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草原来,微博不能转发了怎么办

姻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2013年3月1日星期五名誉主编:袁仁国主编:李芸编辑:于思奇校对:王心怡Tel(押010)82614599E-mail押dushu@ 这里有家的感觉 “来北京这么多年了,近几年也开始经常说蒙古语了,也在弘扬民族文化上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但每每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听着有人用蒙古语打电话就特别想去认识一下,说说话。
可是不敢,只是听着蒙古语然后心里美滋滋地离去。
” 这段话来自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下简称“文化班”)的微博,是这个公益组织的副会长额尔敦巴特尔在转发了一段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巴特尔用蒙古语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视频后的肺腑之言。
额尔敦巴特尔现在在北京中关村的一家私人公司工作,虽然周末要值班,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去文化班“上班”的兴致。
“我就特乐意领导跟我说倒班,周六休息,周日值班。
这样周六我就能去为文化班工作了。
” 额尔敦巴特尔的这份工作并没有报酬,这是一份志愿服务的公益活儿。
吸引额尔敦巴特尔加入这个公益组织的其实就是“能有人陪他讲蒙古语”,“有家的感觉”。
所以从2008年9月,文化班第一次开课,额尔敦巴特尔闻讯赶来帮忙至今,5年过去了,虽然他养家糊口的工作换过,可这份志愿服务的工作却一直延续至今。
同为蒙古族,孙岩每周六也会来文化班报到,他是这里的学生。
6岁以前,孙岩只会讲蒙古语不会讲汉语,但是由于父亲工作变动,孙岩所处的环境让他逐渐忘记了母语。
直到8年前,孙岩母亲去世,让他有了更为强烈地拾起母语的愿望。
“我妈的汉语发音不是很好,认识的汉字也不多,但是为了跟我交流,她一直坚持用汉语跟我沟通。
所以我一直想能有机会系统地拾起蒙古语,跟她用蒙古语进行交流,但现在这是我的毕生遗憾。
”或许是他不敢再直面那段过去,孙岩让记者从他发过来的一篇日志中,寻找他学习蒙古语的原因,这是其中一段。
传承文化的纽带 现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的大四学生翠玲每周六也会到文化班工作,她同额尔敦巴特尔一样,是为这个文化班服务的志愿者。
从小学至大学一直坚持上民族学校的翠玲是2009年10月1日开始在文化班做志愿者的,半年后,考核合格的翠玲成了文化班的一名老师。
“起初我只是一种爱好,但后来慢慢地被这里老师、志愿者和学生的坚持和激情所感染,所以我一直坚持着。
” 打动翠玲的事情有很多很多:有学生每周六都从天津专程赶来北京上课,风雨无阻;有儿童班的家长个人出资为大伙编辑、印制儿童班的课本,还有志愿者教师阿如汗在堵车、跌倒的情况 我从草原来 姻本报见习记者于思奇 下,仍奋力跑来按时给同学上课……这些点滴让翠玲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沉甸 甸的。
尽管每周翠玲所教授的口语课只有两节,共100分钟,但她都会在课余花上两到三天的时间备课,而口语课因为还没有固定教材,所以她常常跑去学校的图书馆参考各种资料。
经过5年的发展,现在文化班的课程已经非常系统。
从字母课、儿童语言课、成人零基础语言课、深度阅读课这些蒙古语学习课程到历史、习俗、舞蹈、音乐等其他文化类课程。
对于这种课程设置上的考量,文化班的创建者,现就职于民族出版社的会长萨茹拉可谓是煞费苦心,她说:“民族文化不光是语言,还包括音乐、舞蹈、民俗等等,而语言的学习又是枯燥的,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小调剂’既能让学生们更开心地学习语言,又能传承蒙古族比较有特色的艺术。
” 这样的课程设置也的确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和喜爱。
文化班9班学员丁金丰就告诉记者:“语言、音乐和民俗的课程,我都非常喜欢,也都一直坚持上,从没落过课。
” 说起这个汉族学员丁金丰,孙岩和同学们都很佩服,他不仅是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一名在读博士,还是9班的第一名,所以大家喜欢叫他“学霸”。
谈起为何来文化班学习,这个来自吉林四平的小伙毫不掩饰自己对蒙古文化的热爱:“我觉得蒙文因为是竖版的文字写起来比较漂亮,而蒙古语本身是一种韵律语言,听起来就很好听。
而且,我本身是从事言语认知研究的,学习语言可能今后也会对我的研究有所帮助。
” “爱”传万家 而其实,文化班上像丁金丰这样其他民族,甚至其他国籍的学员还有很多。
不同民族、 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人在每个学期的周六都聚在一起,为的就是弘扬和传承少数民族的优良文化。
2008年5月底,刚刚参加工作一年的萨茹拉在北京参加朋友聚会,大家聊到现在很多蒙古族的孩子都不会讲蒙古语,北京没有官办的蒙古族学校,所以希望蒙古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萨茹拉能够开办这样一所能够教授蒙古语又传播蒙古族文化的学校。
同年9月,在这个免费文化班开班试听的第一天,就来了40多名学员和两万元捐助款,这更是坚定了萨茹拉做好这件事的决心。
为了能够让文化班的教师队伍稳定且质量过硬,萨茹拉和她的“智囊团”进行了多次头脑风暴,并最终制定了一套从志愿者做起,通过考察 记者手记 节后,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响起,我乘坐的“草原列”的车轮也越转越快。
这趟由满洲里途径北京开往呼和浩特被大家亲切地唤作“草原列”的火车,一直以来都是内蒙古东西部人民联系的重要桥梁。
而今,它将载着我,还有我满腹的乡愁,驶向北京。
告别了家乡,背着行囊独自去北京打拼,我是数以万计的“北漂”一员。
拥挤的车厢内,我四处寻摸着可以安放手中行囊的空间,一个短发女生将一个平放于地的黑色琴盒立了起来,示意我可以把行李放在她的琴盒旁边。
我扫了一眼那个黑色琴盒,笑着问她,喜欢吉他?她笑了笑,告诉我,那盒子里装的是马头琴。
身为蒙古族的我,竟然还是头一次在现实生活中见到这东西,不由得跟她围绕着这琴闲谈起来。
女孩姓赵,2012年刚从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现在在北京是一名大学生村官。
马头琴是她去年 其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蒙古语水平来进一步选拔为助教,然后通过试讲成为教师的完善教师选拔制度。
“当上老师,我们会给他每个月200元到300元的工资。
”萨茹拉解释道。
今年,成立五年的文化班已经有学生处、教研室、财务处、人事处等等各个部门,1000多名学员和30多名教师。
而支撑着它走到今天的除了执著付出的老师和志愿者、渴求知识的学生,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与捐助。
“现在,许多城市也有了类似我们这样的语言文化学习班,有很多也是免费的,还有联系我们‘取经’的。
”萨茹拉开心地告诉记者。
3月2日,新一学期文化班又要开课了。
才开始学的,带着琴回家过年就是为了能演奏给父母听。
小赵的父母都是蒙古族,但小赵却说自己“除了身份证上的民族一栏与旁人不同,其他毫无差异”。
“我一直上的普通学校,不会讲蒙古语,不认识蒙文,对蒙古文化也不是很了解,而且由于我妈也不会讲蒙古语,所以现在我爸在家都没有人同他讲蒙古语,他就只能自己看着蒙古语频道自言自语。
” 这也是小赵学习马头琴的初衷,她说她想通过学习,渐渐找回自己,能同父母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而我也从这次闲谈中,了解到了一个能免费学习蒙古族语言和文化的公益组织———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
其后,一夜无眠,小赵的处境与我,还有很多不会讲自己民族语言,不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人又是何等相似? ①② ①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上,外籍学员和其他各族学员身穿蒙古袍。
②祖籍河南的蒙古族大爷来文化班寻根。
民族文化的传承应该“做加法” ———访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洋 姻本报见习记者于思奇 《中国科学报》:你如何看待国内目前正在兴起的为推动民族文化传承而开设的公益组织,譬如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 张海洋:这是从现代到后现代的社会转型期间,人们所产生的一种需求。
为了实现现代化,人们放弃了诸如本民族语言等在内的很多自己的东西,却发现一切并未变得更好。
现代化并不能满足人的归属感、价值认同等方面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开始重新了解自己的文化,寻找这种文化认同,在我看来这是很正常而且很深刻的。
而当这种需求产生后,作为一个共同体的民族,有人在道德感的促使下站出来提供这种服务,我觉得是很正常的,也是非常值得理解和支持的。
《中国科学报》:目前,民族聚集地区民族语言授课的学校正逐渐减少,北京这种大城市也很少有官办民族学校,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为什么离开了民族聚集地区,很多人却又想重拾他们的母语? 张海洋:我觉得应该把这个问题放在现代化背景下来理解。
当地政府可能有一种现代化的冲动。
而那些真正离开了家乡的人,在发现外面的世界精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诸多无奈,这时,他可能又重新感受到家的东西的重要。
这跟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恨不得废了古汉语而后恢 复是类似道理。
这种发生在家乡以外区域的文化复兴其实就是因为人与他所处的文化发生离散后,才又发现自己文化的重要。
《中国科学报》:现在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处境是怎样的? 张海洋:总体来说,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来说,中国人目前的民族意识跟世界发达地区相比是比较滞后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国民教育在这方面的滞后。
而目前世界已经形成了一种保护文化多样性,传承文化多样性的潮流,这跟现代化的进程是相关的。
越早进行现代化的国家,就越早感觉到现代化进程中的不足。
比如2008年加拿大总理哈珀就在众议院对以往曾强迫原住民儿童离开家庭、住进与原族群完全隔离的“寄宿学校”一事向原住民群体道歉,在西方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事件。
这其实就反映出各国对当时现代化过头的悔悟。
不过,在这方面,中国百姓的一些民间行动跟世界潮流实际上是比较符合的。
而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开始较晚,所以我们少数民族文化还是保留相对较好的。
但具体到各个民族,这方面就比较多样了。
现在看来,有文字的民族在做这方面的保护时会比较方便,动力也更强;而那些没有文字的民 族在文化传承这方面确实也就压抑了。
《中国科学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它的 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里?张海洋:我认为有两点。
一是这是认识到现代化过程中的失误,然 后通过复兴民族文化来恢复人的权利,希望能 够通过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来达到对人的尊重,所以那种仅仅通过录音留存民族语言的做法我不赞同。
二是因为人和文化是一体的、不分离的,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是对人本身的认同,是民族和文化的自信问题。
而且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并不意味着放弃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或者文化。
《中国科学报》:目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困难在哪里?你有何建议? 张海洋:我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从政府到民众,对文化之于人的重要性的理解还是不够。
考虑这个问题不能从功利角度出发,不能把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而是要从是否有利于做他自己民族文化传承人的角度来考量。
除此以外,如何协调单一发展观和多元文化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难的。
我的建议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应该做加法而不能用替代法或者减法———既要让他学习本民族原来的东西,也要学习新的东西。
文化资讯 国图与总后勤部共建数字图书馆 本报讯日前,由国家图书馆与总后勤部共 建的军队后勤数字图书馆在总后勤部档案馆正 式开通,面向全军后勤官兵提供个性化、知识化 和信息化服务。
后勤数字图书馆内容涵盖“衣、食、住、行、 医、用、修”等与后勤相关的数字资源和有关文 学、艺术、哲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普适性图书 资料。
广大官兵可以在电脑上浏览国家图书馆 提供的中文电子图书、学术讲座视频、音频资源 及老照片等数字资源,资源总量达到
8TB。
同 时,国家图书馆与总后勤部签署了合作共建协 议。
(张鹏) 中国科学院文联召开换届大会 本报讯近日,中国科学院文学艺术联合会换届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科学院文联主席郭 曰方作了第四届文联工作报告;会议通过了修 改后的中国科学院文联章程;会议通过了第
届文联主席团名单。
第五届文联聘请郭传杰、 王玉民、王绶
琯、曾庆存、林群、刘大为、高洪 波、刘佳维、欧阳中石担任顾问。
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何岩向第 五届文联主席郭曰方颁发了聘书,并作了重要 讲话。
他希望院文联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办会方 向,围绕中科院的中心工作,进一步
发挥文化 建设的功能,为科技创新和创新文化建设服 务,要积极培养人才,吸收青年人才加入各个 协会;中国科学院京区党委副书记王秀琴致辞 祝贺大会召开。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文联副主席、国家纳米 科学中心党委书记刘洪海主持。
换届大会后召开了第五届文联主席团第 一次会议,对
2013年工作重点进行了讨论。
中 国科学院第五届文联秘书长侯兴宇主持了会 议。
(郑培明) 山西举办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 本报讯近日,山西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 太原中国煤炭博物馆举行。
我国壁画艺术兴于汉晋,盛于唐宋,延至 明清,且存世历代壁画精品多出自寺庙宫观和 墓葬之中。
山西素有“古代壁画艺术宝库”之 称,现存的古代壁画有27000多平方米,并以 寺观壁画为主,占到全国寺观壁画总面积的 72.6%。
这次展出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精 品壁画34幅,共500多平方米。
据介绍,展出的 壁画全部采用了传统的珂罗版印制工艺和现代 数码相结合的复制手段,以原大、原样、原色的标 准予以复制,逼真地再现了作品的精彩神韵和恢 弘气势。
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秘书 长张世彦评价说,举办这次壁画展反映出了中国 古代壁画的优势,这种优势和艺术高度,如果仅 通过画册是很难实现的。
(程春生) 《霍比特人》电影与原著差异引热议 本报讯
2月22日,由好莱坞著名导演彼得· 杰克逊执导的奇幻史诗大片《霍比特人1:意外 之旅》登陆国内各大影院。
公映首日,《霍比特人》 以近4000万的成绩勇夺当日票房冠军。
电影《霍比特人》首部的故事情节出自原著 小说十九章中的前六章,时间设定在《指环王》故 事发生的60年前。
对于近三个小时的电影,观众 的评论呈现明显两极分化的情况。
《霍比特人》小说的风格充满童真与想象,在 惊心动魄的冒险之余,穿插了不少妙趣横生的英 式冷幽默与民间歌谣,令人捧腹或深思,被认为 是数十年来历久弥新的经典所在,同时也一直被 看做是经典的儿童读物。
然而,为了和《指环王》三部曲史诗风格保持 一致,电影《霍比特人》增加了更多严肃灰暗的成 人色调,其中更是充斥着众多割头等不适宜儿童 观看的暴力场景。
(温新红) 文化微议 背《岳阳楼记》免费登岳阳楼 湖南省岳阳楼景区于蛇年大年初一推出
“背《岳阳楼记》,领免费门票”新春活动,即游客只要在10分钟内,用普通话背出北宋文学名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可以免费获得全价80元的景区门票。
这一活动受到游客热捧,活动举行的十天时间里,有近万人“背”得岳阳楼免费门票。
一时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琅琅书声回响在景区。
这一创新之举引来好评。
有网友说,这样一个好创意应该在全国景区推广。
更有不少网友摩拳擦掌开始背诵《岳阳楼记》、《滕王阁序》等古文名篇。
有意思的是,不少参与背诵的游客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文学素养,他们仍然买了票,而将背诵获得的“免费登楼纪念券”用作留念。
点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个活动都很有创意。
几百字的古文,背诵下来也不是很困难,可平时没事谁会去背。
现在有这么一个“表现”的机会,还能得到实惠。
另外,与其对照着那些只告诉你怎么玩怎么吃之类的旅游手册做“功课”,不如体会一下大家笔下的景色、心境。
于丹将金庸小说嫁接给张大千 2月18日,于丹发布了一条有关大师张大千的微博,引来不少网友的围观和恶搞。
原来,微博最后一句:“大师言:‘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世间诸事,敞开心扉,顺其自然!’”不是张大千说的,而是出自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所练九阳真经的经文。
不到1天时间,这条微博被转发了2万余次,评论达到4600条。
网友直呼:金庸情何以堪!不少网友则调侃“太逗了,张无忌字大千”。
有网友发起#跟于丹阿姨学写段子#的话题。
还有网友对这个段子的内容作了分析,除了大师所说的是误用,整个内容的真实性也很低。
点评:网络可以是普通人释放情绪、表达想法或者胡言乱语的场所。
而对名人来说,在网络上发言,就是把自己放在聚光灯下。
如果于丹是作家,或许姑且把这个段子当做她编的故事,可偏偏她是学者,无论是自己写的还是转发的,都是表达一种想法,这就不能不谨慎了。
周星驰欲打造中国“好莱坞” 周星驰执导的《西游降魔篇》上映15天票房破10亿元。
与此同时,周星驰再接再厉,与一家集团公司共同投资打造“西游影城”基地,项目落户浙江省桐乡乌镇。
西游影城项目以周星驰《大话西游》系列主题电影为基础,总规划用地约1048亩,预计投资20亿左右。
桐乡乌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
一,拥有1300年建镇史。
周星驰说:“桐乡乌镇已是个非常成熟的品牌,加上我,是互惠互利,效果更好。
”投资方表示希望能将“西游影城”打造成中国的“好莱坞”。
点评:国内类似这样的影视旅游地产项目,在各地已建成的、将建的有不少。
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影视城吗?是不是可以根据每年需拍的影视片作个估算?与实地拍摄的影视剧对环境的破坏类似,占地面积动辄上千亩的影视城会不会破坏当地的文化生态?乌镇和西游,能协调吗? 故宫铜缸遭游客乱刻 故宫一名工作人员颜先生在故宫巡视时发现太和门附近的一口大铜缸被人偷偷刻上了一行字“梁齐齐到此一游”,颜先生看见后很生气,于是将此事和照片发到了微博上,引发网友的一片谴责声。
有网友发微博说:“留在文物上的名字,有些叫做不朽,有些叫做遗臭,有些叫做玷污。
” 点评:不知何时,祖国江山到处可见“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刻字。
不过这类刻字现在已很少见到了。
再次突然出现在故宫里,不仅成为新闻,还受到网友普遍谴责,是不是我们已习惯看不到这些刻字?无论如何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好事。
《亮剑》5年播3000多次 春节期间打通全天时段,某电视台号称“24小时不间断播出《甄嬛传》”。
除此之外,该剧还在多家电视台播放。
“安陵容”一天之内在电视上死三次,由此可见《甄嬛传》重播得有多频繁。
随后,有媒体在网上列出了十大重播神剧:《新白娘子传奇》、86版《西游记》、《亮剑》、《还珠格格》等。
这些剧都是寒暑假常客,有些播了几千次,纪录还在不断被刷新。
例如,86版《西游记》至今重播超过2000次,《亮剑》仅5年就重播了3000多次。
电视台钟爱重播经典老剧的原因很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业内人士则认为:旧剧反复重播,一方面证明了经典好剧经得起时间检验,另外一方面则反映了现在能撑得起电视时段的优秀电视剧太缺乏。
点评:不反对经典老剧重播,可如此“轰炸”观众能不产生审美疲劳?尽管重播剧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可这种对频道资源的浪费,引发的是观众的集体失望。
栏目主持:喜平 科学普及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天文学史大系”

标签: #客户 #打不开 #不还 #不够用 #银行卡 #银行卡 #错了 #微信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