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0-2021

广电 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高教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2021年11月 目录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1(二)专业设置····································································································1
(三)在校生数量·································································································1
(四)生源质量····································································································
2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
6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6(二)生师比·······································································································7
(三)本科课程主讲教师情况··················································································8(四)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8(五)教学经费投入情况························································································9(六)教学行政用房、图书、设备等资源及其应用情况················································10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11 (一)专业建设···································································································
11(二)课程建设··································································································
13(三)教材建设··································································································
22(四)教学改革··································································································
24(五)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情况··········································································26(六)学生创新创业教育······················································································27
四、专业培养能力··································································································
28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情况····························································28(二)各专业教学基本情况···················································································30(三)人才培养情况····························································································
49
五、质量保障体系··································································································
55 (一)全面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55(二)推进师范认证工作······················································································57
六、学生学习效果··································································································
57 (一)学生满意度·······························································································
57(二)应届本科生毕业、学位授予、攻读研究生、就业情况··········································58(三)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59(四)奖助学金情况····························································································
60(五)本科生学习成果·························································································60 (六)毕业生成就·······························································································
61
七、特色发展········································································································
62 (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62(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63(三)强化师德师风教育······················································································64(四)构建协同育人模式······················································································65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
66 (一)国际化水平需着力提升················································································66(二)社会资源开发利用不足················································································67 附件: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68 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有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卓越教师及其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服务面向:立足龙江,引领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全国,提供优质师资和智力支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二)专业设置 目前,学校现有专业86个,校内本科专业97个,涵盖文学、历史学、理学、 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法学、艺术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
表1本科专业数及学科门类分布 学科门类 历史 经济教育管理 艺术农 年份文学 理学 工学法学 合计 学 学学学 学学 2019201153
9 810321191 专业数 2020161153
9 8
9 320185 量 2021161153
9 8
9 420186 (三)在校生数量 2021年9月,全日制在校生37255人,折合在校生数40942人。
全日制本科 生31638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84.92%。
全日制学生 2021年数量(人) 表2全日制在校生 各类学生占全日 2020年 制在校生比例数量(人) 各类学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 本科生 31368 84.92% 31535 86.55%
1 全日制学生硕士生 2021年数量(人) 4889 各类学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 13.12% 2020年数量(人) 4255 各类学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 11.68% 博士生 284 0.76 255 7% 留学生 全日制在校生 31137255 0.83—— 39336435 1.07%—— (四)生源质量 2021年,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招生,其中理科招生省份17个,文科招生省份17个。
计划招生8000人,实际录取考生8070人,实际报到8036人。
实际录取率为100.88%,实际报到率为99.58%。
自主招生1977人,招收本省学生5682人。
省份 安徽省北京市福建省 表3生源情况 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 录取数 批次最低控制线(分) 最低控制线的差值(分) 批次 文理不分 不分 不分 文科理科 文科理科 科科文理 文理 文理 第二批1045 次招生
A 559.6478.4
0 0.01.623.740.00
8 6 本科批 00
8 0.00.0522.00.000.0011.00 招生 本科批00 70 0.0 0.0504.00.000.0012.10
2 录取数 省份 批次文理不分 科科文理 招生 第二批 甘肃省 3565
0 次招生
A 本科批 广东省 00 60 招生 广西壮族第二批 5788
0 自治区次招生
A 第二批 贵州省 611390 次招生
A 本科批 海南省 00 15 招生 本科批 河北省 00 93 招生 第二批 河南省 621140 次招生
A 第二批 黑龙江省 1553140 次招生
A 第二批 黑龙江省 07
0 次招生
B 第一批103163 黑龙江省
0 次招生48 第一批 黑龙江省 3753
0 次招生 第一批 黑龙江省 3723
0 次招生 第一批 黑龙江省 2565
0 次招生 提前批 黑龙江省 200
0 招生 提前批 黑龙江省 2218
0 招生 提前批 黑龙江省 1210
0 招生 提前批 黑龙江省 555
0 招生 提前批 黑龙江省 110
0 招生 黑龙江省提前批518
0 批次最低控制线(分) 文科 理科 不分文理 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最低控制线的差值(分) 不分文科理科 文理 460.110.0 492.98 510.1 0.0 416.06 0.0 444.93 425.09 0.0 0.0470.00.00.0542.0 30.190.009.5228.400.00 5.240.0014.6711.010.00 0.0071.300.000.0027.90 0.0556.1 3451.1 10.0 472.1 456.0 0.0453.1 1400.1 382.0415.0 7432.0 538.00.00.00.00.00.0 0.004.179.490.0043.0024.80 0.0067.5910.3015.0079.8349.10 19.200.000.000.000.000.00 465.0476.00.015.3018.200.00 472.1416.0 0.010.6817.910.00
2 9 491.00.00.08.600.000.00 513.1517.0 0.015.9810.310.00
2 9 490.0443.00.09.4029.800.00 501.0446.00.010.8025.100.00 496.0432.00.0485.0431.00.0 0.0015.400.008.4030.200.00
3 省份 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 录取数 批次最低控制线(分) 最低控制线的差值(分) 批次 文理不分 不分 不分 文科理科 文科理科 科科文理 文理 文理 招生 提前批 黑龙江省 49 招生 0474.0449.00.014.8022.900.00 提前批 黑龙江省 03
0 0.0436.00.00.0010.000.00 招生 提前批 黑龙江省 617 招生 0476.0418.00.07.0045.200.00 提前批 黑龙江省 01
0 0.0448.00.00.000.000.00 招生 提前批 黑龙江省 2028 招生 0475.0429.00.020.6033.900.00 提前批 黑龙江省 05
0 0.0423.00.00.0015.600.00 招生 提前批 黑龙江省 03
0 0.0428.00.00.006.000.00 招生 提前批 黑龙江省 02
0 0.0465.00.00.0021.000.00 招生 提前批 黑龙江省 05
0 0.0416.00.00.0016.800.00 招生 提前批 黑龙江省 12 招生 0513.0418.00.00.0019.500.00 提前批 黑龙江省 24 招生 0478.0440.00.02.0016.800.00 提前批 黑龙江省 01
0 0.0446.00.00.000.000.00 招生 提前批 黑龙江省 02
0 0.0449.00.00.0019.000.00 招生 提前批 黑龙江省 02
0 0.0447.00.00.002.500.00 招生 本科批 湖北省 00 30 0.0 0.0502.00.000.0021.40 招生 本科批 湖南省 00 20 0.0 0.0520.00.000.0010.50 招生 第二批 吉林省 4144 次招生
A 474.1421.0
0 0.015.1918.220.00
1 8 本科批 江苏省 00 55 0.0 0.0486.00.000.0019.00 招生 江西省第二批27 0561.9511.90.00.511.750.00
4 省份 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 录取数 批次最低控制线(分) 最低控制线的差值(分) 批次 文理不分 不分 不分 文科理科 文科理科 科科文理 文理 文理 次招生
A 9
5 第一批 江西省 25 次招生 580.9547.9
0 0.0-0.991.830.00
9 7 提前批 江西省 45 招生 573.9539.9
0 0.00.813.040.00
9 6 本科批 辽宁省 00 73 0.0 0.0532.00.000.0035.30 招生 内蒙古自第二批2632 治区次招生
A 0471.0368.00.010.7054.300.00 内蒙古自第二批66 治区次招生
A 0435.0344.00.010.8024.700.00 宁夏回族第二批812 自治区次招生
A 498.2393.1
0 0.03.284.650.00
2 5 本科批 青海省 32 招生 431.1365.0
0 0.02.894.950.00
1 5 本科批 山东省 00 25 0.0 0.0548.00.000.008.30 招生 第二批 山西省 3456 次招生
A 0521.1453.10.03.4026.500.00 第二批 陕西省 1312 次招生
A 480.1
0 435.10.05.392.900.00
1 本科批 上海市 00 20 0.0 0.0404.00.000.0044.10 招生 第二批 四川省 4725 次招生
A 534.1475.1
0 0.05.1836.270.00
2 3 四川省 第一批1650 次招生 559.1524.1
0 0.02.0823.880.00
2 2 提前批 四川省 05
0 0.0548.10.00.004.700.00 招生 本科批 542.1 天津市 00 20 0.0 0.0 0.000.0017.79 招生
1 西藏自治第二批 67 区 次招生
A 0342.0295.00.042.5044.600.00 新疆维吾第二批2033 尔自治区次招生
A 323.0280.0
0 0.07.135.250.00
7 5 新疆维吾第二批52 尔自治区次招生
A 0321.0248.00.08.2011.000.00 新疆维吾第二批822 0345.0387.00.082.7228.820.00
5 省份 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 录取数 批次最低控制线(分) 最低控制线的差值(分) 批次 文理不分 不分 不分 文科理科 文科理科 科科文理 文理 文理 尔自治区次招生
A 8
8 新疆维吾第二批216 尔自治区次招生
A 0335.0258.00.067.8074.500.00 第二批 云南省 4763 次招生
A 540.5462.9
0 0.013.5545.630.00
5 7 本科批 浙江省 00 25 0.0 0.0548.00.000.0044.10 招生 本科批 519.2 重庆市 00 30 0.0 0.0 0.000.0016.49 招生
1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师资队伍综合实力为目标,不断改善教师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人文关注关怀,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学校有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其中2020年当选1人;近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委员6人;省级高层次人才67人,其中2020年当选3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
专任教师1660人、外聘教师493人,其中“双师型”教师145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73%;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91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5.18%;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150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0.54%。
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050人,占专任教师的63.25%。
表4专任教师职称、学历、学位、年龄、学缘结构 结构类型 数量(人) 比例(%) 职称结构 教授 289 17.41
6 结构类型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其他正高级 其他副高级 其他中级 其他初级 未评级 博士 学位结构 硕士
学士 无学位 35岁以下 年龄结构 36-45岁46-55岁 56岁以上 本校 学缘结构 境内外校 境外 数量(人)61371520599005609431507173877460150660853147 比例(%)36.9343.071.200.30.540.54————33.7356.819.040.4210.4252.8327.719.0439.7651.398.86 (二)生师比 2021年9月,全日制在校生37255人,折合在校生40942人,专任教师1660
7 人,外聘教师493人,折合教师数1906.5人,生师比21.47。
(三)本科课程主讲教师情况 本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1754,占总课程门数的60.21%;课程门次数为4429,占开课总门次的52.12%。
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647,占总课程门数的22.21%;课程门次数为1215,占开课总门次的14.30%。
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631,占总课程门数的21.66%;课程门次数为1192,占开课总门次的14.03%。
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1349,占总课程门数的46.31%;课程门次数为3259,占开课总门次的38.35%。
其中副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1319,占总课程门数的45.28%;课程门次数为3199,占开课总门次的37.64%。
(注:以上统计包含外聘人员与离职人员。
) (四)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本学年承担本科教学的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有276人,以我校具有教授职称教师351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比例为78.63%。
同时我校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9人,本学年主讲本科课程的有11人,占比为57.89%。
主讲本科核心课的教授156人,占授课教授总人数的55.32%。
(注:以上统计包含外聘人员与离职人员。

8 高级职称教师承担课程门数占比(%) (五)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2020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14971.91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1405.21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1021.92万元。
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4732.26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444.15元,生均实习经费为323.00元。
表52020年教学经费情况 项目 金额 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万元) 14971.91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 4732.26 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万元) 1405.21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元) 444.15 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万元) 1021.92 生均实习经费(元) 323.00
9 (六)教学行政用房、图书、设备等资源及其应用情况 学校总占地面积
332.34万m2,学校总建筑面积为153.35万m2。
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共567424.69m2,其中教室面积337611.0m2(含智慧教室面积41000.0m2),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99254.0m2。
拥有体育馆面积25249.0m2。
拥有运动场面积61736.0m2。
按全日制在校生37255人算,生均学校占地面积为89.21(m2/生),生均建筑面积为41.16(m2/生),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15.23(m2/生),生均实验、实习场所面积2.66(m2/生),生均体育馆面积0.68(m2/生),生均运动场面积1.66(m2/生)。
表6各项生均面积一览表 类别 总面积(平方米) 生均面积(平方米) 占地面积 3323449.79 89.21 建筑面积 1533499.79 41.16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567424.69 15.23 实验、实习场所面积 99254.0 2.66 体育馆面积 25249.0 0.68 运动场面积 61736.0 1.66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4.01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0.98万元。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588.83万元,新增值达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12.93%。
本科教学实验仪器设备16493台(套),合计总值1.698亿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的实验仪器设备214台(套),总值5613.50万元,按本科在校生31638人计算,本科生均实验仪器设备值5366.96元。
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5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
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32383.69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3258个。
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382.81万册,当年新增21830册,生均纸质图书93.5册;拥有电子期刊73.68万册,学位论文512.32万册,音视频441653.0小时。
2020年图书流通量达到12.99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3331.49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266.56万篇次。
10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学校确立“严控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的专业建设思路,全面开展人才培养战略定位及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工作,构建专业集群,优化专业结构。
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期调整机制,完善专业常态化评估机制,构建专业准入、预警、转型和退出机制。
按照重点建设、优先建设、持续建设和控制建设四个层级,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专业建设与优化工作,持续优化专业结构。
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为龙头、以师范特色和优势专业为重点、以新兴交叉学科专业为增长点的专业建设格局。
按照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本科新专业目录,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6个,当年学校招生的校内本科专业97个,其中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20个,入选省级一流专业18个,2021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评选推荐专业16个。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0个。
表7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教育科学学院
3 体育科学学院
4 文学院
5 西语学院
6 斯拉夫语学院
7 数学科学学院
8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9 地理科学学院 10 音乐学院 11 传媒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学体育教育 汉语言文学英语俄语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地理科学音乐学 广播电视编导 11 序号121314151617181920 序号12345678910 学院名称美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东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传媒学院美术学院 专业名称美术学教育技术学日语历史学化学地理信息科学生物科学动画环境设计 表8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西语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音乐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经济学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翻译生态学心理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人力资源管理音乐表演 12 11 美术学院 中国画 表9国家级特色专业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设立时间(年)
1 汉语言文学 1956
2 音乐学 1985
3 生物科学 1958
5 数学与应用数学 1956
6 英语 1973
7 地理科学 1960
8 美术学 1960
9 心理学 1996 10 教育学 1959 (二)课程建设
1.以《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为中心,全面升级思政课程。

学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四进四信”》专题讲座,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使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全校学生的必修教材。
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作为重要参考教材,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的公共必修课中。
通过课程教学有机融入思政目标,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大力营造“课程门门有思政,课堂节节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浓厚思政氛围。

2.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深化内涵式本科教学改革。
本学年学校实施《哈尔滨师范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全面修订20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撰写《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报告》。
按照“夯实必修 13 课、拓展通识课、重视实践课、强化教师教育课”的思路,以“知识学习自主化、学生课堂主体化、作业形式多样化、教学评价多元化、能力考核过程化”的“五化”为课堂教学目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标准,优化课程模块设计,推进课程体系建设。

3.以打造“金课”淘汰“水课”为方法,加快“一流课程工程”建设。
2021年学校15门课程获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获批省级线上线下精品课程;21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课程参加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评选。
2020年度,2门课程被评选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同时学校还评选出21门课程为“哈尔滨师范大学一流本科课程”。
在首届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龙江赛区)选拔赛中,数学科学学院和文学院教师分别斩获正高组和中级组一等奖,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4.结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本学年度建设“课程思政”微课85节,评选出20名校级“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获奖教师;评选出10门校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评选出4名“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名师”和4个“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其中,3门课程获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1名老师获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名师;2个教学团队获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
学校与新华网共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进一步深化学校在课程思政领域的战略布局,深化推动课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将助力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打造国内师范教育标杆。

5.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为契机,提升劳动教育的比重。
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关于修订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专门人才”。
在集中实践环节增设劳动教育学分,“利用实践周开展学生课外劳动实践,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通过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形式,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可记2学分。
” 表10近两学年班额统计情况 班额 学年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 专业课(%) 30人及以下 本学年上学年 4.302.78 3.720.00 46.1843.71 14 班额31-60人61-90人90人以上 学年本学年上学年本学年上学年本学年上学年 公共必修课(%)42.8942.4211.9114.3040.9040.50 公共选修课(%)20.6614.1315.297.6160.3378.26 专业课(%)30.8529.2411.1311.4211.8315.63 表11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课程负责人 建设状态
1 教育法学 苗正达 2016
2 美国文学 程爽 2016
3 英国文学 王莉娅 2016
4 体育保健学 焦臣道 2016
5 金庸小说研究 刘斌 2016
6 唐诗三百首研究 倪海权 2016
7 应用随机教程 刘宏亮 2016
8 细读《史记》——中国古代好故事 陈纪然 2016
9 生物教师教学技能训练 楼柏丹 2016 10 免疫与健康 刘玉芬 2016 11 日语课程教学论 王
琪 2016 12 游戏概论 周国辉 2016 13 英国文化十讲 顾世民 2016 15 14 细胞生物学 15 人力资源管理 16 《周易》的智慧 17 现代视听节目编导与制作 18 健美操运动 19 科学家与科学名著解读 20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辅导 21 数学建模 22 地理绘画技巧 23 青铜器类型学 24 社会学概论 25 日本企业文化与礼仪 26 庄子研究 27 俄罗斯文学史 28 日本概况 29 创意摄影 30 俄语实用语法 31 基础教育改革 32 教师专业能力 33 健身运动处方 34 篮球裁判理论与实践 35 文言小说导读 36 古诗经典 16 朱
宏万立军侯敏安立国肖宁宁胡志良邸春玲么焕民万鲁河解洪兴于春洁金锦善赵德鸿赵晓彬郑杨胡晶张金忠温恒福刘俊强李骥崔哲雄王庆珍倪海权 20162016201620162016201720172017201720172017201720172017201720172017201720192019201920192019 37 中国围棋史 38 宋词的情感世界 39 商务英语写作 40 英语话中华-中华传统文化翻译 41 中国古代公主那些事 42 思想史话——中国古代好故事 43 数值分析 44 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45 商品学 46 西洋弦乐室内乐经典作品赏析 47 短视频制作 48 影视广告赏析 49 播音创作与发声 50 外国设计史 51 书法与书刻装置 52 中国画水墨构成 53 写意花鸟画临摹 54 漆画技法教程 55 语文课堂教学法 56 视频自媒体创作 57 影视声音艺术 58 动画运动规律 59 日语演讲与辩论 17 刘斌
李康李雅波潘春静解洪兴陈纪然吕学琴黄春梅陶楠何艺王晓敏于海礁阎菲黄茜李文宝杜学辉王明宇恒金耀民徐龙稷韩强赵锐蔡雨 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20202020202020 60 地球概论 61 冰雪文化英语 62 化学教学论 63 游戏原画设计基础 64 大学生程序设计训练(程序竞赛选讲) 65 在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66 STEAM
教师教育能力 67 世界近代国家崛起的故事 68 国际政治学概论 69 美术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70 生命的中心法则 71 遗传与生活 72 常微分方程 73 俄语阅读 74 排球运动 75 图说语言 76 欧美经典文学艺术赏析 77 文学漂流——西方经典名著导读 78 物理教师职业技能 79 美国历史纵览:前殖民到新经济 80 动画后期合成 81 声音艺术鉴赏 82 写意花鸟画创作 18 徐淑梅
司莉巍廖志刚于梦于延李岩刘丽丹杨超陈宪良贾丽敏崔继哲郭东林刘萍穆馨孙长良李晗蕾李树欣孟冬冬姚秀伟刘春媛宋岩峰吕小诗姚瑞江 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120212021 83 民间美术造型 84 英语写作 85 英语演讲与辩论 86 外语教学方法与典型中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87 遥感概论 88 电子技术实践 89 黑龙江东北秧歌 90 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 91 生产与运作管理 92 薪酬设计与薪酬管理 93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94 化工基础模拟仿真实验 95 俄语写作 96 武术新三字经 97 篮球基础教学 98 实用营养学 99 生物标本制作技术 100 细胞型微生物学 101 植物学基础 闫海涛
杨东孟繁婷郭颖李苗张伟光罗琪李英梅祁凯张宝生刘佳李凌飞张金忠李文胜纪沙肖立萍李伟王继华范亚文 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 表12一流本科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年份 级别
1 健美操 肖宁宁 2020 国家级 19
2 日本概况 郑杨 2020
3 固体物理
1 胡建民 2019
4 播音创作基础 阎菲 2019
5 中国古代文学 侯敏 2019
6 大学英语 才亚楠 2019
7 多幕剧演出创造 王晓玲 2019
8 学科教学论(日语) 王琪 2019
9 健美操 肖宁宁 2019 10 日本概况 郑杨 2019 11 创业教育基础 涂德虎 2019 12 社会实践与调研 张荣、王婷 2021 13 俄罗斯文学史 杨玉波 2021 14 体育保健学 焦臣道 2021 15 学科教学论(日语) 王琪 2021 16 物流运输管理 祁凯 2021 17 语言学概论 李晗蕾 2021 18 排球 孙长良 2021 19 俄语写作 张金忠 2021 20 数值分析 吕学琴 2021 21 组织行为学 徐光 细读史记——中国古代好
22故事陈纪然 掘金之旅创业博弈训练沙23盘仿真实验课程涂德虎 202120212021 国家级省级省级省级省级省级省级省级省级省级省级省级省级省级省级省级省级省级省级省级省级省级 20 序号 表13“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汇总表 项目名称 主持人 类型 级别
1 “行知育人”创新创业实践团队 郭砾 示范团队 省级
2 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 郭东林 示范团队 省级 3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侯敏 示范团队 校级
4 音乐课程思政团队 王宏宇 示范团队 校级
5 影视广告 于海礁 示范课程 省级
6 中国近代史 刘丽丽 示范课程 省级
7 俄汉互译 张金忠 示范课程 省级
8 遗传学 郭东林 示范课程 校级
9 地球概论 徐淑梅 示范课程 校级 10 大学英语 才亚楠 示范课程 校级 11 文化人类学 解洪兴 示范课程 校级 12 家具与陈设 姜丽伟 示范课程 校级 13 免疫学原理与技术 刘玉芬 示范课程 校级 14 物理教学技能训练 姚秀伟 示范课程 校级 15 教学名师 李桃 教学名师 省级 16 教学名师 刘玉芬 教学名师 校级 17 教学名师 陈杰 教学名师 校级 18 教学名师 解洪兴 教学名师 校级 此外,学校通过智慧树网和超星尔雅网络通识课程运行平台等教育资源共享
平台,优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名牌大学教授主讲的92门优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通识课程在线教学,课程以学生自修为主,加以教师网络辅导,最终以网络考试形式,认定学生成绩及学分,有效丰富了我校课程资源,提升了 21 教学质量。
(三)教材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与选用工作,实施《哈尔滨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材使用管理办法》和《哈尔滨师范大学优秀教材资助立项管理规定》,坚持选用优质教材并加强教材选用过程质量监管制度。

1.筛查与选择相结合,严控教材质量。
开展“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排查、法学教材排查、外国语言教材排查、涉外教材排查、教材核查等各类教材检查工作,共排查教材1246部,同时协助省教育厅完成“外国语言类教材核查”工作。

2.遴选与自编相结合,满足课程需求。
学年内我校教师主编出版本科教材8部,同时将15部教师自编教材作为相应课程教材使用。
同时在103门课程中使用1015种教材中,有91门课程选用马工程教材覆盖率为88.3%。
为提升今后教材遴选工作的效能,引入“智慧谷”线上教材选用系统。

3.学习与宣传相结合,提升教材质量。
积极开展马工程重点教材培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使用培训等各类教材培训,组织教材巡展。
在首届教材建设奖评选中,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2部教材被认定为省级优秀教材。
表142020-2021学年选用教师出版教材一览表 序号 学院 教材名称 现代材料测试方法(普通高等教育
1 化学化工学院 “十二五”规划教材)
2 计算机科学学院 C语言程序设计与实践
3 计算机科学学院 软件需求工程 新课程新技能——21世纪高师生教
4 教师教育学院 学技能训练教程
5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原理
6 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7 教育科学学院 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与实践 任课教师
李刚等于延等李英梅等丁雪梅温恒福 毕圣男李晓东等 22
8 教育科学学院
9 教育科学学院 10 历史文化学院 11 传媒学院 12 传媒学院 13 传媒学院 14 传媒学院 15 传媒学院 教师教育心理学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 青铜器类型学电视摄像技艺影视广告策划与创作影视声音艺术与制作现代新闻与纪实摄影教程 摄影艺术 刘丽红刘爱书解洪兴安立国于海礁韩强胡晶胡晶 表152020-2021学年教师出版著作一览表 序号教师姓名专著或教材名称 ISBN 出版社 978-7-5686-0471-黑龙江大学
1 张丽娟学前儿童语言教学
0 出版社 新编计算机基础教 程(Windows 清华大学出
2 宋耀文 9787302550723 7+Office2010版) 版社 (第四版) 现代概率论基础导
3 王玉文 9787030669872科学出版社 论 978-7-5681-6884-东北师范大
4 王紫 数理金融导论
7 学出版社 978-7-302-55521-清华大学出
5 李英梅 软件需求工程
6 版社
6 黄玉妍 计算机导论 978-7-302-502166 清华大学出版社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 东北林业大
7 刘明慧 9787567421806 积极教育 学出版社 978-7-2017-12031黑龙江人民
8 吴威音频技术基础教程 -
1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 2020 202020202020202020202020 表162020-2021教材建设获奖情况一览表 奖项 姓名 级别 23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 赵秋野 国家级 首届黑龙江省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 赵云龙(《色彩风景写生》) 刘丽红(《教师教育心理学》) 省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 (四)教学改革
1.深化卓越教师教育改革学校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办学优势和教师培养特色,进行教师教育课程体 系改革,重视卓越教师师德培养,加强卓越教师课程教学建设,构建协同育人模式。
经过持续的改进,学校连续三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本学年落实《哈尔滨师范大学卓越教师培养改革方案》,巩固我校探索卓越教师培养改革凝练的经验与特色。
明确提出了卓越教师培养改革的总体要求:统一思想,开拓创新;完善机制,落实政策;协同合作,稳步推进;采取措施,全力保障。
巩固我校探索卓越教师培养改革凝练的经验与特色。

2.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遴选工作 我校在第二轮“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项目遴选工作中,立项建设10门哈尔滨师范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项目和10门哈尔滨师范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培育项目。

3.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混合式教学改革 为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更新课程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我校开展第五轮混合式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申报工作,本年度择优建设22门课程。
至此,学校分五轮立项建设混合式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1门,现已推送44门精品视频在线开放课程上线应用。

4.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
为提高我校教师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组织广大教师进行了六类线上教 学培训。
通过多种形式的在线培训,教会教师如何利用平台在家实现网上课程直播、网上互动讨论、签到与测试、布置与批改作业等,学生在电脑和手机终端进行自主的在线学习。
由此,我校近2000人次教师参加了培训并逐渐熟练掌握在线教学技能,为圆满完成疫情期间线上授课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24 序号12345678910 序号12345678910 表17第二轮“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项目一览表 学院 课程名称 传媒学院 连环漫画创作 东语学院 日语演讲与辩论 法学院 知识产权法 公共英语教研部 大学英语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教育科学学院 教学论 美术学院 字体文化与设计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细胞生物学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固体物理学

1 西语学院 美国文学 表18第二轮“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培育项目汇总表 学院 课程名称 传媒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管理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美术学院斯拉夫语学院文学院 影视配乐中国地理物流学概论薪酬管理数字逻辑数学教学论世界当代史陈设设计翻译理论与实践外国文学
1 负责人李航蔡雨马颖章才亚楠于延杨丽吴志民李伟胡建民王晓丹 负责人陈蕾林琳范丽君张宝生季伟东许雪莲何兢姜丽伟彭小波孟冬冬 表19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试点项目汇总表 25 序号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理论体系概论
2 传播学
3 新闻摄影
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5 电磁学
6 居住环境设计
7 大学英语视听说
8 教育传播学
9 体验商务英语 10 西方文化与艺术概论 主持人
金兴伟徐烨刘锦付伟王月媛杨丽娜司莉巍和亮李丹李树欣 (五)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情况 2021年我校全面修订实施《哈尔滨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对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按开题、中期考核、论文提交、论文查重、论文答辩、成绩评定、优秀毕业论文等环节,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流程监控和归档管理,并明确规定毕业论文(设计)的检测程序为学生自检、学院初检、学校复检三个环节。
从2021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上看,思想端正、态度积极与专业方向紧密相连,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部分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学术前瞻性。
从答辩环节看,各教学单位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在新冠疫情的影响,积极采取线上视频答辩工作。
采取全程录音录像,对关键画面截屏保留、存档备查,实现整个答辩过程可回溯、可复查,确保线上答辩质量。
在之后学校组织的毕业论文(设计)随机抽检工作中,表现为格式规范,存档齐全,未出现毕业论文(设计)缺失现象。
本学年我校为2021届本科生提供7887个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有1223名教师参与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平均生师比为6.48人,高级职称指导教 26 师占58.47%,另外聘请校外指导教师5名。
(六)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看作是大学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为一体的新型教育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为价值取向,与“双一流”建设、“一流本科”建设和师范专业认证深度融合,与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紧密结合,着力打造面向全体学生、融合专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抓牢机制保障关键,顶层设计有目标。
将创新创业工作写入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在学校“十三五”建设规划中突出体现,制定《哈尔滨师范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成立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协作运行机制,双创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
江北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师创空间”和占地6000平米的江南大学生“双创园”,以培养专业型为基本,以发展创新型、创业型为提高,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全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同样也从项目中发展了我校的实践教学工作。

2.把握教育教学核心,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筑课程、培训、训练、竞赛、项目孵化“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格局。
设置创新创业通识课程2学分,创新创业实践环节2学分,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积极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基础》、《创业领导力》、《古代商业史与创业精神》三门创新创业教育学校选修课。
2019年《大学生创业教育基础》课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评选为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截止到目前选修学生人数达到2.7万余人。
《掘金之旅创业实训沙盘》虚拟仿真实践课程,2020年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评为虚拟仿真实践“一流本科”课程。

3.突出实践实训重点,以创新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建立双路径四层次创新实践平台,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专业学科竞赛有机结合,通过学院、学校、省部级和国家级四个层级竞赛训练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抓好队伍建设支撑,激发师生创新创业活力。
将创新创业课程与实践教育纳入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籍管理体系,出台弹性学 27 制相关规定,允许学生休学创业,最长可以延长到8年毕业。
鼓励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出台《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在本科学生推免研究生中给与支持强化创新创业拓展培训。
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搭建高校、企业、知名专家学者高层对话平台,2020年主办了面向全省高校师生开放的专创融合师资培训训练营。
提升创新创业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和水平,从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三个层面,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培训。
两年来年我校邀请国内重点大学创业专家来校内训7次,派出参加教育部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相关培训2次,举办创新创业类讲座27场,覆盖师生1.6万余人次。
“行知育人”创新创业团队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评为2020年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同时,此教学团队《构建各学段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教学成果被评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被教育厅列为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点项目。

四、专业培养能力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情况
1.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基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以适应我省“八大经济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区域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结构需求为导向,按照“整合专业方向、突出专业特色,严格学分标准、坚持规范有序,优化课程体系、支撑能力培养,强化实践环节、实施协同育人,优化考核方式、强化过程评价”的原则,修订编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版)。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方案制订强化专业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拓宽专业口径,体现专业发展的新动态和新方向,重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整体水平。

2.进一步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及核心课程简介,针对2017版培养方案所设课程教学大纲存在的内容与标题不符、学时学分及考核方式与人才培养方案不匹配、分学期开设的同一门课程教学大纲雷同等问题,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及核心课程简介,所有课程教学大纲及核心课程简介以院为单位按课程编码顺序汇编成册。

3.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28 导,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根据建设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的发展目标,坚持“稳定规模、调整结构、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创新发展”的办学方针,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发展应用型专业,充分发扬师范专业特色,加强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紧密结合一流学科建设着力打造品牌专业,合理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评估管理,建立专业建设管理新机制。

4.落实立德树人。
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进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
努力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良好学风形成。
积极营造浓郁的校园学习和学术氛围,完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和条件保障,加强宣传动员、制度建设、分类指导、过程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和条件保障,引导学生增强学习内驱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成才的主体作用,全面提升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学科门类农学历史学工学教育学文学法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 表20各专业培养方案学分结构 所含专业数 专业平均总学分
1 170.0
1 172.0
9 167.95
9 168.56 16 169.35
4 163.25 15 167.7
8 161.75
3 168.67 20 169.27 专业平均实践教学环
节学分比例(%)30.019.1931.0738.2528.1320.7227.6324.9723.9145.84 29 (二)各专业教学基本情况 学校在一贯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本学年更加重视各专业的专业建设与发展。
通过对各专业生师比监控、优秀教师培养、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等方面有力保障了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加大对本科教学经费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基本设施建设的投入、实验室实训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保证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对教风、学风培养等方面保证了本科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

1.教学名师拥有丰富优质的教师资源是学生学习效果的有力保障。
本学年学校有10位教师荣获哈尔滨师范大学第十四届“教学名师奖”,5位教师荣获哈尔滨师范大学第六届教师“奉献奖”;10位教师荣获哈尔滨师范大学第十二届“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10位教师荣获2021年度“宁齐堃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优秀奖”,4位教师荣获2021年度“宁齐堃”教学贡献奖,10位教师荣获2020年度“宁齐堃”课堂教学能力奖。
在2020-2021学年度教学优质奖评审中,共评选出160名获奖教师,其中一等奖39人,二等奖121人。
我校共10项成果荣获2019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如下),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表明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人才培养核心环节取得了新进展,展示了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新成效。
表212020年各类教师奖励汇总表 序号获奖教师 获得荣誉 所在单位
1 张爱萍 校级教学名师 传媒学院
2 陈晓红 校级教学名师 地理科学学院
3 谢远云 校级教学名师 地理科学学院
4 陈杰 校级教学名师 公共英语教研部
5 于凯 校级教学名师 化学化工学院
6 闫海涛 校级教学名师 美术学院
7 刘妍 校级教学名师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8 王继华 校级教学名师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30
9 高俊 校级教学名师 体育科学学院 10 隋东旭 校级教学名师 体育科学学院 11 王殿荣 第六届“奉献奖” 化学化工学院 12 崔英锦 第六届“奉献奖” 教育科学学院 13 朱永琴 第六届“奉献奖” 经济学院 14 常丽 第六届“奉献奖” 斯拉夫语学院 15 高红 第六届“奉献奖”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16 吕小诗 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传媒学院 17 高艳 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公共英语教研部 18 王爽 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教育科学学院 19 杨柳 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教育科学学院 19 高荣伟 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经济学院 20 梁巍 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马克思主义学院 21 白琰 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2 唐黎明 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数学科学学院 23 张思雯 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西语学院 24 高健 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文学院 25 黄春梅 “宁齐堃”教学贡献奖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26 姜英俊 “宁齐堃”教学贡献奖 美术学院 27 王晓萍 “宁齐堃”教学贡献奖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8 吕长凤 “宁齐堃”教学贡献奖 “宁齐堃”中青年教师课堂教 29 蔡雨 学优秀奖 文学院
美术学院 31 “宁齐堃”中青年教师课堂教 30 王金凤 学优秀奖 体育科学学院 “宁齐堃”中青年教师课堂教 31 林秋 学优秀奖 体育科学学院 “宁齐堃”中青年教师课堂教 32 张凤 学优秀奖 西语学院 “宁齐堃”中青年教师课堂教 33 苗春荣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优秀奖 “宁齐堃”中青年教师课堂教 34 宫婷 学优秀奖 美术学院 “宁齐堃”中青年教师课堂教 35 张栩嘉 学优秀奖 体育科学学院 “宁齐堃”中青年教师课堂教 36 李颖 学优秀奖 西语学院 “宁齐堃”中青年教师课堂教 37 于浩洋 学优秀奖 管理学院 “宁齐堃”中青年教师课堂教 38 张强 学优秀奖 化学化工学院 39 曲微丽 “宁齐堃”课堂教学能力奖 化学化工学院 40 金兴伟 “宁齐堃”课堂教学能力奖 马克思主义学院 41 肖立萍 “宁齐堃”课堂教学能力奖 体育科学学院 42 杨东 “宁齐堃”课堂教学能力奖 西语学院 43 王云花 “宁齐堃”课堂教学能力奖 数学科学学院 44 魏洪伟 “宁齐堃”课堂教学能力奖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45 林琳 “宁齐堃”课堂教学能力奖 地理科学学院 46 张燕 “宁齐堃”课堂教学能力奖 管理学院 47 张晶红 “宁齐堃”课堂教学能力奖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48 解洪兴 “宁齐堃”课堂教学能力奖 历史文化学院
2.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32 表
22教学经费投入情况项目 学校教育经费总额(万元) 教学经费支出总额(万元) 学校年度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项经费(万元) 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收入(万元) 教育事业收入 本科生生均拨款总额 其中:国家(万元)地方(万元) 本科学费收入(万元) 教改专项拨款 其中:国家(万元)地方(万元)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总额(万元) 教学日常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本专科生学费收入之和的 比例(%) 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 教学改革支出(万元) 专业建设支出(万元) 实践教学支出(万元) 生均实践教学经费(元) 生均思政课程专项建设经费(元)
3.教学基本设施情况 表
23项目 教学行政用房情况 数量86093.7125535.3510563.4474207.09 0.046856.5121091.62 0.040.014971.9115.714732.26320.0532.312427.13767.16185.21 学校情况 33 项目 总面积 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平方米) 其中 教室(平方米) 其中:智慧教室(平方米) 图书馆(平方米) 教学行政用房其中 实验室、实习场所(平方米)专用科研用房(平方米) 体育馆(平方米) 会堂(平方米) 行政用房(平方米)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生) 运动场 面积(平方米) 学校情况567424.69538968.69337611.041000.032383.6999254.041581.025249.0 2890.028456.015.2361736.0 表24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情况 项目 学校情况 资产总值(万元) 40088.21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生均(万元) 当年新增(万元)当年新增所占比例 (%) 0.984588.8312.93 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500010 表25本科校内实验、实习、实训场所及设备情况 34 项目专业实验室基础实验室实习场所实训场所 其他 承担实验 面积 设备值 数量 设备台套数 课程门数(平方米) (万元) 12121.7 232 216 43863.93 9739
3 96 160 10334.85 5222 3816.2
5 0 27094.0
0 0.0 17
0 1614.58 384 320.02 18
0 648.62 1148 722.97 类型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MOOCSPOC 表26国家级 在线开放课程情况省部级 自建 引进 自建 引进
2 0 12
0 0
0 0
0 0
0 0
0 其他级(含校级) 自建 引进
0 0 19
0 0
2 35
4.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 授课教师 序号 专业名称 总数
承担课程门数 表27各专业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 高级职称 教授 数量比例(%)数量比例(%)
1 社会工作
1 1
1 100.00
0 0.00
2 园林
7 14
6 85.71
1 14.29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
3 28 40 23 82.14
6 21.43 育
4 工艺美术 13 34 10 76.92
1 7.69
5 材料化学 36 44 27 75.00 16 44.44
6 运动训练 36 39 27 75.00
7 19.44
7 体育教育 50 43 37 74.00 10 20.00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
8 35 42 25 71.43
6 17.14 理
9 地理信息科学 24 37 17 70.83
7 29.17 10
播音与主持艺术19 34 13 68.42
5 26.32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 11 22 34 15 68.18
8 36.36 境 其中为低年级授课教授 数量 比例(%)
0 0.00
0 0.00
5 83.33
1 100.00 11 68.75
4 57.14
9 90.00
5 83.33
5 71.43
5 100.00
5 62.50 具有硕士﹑博士学位 数量
比例(%)
1 100.00
6 85.71 26 92.86 11 84.62 32 88.89 33 91.67 46 92.00 33 94.29 22 91.67 17 89.47 21 95.45 36 12 生态学 28 33 19 67.86
7 25.00
5 71.43 27 96.43 13 化学 70 60 47 67.14 20 28.57 12 60.00 60 85.71 14 物理学 73 45 49 67.12 22 30.14 13 59.09 65 89.04 15 心理学 21 35 14 66.67
5 23.81
5 100.00 21 100.00 16 表演 18 47 12 66.67
3 16.67
2 66.67 12 66.67 17 中国画 24 51 16 66.67
7 29.17
6 85.71 23 95.83 18 广播电视学
9 21
6 66.67
2 22.22
2 100.00
9 100.00 19 运动康复 21 30 14 66.67
3 14.29
2 66.67 20 95.24 20 历史学 42 52 28 66.67
9 21.43
6 66.67 39 92.86 21 思想政治教育 29 43 19 65.52
6 20.69
5 83.33 27 93.10 22 教育学 29 42 19 65.52
9 31.03
6 66.67 29 100.00 23 会计学 20 32 13 65.00
3 15.00
2 66.67 14 70.00 24 生物技术 34 39 22 64.71
9 26.47
8 88.89 33 97.06 25 数字媒体艺术 17 46 11 64.71
3 17.65
2 66.67 15 88.24 37 26 生物科学 61 43 39 63.93 17 27.87 15 88.24 59 96.72 27 法学 22 49 14 63.64
6 27.27
4 66.67 18 81.82 28
数学与应用数学82 44 51 62.20 14 17.07 11 78.57 79 96.34 29信息与计算科学18 27 11 61.11
5 27.78
2 40.00 16 88.89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 30 23 33 14 60.87 10 43.48
7 70.00 21 91.30 划 31 应用统计学 25 36 15 60.00
3 12.00
1 33.33 23 92.00 32 制药工程 31 42 18 58.06
8 25.81
8 100.00 28 90.32 33 动画 19 55 11 57.89
2 10.53
2 100.00 17 89.47 34 汉语言文学 72 67 41 56.94
9 12.50
6 66.67 71 98.61 35 音乐学 37 79 21 56.76 10 27.03
7 70.00 36 97.30 36 俄语 45 70 25 55.56
9 20.00
6 66.67 41 91.11 37 广播电视编导 18 34 10 55.56
5 27.78
5 100.00 18 100.00 38 旅游管理 22 38 12 54.55
5 22.73
3 60.00 19 86.36 39 视觉传达设计 22 39 12 54.55
0 0.00
0 0.00 17 77.27 38 40 美术学 44 77 24 54.55
5 11.36
3 60.00 37 84.09 41 秘书学 26 33 14 53.85
4 15.38
2 50.00 23 88.46 42 摄影 13 32
7 53.85
3 23.08
2 66.67 11 84.62 43 环境设计 30 37 16 53.33
1 3.33
1 100.00 23 76.67 44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19 18 10 52.63
1 5.26
1 100.00 19 100.00 45 文物保护技术 21 35 11 52.38
3 14.29
3 100.00 16 76.19 46 地理科学 39 41 20 51.28
8 20.51
6 75.00 39 100.00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 47 20 60 10 50.00
4 20.00
3 75.00 19 95.00 论 48 经济学 18 29
9 50.00
5 27.78
3 60.00 17 94.44 49 公共事业管理 24 33 12 50.00
3 12.50
2 66.67 22 91.67 50 小学教育 28 38 14 50.00
5 17.86
4 80.00 27 96.43 51 书法学 22 35 11 50.00
1 4.55
1 100.00 19 86.36 52 音乐表演 35 69 17 48.57
9 25.71
9 100.00 33 94.29 53
劳动与社会保障25 32 12 48.00
5 20.00
3 60.00 25 100.00 39 54 学前教育 23 52 55服装与服饰设计23 37 56 绘画 72 103 57 贸易经济 17 31 58 软件工程 15 16 5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8 57 60 经济统计学 16 32 61 教育技术学 16 38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 62 28 39 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63 10 11 技术 64 雕塑 40 81 65 市场营销 25 30 66 翻译 45 52 67 英语 101 65 11 47.83
2 8.70
2 11 47.83
1 4.35
1 34 47.22 11 15.28
7 8 47.06
3 17.65
2 7 46.67
3 20.00
1 17 44.74
4 10.53
2 7 43.75
2 12.50
2 7 43.75
3 18.75
1 12 42.86
3 10.71
3 4 40.00
2 20.00
2 16 40.00
5 12.50
5 10 40.00
3 12.00
3 18 40.00
1 2.22
1 40 39.60
7 6.93
3 100.00
100.0063.6466.6733.3350.00100.0033.33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42.86 22 95.65 18 78.26 62 86.11 17 100.00 15 100.00 36 94.74 13 81.25 15 93.75 26 92.86
9 90.00 33 82.50 21 84.00 42 93.33 98 97.03 40 68 行政管理 18 28
7 38.89
3 16.67
1 33.33 18 100.00 69 录音艺术 11 32
4 36.36
4 36.36
4 100.00 11 100.00 70 商务英语 37 46 13 35.14
1 2.70
1 100.00 34 91.89 71 日语 33 66 11 33.33
2 6.06
0 0.00 29 87.88 72 物联网工程 15 42
5 33.33
3 20.00
3 100.00 15 100.00 73 人力资源管理 22 37
7 31.82
3 13.64
2 66.67 21 95.45 74 汉语国际教育 23 32
7 30.43
0 0.00
0 0.00 22 95.65 75 物流管理 20 34
6 30.00
0 0.00
0 0.00 18 90.00 76 数字媒体技术 14 24
4 28.57
0 0.00
0 0.00 13 92.86 77 舞蹈编导
7 16
2 28.57
1 14.29
1 100.00
4 57.14 78 法语 11 34
3 27.27
1 9.09
1 100.00 11 100.00 79 葡萄牙语 12 48
2 16.67
0 0.00
0 0.00
7 58.33 80 朝鲜语 13 42
2 15.38
0 0.00
0 0.00 13 100.00 81 西班牙语 15 48
2 13.33
0 0.00
0 0.00 13 86.67 41 82 阿拉伯语
8 41
1 12.50
0 0.00
0 0.00
7 87.50 83 波兰语
6 13
0 0.00
0 0.00
0 0.00
5 83.33 42
5.实践、实验教学情况
本学年本科生开设实验的专业课程共计216门,其中独立设置的专业实验课 程37门。
实验技术人员39人,具有高级职称27人,所占比例为69.2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22人,所占比例为56.41%。
同时为更好地适应实验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重新制定了新的实验教学大纲,并对我校实验室进行重新规划。
表28各专业实践、实验教学情况 序号 校内专业名称 实践教学 学分 占总学分比(%) 学分 其中:实验教学 占总学分比(%) 独立开设实验课程门数
1 社会工作 32.0 18.82 8.0 4.71
0 2 资源勘查工程 35.0 20.59 11.0 6.47
0 3 园林 51.0 30.0 27.0 15.88
0 4 表演 86.0 50.59 60.0 35.29
0 5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86.0 50.89 60.0 35.5
0 6 经济学 42.0 24.85 16.0 9.47
0 7 经济统计学 42.0 24.85 16.0 9.47
0 8 贸易经济 37.0 22.02 11.0 6.55
0 9 法学 32.0 19.39 6.0 3.64
0 10 思想政治教育 36.0 22.78 10.0 6.33
0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 35.0 21.88 9.0 5.62
0 12 教育学 54.0 31.76 28.0 16.47
0 13 教育技术学 38.0 22.22 12.0 7.02
0 14 学前教育 65.0 38.24 39.0 22.94
0 15 小学教育 55.0 32.16 29.0 16.96
0 16 体育教育 81.0 48.8 55.0 33.13
0 43 序号 校内专业名称 17 运动训练 18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19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20 运动康复 21 汉语言文学 22 汉语国际教育 23 秘书学 24 英语 25 俄语 26 俄语(非师范) 27 法语 28 西班牙语 29 阿拉伯语 30 日语 31 日语(非师范) 32 朝鲜语 33 波兰语 34 葡萄牙语 35 翻译 36 商务英语 37 广播电视学 实践教学 学分 占总学分
比(%) 76.0 44.71 66.0 39.52 82.0 48.81 64.0 38.1 35.5 20.88 38.5 22.65 38.0 22.35 45.0 26.47 51.0 30.0 53.0 31.55 50.0 29.41 44.0 25.88 52.0 30.77 63.0 37.06 61.0 36.31 56.0 32.94 49.0 28.82 51.0 30.0 52.0 30.59 50.0 29.41 38.0 22.49 学分
50.0 其中:实验教学 占总学分比(%) 独立开设实验课程门数 29.41
0 40.0 23.95
0 56.0 33.33
0 38.0 22.62
0 9.5 5.59
0 12.5 7.35
0 12.0 7.06
0 19.0 11.18
0 25.0 14.71
0 27.0 16.07
0 24.0 14.12
0 18.0 10.59
0 26.0 15.38
0 37.0 21.76
0 35.0 20.83
0 30.0 17.65
0 23.0 13.53
0 25.0 14.71
0 26.0 15.29
0 24.0 14.12
0 12.0 7.1
0 44 序号 校内专业名称 38 历史学 39 文物保护技术 40 数学与应用数学 41 信息与计算科学 42 物理学 43 化学 44 地理科学 45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46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47 地理信息科学 48 生物科学 49 生物技术 50 生态学 51 心理学 52 应用统计学 53 材料化学 54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5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5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
57 师范) 58 软件工程 实践教学 学分 占总学分比(%) 33.0 19.19 38.0 23.31 49.0 28.65 46.0 28.57 46.0 28.57 48.5 29.48 47.0 27.65 43.0 25.29 48.0 28.24 46.0 27.38 52.0 30.59 56.0 33.14 46.0 27.22 34.0 20.12 48.0 29.63 47.0 27.65 55.0 33.13 48.5 29.22 51.0 30.72 58.0 34.52 54.0 32.14 学分
7.0 其中:实验教学 占总学分比(%) 独立开设实验课程门数 4.07
0 12.0 7.36
0 23.0 13.45
0 20.0 12.42
0 20.0 12.42
6 22.5 13.68 13 21.0 12.35
0 17.0 10.0
4 22.0 12.94
0 20.0 11.9
0 26.0 15.29
0 30.0 17.75
0 20.0 11.83
0 8.0 4.73
1 22.0 13.58
0 21.0 12.35 10 29.0 17.47
0 22.5 13.55
3 25.0 15.06
0 32.0 19.05
0 28.0 16.67
0 45 序号 校内专业名称 59 物联网工程 60 数字媒体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
61 术 62 制药工程 63 市场营销 64 会计学 65 人力资源管理 66 公共事业管理 67 行政管理 68 劳动与社会保障 69 物流管理 70 旅游管理 71 音乐表演 72 音乐学 73 音乐学(非师范)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74 (电子音乐制作)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75 (合唱与指挥) 76 舞蹈编导 77 广播电视编导 78 录音艺术 实践教学 学分 占总学分比(%) 52.0 30.95 57.0 33.93 学分26.0 其中:实验教学 占总学分比(%) 独立开设实验课程门数 15.48
0 31.0 18.45
0 58.0 34.73 32.0 19.16
0 53.0 30.72 27.0 15.65 14 41.0 25.47 15.0 9.32
0 44.2 26.31 18.2 10.83
0 42.0 26.09 16.0 9.94
0 40.0 24.84 14.0 8.7
0 38.0 23.6 12.0 7.45
0 39.0 24.22 13.0 8.07
0 39.0 24.22 13.0 8.07
0 40.0 25.0 14.0 8.75
0 86.0 50.89 60.0 35.5
0 73.0 43.2 47.0 27.81
0 86.0 50.89 60.0 35.5
0 86.0 50.89 60.0 35.5
0 86.0 50.89 60.0 35.5
0 86.0 50.89 60.0 35.5
0 62.0 36.69 36.0 21.3
0 69.0 40.83 43.0 25.44
0 46 序号 校内专业名称 79 播音与主持艺术 实践教学 学分 占总学分
比(%) 72.0 42.6 学分46.0 其中:实验教学 占总学分比(%) 独立开设实验课程门数 27.22
0 80 动画 62.0 36.47 36.0 21.18
0 81 美术学 86.0 50.59 60.0 35.29
0 82 绘画 91.0 53.53 65.0 38.24
0 83 绘画(版画) 60.0 35.71 34.0 20.24
0 84 绘画(油画) 65.0 38.69 39.0 23.21
0 85 雕塑 86.0 50.59 60.0 35.29
0 86 雕塑 67.0 39.88 41.0 24.4
0 87 摄影 54.0 31.95 28.0 16.57
0 88 书法学 86.0 50.59 60.0 35.29
0 89 中国画 86.25 50.74 60.25 35.44
0 90 视觉传达设计 83.0 48.82 57.0 33.53
0 91 环境设计 77.5 45.59 51.5 30.29
0 92 服装与服饰设计 84.0 49.7 58.0 34.32
0 93 工艺美术 84.0 49.7 58.0 34.32
0 94 数字媒体艺术 68.0 40.0 42.0 24.71
0 95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38.0 22.35 12.0 7.06
0 96 英语(非师范) 50.0 29.41 24.0 14.12
0 97 科学教育 37.0 22.16 13.0 7.78
0 47
6.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本学年学校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63个,共接纳学生10433人次。
采用不 同专业不同实习方案的原则。
在师范专业的实习中坚持四年一体、全程化分阶段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 能力培养分解到各个教学阶段,强化了从师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
通过覆盖全省的G-U-S教师教育联盟实现各师范专业混合编队。
今年在加强教师教育联盟暨教师教育实习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完成了对G-U-S联盟内实习学校的考察调研工作。
建立全面、完备的实习学校数据库和相关的档案资料,实现了2021届师范专业实习生3325人的教育实习混合编队工作。
同时对现有的教育实习示范基地开展省内优化省外拓展工作,巩固发展省G-U-S教师教育联盟建设,探求招生、实习、就业“一体化”联盟发展建设新理念,谋划教育共同体新联盟新模式。
在专业实习中完善专业实习计划管理、审核和监督,督促各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执行专业培养方案。
疫情期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习实训方式,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深度挖掘网络教学资源,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利用微信群、腾讯会议等平台,对学生开展指导,突破空间限制,确保专业实习效果。
推进实训场馆建设。
建设实训中心530平方米,承担实践课程2808学时,受益覆盖师生约2370余人,
7.学风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校党委十分重视学风建设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和《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学风建设实施细则》,强化“以学生发展为第一导向、以学生需要为第一目标、以学生满意为第一标准”的工作原则,从教育导学风、管理促学风、活动浓学风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实现“四个转变”。
此外我们还根据一到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学习状况的差异,实施分层次分阶段教育,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进行基础文明、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加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的经费投入力度。
对获奖学生和指导老师进行激励和奖励机制,依托“挑战杯”、“建模比赛”、“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大赛”等科技文化活动上取得的骄人成绩,营造了浓郁的求学和科技创新学术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新生“专业情志教育”、“行知青年讲坛”、大学生理论学习系列宣讲活动激发学生立志为学情感动力。
发挥学生中先进分子的示范作用。
通过定期评选“十佳大学生”、优秀班集体和学生工作先进单位等点面结合的形式,典型示范、宣传引导,形成人人爱学习、人人求创新的良好学习氛围。
48 扩展服务范围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专门为考研学生在教学楼和公寓内设立通宵学习的自习室,图书馆延长了闭馆时间,各部门通力合作,为全体同学安心学习保驾护航,此外定期检查宿舍晚归和校园安全隐患,为优良学风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环境保障。
学校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将学风建设作为我校常规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校教职员工努力为学生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增强学习内驱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成才的主体作用,全面提升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每学期定期进行两次全校范围的常规教学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工作,以促进学风建设。
开学初教学工作检查和期中教学工作检查,针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出勤情况、听课情况、教学设备使用情况、教学环境卫生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
学期末开展考试纪律宣传及巡查工作,对参考学生开展考风考纪教育,依靠严肃考风考纪促进学风建设。
(三)人才培养情况 学校以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本学年按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加大力度对严把毕业关口,出台相关政策严肃毕业生授予学位的条件,取缔毕业前的循环考试。
2021年本科毕业生7903人,毕业率为95.47%,学位授予率为99.95%。
截至2021年8月31日,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5.82%。
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企业事业单位1363人,占17.25%。
升学1120人,占14.17%。
表29各专业毕业生毕业、就业情况 学生与本学学年内学 当年毕业生 本科学 应届毕 序号 专业 院授课教师生流动净 去向落实率 生数 业生数 之比 值 (%)
1 广播电视学 477 59.63 -14 131 80.15
2 经济学 565 37.67 -
5 162 75.93
3 朝鲜语 203 33.83 -
9 48 91.67
4 地理科学 802 33.42 19 145 86.21
5 软件工程 427 32.85 -
2 99 89.90 49 学生与本学
学年内学 当年毕业生 本科学 应届毕 序号 专业 院授课教师生流动净 去向落实率 生数 业生数 之比 值 (%)
6 汉语言文学 1785 30.78 25 577 72.10
7 会计学 540 30.00 -
4 191 84.82
8 音乐表演 843 29.07
0 182 93.41
9 思想政治教育 562 计算机科学与技 10 673 术 11 地理信息科学 590 28.10
26.9226.82
8 181 85.64 -
6 157 90.45 -11 146 95.21 12 舞蹈编导 186 26.57
0 36 94.44 13 音乐学 708 26.22
0 175 86.86 14 旅游管理 471 26.17 -13 91 83.52 15 物理学 1080 25.71 21 262 96.56 16 贸易经济 384 25.60 -
1 59 83.05 17 历史学 714 25.50 15 177 92.66 18
数学与应用数学1331 25.11 29 337 81.90 19 化学 1004 24.49 11 234 89.74 20 表演 256 23.27
0 52 94.23 21 日语 488 23.24
0 116 87.93 22 法学 482 22.95 19 103 86.41 23 物流管理 343 22.87 -16 81 76.54 24 数字媒体技术 273 22.75 -
3 69 79.71 25 人力资源管理 362 22.63 -
7 92 79.35 26 阿拉伯语 67 22.33 -
5 20 100.00 50 学生与本学
学年内学 当年毕业生 本科学 应届毕 序号 专业 院授课教师生流动净 去向落实率 生数 业生数 之比 值 (%) 27 学前教育 495 21.52 -
4 125 86.40 28 物联网工程 271 20.85
0 81 88.89 29 广播电视编导 371 20.61
0 79 78.48 30 摄影 243 20.25
0 49 75.51 31
劳动与社会保障279 19.93 -
5 55 94.55 32 动画 357 18.79
0 84 84.52 33 生物科学 818 18.59 10 215 88.84 34 市场营销 333 18.50 -
9 57 80.70 35 英语 1507 17.94 30 424 86.08 36 体育教育 706 17.65
8 126 92.06 37 小学教育 418 17.42 -
1 91 98.90 38 书法学 237 16.93
0 53 67.92 39
信息与计算科学288 电子信息科学与 40 346 技术 41 应用统计学 377 16.0015.7315.71 -
1 66 89.39 -
2 81 86.42
1 69 76.81 42播音与主持艺术267 15.71
0 54 90.74 43 数字媒体艺术 251 15.69
0 51 84.31 44 经济统计学 233 15.53 -
5 30 73.33 45 葡萄牙语 123 15.38 -
6 33 93.94 46 美术学 605 14.76
0 194 89.18 47 法语 147 14.70 -
2 41 85.37 51 学生与本学
学年内学 当年毕业生 本科学 应届毕 序号 专业 院授课教师生流动净 去向落实率 生数 业生数 之比 值 (%) 48 绘画 704 14.67 57 137 87.59 49 汉语国际教育 261 14.50
5 63 79.37 50 教育技术学 230 14.38
0 65 96.92 51 俄语 328 13.67 -
4 91 91.21 52 行政管理 177 13.62 -16 43 76.74 53 西班牙语 148 13.45 -
2 39 89.74 54 文物保护技术 170 13.08 -
3 45 95.56 55 视觉传达设计 280 12.73 40 69 66.67 56 录音艺术 123 12.30
0 24 87.50 57 心理学 238 11.90
2 53 96.23 58 工艺美术 147 11.31 45 45 91.11 59 环境设计 337 11.23 56 101 90.10 60 生物技术 341 10.66
0 67 73.13 61 波兰语 31 人文地理与城乡 62 216 规划 自然地理与资源 63 202 环境 64
服装与服饰设计191 10.3310.299.629.10 -
5 0 0.00 -11 34 73.53 -14 39 89.74 43 70 94.29 65 雕塑 223 8.92 35 36 97.22 66 制药工程 228 8.77 -
1 56 92.86 67 中国画 205 8.54
0 37 91.89 68 公共事业管理 130 7.65 -
7 40 95.00 52 学生与本学
学年内学 当年毕业生 本科学 应届毕 序号 专业 院授课教师生流动净 去向落实率 生数 业生数 之比 值 (%) 69 翻译 296 7.59
1 78 79.49 70 园林 43 7.17
0 37 70.27 71 材料化学 215 6.94 -
3 48 83.33 72 教育学 193 6.66
1 100 94.00 73 运动训练 215 5.97
0 23 78.26 74 运动康复 109 5.74 -
2 23 73.91 75 生态学 121 作曲与作曲技术 76 80 理论 武术与民族传统 77 100 体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 78 95 管理 79 社会工作
0 4.32
4.213.572.710.00
0 29 82.76
0 18 88.89
0 8 100.00 -
6 19 94.74
0 20 95.00 表30学生发展情况 项目 内容 总数 526 其中:国际级
2 1.学科竞赛获奖(项) 国家级 97 省部级 427 总数 345
2.文艺、体育竞赛获奖 其中:国际级
1 (项) 国家级 33 53 项目 省部级
3.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篇)
4.学生发表作品数(篇、册)
5.学生获准专利(著作权)数(项)
6.英语等级考试 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
英语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
7.体质合格率(%)
8.参加国际会议(人次) 内容3115336360.0926.5385.370 表3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与参与教师科研情况 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部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参与教师科研情况 创新项目数创业项目数创新项目数创业项目数 参与本学院项目数 参与外学院项目数 26 34 93 132 19
6 表322021届攻本科生读硕士研究生、出国留学情况 项目 人数 免试推荐研究生 186 总数 934 考研录取 考取本校 430 考取外校 428 出国(境)留学 76 54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全面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1.完善质量保障制度,加强外部评价
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抓手,不断完善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制订了《哈尔滨师 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办法》(哈师大发〔2021〕24号)和《哈尔滨师范大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办法》(哈师大发〔2021〕25号)等文件。
加强外部评价,通过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等公司对各专业进行质量分析评价,形成了《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等评价报告。

2.建设质量数据平台,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加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建立教学质量信息采集、上报制度,健全教学质量信息反馈长效机制,形成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常态监测,实现教学质量信息共享,为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学院(部)决策提供智力支持,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推进学院(部)教学工作评价、专业水平评估等专项评估工作。
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审核评估、本科专业认证及评估工作提供数据保障,推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3.加强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加大对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设立校级教改项目,提高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经费支持额度,扩大项目覆盖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参与度。
规范教改项目评审和管理,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4.健全校院(部)两级督导队伍,创新督导队伍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校院(部)两级督导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的校院(部)督导队伍,提高督导工作积极性,增强督导工作的认同度和权威度,拓展督导培训方法。
学校督导高质量完成了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专项检查和本科课 55 程试卷专项检查工作,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对本科教学各环节的监督,推动持续 改进。
学校有专职教学质量监控人员
6人。
具有高级职称的3人,所占比例为 50.0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6人,所占比例为100.00%。
兼职督导员155人。
本学年内督导共听课2613学时,校领导听课100学时,中层领导干部听课200 学时,本科生参与评教422961人次。
表33教学质量管理队伍结构表 总数 校级教学管理 14队伍数 量 比例(%)/ 校级质量监控 6人员队 伍 比例(%)/ 院系教学管理 92队伍数 量 比例(%)/ 职称 学位 年龄 35岁 56岁 正高副高 无职 无学 36-446-
5 中级初级 博士硕士学士 及以 及以 级级 称 位 5岁5岁 下 上
3 2
9 0
0 3101
0 3
7 3
1 21.414.264.2
0 3
9 9 21.471.4 21.4 21.4
0 7.140 50 7.14
3 3
3 3
1 2
3 0
0 4
2 0
0 0
5 0
1 16.633.3 66.633.3 83.3 16.6 500
0 0
0 0
0 7
3 7
3 3
7 19124115515621323039185 20.613.044.5 67.314.1 32.642.319.5 16.35.4316.3 2.17 5.43
5 4
7 9
3 1
9 7 56 (二)推进师范认证工作 推进《哈尔滨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实施方案》的建设,落实《哈尔
滨师范大学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实施意见》,结合师范类认证标准对各师范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进行调整。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构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组织召开师范类专业认证交流会与反馈会,提升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四有好老师”。
我校生物科学、地理科学2个专业高质量通过2020年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6个专业已完成2021年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家进校考查工作。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生满意度
1.校生专业满意度学生在校期间有91%的学生认为能够从学习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有88%的 学生认为具有充足的学习兴趣;有71%的学生经常有很多问题想要向老师提问。
具体到学习行为方面,2020-2021学年在校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课前、课堂、课后的学习积极性均有所提升。
大一大二大
单位:% 课前完成规定的阅读或作业课前梳理知识并发现问题专心上课主动提问或参与讨论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课后复习笔记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搜集/阅读参考资料制定短期学习计划 858988 667676889392 637577798587748283738284 697881 687781 课前课堂 课后 57
2.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就业满意度是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现状的主观评价,从毕业生的角度反映其对 就业质量的满意程度。
本校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81.47%,较2019届(72.43%)有所提高,毕业生就业感受有所提升。
2020届多数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均较上届有所提高,且均在七成以上,其中就业满意度较高的学院是管理学院(86.90%)、教师教育学院(86.84%)、体育科学学院(86.15%)、马克思主义学院(86.00%); (二)应届本科生毕业、学位授予、攻读研究生、就业情况
1.应届本科生就业与升学情况本学年学校按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加大力度对严把毕业关口,出台相关政策 严肃毕业生授予学位的条件,取缔毕业前的循环考试。
本学年的全校学位授予率为97.19%。
表342019-2020届本科生毕业与学位授予情况年份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毕业人数毕业率获得学士学位人数学士学位授予率 2019 7965 782898.28% 7826 98.25 2020 7857 765597.43% 7636 97.19 2021 7903
2.毕业生攻读硕士情况 我校2021届毕业生考研总人数1120人,占2020届毕业生总数的14.17%。
其中考取外校研究生的人数为428人,占考研人数的38.21%,考取本430人,占 考研人数的38.39%。
表352021届攻本科生读硕士研究生、出国留学情况 总数 1120 其中:升学考取本校 430 应届毕业生升学 其中:升学考取外校 428 或深造基本情况 (人) 其中:免试推荐研究生 186 其中:出国(境)深造 76 其中:第二学士学位
0 58
3.就业情况
2021届本科生实际毕业7546人,毕业去向落实人数6476人,去向落实率为 85.82%。
其中签署就业协议(含就业合同)形式就业226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0.01%,灵活就业(含其他录用形式)形式就业305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0.43%,自主创业2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37%。
升学人数为112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4.84%,升学考取本校430人,占比升学人数的38.39%,出国深造的76人,占比升学人数的6.79%。
表36 2021届本科生就业情况学校所在区域总数(省) 总数 3042 学校非所在地区域总数 3434 政府机关 82 21 事业单位 397 414 企业 95 457 应届毕业生去向签署就业协议 部队
3 0 落实情况(人) 参加国家地 22 14 方项目就业 其他 54 706 升学(含出国(境)深造) 551 569 灵活就业 1810 1241 自主创业 28 12 (三)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多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用人单位对
学校毕业生道德品质、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总体评价较高。
用人单位选择聘的主要理由是专业对口、能力和知识结构合格、学校声誉较好等,对毕业生专业知识、与行业相关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满意度均超过95%。
对毕业生个人素质、能力水平等多方面评价的满意度均超过88%。
59
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需求程度及满意度近三年用人单位对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评价在“解决问题能力”、“职业规范 与职业道德”的满意度(均为99%)相对较高,对“压力承受能力”、“创新能力”的满意度(分别为86%、89%)相对较低。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个人素质的需求程度及满意度 近三年招聘过本校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个人素质中“积极的工作态度”、“学习的意愿”的需求程度(均为4.7分)相对较高。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个人素质中“积极的工作态度”的满意度(100%)相对较高。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水平的需求程度及满意度 近三年招聘过本校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知识”、“与行业相关的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需求程度分别为4.6分、4.5分、4.4分。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知识”、“与行业相关的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满意度分别为99%、98%、95%。
(四)奖助学金情况 2020-2021学年度,学校通过各种资助措施为学生发放资金2559.8万元,资 助学生共12808人次,表彰优秀学生追求卓越发展,鼓励和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 生成长成才。
资助金额(万元)资助学生数(人次) 总数政府奖、助学金2559.8 12808 表37本科生奖贷补情况社会奖、学校奖勤工助助学金学金学金 42.0238.648.23 240 43742463 减免学费5.91
9 临时困难补助92.57 2934 其他奖助学金459.19 22097 (五)本科生学习成果 2020-2021学年,我校学生在国际、国家、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得奖526项,文艺、体育竞赛获奖345项,发表学术论文53篇,发表作品36项,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为60.09%,大学生体质合格率85.37%。
60 表382020-2021学年本科生学习成果项目 总数
1.学科竞赛获奖(项) 其中:国际级国家级 省部级 总数
2.文艺、体育竞赛获奖(项) 其中:国际级国家级 省部级
3.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篇)
4.学生发表作品数(篇、册)
5.学生获准专利(著作权)数(项)
6.英语等级考试 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英语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
7.体质合格率(%) 内容5262974273451333115336360.0926.5385.37 (六)毕业生成就 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各层次各类型学生逾40余万。
毕业生在不同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国家尤其是黑龙江的教育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40万的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大批的杰出人才,如,“全国道德模范”张丽莉、“全国劳动模范”王惠生(在西藏阿里工作,被誉为“孔繁森式好干部”)、“感动中国人物”秦艳友、“世界小姐总冠军”于文霞、“中国象棋世界冠军”王琳娜、“世界速滑锦标赛冠军”王北星、“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速滑冠军”付春艳,“全国最美教师”孟祥彬,著名诗人罗振亚、潘洗尘等,杰出企业家姜跃滨、辛玉波、李 61 海波、刘祥宜、张洪亮等人,荣获长江学者称号的刘刚、王永贵、吴晓宏、王爱杰等人。
在基础教育领域:涌现出毕国军、彭雪花、高晶、王明伟、刘大伟等人,在学术上:涌现出清华大学刘刚教授、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上海外国语李勤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曹立波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王爱杰、吴晓宏等人。
我校的毕业生为国家和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七、特色发展 立足师范特色,为国家基础教育输送优秀师资,是哈尔滨师范大学始终坚守的立校兴校之本。
近年来,学校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教师教育的历史机遇,依托学校多年来积淀的办学传统,在师范类专业大力实施教师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卓越教师。
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实现了教师教育的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创新、培养过程创新、社会合作创新,在国家同类院校中走在前列。
近年来,学校以实施卓越教师计划为改革着力点,积极探索符合教师专业要求和职业特点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体制、注重师德、课程为重、本硕贯通、协同育人等方式,构建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教师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师教育改革的组织领导,由教师教育学院具体负责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
学校在教师教育学院成立了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学教育、计算机科学等10个教师教育专业的“行知实验班”,先期通过择优选拔和零表录取等方式保证生源质量,为改革试点的成功运行提供了保障。
学校建立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教务部门业务指导,教师教育学院和各专业学院分工协作、互相配合的运行机制。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改革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教务处负责组织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明确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教务处和高教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负责对改革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测与评估;教师教学发展实训中心负责组织、管理教育实践环节;教师教育学院组织实施行知班人才培养工作;教育科学学院负责为其讲授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等课程;各专业学院负责选派本学院优秀专业课教师为教师教育学院讲授学科专业课程等。
62 (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1.优化课程模块设置一是目标导向,科学定位。
按照“夯实必修课、拓展通识课、重视实践课、 强化教师教育课”的思路,设置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五个课程模块的卓越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按照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比重适当、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标准,合理核定四年课程总学分和总学时。
二是全面培养,分段教学。
一二年级集中进行通识文化教育和学科专业教育,三四年级着力进行教师专业教育和教师技能培训。
三是突出重点,强化“师”教。
以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为重点,开设《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师职业道德》等教育理论课和《中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训练》等学科教学技能课。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以“知识学习自主化、学生课堂主体化、作业形式多样化、教学评价多元化、能力考核过程化”的“五化”为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从被动学习的“聆听者”转变成主动参与课堂的“建构者”,教师从“课堂主体”转化为“课堂主导”,课堂从“授课式”转变为“研讨式”,教学过程从“预设性”转化为“生成性”,作业从“习题式”增加到“实训式”

标签: #微信有 #传媒 #微信群 #怎么样才能 #表情 #话费 #传媒 #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