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尝试反技术依赖,04社会2022.03.24

消息 3
星期四编辑:刘祺力(电话:)版式:孔丽 放下手机尝试反技术依赖 有人把手机锁进可以定时的盒子,有人把智能手机换成老年机,有人关掉应用推送、朋友圈……来自豆瓣“反技术依赖”小组的不少组员,意识到“技进人退”的问题后,开始放下手机尝试反技术依赖。
感受“社交软件没有‘底线’” 在2021年建立的“反技术依赖”小组内,两万多名组员发现,自己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遭遇着“技进人退”:难以集中注意力、被同质化的信息裹挟等。
在组员关蕊的记忆里,以前的网页浏览完当前页后需要点击下一页,而现在“社交软件没有‘底线’”“,你一直滑,它就会一直出现”。
最夸张的一天,关蕊发现自己的屏幕使用时间长达13个小时,这也意味着, 她除了睡觉都捧着手机。
华为消费者管理培训生 许柯发现,市面上连免费连wifi的软件都会给用户推送小视频,他觉得这背离了人使用App的需求,“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就是经济效益,软件永远有新的刺激点吸引你”。
尝试放下手机,减少电子沉迷 组员左颖发现,儿时自己很喜欢记路和公交路线图,但现在,“任何时候只要在软件输入起点和终点,我就不想再动脑了”,她的方向感也逐渐退化。
正因如此,在北京读医学博士的宋宇,在小组里开了一个“不玩手机30天”的记录贴。
三十天里,宋宇将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长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她有块苹果手表,用来 看时间和接电话,早中晚各三次查看微信回复消息。
小组里有不少人像她一样实践打卡:跨专业考研的黎冉尝试用卡顿的水墨屏手机减少自己的沉迷;关蕊买了一部诺基亚过上极简电子生活;许柯使用软件前,会将其中涉及个性化推荐的功能关掉。
让技术退回工具的位置,是他们的共同心愿。
效果有人习惯,有人感觉无聊 大四学生米尔,发现自己每天有十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玩手机后,在网上买了一台诺基亚非智能机,出门只带着它,但仅坚持一周时间就因无聊而放弃。
同样选择使用诺基亚的关蕊,如今将手机日使用时长控制在2小时内,留下更多时间进行深度阅读。
放 下手机30天后,宋宇觉得“内心更轻松了”。
她以前常打网约车、订外卖,实施计划中,她选择乘公交车,自己做饭或者吃食堂,一个月省下了3000元。
黎冉认为技术一体两面、利弊各半,“没必要非得做一个生活家,什么都不用,住在山顶上”。
在她抵抗“手机沉迷”的过程中,会借助办公效率App,用能改善人生活的技术抵抗让人沉迷的技术。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认为,当今人们面临着过度连接的重负,例如线上过度连接对线下连接的挤占、人与内容过度连接的重压、对“外存”的过度依赖等。
过度连接的背景下,适度的反连接或许将成为互联网的一种新法则。
(摘编自《大连晚报》、澎湃新闻) 家传 人人都是一本书 一本家传抵万金 “父亲没错过,我们也未留遗憾” 近日,上海老地下党员方维吾之女高怡琅给 推广工程”的报道后,经短暂沟通,确定将书稿交予家传编辑编写。
考虑到方维吾当时 三番五次修改,但编辑们都及时耐心地进行更正。
方维吾着手写回忆录时 录会更详实,遗憾会少些。
”家传是开放式平台,即便 人已远去,亲友的悼念仍可以收 家传编辑写了封信:“父亲已的身体状况,家传平台派出资已经80多岁,加上没有专业人录到他的家传中去。
最近,方维 于2022年3月1日早上去世,深编辑加班加点编写,终于赶士的帮助,只留下了4万字左吾的弟弟写了一篇悼文《永远的 悲痛之余,我们也非常感谢家在年前,将样书送到山西。
右的概述,还有很多值得挖掘怀念》,根据高家后人要求,家传 传平台、感谢编辑为家传的成 高怡琅在信中说,在家传的历史细节没有保存下来。
平台将此文收录至电子版家传 书所做的工作。
父亲没错过,编辑期间,她父亲已病重,书正因如此,高怡琅对家传创始中。
如果您想不留遗憾,尽早为 我们也未留遗憾。
” 稿已不能亲自审阅,书中照片人朱子一老师的序言深有同自己或家人留一份礼物,请联系 今年春节前夕,高怡琅看的人名、时间还未一一核实,作感:“这部回忆录有很多遗憾,家传采写热线 到《快乐老人报》上有关“家传为子女有些也不太清楚,所以如果早点介入早点编辑回忆咨询报名。
(整理/刘祺力) 暖新闻 快递点负责人自费做“寻亲胶带”近日,公安部宣布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
广东广州一家快递网点的负责人朱忠伟,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着这项行动——他自费定制了一种特殊“寻亲胶带”,在自己负责的网点包扎和寄出快递时使用,将失踪孩子的信息传播到全国各地。
朱忠伟今年63岁,是一名退伍军人,在快递行业干了10年。
他看到很多寻亲家庭奔走寻找孩子,到处张贴寻人启事后,深受触动,“我外孙女今年5岁,如果我家遭遇了这样的事情,肯定会崩溃”。
朱忠伟表示他会坚持做下去,希望能联系到更合适的厂家,将“寻亲胶带”的成本压缩;也希望能吸引更多网点甚至其他快递公司加入,让更多快递贴上“寻亲胶带”。
(摘编自《楚天都市报》) 湖南首家高品质养老社区开业 3月20日,湖南首家高品质医养融合社区泰康之家·湘园正式开业。
泰康之家·湘园是世界500强企业泰康保险集团在湖南投资建设的首个大规模、全功能、国际标准的高品质医养社区。
这是泰康保险集团在全国连锁运营的第11家高品质医养社区,也是长寿时代泰康方案在全国范围的又一成功实践,为湖南当地居民带来全新享老生活,将为“十四五”期间湖南养老供给侧改革提供新样本。
满足居民七大核心需求 泰康之家·湘园位于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2期核心地段,总投资约28亿元,地上建筑面积约19.7万平方米,可提供2200个养老单元。
湘园是湘江新区打造的“湘江数字健康产业园”的重点项目之
一,将为梅溪湖片区健康产业发展带来引领性、示范性效应。
泰康之家·湘园引入国际标准、持续照料模式,提供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记忆照护等服务,以活力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科技养老为管理理念,以建筑美、园林美、膳食美、文化美、精神美为特色,全面满足居民营养美食、医疗保健、运动健身、社会交往、文化娱乐、财务安全、精神追求等七大核心需求。
例如,考虑到湖南冬季湿冷,社区配备了空调、地暖、新风系统等,让长辈们在冬天也能享受温暖。
考虑到当前的形势,本次开业仪式 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与社会各界人士云端共庆。
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通过视频表达祝贺:“改变中国长者对生命的态度和生活方式,是泰康投身养老事业十五年一直坚守的初心。
” 完善设备,让老人“一见钟情” 泰康之家·湘园周边综合配套完善,南邻城市主干道梅溪湖路西延线,出门即是6号线地铁站点,20分钟车程范围内可抵达湖南省人民医院河西分院、湖南航天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等综合医院,30分钟车程内可抵达全城核心。
泰康之家·湘园为居民打造了2万平方米的活力中心,是泰康之家全国已开业社区中面积最大的。
除了必备设施外,还配备了星空顶游泳池、超500平方米的健身房、700平方米的宴会厅……为湖南长者打造舒适幸福的享老“桃花源”和银发智慧的“价值再创造中心”。
王女士对泰康之家·湘园可谓一见钟情“,我五六年前就开始选择养老社区,也住过其他的养老公寓。
普通的养老机构并不能满足我的精神需求,在自己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一定要寻找一家好的”。
鲍宁湘不仅是泰康之家·湘园居民,也是湘园乐泰学院手工课的义工教师。
她谈到湘园开业前组织的乐泰学院活动时,开心之情溢于言表“:每周都盼着乐泰学院的活动,只有开心快乐,身体才能好!” 泰康之家·湘园居民李觉新说“:我的老朋友向我推荐了泰康之家,我到广州的泰康之家·粤园体验了八天后,就确定了要在泰康之家度过晚年。
一是泰康医养结合,对居民进行健康管理;二是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三是这里有专业的服务团队。
希望我可以在泰康之家实现百岁人生。
” 医养结合,为长者创造舒心生活 泰康保险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挺军认为,针对目前社会的支付体系和服务体系都是碎片化这一痛点,泰康要提供全人全程的连续性医养健康服务,打通健康管理、就医绿通、急性期治疗、康复、护理、养老照护的全流程服务,搭建起“无缝式”整合医疗体系。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蹇在金在现场分享中谈到,目前老年医学的发展有一个目标、两个特色、三个核心。
一个目标就是慢 病管理、维持功能。
两个特色,一是全能医疗,强调对老年人身体状况的整体性健康管理;二是全程照护,这是预防失能的最佳办法。
三个核心,一是多学科团队;二是老年综合评估;三是老年综合征,如跌倒、尿失禁、认知困难等。
泰康之家·湘园及湘园康复医院的全人全程照护、多学科团队的服务,将为老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养老生活。
打造“1+N”多学科的服务团队 泰康之家·湘园根据长辈的实际健康需求,为居民配备“1+N”多学科服务团队。
泰康之家·湘园配建了一家二级康复医院——长沙泰康之家·湘园康复医院,共设置康复床位约150张,护理单元350个,重点打造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健康管理三大医学中心,并设置中医康复特色专科,为居民构筑起“急救治疗—健康管理—康复护理”三重防线,提供疾病预防、健康管理、院前急救、康复护理等全生命周期医疗保障服务,为长辈们打造真正的“健康之家”。
泰康之家·湘园康复医院医疗院长尹柯表示,湘园康复医院还通过互联网,调动泰康之家全国康复医院及泰康五大医学中心的专家资源。
此外,泰康之家·湘园将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从健康服务、安全保障、营养膳食、快乐生活、适老智能五大领域全方位满足居民的高品质生活服务需求。
(本报记者鲍杰)

标签: #微信满 #我该 #零钱 #套外流量超出怎么办 #流量 #微信被 #微博不能转发了怎么办 #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