及三大保障条件。
具体是:
(1)三个实践能力培养层次“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创新实践”;
(2)十余个实践教学模块分布于各培养层次,模块间密切关联衔接,包括“基础—专业—综合创新”的实训课程方案、“基本技能—专业实训—学科竞赛”的专业技能培养体系、“调研—见习—实习”的实习环节、以及各类型实践项目资源等;
(3)实施路径为“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大纲—实践课程—课外(含校外、海外)实践”;
(4)三大保障条件是硬件平台、师资队伍和管理机制保障。
图1实践教学体系基本结构图
2.依托合作企业实施产教融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目前,学校与北京中关村智酷双创人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等相关行业、企业等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4个,进一步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践的需要。
12
3.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本地实习基地 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路径和模式,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建设了一批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良好条件。
依托“天雨流芳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项目与本地知名企业天雨集团共建双创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
按照本科专业的建设标准,把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医学院与大理州第一人民医院、丽江市人民医院等医院达成合作意向,为医学院各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医学院各专业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抓手,为医院培养满意的人才。
通过充分发挥和深入挖掘学校与医院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在提高教育质量、人才素养、服务能力等各方面达到共赢。

4.面对疫情常态化,保障实习实训学生安全 学校将学生实习实训尤其是当时正在校外实习实训的学生纳入疫情常态化防控范围,列为重点。
(七)毕业论文(设计) 严格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管理,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
2020-2021学年,在严格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毕业论文(设计)分类指导,支持学院依据专业特点出台细则,以促进不同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继续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意识形态审查、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各阶段的检查督导,并评选出2021届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70篇。
(八)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金字塔”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日趋健全。
一是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为金字塔底层,通过全媒体宣传、知识普及、活动开展等方式使得校园创新创业氛围日趋浓厚;二是以全覆盖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为金字塔二层,构建全方位、全覆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三是以丰富的专题活动为金字塔三层,积极组织和协调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沙龙、大创项目、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四是以孵化创新创业项目为金字塔顶层,通过校园省级众创空间为项目提供指导、服务、帮扶等,为创新创业项目打造良好成长空间。
“金字塔”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形成了学校创新创业各项工作间的作用链条,打造出创新创业教育闭环, 13 省级众创空间工作平稳有序。
众创空间现有40个在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项目,其中,个体工商户11家,小微企业8家。
在疫情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众创空间着重在软硬件方面给予创业团队大力支持,为创业项目发放补贴2.4万元,积极推荐3家小微企业参加丽江创新创业竞赛,全部获奖并获政府资助8万元,帮助2名2020届毕业生申请到“贷免扶补”贷款35万元。
创新创业教研室工作扎实推进。
创新创业教研室现有专兼职教师21人,开设《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两门公共必修课程,共34学时,2学分,学年内,共88个教学班,8572名
一、三年级学生参加学习。
教研室日常管理规范,多形式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加大服务区域性创新创业结构和专创融合研究和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明显,学生评教优秀率达100%。
教研室组织申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国家级立项5项,省级立项6项,校级立项25项。
校园创新创业氛围日趋浓厚。
一是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全媒体开展创新创业宣传,尤其重视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和创业成功校友等典型事迹的宣传,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丽江市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均取得较好成绩;二是高频次组织线上线下创新创业政策宣传和讲座、沙龙等活动,强化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率高;三是积极搭建创新创业课程和众创空间项目孵化之间的桥梁,共有44位2021届毕业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四、专业培养能力 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认真分析就业前景并凸显地方特色,制定学科专业建设定位规划。
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合理增设应用性强、市场需求度高的专业,逐步完善学科体系。
学校根据区位优势,逐步将学科专业建设成为推进滇西北经济社会向法治化、智慧化、市场化和科学化的发展,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推进区域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领先地位、具有鲜明滇西北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实现应用型本科教学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无缝对接。
虽然学校已出台相关的人才引进办法,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但因地理位置的制约,高水平的人才引进仍然困难,且学校人员流动较大,建设一流专业所需的师资队伍仍需加强。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 14 道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四个服务”,以立德树人为
根本任务,培养思想合格、素质过硬、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设一所扎根丽江、立足云南、服务全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
(二)人才培养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统一设置各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统一安排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学科专业课程和技术技能教育的基础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将刚性的专业和通识课程思政要求落到实处,并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因材施教,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新机制,逐步推广按需专业分流、“实验班”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强化协同育人机制,大力推进校企联合培养,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建立学校、地方、行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合作培养、合作治理机制。
探索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以校企合作为重点,建立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多方合作、有效联动的运行模式。
强化工学结合,优化实践教学过程,建立和完善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实现实习基地的跨学院、跨专业共享使用。
健全学校开放办学、对外协调联系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学生实习的统一协调与管理。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基层管理作用,完善教研室管理,加强教研室工作的制度建设和活动要求,调动授课教师的能动性,将实践性教学环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构建由课程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专业见习、实习)、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学科知识或能力竞赛)、公共技能训练(外语、计算机能力和职业能力(资格)培训及考试)、毕业综合训练(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主要环节组成的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增设或更新实践性课程,确保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相关要求。
15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教学质量保障组织 学校构建了教学决策、教学执行和教学监督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设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学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改革、教学成果等学术事项进行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
学校设有校、院两级分工协作的教学执行机构,学校进行宏观管理,学院进行微观管理。
教务处与教学督导行使日常教学监督、指导、反馈等职能。
(二)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进课程思政、课程及专业建设,学分制改革。
学校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不同层面的专题会议研究本科教学,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调动学生好好学习、教师好好教书的主观能动性,并保持学校平安稳定的大好局面,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三)优化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遵循目标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以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为导向,以学院、教师、学生为主体,以促进质量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为目的,系统优化教学质量监控实施体系,针对各主要教学环节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督导、数据监测等多元化监控措施。
学校重视质量保障体系的优化完善和有效运行,近年来从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修订完善了质量标准体系,健全了教学质量保障组织系统,建立了全校一盘棋的教学工作格局和“招生——培养——就业”多部门协同的人才培养质量全过程控制机制,保证了教学质量监控全方位、多视角、宽渠道。
(四)实施多种质量监控手段 学校以期初、期中、期末常规检查为着力点,以贯穿整个学期的随机教学秩序检查“X”为线,构建“3+X”教学检查模式,同时继续从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监测等方面开展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不断完善集评价、监督、引导和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16
1.教学评价
(1)听课制度。
学校执行全员听课制度,学校领导、教学单位/职能部门领导、专任教师、辅导员均有听课任务。
通过听课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以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通过“常规听课与专项听课结合”对教学关键环节的检查改进工作,对存在的问题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相关教学单位、教师反馈意见,要求及时处理和加以整改,使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得以落实。
2020-2021学年全校共听课4869门次,其中校领导和职能部门中层干部共听课128门次,教学单位领导听课531门次。

(2)学生评教。
学校采用期中学生座谈与期末网上评教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教,学生参与评教面广(2020-2021学年学生参评率为99.10%),同时将评教结果纳入教师教学质量学期考核指标,有力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2.教学督导 教学督导团根据学校人才培养需求和教学质量标准,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改进建议,形成一套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的体系。
2020-2021学年教学督导团共听课667门次(其中包含思政课、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双创课等专项听课);首周教学质量检查共查课244门;“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参与座谈会28场次;各类考试巡查共2254个考场;抽查试卷609份,毕业论文质量抽查137篇,填写检查表369份,发布《教学督导工作简讯》8期,为教学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提供了解教学相关问题的第一手资料。

3.教学监测 学校以学期为单位,在不同时间节点针对不同问题进行常态监测。
学期初以教学秩序检查为主、学期中以教学计划执行、质量管理为主,学期末以考试管理为主。
每学期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并根据学期工作重点进行教学专项调研。

4.专业综合评价 云南省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作为云南省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检验专业办学质量、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改革举措之
一,自2018年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下发的《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学校各专业对标课程、师资、教材、测试、就业5个核心指标,认真解读指标内涵,逐级进行评价。
2018年专业综合评价中我校C类专业2个;2019年专业综合评价中我校C类4个;2021年专业综合评价中我校C类专业增加至6个。
17
5.课程质量监控 为深入推进学分制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课程建设体系,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与主动性,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丽江文化旅游学院课程教学质量等级评定办法》。
旨在通过课程教学质量等级评定,形课程评价结果反馈和持续改进的内部驱动机制,达到全面提升课程建设质量的目标。

6.课堂教学过程监控 以“雨课堂”专业版为基础搭建智慧教学平台,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加强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
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监控和反馈,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同时部分课程利用雨课堂开展线上考核,取得不错的成效。
(五)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1.做好质量信息反馈 目前,学校已形成了教学状态数据库、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评价、学生教学信息员信息收集、毕业生调查、用人单位反馈等质量信息来源渠道,并通过集中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系统反馈与即时反馈相结合、书面反馈与口头反馈相结合、有组织反馈与随机反馈相结合的形式,将涉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信息、以检查通报等书面方式或通过网络系统反馈给学校有关领导、学院(教学部)和职能部门等,实现了部门间相互联动、保证了关键点控制,推进质量保障体系稳健运行与持续改进。

2.完善质量改进机制 学校注重发挥教学评估和督导的评价、监督、引导和促改功能,建立了监督—反馈—改进—跟踪的质量保障闭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监控,对反馈给有关单位的重大教学质量问题进行实时跟踪,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问题的解决。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逐年提高 学校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制度为保证、以创新为动力、以
激励为牵引、以质量为根本”的学风建设理念,进一步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切实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18 根据《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一年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案》《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工作方案》,学校大力开展学风建设,学生假期后返校率高,2020-2021学年我校学生返校率高达99%以上。
实行学生上课不带早餐、零食,倡议课堂内不玩手机,学生整体到课率高、课堂互动好、气氛活跃,涌现出大批零违纪、零挂科班级;考风考纪教育工作显著;学生因学业问题留级、退学率低于往年水平。
重视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根据《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关于做好2020年暑假及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关于2021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安排的通知》的具体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和预案,建立健全疫情防控队伍,加强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小组领导,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积极分子的作用,建立从校、院、班、宿舍四级网格化管理机制。
加强信息上报制度,把好校园关,不搞“一刀切”。
做好学生因事、因病出校管理,认真落实好学生因事、因病缺勤追踪销假和复课制度。
准确掌握学生每日的身心状况、思想和行动情况,强化家校联系制度,确保及时掌握每位学生的动态,严格执行每日学生体温检测晨晚检制度。
加强日常教育、爱国卫生运动、文明校园相关宣传。
做好舆情引导工作,积极关注学生微信群、QQ群、微博、贴吧等网络媒体,准确引导学生获得官方信息,避免不实信息的散布,发现网络舆情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理。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及心理援助。
进一步加强学生校纪校规及法律法规相关教育,完善疫情防控期间相关管理规定;关注学生复学情况,重视学生排查工作,加强对重点学生(心理异常、学习后进、网络借贷、私自在外住宿)的排查,切实提升学生的防范意识。
学工系统确保信息畅通,加强工作纪律,电话二十四小时畅通,严格落实学工系统出勤、请销假制度、年终考核制度。
疫情防控期间加强人文关怀。
对于特别困难学生,及时予以关注。
加强毕业生的教育和返离校期间的管理,毕业班辅导员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动态关注和联系,在求职期间特别要提醒学生就业安全,提高自身的防范和防骗意识。
在日常组织的校领导接待日、学生座谈会、考研学生交流会、学生信息员信息反馈,结合各学院院务会及每两周学校学工例会反馈,学生学习满意度逐年提高。
学生认为我校辅导员工作兢兢业业、素质高、能力强能很好的带动班级学风建设;任课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生认真努力学习,学风和校风不断提升。
(二)学生学科竞赛成效显著 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奖励206项,其中国家级32项,省部级174项。
其中A类学科竞赛项目是学校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参加含金量较高的学科竞赛而设立 19 的优先支持竞赛项目,主要包含教育部数据采集指定学科竞赛、中国高教学会《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评估结果》。
(三)应届本科生毕业及学位授予情况 通过四年培养和严格的毕业资格审查,近三年学生毕业率与学位授予率如下表。
表5丽江文化旅游学院近三届毕业生毕业率、学位证书获取率统计表 年级/届 2015/20192016/20202017/2021 应届毕业生数 400740214204 按时毕业人数 391839864141 按时毕业率(%) 97.8%99.1%98.5% 结业人数 893563 获得学位证人数391839864141 学位证获取率(%)97.8%99.1%98.5% (四)国家级考试报名率与通过率较高 我校国家级考试报名人数及考试通过率在全省同类院校间处于较高水平,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报考人数均在全省前列。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相关国家职业考试且取得较好成绩(在2021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我校学生的通过率为98.54%)。
(五)毕业生升学率持续提升 2021届毕业生中共有50名毕业生升学或深造,其中,升学考取外校28人,出国(境)深造7人,第二学士学位15人。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升学及深造工作,开设升学辅导班,并对相关单位和升学毕业生给予资金鼓励,对比近三年数据,应届毕业生升学率呈现持续提升状态。
表62021届毕业生升学及出国出境深造基本情况统计表 应届毕业生升学及深造基本情况(人) 项目总数 其中:升学考取本校其中:升学考取外校其中:免试推荐研究生其中:出国(境)深造其中:第二学士学位 人数500280715 20 (六)毕业去向落实情况保持平稳 我校2018届至2021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9月1日)保持在83.5%以上,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6.5%以上,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7应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表 年级/届2014/20182015/20192016/20202017/2021 毕业生总数4253400740214204 就业人数3653387633623617 初次(%)85.985.883.686.04 年终(%)97.296.7397.07暂无 待业总数118131118 待就业比例(%)2.83.272.93 学校在完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开展精准帮扶、组织毕 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升学和参军入伍等方面切实采取了各项举措,确保毕 业去向落实率稳定。
我校
2021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86.04%,相比2020届 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上升2.44%。
表82021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情况统计表 应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人) 就业方向人数 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其他企业 部队灵活就业(自由职业和其他录用形式) 升学(含出国出境)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 自主创业其他(农村建制村、科研设计、城镇社区) 待就业 人数3617 70234112236435496501842196587 (七)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高 我校通过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发放《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表》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表》来开展就业创业情况数据分析和研究,评价中共发出调查问卷1340份。
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较高,毕业生被评为优秀的占35.44%,称职的占53.65%,基本称职的占10.91%,不存在被用人单位评价为不称职的毕业生;毕业生对薪酬满意度为77%,专业对口率为61.79%,工作满意率为95%,对母校各项工作平均满意率超过85%,毕业生对职业和学校总体满意情况较好。
21 (八)毕业生职业道路发展多元化 从2021届初次毕业去向情况统计来看:一是在非公经济中就业的毕业生299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1.3%,契合我校培养基础好、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征入伍、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升学、出国出境深造等合计75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18%,毕业生职业发展路径呈现多元化态势。

七、特色发展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回归初心,教书育人 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将立德树人融入人才培养中,促使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体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紧紧围绕滇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扎根丽江,立足云南,服务全国,面向南亚东南亚,构建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型、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热爱祖国、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技术技能学分和奖励学分模块,引导学生多参加技能培训、科研和学科竞赛,加大实践学分的比重,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公共必修课。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分制改革 学校外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和信息学院,近年来积极探索特色班、实验班、专业共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先后组建了“大学英语实验班”、“洲际英才学院班”、“迪士尼班”、“达内班”,与中关村共建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我校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紧密结合教学工作实际,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深化教学与教学管理改革为主要目标,坚持“试点学院先行,整体稳步推进”的原则,遴选 22 条件比较成熟的旅游管理学院、外语学院作为学分制改革试点学院,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实施学分制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以课程改革为基点,促进课程建设 学校为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引进了“雨课堂”智慧教学软件。
雨课堂专业版的部署为以数据支撑的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能。
通过伴随式收集数据将教学小数据汇聚教育大数据,给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带来巨大改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采取多种形式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落实,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地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结合。
2019年底,学校启动校级一流课程申报,投入大量经费建设。
2021年5月在原有的建设方案基础上出台《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一流课程建设方案(修订)》,启动第四批次校级一流课程申报工作,至此共设立50门校级一流课程,分四个批次建设。
2021年,共有7门课程被认定为第二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3门课程被推荐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评选。
2020年9月底,学校发布《关于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决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将刚性的专业和通识课程思政要求落到实处。
2021年1月,《金融学》被立项为云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重点培育项目,2021年8月,《基础会计》被认定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
(五)重视教师发展,开展多元化的教师培训 学校历年来重视教师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努力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思想稳定、业务精良、扎根丽江、富有干劲、能满足学校教学科研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教育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更新教学理念为先导,以提高教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为主要培训形式,对标教师成长的不同阶段,采取分级递进式培养模式,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提高业务素质这一目标,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搭建校级教师发展平台,充分发挥教研室基层教学单位作用。
开展教学主题研讨周活动,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推动本科教学内涵式发展,推进课程改革与创新,结合学分制改革积极打造“金课”、淘汰“水课”,为建设一流课程和一流专业打下 23 坚实的基础。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发挥好“一对一”青年教师导师制作用,实现新入职教师上岗培训全覆盖,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
与教育部全国高校网络培训中心联合建立了“教师在线学习中心”,为全校教师订购50门在线培训课程,满足我校教师培训的不同需求,使教师共享到全国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各项教学改革项目建设成果。
邀请省内知名专家教授以示范课、讲座、座谈会、随堂听课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水平提升。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走出去”,从相关企业行业中聘任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高管、技术骨干、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或专业技能教师。
形成教师培养的双向流动,满足教师个性发展需求。
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参加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计划培训项目,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重视国内外学科竞赛对教师能力的提升。
兼顾其他系列岗位人员技术技能培训与发展,全方位构建师资创新能力与职业发展支持体系,为学校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1.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高学历人才偏少,教师中具有行业资格或行业工作经历者偏少;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仍有差距。

2.教师培训培养工作有待完善。
对教师专业发展关注度有待加强,教师发展和培训计划、培训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尚未建立起一支稳定的培训团队。

3.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我校地处滇西北高海拔少数民族地区,远离中心城市,引进人才和招聘师资存在较大困难,培养成熟的师资流失情况较明显。
拟采取的改进措施:
1.优化结构,提质增量。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在职提升学历,引导中青年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督促教师晋升高级职称,逐步引进高素质、高学历的中青年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科学规划,培训培养。
积极创造条件,科学规划,逐步完善培训体系建设。
加大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学习考察以及社会实践,鼓励教师外出进修访学,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3.改革创新,稳步推进。
结合学校实际,在职称评审、薪酬制度、教师发展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提高经费投入,外引内稳,探索适应民办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式。
24 (二)专业特色有待进一步彰显 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内涵建设,但在全面振兴本科教育与高招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仍然存在专业结构布局需进一步优化,专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品牌特色专业少等问题。
拟采取的改进措施:
1.强化专业建设顶层设计。
结合区域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申办贴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重点发展专业特色明显、招生就业突出的专业,充分发挥民办大学自主优势,积极探索不同学科专业间的协调发展,落实校内协同育人理念,推进专业建设为全校整体人才培养服务。

2.继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进一步规范专业准入、准出和调整机制,停招并逐步淘汰建设水平差、发展乏力、负重前行的部分专业,在专业交叉、融合、渗透以及新兴学科专业的建设上寻找新的生长点。
鼓励引导学院结合专业综合评价,对现有专业进行内涵改造,坚持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带动学校本科专业建设整体向前推动。

3.健全专业建设激励机制。
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贯穿专业建设全过程,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全面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改革现有经费分配体系,突出质量意识,进一步加大各学院经费与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挂钩力度。

4.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培育。
全面对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推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着力深化改革,重点打造几个办学底蕴深厚、师资力量雄厚、培养质量较高的品牌特色专业;逐步推进工科、医学、师范类专业开展专业认证,实现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
(三)课程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 部分专业课程体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匹配度不高,在教学方法上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存在差距,重理论,轻实践,与社会需求联系不够紧密。
服务合作办学、贴近产业需求、支撑地方急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课程资源数量偏少,尤其是合作开发课程资源所取得的成果不多。
部分课程存在教学方法陈旧、考核方法简单等现象,突出应用性特色的、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项目式”、“专题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还没有得到全面推行,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教师自编出版的优秀教材、特色校本教材数量偏少。
学校规范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学设计等教学基本文本材料,正逐步鼓励、资助教师进行课程 25 建设,基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运用不多,对优质课程的建设需加强规划。
拟采取的改进措施:引导各专业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以需求为导向,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优化设置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应用性、技术性课程,科学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邀请校外专家审定专业主干课教学大纲,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与教学内容设计,增加与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生产实践直接关联的教学内容,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并根据行业岗位需求合理设置新办专业主干课程。
以学生为中心,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引导教师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生动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深化教学改革是加强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的源泉。
在加强对原有教改立项项目管理,强化教改研究成果的实践和应用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与课程建设关系密切的,以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为内容的教改项目,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及时融入课程建设之中,从而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同时,积极选用教育部推荐的在线开放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
在优先选用优秀教材和推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一流课程建设、教考分离和教改项目,开发、编写校本特色教材。
26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
1.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100%
2.教师数量及结构(全校及分专业): 全校教师总数:1161人(其中专任教师886人,聘请校外教师275人,折合1024 教师数) 各专业教师数及结构分布: 2020-2021学年各专业专任教师职称、学位、年龄分布统计表 序号 专业
1 财务管理
2 会计学
3 审计学
4 资产评估
5 电子商务
6 工商管理
7 国际经济与贸易
8 金融学
9 经济学 10 人力资源管理 11 市场营销 12 酒店管理 13 旅游管理 14 文化产业管理 15 日语 16 英语 17 汉语国际教育 18 汉语言文学 19 秘书学 20 新闻学 21 学前教育 22 电子信息工程 2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4 软件工程 25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6 物联网工程 27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总数 29932281112113419410146178582113341833619126615 具有高级职称 数量比例(%) 12 41.38 23 24.73
7 31.82
2 25.00
1 9.09
4 33.33
2 18.18 11 32.35
5 26.32
0 0.00
2 20.00
5 35.71 15 24.59
4 57.14
2 25.00 27 46.55 10 47.62 71 53.38
1 25.00
6 33.33
9 27.27
2 33.33
3 15.79
7 58.33
1 16.67
2 33.33
7 46.67 专任教师 具有硕士、博士学位 数量
比例(%) 18 62.07 35 37.63
9 40.91
4 50.00
7 63.64
5 41.67
7 63.64 21 61.76 12 63.16
3 75.00
8 80.00 11 78.57 30 49.18
6 85.71
3 37.50 28 48.28 12 57.14 54 40.60
4 100.00 14 77.78 13 39.39
6 100.00 14 73.68
4 33.33
5 83.33
6 100.00
5 33.33 35
岁以下青年教师 数量 比例(%) 11 37.93 40 43.01
9 40.91
2 25.00
7 63.64
5 41.67
6 54.55 17 50.00 11 57.89
1 25.00
7 70.00
5 35.71 37 60.66
2 28.57
1 12.50
7 12.07
9 42.86 40 30.08
2 50.00 10 55.56 20 60.61
2 33.33
6 31.58
3 25.00
3 50.00
2 33.33
5 33.33 27 28 应用统计学 29 护理学 30 药学 31 助产学 32 产品设计 33 动画 34 服装与服饰设计 35 环境设计 36 视觉传达设计 合计
3 3 100.00
3 100.00
0 45 16 35.56 19 42.22 27
7 3 42.86
6 85.71
4 7
3 42.86
2 28.57
4 15
6 40.00
8 53.33
6 22
8 36.36 11 50.00
9 14
4 28.57
5 35.71
9 47 14 29.79 24 51.06 19 52 17 32.69 25 48.08 22 886 315 35.55 447 50.45 370 0.00
60.0057.1457.1440.0040.9164.2940.4342.3141.76
3.专业设置情况(全校本科专业总数、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以及当年新增专业、停招专业名单): 全校本科专业总数:39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31当年新增专业:1(小学教育)当年停招专业:7(应用统计学、电子信息工程、秘书学、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数字媒体艺术、市场营销)
4.生师比(全校及分专业)全校生师比:17.42:1各专业生师比: 2020-2021学年各专业师生比统计表 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专业财务管理 会计学审计学资产评估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日语英语汉语国际教育 专任教师数299322811121134194101461785821 聘请校外教师数133711544492114191346 教师数361122811131413392051116718106024 学生数605186745782259282262659410471052901221631991178417 生师比17.0416.7416.627.8119.9220.1420.1517.1220.5010.4410.0018.1317.328.4020.9519.6317.38 28 18 汉语言文学 133 34 19 秘书学
4 2 20 新闻学 18
5 21 学前教育 33
3 22 电子信息工程
6 5 2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9 11 24 软件工程 12
9 25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6 7 26 物联网工程
6 5 27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5
3 28 应用统计学
3 0 29 护理学 45 24 30 药学
7 5 31 助产学
7 4 32 产品设计 15
3 33 动画 22
5 34 服装与服饰设计 14
2 35 环境设计 47 11 36 视觉传达设计 52
9 合计 886 275
5.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702.36
元 1505213592517109173571091725155357 1024 2698833766741004702991371422852593283160298464175963106517832 17.9916.6018.3419.5411.7619.1818.1214.4216.7117.278.3316.358.7417.7818.0618.9411.6718.3418.8517.42
6.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89.20万元
7.生均图书:103.78册
8.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种数:66.8万册
9.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9.80㎡ 生均实验室面积:3.74㎡。
10.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476.59元 11.本科专项教学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立项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总 额):262.13万元 12.生均本科实验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用于实验教学运行、维护经费生均值):85.71 元 13.生均本科实习经费(自然年度内用于本科培养方案内的实习环节支出经费生均 值):62.10
元 14.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学年度内实际开设的本科培养计划内课程总数,跨学期讲 授的同一门课程计一门):1115门 15.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按学科门类、专业): 29 2020-2021学年各专业(学科门类)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统计表 序号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 学科门类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 管理学 艺术学 专业 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 英语日语新闻学应用统计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药学护理学助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文化产业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总学分 162162162160154154154162162154162162162182162182168198186162162162162162162162162156162155155160160160160160 实践教学学分 41.138.643.657.640.139.0641.250.4257.1242.165.665.665.673.665.673.670.1286.1280.1247.648.650.643.347.648.643.641.639.6252.641.2345.0968.673.671.175.670.6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25.37%23.83%26.91%36.00%26.04%25.36%26.75%31.12%35.26%27.34%40.49%40.49%40.49%40.44%40.49%40.44%41.74%43.49%43.08%29.38%30.00%31.23%26.73%29.38%30.00%26.91%25.68%25.40%32.47%26.60%29.09%42.88%46.00%44.44%47.25%44.13% 学科门类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 例25.37%36.00%28.65%40.49%40.47%42.77% 28.57% 44.94% 30 16.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按学科门类、专业): 2020-2021学年各专业(学科门类)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统计表 序号 学科门类 1经 2济
3 学 教育
4 学6789文学101112理学 13 1415工学16 17 1819医学20 21 22 23 24管 25理 26学 27 28 29 30 31 32 艺 公 专业 共 公共 专业选专业必选 必修 修课学修课学修 课学 分 分 课 分 学 分 金融学 17 45
8 44 经济学 16 49
8 44 国际经济与贸14 易 21
8 44 学前教育
6 47
8 43 汉语言文学 22 63
8 42 新闻学 24 64
8 42 汉语国际教育 24 52
8 42 秘书学 24 22
8 1 日语 10 68
8 33 英语 54 92
8 34 应用统计学 2.5
2 8
0 计算机科学与
27 技术 63
8 40 电子信息工程13.5 25.5
8 1 物联网工程 19 61
8 40 软件工程 26 56
8 40 数据科学与大14 数据技术 47
8 39 护理学 24 112
8 46 助产学
8 51
8 45 药学
1 18.5
8 25 信息管理与信29 息系统 65
8 40 工商管理 20 41
8 44 市场营销 10
3 8
1 电子商务 28 42
8 44 旅游管理 40 63
8 44 文化产业管理 12
0 8
0 酒店管理 26 46
8 44 会计学 30 59
8 44 财务管理 35 18
8 44 审计学 13 15
8 44 资产评估
2 4
8 43 动画 36 113
8 42 总学分 114
117 87 104 1351381265511918812.5 138 48128130 108 19011252.5 142 11322122155201241411058057199 专业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 例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 比例 14.91%13.68% 16.09% 21.93%20.51% 25.29% 5.77% 16.30%17.39%19.05%43.64%8.40%28.72%20.00% 19.57% 28.13%14.84%20.00% 12.96% 12.63%7.14%1.90% 20.42% 17.70%45.45%22.95%25.81%60.00%20.97%21.28%33.33%16.25%3.51%18.09% 13.46% 22.22%23.19%25.40%58.18%15.13%32.98%84.00% 25.36% 44.79%21.09%26.15% 20.37% 16.84%14.29%17.14% 26.06% 24.78%81.82%29.51%30.97%100.00%27.42%26.95%40.95%26.25%17.54%22.11% 31 学科门类专业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 比例14.89%5.77% 22.25%20.00% 19.10% 7.23% 26.15% 16.92% 学科门类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22.58%13.46%29.52%84.00%27.55% 16.09% 39.30% 22.95% 33 术 视觉传达设计 20 59
8 42 129 15.50%21.71% 34 学 环境设计 36 105
8 42 191 18.85%23.04% 35 产品设计 20 59
8 42 129 15.50%21.71% 服装与服饰设 36 14 29
8 33 84 16.67%26.19% 计 全校合计 717 16802801238 3915 18.31%25.47% 注:2020-2021学年全校公共选修课共开出148门,共计294学分,学校每学期针对所有专业学生按需选修2门课共4个学分, 一学年每个学生选修共计8个学分。
17.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全校及分专业):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公共课、讲座,全校):44.72%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分专业): 2020-2021
学年各专业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比例统计表 序号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专业 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市场营销金融学经济学电子商务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酒店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 动画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日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教师数(副高及以上) 7431874325946131399111531021226453113610 主讲本科课程教师数(副高及以上)32274194610862514251094052613610 比例 42.86%50.00%66.67%38.89%57.14%25.00%28.13%80.00%66.67%21.74%61.54%46.15%25.25%9.09%26.67%66.67%50.00%47.62%40.91%66.67%0.00%100.00%83.87%100.00%100.00%100.00% 32 27 应用统计学
3 3 100.00% 28 软件工程 16 14 87.50% 29 护理学 40
9 22.50% 30 物联网工程
6 6 100.00% 31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8 8 100.00% 32 学前教育 12
3 25.00% 33 助产学
6 2 33.33% 34 资产评估
4 2 50.00% 35 人力资源管理
1 1 100.00% 36 药学
8 3 37.50% 全校合计 521 233 44.72% 18.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一门课程的全部课时均由教授授课,
计为1;由多名教师共同承担的,按教授实际承担学时比例计算,全校及分专业):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全校):27.94%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各专业): 2020-2021
学年各专业教授(副高及以上)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统计表 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专业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金融学经济学电子商务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酒店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 动画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教授(副高及以上)讲授本科课程门次数9773820751223761610 15642853498592311 课程总门次数4056181088853200465305117783807689221272812648349 比例22.50%12.50%38.89%35.19%22.73%13.21%25.50%50.00%35.38%24.92%13.68%12.82%41.05%5.26%31.46%22.73%26.77%34.88%22.35%27.71%22.45% 33 22 日语 23 英语 2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5 电子信息工程 26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7 应用统计学 28 软件工程 29 物联网工程 30 护理学 31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32 学前教育 33 助产学 34 资产评估 35 人力资源管理 36 药学 35 公共课 全校合计 10
84668374511777222430315341 1464 442951222185 410952266642286118 62014375335 (存在跨专业合班) 22.73%28.47%54.10%38.10%43.53%100.00%46.79%32.69%28.95%34.38%10.53%49.18%16.67%16.67%25.00%23.73% 27.44% 19.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分专业):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统计表 单位名称国家税务总局丽江市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丽江市古城区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税务局 丽江方中会计师事务所丽江中瑞诚会计师事务所丽江纳山纳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丽江高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面向校内专业会计学会计学会计学会计学会计学会计学会计学 丽江市古城区信德代理记账财务服务有限公司 会计学 腾黎诺诚(丽江)财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玉龙县宝瑞财务服务有限公司丽江智赢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丽江仲达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丽江坤鼎财务服务有限公司丽江心意商贸有限公司丽江财通财务管理有限公司 沃尔玛(云南)商业零售有限公司丽江香格里拉大道分店 丽江复星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丽江市财政局 会计学会计学会计学会计学会计学会计学会计学 会计学 会计学会计学 建立时间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 2021 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 2021 20212021 基地名称国家税务总局丽江市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丽江市古城区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税务局 丽江方中会计师事务所丽江中瑞诚会计师事务所丽江纳山纳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丽江高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丽江市古城区信德代理记账财务服务有限公 司腾黎诺诚(丽江)财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玉龙县宝瑞财务服务有限公司丽江智赢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丽江仲达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丽江坤鼎财务服务有限公司丽江心意商贸有限公司 丽江财通财务管理有限公司沃尔玛(云南)商业零售有限公司丽江香格里 拉大道分店丽江复星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丽江市财政局 34 国家税务总局丽江市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丽江市古城区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税务局 丽江方中会计师事务所丽江中瑞诚会计师事务所丽江纳山纳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丽江高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丽江市古城区信德代理记账财务服务有限公司 腾黎诺诚(丽江)财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玉龙县宝瑞财务服务有限公司丽江智赢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丽江仲达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丽江坤鼎财务服务有限公司丽江心意商贸有限公司丽江财通财务管理有限公司 沃尔玛(云南)商业零售有限公司丽江香格里拉大道分店 丽江复星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丽江市财政局 国家税务总局丽江市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丽江市古城区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税务局 丽江方中会计师事务所丽江中瑞诚会计师事务所丽江纳山纳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丽江高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丽江市古城区信德代理记账财务服务有限公司 腾黎诺诚(丽江)财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玉龙县宝瑞财务服务有限公司丽江智赢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丽江仲达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丽江坤鼎财务服务有限公司丽江心意商贸有限公司丽江财通财务管理有限公司 沃尔玛(云南)商业零售有限公司丽江香格里拉大道分店 丽江复星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丽江市财政局 丽江和府洲际度假酒店丽江古城英迪格酒店 金茂(丽江)酒店投资有限公司金茂酒店分公司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 审计学审计学审计学审计学审计学审计学审计学 审计学 审计学审计学审计学审计学审计学审计学审计学 审计学 审计学审计学英语英语 英语 35 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 2021 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 2021 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 2021 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 2021 2021202120162016 2019 国家税务总局丽江市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丽江市古城区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税务局 丽江方中会计师事务所丽江中瑞诚会计师事务所丽江纳山纳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丽江高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丽江市古城区信德代理记账财务服务有限公 司腾黎诺诚(丽江)财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玉龙县宝瑞财务服务有限公司丽江智赢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丽江仲达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丽江坤鼎财务服务有限公司丽江心意商贸有限公司 丽江财通财务管理有限公司沃尔玛(云南)商业零售有限公司丽江香格里 拉大道分店丽江复星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丽江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丽江市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丽江市古城区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税务局 丽江方中会计师事务所丽江中瑞诚会计师事务所丽江纳山纳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丽江高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丽江市古城区信德代理记账财务服务有限公 司腾黎诺诚(丽江)财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玉龙县宝瑞财务服务有限公司丽江智赢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丽江仲达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丽江坤鼎财务服务有限公司丽江心意商贸有限公司 丽江财通财务管理有限公司沃尔玛(云南)商业零售有限公司丽江香格里 拉大道分店丽江复星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丽江市财政局丽江和府洲际度假酒店丽江古城英迪格酒店金茂(丽江)酒店投资有限公司金茂酒店分公 司 福建世茂新里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厦门世茂康莱德酒店 华贤(厦门)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思明第一分公司 厦门和平里酒店有限公司(厦门瑞颐大酒店)香格里拉酒店(厦门)有限公司三亚湾海居铂尔曼酒店三亚亚龙湾铂尔曼度假酒店三亚海棠湾君悦酒店东莞松山湖凯悦酒店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群光大陆实业(成都)有限公司酒店分公司宁波市钱湖国际会议中心开发有限公司宁波博 悦酒店(宁波柏悦酒店)福州泰禾铂尔曼酒店丽江悦榕酒店有限公司兰州西部恐龙园北京东方君悦酒店 丽江晟翔教育培训咨询有限公司福州苍山凯悦酒店厦门华尔道夫酒店厦门五缘湾酒店上海崇明凯悦酒店巴塘假日酒店丽江市人民医院 丽江市永胜县人民医院丽江市古城区人民医院大理州鹤庆县人民医院丽江市玉龙县人民医院丽江市华坪县人民医院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丽江市古城区束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丽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大理州人民医院大理州妇幼保健院楚雄州人民医院丽江市人民医院丽江市永胜县人民医院丽江市古城区人民医院大理州鹤庆县人民医院丽江市华坪县人民医院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英语 英语 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 英语 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护理学护理学护理学护理学护理学护理学护理学护理学护理学护理学护理学护理学护理学助产学助产学助产学助产学助产学助产学 2019 2018 20192019201720172019201720172020 2020 2020201620202019201620212021202120212021201620172019201920212019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1201620172019201920192020 福建世茂新里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厦门世茂康莱德酒店 华贤(厦门)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思明第一分公司 厦门和平里酒店有限公司(厦门瑞颐大酒店)香格里拉酒店(厦门)有限公司三亚湾海居铂尔曼酒店三亚亚龙湾铂尔曼度假酒店三亚海棠湾君悦酒店东莞松山湖凯悦酒店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群光大陆实业(成都)有限公司酒店分公司宁波市钱湖国际会议中心开发有限公司宁波 博悦酒店(宁波柏悦酒店)福州泰禾铂尔曼酒店丽江悦榕酒店有限公司兰州西部恐龙园北京东方君悦酒店 丽江晟翔教育培训咨询有限公司福州苍山凯悦酒店厦门华尔道夫酒店厦门五缘湾酒店上海崇明凯悦酒店巴塘假日酒店丽江市人民医院 丽江市永胜县人民医院丽江市古城区人民医院大理州鹤庆县人民医院丽江市玉龙县人民医院丽江市华坪县人民医院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丽江市古城区束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丽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大理州人民医院大理州妇幼保健院楚雄州人民医院丽江市人民医院丽江市永胜县人民医院丽江市古城区人民医院大理州鹤庆县人民医院丽江市华坪县人民医院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6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丽江市玉龙县人民医院丽江市古城区束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丽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大理州人民医院大理州妇幼保健院楚雄州人民医院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丽江营业部天雨流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天雨流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天雨流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天雨流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天雨流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丽江银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丽江银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丽江银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丽江银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丽江银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上海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上海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上海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上海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上海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四川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四川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四川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四川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四川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四川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丽江国税局(古城区)丽江国税局(古城区)丽江国税局(古城区)丽江国税局(古城区)丽江国税局(古城区)丽江国税局(玉龙县)丽江国税局(玉龙县)丽江国税局(玉龙县)丽江国税局(玉龙县)丽江和府洲际度假酒店丽江古城英迪格酒店丽江悦榕酒店有限公司丽江博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铂尔曼)北京金雁饭店有限责任公司日出东方凯宾斯基 助产学助产学助产学助产学助产学助产学助产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学经济学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 20202021202020202020202020212011201620162016201620162017201720172017201720182018201820182018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162016202020192020 37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丽江市玉龙县人民医院丽江市古城区束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丽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大理州人民医院大理州妇幼保健院楚雄州人民医院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丽江营业部天雨流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天雨流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天雨流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天雨流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天雨流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丽江银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丽江银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丽江银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丽江银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丽江银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上海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上海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上海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上海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上海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四川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四川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四川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四川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四川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四川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丽江国税局(古城区)丽江国税局(古城区)丽江国税局(古城区)丽江国税局(古城区)丽江国税局(古城区)丽江国税局(玉龙县)丽江国税局(玉龙县)丽江国税局(玉龙县)丽江国税局(玉龙县)丽江和府洲际度假酒店丽江古城英迪格酒店丽江悦榕酒店有限公司丽江博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铂尔曼)北京金雁饭店有限责任公司日出东方凯宾斯 国际酒店重庆富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富力凯悦酒 店分公司重庆解放碑凯悦酒店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金茂(丽江)酒店投资有限公司 丽江雪域金沙酒店昆明索菲特酒店成都富力思卡尔顿酒店厦门瑞颐酒店(和平里)中建穗丰置业有限公司大理洱海天域英迪格酒 店云南海埂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昆明洲际酒店阳朔新天地旅游发展公司桂林阿丽拉酒店 广州白云机场铂尔曼大酒店深圳益田威斯汀酒店厦门五缘湾凯悦酒店厦门香格里拉大酒店杭州萧山希尔顿酒店 宁波方特东方神画主题公园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 三亚山海天傲途格精选万豪酒店三亚JW万豪西安W酒店 三亚悦榕庄酒店丽江金林置业金林豪生大酒店 三亚海棠湾君悦酒店成都群光君悦酒店宁波柏悦 中粮酒店(三亚)有限公司美高梅度假酒店骊隆(上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崇明分公司北京利星行酒店有限公司望京分公司(北京望京 凯悦酒店)北京丽晶酒店丽江和府洲际度假酒店丽江古城英迪格酒店丽江悦榕酒店有限公司丽江博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铂尔曼)北京金雁饭店有限责任公司日出东方凯宾斯基 国际酒店重庆富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富力凯悦酒 店分公司重庆解放碑凯悦酒店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酒店管理酒店管理酒店管理 酒店管理 酒店管理 酒店管理酒店管理 38 2019 2019202120192020202020182019 2019 2019201920182019201920182018201920192020202020192019201920192020202020212021 2020 20202016201620202019 2020 2019 20192021 基国际酒店重庆富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富力凯悦 酒店分公司重庆解放碑凯悦酒店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金茂(丽江)酒店投资有限公司 丽江雪域金沙酒店昆明索菲特酒店成都富力思卡尔顿酒店厦门瑞颐酒店(和平里)中建穗丰置业有限公司大理洱海天域英迪格 酒店云南海埂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昆明洲际酒店阳朔新天地旅游发展公司桂林阿丽拉酒店 广州白云机场铂尔曼大酒店深圳益田威斯汀酒店厦门五缘湾凯悦酒店厦门香格里拉大酒店杭州萧山希尔顿酒店 宁波方特东方神画主题公园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 三亚山海天傲途格精选万豪酒店三亚JW万豪西安W酒店 三亚悦榕庄酒店丽江金林置业金林豪生大酒店 三亚海棠湾君悦酒店成都群光君悦酒店宁波柏悦 中粮酒店(三亚)有限公司美高梅度假酒店骊隆(上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崇明分公司北京利星行酒店有限公司望京分公司(北京望 京凯悦酒店)北京丽晶酒店丽江和府洲际度假酒店丽江古城英迪格酒店丽江悦榕酒店有限公司丽江博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铂尔曼)北京金雁饭店有限责任公司日出东方凯宾斯基国际酒店重庆富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富力凯悦酒店分公司重庆解放碑凯悦酒店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金茂(丽江)酒店投资有限公司 酒店管理 丽江雪域金沙酒店 酒店管理 昆明索菲特酒店 酒店管理 成都富力思卡尔顿酒店 酒店管理 厦门瑞颐酒店(和平里) 酒店管理 中建穗丰置业有限公司大理洱海天域英迪格酒
店 酒店管理 云南海埂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昆明洲际酒店 酒店管理 阳朔新天地旅游发展公司桂林阿丽拉酒店 酒店管理 广州白云机场铂尔曼大酒店 酒店管理 深圳益田威斯汀酒店 酒店管理 厦门香格里拉大酒店 酒店管理 厦门五缘湾凯悦酒店 酒店管理 宁波方特东方神画主题公园 酒店管理 杭州萧山希尔顿酒店 酒店管理 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 酒店管理 三亚山海天傲途格精选万豪酒店 酒店管理 三亚
JW万豪 酒店管理 西安W酒店 酒店管理 三亚悦榕庄酒店 酒店管理 丽江金林置业金林豪生大酒店 酒店管理 三亚海棠湾君悦酒店 酒店管理 成都群光君悦酒店 酒店管理 宁波柏悦 酒店管理 中粮酒店(三亚)有限公司美高梅度假酒店 酒店管理 骊隆(上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崇明分公司 酒店管理 北京利星行酒店有限公司望京分公司(北京望京
凯悦酒店) 酒店管理 北京丽晶酒店 酒店管理 丽江玉龙风雨同舟服饰有限公司 服装与服饰设计 丽江市古城区祥和街道文广中心 环境设计 丽江市古城区祥和街道文广中心 视觉传达设计 丽江市古城区祥和街道文广中心 产品设计 丽江市古城区祥和街道文广中心 服装与服饰设计 丽江市古城区祥和街道文广中心 动画 丽江市古城区祥和街道文广中心 数字媒体艺术 丽江滇绣唐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服装与服饰设计 丽江滇绣唐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产品设计 丽江滇绣唐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视觉传达设计 昆明闾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鹤庆分公司 环境设计 昆明闾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鹤庆分公司 视觉传达设计 昆明闾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鹤庆分公司 产品设计 昆明闾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鹤庆分公司 服装与服饰设计 2019
2020202020182019 2019 2019201920182019201820192019201820192020202020192019201920192020202020212021 2020 20202021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1202120212018201820182018 金茂(丽江)酒店投资有限公司丽江雪域金沙酒店昆明索菲特酒店 成都富力思卡尔顿酒店厦门瑞颐酒店(和平里)中建穗丰置业有限公司大理洱海天域英迪格 酒店云南海埂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昆明洲际酒店阳朔新天地旅游发展公司桂林阿丽拉酒店 广州白云机场铂尔曼大酒店深圳益田威斯汀酒店厦门香格里拉大酒店厦门五缘湾凯悦酒店 宁波方特东方神画主题公园杭州萧山希尔顿酒店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 三亚山海天傲途格精选万豪酒店三亚JW万豪西安W酒店 三亚悦榕庄酒店丽江金林置业金林豪生大酒店 三亚海棠湾君悦酒店成都群光君悦酒店宁波柏悦 中粮酒店(三亚)有限公司美高梅度假酒店骊隆(上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崇明分公司北京利星行酒店有限公司望京分公司(北京望 京凯悦酒店)北京丽晶酒店丽江玉龙风雨同舟服饰有限公司丽江市古城区祥和街道文广中心丽江市古城区祥和街道文广中心丽江市古城区祥和街道文广中心丽江市古城区祥和街道文广中心丽江市古城区祥和街道文广中心丽江市古城区祥和街道文广中心丽江滇绣唐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丽江滇绣唐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丽江滇绣唐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昆明闾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鹤庆分公司昆明闾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鹤庆分公司昆明闾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鹤庆分公司昆明闾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鹤庆分公司 39 昆明闾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鹤庆分公司 动画 昆明闾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鹤庆分公司 数字媒体艺术 巍山县永建镇永和村委会东莲花村村民小组 环境设计 巍山县永建镇永和村委会东

标签: #传媒 #科目 #特征 #方向 #电子商务 #人不 #中国移动 #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