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与中铁二局停牌整合,Company

网络版 6
公司 主编:方岩编辑:李为学2015年9月14日星期一Tel:(0755)83501531 A101 东华能源张家港项目达产四季度对公司贡献收益 证券时报记者张旭升 东华能源(002221)近日宣布张家港扬子江石化一期项目达产,公司董秘陈建政介绍,年产66万吨-70万吨的丙烯、40万吨聚丙烯的张家港扬子江石化一期于上个月实现持续稳定生产,PDH(丙烷脱氢制丙烯)保持90%以上负荷运行,PB(聚丙烯)100%负荷运行,预计张家港项目在四季度对公司收益产生贡献。
东华能源是一家以烷烃资源为基础的综合运营商,目前公司重点布局的新业务就是利用来源于北美和中东的烷烃资源作为原料生产丙烯和聚丙烯。
扬子江石化一期项目采用丙烷脱氢技术,是国内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丙烷脱氢装置。
据介绍,烯烃材料的生产气源分为三种,分别是煤、油、气,丙烷脱氢就是气源技术路线,与煤相比,油气化工路线具有投资少、节能环保、技术先进以及综合经济效应高的特点。
“未来几年之内,全球会有一批企业利用丙烷脱氢生产丙烯、聚丙烯,业内专家推测未来3到5年煤、油、气三条技术路线形成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但是从成本、竞争优势来讲公认气源技术路线是最优的。
”陈建政介绍。
近几年,气源路线生产丙烯在国内快速发展,其中东华能源是主力之
一,公司现有规划的丙烷脱氢以及聚丙烯,在未来3-5年如果能全部建成投产的话,公司的产能有可能达到国内领先地位。
从经济效应来看,新材料的利润空间也十分可观。
据介绍,张家港项目的原料丙烷与丙烯的价差是3000-4000元/吨,丙烷和聚丙烯的价差接近5000元/吨,生产加工成本约为15002000元/吨,丙烷到丙烯的转化率在1.12-1.14之间波动。
此外,副产品氢气市场价格为每吨近万元,一套装置一年生产3万吨左右氢气。
目前,东华能源在张家港、宁波和曹妃甸布局的石化项目均在稳步推进中,宁波一期和张家港一期产能相同,目前处于在建状态,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
陈建政介绍,沿着烷烃资源综合运营商上下游一体化整合的思路来发展,公司在上下游多点布局。
为降低运营成本,东华能源公司通过长期租赁的方式订购了13艘大型冷冻船,首批8艘大型冷冻船预计在2016年起陆续投入运营,后续还在继续扩展新的运力。
对投资者关心的原油价格下跌对公司原材料成本的影响,陈建政表示:“原油价格的涨跌不是关键因素,原材料损益由原油价格和气价的比价关系决定。
受北美页岩气开采导致丙烷供应量增大因素影响,去年以来气价下跌幅度比原油价格跌幅更大,所以预测差价收益非但没减少反而加大了。
” 陈建政表示,公司在曹妃甸规划了两万亩的曹妃甸新材料产业园。
通过产业园和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带动曹妃甸地区基础化工产业以及下游产业的发展,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新型基础化工的领头羊。
公司主要原料来源于中东和北美,市场以国内和东南亚为主,公司倾力打造自有船队,搭建海上能源之路,积极践行了“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中国中铁与中铁二局停牌整合站上新一轮国资改革风口 证券时报记者蒙湘林 就在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时间点上,中国中铁(601390)和下属的中铁二局(600528)选择同时停牌,筹划二者的资产整合。
事实上,有关二者在资本市场层面的整合传闻由来已久,此次两家上市公司双双停牌无疑将加速二者的整合,至于是何种层面的整合则让外界仍然抱有猜想。
改革风口 中国中铁公告,因公司正在筹划 与下属中铁二局之间的重大资产整合事项,将于14日停牌。
而中铁二局给出的停牌理由亦是如此。
两家上市公司均承诺:将尽快确定是否进行上述重大事项,并于股票停牌之日起的5个工作日内公告并复牌。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国资改革的重磅文件也正式出台。
9月13日晚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这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从总体要求到分类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提出国企改革目标和举措。
市场人士分析,中铁及其下属公 司宣布整合,正可谓站上改革风口,不管是资产层面还是管理架构上,都将有利于两家上市公司的业务区隔和协同,这也代表了其他相关国企改革的方向。
在文件推出的同时进行停牌整合是适时的,中铁系整合将再次掀起国企改革新高潮。
整合猜想 事实上,有关中铁内部的重组整合传闻由来已久。
早在去年7月,中国中铁旗下中铁隧道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梦恕向媒体证实,中国中铁已启动一场内部重组,涉及八个业务部门的重组整合。
业内认为, 八大业务中,基建工程和房地产进行业务区隔是比较确定的。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中铁是集勘察设计、施工安装、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科研咨询、工程监理、资本经营于一体的企业。
公司2014年的收入构成中,铁路、公路和市政合计占比超过80%,房地产占比5%,工程设备和勘查设计不足4%。
中铁二局注册于成都市,拥有铁路工程施工、公路、市政公用工程等总承包特级资质,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主营各类工业、能源、交通等工程项目施工承包和机械租赁,是中国铁路建设系统第一家上市公司。
该公司2014年 的主营收入构成中,非铁路的工程施工占比接近一半,物资销售占比超过30%,铁路工程施工和房地产收入占比分别为18%和4%。
业内人士分析,从业务领域看,二者如果要整合,很可能将基建工程中涉及铁路公路进行资产整合,收归到中国中铁的可能性大一点,而中铁二局自身的非铁路工程收入或许将保留;参考中铁工设立中铁置业的作法,中铁方面的房地产业务很可能将进行集中式整合;如此一来,既可以减少乃至消除同业竞争,而且如果同类资产整合后,两家公司的财报并表将可以规范,业绩可能逐步释放。
胡氏兄弟再度举牌西藏旅游大规模增持路径打通 见习记者唐强 风暴已至,岂能浪静。
自7月胡波、胡彪兄弟举牌以来,西藏旅游(600749)控股权的争夺战随之打响。
为确保对西藏旅游的控股地位不致旁落,国风集团连续出击,不惜将上市公司和胡氏兄弟一起告上法庭。
在此背景之下,胡氏兄弟无所忌惮,上周再度“吃进”西藏旅游股份,将合计的持股比例提升至10个百分点,精确地达到举牌公告红线。
可以看出,举牌方存有继续大规模增持的可能性,股权争夺战已然加剧。
西藏旅游发布公告,9月8日-9月9日,其股东胡彪买入西藏旅游7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1%。
针对此次增持,举牌方媒体负责人林杨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胡彪此次增持是因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秉承价值投资理念,认可并看好西藏旅游未来发展前景。
希望通过此次股份增持,获取上市公司股权增值带来的收益。
如今,通过胡彪在二级市场的进一步增持,胡氏兄弟现已合计持有西藏旅游1891.39万股,占其总股本的10%,其第二大股东的地位 更加巩固。
而另一方面,西藏旅游大股东国风集团也仅握有16%的股权,两方持股份额差距继续缩小。
为了限制举牌方的后续进攻,国风集团现启用法律手段,以图强势解救失权危机。
7月27日,国风集团向拉萨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起诉胡波及一致行动人胡彪。
不仅如此,为了实现诉讼请求,国风集团还不惜追加西藏旅游为第三被告。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7月15日,由于胡波、胡彪持股已达到西藏旅游总股本的5%,但未及时进行 信息披露,胡氏兄弟遭监管层警示。
有意思的是,相比前几次动辄上百万股、千万股增持,胡波、胡彪此次举牌动作力度则明显偏小,难道缺乏后续资金? 针对此现象,有资深律师告诉记者,胡氏兄弟此次增持西藏旅游78万股,应该是举牌方精准计算过后的数据,并不是随意而为的。
目前,胡波、胡彪持有西藏旅游的股份总额刚好达到10%,也就是其第二次举牌需进行信披公告的红线。
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表示,此次举牌披露后,举牌方相当于 用小力敲开了更为宽广增持的大门,未来胡氏兄弟便又可以大规模的开启增持行动,直至下一个举牌信披线(持股比例15%),同时是吸取了其前次举牌违规的教训。
从这一系列的动作来看,胡波、胡彪显然不甘于西藏旅游第二大股东之位,极有可能继续大规模增持,以谋取上市公司控股权。
西藏旅游证券事务代表潘丽萍表示,胡彪此次举牌符合证券相关法规要求,未来可以继续增持。
据林杨透露,尚不清楚胡波、胡彪未来具体操作计划,但两人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西藏旅游股份的可能。
中原环保:水价上调0.56元/m3的经济含义 见习记者刘鹏飞 9月9日,中原环保(000544)发布了多达42份的海量公告,经过仔细梳理,记者发现其内容与公司今年2月份发布的重组预案大同小异,即发行股份购买公司二股东净化公司所拥有的估值约30亿元的几处污水处理厂以及募集不超过12.7亿元的配套资金。
然而,在40多份公告面前,对于不熟悉污水处理行业及其盈利模式的投资者来说,往往容易忽略其中一项数据:交易标的的特许经营水价由此前的1.23元/m3变更为1.79元/m3,每立方米增加了0.56元。
污水处理行业的销售模式是政府采购,其盈利方式为企业与政府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政府按照协 议约定支付给企业污水处理费。
“中原环保此前具有日污水处 理设计能力67万吨,此次吸纳的标的资产可为公司再增加95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加上现金收购郑东水务10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重组完成后,中原环保日污水处理设计能力达到172万吨。
郑州市政府相对于此前的0.56元/m3的污水处理水价提升,使得公司在今后发展中 的盈利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公司董秘郑玉民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通过简单计算,按照污水处理服务费=污水处理单价×基本水量,相比于公司此前公告的政府特许经营水价1.23元/m3来说,中原环保日污水处理服务费超出市场预期45万元左右。
此外,郑玉民表示,公司通过剥离西区供暖业务,解决了与大股 东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公司的投融资能力得以增强;另外,通过对股东旗下污水处理资产的整合,中原环保污水处理主业能力将更为突出,为其后续发展打造坚实基础。
公司作为郑州公用事业集团下属唯一上市公司,具有区域潜在的巨大市场机会和集团资产注入预期,同时通过融资能力的提升,公司对外投资、扩张的力度将持续加大。
*ST星美注入优质影视资产估值空间有望迅速打开 *ST星美日前发布公告,将以不低于7.66元/股的价格,向欢瑞世纪全体股东发行股份购买欢瑞世纪100%股权,总对价为30亿元。
同时,向欢瑞联合、弘道天华、青宥仟和、青宥瑞禾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5.3亿元。
交易完成后,欢瑞世纪将实现借壳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欢瑞世纪主要从事影视剧的投资制作与发行、演艺经纪、游戏及影视周边衍生业务。
2012年至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59亿元、2亿元和2.94元;净利润分别为7035万元、2951万元和5111万元。
近年来,欢瑞世纪的作品主要锁定在古装剧,除《古剑奇谭外》外还出推过《宫锁心玉》、《少年四大名捕》等热播剧集。
旗下全资子公司欢瑞游戏此前曾推出《天启神魔录》、《活色生香》、《盗墓笔记S》等多款影视改编手游。
估值30亿,贵吗? 本次预案,*ST星美收购欢瑞世纪100%股权的预估值为30亿元,预估增资率289.09%。
对比近两个月内其它两家影视公司重组方案,康强电子以增值率597.89%收购永乐影视,大地传媒以增值率1981%收购笛女 影视,本次ST星美收购欢瑞世纪可谓是“地板价”。
不难看出,欢瑞世纪买壳上市的诚意和决心。
2014年以来,已经有三十多家原主业与影视毫不沾边的上市公司,或为摆脱主业经营困境,或为多元发展公司业务而准备“涉足”影视业。
在影视公司的上市潮中,众多影视公司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升级,为助推影视产业的高速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根据欧美等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必然要实现资本化,在资本化的推动下实现大跨步发展,踏上新征程,迈上新台阶。
而与此同时,资本的注入又使得文化公司有更多的资本进行文化产品生产,最终实现“产品和资本”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能硬。
在国内,行业两大巨头华策影视和克顿传媒的融合,唐德影视的成功上市,老牌企业慈文传媒的借壳,新丽传媒、海润影视对融资的积极尝试以及近年大牌明星纷纷入股影视公司等都彰显了影视公司搭建资本桥梁、扩大影响力的决心,越来越多的影视企业希望搭上行业发展的“资本快车”,借助热钱,快钱发展精品电视剧、精品电影,在业界打响名号。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至2014年,欢瑞世纪营业收入分别为2.59亿元、2亿元和2.94元;净利润分别为 7035万元、2951万元和5111万元。
公司在2013年出现了业绩波动,但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盈利水平。
我们了解到,近期借壳上市的几家影视公司都存在着业绩起伏的情况。
这跟影视行业的基本情况相关,影视作品制作周期一般较长,会存在一段时期内,影视作品集中上映的情况。
业绩存在波动性也属于该行业正常现象。
况且,欢瑞世纪的盈利能力显然比上市公司高出许多。
实际上,自2014年至今,上市公司及星宏商务未实际开展业务,亦未能实现营业收入。
上市公司业务基本停止,亟需通过注入优质资产来实现转型发展,维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信也只有实现上市公司业务的转型,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增强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提高公司的资产质量,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
本次交易完成后,欢瑞世纪作为新上市公司可借助资本市场这一大平台,紧紧抓住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继续聚焦影视内容供应领域,进一步提升市场价值和渠道影响力。
欢瑞世纪表示,公司借壳上市后,计划延伸拓展网络剧这一迅速崛起的影视产品,充分调动互联网对影视剧发行的促进作用,围绕版权IP运作发展游戏、动漫等衍生产品。
盛产精品剧,吸睛能力强 对于全国人民来说,过去两个月里最疯狂的莫过于股市了。
但令影视行业人为之兴奋的,则是不断刷新的国产电影票房纪录。
受我国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影视剧、游戏作为丰富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产品,行业规模也在持续扩大。
欢瑞世纪作为国内少数有能力拍摄精品电视剧的影视公司,截至2015年5月31日,欢瑞世纪已投资制作的电视剧、网络剧项目共有27部1,020集,其中担任执行制片方制作发行的20部785集,以欢瑞世纪名义取得发行许可证的共有18部701集。
其中,欢瑞世纪投资的《宫锁心玉(宫1)》、《宫锁珠帘(宫2)》、《王的女人》、《胜女的代价(1、2)》、《盛夏晚晴天》、《古剑奇谭》、《活色生香》等多部剧集均登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等一线卫视,成为观众热烈追逐的热门电视剧。
2014年,由欢瑞世纪担任执行制片方制作,于湖南卫视钻石剧场首播的《古剑奇谭》创造了当时电视收视率及网络点击率的双第
一,网络点击率破当时记录达到80亿次。
欢瑞世纪之后出品的《活色生香》一剧再续辉煌,开播全国网收视率达3.43,一举打破了近十年 电视剧开播的首播纪录,成为第一个首播破3的电视剧,播出期间收视率也一路领先。
同时,欢瑞世纪参与投资了多部知名电影作品,如《小时代1、2》、《画皮2》等,上述电影作品市场反响热烈。
2015年初开始实施的“一剧两星”政策加剧了整个电视剧产业的结构性供不应求的局面,精品电视剧需求持续高涨,显然具有制作精品电视剧优势的龙头企业从中受益。
欢瑞世纪作为经验丰富的大型电视剧制作机构,影视剧的投资制作与发行,演艺经纪、游戏及影视周边衍生业务,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本次欢瑞世纪借壳上市成功,将实现欢瑞世纪与A股资本市场的对接,可进一步推动欢瑞世纪的业务发展,拓宽融资渠道,为后续发展提供推动力,提升在行业中的综合竞争力和行业地位。
掘金互联网的影视公司 欢瑞世纪是最快完成互联网化转型的影视剧公司之
一。
以《古剑奇谭》为例,《古剑奇谭》力压《甄嬛传》、《步步惊心》等热播剧,网络总播放量突破100亿大关。
凭借强有力的营销战斗力,《古剑奇谭》一举夺得2014百度沸点人气电视剧奖、2014微博互动最具创新奖、2014中国最佳社会化媒体营销案例奖 以及第四届娱乐营销5S金奖最具市场洞察力大奖等诸多奖项。
互联网为传统电视剧拓宽了受众范围,充实了下游渠道,增厚了版权收入,促使原本在单一渠道播放的传统电视剧进化为电视网、互联网双渠道发力的全网剧。
而且近年传统电视剧的网络播映权价格涨势惊人。
根据新华网数据,2010年《宫锁心玉(宫1)》的网络版权卖到了单集35万元,2012年《宫锁珠帘(宫2)》以单集185万元的价格被腾讯视频买下,互联网渠道带来的收益十分可观。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电网的融合升级,未来互联网渠道对收入的贡献将继续大幅提升。
对于影视企业来说,版权储备将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欢瑞世纪较早开始进行重点版权储备,从2009年开始,陆续购进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小说作品改编权和剧本,达数十部,其中包括具备超高人气的《盗墓笔记》、《诛仙》等。
欢瑞世纪围绕版权IP的开发和运作提出了“AHM”模式,“AHM”模式是以版权资源为起点,进行影视剧等产品的创作和开发;通过影视剧、游戏、动漫以及其他衍生产品的开发,又进一步扩展和提升了原有版权的价值。
我们相信,欢瑞世纪将通过此次借壳*ST星美上市的机遇,将自身打造成为一个全产业链泛娱乐平台公司。
(CIS)

标签: #网络推广 #英语 #网站推广 #网络 #待遇 #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贷款 #网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