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信息,高等教育信息2015

南京 1
年第22期(高教信息总233期) 发展规划处(高教研究所) 2015年8月10日 【本期特稿】内虚的人文教育怎么办? 通识教育在大陆高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除了早先的“985”高校纷纷推进通识教育外,近年来,一些专科院校也开始大力在本科阶段推进基础教育。
某种意义上,通识教育似乎已经被视为是拯救现代教育弊病的一剂“良药”。
好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这本身不是难以回答的问题。
早在1922年,蔡元培在《教育独立议》中,就很明确地提出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
”况且,孔子早就说过“君子不器”,因为只有在“不器”的意义上,才有可能安顿人类的所有价值和理想。
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一个原本应当以“成人”作为目标的事业,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变成了以“造成一种特别器具”为目的的行为。
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机器化大生产”,以标准化和高效率作为其基本的价值追求。
在此背景下,通识教育被寄予厚望,这就不难理解。
但是,救治人文精神缺乏,通识教育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发挥“药效”?总体来看,目前的情况是吆喝的声音大过实际效果,形式高于内容。
纵观本土高校早期开设的所有通识教育课程,大体上都是原初的全校公选课的变形。
可以说,它只是一个徒具虚名的空壳子而已,或者在这个名义之下建设了若干没有实质性改变的课程,并美其名曰“通识教育”。
若是考察其课程设置,既缺乏科学性、又缺乏系统性,其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当我们把本土的高等教育与国外一流名校做比较时,大家会发现,主要的差别即是我们在多大意义上可以让学生主动进入教育的全过程。
事实上,实现了被动的接受和主动的吸收之间 的转化,教育才会成为个体自主选择和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途径,实现有效的教育。
人文教育所倡导的是一种精神和价值,是以人的自我完善作为基本目标的,是一种追求“质的改变”的教育。
然而这和长期以来以量化作为主导方向的目标是不符合的。
很多人或许都有一种感受,要在目前的量化考评制度下求得生存,教师不仅要会讲课,还要会科研,更要有和制度周旋的“智慧”,否则,你的前途就堪忧,甚至是会“下岗”的。
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就成为了制度化的最大受害者。
蔡元培当年在任北大校长的时候,多次强调,“北大校务,以诸教授为中心”,“以专门学者为本校主体”。
试想,如果教师在教育制度中都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又何谈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的实现呢?我们今天的人文教育,如若要真正起到“完成人格”的作用,首先必须要在制度的层面真正实现“教授治校”。
当前,各个高校的章程中都无一例外地把“教授治校”作为重要的原则提出来。
这表明,在理念的层面,我们不缺乏认识,可在现实的层面,是不是能够真正实现呢?制度性痼疾的消除显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制度没有能够提供有效保证的前提下,人文教育推行的效果是有限的,也是艰难的。
(作者分别为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哲学系学生) (摘编自《文汇报》2015年7月24日)【高校动态】 海南3所高校“联姻”江苏高校将在学生培养方面合作江苏、海南两省战略合作在教育领域有了实质性的推动。
今天下午,在江苏省教育厅、海南省教育厅的组织下,海南医学院、三亚学院、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南京医科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南京市江苏省会议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书,正式“联姻”,分别将在学生培养、科技研发等方面开展全方位交流与合作。
南京医科大学通过集中指导、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尤其在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方面帮助提升海南医学院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
南京医科大学接收海南医学院推免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及本科实习生和研究生交换生。
南京医科大学帮助海南医学院建立直属、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管理、培训、评价和监督体系。
三亚学院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中青年教师到南京财经大学进修、访学,时间为一学期至一年,由南京财经大学指定骨干教师按进修访学计划进行教学辅导和科研指导。
三亚学院邀请南京财经大学科研教学骨干,带项目到三亚学院进行学术休假,举办学术讲座,参与三亚学院的教学工作和授课等。
同等条件下,南京财经大学优先录取三亚学院推荐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指导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运行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接受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一定数量的师生观摩和参加相关实践教学活动,选派骨干教师或专业带头人到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现场指导实践教学活动。
(摘编自《海南日报》2015年7月28日) 浙江41所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浙江省加强应用型建设试点本科院校名单。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41所普通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将作为试点,走应用型发展道路。
按教育厅部署,这41所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整体试点应用型建设,或部分学院、专业先试点。
这些学校到2020年,应用型专业将占所在院校专业数的70%以上,在应用型专业中就读的学生将占所在学校在校生的80%以上。
这次成为应用型高校的41所高校,有一些是老牌的本科院校,也有很多新建的本科院校,占数量最多的是独立学院。
一位大学的教务处主任说,加强应用型高校建设,意味着今后大学培养模式要改变,人才培养更加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招生也会受到影响,那些就业差的专业会少招点。
(摘编自《都市快报》2015年7月31日)

标签: #团购 #商务有限公司 #通网 #操作 #uc #消息 #流量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