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支付时代,42015

被骗 2
年9月18日星期五Tel(押010)62580727E-mail押zxzhu@ 真相zhenxian 近日,在全国各地多次出现了针对中国工商银行银行卡新型诈骗的案例,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于网银使用安全性的担忧。
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包括网银、手机支付等在内的网络支付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网络支付提高了生活的便捷性,免去了以往人们转账要到银行排长队、购物要用现金的麻烦和困扰。
但网络支付屡屡爆出的安全问题,却也令人心忧。
曾经,人们都认为老年人容易上当,但如今,每个人都面临着信息泄露、受骗上当的可能。
人们是怎样“忽忽悠悠”就被骗了?网络支付安全漏洞的命门在哪儿?支付方式便捷性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是否无解?在当下的网络支付时代,我们又该如何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呢? 骗局回放:圈套一个接一个 近期在全国多地出现的一种中国工商银行银行卡新型诈骗方式被称作“如意金骗局”。
在这种骗局里,骗子不仅掌握了持卡人的个人信息,还能轻松侵入你的网银,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帮”你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然后凭借取款的个人信息,以退款为由赢得你的信任,骗取你的手机验证码,最后将账户中的钱卷走。
记者身边的一位同事最近就遇到了“卡在手钱已走”的情况,银行卡被划走一万元。
据媒体统计,自2015年7月以来,全国各地至少800名工行储户遭遇了这一骗局,其中被骗钱的有350人,单笔被骗金额最高达7.9万元,合计约275万元。
从目前媒体报道过的案例来看,骗子手法几乎一致:首先,骗子会先用病毒木马等方法,获取持卡人的网银资料,如账号、登录密码等。
由于转账等操作需要有U盾验证和短信验证码,所以此时,骗子并不能把钱转走,但他们会用卡里的钱来购买贵金属等理财产品,因为这一步操作是无需U盾和验证码的。
一旦购买完成后,你的手机会收到95588发来的短信:“您尾号为XXXX的银行卡X日XX时XX分手机银行支出(如意积存)XX元”,甚至还会收到银行卡开通“工银e支付”的验证短信和付款短信。
一般人收到类似短信都会比较担心,因为自己明明没有购买理财产品,为什么会收到类似的短信呢?这时,骗子正好利用这种担心的心理,迅速打电话给你,并自称是某网络平台的客服。
骗子会问:“您是否本人购买了如意积存的产品?”当你回答没有时,他便立刻告知:“如果不是您本人购买的话,我们可以帮忙拦截,但需要您手机短信上的验证码……”不少被骗的人正是在这个时候,将自己验证码交出去,导致账户里的钱被骗子转走。
网络支付时代安全感何处安放 ■本报记者张文静赵广立 信息泄露:诈骗方式“与时俱进” “现在,骗子的诈骗手段可以说是不断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他们会根据不同人对事情的重视程度、当前技术发展的程度不断改变自己的诈骗方式。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飞象网CEO项立刚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无论他们怎么改变,手段也无非是,首先获取你的基本信息,比如电话号码、银行账户、支付情况等,然后假造一个骗局,比如说你收到传票了、被公安机关通缉了、洗黑钱了等等,然后说希望你转账,或者想办法骗取你的银行信息,劝说你把钱转到他那里去。
” 骗子要进行诈骗,首先要获得持卡人的信息,那么这些信息是怎样泄露出去的呢? 在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从事技术工作的王猛(化名)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在手机上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应用程序进行支付,都需要绑定银行卡。
骗子会通过短信或QQ给你发送一些链接,在你点击链接后就会在你的手机上静默地装一个软件,相当于病毒。
这个软件可以将你在支付宝等应用程序上输入的信息偷偷记录下来,以此获取你的银行信息。
更为可怕的是,“这种软件,不仅可以记录你的信息,还能劫持你的短信等。
比如,你在进行交易时,银行会给你发验证码短信等,骗子可以通过这个软件将短信转发到自己的手机上,让你无法收到。
”王猛介绍说。
的确,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极大 方便的同时,也给心术不正的“人才”带来了行骗机会。
不仅骗子有花招,银行或支付机构同样存在安全漏洞。
“比如,现在流行的快捷支付功能,不需要知道持卡人的银行卡密码,只要知道持卡人的姓名、卡号、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就可以完成支付了。
但一些银行或支付公司在校验的时候,只要姓名和卡号能对上就可以支付成功了,有时连身份证号和手机号都不校验。
”王猛说“,在这种情况下,骗子只要知道你的名字、银行卡号,就可以在网上买东西了。
现在银行卡盗刷比较多的情况是,骗子拿着别人的银行卡在网上买如虚拟游戏的装备、手机充值卡之类的东西。
这种东西销赃比较快,骗子100块钱买的,80块钱就倒手卖了。
” 解决问题:便捷与安全的博弈 “当前,网络支付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做到的。
”项立刚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上信息的泄露是不可避免的。
“原来我们都说老年人等比较容易上当,但现在的骗局中很多年轻人也都会被骗。
可见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面临着受骗上当的可能。
我们所能做的,是把这些诈骗信息及时告诉大家,让人们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有警惕性,在处理过程中尽可能保护自己。
” 从今年9月1日起,中国大陆将全面实施手机实名制度,以此重点打击信息诈骗的帮凶———“手机黑卡”。
在项立刚看来,手机实名制对于打击信息诈骗有一定帮助,但却不能一劳永逸。
“我们说以后争取能够做到90%手机实名制,那还有10%呢!即使全部实名制,骗子还是可以用假身份证办卡,仍然会存在问题。
要靠一个实名制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但实名制确实可以提高犯罪成本。
” 但在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翟立东看来,虽然网络支付的便捷式发展必然会引起一定的安全威胁,但是从商业角度 考虑,便捷网络支付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中间肯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随后肯定会逐步地完善其安全性。
“尤其是在不断出现安全问题之后,兼顾安全的快捷支付会逐步地完善。
比如说,阿里巴巴推支付宝,取消密码显示,直接进行付款,肯定是建立在一定的保险防护基础之上来开展便捷支付业务的,能够将安全隐患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才会实行这种便捷支付业务。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网络支付安全防护技术的成熟,便捷网络支付的安全性也会不断得到加强。
”翟立东对记者说。
同时,在网银安全防护方面,翟立东认为,从国家层面上,国家加大了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管控,为网上交易提供安全的支付环境;在商业层次,各大电子商务公司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强了自身网银支付安全防护能力,都发布相关的安全防护产品。
这都能使网络支付的安全性不断提高。
“另外,作为网络支付安全保障中的一个环节,网络技术的发展,如防火墙、入侵检测、加密技术等传统 的安全防护技术在网络支付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数字签名、数字认证技术、数字信封等技术的发展也为网络支付提供了良好的安全防护系统。
可以说,此时的网络支付安全防护能力已经达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高度。
”对于网络支付安全的发展趋势,翟立东表示乐观。
“网银支付涉及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方方面面,单独依靠一方面的力量是不能够达到有效防护的,还需要人们在平时养成良好使用网银的习惯,提高网银支付安全意识和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这样才能够不给违法分子可乘之机,保障整个网银支付环境的安全。
”翟立东说。
如何防骗:还以预防为主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在便捷支付的同时更好地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呢?王猛建议,关键还是需要自己的安全意识再提高一点。
“比如,陌生的短信、QQ上的链接 不要轻易点击。
有些时候,陌生人打电话来说要给你的信用卡提额度,或者冒充公安局等索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注意不要泄露。
”王猛说,“大部分人都还是因为自己把信息泄露了才导致银行卡被盗刷的。
” “在这个时代,要确保自己的信息不被泄露是很难做到的,除非你不和这个世界打交道。
不管你是看病、买车、买房,就连日 常的快递上都有你的信息。
所以,还是应该提高警惕性,一旦有人让你转账、交易,让你把自己的钱打到另一个账户上去的时候,那就要格外小心了。
”项立刚说道。
对于网络支付,翟立东也给出了几个小贴士。
“第
一,要做好电脑、手机等上网平台的安全保护措施,安装正规的杀毒软件,网上购物防护软件等;第
二,在网上购物过程中,使用比较安全的网易宝等支付工具,尽量不要采取银行直接汇款的方式;第
三,要仔细鉴别购物网站的真伪,严加防范网络钓鱼行为。
一般仿冒克隆网页与正规官网在域名上是有差别的,一旦发现域名多了后缀或篡改了字母,一定 要提高警惕;第
四,不要怀有侥幸 心理,对于中奖类诈骗信息采取不 回复,直接删除,陌生人信息慎重 处理。
”翟立东说,“第
五,提高个人 隐私保护意识,注意妥善保管自己 的私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账 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尽量避 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 子商务服务;第
六,不同的银行卡, 账号采用不同的密码,密码要避免 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电话号码 等作为密码,建议用字母、数字混 合密码,尽量避免在不同系统使用 同一密码;第
七,建议一张银行卡 不要绑定过多的网络支付工具,
个网络支付平台不要绑定过多的 银行卡。
” 郭刚制图 链接
隗 很多人都遇到过不同的诈骗手段。
这几种典型的电信诈骗模式,看看你有没有似曾相识的?遇到下面这些情况,对方说啥你也别信! 1“.我要退购车(房)税金”骗子冒充税务、财政、车管所工作人员拨打你的电话,称国家刚刚下调了购房契税、购车附加税率要退还税金,让你提供银行卡号直接通过银行ATM机转账获取税款,然后让你到银行ATM机按照犯罪分子电话提示操作,划走你的钱。
2“.猜猜我是谁?”骗子拨通电话让你“猜猜我是谁”,如果你碍于情面在自己的亲友中联想猜测对方身份,他们顺势答应,并称近期要前来看望你,次日再编造前来途中出车祸、嫖娼、吸毒等被抓被发现等谎言向你借钱,让你汇钱到指定的账户。
最常见的十大骗语 3“.请把钱汇到这个卡里”骗子大批群发短信,称“我自己银行卡消磁了,把钱汇到我同事的账户,账号是XXXX。
”碰巧你正打算汇款,看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直接把钱汇到骗子的银行账号上。
4“.爸妈,我有急事给我汇钱”骗子利用木马程序盗取你的QQ号码,登录QQ后,编造各种借口,谎称遇到急事需要用钱,诈骗你的亲友。
骗子还有可能盗取公司、企业、财务人员的QQ号码,然后冒充管理人员或者生意上的合作伙伴,诱骗马虎大意的财会人员,向其指定的银行账户汇款。
份确认中奖”,然后告诉你需要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税费等费用。
6“.电脑预测彩票(炒股)包赚”骗子声称以能够预测电脑彩票的中奖号码,或指导投资股票盈利,代管股票投资等方式诱骗上当,如果你有兴趣,他就会花言巧语劝你入会,然后收取会费、服务费等。
7“.如此便宜千万别错过”骗子会在购物网站放置精美的商品低价出售,然后在一旁设置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连锁图标,当你点击时,就进入了跟上述机构一模一样的假冒网页,盗取你的网银账号和密码,然后盗取你的钱。
5“.恭喜您获得我公司一等奖”骗子通过邮件、网络、电话、短信群发等途径,向你随机发送虚假中奖信息(刮刮卡),当你拨通电话号码后,会有人“核实身 8“.您的积分可兑换现金”骗子通过伪基站向你的手机中发布诈骗信息,利用带有10086、95559字样的虚假网站诱骗你登录。
你在钓鱼网站中输 入自己的银行账号和密码后,一步一步被诱入圈套,从而被转走你在银行账户中的钱款。
9“.您的交易没成功,我们退款”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你在网站上的交易信息,假冒网站的卖家或客服,谎称为你办理退款或受理投诉,之后给你发来钓鱼网站的链接,让你在链接上填写银行账号、交易密码,从而转走你银行账户中的钱款。
10“.某航空公司卖打折机票”骗子克隆航空公司或正规售机票的网站,然后通过论坛、微信、QQ等渠道散布虚假的低价打折机票信息,诱骗你访问,并要求你直接向个人账户汇款。
他们还开设以400、800号码开头的客服电话,利用人们对400、800电话信任的心理屡屡得手。
(张文静整理) 求证 我们通常认为吃米饭或者吃肥肉会导致肥胖。
最近,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部纪录片中的实验告 单诉我们,单独吃糖或脂肪,而且是无限制地吃,短期内 甚至可以减轻体重。
或者这么说:糖、脂肪,都是我们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它们本身不是导致肥胖的食物, 一而真正导致肥胖的食物是油糖混合物。
这种减肥“理念”似乎给那些没有前途的胖子们带来了希望。
然而,这一减肥方式是否能持久?是否适 食合每一个人? 看上去很美 物“无论是单独吃肥肉还是只吃糖减肥,它都是属 于‘单一食物减重法’这个范畴。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 减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中国科 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一定的时间内(通常是
两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大量食用某种特定食物,其他 重食物一概不吃,或者吃得特别少而达到体重迅速下降 的效果,这就是单一食物减重法,也是目前在朋友圈、 时尚杂志上很流行的一种减重方法。
” 法但是,单一食物减重法只适合于短期,两三天、■ 三五天,最长一个星期,要适可而止。
朱毅提醒,如果本 时间过长,就会出现营养缺失、电解质不平衡、没有力报 气等身体不适;时间再长,就会导致营养不良、机体抵记 是抗力下降甚至贫血。
者 单一食物减重法在短时间内让人可以迅速看 王剑 到“,靠自己的力量就达到了减轻体重的效果,看得见 体重秤明显的变化,因此,受到很多人的推崇”。
陷一般而言,摄入少、消耗多才能达到减肥效果。
但是为什么单一食物无限制地、随便怎么吃就能瘦了 呢?朱毅坦言,其实,单一食物减重法和所有的减肥方 阱法相比都是大同小异的。
它的事实是,允许你随便怎 么吃都可以,但是你在吃单一食物的时候很快就没有 胃口了。
还也就是说,一日三餐、天天只吃这一种食物,它 会“让你觉得太难吃了”,根本就没法坚持下去。
人类 进化到现在,习惯吃的是五彩缤纷、酸甜苦辣咸的各 是种食物的味道。
当不同的味觉组织都感觉到“饱了”以 后,我们会没有胃口。
如果只吃一种滋味的东西,比如 只吃肥肉或者只吃糖果,这就给大脑的食欲中心发出 馅了一个“吃饱了”的信号,你就会停止进食了。
因此,通过摄入单一滋味的食物可以让人非常 容易产生饱腹感。
另外“,不停地吃单一食物特别难 儿吃”,朱毅表示,这会让人实在受不了———虽然饿但是 太恶心了。
所以,这种方式减肥的本质还是因为卡路 里摄入变少,体重就跟着急速下降。
饼因此,短时间内就会看到,体重秤上你变得越来 越轻。
不过,长此以往,单一食物并不能满足身体正常 需要,必需的营养物质摄取不足会导致基础代谢率降 低,由于肌肉加速流失,身体进入平台期,你也很难再 瘦了;同时也会伴随着营养不良的出现。
保持体形是一辈子的事 人类身体目前已经习惯了以葡萄糖为燃料的燃糖代谢,当我们只
摄入肥肉、不摄入碳水化合物或其他食物时———硬生生地通过只吃脂肪,让身体变成以脂肪为燃料的燃脂代谢,身体会告诉我们“:油一点也不缺了,不要再合成脂肪了!”这样会让脂肪消耗得快一些,从这个角度看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朱毅表示。
至于吃糖,可以说是人类天生的喜好之
一,甜的食品会让人觉得幸福、快乐、愉悦。
如果吃糖还能变瘦,会让我们觉得这种减肥方式容易接受。
不过,如果每天把糖果当做唯一食品,你就会越吃越少,胃口就没有那么大了,体重自然迅速就降下来了。
然而,这两种单一食物减肥方法的效果也因人而异,如果平时就特别爱吃肥肉,他的胃肠道本身就适应吸收肥肉了,采取多吃肥肉达到减肥的目的,效果可能就不会好,反而可能会因为短时间内过多摄入肥肉而更加肥胖。
另外,采取吃糖减肥的,如果本来空腹血糖偏高,就可能会令他的血糖进一步增高,从而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知道,不管是有图有真相、有视频有结果,还是身边的人用单一的食品减肥法看上去真的瘦下来了,我们也不能盲目地去模仿,模仿的结果就会是“减了肥肥了减”,自己给自己找罪受,最终让自己失去信心。
朱毅提醒减肥人士,吃饭是一辈子的事情,减肥也是一辈子的事情,总之,保持体形是一辈子的事情。
和肥肉慢慢说再见 朱毅坦言,肥胖目前在医学上还属于机理不清的状态,有可能是遗传因素在作祟,可能是大脑“吃饱了”的中枢反应失灵,也有可能是其他一些环境因素(包括心理状况)。
但是不管原因如何,有一点肯定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吃得多了、消耗少了,你就胖了。
世卫组织曾经提出过“不腹泻、不饥饿、不乏力”的三大减肥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的减肥才是健康的减肥。
朱毅表示,总而言之,减肥不能求一蹴而就“,来得容易去得快”“,慢工出好身材”。
而这些“偏方“”秘方“”单一减肥”让大家特别愿意接受,也是认为它有捷径可走。
不过捷径肯定是不可持久的,必须要形成多管齐下、可持续发展地保持好身材的减肥意识,才可能让自己一直处于很好的状态。
朱毅强调,不仅仅是在减肥过程中需要规律的作息、均衡的膳食、合理的运动,而且终其一生都应该尽量地去保持这样的健康生活方式。
也就是在减肥的过程中,慢慢地把健康的生活方式变成自己的生活习惯,以至成为自己的一种性格,之后就会慢慢成为你愿意成为、你更喜欢的自己的样子。
通常一个人的身材走形了、变胖了、臃肿了,是因为内心的自我放弃。
要做到不放弃自己,首先要调整心态,管理自己的身材———我的身材我做主;其次是要明白保持身材不一定是为了看上去很美,而是为了自己足够健康。
“一夜暴富是神话,一夜变成魔鬼身材也不切实际”,所以我们要控制减肥速度,朱毅建议,一个月大概能减三五斤、每周减一斤,是目前营养专家公认比较好的减肥速度,这样,身体基本上不会有什么特别不舒服的感觉,而且可持续。
朱毅表示“:不要小看一个月才减三五斤,你想想看,如果能坚持一年,那就是减掉二三十斤,所以不要着急,慢慢来,好好地和自己的身体和平相处,给身体的这些肥肉一点点时间,和它们做朋友,慢慢地和它们说再见。
”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标签: #视频 #流量 #儿童 #微信不能进群怎么办 #不稳定 #近人 #拉到 #钱包