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致富不是梦,怎么样利用网络赚钱

网络赚钱 6
15脱贫攻坚 2018年11月19日星期
安徽省怀宁县探索电商扶贫—— “云端”致富不是梦 本报记者文晶通讯员程晓明 安徽省怀宁县抓住实施省民生工程——“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的契机,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创新扶贫开发手段,探索电商扶贫,走出一条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协会引领、市场推进、金融支撑、媒体助力的“六位一体”农产品电商扶贫新路子,扶贫成效显著。
安徽省怀宁县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创新扶贫开发手段、探索电商扶贫。
这是当地今年建成的电子商务产业园。
王本祥摄 安徽省怀宁县雷埠乡李店社区贫困户王银娥每年都种点芝麻贴补家用。
以往,每到收获季节,她都要托付乡邻代卖。
自去年乡里成立了农村电商服务中心以来,她再也不用麻烦乡邻了。
“电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直接到我家来收芝麻,价格比市场上还要高。
”王银娥说。
芝麻卖出好价钱的背后,是雷埠乡电商平台的支撑。
2017年4月份,雷埠乡成为安徽省怀宁县电商进农村的第一个试点乡镇。
试点至今,雷埠乡通过探索“电商+贫困户”“电商+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彰显乘法效应 “以前我们到处找销售,现在坐在家里在电脑或者手机上轻轻一点,就可以直接完成销售,实在是太方便了!”安徽省怀宁县洪铺镇冶岭林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汪 刘根告诉记者:“去年底,在政府的扶持下,公司加入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林下养殖的土鸡蛋、乌鸡等农副产品,不仅成了紧俏货,而且价格比原来批发给销售商高出30%。
” 如今,尝到“云生活”甜头的汪刘根又追加投资1000万元,在当地承包了2000亩山场,带领当地群众一起增收。
三岭村贫困户何旺来就是46位受益者之
一,他每天到公司上班捡拾鸡蛋,一年下来收入有2万多元。
怀宁县抓住实施安徽省民生工程——“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的机会,坚持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工作来抓,依托资源优势,完善功能支撑,借力“互联网+”发展模式,向“云生活”要效益,探索出了一条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协会引领、市场推进、金融支撑、媒体助力的“六位一体”农产品电商扶贫新路子,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创业致富思维转变、贫困群众自 怀宁县建成县级物流服务中心、配送中心和乡村服务站三级服务网络。
王本祥摄 我造血功能提升。
“电商扶贫的‘乘法效应’正在彰显, 全县20个乡镇农村电商运营中心共结对帮扶673户贫困户,间接带动帮扶1500余户,已促成数十户贫困家庭参与微商运营,从事鸭蛋、芝麻粉、菜籽油等农产品销售并实现增收;与60家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基地签订了网销帮扶协议,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种养大户实现网销渠道的拓展、乡镇电商产业公司实现良性发展;每个乡镇运营中心挖掘出3个拳头网销农副产品和8个普通网销农副产品,实现了农产品线上销路的铺展。
”怀宁县商务局局长刘林海说。
发挥赋能作用 赋予群体获得信息和运用电子商务的能力,打破信息壁垒,让山乡地区优质资源变现,人人尽享电商发展成果,这被怀宁县雷埠乡电商工作站站长宋华林总结为“赋能”。
为充分发挥电商的“赋能”作用,雷埠乡坚持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服务重点,突出农产品供应链、人员培训和公共服务等重要环节,以农产品和精准服务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产品和服务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进程,提升农产品产销对接能力,把市场扶贫和信息扶贫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突出精准,使电子商务产业成为雷埠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产业之
一。
宋华林说,仅雷埠乡电商工作站就开发了20余种优秀电商农特产品,精准帮扶了全乡32户贫困户,并同10家企业签订了网络销售协议。
为使电商扶贫的“赋能”作用最大化,怀宁县紧紧抓住实施“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的契机,现已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物流配套、乡村网点“三个全覆盖”,并精心架构“一中心、五体系”,建成了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县级物流配送中心,20个乡镇均建有乡 (镇)农村电商运营中心,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覆盖243个行政村,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243个行政村代购代销、代寄代发、快递进村出村无缝对接。
“目前,全县共有电商直销企业18家,手机微商2300多家,开通农村淘宝、供销通、京东商城等电商网店170多家,带动就业1万多人。
”刘林海说。
甘做坚强后盾 实施“电商振兴乡村提升民生工程”,政策保障、人才培养和主体培育必不可少。
为此,怀宁县出台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每年投入1000万元电子商务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怀宁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在电商人才的培养上,怀宁县充分利用省、市、县三级培训资源,采取县内集中培训、县外学习培训、下乡指导培训等多种方式,组织返乡青年、贫困户、创业大学生、合作社负责人、乡镇村电商服务点负责人等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指导电商从业人员创业,并及时进行跟踪孵化。
对于电商主体的培育,怀宁县分管电商工作的副县长张曾介绍:“我们非常重视中小型网店的创业发展,对下列企业予以适当奖励:以个人、个体工商户形式,在淘宝等知名网络平台开设网店的;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正常运营且网上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的;在亚马逊、速卖通、阿里巴巴、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开展我县特色产品专场网络促销活动,促销活动投入费用年度超过10万元且活动期间网上零售额累计达500万元以上的……” 电商扶贫举措实,“云端”致富不是梦。
自安徽省民生工程“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实施以来,今年前10个月,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8亿元,网络零售额达4.9亿元。
立足小而精解决大问题 黄进 城在乡中、村在田中、人在画中……走进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随处可见错落有致的白色藏房、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村道直通家门口。
地处川滇两省交界的乡城之美,不在于高大上的大川大景,而美在民俗、美在内涵、美在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在脱贫攻坚进程中,乡城县立足“小而精”项目,从群众急难问题抓起,使群众点滴梦想变为现实。
群众的“关键小事”就是政府的“头等大事”。
4年前的乡城农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入户硬化路仅为20%,贫困人口6834人,贫困发生率为26.6%。
更让人揪心的是,贫困群众自我奋进的行动意识和组织能力明显不足。
一方面要顺应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全面奔小康,另一方面要面对异常拮据的财政压力。
群众门前的一条路、一座桥等急难问题如何解决?群众的内生动力如何激发? 经过充分调研,我们出台了“县财政资金50%以上用于新农村建设,其中50%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整合涉农 和财政两方面资金,实施了以小水、小路、小桥、小能源为主的“四小工程”,项目来源由村两委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按“受益面、项目轻重缓急、群众支持率”三方面进行讨论,提交乡镇审查,县审定确定。
项目大多是资金量小、技术难度小、施工量小,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且急需解决的小项目。
项目以政府提供建材、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实施,让每一名群众都参与到建设、工程管理、资金监管、后期维护的过程中。
村两委将建成的项目按照“民决、民建、民管、民享”原则,实行分段、分类、轮流管护或专人管护。
经过4年持续不断的建设,全县累计投入资金近1亿元,实施了412项“四小工程”,农牧民投工投劳合计达4000余万元,全县89个行政村全部受益,并在全州农村率先实现通村通户路、居民用电、安全饮水、通信网络、广播电视信号5个基础设施全覆盖。
通过“四小工程”的实施,既赋予了农牧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自主权,提高了农牧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打破了由政府代建、一包了之的传统格局,又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关系,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
近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支持下,藏区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贫困群众精神脱贫仍需加力加劲。
在脱贫工作中,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暂时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
春风化雨是大事,我们出台五大计划增强群众脱贫动力和活力。
劳动收入奖励计划。
与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西南财经大学合作,在沙贡乡、白依乡和热打乡开展劳动收入奖励计划试点,对试点村进行种养业和劳务收入项目试点,试点期间贫困群众就业率和劳动时间明显提高。
新时代、新生活、新风尚计划。
打响干部慵懒散歼灭战、城乡环境治理阵地战、陈规陋习运动战“三大战役”,并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守法之家”创建“、敬亲孝老、致富带头榜样”选树和“最美庭院、最美村寨、最好家风、最净家庭”评比的“三创两树四评比”活动,树立农村新风尚。
户内配套附属设施奖励计划。
对建卡贫困户和非建卡贫困户,分类分层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畜圈、厕所、庭院等配套附属设施建设的,一次性进行奖励。
青少年促进计划。
分类分层制定针对学生、教师的奖励,激励学生用心学习、教师爱岗敬业。
乡村干部例会制度计划。
针对乡干部藏语表达能力不够,村干部汉语表达能力不够及文化素质不高等问题,实施乡村干部例会制度,乡干部和村“三职”干部按月轮流进行工作汇报,注重锻炼乡村干部藏汉双语表达能力。
群众利益无小事,打赢脱贫攻坚战,只要我们干群同心,把“小”的文章做足做好,把事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小问题切实解决好,就会汇聚起强大的脱贫力量。
(作者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县长) 提山东省平邑县是山东 20个脱贫任务较重县之
一,全县人口106万,建档 立卡贫困户3.29万户,贫 困人口5.25万人。
其中 升70%以上为无劳动能力的 贫困户。
近年来,平邑将 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 发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来 抓,通过实施“1+186”脱 贫攻坚计划,突出党建统 领脱贫这一关键,抓好产 展业项目建设这一主体,实 施8大助推脱贫工程,落 实6项保障机制,全面推 能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目本 前,全县已有5万人实现报 脱贫、40个重点贫困村全 记者 力部摘帽。
平邑县将精准扶贫管 同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 来,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在斌 脱贫攻坚中的关键作 带用。
明确党政主要负责通 人为脱贫攻坚“第一责任 讯员 人”,实施网格化管理,县 动级领导包镇、镇领导包陈 村、机关干部包户,层层成抓好落实。
同时发挥第才 村一书记驻村帮扶作用,选 派136名党员干部到重 点贫困村、库区村任职第 一书记。
他们充分发挥 村村级班子基层脱贫战斗 堡垒作用,带领他们制定 脱贫计划,提升村级整体 增脱贫能力,带动村增收、 户脱贫。
为充分发挥产业对脱 收贫的促进作用,平邑县因 地制宜选择产业项目。
在 项目建设上,针对部分镇 村无项目规划资金、无专 业技术人员等难题,公开 招标招聘项目设计单位、 工程监理单位等,由专业资质单位对扶贫产业项目 进行编制规划、质量管理、审计验收;建立扶贫资产 管理机制,将扶贫过程产生的资产全部纳入“三资管 理”平台,明确产权归属,使项目收益及时分配到贫 困户手中。
平邑县实施了八大助推脱贫工程:特色产业。

力推进金银花、蔬菜、果品等特色农业产业发 展,去年以来,建成卞桥镇滩旺湖、保太镇堤后、临 涧镇前马槽、温水镇仁孝等16处大棚果蔬扶贫产 业基地,新建各种温室大棚328个,带动贫困人口 8600余人增收。
建成棉纺手套、罐头加工等扶贫 车间128个,创业扶贫工坊60家,开发农村公益性 岗位73个,带动2000余贫困户实现增收;光伏电 站。
投资4亿元的50兆瓦光伏电站已于2017年
6 月底全部实现并网发电。
目前已实现发电量6000 余万千瓦时,带动1万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金 融扶持。
累计发放小额信贷3.44亿元,完成贴息 300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3400元;乡村旅 游。
以发展红色游、生态游、近郊游等带动一批农 家乐、采摘园等乡村旅游实体,将更多的贫困群众 纳入旅游产业链;电商产业。
创建国家农村电商示 范县,不断推进电子商务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支 持创建
5家电商企业,实施贫困重点村电商网点建 设39个,带动贫困人口2000余人直接受益;健康 扶贫。
实施健康扶贫信息化工程,实现医疗信息 “一点通”和“一站式”报销。
安排专项资金839万 元为全县贫困人口购买医疗特惠保险,贫困人口住 院费用报销率达到90%,最大限度减少贫困户因 病致贫、因病返贫;政策兜底。
完成贫困户危房改 造588户,对全县199名“三无”失能特困人员,按 照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发放护理补助。
扩大贫 困户低保覆盖面,落实低保线、贫困线“两线合 一”,全县现有低保贫困户2.4万余户3万余人,实 现应保尽保;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县级财政投入, 不断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
2016年到2017 年,全县共投入2.37亿元实施了贫困村水、电、路、 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进重点贫困村提升 工程,对全县26个重点贫困村开展产业项目、扶贫 车间、电商网点、基础设施等综合建设,改善生产 生活条件,促进了整村脱贫。
同时,平邑县还落实六项保障机制,配强专业队 伍,各镇街对口成立扶贫办,完善工作制度,加强资 金审计管理,凝聚社会合力,严格督导考核,强力推 动脱贫攻坚各项措施落实。
扶贫工厂效果好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出台优惠政策,动员服装、种 植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将工厂建在贫困村,让农村妇 女既能稳定就业,又能照顾家庭,从而实现了“一人 就业,全家脱贫”。
图为同利新村妇女在家为服装厂 加工鞋垫。
本报记者
拓兆兵摄

标签: #网站制作 #网络 #网站推广 #网站建设 #网络 #视频 #西瓜 #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