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进出口增速同比转正,怎么样设置微信锁屏密码

密码 5

5 关注2020年10月14日星期
实现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同比增长0.7%—— 前三季度进出口增速同比转正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顾阳 今年以来,我国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稳外贸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同比增长0.7%,实现了年内首次同比正增长。
随着“六稳”“六保”等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我国经济发展和外贸进出口企稳向好势头将继续巩固。
历经一季度大幅回落、二季度止跌企稳后,我国外贸在三季度迎来全面反弹。
海关总署10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8.88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5万亿元,增长10.2%,进口3.88万亿元,增长4.3%。
从贸易规模看,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均创下季度历史新高。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同比增长0.7%,实现了年内首次同比正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稳外贸政策效应持续显现,进出口明显好于预期。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随着“六稳”“六保”等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我国经济发展和外贸进出口企稳向好势头将继续巩固。
外贸整体表现好于预期 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和稳定供应链产业链的政策措施下,随着各地积极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我国外贸进出口呈逐季回稳向好态势。
从规模看,前三季度,进出口规模分别为6.57万亿元、7.67万亿元、8.88万亿元,
二、三季度环比增加值均超过1万亿元,环比增速均达两位数;从增速看,前三季度的进出口增速分别为-6.5%、-0.2%和7.5%。
“从4月份开始,我国出口已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
其中,7月份单月出口创历史新高,9月份单月进出口、进口值均创历史新高。
”李魁文表示,出口之所以能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主要得益于防疫物资、“宅经济”商品的出口拉动。
此外,国内生产端的率先恢复,有效弥补了全球因疫情冲击造成的供给缺口,部分企业订单的增加也对出口持续增长形成了有力支撑。
据统计,前三季度,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医疗器械、药品出口合计1.04万亿元,增长36.5%。
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家电等“宅经济”商品出口8808亿元,增长17.8%。
防疫物资和“宅经济”商品两者合计拉动我国出口增长达3.3个百分点。
进口方面,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进口值增长3.9%,其中电子元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进口分别增长14.9%、11.6%,大宗商品如原油、铁矿砂、铝矿砂进口量分别增加12.7%、10.8%和12.7%。
值得关注的是,大豆、肉类进口快速增长,其中大豆进口增长15.5%,猪肉、牛肉进口增长达132.2%、38.8%。
“进口需求稳中向好,支撑了进口总值 回升。
我国在全球率先复工复产,不断巩固扩大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的成果,国内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直接带动了进口回暖。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杨长湧说。
区域经贸合作持续深化 今年以来,我国贸易多元化战略持续推进,区域经贸合作持续深化。
前三季度,东盟成为我国最大对外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7.7%,占比达到了14.6%。
同期,我国对日本、韩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4%和1.1%。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国际贸易与投资大幅萎缩的背景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却实现了逆势增长。
前三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进出口6.75万亿元,增长1.5%。
“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一手着力推广‘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合作理念,一手全面深化疫情应对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李魁文说。
目前,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建立了疫情口岸防控经验沟通机制,与柬埔寨、新加坡、缅甸等国建立应对疫情紧急热线联系机制,就疫情形势、重大政策举措等保持及时交流,同时积极推进与俄罗斯、老挝、缅甸、新加坡等国家签署国境卫生检疫合作协议。
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海关出台了支持中欧班列发展的10项措施,允许企业自主选择通关模式,支持开展以铁路运输为纽带的多式联运业务,支持利用中欧班列开展跨境电商、快件、邮件运输业务,指导企业运用中欧班列通道化解疫情影响。
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中的稳定器作用更加突出。
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0.2%,占比提升4个百分 点,达到了46.1%。
民营企业不仅跃升为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也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生力军。
新业态注入新动能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等挑战下,我国外贸承压前行,实现了来之不易的正增长,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外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贸易方式持续优化,产业链更长、更能反映制造业发展水平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继续增加;内生动力有所增强,民营企业作为第一大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梯度转移显效,中西部地区外贸比重进一步提升,成为稳定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方面,加强改革创新促进贸易便利,想方设法降低企业成本,全力做好‘减法’;另一方面,加快试点培育新业态发展,推动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积极做好‘加法’,这些共同释放了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乘法效应。
”杨长湧说。
李魁文表示,今年以来,海关全面推广“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绿色通道”等便利 化措施,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9月份,全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5.02小时和1.86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 64.04%和84.87%,整体通关时间连续5个月环比下降。
此外,通过减免进口滞报金、滞纳金、免征加工贸易货物内销缓税利息等措施,累计为企业减免和节约资金近2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以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为外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前三季度,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1873.9亿元,增长52.8%;市场采购出口5098.6亿元,增长35.5%。
此外,海关、商务、财税等部门还着力打造以综合保税区为代表的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各项创新举措落地实施。
前三季度,全国综合保税区进出口2.34万亿元,增长15.1%,比外贸整体增速高14.4个百分点。
“下一步,全国海关将深化改革创新,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推动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56条措施的落地见效,加大口岸营商环境建设,促进外贸稳定发展和质量提升,为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
”李魁文说。
运营商、银行、移动支付、电商平台等亟待堵塞安全漏洞—— 手机失窃,各种安全屏障为何不灵了 本报记者黄鑫 日前,一篇描述因手机失窃信息被盗、带来一系列经济损失的文章在网上广泛传播。
作者绑定了各种银行卡和个人信息用来日常移动支付的手机失窃,尽管他打电话挂失并锁定了银行卡,但偷手机犯罪团伙手法相当专业,解锁、重新绑定、转账,在很短时间内破解了手机原主设置的各种安全屏障,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应用,网络购物、移动支付日益普及,消费者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份,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05亿,较3月份增长了4.8%,占网民整体的85.7%,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连续3年居全球第
一。
当前,手机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主角,移动支付广泛应用带来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问题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用户绑定银行卡和身份证完成认证后,可以线上缴费、订餐、订酒店等,这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一旦手机失窃,也可能给用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记者调查发现,手机失窃后,运营商、银行、移动支付、电商平台、网贷平台等都存在安全漏洞,从而让犯罪团伙可以不断反挂失、解锁,并绑定和转账。
那么,为了确保迅速升级的移动应用安全,运营商的业务流程是否应该再优化,截至记者发稿时,三大运 营商对这一问题暂未明确回应。
北大科技园创新研究院产业研究分析 师李朕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不法分子通常将目标锁定在高频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年轻人身上,同时选择在运营商、银行等下班时作案。
手机被窃取后,迅速转移至犯罪团伙窝点,并进行流水作业,包括信息窃取、信息利用、网贷办理、资金提现等一系列操作,最终利用受害者信息实施资金套现和转移,侵害被害人财产。
360安全研究员俞奎对记者表示,在上述案例中,手机失窃导致的安全问题,存在漏洞的实体均没有考虑手机号验证的可信问题,即平台验证的是设备,设备在谁手中,谁就是设备的主人。
李朕介绍,当前用户在进行各类APP的注册、使用以及快递信息在线填报、家庭充值缴费等活动时,均会泄露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以及家庭住址等。
用户发觉信息被盗用时,首先会想到让运营商进行号码冻结,但随着犯罪分子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信息差始终存在,使得运营商对此毫无办法,不能及时辨别身份真假,贻误追回损失的时机。
“近来,许多平台发布的APP都加入了金融功能,推动用户使用个人信息简化办理信贷业务,其所需用户信息较少,安全性较 低,给犯罪分子提供了操作空间。
”李朕说。
从具体操作情况看,运营商和应用平台 应提升安全验证手段,帮助用户做好信息安全管理。
“目前,行业内的做法均为双因子验证,即密码、验证码+问题的方式。
”俞奎说。
那么,手机用户该如何防范?李朕提示,用户要提升个人信息管理和保护意识,对于各类平台提供的金融服务,在无需求的 情况下应避免激活相关业务。
不要在手机里保留个人身份信息,如身份证、驾照、护照、社保卡、银行卡等照片。
手机丢失后,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通过公安机关联系运营商进行号码锁定,防止不法分子对手机进一步操作。
同时,运营商也要多加关注这类犯罪行为特征,摸清产业链运作方式,有的放矢对其进行防范和打击,与监管机构、公安机关等一起保障用户权益。
专家提示:手机丢了这样处理!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很多消费者习惯使用手机支付,在带来了极大便捷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手机丢失了该怎么办?专家提醒,手机丢失后,用户应及时联系运营商挂失手机卡,同时致电银行冻结网银、挂失银行卡,并立即冻结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账号。
为了防患于未然,360安全研究员俞 奎建议,用户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办法来实施安全防护: 一是为手机SIM卡设置密码,防止手机丢失后,手机卡被盗用。
二是为手机设置复杂的解锁密码,如超过6位的“数字+字母”组合密码,防止手机锁屏密码短时间内被破解。
三是为手机应用设置安全锁,防止他人获得手机应用内的信息。
(黄鑫) ECONOMICDAILY 自动驾驶出租车来了 想体验一下吗 本报记者覃皓珺见习记者朱双健 百度日前宣布,在北京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市民可在多个自动驾驶出租车站点,通过百度地图APP、百度小程序和ApolloGOAPP下单免费试乘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10月13日,经济日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景园街Robotaxi试运营点进行了一番体验。
打开手机,通过ApolloGO的应用软件呼叫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
大约10分钟后,一辆由林肯MKZ改装的自动驾驶测试车缓缓驶向试乘区域。
与普通出租车不同,这辆车的车顶上搭载着由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十余个摄像头组成的“黑箱”。
别小看这个“黑箱”,它可是安全性能可靠的感应设备,保护着车辆的行驶安全。
试乘安全员在确认乘车者的体温正常后,引导乘客在后排落座。
进入车内,乘客需使用手机端扫码确认订单无误后,方可点击触屏的“开始行程”按键,开启体验之旅。
后排乘客通过面前的车载屏幕,可以实时了解路线、路况、车速等情况,当周围有车辆、行人靠近时,屏幕会以图标和色块的形式呈现在乘客眼前。
在大约20分钟的体验行程中,记者感觉自动驾驶出租车在转弯和避让车辆时都较为顺畅和平稳。
当因刹车造成身体轻微晃动时,车载的语音助手会发出“抱歉”等提示音。
根据相关要求,目前每一辆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内,都有一名专业的安全员随行,时刻关注行车情况,随时可以接管车辆的“行驶权”。
在各试运营站点,记者看到,不少乘客是专程来体验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的。
“科技已经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幻电影的场景逐渐成为了现实。
”刚刚结束试乘的钱先生告诉记者,虽然等待打车的时间目前还比较久,但乘坐自动驾驶出租车的体验确实很新鲜、独特,从中感受到了中国智能制造的实力。
据百度工作人员介绍,百度于2013年开始布局自动驾驶,2017年推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
截至目前,Apollo测试车队规模已达500辆级别,获得专利数1800件,测试里程总计超过600万公里,获得测试牌照总计超过170张,其中载人测试牌照超过120张。
百度作为中国唯一一家获得“T4级别”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企业,已形成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能车联三大开放平台,拥有全球生态合作伙伴210家,汇聚全球开发者45000名,开源代码数60万行,从自动驾驶领域扩展到整个智能交通体系。
可以预见,包括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内的中国智能制造行业,还将进一步改变中国人的生活。
10月13日,媒体记者在北京亦庄一处站点体验百度自动驾 驶出租车服务。
本报记者赵晶摄 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银行为何“自断财路” 本报记者钱箐旎 近来,有关银行理财产品被提前终止的消息持续引发舆论关注。
记者从第三方机构普益标准获取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共有1432只产品提前终止,其中有1348只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发布之后终止,2019年银行开始加速清退部分存量理财,涉及622只产品,较2018年大幅增加。
银行为何要主动叫停这些产品?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其原因主要在于银行要加快银行理财转型进度和控制资金成本。
由于《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要求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并严格约束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资产,一些早期发行且原存续期较长的旧产品,无法在过渡期结束时自动到期,届时将不符合监管要求,因此银行只能在适当的时间主动停止这类产品的运作。
“被主动停止的部分产品,曾给予了投资者较高的预期收益率或采取靠档计息的方式,这不仅违背了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的要求,在利率不断走低的情况下,也让银行负担了较重的成本。
”普益标准研究员郭全毓表示。
从近3年的情况来看,股份制银行提前终止的产品数量最多,共计767只,占比达57%,可能与其自身存量产品较多有关。
其次是国有银行,近3年里共有256只产品提前终止。
有银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受资管新规和当前市场环境的影响,部分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势在必行。
对于银行来说,为了加快存量理财的净值化转型进度,规范相关产品的运作方式,加快保本刚兑类产品的退出,提前终止这些产品是一种必要措施。
对客户方来说,这部分提前到期的产品,或有较高的利息收益,或有银行信用保底,自然难以割舍。
同时,因理财资金提前到期,客户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理财计划,重新进行资产配置。
在郭全毓看来,银行单方面停止运作预期收益率较高的长期产品,投资者会因利益受损而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并且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群较为庞大,会面临更大的声誉风险。
因此,要对所涉及的客户做好解释工作。
除了发布相关公告,理财经理应与相关客户充分沟通,协助客户选购替代产品以承接突然到期的资金,从而降低客户流失的可能性。
本版编辑温宝臣林蔚郭存举

标签: #朋友圈 #第二个 #南京 #山西 #传媒大学 #网络教育 #来电铃声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