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亲朋好友骗了一圈,微信的百万医疗险怎么样

医疗险 3
A09法治 2022年4月27日星期
编辑/杨唯伟校对/张清晨电话:0553-3827246 新闻热线:3838110 沉迷网络博彩,他亲朋好友骗了一圈 鸠江公安破获一起特大诈骗案案值1000余万元 他沉迷网络博彩后,原本经营不错的公司垮了。
为了借钱,他以种种借口“借”遍亲朋后远走他乡。
其后变本加厉,将自己包装成实力雄厚、人脉“通天”的企业家,骗女友,骗好友,骗所有信任他的人。
4月25日,当办案民警介绍犯罪嫌疑人盛某数年来涉嫌诈骗多人,案值1000余万元时,其细节让人咂舌。
沉迷网络博彩“借”遍亲朋后出走 4月25日,记者得到消息称,日前鸠江公安部门破获一起特大诈骗案,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涉案金额如此之大,近年来比较少见。
事情要从今年3月说起,辖区居民报警称被诈骗300多万元。
听说案值如此巨大,警方非常慎重,立即展开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盛某可能不仅仅涉及这一单个案件,经过抽丝剥茧,充分掌握了嫌疑人涉嫌诈骗的犯罪事实。
犯罪嫌疑人盛某归案后,如实交代了自己贪图享乐,虚构承包大型工程,伪造大量银行汇款单据、工程合同、冒充领导干部骗取众多被害人的信任,共诈骗100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
对于今年30余岁的盛某来说,人生以2018年为分水岭。
2018年,盛某在老家皖南某县经营着一家建设公司,公司状况不错,盛某每年至少能有数十万元的盈利。
满足现状之际盛某又迷上了网络博彩。
盛某以种种借口 找亲戚朋友借钱,而且有借无还,最终在老家待不下去远走他乡。
不思悔改对好朋友“下手” 因为早年间因业务往来他对芜湖等地比较熟悉,盛某来到芜湖。
对于自己的状况,盛某认为只是运气不佳所致。
为了“搞钱”,盛某最先联系上一个好朋友,以亲人死亡、孩子重病、事业遇困境等种种悲惨的遭遇博得同情,并多次“借”款达数百万元。
让民警都感慨的是“这个人很善于揣摩人的心理,很会编故事,也善于取得别人信任”。
比如他对这位朋友曾说,“兄弟,能不能再借我……老婆烧头七……我也准备去死了……如果不是为了儿子”。
一段话让人以为这是一个专情的慈父,同情心油然而生。
有了这位朋友的“启动”资金后,他开始包装自己,在租车公司租赁宾利、路虎等多部豪车,每月租车费用达十多万元。
盛某不但通过外在的形象、座驾等包装出自己的“实力”,而且通过伪造微信聊天记录、税务部门缴税提醒 等让人对他产生很有实力的印象。
他还当着别人面说着大项目、往来款项,不断加强这一印象。
骗取女友一家信任再“借”300多万元 更让人惊讶且不齿的是,尽管早有妻子孩子,但是他在芜湖还交往了一个女朋友,能言善道的他称自己还是单身,因忙于事业一直没有顾及个人问题。
盛某不但成功骗取了这名女孩的感情,还骗取了女孩一家人的信任。
2021年他声称事业发展太快,需要资金周转,如果有人愿意借贷,他会以高额利息感谢。
女朋友一家深信不疑,为他介绍了一名朋友,盛某又陆续成功“借”到300万多元。
因为迟迟不能归还,对方选择了报警。
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警方也提醒市民,“不要相信高额利息借贷,民间借贷利率超相关标准不受法律保护”。
记者吴敏 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独居老人接到诈骗电话民警及时上门解释 本报讯4月26日15时,芜湖市 公安局镜湖分局东门派出所接报警 称,辖区一位老人可能接到诈骗电 话,对方和她聊了2个多小时,老人 非常害怕,不知如何是好。
报警人 是老人侄子,人在外地。
民警立即赶至老人家中了解情 况,老人季某某独居,70岁,未婚无 子女。
当日接到自称芜湖市通信管 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说管理 局收到上海那边信息,老人在银行 欠了两百多万元,此外,3月21日有 人以老人身份证在上海某区注册了 一张电话卡,这张电话卡在网上违 规发短信涉嫌诈骗。
对方建议她向 上海公安报案,提供了一个电话号 码给她,让她用微信进行操作。
因 老人用的是老人机无法操作,对方 让老人立即购买一部智能手机再操 作。
季某某很害怕。
民警耐心向老人解释,告知老 人公安机关不会在电话里要求群众 进行这些操作。
即使真涉及违法犯 罪问题,外地公安机关找当事人也 会和当地公安机关联系。
经过民警 耐心解释和对诈骗人员手段的分 析,老人明白了自己接到的是一个 诈骗电话。
庆幸的是,老人没有钱 财损失。
记者
吴敏 一方隐瞒精神疾病,婚姻是否可撤销? 2020年8月,王某与陈某经人介绍认识,并于同年9月登记结婚。
婚后,王某发现陈某行为异常,经常自言自语,甚至无故离家出走,之后从陈某父母口中得知,陈某婚前患有精神疾病,只是在与王某结婚时,病情得到控制,没有如实告知王某。
后经王某调查,陈某最早于2017年1月到专业精神疾病医院治疗过,经医院诊断,陈某患有精神分裂症,病历家族史一栏记载陈某母亲有精神分裂症病史,后陈某多次到医院治疗。
王某以陈某婚前未如实告知其患有精神疾病,坚决要求撤销与陈某的婚姻。
王某是否可撤销与陈某的婚姻,存在以下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陈某患的精神疾病属于重大疾病,且该疾病具有家族遗传史,婚前未如实告知王某,王某可撤销该婚姻。
第二种意见认为,陈某患的精神疾病通过药物治疗,能够得到控制,不属于重大疾病,即使婚前未如实告知王某,王某也不能撤销该婚姻。
沈楚雄律师同意第一种意见,理 由如下:首先,重大疾病通常是指医治花 费巨大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第八条“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疾病的检查:(一)严重遗传性疾病;(二)指定传染病;(三)有关精神病。
经婚前医学检查,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出具婚前医学检查”之规定,陈某在婚前患有精神疾病,且病历显示该精神疾病有家族遗传史,之后陈某多次治疗该精神疾病,说明陈某患病的事实对组建家庭和繁衍后代具有重大的影响,故陈某患的疾病属于重大疾病范围。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53条第一款“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之规定,陈某患的精神病属于重大疾病范围内,陈某婚前应将患病的信息如实告知王某,但是陈某婚前没有如实告知其患病的事实,致王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陈某办理了结婚登记,而王某坚决要求 撤销婚姻关系,坚决不同意与陈某共同生活。
综上,王某有权要求撤销与陈某的婚姻。
沈楚雄 讣告 中国共产党党员、原马塘区人大常委王昌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25日20时在皖医附属第二医院不幸逝世,享年88岁。
王昌华同志生于1934年5月,南陵人,于195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5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南陵县公安局、县人委办公室任干事、秘书、股长、科员,1959年8月先后调入芜湖地区文化局、商业局任副科长、1979年5月先后调入省文化局、芜湖报社工作、1981年12月调到马塘区工作,先后任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区人大办公室协理员、专职常委等职务,1995年4月离休。
王昌华同志一生忠于党,自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平时工作勤勉敬业,作风朴实,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遵照本人生前遗嘱,丧事从简,定于2022年4月27日上午9时,在芜湖市回然园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敬请生前亲朋好友前往吊唁。
中共弋江区委老干部局2022年4月26日

标签: #通讯录 #传媒 #有我 #名片 #一拍 #重庆 #北京 #创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